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问题范文1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人文社科性很强的学科本文由LWlm.cOm收集整理,它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同时它还承担着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重任,有着丰富的中外优秀文化经验和遗产,它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国家、民族、自身以及他人的一种认识和社会责任感。汉语言文学专业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不像医学、建筑、会计等专业有一个准确的职业定位,它的经济效益无法直接定量,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面临一定的压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高自己专业的实用性迫在眉睫。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的必要性

    首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人才的基本素质中体现得比较明显,对于用人单位选拔人才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所以也比较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是要注重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另外,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可以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参加就业创造条件。《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上公布汉语言文学就业的方向主要是教师、编辑、文案、文秘等职业,但实际上,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还有许多在机关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教育科研、公司企业等单位,还有一部分在律师、房地产、金融银行等方面工作,这充分说明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职业适应性很强,因此,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者,要在提高本专业应用性方面为学生多加考虑。

    三、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策略

    1.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社会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但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中,陈旧、老套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新就要求教师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不受专业的限制,强化学生对某个方面专业的理解认识,为自己将来走向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比如,新闻、文秘等专业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分支,如果学生有这方面的兴趣,就可以着重针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维上的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学会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才不至于束手无策,才能真正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

    2.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增减课程,优化课程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提高其专业的实用性,根据社会发展及时增减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精简课文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目前学科发展的现状来设计课程内容,通过课程的合理设置,不断完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选择方式,进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以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3.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主渠道,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改善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时学习和引进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先进的理论经验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且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4.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能力

    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就业水平,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结合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它的就业方向离不开“读、写、说”三个方面,由此可见,教师在这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强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模拟一些招聘过程中的常见情境,通过自我介绍、面试问答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才,因为口才并不是简单的能说会道,他是一个学生“德、才、学、识”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具体指导,可以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提高、完善,只有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强化,才可以学以致用,对学生走向社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5.汉语言文学应用性要和德育教育相结合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一味地强调应用性,就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教学技能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范畴

一般教学技能从语文教学的过程看,包括备、说、讲、评;从一节课的课堂结构看,包括导入、提问、讲解、板书、结课等;从语文教学目标的构成看,包括阅读课教学技能、作文课教学技能、口语交际课教学技能、综合课教学技能等;从语文教材文本存在形态看,又可分为文章课教学技能、文学课教学技能等。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提升策略

(一)一般教学技能提升策略

1.备课训练

备课即在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内容包括课标研读、文本解读、学情了解、目标设定、重点确立、难点挖掘、过程设计、方法选择、课时安排、课件准备、板书设计等,最终落实到教案编写。为了提升师范生的备课教学技能,要对各项备课技能进行专项训练,在掌握了基本功之后再进行备课能力的综合训练。第一,课标研读是备课之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如果对课标没有明确的认识,教学这艘巨轮就失去了航向。为了满足当今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的教学课程改革在频繁进行,所以师范生需要及时了解当下的新课程标准。第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载体是文章,所以教学活动开展之前要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以便于在课堂上能够言之有物。第三,因材施教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所以要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循序渐进地增加教学任务,适当调整教学目标。第四,基于教学目标和基本学情确定教学的重难点与重点。第五,将教学实施过程的细节用文字表述出来,准备多媒体和板书等等。此外,还要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进行预想,并且想出解决学生课堂突发问题的方法。在备课过程中准备的越详细,课堂教学就越游刃有余。

2.说课训练

说课是对老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的综合考察。在说课过程中,教师能够理性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同时反思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部作品,那么说课就是对作品的介绍。为了提高师范生的说课能力,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撰写说课讲稿的能力。一般情况下,说课讲稿包括对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陈述。这几项内容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好的说课能够将其阐述清楚。第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需要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既要表达清楚,又要被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在遣词造句和表达方式上有很强的能力。第三,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当下教学创新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已经成为教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这就要求老师不能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在说课训练中,同行和专家要对说课进行点评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师范生会进一步解释和交流自己的想法,从而提升说课质量。

3.自讲与合作训练

自讲是师范生真正上讲台前的预演,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够找到课堂的教学节奏,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并且在自讲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空教室自讲,想象教室中坐的都是学生,能够在反复练习中发现教学设计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修整。自讲过程也是对自己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梳理,在自讲过程中不断理清优化和完善。师范生要共同合作来完成集体备课,基体备课可以各抒己见,将自己对教学的观点和想法呈现出来,然后博采众长,最终形成一个出色的教学方案。自讲和合作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自讲能够增强师范生对教学各个方面的体会,从而在合作交流中提出有实践价值的建议;合作交流能够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教学参考,从而引发学生在自讲过程中反思。

4.先写评课稿、后评课

评课是对他人的课例进行分析,找出其不足,分析其优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好的评课对讲课教师和评课教师都非常有益,既可以为讲课教师提供改进意见,又可以拓宽评课教师的教学思路。为了提升师范生的评课能力,建议采用先写后平的训练方式。评课是一个思想态度的输出过程,写评课稿则是一个输入过程。评课稿写得越详细,越知道评课时需要关注哪些问题。这样就能够避免评课流于形式,能够针对教学技能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鉴于评课项目中教师的仪表、语言、教学流程等占有较大比重,创新教学视域下,要增加灵活评课的比重,即评课教师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来审视课例。这样就丰富了评课的内容,同时也有利全面改善和优化评课机制。

(二)专业核心能力提升策略

1.听课例讲座

古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时器”,观看课例讲座能够吸纳别人的教学优点,从而为自己日后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听课例讲座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组织师范生听课例讲座之前,要对课例教学内容和课例老师进行简要的介绍。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学生可以对比自己和课例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然后由针对性地听课例内容。例如,如果老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自己的教学风格相似,则课例就可以成为自己的教学参照。如果两者教学风格相差较多,则可以作为创新点和拓宽授课技能来学习。第二,要把握与课例老师的交流机会。当下大学生的自主意识都非常强,过于关注自己则容易降低对他人表达的理解程度。所以,中职汉语言专业教师要在组织学生听课例讲座之前,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归零”,关闭自己内心的声音,聆听他人的想法。然后在课例讲座之后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

2.备课讲课训练

说课就是将自己备课的文字稿转变成为语言表达,在说课中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授课能力,同行和教师对自己说课提出的所有建议都值得反思,要采用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建议来进行改进。说课是备课的一部分,备课还应该包括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中职学生在年纪上与中学生相近,但是毕业之后要走向工作岗位。这就意味着语文课对其既有基础知识层面的教育,又要有语言工具学科的实践教学。所以,备课过程中要反复推敲自己的教学方案,在真正上讲台之前一直处于修改和优化的过程中。

3.读教育名著、写教研论文

语文教师应该担得起“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形容,师范生阅读的教育名著越多,就越能理解教学的真谛,从而在教学技能上体现出来。师范生的教育学和专业课储备越丰富,就能够撰写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这样就提升了学生的教学研究能力,具有卓越教研能力的青年教师,其语文课堂必然会熠熠生辉。

三、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地方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口语表达训练体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12-03

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语文师资。衡量合格语文师资的标准有很多,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无疑是重要标准之一。特别是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建立并严格执行,以及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全面实施,对合格语文师资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看,一方面,由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影响,所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并未受到真正的训练;另一方面,由于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虽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并未真正建立起系统而有效的口语表达训练体系,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整体上并不容乐观,普通话达不到要求的等级、朗读水平较低、说话缺乏逻辑性、毫无有声语言运用技巧、态势语言不自然大方等问题比较普遍而严重。因此,构建口语表达训练体系并切实执行,是当前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构建口语表达训练课程体系,强化课内实践训练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口语表达水平,首先需要通过在培养计划中设置相应的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执行才能完成。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现状,依照口语表达自身一般内容构成,所设置口语表达训练课程至少应涉及普通话训练、朗读与朗诵训练、演讲训练等。其中,普通话训练是最基本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一方面,普通话是口语表达中说者准确达意、听者准确理解从而完成交流与沟通的物质媒介;另一方面,国家明确规定语文教师的普通话等级必须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刚性条件之一。现实的情况是,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整体受生源地系统性方言语调影响严重,加之在大学学习期间缺乏主动而自觉地努力克服和提高,所以,除少数学生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外,多数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而在现有开设课程中,现代汉语课程对于学生学说普通话虽有帮助,但由于不是专门性课程,帮助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开设更具专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普通话训练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所说方言与普通话在声、韵、调方面的具体差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较高的朗读水平与朗诵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又一种口语表达能力。它的作用不仅在于有利于学生大学期间可以更好地阅读理解古今中外文学作品,领略、感受其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内涵之美,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未来作为语文教师所应具有的朗读教学能力。因为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小学的每个学年段都要重视朗读,而要重视朗读,语文教师自身是否较高的朗读水平与朗诵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教师较高的朗读水平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声、情、意如何统一,可以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服感甚至崇拜感从而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而且只有教师自己具有良好的朗读水平,才能更准确地发现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正确指导。遗憾的是,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并不具有较高的朗读水平与朗诵能力,以至于在试讲或教育实习中,或者是示范朗读但效果极差,朗读还不如不朗读;或者是只好采取播放录音或视频的方式进行弥补,这种弥补较之前者效果虽然要好,但产生不了教师现场的良好朗读所能给学生带来的冲击力。因此,需要开设朗读与朗诵训练课程,使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声音技巧,在高低、快慢、抑扬、升降、顿挫之间,既恰如其分又创造性地传达出文本的美感。目前,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也普遍缺乏在相对正式场合或是在大庭广众之中说话的能力,表现是要么不敢说话,要么勉强能说但做不到表达的准确流畅和态势的自然大方。学校通过开设演讲训练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演讲的内涵、方法、技巧,能够在大庭广众之中准确、流畅、生动地表情达意,为其日后在教室面对学生讲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培养计划中设置培养学生普通话能力、朗读与朗诵能力和演讲能力的课程,可以是一门课程,也可以是三门课程,而无论怎样设置,要保证教学效果,必须注意这样几个问题:其一,改变课程性质。变选修课性质为必修课性质,因为选修课只能培养选修该课程学生的相关能力,而不能培养所有学生的相关能力,这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目标是不相吻合的。其二,加大课程所需课时。口语表达训练课程虽然需要讲授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更需要实践训练,而实践训练具有个体性,需要每一个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查找、纠正存在问题。只有加大课程学时,才能保证生均实践的次数和时间,从而有利于学生训练和教师的针对性指导。目前,很多地方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尽管开设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训练课程,但基本都是选修课,而且课时不足。例如陕西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版培养计划,2006版中口语表达训练课程只有“演讲学”,而且因为是选修课,只有30个课时;2010版同样如此,所不同者只在学期发生变化。如此设置,不能说形同虚设,不过教学效果的确不明显。其三,强化实践训练。口语表达训练课程必须强化实践训练。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无论是课时充足还是匮乏,都必须把实践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的最重要安排。同时,任课教师必须根据能力要求和训练目的,探索、运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其四,优化师资配置。口语表达训练课程是能力拓展和提高课程,需要教师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和指导作用。因此,相关课程应选用具有良好相应能力的教师承担。同时,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比较多的任课教师,以便把授课班级人数尽可能压缩,这样,生均训练的次数和时间就会增多,训练效果就会更好。

二、构建课外口语表达训练体系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非朝夕之功,也并非单纯开设几门相关课程就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综合性,是多种素质与能力如普通话能力、语言能力、声音技巧、思维能力、口语实践经验、心理素质等的综合体现。每一种能力或素质的提高都非易事,何况是多种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因此,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必然具有实践性、复杂性和长期性。这就需要在课堂之外构建口语表达训练体系,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更日常化的实践训练中能够不断提高。课外口语表达训练体系构建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大力推行班级、宿舍层面的口语表达实践活动。班级和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所在时间最长的组织,充分发挥班级、宿舍作用,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具有巨大作用。一是明确要求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说普通话,以班级、宿舍为单位,学生之间相互督促、纠正,为学生学说普通话构建良好语言环境。二是以宿舍为单位,每天晚上用一定时间自觉进行普通话、朗读练习,相互评价指导。三是建立晨读制,要求学生在晨读时间用普通话放声疾读。四是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利用班日、团日活动,组织开展普通话、朗读朗诵、演讲、辩论等竞赛活动,并要求全员参与,人人登台。在此过程中,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无论是组织方式还是活动形式都可以灵活多样。例如,组织方式上每次活动并非都由班委会或团支部组织,而可以考虑每个宿舍轮流组织;活动形式上,根据活动内容,学生可以个人登台,可以以宿舍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合,等等。五是为保证班级活动开展的效果,班主任或受邀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这样既能保证活动开展的严肃性,又能对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

(二)建立并扶持学生社团开展口语表达实践活动。社团是学生在大学期间认可度较高的学生团体,每年新生入学后报名参加各种社团都非常踊跃。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在院系的学生管理部门如学生办公室以及学生组织如团委、学生分会,应有意识建立能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社团如口才协会、演讲团、朗诵团等,广泛吸纳学生参加,并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同时,扶持其他性质的学生社团如大学生艺术团、文学社团等,鼓励其开展口语表达实践活动。

(三)建立专业或院系层面口语表达实践活动品牌并定期举办。汉语言文学专业或其所在院系应每年定期分别举办一次普通话、朗读与朗诵、演讲竞赛活动,并将其打造成富有专业特色的品牌实践平台。其中,普通话竞赛严格按照国家普通话测试题型进行,甚至直接使用国家普通话测试试题;朗读与朗诵竞赛内容当然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不过在每次举办时可以考虑侧重一个方面的内容,如古诗词、现当代诗文、中外戏剧对白等,这样既有可比性又有变化性和丰富性;演讲竞赛主要是要选择好演讲题目,使其既有时代性又与学生有贴近性,让学生爱讲能讲。从组织来说,每一次、每一种的竞赛活动都应以班为单位,力争在全员参与基础上选拔参赛选手。与日常班级、宿舍层面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相关活动相比,专业或院系层面举行的此类活动层次更高,权威性更大,它既是对班级、宿舍层面和学生社团相关活动成果的检验,又能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四)组织学生参加其他各种参加实践活动。开展口语实践活动直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无疑至关重要,但通过其他实践活动间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样不可忽视。特别是从当众口语表达所需要的稳定心理素质、良好态势语言培养来说更是如此。英国著名演讲家R.S.劳伦斯曾说:“最初,只需要自己的姿态站得直。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犹如年青演员心中的恶魔。但是,一旦培养出这种沉着的气质,你将会从二、三流的角色中脱颖而出,受到别人的注意与尊敬,此后的发展就比较容易了。”“姿态站得直”或者说“沉着的气质”意味着演讲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态势语言,不仅使演讲者得以保持思维清晰、正常发挥,而且与演讲者的直接口语表达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从而产生良好的表达效果。反之,则会因“紧张”、“怯场”、“恐惧”等心理造成思维的混乱或空白、态势的慌乱或猥琐、口语的结巴或语无伦次等各种问题。不断进行的直接的口语表达实践活动对于弱化乃至消除学生当众说话的怯场或恐惧心理,培养镇定自若的气质作用当然极为重要,而通过其他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调研、文艺表演、知识竞赛、志愿者活动等的开展,则可以使学生丰富经验、树立信心、开阔思维,增强整体素质,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可收到“功夫在诗外”的效果。所以,无论是院系、专业层面还是班级层面,在积极开展口语表达实践活动的同时,也应积极开展多种非口语表达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

三、构建语文教学口语表达训练体系

构建口语表达课程体系和课外口语实践训练体系,对提高学生整体口语表达能力和未来从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培养合格中学语文师资来说,仅有这些还不够,必须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具针对性、专门性的中学语文教学口语表达训练体系。

教师语言能力是专业化教师必须具备的才能,教师口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本人的素质及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教师语言能力进行专门培养。

(一)构建教师语言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强化口语教学内容与实践。其一,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教学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体系。目前,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般都开设有语文教学论和教学艺术论课程,对培养学生教师技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从培养学生教学语言能力角度看,现有课程不足以完成这一任务,应考虑增设如教师口语、教师体态语、美学语言学等课程。其二,强化现有课程教师口语表达章节内容。如若不能增设新课程,也应在现有课程教学中,凸现有关教师口语表达的章节内容。其三,强化实践训练。当前,教师技能课程还存在着重讲授轻实践、重读写轻听说等倾向,严重影响了师范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所以,所有教师口语表达训练课程或有关课程的相关章节内容,在教学实践中都必须贯彻以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通过设计各种实践环节,不断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技巧和能力。

(二)构建系统化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实践训练体系,深化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模式。第一,在一、二年级,分阶段积极开展教育参观、教育调查、教育见习活动。第二,在三年级,切实进行微格教学、试讲工作,在此基础上,举办专业内“讲课大赛”活动,同时,多批次邀请中学语文名师到学校访问与交流,并对学生讲授“名师示范课”。第三,在四年级,扎实进行教育实习,大力推进顶岗实习。第四,上述各种实践环节分别实施后,通过经验交流会、报告会、讨论会等形式,开展反思性教学。第五,积极筹建教师教育实验与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与合作,建立紧密合作型实践基地,依托实习基地的“青蓝工程”,大力推行导师制,形成共同培养师范生的良性机制。以上实践环节对于提高学生教师综合技能无疑具有重大作用,而从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提升来说则具有直接作用。

(三)加强情感体验。语文教师口语表达既具有教师语言的一般特点,又具有语文教师的特殊要求。其中,情感性是其极为重要的内涵和表现。所以,在口语表达实践中应要求学生加强情感体验。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情感体验:其一,依文章体裁不同,情感运用要得当。文体不同,情感的有无、强弱、类型等并不相同。如讲议论文时,语言要犀利、敏锐、深刻而掷地有声,有政治家雄辩的气魄;讲记叙文时,语言要形象、自然、风趣,有文学艺术家的气质;讲说明文时,语言要准确、简洁、明了,具有科学家的严谨。其二,依教学环境不同,情感表现度应有深浅。教学环境不同则教师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就不同。因此在语言形式、语言习惯、语言情感运用等方面,一定要考虑所教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层次和认识能力。其三,依教师个性不同,情感表现方式也不同。不同教师具有不同个性,情感表现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如有的老师喜欢大胆模拟文中形象,情感表现得奔放自如,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有的老师则擅长含蓄表现情感,对学生只是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领悟。其四,重视体态语的情感辅助功能。“教师的教学语言,其实应当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有声语言,是指教师的教学话语;无声语言,是指教师的手势、神态、目光等。”有研究者认为,态势语言不仅具有独立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作用,而且能有力辅助和强化有声语言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去除学生的疲劳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活动作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师生间需要感情沟通、心理相容,而教学语言就是桥梁和纽带。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在这一方面表现尤甚。它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思考和开发。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以提升学生教学语言能力为重要目标,构建口语表达训练体系,在实践中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并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陕西理工学院教务处.陕西理工学院本科培养计划[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78

[2]R S劳伦斯.现代演讲技巧[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0

[3]黄少梅.语文教师教学语言探讨[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5)

[4]刘仲贤.语文教学需要正确运用态势语言[J].教学与管理,2003(1)

【基金项目】2011年陕西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1BY55)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问题范文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的要求之下面临着很大的应用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其专业的应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为题,对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并给出相应的提高对策。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学科存在于我国的教育当中,加之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汉语言文学的地位呈现走低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的提高没与达到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水平。随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数量的增多,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已经是关乎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与稳定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价值的。

一、汉语言文学介绍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不是一个十分强大的专业。汉语言专业的人文性与社会科性都比较强,与其它的理工科比较,实用性较弱,也没有明确职业定位,更没有像财务与医学那样专业的针对性。所以,种种特性导致了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较弱。

汉语言文学专业,其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伴随我国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发展而存在,对于记载与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些都是人文性作用,对于其应用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我国各大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当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更加全面地认知我国汉语言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将传承我国汉语言文学作为学习指导,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与重视作用。但是,在很多人的观念当中,汉语言文学是精神层面与文化层面注重较多的学科,其存在是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培养的也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性是汉语言文学的学生首先要做的事情,了解汉语言文学可以对社会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并利用此种影响为自己创造经济利益,以此为基本利足于社会当中。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我国一个长期存在的教育专业,其应用性低对于专业本身的发展与本专业学生的发展都有着负面影响。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的现实意义主要有几下几点:

第一,顺应社会需求。随着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低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已经成为了社会、学校与本专业学生的共同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是社会最为需要的。而一个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必定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分析与使用能力,这是形成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所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是对社会需求的顺应。

第二,顺应教育需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行力度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各大院校都将素质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要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开始做起,要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教育的教学目标。

第三,顺应学科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存在,就证明其对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因此,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顺应本学科发展规律的表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中,语言文字是其主要的研究对象,而语言与文字的常用性与易性性,决定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开发的必然性。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对策

1、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要想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要加强对社会、学校与本专业联系的分析,以此为基础来确定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要求,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在定位的过程当中,将中文系的应用性作为重点的改革目标。要在原来的汉语言文学体制之上开发更多的相关,使其可以与我国人才市场的需求完美地结合,提高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其专业课程应当进行有效地调整,进行专业基础课、方向课与专业选修课的区别。使学生可以根据对自己的定位来有效地进行学习,使自己满足自我社会定位能力的要求。

2、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

教师对于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之时,要将双师型老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改革的重点。从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资历来看,大多数老师都具备硕士与博士的资历,但是却缺乏本专业的相关实践经验,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指导水平不高,更不能成功地领导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实践。因此,要提高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要先转变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其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要求教师先到学生未来的就业环境当中进行实习或者与学生一同到社会环境当中进行实践,共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另外,教师作引导者,应当鼓励自己的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以此来找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切入点。

3、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基地的打造

所谓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是提高本专业人才将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因此,要提高专业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应用性,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条件良好的实践基础,为学生打造实践活动进行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多样的方式与社会进行接轨,了解未来的社会生存环境。相关的教育部门与学校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投入一定的资金,为学生打造社会模拟基地,使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实践锻炼。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践基础的打造与使用也是其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重要的不在于方式,而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为题,对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高的必要性,以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希望我国广大相关院校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可以意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对于本专业发展的作用以及对本专业学生未来发展的作用,勇于探索与创新,致力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彩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问题分析

一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堂理论教育中的问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文艺学等几个方面,几乎涵盖了古今中外。但是实际上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是非常沉闷的,所学的内容也非常枯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兴致缺失、反应不积极、缺少生机。而教学老师大多是为了教学内容去完成授课任务,不在意课堂气氛,于是就造成了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质量等原因。第二,就业实践中的问题。我国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使得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除去上课所学的教学内容,很难学到实际应用性的知识,符合社会经济需要的实践技能薄弱,很难满足现实中的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在课堂教育上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往往更加注重激情澎湃地给学生解释文章意思和思想感情,为学生讲解一些经典名著,却很少将实际性的运用传授给学生。在这个需要应用型人才的社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就没有较强的工作竞争优势。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枯燥单一无新意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汉语言文学课堂上,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是相对陈旧无新意的,这时教师沿用落后传统的教学模式,讲课只注重传授课本知识,不注重学生的知识吸收和实际应用。课堂上缺乏有效的互动,只按教学任务完成教学内容,基本采用“填鸭式”不科学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困乏,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很难得到实际性的展示和认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各个高校的汉语言文学考核形式单一,目前仍然是以书面试卷为主,把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作为最主要的考试试题,忽略了让学生带着课堂知识自主去实践,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升华。这样的考试没有让生的创新能力和情操审美得到发挥,没能学以致用。学生只要在考试前一周努力背书,就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第二,不符合就业形势的教学模式。目前社会注重的是应用型人才,而汉语言文学却不太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在就业找工作过程中,非本专业的人听到汉语言文学的第一反应就是语文老师或是写作。这样的思想会导致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选择变得很有局限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一般会从事教师、新媒体编辑或文案撰稿人员等相关工作。出现这样不符合就业形势的教学原因是各高校目前仍是注重理论为主,对课本知识的传授比实践更看重。汉语言文学就业主要依靠的是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而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受到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上课方面更加注重完成书本的教学任务,注重学生在文学基础知识上的积累。沉闷的课堂,没有活跃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时运用汉语言文学去拓展和联想,没有通过提高自我想法和实践来对基础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没有在生活中得到展示书中所学知识的机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并没有提高一个层次,知识也仅仅停留在书里。对于社会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在课堂上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也很难得到有针对性的锻炼。

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文学类的专业学科,在继承和发扬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同时,也培养了一个人的气质涵养,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小到个人,大到民族,汉语言文学都影响着人们对文学的尊重。但值得思考的是,汉语言文学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严重影响着它的发展。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汉语言文学教育才能更好更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晓萍.浅谈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问题范文6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较早的一个传统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这也成为近年来教育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试图从以下三方面出发,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这也是笔者多年来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的一个总结。

一当前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困境

第一,由原来的热门专业变为冷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传统专业,在精英教育背景下,曾经受到广大师生的追捧,有着辉煌的历史。以前,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学校、文化、新闻传播和政府机关等单位,工作条件优越,社会地位受人尊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同时我国高等院校开始迅猛扩招,由此中国高等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各个专业开始全面扩大招生规模,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特别是像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文类毕业生,就业异常困难。导致学生不愿报考汉语言文字专业。汉语言文字专业在高校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压力,这使得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必须的选择。

第二,师资队伍知识结构陈旧,不能有效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我们知道,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是教师能否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这一切的基础依靠于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自身存在知识结构与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落伍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在传统的专业与学科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形成了强烈的甚至是固执的学科意识,固守原有的专业思想。缺乏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清晰判断和认识。导致学生所学的课程很大一部分没有实际价值,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第三,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也在不断分流出新的专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专业的设置。同时,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也越来越多,学科交叉更为明显,学科融通更加频繁。现在,我国高等院校开始设置了文秘专业、新闻学专业等原本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的学科的不断出现。这就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着巨大而困难的转型。这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否成功转型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学科建设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第四,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特点与当前社会环境不相适应。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外部环境来看,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利益驱动性的经济形态,而人文学科的社会价值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是难以被承认的,轻视、忽视人文类人才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市场经济更多的青睐于自然科学类人才,使得汉语言专业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环境,面临生存的危机。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位

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困境,我们需要认真的进行反思,使这以悠久的专业重新焕发生机。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重新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只有正确的定位,才有正确的实施方案可寻。

第一,既立足汉语言文学专业又超越其局限。汉语言文学专业担负着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文修养的重任。大学教育应该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席之地,因为大学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传授知识、传授为人之道,注重学生精神成人的培养。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必不可少,培养人的修养更为重要。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使人的灵魂变得优美、高尚、博大,感染整个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繁荣。同时,从社会各行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也应该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超越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局限,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功底与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社会应用能力,构建以人文为基础、综合性、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汉语言文学的比较优势,创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汉语言文学专业。

第二,既要尊重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又要遵循专业学科的本质属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培养市场用得上的人才。同时,我们又要遵循专业学科的科学性,不能一味的迎合市场而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科学性抛掷脑后,其主要专业能力还是汉语言专业的能力,要进行调整的也只是剔除一些陈旧的、过时的内容,通过科学论证,增加新的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学科专业的时代特色。

第三,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具有现实性,又要具有前瞻性。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形态越来越复杂,各部门各领域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性愈来愈多,复合型人才开始取代单一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既要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对专业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又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教育前瞻性,使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紧跟时代要求,而且还能引领市场方向,而不被社会淘汰出局。

第四,各类高等院校应该办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模式,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不同类型的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同时也可为高校自身发展寻求新的出路,拓展办学空间。例如:国家重点文科院校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队伍,科研实力较强,对此,其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应主要将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高级汉语专业人才。对于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应基本定位在理论加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既能从事汉语教学与训练,具有文字编辑和新闻采编能力,同时也应该兼有社会文化工作的指导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地方性高校应以基本专业能力为中心,为当地社会发展服务。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第一,制订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一般是直接照搬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其特点是围绕学生学习专业学术理论为中心,强调学术性、系统性。当然,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是,与此同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该加强实际应用性课程的开设。注重学生对口头表达、书面写作、鉴赏等专业能力培养,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即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广博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写作、评论、鉴赏等掌握运用能力。其中,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就凸显为汉语言文学最重要的文学素质。当然,不能将书面写作能力简单的理解为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的写作能力,还应包括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各种风格的写作,要有文学的实际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单纯指口头表达流畅,而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有见解,既能凸现说话人的人格魅力,又能切中要害,深入事物的实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第二,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建设,使其能够培养、造就社会需要的人才。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学生的自身素质问题,而是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问题。高校应该对现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进行改革,鼓励教师学习新知识,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尽快实现现有教师的知识转型和知识更新。对于新进教师应该放宽专业限制,鼓励各类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以此焕发汉语言文学专业新活力,提高团队合作、团队科研、团队教学等能力。

第三,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创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积极学习的一个关键。因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决不能忽视,应该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教师进行教学课堂创新,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可以通过在本专业内部设立各种科研项目,鼓励教师通过项目来支持自己的教学创新。同时,可以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教学研讨,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对突出者可以进行各种奖励,还可在职称评定中提供一定的优待和支持。

第四,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列入教学计划。建立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机制,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各个学期开设一些相应的专题、讲座等教学活动,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促使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架起学生了解社会,学生了解市场的桥梁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成才。

第五,建设导师制度,体现人文关怀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所学专业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拓展性,相比其他学科专业学生更需要有人不断引导,延伸学习范围,开拓研究视野。通过导师制度,将学生的日常管理和专业指导常态化、动态化。这样既可以减少教辅人员的工作负担,又可增强学生与导师的感情交流,体现人文关怀;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导师的专业指导作用,解决学生日常学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培养新型人才。当前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仅仅通过一次考试、一张试卷来决定。这既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使考试流于形式,学生作弊,教师漏题现象较为普遍。我们应强调“学在平时、考在平时”,把过程与结果放在同等地位。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应考试约束而放不开手脚,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