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1
(一)学制混淆。
近年来各本科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逐渐加强实践教学,特别是贸易经济这样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的作用更加明显。然而现有对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集中在具体操作方面,极易走向与高职高专等水平的院校趋同的误区。全日制本科生实践应当更加强调理论结合实际,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正反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在本科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环节,试图引导学生从创新视角出发,经历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途径,以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本科生为出发点,构建立体式、多任务的全日制本科生的实践教学体系。然而目前由于实践型教学体系的引导,很多贸经学科的实践内容与高职专业的趋同,造成了贸易经济学科定位低端,社会关注程度和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
(二)经济学与管理学的混淆。
贸易经济专业另一个问题在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科界限的混淆。贸易经济学隶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然而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和管理学出现了同一化的趋势,经济学和管理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研究的目的进而带来的研究方法的不同。经济学研究的本质是福利问题,即对研究对象对社会、消费者、生产者等利益相关方的福利影响,但是管理学是研究是什么的问题,二者的研究重心不同。经济学更注重规范性,是解释现象和预测趋势,,强调理论的逻辑严密性和本质抽象性,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培养实践型人才,构建实践型教学体系时就走向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相混淆的误区,以本科毕业论文为例,贸易经济学专业的论文用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思路较少,反而使用管理学分析框架,分析怎么办、是什么的论文较多,出现了边界混淆的情况。
(三)教师队伍建设薄弱
1、科研方向不明确。
贸易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不统一,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这是大背景的问题,即学科没有系统的研究传统和思路以及方法。这就造成了学科发展前沿的模糊,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不明确,还属于“游击战”的研究模式,使得科研创新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削弱了贸易经济学科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2、实践能力缺乏。
贸易经济特色专业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也使得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学陷入困境。由于贸易经济专业长期受重理论、轻实践的办学理念思想的影响,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近几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张和学校规格的升级,各高校纷纷吸纳了大量的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师不足的现状,但这些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知识以及在企业的工作经验,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认识也不够深入,致使贸易经济特色专业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四)特色性、专业性不突出。
贸易经济学科存在特色性和专业性不突出的特点,与其他应用经济类专业区别不大,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和就业方向的模糊性。特色性、专业性不突出也会阻碍科研和教学的共生共长。
二、学制视角下贸易经济学科建设改革思路
(一)学制视角下构建科学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贸易经济本科阶段教学的特殊性出发,在界定本科阶段实践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构建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模式,专业课程与实践基地的衔接上进行改进,在理论课程中更多地引进贸易经济前沿理论,同时开设更多的选修讲座课,实现贸易经济专业的特色化和专业。对我校来说,在服务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大方针和导向下,针对现有的实践教学的现状,从全日制本科生实践特点的创新视角出发,构建了具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平台的学院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通过在具体课程教学中与对口的实践单位相联系,即解决了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又避免了高职阶段仅重视低层次实践的弊端,可以使本科阶段学生真正将本门课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并再从实践中反馈意见,实现高层次的立体性实践教学。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科研方面,更加规范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具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团队和国际合作活动,更加注重创新性和前沿性。与国际上加强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在国内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在教学方面,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建立学习型的教职工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引导教师在贸易经济实践中发挥一定的社会作用,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中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性,实现从实践中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教师创新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
(三)课程体系改革。
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贸易经济的问题也早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研究领域,不仅与其他的经济领域与相互渗透和融合,而且出现很多新的贸易形式,因此在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方面应当增设新的理论和专业课程,如消费经济学、零售业规划等学科。根据设定的专业研究方向和模块,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引导学生和学科向特色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下设的方向。
三、结论
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建设;商务英语专业;优势机遇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1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优势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崛起,具有多元性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创新型复合人才成为市场的新需求。所谓创新型人才即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敏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拥有创新的意识,这样才能勇于打破旧的模式,顺应社会和市场的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又能产生创新能力,再将其运用于科技、农业、工业等方面,推动经济的发展。复合型人才原指具有本专业以外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的人才,例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复合,各专业知识之间的复合等,现今的复合型人才除了复合型知识外还需要拥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以及运用现代工具的能力。
外语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则包括能够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能够通过独立学习来提高外语水平。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共同之处在于都要有丰富的知识面,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探索的精神。如今全球科技、经贸高速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迫切需要“语言+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这也就带动了商务英语专业的蓬勃发展。
商务英语专业涉及到营销学、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法学、银行、旅游等边缘学科的知识,商务活动涉及到对外贸易、技术引进、对内招商、投资海外、对外劳务、商务谈判、经贸合同、银行托收、国际支付与结算、涉外保险、国际运输等多个方面。商务英语是为国际商务活动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它立足于英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既有独特的语言共同特征,又有独特的语言现象,它多使用在国际贸易中,是企业合作双方不可缺少的交流语言。随着国际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务英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专门的商务英语通用的语言。商务英语的特点主要在于专业化、口语化和较强的针对性,归根到底,实用性是商务英语的最大特点。它提高的不仅只是说话和语言的能力,而是生活和生存的能力。商务英语还涵盖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甚至是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如何和他们合作、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及他们的生活习惯等,商务英语在某种程度上是包含在文化概念里的。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赢得的机遇
优秀的商务英语人才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至关重要,而作为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高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下赢得了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新机遇。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可更有效地找出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实施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改革,以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加强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内陆地区的河南,在运输成本与东部地区相比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对外贸易平台的构筑成为河南融入全球经济的突破口,因而提供商务英语人力资源保障的河南高等教育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依靠引领发展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体系、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体系、内外互动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体系和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体系十大体系的完善,这十大体系无一不需要高等教育来支撑。而在这十大体系的教育支撑中,作为对外贸易产业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建设的支撑着现代对外贸易体系。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为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大
高等教育投入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增加,保证了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中原地区的高等教育,包括各类本科院校以及职业类院校,也加大了对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投入,促进了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
2.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外贸易的增多为商务英语专业科研、学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随着中原经济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河南地带对对外商贸类的生产技术、科学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科学技术的研究大多依托于各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因而,中原经济区经济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
3.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外贸易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对外贸易机会,从而中原经济区建设迫切需要大批的从事商贸类优秀人才,这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平台。
4.个体商务英语教育投资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影响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大环境下,从事对外贸易行业的人数大量增多,人们接受教育的渠道越来越广泛和畅通,除了产生于各高校国际贸易类等商务英语专业或者其分支,还来源于个体商务英语类社会培训班。这便迎合了当今中原经济区建设趋势下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也对高校中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发展是一个很强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喻新安.中原经济区若干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10(9).
[2]刘怀廉.中原蓝皮书:中原经济发展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关爱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充分发挥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作用[N].中国日报,2011-03-10.
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3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246-02
自2008年9月以来,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致世界经济全面衰退,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等出现严重经济大滑坡,海外需求骤减,引起我国出口急剧下滑,国际贸易量萎缩,由此而引致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遇冷。在麦可思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中,国际贸易专业是毕业生毕业半年后仍未能就业排名的前10位专业之一,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堪忧。如何提高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将是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的现状考察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贸易类工作。外贸业务员/国际贸易专员/外贸销售/进出口业务员等因企业而别称呼不一,但工作方向基本上是寻找并联系客户、利用电话或者外贸函电和客户交流商谈相关事宜。此类工作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善于沟通、长于创新,同时,作为与国外客户交流的媒介,此类工作对大学生外语能力要求较高。
2.报关、报检、货代类工作。这些职位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并不高,一般具有大专或本科学历即可入职,但普遍要求毕业生具有报关员证、报检员证等职业证书。对于部分规模不大的中小企业,由于所聘职员有限,这些职位还要求毕业生能够独立操作外贸单证的整个流程,对于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较高。
3.翻译及国际商务谈判类工作。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外语能力普遍较高,凭借其自身在外语方面的优势,能在笔译、现场口译、国际商务谈判等岗位和跨国公司里谋得职位。此类职位大都要求毕业生精通英语特别是英语口语,部分企业在注重英语能力的同时,还要求毕业生能够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而了解国际商业惯例、熟悉国际商务礼仪并能够做到跨文化交际的毕业生,则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
4.初级财务类工作。国贸专业的部分课程与财管专业的课程相通;国际结算、国际融资、国际保险等国际实务类课程,也与银行、保险和会计公司部分业务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一致;加之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外语能力较强,所以在外资及涉外企业从事初级财务工作也是毕业生就业去向之一。要想进入此类企业,毕业生除了应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外,若能考取CPA、CFA或ACCA等证书则更会增加入职筹码。
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的趋势预测
由商务部颁布实施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预示着对外贸易经营已从原来的审批制过渡到现在的登记制,随后,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本地区的地方性法规和指导文件,外贸经营主体的市场准入门槛逐步降低,中小型外贸企业甚至是个人均可从事外贸。这意味着中小外贸企业必将迅速增多,而这些企业的规模小,聘用的职员数量有限,所以希望毕业生入职后马上就能承担起工作。这就需要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能积累一定的实战经验,了解外贸流程,熟悉相关单证,对外贸业务的实际工作有一定掌握;同时在工作中具有较高的自我学习能力以便入职后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迅速成长,尽快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三、提高国贸专业毕业生就业力的建议
1.紧跟企业用人需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目前,高校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但部分高校课程改革却没有跟上形势,课程设置上仍沿袭旧有模式,理论课比例过大、实践课比例过小,由此引发的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相脱节的情况是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一些大学生毕业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能够尽快就业,不得已而选择相应的就业再培训机构进行“回炉”学习。这些就业再培训机构,培训内容紧跟企业用人需求,注重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反而得到学生和企业的很大认同,倍受推崇,值得部分高校认真学习。因此,高校应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参照企业的用人需求完善教学计划,改变以往教学过程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状况,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高校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派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调整理论课课时和实践课课时比例,合理增加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专业课实验部分及实训环节的学时;同时,针对实训设备陈旧、实验室教室紧张等实践环节教学资源短缺的情况,加大经费投入来购买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设备,改善学生实践环节的硬件基础条件。
2.提高对选修课的重视力度
国家人事部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通讯认为,“创造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为当前社会最为紧缺的三类人才。而在这三类人才的培养中,选修课的作用却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选修课的位置也没有摆到应有的高度。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侧重的是知识横向的拓展和纵向的深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多角度、深入性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选修课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为复合型和外向型的紧缺人才的培养拓宽渠道。同时,选修课的课堂较小,学生数较少,学生提问,老师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分析,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增加师生之间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最为重要的是,选修课可以使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科目优势及职业规划来选择更符合自身需求的科目进行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心,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因此,高校应适当增加选修课的科目,科学平衡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重,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优化学生的多元知识结构,以期增加学生毕业时的就业优势。
3.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相结合
外贸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不高,大专、本科学历即可入行,但是否持有职业资格证书却是毕业生能否顺利入职的一个重要砝码。毕业生持有报关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等从业资格证书,在很多时候就是获得了进入企业的敲门砖。因此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参照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使课程设置与外贸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相融合,为学生顺利通过从业资格考试做好准备。同时,高校可结合本校情况,对于考取外贸从业资格证书的学生,考虑相关课程或某科目课程的部分免修,以此来激发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热情。
4.完善对学生的考核评估体系
高校应改革以往的单一理论考试而导致的学生考前死记硬背、突击复习的状况,建立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技能、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评价体系。考试内容应由单一的理论考试逐步推广为多样的综合考试,考试可采用闭卷、开卷、半开半闭等多种形式,考试内容则突出考察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知识实际应用的能力;学生最终成绩由单一的卷面成绩改成由卷面考试、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实验、实训考试等多个环节组成,在学生成绩评定中,合理提高对学生实践环节、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考核比例;可结合学校学科实际情况,适当设置课外学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参加竞赛和科研实践等活动,对学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获得的技术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等计算学分,对于特别优秀者,可考虑相关科目的免修及抵算学分,以此来激励学生对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的重视。
5.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否获得企业和社会的认同,是学校办学质量的及重要指标之一。高校要想输送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就必须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社会需求是最为了解的。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联系,一方面,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明确教学改革的重点,使教学内容与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更好地相适应;另一方面,企业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固定的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增强实战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独立思考来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对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的自我消化能力;同时,学生在与企业员工一起工作的相互磨合中,可以切实感受企业的实际工作氛围,提升团队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这些都会提高学生实践技能、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从而使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占得先机。
参考文献:
[1] 金喜在,朱志强.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1):17-20.
[2] 李克辛,张晓丽.国际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22):197-198.
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4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对策
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络发展起来的,通过网络空间进行交易、进行相应的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国际商业活动,通过网络空间,有着独特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但人才的稀缺已经成了制约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了使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不被当前的瓶颈所束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应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
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得到迅速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电子商务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趋势,交易规模自2008年到2014年就可以达到年均增速31.8%,而从2012年起,我国跨境的电子商务交易的规模更是进入了加速增长期,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就已经达到5000家,外贸企业也已经超过20万家。已经而近几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电子商务的交易份额在我国进出口的交易总额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由此可见,跨境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十分显著。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主体也在不断地壮大,其中主体包括世界各国的消费者,以及我国内在本身的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因此,随着跨境电子商务自身的不断壮大,它在我国跨境交易经济中的影响不容小觑。
二、跨境电子商务给企业人力资源带来的问题
(一)跨境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的供应总量不足
随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加大,这也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部的极大困扰,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需求量远远超过我国各大院校所能提供的相关专业毕业生,也就是说,人力资源供应总量不能满足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社会需求。
(二)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的只有不到20%,这远远低于其他专业的就业平均水平,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各大高校的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符,很多高校对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的都很模糊,只注重电子化技术和简单商务知识的学习,并没有做到企业所需要的那样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知识的结合,缺乏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使人才的培养和真正的社会需求脱节。
(三)企业在人才的使用中存在误区
许多的企业在人才的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他们往往认为,电子商务中所需求的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所以很多电子商务工作人员同时充当工作中的多个角色,例如,一个员工在完成网络推广,同时还要进行商务洽谈以及网络管理,这使得从业人员很难兼顾,觉得自己难以胜任。复合型的人才更为公司的主导,就是的专业型人才得不到重用,造成工作分工形成很大的误区。
三、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人力资源的对策
(一)充分做好招聘计划
面对电子商务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企业首先要加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建设,充分做好人员招聘计划,做好人力资源配置,保证企业获得足够的人力,其次,企业应设立专业的招聘小组,把好人员招聘的关口,招聘人员要充分了解各个岗位的人才需求,由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涉及领域较多,而本专业人员有限。所以,招聘者可以根据招聘岗位的需求招聘适于该岗位而非本专业的实用型人才。
(二)加强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从公司发展的长远的角度来看,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满足公司对人才上的需求。电子商务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靠各大院校的教授,无法满足该行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因此,企业也应该在学校教学的基础上,努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积极给学生提供能够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有机会把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公司的人才积累做准备。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不仅是学校紧迫的任务,更是各大电子商务企业应有的责任。首先,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要明确人才的定位,以及培养的方向,形成校企联合,签订人员需求合同,确定好培育方向,加强企业实训,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了解自身的不足,进而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进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三)建立有效的考核体系
首先,需要企业明确岗位职责,规定好各个岗位的责任制度,这样使责任更加明亮,设置好明确的内部结构,使管理更加行之有效。使员工能够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投入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其次,设立考核指标,综合岗位职责设立合理的考核指标,指标下发到个人,明确工作任务,将指标作为职位晋升与薪资奖励的标准。可以得出员工的工作效率,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在员工使用上的失误。最后,明确好公司考核的流程,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监管好考核流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奖励制度透明化。
四、总结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跨境交易的必然趋势,而电子商务对人才的渴求度也在逐步上升,日新月异的跨境电子商务也给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如果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把人才的汲取放在首位。人才战略已经成为企业无法避免的重要战略,加强与各大高校的联系,积极育才,为公司人力资源做出良好的储备。
参考文献:
[1]张剑勇.浅谈我国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10.
[2]任翔.电子商务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挑战及企业的应对策略[J].商场现代化, 2010.
[3]张娟.电子商务发展对人力资源的挑战及企业的应对策略[J].电子测试, 2014.
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河北省经济 应用型英语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一、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河北省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与消费、投资共同构成了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我省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逐步增强。
由于河北省对外贸易经济的快速发展, 原先那种单一英语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 已经难以满足实际运用的要求。从工作的实质看, 英语的应用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可以说, 应用型充分体现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特点, 体现高等教育英语培养的目的。应用型英语人才的标志是具有坚实、宽厚的语言基础, 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英语应用能力, 以及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应用能力和从事各类外语职业的适应能力。河北省对外贸易经济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河北省经济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人才成为河北各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二、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缺乏是影响河北经济的主要因素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发展良好,尤其是对外经济发展急需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对河北省各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河北省各高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英语语言知识的简单传授,还要使英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新闻、法律等相结合,使学生成为经济市场所需要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对这种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来完成,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高等教育是现代化社会的轴心,是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培养的基地。目前河北省各高校的外语教学虽然针对河北省的经济需求有所改变,比如有的学校已经开始发展商务英语专业,由单纯的教授英语知识到教授英语知识和商务知识的有机结合,但是这种改变还远远不能满足河北省经济特别是涉外经济需求的发展。
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缺乏还表现在河北各高校英语毕业生对国际经济和商务规则的不熟悉。作为一名高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应该真正了解和熟悉世贸规则,并且要学会和掌握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等知识,要了解并熟稔相关的技术、法律,可以帮助企业直接面对国际市场,勇敢接受国际市场风浪冲击。所以高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重要特点就是在全面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通晓国际贸易和商务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拥有国际市场的战略思维。对这种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是河北省各高校的重要目标,也是许多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著名学者朱萍就说过“如何建设合格的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 是外语专业在发展道路上首先遇到的挑战”(朱萍,2007)。
河北省各高校英语人才的培养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一方面是大量的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适合自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只能在一些英语培训机构做着传授简单的英语语言知识的工作,甚至有些人被迫放弃自己的专业,另一方面河北省及周边省市的涉外企业又找不到自己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人才。高素质的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缺乏影响着河北省的涉外企业更快的发展与扩大,从而影响了河北省经济更快的发展速度,因此以河北省经济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研究日趋重要。
三、以河北省经济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主要模式
1.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对河北省各高校教育实践的影响至关重要,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旗帜。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商务合作与交流加强和国际贸易竞争加剧的形势下,我省各高校的教育理念应该与时俱进,重视教育教学质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业能力。曾经河北省各高校培养的英语毕业生是知识型的,缺乏综合素质和能力。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研究者开始意识到以河北省经济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是河北省各高校的重要任务, 是加快河北省经济整体发展的的重要因素。我省迫切需要创新型应用型英语人才, 帮助涉外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化。所以河北省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首先要体现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上,英语高等教育必须反映河北省经济市场尤其是涉外经济对英语人才的实际要求, 符合高等教育培养的规律。必须培养英语专业大学生良好地英语知识和用英语流利沟通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还要时刻关注河北省经济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的不断变化, 从而培养出符合河北省经济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新型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基本能力是英语, 不论采取何种教育观念, 英语专业人才都应以精通英语为基本目标,同时掌握更多的商务、财经、金融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掌握一门以上专业知识之后, 如虎添翼, 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汪家树, 2002)。
河北省各高校的英语专业如能利用学校多学科的优势, 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的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熟悉和掌握经济、管理、法律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培养和发展学生用不同语言进行沟通的能力、改变思维模式的创新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高素质综合能力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可以充分体现河北省各高校教育改革基本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河北省各高校培养的应用型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不仅能从事外语教育和翻译工作, 还能够从事新闻媒体、人事公关、公司国际宣传、贸易业务等工作, 满足河北省经济对创新型应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
2.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河北省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河北省各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就要该进教学方法,使高校学生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术和培养的能力比传统的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扎实和厚重。在改进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强调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不同学生的不同潜能,培养个性鲜明的人才,从而满足河北省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趋势。
河北省各高校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河北省经济人才需求多元化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认真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法,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 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戴炜栋, 2005),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引导法、视听法、头脑风暴法, 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河北省各高校教师还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倾向和兴趣特点, 开展针对个人的个性化教学,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各种适合学生本人的能力。
3.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对培养高素质应用性英语人才至关重,河北省各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经过认真研究和谨慎论证。针对河北省经济尤其是涉外经济对英语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各具特色, 河北省各高校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综合与英语相关的专业师资, 合理设置各种课程, 使教学内容符合河北省经济对人才的特色需求,培养出具有不同能力的个性人才。经过对河北省各涉外企业的大量调查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 建议河北省各高校应该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性格特点,综合利用学校一切师资和其它资源, 从教学内容入手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设立多个方向。
河北省各高校英语专业应该在学生入学之初根据学生各自的爱好和不同特长确定学习方向。大一大二两年应以英语语言基础课为主,同时为日后的不同方向的学习做出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准备。 大三和大四在开设语言和文化课程的同时,学习相关的世贸规则、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律等专业课程。以商务英语方向为例,大一大二在学习英语语言基础课的同时可以开设商务英语基础课,比如开设商务英语精读、商务英语阅读和商务英语听力等专业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高年级可开设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法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函电等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课程。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除了商务英语方向,还可以开设医学英语方向、财会英语方向和法律英语方向等。通过对专业方向的合理引导和教学内容的科学设置, 河北省各高校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河北省经济发展需求的,具有深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用英语进行流利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的应用型英语人才。这些应用型英语人才将在不同的领域例如:翻译、教育、国际贸易和科技研究等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满足河北省经济各方面的需求。
4.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基本属于典型的“金字塔”型,课程类型一般是四分法:公共基础课程(或称通识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实践课程一般为毕业论文写作,毕业实习。总体上传统课程设置强调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缺乏体系。(杨贤玉,2009)而适应河北省经济需求的高素质应用性英语人才必须具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方面有机统一的综合能力。“金字塔”型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河北省经济的多元化需求。河北省高校满足河北省经济的多元化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英语人才必须要优化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既要充分反映高校英语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 又要体现高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达到实践性、应用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的教育在保持和发挥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从单纯的语言和文化教学逐渐实现向具有专业特色性和职业定向性的高素质应用型英语教学转向。优化课程体系应该以河北省经济发展需求为风向标, 以河北省各企事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为标准, 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教育差异和个体需求, 探索高校英语专业教育改革的可行性。根据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建设目标和办学方针, 合理确定应用理论教学和英语实践教学、英语文化基础课程和英语不同方向专业课程、英语必修课程与其它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的比例,形成结构最优化的课程体系。
5.加强专业实践
人才培养必须考虑市场的需要,让用人单位尽早地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升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黄源深(2001)说过,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已呈多元化态势,以往那种掌握外语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别无所长的“纯英语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市场经济呼唤口径宽、适应性强、有相当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必须让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河北省各高校应该更好地了解河北省企事业的用人信息及要求,加强和河北省企事业急需英语专业人才的单位沟通,让学生在学好和掌握英语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的同时,尽早尽快地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实践活动不应该局限于在学校的实践模仿,而是让学生深入到用人单位去实践。通过在用人单位的亲身实践,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企事业单位需要什么能力的人才,从而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足之处。这种在专业实践中的自我认识激发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自己的知识掌握和能力素质要求会不断提高。学生会积极主动的钻研和思考各种社会经济问题,主动适应河北省企事业单位用人的要求,逐渐成长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
四、结论
河北省经济的纵深发展对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提倡实验教学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河北省各高校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河北省各高校学生的专业实践,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英语人才以更好地满足河北省经济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素英,张燕等.人力资本与河北省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1)
[2]何其莘, 殷桐生, 黄源深. 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J]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1)
[3]黄源深.21 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1)
[4]刘毅.英国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启示[J].外语界,2001(5)
[5]夏纪梅.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6]杨贤玉.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7]于连江.以案例教学模式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6)
贸易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6
关键词:外贸;创业;素质;能力;培养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是一个艰难的社会问题[1],据广州人才网报道,2009年8月25日,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全职工作签约率为56%,就业形势严峻,近一半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人数比例一直较高,而实际创业的人数极低。2007届大学毕业生只有1.2%的人自主创业,2008届的比例为1%。真正能够实现创业,必须要有创业资金、合适的创业项目,敢于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勇气,需要政府、高校予以政策优惠和创业意识教育等等[2]。
本文专题分析大学毕业生外贸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提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外贸创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大学生外贸创业的客观条件分析
经济学上,按支出法计算,GDP=C+I+G+(X-M),GDP、C、I、G、X、M分别代表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和进口,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通常为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相对较高[3],2008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00670亿元人民币,按照1:6.83的汇率计算,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折合为44021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58%,而我国2007年、2006年外贸依存度更是高达64%和66%。当前,尽管国家在着力拉动内需,加大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刺激国内消费,但是绝对不可能不需要外需,政府一直在采取稳定和扩大外需的措施。
2004年外贸法修订后,外贸经营资质从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个人也可经营外贸,各省、自治区外贸企业大幅增加,以云南省为例,2005年备案外贸企业4000多家,2009年已高达10000多家,外贸企业的增加为外贸专业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实习机会,为其毕业后创业提供了帮助。学校教育、社会培训层面,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及2004年外贸法修订以来,国际化人才需求大增,大学增设相应专业、社会机构增加对应技能培训以及人才主动自我培养。以上因素为大学生外贸创业提供了可能。
二、大学毕业生外贸创业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分析
不少外贸院校及外贸专业的大学生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一张学校的毕业证和一张外贸类的职业资格证双证在手,毕业生就“职业”了,甚至认为再多拿两张职业资格证就更不得了了,再加上个六级英语证书,那简直可称完美。其实。涉外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外贸业务问题的实实在在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具体讲外贸创业者需要具备以下的素质能力。
(一)具备强烈的创业热情、坚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高度的责任心与谨慎的态度和足够的自信心
强烈的创业热情可使创业者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扬长补短;坚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能让创业者不会感到无助,始终怀揣希望;高度的责任心与谨慎的态度,能降低国际营销的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足够的自信心,能把握方向、果敢决策。
(二)了解外贸企业的运作方式、战略管理、市场分析、人力资源建设、财务流程等内容
这是创建、运营好一家外贸企业的必备条件,最好通过在校期间学校的创业教育和学生的社会实践获得,当然,还得在未来的外贸企业的实际经营中逐渐熟悉、掌握。
(三)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知识和技能、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这应该是大学生外贸创业者看家的本领。在此重点提一提国际市场营销理念和策略、手段。营销理念是指导和影响营销活动的经营哲学、指导思想,对企业的营销活动起着方向性的作用,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营销活动。创业者应树立现代国际营销理念、营销思想:服务于海外客户、市场,客户是“上帝”、是“衣食父母”,以市场为导向、以需定产、以销定产,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也要实现自身目标,争取双赢。同时,要掌握营销的策略、手段,用营销策略、手段保证营销理念的贯彻,营销手段应重实效,能解决实际问题,应明确出口产品、了解产品的通用英文名称、熟悉产品的技术知识、利用交易会等传统贸易平台展览营销和互联网网络营销获取出口商机找到海外目标客户、接触客户、评估买家、管理询盘、获取信任、争取订单等等。
(四)精通一门外语,甚至掌握第二门外语和第三门外语
外语是国际营销必备的工具,鉴于英语广泛运用于国际贸易界,必须熟练掌握,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拥有六级英语证书的外贸专业的学生,在面临英语提问时,不是搓衣角就是挠头,实在不应该。能读写,但不能听说的聋子英语、哑巴英语不行,有条件的话,应依据贸易对象结合个人兴趣,学习掌握第二门外语、第三门外语。
(五)透彻了解所经营的产品和服务,比如生产工艺、供应状况、市场情况、竞争态势等
大学生外贸创业者尤其要充分利用家乡的特产货源,利用自身外贸专业所学,推及海外,做于己、于家乡有益的创业者。
(六)必须时刻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研究政策、法律法规和贸易惯例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为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发展对外经贸关系,世界各国和地区都会制定法律、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管理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我国亦如此,通过制定有关法规,运用经济杠杆和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外贸管理,其中立法管理是基础手段,法律规范则体现在我国外贸的国内立法和正式参加或缔结的双边、多边的国际经贸公约、条约、协定(一般称国际商法)里。国际贸易惯例是国际组织或权威机构为减少贸易争端和规范贸易行为,根据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形成某些被人们所公认并采用的一般贸易习惯做法制定成文的规则,这些规则,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被国际上普遍接受和广泛使用,而成为公认的国际贸易惯例。
国内几部外贸基本法律法规如《外贸法》、《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外汇管理条例》、《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进出口关税条例》等等,外贸创业者都必须了解。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600号出版物UCP600)、《托收统一规则》(国际商会522号出版物URC522)、《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 2000)是外贸创业者必须掌握的国际商法、国际贸易惯例。
(七)具备开朗活跃的性格、较强的沟通能力
活泼开朗、善于言辞、沟通能力强利于开展公关活动,能准确、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便于听取各方意见,及时上传、下达。
(八)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充沛的精力
外贸面广、线长、环节多、风险大,与海外存在时差,耗时耗力,创业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精力充沛。
(九)有良好的仪表和殷勤的举止
外贸经营是一项涉外经济活动,良好的仪表和殷勤的举止,不失中国礼仪之邦的风范,也可体现经营者的风采,赢得对方好感,增进贸易交往。
三、大学生外贸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般的外贸高校和外贸专业都设有就业教育的专题讲座,有的已将专题讲座“升级”为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但大多数学校还没有把创业教育提到课程建设日程上来。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能够缓解我国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更利于高校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这已成为共识,关键是如何开展,有关外贸创业教育,建议如下。
外贸高校首先必须明确,开展外贸创业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外贸就业竞争,也要鼓励他们为社会创造外贸的就业岗位。
应将外贸创业教育课作为公共必选课纳入教学计划,从大学二年级起开展创业教育,以便在学生心中埋下创业种子,三年级后再针对想要创业的学生开设具体的创业指导课,介绍外贸创业全过程和实际运作知识,等等。
外贸创业教育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除在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外,可由校、院、系、教研室组织,社会支持,多方开展大学生外贸创业计划活动。还可通过专家评审、资金扶持和优秀项目孵化等配套服务,激发外贸专业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不断提高其创业能力。
可在校内构建外贸创业模拟运营平台,让想办外贸公司的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模拟工商、税务登记注册,进行外贸、海关、外管、商检备案,退(免)税资格申请,而学校则提供政策咨询等一系列模拟服务,甚至可让学生的“外贸公司”承接“业务”。当然,还可考虑校方出资成立校办外贸实体企业,让有经验的教师或聘请资深外贸人士出任公司经理,带领学生从企业创建开始开展真实的外贸业务。
此外,还应在学生群体中加强先进创业典型的宣传,同时,邀请外贸界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人士到校进行讲座、进行外贸创业辅导,让学生了解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外贸创业,对学生自主外贸创业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并通过组织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使其创业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广州人才网.近一半大学生毕业没有工作,就业形势依然严峻[EB/OL].[2009-09-04]..
[2] 新华网.高校创业教育待加强[EB/OL].[2009-02-01].http://news.省略/edu/2009-02/01/content_107442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