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发展的利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发展的利弊范文1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在2002年12月对来自广东省各市、县的各级 医院参加广东省护理学会主办的护理学术交流年会 的248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均为女性,年龄21 - 54岁,平均年龄34. 23 ±7. 65岁;学历:中专110 名,大专126名,本科12名;职称:护士 24名,护师 152名,主管护师62名,副主任护师以上10名;调 查的248名护士中其中73. 3%从事病房护理工作, 22 9 %从事门诊及辅助科室工作,3. 8 %从事护理管 理及教育工作。
1.2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①循证护 理知晓度;②处理临床护理问题采用的方法及阻碍 循证护理开展的主要因素。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 即发即收。发放问卷248份,收回有效问卷210份, 有效回收率84. 7%。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0.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在回收210份问卷中,其中对循证护理内涵一 无所知的有77人占36. 60%大致了解的有131人 占62 38%, 了解较深的仅有2人占0. 95%。阻碍 循证护理开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①观念尚未 转变(23. 56%);②护理人员不足,缺乏时间 (21.80%)③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不够高(16. 28%); ④没有行政支持(15. 79%)⑤护理教育内容欠充实 (13. 53%);⑥缺乏电脑及网络等硬件设施 (7. 52%);⑦不易接触医学杂志(1. 51 %)。
3 讨论
3.1 增设《〈循证医学与护理》的必要性
3.1.1开展循证护理的意义循证护理是受循证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 合护士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 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订出病人的护 理措施2]。循证护理与传统护理和当前实行的整 体护理相比有以下优点:①更具有科学性,它与整体 护理都同时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但循证护理 借助Cochrane图书馆的系统,更科学系统地评估病 人,以采取最优的护理方法,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 具有不可忽视的卫生经济学价值;②不单强调个人 经验或临床研究依据,而是二者缺一不可,过去的护 理只强调以个人经验为主;③更强调病人的参与意 识,使病人充分享有知情同意权,还可增加病人对治 疗的依从性。对护理学科而言,循证护理使传统 的经验主义的护理模式向依据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 的新型护理模式转变,从而证明了护士的自身价值, 使护理活动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对病人而言,即使 在边远的山区或者护理发展落后的国家,循证护理 也可为病人提供标准化的、经济的护理服务,对医疗 而言,目前循证医学已成为医疗领域发展的主流,循 证护理使护士以最新、最科学的方法实施治疗方案, 加强了医护间的协调和护理的科学性;对社会而言, 循证护理的理念使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为成本 —效益核算提供依据,要求医护人员在制订医护 方案与实施时,考虑医疗成本这有利于节约医疗资 源,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卫生 经济学价值。
3.1.2我国开展循证护理现状目前,我国护理工 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临床护理中许多护理 措施缺乏科学的依据,仅凭经验或沿用传统方法;护 理科研成果与临床应用脱节,缺乏对科研成果的适 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护理科研论文数量虽然显著 增加,但总体质量还不够高,表现为科研设计不够严 密,经验总结性报道居多,设计严密的实验性研究论 文较少,护理研究内容较零散,规模小,研究广度和 深度不够4。因此,加强对我国循证护理实践的研 究,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调查中发现在职护士对循 证护理知晓及实践情况都不尽人意,因此,除了对在 校学生加强继续教育,还必须加强在职护士的教育。 3.2增设《循证医学与护理》的意义 3.2.1顺应学科发展潮流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 学转变是21世纪临床医学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临 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护理学科也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如:整体护理的开展、批判性思维的运 理的发展。循证医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 确、科学的医学观,为规范其今后的临床实践行为打 下基础[5。澳大利亚等国已将循证医学纳入医学生 的必修课程['护理教育亦然。四川大学华西医学 院已率先在国内尝试将循证医学引入医学本科生的 教育中,国内护理教育尚未引入循证护理课程。 实践证明,受过专门循证护理学训练的护士,实践循 证护理的效果大大优于未受专门训练的护士7。因 此,为顺应医学和护理学科发展,与国外护理教育接 轨,建议增设此课程。
3.2.2满足循证护理实践的需要实践循证护理 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护士要全面检 索已有文献,严格分析文献中的研究结果,最终作出 正确评价,从而获得最好的证据。然而现今的大多 数在职护士未能胜任此项工作,增设此课程,可为循 证护理的良性开展培养后备人才。
3.2.3激发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热情循证护理 使护理真正成为一门以研究为基础的专业,证明了 护理对健康保健的独特贡献;以科学为依据的护理 还可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并加强医护间的协 调。增设《循证医学与护理》,可使学生增强对护理 职业的崇高使命感认识护理专业的价值,激发学生 学习的热情,掌握学习的技巧。
3.3《循证医学与护理》课程设置方法
3.3.1课程目标根据布卢姆目标分类法制订课 程目标,使学生通过此课程学习,能够解释循证医学 与循证护理的概念;了解循证护理实践的步骤;初步 学会如何寻求及应用证据、如何严格评价证据;了解 循证护理的国内外进展情况。
3.3.2教学内容包括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 础;循证医学实践的类别、方法;循证护理的概念、意 义;循证护理实践的步骤(包括循证问题、循证支持、 循证观察、循证应用)及目的;循证护理的国内外进 展情况等。
3.3.3教学安排建议安排8 ~ 12学时,其中实践 课占1/3 ~ 1/2。可根据教学目标编制护理专业专 用的《循证医学与护理》教材,也可并入《护理学导 论》或《护理研究》教学中,由经过循证医学与循证护 理正规培训的教师任课。
3.3.4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注重“教 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法,充分运用CAI课 件,倡导结合真实或模拟病例进行实践和讨论的以 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 学效果。Shin等将PBL的自我教育式的循证医学业生在掌握高血压的最新诊断、处理知识上明显优 于后者的毕业生丨《循证医学与护理》教学中应注 意引导学生对事物两重性的认识,不要因此造成对 前人实践经验无原则性的否认丨8的现象。
3.3.5教学测验及评估测验可采用笔试、书写学 习心得或病例分析等形式。评估可采用管理评价模 式(CIPP)进行评价。
3.3.6 相关因素评价(Contex evaluation)所设课程是否与社会需求一致?课程的宗旨是否与学校的 宗旨一致?增设课程是否获得全校教职工的支持?
3.3.7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 学校的教室、 图书馆及教学工具、设备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教师 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承担此项教学活动?学生是否具 备参加此课程学习的能力及学习态度如何?教学内 容是否与目标一致?
科学发展的利弊范文2
一、要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形势、不断提高审时度势的能力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善于运用辩证思维,透过表面现象发现本质和关键,从大量信息中发现问题,又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领导者的组织指挥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善于审时度势,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正确地审时度势,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有战略的眼光、精于预见的能力和勤于思考的功力。要目光远大,对时局和态势有深刻的洞悉力,对时势的变化和发展有科学的判断力,对影响时局走向和趋势的各种因素有准确的辨别力,善于从战略上、宏观上正确把握形势的发展。要有面向未来的超前思维,在充分了解事物过去和现状的基础上,准确预测事物长远的发展趋势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做出合乎时势、顺应潮流的正确决策。
二、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工作、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
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众多要素相互影响、联结互动的复杂过程,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正确反映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准确把握发展的联系和过程,科学整合发展的要素和力量。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决策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要在决策过程中统筹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高度重视和推进领导班子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把着力点放在防止决策失误和提高决策水平上,通过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规范化、程序化的决策制度,使决策真正建立在民主科学的基础之上。
三、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善于运用系统思维,从整体上统筹规划,正确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科学统筹好各方面发展,使各项工作分主次、有轻重、按秩序地展开 ,才能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在各种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中,善于抓住关系全局、牵动大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才能有效地推动全局的发展。要自觉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体制机制,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四、要用科学发展观把握机遇、不断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有机统一起来,把握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局势的发展变化,抓住发展机遇,找准发展定位,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面对复杂的发展局势,领导干部要走出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的困惑或两难选择的困境,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善于从全局高度对发展局势作出事实求是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力求做到心中有数,正确决断。既要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多目标并存和多目标选择的需要出发,善于在权衡利弊得失、分清轻重缓急和主次的基础上,灵活变换决策目标和策略;又要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形势,灵活调整和改变力量部署,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促进科学发展。只有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利用好发展的有利形势和条件,果断决策,主动出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实力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得科学发展的最佳效果。
五、要用科学发展观应对复杂局面、不断提高化解问题的能力
科学发展的利弊范文3
一、发展动力:会计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
发展是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的永恒主题。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是来自于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在会计环境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则是经济环境与科技环境。从经济环境上看,已经初具框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将会通过不断的调整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从而对20世纪所形成的会计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二、发展目标:会计科学体系的创新
不断拓宽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并进行会计理论的创新,既是推动会计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每个会计理论工作者的义务。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如果我们依据会计的发展趋势,运用不同的方法,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研究构想并形成新的研究命题。
三、发展观念:会计科学范围的拓展
确立正确的会计科学发展观念是中国会计科学在21世纪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越来越专业化与集团化,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不同类型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也应当随之分解与细化,从而使得经济科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与经济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相适应,今天的会计科学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学科林立且拥有一百多个分支学科的庞大的科学体系。
四、发展方式: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的结合运用
在会计科学的发展上,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科学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率,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科学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在中国会计科学得到迅速发展的20世纪,在会计研究方法上重演绎、重抽象、重定性、重逻辑思维和推理的研究定式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由于会计理论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式相对较为滞后,因而会计理论工作者基本上是处于一种个体性劳动和个体操作的状态。加上研究信息传递方式上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成果在不同研究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运用,由此而导致研究内容上重复性劳动也造成了一种研究资源上不应有的浪费,从而对会计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就是应当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各种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利弊,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首先,应当强化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这就需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定量分析方法的作用,正确地使用定量分析方法。
其次,是应当坚持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对与会计有关的经济事项进行定性的理论分析,恰当地将规范性理论分析与实证性数量分析方法有机结合。
五、发展道路:会计科学的科学化、国家化和国际化
与中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模式的基本目标相一致,在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应当紧密结合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进程,以科学化为基础,以国家化为起点,以国际化为方向,以使其能够有机地溶入国际会计科学发展的大潮流之中,使之真正成为国际会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会计科学的科学化是客观要求。会计科学发展上的科学化内涵为:一是会计科学学科体系内部结构的合理化;二是各具体会计学科的会计理论系统化;三是会计方法系统化,即指有一整套完整的方法程序对会计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和处理,有合适的标准对其有效性做出判断;四是会计操作手段现代化,即达到人工系统和电子系统的有机结合,且能使会计操作技术工具标准化;五是会计管理体制定位化,即指会计管理模式和会计人员的身份能够正确合理地定位,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设置有管理要求与功能基本一致的会计工作岗位,会计人员职务设置统一;六是会计法规体系配套化,即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会计法规体系;七是会计教育体系完善化,即形成一个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和不同目的的会计教育体系;八是会计研究方法规范化,即做到实行规范化的研究过程和规范化的研究方法。
其次,会计科学的国家化是现实选择。从世界会计的发展历程上看,目前尚有五大会计模式。但从中国会计的发展现实上看,中国有自己的会计环境。因此,中国会计科学的发展也应当具有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科学体系。
科学发展的利弊范文4
2011年3月5日,黑龙江省卫生系统“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正式启动实施,并在各地市迅速、全面展开。黑龙江省卫生厅选派897名卫生系统领导干部采取一对一形式帮扶全省899个乡镇卫生院,为期5年,覆盖整个“十二五”,以全面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此次帮扶行动是黑龙江省卫生厅针对目前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基础条件较差、人员素质偏低、管理能力较弱等现状,加之农村医改形势紧迫而出台的一项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黑龙江省卫生厅党组自我加压、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和务实向上的工作作风。
1“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实践
启动“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推进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满足广大农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来看:帮扶为了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是为了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与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是一致的。通过帮扶,5年内使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人员素质、医疗水平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相同的。帮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加快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相符的。“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真正体现了社会进步,体现了尊重人权,体现了公平正义,更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全省卫生系统领导干部把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是履行卫生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实践。
2“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是推进落实医改的新举措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骨干,是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综合枢纽和重要载体,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农村医改工作的重点在乡镇卫生院,绝大部分医改任务由乡镇卫生院承担,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实行全员聘任、竞争上岗、绩效工资,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行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一体化管理等。
《黑龙江省卫生系统“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十帮”,即:帮政策水平提高,帮规划任务落实,帮农村医改推进,帮服务体系完善,帮基础能力建设,帮人员素质提升,帮技术能力提高,帮对村业务指导,帮保障机制建立,帮医德医风改善。重点完成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基层人才培养等6个方面具体帮扶任务。这些都是农村医改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实质就是大力推进国家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根本任务的落实。笔者认为,将推进农村医改的政府属地化管理责任转化为全省卫生部门的共同责任,实行医改的双重责任管理,即当地政府属地化横向管理和全省卫生系统的纵向管理,并将医改任务贯穿于帮扶行动的全过程,以帮扶促医改,以帮扶促建设,以帮扶促提高,是对医改内涵的深化。
3“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是转变干部作风的新途径
“帮扶农村卫生先锋行动”是黑龙江省卫生系统一次规模大、历时长、形式新、内容实的大型惠民行动,是对各级卫生部门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各级卫生领导干部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检验。
一是有利于卫生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的实质是价值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关注民生,关注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文明、进步、和谐及环境保护,就是衡量政绩观的主要指标。把是否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对干部的根本要求。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利弊得失的根本标准。
二是有利于增强卫生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帮扶行动为领导干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创造了有利条件,使领导干部能了解农村卫生工作的现状,关心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增强帮扶干部的群众观念、基层观念和民生意识的有效途径。
科学发展的利弊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利弊、健全发展
一、 “利弊”热议
围绕“多媒体教学”的“利弊”讨论,主要源于教学第一线广大教师的切身感受,一方面他们体会到了现代教学技术的强大功能和无限魅力,另一方面也感触到“多媒体教学”的各种非正常现象和负面作用。其优点自不必赘述,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许多时候,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情非得已,不是出于教学实际需要主动运用,而是迫于各种压力或为了跟赶潮流不得不运用,具有很大的被动性、盲从性和表演性。
2、本末倒置,华而不实。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强大功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感官刺激,获得一个个教学兴奋点。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对传统教学的一个难得的补充。但是,在教学实际中,许多老师并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度”。由于过于追求“新、奇、趣”的刺激效果,从而导致课堂全过程尽为“图、声、色、影”的欣赏,既冲淡了教学主题,也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在阵阵惊叹和欢呼之余,并没有给学生留下什么实际的东西。
二、 “症结”分析
“多媒体教学”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足,并不在于多媒体技术本身,而在于运行机制和运用水平上。
1、价值导向问题
“多媒体教学”之所以会造成有用无用一哄而上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价值导向和运行机制上。教育教学在改革发展中,总会推出一系列新的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如果不能做到理性的认知和引导,势必会造成盲目吹捧,过分夸大其功效的局面,致广大教师身不由己地陷入一场教改“运动”之中。在这方面,我们曾有过沉痛的教训:
中小学“教改”初期,推出了“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式教学”教学模式,一时间学术界的吹捧文章风起云涌,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亦绞尽脑汁,无论什么学科、什么内容,一律照搬“探”式模式。数年之后才逐渐醒悟过来,“研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固然有它的科学性,但还需要学生的基础、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学课时跟得上,即使这些因素都解决了,也未必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这种教学模式。
2、技术力量问题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致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很多边远地区学校不仅硬件设施欠缺,专业技术人才亦极度匮乏。加之我国信息技术起步比较晚,绝大多数中老年教师都是“半道出家”,信息素质普遍偏低。因而,在很多地区、学校,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水平还不高,往往是力不从心或顾此失彼,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主要表现在制作的课件科学性差,与教学内容(课程)的匹配性、与教学目标的贴切性不强。如:有的课件只重形式而疏于内容,难以达到技术效果和教学效果的统一;有的课件表现手法呆板,从头到尾一条线,交互性和容错性低,中间放映过程如果出现一点差错,就得从头再来;有的课件完全是书本的翻版,一屏一屏地照搬书上的内容,很难体现教学重点、难点。
三、 科学发展
纵观各种关于“多媒体教学”的评价,无不是在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 “多媒体教学”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是不争的事实。值得深思和探讨的是,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的促进和合理的运用,使其步入健全发展的轨道。
第一,“多媒体教学”不只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是一项系统的教育改革工程。从教育理念的转变,到运用技术的掌握,都需要一个逐渐接受和成长的过程,必须遵循教育发展的自然规律,任何急于求成的非常手段都无异于拔苗助长。过度鼓吹和宣染,会误导教师脱离教学实际盲目跟赶潮流;简单的硬性规定、压任务,会给教师造成沉重的负担而疲于应付。
作为教育改革的领航者和组织者,教育领导部门以及学校,必须努力去探索构建一个合理的促进机制,使教师能自然而然地接受新观念、自觉自愿地学习新技能。如:①可以把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培训工作纳入到继续教育的计划里,形成长期、稳定的培训机制;②多开展一些校际之间的交流观摩活动,或多组织一些专家、优秀教师的巡回示范活动,使落后地区的教师得以潜移默化的熏陶;③在校内多开展一些教研交流活动,使基础薄弱的教师有更多向他人学习的机会,从而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良好学习氛围。
第二,“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其运用水平的高低、运用效果的好坏,完全掌握在教师手里。如何让这一现代化技术在教学中大放光彩,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美妙,值得每一个教师去认真思考和探索:
作为现代社会的新型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意识。教育总是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应能主动地接受教育新理念、新方法,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科学发展的利弊范文6
1、组织保证
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创造条件;车间领导要大力支持,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安全部门要具体指导,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帮助。要从组织上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证。
2、素材源泉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搞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班组不仅是完成任务的实体,也是孕育企业文化的细胞。班组成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亲身感悟、点滴体会是形成班组安全文化的素材与源泉。
3、个性特征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普遍的实践性、科学的指导性,朴素实在、可塑性大、前瞻性强,带有良好的希望和祝愿,可具有较高的法律、学术、技术水准,能体现班组成员的文化、技术水平、安全意识,反映班组的工作性质、个性特征。
4、形成理念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动员全班人人讲、个个想、说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开展安全评估、安全征文、安全演讲、危险点排查、事故原因分析、生命价值研讨等形式,让班员认清安全源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认识到发生事故对己、对人、对家庭、对企业、对国家不利的道理,不断由浅入深形成安全文化理念。
5、丰富内涵
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班长要因势利导、画龙点晴、善于总结,从班员的发言、心得、演讲、感慨、班组安全记录、报刊、通报、上级指示精神、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法规中引摘核心内容,结合班组实际不断丰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
6、提炼结晶
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安全文化是班组安全文化的集中体现。在班组开展的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中,班长要注意把班员抒发的安全文化豪情、事故分析得出的原因、挖掘意识收到的成果、总结利弊得到的启示和经验,通过归纳提炼为班组安全文化理念的结晶。
7、强化意识
班长要在实际工作中细心观察班员的动感激情,注意从动感上寻思、伤感上找源,紧紧抓住班员操作结束一回到班组就情不自禁所说的“吃一惊”、“吓―跳”、“乖乖吓死人”、“不是安全帽小命就送掉”等忏悔中查根追源,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在引导班员吸取教训、制定防范措施的基础上,按照短、明、快的要求形成班组安全文化格言、警句、诗歌、顺口溜,绘制班组安全标志、图案强化班员的安全意识,形成安全文化理念,牢固构筑班员安全思想队线,实现班组安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