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范文1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
当前在小学阶段,大多数小学生还是走读形式,并不住校,因此,除了在学校之外,家庭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场所。由于小学生分辨是非善恶和心理承受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父母和亲人作为孩子从小接触的人群,对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将重点探讨家庭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一、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1.家长的教育方式
通常存在两种不健康的教育方式。一种是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通常一个孩子周围围绕六个家长,对孩子所提的要求百依百顺,孩子如果遇到一些困难也不舍得让孩子吃苦,家长帮助孩子解决,这样一来,孩子将没有一点儿抗打击能力,倘若在没有家人保护的环境下遭遇一些困境,往往会备受打击,手足无措,也不会自我调整心态。另一种方式是第一种方式的相对面,在一些家庭,父母对孩子所抱期望过高,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范围,倘若孩子没有达到家长严苛的要求,就会挨骂,甚至挨打,这样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较好,但是却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往往有一种怯懦和自卑的心理。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造成较大影响。家庭不幸福或者家境不好的学生,往往独来独往,不善于与人交流,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因此,老师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对于他们不成熟的心智来说,倘若不加以重视,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
3.家长的文化水平
家长的文化水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学习需要一定的氛围,在学校如此,在家里也是如此。倘若父母文化水平不高,那么可能对孩子的学习不太重视,或者只重视了孩子成绩如何提高,对于孩子的心理特点、情绪变化不懂得如何去正确引导和教育。
二、结语
小学生的心理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出于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他们也喜欢模仿。因此,针对以上提出的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建议家长可以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积极的、乐观的榜样,以保证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小霞.基于“家校联动”的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5).
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范文2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健康 解决措施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当然会受到社会的影响。由于不同家庭的成员在社会上的职业、所处的环境和思想道德观念的不同,每个家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家庭条件和教育方法都会有所不同。从一些“问题生”的情况来看,以下几种家庭中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较多。
1.由老人带大孩子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相对较短,孩子和父母感情比较淡薄。由于老人对孩子的疼爱更多的表现为生活上的过分宠爱、娇惯,当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后,不能适应父母的管教方式。这时如果父母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力,不及时和孩子沟通。孩子在学校发生的问题不愿意跟父母讲,在家庭和学校中找不到温暖就去结交社会闲散人员,从此走上下坡路,甚至违法犯罪。
2.经济收入宽裕的家庭。由于社会上拜金主义的滋生,一些家长让孩子养成了挥霍的习惯。家长根本不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出了问题就用金钱开路。这样的学生根本不想学习,把知识看的一钱不值。他们欺骗老师、家长,过早的接触社会负面,从心理不健康,慢慢蜕变为良好道德品质的丧失。
3.单亲家庭。这类家庭大多生活秩序不甚稳定,给孩子心理带来很大压力。多数孩子会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下降。时间久了积郁在心中的心理压力得不到排解宣泄,但又不愿向别人讲。一些孩子就把目光投向游戏厅、网吧去寻找刺激。如果此时家长或老师没能给予及时帮助,就会造成孩子走下坡路,学习成绩下降。
4.过分宠爱放任型家庭。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孩子放在避风港里,家里不论发生了什么难事,都不让孩子参与。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的:“不管我如何,你都得爱我”的默许。他对爱的占有欲越来越强。在学校里做错了事,老师不能批评,上了初中还希望别人像童年时期那样宠爱她,对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产生怨恨和心烦,进而发展到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甚至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当老师向家长指出孩子的问题时,家长仍一味迁就孩子,考虑的是给孩子赚下更多的钱,怕他将来挨饿受罪。在这样的教育方式暗示下,孩子就会嫉恨老师,跟老师对立起来,甚至违纪闹事。此时就成为一个身体健全,但心理残缺的人。
宠爱型家庭还存在一种“打架护短”式问题。即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用吃亏、占便宜来衡量。孩子间发生冲突,家长不是教育孩子互相谦让,而是护短狡辩。天长日久孩子就形成了不讲道理、不会谦让的心理。老师批评严厉了,管理严格了,认为是欺负自己,产生逆反心理。加上家长不能分析孩子的对错,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词,到学校兴师问罪,使孩子有恃无恐。此种教育方式促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偏颇,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唯我独尊,无视校纪校规。
二、引导家长走出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
据调查分析,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着以下误区:(1)望子成才的思想日益强烈与重智轻德问题;(2)育子的经济投入增加与超前消费问题;(3)育子时间、精力投入增加与过度保护、过度关心问题;(4)社会信息影响增大与家庭可控制力减小问题;(5)育子成才心情迫切与教育方法不当的问题等。
综合分析,以上问题可归纳为当前家庭教育的三个误区,即重智轻德、重养轻教、重言教轻身教。学校、班主任要引导家长走出误区。
第一,要走出重智轻德的误区。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学会做人,所以家庭教育应以树德为先,也就是说要树立成才先成人的思想。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可能贻害他一辈子。所以要使家长认识到只抓分数会把孩子引入误区,只有打好思想道德基础,才能为今后的发展确定正确的方向。
第二,要走出重养轻教的误区。作为家长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发育,以及孩子学习、生活上必须的物质需求,这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这就是养。同时也要关心孩子的教育,不能只养不教或以养代教。当下许多家长,超前消费和无度消费,一味攀比,对孩子过度保护,不让孩子做任何劳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样做,自以为是疼爱孩子,其实是好心办坏事,导致孩子从小养成贪图享受的思想和生活作风,最终失去了生存能力。因此,要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孩子受到性格、意志上的锻炼,为他们的未来打好基础。
第三,要走出重言教轻身教的误区。家长对孩子,既是“亲”又是“师”,既要“养”又要“教”。家长既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教师,又是孩子心目中模仿的第一位榜样。家长的言行举止,情感变化都对孩子产生相当大的感染力。所以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父母用自己的人格、品德、情感及家庭生活习惯给孩子以熏陶,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孩子学会做人。
总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环境的熏陶。让我们一起行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范文3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分离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即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和社会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也就是相当于社会这一大环境的小环境。所谓的“家校分离”即是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分离。一个孩子一天在学校的时间不低于6个小时,在社区大约3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在家庭。因此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社会,社会参与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许多国家采取种种形式沟通社会于学校之间的联系。而在社会参与力量中,家庭参与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影响。家庭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折射式地反映出来,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困难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实施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是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和心理素质完善。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的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充实,就不可能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进步。
在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并尽力创造条件和机会,力促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参与、理解和支持及配合。这就需要我们做到:第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使家长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如:(1)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信念,努力提高认识水平;(2)帮助学生学会心理自我表现调适,努力悦纳自己、他人和现实;(3)帮助学生学习作情绪的主人;(4)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5)对孩子寄予最佳的期望值;(6)鼓励学生刻苦学习,争取优异成绩;(7)教育学生做遵纪守法的文明学生;(8)为子女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9)引导学生倾吐烦恼,学会适当宣泄;(10)教学生求助于心理咨询。第二、开展各种有意的活动,使家长科学合理地了解学生。如:(1)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状况档案;(2)通过各种形式,请学生向父母倾吐自己的心声。第三、开展咨询活动,为家长答疑解难。同时,我们应当不断地提高国民的素质,提高学生所处的社区环境。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及其管理的职能。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得到实质性和突破性的发展,忽略任何一方面都是劳而无功的。
二、协调“家——校”互动关系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目前教育的状况,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关心子女的成长,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家庭。不仅要让家长了解学校面向学生开展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和方法对家长进行心理指导,让家长认识到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创办家长学校、开设学校家庭热线等来创设良好的氛围。
家长应该如何做呢?一要给孩子以爱和尊重,不能歧视,虐待和任意打骂;二要鼓励、支持孩子和同伴交往。接触社会交朋友,形成活泼、开朗、大方的性格;三要多表扬、鼓励。如果是没完没了的斥责,孩子会失去信心,形成抑郁、胆怯和自卑的心理疾病;四要帮助孩子有节奏地生活。生活无规律无节奏,会使孩子心绪不宁,滋长懒惰,游手好闲的恶习,造成心理不平衡,有损心理健康:五要对孩子进行生理保健教育,重视孩子用脑卫生。学生父母更多地运用民主、平等积极的教养方式对待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减少了干涉、惩罚、拒绝、否认等不良养育方式,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转变家教观念,培养健康心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家教对孩子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如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从对本校家长的调查来看,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对孩子要求过高,动辄打骂;要么对孩子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就导致学生心理也走向两个极端:对要求过高的家长,学生心理常处于恐惧状态,性格内向,甚至为免打骂,有的还学会了撒谎,报喜不报忧;而对放任自流的家中,学生心理则过于散漫,多次教育都难显成效。为此,我以家长会的形式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分析利弊,转变家教观念,实现家校联合,共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使得学生由原来怕开家长会,现在则成了盼开家长会。转变家教观念,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又开辟了一方乐土。家庭氛围,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四、优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家庭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起点。家庭对于学生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家长的兴趣、爱好、价值观、教育态度、行为方式及对子女的期望和要求等都会直接影响子女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在对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首先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使青少年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成长。并且积极与学校配合,互通教育信息,互相支持。学生出生后长期生活在家庭之中,家庭所处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父母的教育观和教育水平、教育态度和方法,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儿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的地位等,对儿童个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父母的行为方式和教育方式有直接的影响。有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刚强坚毅、自主自立的特点,而有的孩子则好逸恶劳、骄横霸道、懦弱依赖。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孩子的心灵上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许多事实证明,如果一个家庭气氛和睦,邻里间彬彬有礼,待人处世通情达理,孩子也就自然懂礼貌、讲道理,善与人交往,团结伙伴。若父母言行粗鲁,互相争吵成风,邻里不和,孩子也就逐渐养成蛮不讲理、出言不逊等特点。
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范文4
家庭教育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的家庭对于孩子过于溺爱,包揽孩子的吃穿住行,导致孩子丧失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以至于在孩子脱离父母步入大学生活后缺乏自理能力,无法快速融入集体适应新环境,从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另一类家庭对孩子放任自流,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不讲方法,当孩子犯错时一味的以暴力的方式惩罚孩子,致使孩子形成心理压力甚至造成心理障碍。
高校在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应增强家庭教育的主动意识,积极预防减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父母在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基础的同时,更应注重孩子心理上的细微变化。时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孩子多交流沟通,通过民主、和平的方式与孩子探讨问题,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保护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尊重孩子,时常给予孩子表扬和鼓励,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转变观念,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度。不要一味追求好成绩、好前程,一个人健康、幸福与否,更多的取决于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掌握合理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不要觉得羞于开口,要主动向家长和老师寻求帮助。
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在大学期间,学生会面临着升学、就业、情感等来自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如何帮助学生合理宣泄排解压力,是我们高校工作的重点。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我们应加以重视并使之融入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在新生入学之际,即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调研,便于了解学生心理状况。通过新生心理调研,发现有心理隐疾的学生立即建立个人档案,建立有效的防御机制。通过张贴标语、定期组织开展心理知识讲座等活动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心理隐疾的危害,普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重视程度,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合理解决心理困扰的方法。注重家庭伦理道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为代表的传统伦理道德,维护着家庭和谐稳定,保障着社会健康运行。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金钱观”、“功利主义”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取代,从而导致现代大学生道德的丧失,致使家庭、社会关系紧张,进而造成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在家庭关系中要树立“父慈子孝”的教育理念,宠爱孩子但绝不溺爱,孩子应注重孝道,学会感恩,以此为准则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平等交流,相互理解,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范文5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5)21-0017-01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该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上升。
一、影响现状
影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有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而笔者在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多数心理问题都与家庭环境存在着莫大关系。本文重点研究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存在问题
(一)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存在三种情况:第一种,父母离异,孩子跟随一方生活;第二种,父母有一种因病或意外去世;第三种,父母意外去世,跟随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属生活。研究发现,单亲家庭对子女人格发展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而消极影响中尤以离异单亲家庭给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
案例一:A同学,父母意外车祸去世,跟随叔叔婶婶生活。性格开朗,与叔婶一家相处极好。口头禅是:“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那为什么不开心呢?”“爸爸妈妈没了,但奶奶和叔叔婶婶对我很好,我要好好学习,让奶奶为我自豪。”不但与家人相处愉快,而且积极参与社团学校各项活动,与同学、老师都很合得来,被同学推选为班长。
案例二:B同学,父母离异,跟随母亲生活。母亲不许他与父亲方面的亲属联系,奶奶想见孙子都要偷偷去见,其母知道后大发雷霆,更是严格禁止该同学与父亲、奶奶相见。因为家庭问题,该生滋生了自卑心理,整天闷闷不乐,对生活缺乏应有的激情。做得胆怯,缺乏自信,不太与人交流,而且偶尔会逃课。
(二)过度溺爱
案例三:C同学被父母保护得太好,大一刚入校,不会叠被子,不会打扫卫生。最初舍友会耐心地去教她如何打扫卫生,会在她生病的时候去带她看病,帮她带饭。但一学期过后,该同学仍然没有改变,自理能力较差,而且不懂得关心别人,与舍友关系处理较差,同处一个屋檐下,但相敬如“冰”,互不理睬,最后闹到要换宿舍的地步。
(三)专制教育
案例四:D同学与父亲关系相处很僵硬,平常只与母亲讲话。笔者私下与其母亲沟通得知,D同学小时候还是很喜欢父亲的,但随着父亲每次答应的事情都做不到的时候,他就对父亲失去了信任。再加上父亲性格较暴躁,总是坚持男孩不打不成才的理念。小孩犯错了不是首先进行沟通再去解决问题,而是先揍一顿再说。长此以往,该同学与父亲的交流几乎为零。
三、问题存在的原因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的影响持续时间比较久,导致心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不适当的教育方法
当子女遇到困难、挫折时,会本能地寻求家人的关心。如果无法获得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得到的只是忽视或训斥时,会使得子女变得退缩、自卑,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
(二)家庭教育的忽视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通过对子女的言传身教,使其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和行为规范。而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的心理扭曲,产生对社会的错误认知,这都直接影响其在大学的表现。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当前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幼年阶段,对大学阶段存在漠然或放任的情况。到了大学,他们更多关注经济支持而不是心理成长,实际在大学阶段的青少年,其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更高。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言传身教
家庭环境是孩子生活、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行为。孩子身上的优良品德并不完全靠学校教育得来,大多是与父母的共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单亲家庭或家庭不和睦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二)培养良好的是非观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大学阶段,孩子的心理发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易受外部因素干扰。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沟通,通过开导和疏通解决。每年各高校都有学生因考试作弊而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不诚信原因被学校处以纪律处分甚至开除学籍的状况,这种对是非观的教育失误不仅是学校的责任,父母的关心不够也有一定的责任。教育孩子做诚实守信的人比给孩子更多的钱更重要。
(三)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
父母应尽量采用民主的教育方式,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经常进行沟通,随时掌握孩子的真实想法,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子女心理问题的产生。五、结语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性大的工程,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突然出现的,每位家长都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纾解遇到的问题,努力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荣华.大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5).
[2]张振松.家庭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7(36).
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范文6
家庭是孩子人生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家庭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因此,要想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家长必须首先明确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心理健康的概念;了解孩子心理与行为的发展特点;把握住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心理健康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教育的内容;家长的使命等。
人生的路从出生到死亡是漫长的,而儿童时期是人生中既宝贵又短暂的。这时的儿童对社会认知的发展是呈趋势性的:1、要注意儿童从外部特征到深刻品质的特征。2、从问题出现到多方面多角度地看问题;3、对问题早期的认识到生活的认识;4、对个人及即时事件的关心到对他人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心;5、对事物具体的思考到抽象的思考;6、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想法。由此可见,儿童时期是人格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因此观察孩子的个性差异,引导孩子个性的发展是父母责无旁贷的任务。
教育是一门爱心的艺术,所有爱孩子的父母都具备成为教育艺术家的前题条件。大量事实表明,有许多文化水平低的父母,反而为国家培养了栋梁之材,他们用自己善良正直的本性和自己勤奋耐劳的品德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孩子,为孩子做出人生的榜样,引导孩子积极向上成就大器,同时也有些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很高的父母,由于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称不上合格的父母。
如何把握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只是每个家庭的焦虑,也是整个社会的焦虑。根据调查表明,我国儿童17岁以下未成年人中,约有3000万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而在校园屡屡发生的暴力事件则更让成人对社会产生极度的忧虑;儿童心理抑郁、自杀、离家出走,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更多安分守己的普通劳动者。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能追求单项的知识教导、精英式教育,更主要的是开展民族文化教育。身为父母,我们肩负历史的使命。家庭的教育任务就显得格外艰巨,格外困难。儿童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以后,他们的活动都是以集体为单位进行的,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不仅发展了社会交往技能,提高了社会认知的水平,培养了合作互助的集体精神,自我意识也进一步发展起来,儿童在集体活动中,逐渐掌握多种基本的行为规范,也了解了自己在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责任心、意志力,个性得到了发展。童年时期的自我意识,正处在客观化时期,是获得社会化自我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儿童受到相对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为角色的确立提供了条件,使儿童的社会自我观念趋于形成。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表现出以下趋势:1、从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时期,小一到小二的上升中角度最大,是上升期中主要的发展时期;2、从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3、从小五到小六,由于青春期的临近,开始第二个上升。可见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心理的成长和变化。与此同时,儿童的社会交往也有发展的特点。与父母的关系:1、进入小学以后,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时间及内容发生变化;2、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变化;3、儿童与父母的冲突减少;4、父母的控制模式发生了变化。
曾有儿童心理专家提出了一个关于儿童行为控制模式的三阶段论: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决定由父母做出;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与儿童一起协商解决一些问题;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后,儿童自己做出更多的重要决定。
二、与同伴的关系:
在小学阶段,儿童与同伴一起活动的时间很多,发展起了同伴间的友谊。心理学家提出儿童同伴友谊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间的关系只是暂时的游戏关系,朋友的意义更多地与实利、物质属性成邻近性相联系。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要求朋友能服从自己的愿望,如在游戏中能把握顺从自己的人当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能做到合作与互惠,具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可以做到心理上互相信任和支持。
第五阶段:12岁以后,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除此之外,儿童的社会关系也部分体现在与教师的关系等方面。综上所述,一个人的健康心理每个阶段的形成,都是在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造就完美的人格。
只有从儿童时期就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长大后才有健康的人格,才能保证体力和智力,知识和道德,性格和才能,理性和直觉等诸方面高度和认识的发展。健康的心理必须具备独立、宽容、开朗、谨慎、坚韧、有制、合群、博爱、勇敢等优良品质,健康的心理必然表现出富有创造性,高度自主性,对新鲜事物的敏捷性,具有崇高的理想,不怕困难,宽以待人,与人为善,有无私的心,真诚的爱,牺牲精神等优秀品质。
培养良好的心理,还要避免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的不良心态,中国古代故事《孔融让梨》可以说是流芳百世,家喻户晓,4岁时的孔融是对吃最贪婪的时期,而他却对“梨”这种强烈的诱惑所不动,又想着长辈,又想着弟弟,自己挑了一个最小的,这样可贵的利他行为,出现在4岁儿童身上,不能不让人想到他的家庭的文化教养,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几千年来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的精髓。
现在我们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奉献全部的爱心而却忽略了教给孩子给别人一点爱,因此也成了许多孩子的认知误区:认为父母和别人给的爱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理所当然的,爱的体验习以为常,当父母、亲人,稍有差异,他们便心不爽情不愿、发脾气、哭鼻子。这样的孩子情商还会高吗?他们会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吗?会有知心朋友吗?会孝顺父母吗?所以,这是当今家长们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不能只是注重智商的培养,忽略了情商和品德教育,只有孩子智商、情商都健康成长,他们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与祖辈、父母、兄弟、姐妹等人的良好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同学、朋友关系,才能把自己置身于群体中,不寡交,不与人疏远,在家庭、学校与朋友中,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成为深受欢迎的集体成员。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引导孩子克服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他们大胆的交朋友,尤其是交同年龄的朋友,认真倾听他们和同伴交流的内容。在倾听中可以发现他们这一代人对问题,诸如:对老师的看法,对追求时尚、金钱和某些社会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听后坦诚地谈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明白社会中存在的美好与善恶。
培养健康的心理,儿童时期要让他们有挫折体验和承受能力。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有满意和不满意的时候,当自己遇到困难或所处环境不尽如人意时,能运用可行的办法,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待和态度,即使遇到挫折、失败也能采取健全的、成熟的方式,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