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设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急救设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急救设施

急救设施范文1

关键词:应急救援;建设;启示;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人为灾难不断,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为了防范和减轻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许多国家都在着力加强应急救援建设。新加坡是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在灾难管理、救援队伍建设方面表现突出,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对我国应急救援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应急救援建设的特点

1、突出以人为本

应急救援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新加坡应急救援建设以服务民众为核心,建立了方便民众学习民防知识、掌握民防技能的一整套体系。一是建立指挥调度平台,加强应急救援服务。依托位于民防总部的民防指挥调度中心和遍及全国的指挥通信网络,设立“995”紧急救助电话,满足民众在消防、应急救援以及紧急医疗救护等方面的需要。二是利用多种媒体,传授民防应急知识。新加坡民防部队除了利用传统媒体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宣传外,还充分利用移动通信、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为民众提供服务。三是组织训练、演练,掌握自救互救技能。新加坡的每个社区都在公民咨询委员会下成立了独立的民防委员会,负责社区民防工作。

2、追求精益求精

新加坡民防部队的要求非常严格,做任何一项工作都有很高的标准,以创造一流业绩为目标,不断追求卓越。一是指挥通信系统建设。民防部队指挥通信系统设计于1995年,论证和建设花了接近6年的时间。为了防止系统故障影响救援行动,这套系统不仅仅能够自成体系,还与警察部队和肃毒局的指挥系统采用相同结构,具有相同功能。二是训练工作。新加坡民防部队为了不断适应发展需要,强调民防人员的训练与再训练,以提升人员素质和技能,增强应变能力。主要负责训练的民防学院除了具备正规的教学设施以外,还有一套完善的模拟训练系统。三是各民防分区和消防局还要根据计划,定期举行民防部队独立演练或与工厂、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的联合演练。正是新加坡民防训练工作的卓越表现,新加坡民防学院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3、勇于开拓创新

新加坡民防部队从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总是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积极开拓创新。一是体制创新。退而不离的兵役制度是一大创新。新加坡法律规定,年满18岁的男性青年必须服兵役,正常人无一例外,服役去向主要是武装部队、警察部队和民防部队。退役后,这些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完全脱离原来的部队,作为后备人员,45岁之前必须随时服从征召。二是业务创新。新加坡的民防城市搜索与救援队享誉全世界。这支部队平时不负责一般火灾事故的处置,主要任务是实施城市搜救。组建这支部队并不是完全出于新加坡国内的需要,更多的是参与国际救援。三是技术创新。民防部队有专门的防空、应急救援和消防技术研究机构,为开展民防业务提供支撑。家庭防空壕建设就是符合其地质条件、经济力量、安全环境和战争样式研究成果的一种技术选择。

二、几点启示

1、加强地震救援专业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抢险救援能力

为适应今后各种复杂条件下的地震应急救援需要,必须进一步扩大地震专业救援力量,建立和完善相互支援协同作战的联动机制,全方位打造地震应急救援的新模式。

一是要合理规划布局进一步扩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 国家、各省(市、区)和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县应扩建和新建一批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努力提高队伍的覆盖率和作业点展开能力,同时,要不断完善各区域间、省市间地震灾害救援协作联动机制,建立相应的退役队员预备役制度,使之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二是要整合各类救援资源强化各种救援力量的地震专业技能培训。把消防、林业、水利、矿山、石化、航运等十多个行业部门的职业救援力量纳入地震救援体系,加强日常地震专业救援训练,并建立相应的震时支援合作与协同配合机制。

三是装备超前配置,提高救援效率。平时应根据当地的灾害特点和需要,大量研发“专业化的救援工具”,并且将这些工具存放于专门指定地点的“物流仓库”,便于救援人员集结和应急交通的畅通。

3、加强基层应急基础建设,不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一是发挥城市社区在地震应急救援中的作用。发挥城市社区作用,提高居民应急自救能力。与城市发展相伴随的城市社区建设,在地震应急救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已被国内外城市地震救灾实践所证实。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刚刚起步,如果能在社区医疗卫生组织建设时,考虑地震等灾害应急救助功能,并配备必要的医疗救助设施,将会大大提高社区地震应急自救能力,进而提高全社会的地震应急救助水平, 如对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进行地震应急自救互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地震应急救助的有效性。

二是构建地震救援的中转平台。我国现有的“民防工程”多侧重于防敌人的空袭。但是,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敌特空袭”的威胁减少。因此,在农村人口居住密集区,预留设计空旷地带或空旷草坪,以便应急帐蓬和人员撤离的中转站和聚集点。尤其是在山区农村,人口密集集中的村庄,更应该在山区村庄的某个“制高点”,预设人员撤离集散地和直升机升降平台。

三是强化全民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演习。要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建立有效机制,以中小学生为重点和突破口,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努力拓宽广度、推进深度、强化力度。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畅通宣传渠道,打造科普精品,努力实现防震减灾知识全面覆盖和家喻户晓。

三、建立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在地方,组建“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很有必要,我国各地区的志愿者队伍十分庞大,各地区,以社区、区县为范围,可以充分组织和利用“地方性的志愿者队伍”。

二是加强对志愿者的应急管理,建立应急状态中志愿者与政府的沟通和协调平台。从汶川地震中可以看出志愿者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时至关重要的。应对志愿者队伍实行统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避免出现大批志愿者零星作战,处于“混乱、无组织”状态。

三是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保障制度。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活动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法律和法国,保证市场、政府和公民社会在法律框架内运行,并且通过立法,规范志愿者组织的管理体制、捐款与合作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保障志愿者组织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急救设施范文2

关键词: 避难硐室;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系统;供电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025-02

1 井下避难硐室概述

当井下发生灾情后,避难硐室为无法及时撤离的人员提供一个安全避险空间,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永久避难硐室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永久避险硐室由过度硐室和生存硐室等构成,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第一道门为防护防火密闭门,第二道门为密闭门,两道隔离门之间为过渡硐室,第二道密闭门以内为生存硐室。本设计矿井设有一座100人永久避难硐室。

2 设计目的

本文对永久避难硐室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系统、供电系统进行设计,使得有关人员实时掌握硐室内外环境参数变化情况,有利于避险人员根据监测数据安全避险和及时出避难硐室脱险;也有利于地面救援人员把握被困人员现状,策划最佳救援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证人员安全。供电系统用于紧急避险设施日常供电、日常照明,并在遇险避难时,提供应急供电。

3 矿井主要系统

矿井安装了KJ95N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地面中心站(监控主机)、数据传输接口、通用分站及各种矿用传感器、通讯线缆等组成。系统可对矿井中的甲烷、一氧化碳、风速、温度、负压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3.1 调度联络系统 矿井现已安装一套SH-3000D型调度交换机。该系统配备的触摸式调度台,用来提供通话录音、呼叫定位、多方通话、会议电话,群呼、强插、强拆等功能。系统采用数字中继接入县网通公司cc08远端交换模块,使矿井内外实现了互联互通。

3.2 无线通讯系统 矿井现已安装KT130型矿用无线通讯系统。系统由IP交换机、地面基站、矿用环网接入器、井下基站、矿用本安手机及其它配套设备组成。系统可通过网关设备(中继插板)与调度通讯系统无缝连接,实现无线手机与调度电话之间互通及井下通讯一体化。

3.3 应急救援广播系统 矿井现已安装一套KT179型应急救援广播系统,系统主要设备包括信号源部分、智能应急救援广播控制主机、信号传输部分、矿用本安型音箱等。该系统为全数字型本安系统,地面广播主机通过通信线缆连接井下的本安型广播分站,通过广播主机对井下安装的本安型广播分站进行语音广播或播放背景音乐。在紧急情况下,地面调度指挥中心可通过广播主机对井下进行紧急呼叫,通知人员进行疏散撤离,为应对紧急突发事件提供快速应急措施,也为矿井的安全提供保障。

3.4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现已安装了KJ69J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系统由地面中心站、无线编码发射器、无线数据监测分站、读卡器等设备构成。通过该系统可以随时了解井下人员的流动情况、了解当前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当有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可根据该系统所提供的数据,迅速了解有关人员所处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4 避难硐室内各系统设计

4.1 井下避难硐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灾害发生时,能够实时掌握硐室内外环境参数变化情况,有利于避险人员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安全避险或及时出避难硐室脱险;也有利于地面救援人员把握被困人员现状、实现通话调度和策划最佳救援方案,最大限度保证逃生人员的安全。

设计在避难硐室内配备独立的内外环境参数监测装置。生存硐室内共设置四台KJ95N型监控分站,其中两台接入井下现有安全监控系统,上传至调度监控中心。井下监控系统干线穿预埋管引入硐室内;另两台通过紧急避险系统专用光缆接入矿井地面监控系统中心站。紧急避险系统专用光缆选用24芯铠装单模光缆,沿钻孔由地面调度中心引入井下避难硐室。

设计在避难硐室外设置两套氧气、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传感器;过渡硐室设置两套氧气、一氧化碳传感器;生存硐室内设置两套压力、氧气、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湿度传感器。其中一套传感器接入与井下监控系统相连的两台分站,一套传感器接入与地面中心站监控系统相连的两台分站。当井下发生灾害时,若一套系统遭受破坏,另一套仍能保证在突发紧急情况下人员避险时,可靠地对过渡硐室、避难硐室外及避难硐室内的环境参数及避难硐室内外压差进行监控,发挥安全监测系统在避险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4.2 人员定位系统 设计在生存硐室内的两端,共设置4台KJ69J型人员定位系统分站,每端两台,分站配置读卡器,实现对进、出紧急避险设施的人员进行动态监测。每端各有一台分站井接入井下现有人员定位系统,上传至调度监控中心。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干线穿预埋管引入硐室内;另外两台人员定位系统分站通过紧急避险系统专用的24芯光缆接入矿井地面人员定位系统主机。两套系统可靠地保证了在井下发生灾害时,随时查询进入避险设施内人员的身份、数量,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应急救助作用。

4.3 通讯联络系统

4.3.1 调度通信系统 设计在避难硐室内安装两部调度电话,两部电话均与地面调度中心直通。一部调度电话就近接入过井下调度通信系统,连接的通信电缆穿预埋管引入避难硐室;另一部通过避难硐室专用通信电缆接入地面调度中心。设计选用一根10对专通信电缆,由地面调度交换机引出,经钻孔引入避难硐室。

4.3.2 应急广播系统 矿井井下已设有一套KT179型应急救援广播系统。设计在生存硐室内安装一套音箱及矿用本安型扩音电话,接入井下广播通信系统,井下广播系统干线电缆穿预埋管引入硐室。

4.3.3 无线通信系统 设计在避难硐室内设置一台KT130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实现无线通信。

4.3.4 视频监控系统 设计在生存硐室内安装两台矿用隔爆型摄像仪和一个井上下监控显示屏,实现地面和井下通信的可视性。硐室内监控设备通过避难硐室专用光缆接入地面调度指挥中心工业电视系统。

4.4 避难硐室供电系统 避难硐室供电系统用于紧急避难硐室日常及应急状况的供电、照明。

4.4.1 供电系统 避难硐室供电按一级负荷考虑,设计采用双回660V电源供电,其中一路引自井下中央变电所,电源线路选择MYJV22-4×25mm2动力电缆,沿预埋管引入避难硐室;另一路引自地面配电点,沿钻孔引入避难硐室。

地面钻孔附近建彩钢板房,房间内安装一台E167-03-50/0.38kV 0.38/0.66kV 50kVA变压器及一台KBZ-200/660V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为井下避难硐室提供660V电源,其380V电源引自矿井地面变电所380V母线。避难硐室内设置4台KBZ-200/660V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两台进线开关、两台配电开关)、2台ZBZ-4/660V 660/127V 4kVA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以127V向监控分站、人员定位分站、摄像仪、照明灯具等设备供电,并对后续线路进行保护。

4.4.2 照明系统 照明电源引自硐室内ZBZ-4/660V 660/127V 4kVA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电压等级为127V。根据避难硐室的需求,选用节能环保的隔爆兼本质安全型LED照明灯,照明灯采用LED冷光源大功率发光元件作为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耗电低,工作温度低,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照明灯具吊挂安装,灯具挂钩现场自制,灯具安装间隔为3米左右。

遇险避难时,为给矿工进入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时提供照明,以及避难硐室内的关键地点提供应急照明,硐室内设置矿灯120盏,以确保照明安全和照明质量。

井下个系统进入硐室线缆敷设完成后,应对所穿钢管进行严密封堵。

5 灾变后紧急避险系统应急管理措施

当发生各种灾害时,井下无法撤离的作业人员,按照所在地点的避害灾路线,进入避险设施。进入避难硐室后,现场第一负责人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整个避险设施中人员健康情况,尽快与地面救援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及时准确汇报事故及人员情况,并接受地面救援中心的指挥。必须按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各项规定操作各系统、设备。

设计依据:

相关专业提供的技术资料:

①《煤矿安全规程》;

②《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③《矿井设计规范》;

④《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⑤《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装[2010]146号);

⑦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的通知;

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

⑩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10号)。

参考文献:

[1]孙继平.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 2011(01).

急救设施范文3

关键词:东莞虎门时代广场;商业建筑;社区商业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东莞虎门时代广场

地点(城市,地区,国家) 广东省东莞市

设计时间 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

项目规模 130000(地上10000,地下30000)

甲方 金地集团

项目类型 社区商业

主要产品 商铺、住宅

商业建筑概述:

商业地产开发在中国大陆已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由于商业项目的复杂性,其开发和设计规律仍然不能和住宅产品一样高度成熟和标准化,但开发商和设计公司都在不断向国外经验学习并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实践研究,到今天已经拥有相当大规模的有个性特色的商业项目,个人根据商业地产设计多年经验,把这些商业项目总结归纳成六大类型。

一、商业邻里(NEIGHBERHOOD)

以社区生活需求为设计、开发、招商、运营目标,趋势是 Community 社区化。社区将成为地产开发的精髓,“最后一公里”的概念是电商时代消费主义最后的阵地。她带来生活所需的所有营养、便利、健康甚至知识,她承载着邻里社群归属的客户体验。家庭回归家园,见证个人与社区的共同成长。

二、生活中心(LIFESTYLE CENTER)

尺度风貌适宜的休闲商业街区,回归城市生活,趋势是 City life 城市生活化。在未来,人们只会停留在家、办公室和聚会场所周围。我们要创造更适合年轻人和家庭聚会的场所,从大食代到卡拉OK,从乐高天地到宠物乐园,生活永不落幕。

三、城市商业街(PETIT BAZAAR)

结合气候特征和消费习惯,重组室内外空间,趋势是 Outdoor空间户外化。以城市街道为原型的小型商业综合体,以主题业态为特色,追求适宜停留、休憩且兼具商务与家庭混合的商业属性,打造充满阳光、混合新鲜空气和食物香味、私语和吆喝共存的城市生活空间。

四、办公商业(OFFICE GARDEN)

商业空间和办公展览等功能结合,形成新的商业生态和可售地产产品,趋势是 Business商务复合化。办公室不再是城市中心单调的玻璃盒子,新的产业要求远离高密度的闹市,我们的目标是规划花园式办公商业社区,设计更高效、更环保、更富创新的办公空间,并将商业服务带到工作场所的周边。工作永无止境,生活无处不在

五、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

大体量商业要拥有更多的体验性复合性空间,创造真正的城市客厅,趋势是 Experience 体验。在大型购物中心的趋势下,顾客要做的不再是持续投入体力的逛街,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身心体验。我们追求戏剧化的空间效果,同时使其有富于变化的可能,让人们拥有了解个性、时尚、不同个体的机会。

六、城市综合体(P+R MIXED USE)

真正的城市综合体,针对城市郊区生活工作的一体化解决之道,趋势是 Hybrid混合。多种公共交通设施联系的商业办公混合建筑群的出现,使大型城市的人们在方便往来工作场所和家的同时,亦可享受完善的商业服务,满足高节奏休憩交往需求。

以上六个类型是商业建筑的六个发展方向,实际操作中并不一定是截然分开的,往往互有交集。和“办公商业”、“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的特殊性相比,“商业邻里”、“生活中心”、“城市商业街”所代表的社区商业是目前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大量住宅开发而产生的最普遍的商业形式,社区商业依托于较大规模的住宅社区,辐射周围3-5公里半径范围,根据规模、业态、形态等需求的不同,定位成上述三者之一,或同时具备三者的特征。东莞虎门时代广场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社区商业的案例,功能上实际是“商业邻里”,业态上做成“生活中心”可以提升能级扩大影响,形式上又是“城市商业街”有利于流线组织和销售。

项目概况介绍: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中心地带,东临省道,西临连升北路,南临规划路,交通条件良好,总用地面积44000,容积率2.18,分南北两个地块,分别设置一个小高层住宅区和一个商业街区,商业定位为社区型商业街区,打造成为金地虎门时代广场。

布局模式分析:

原规划住宅区用地较大,商业用地较小,商业层数较高,不利于使用和运营销售,而且形态过于狭长,难以形成聚合空间,经过几次方案尝试均不理想。于是我们建议把北地块的住宅集中布置,形成两栋高层塔楼,把北地块商业用地扩大,平均层数降低到2.5层,同时可以拥有较大广场集聚人气。

功能布局细分:

南北两地块商业流线连续,结合用地形状形成多样的商业空间和多种商业产品。

1.沿街商业:南北区沿街设置带露台的商业体量,包含零售和餐饮业态。

2.住宅底商:南北区住宅底部设置零售和餐饮,与沿街商业之间形成商业内街空间。

3.独栋商业:北区中心设置下沉广场,广场中设置地下超市和两栋独栋建筑,作为高端餐饮和会所。

4.样板段商业:沿街商业的一部分作为启动区。

5.北区住宅:布局紧凑,为小户型产品。

6.南区住宅:环境优美,为大户型产品。

规划设计要点:

1.多入口:狭长的商业街需要多个入口,根据商业价值分成几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尺度和形式,主入口需要特殊的形象标志。

2.多广场:入口与商业内街的交叉点需要设置广场,入口等级越高,广场的等级越高,这些广场是商业人流视线的聚焦点,具有最高的商业价值,需要关注从周围看广场以及从广场看周围的形态意象。

3.多连廊:在南方地区,二层连廊尽量连续,动线尽量单一,减少一拖二商铺,增加单层商铺,降低单铺总价,提升商铺单价,增加商业总货值。

4.多平台:二三层通常为餐饮业态,需要较多外摆空间,平台面积既不铺张也不局促,提供充足的宜人的室外餐饮休闲空间。

5.流畅便捷的动线:将入口、内街、连廊整体考虑,利用自动扶梯、垂直电梯、疏散楼梯等手段,形成连续的立体的交通系统,商业动线是商业设计中最复杂和最重要的一环。

6.合理的空间尺度: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都要遵循长期经验积累下来的常用尺寸,比如单个店铺进深12-15m,面宽4m,内街宽度14m、层高4.5-5.6m等。

7.商业兴奋点:主入口和主广场等节点部位,需要设置标志物吸引人流,同时具有一定实用功能。北地块北入口广场设置集中绿化景观和LED巨屏,南北地块之间入口广场和北地块下沉广场设置伞状构筑物(时空之花),南区南入口设置门型构筑物和LED屏幕(时空之门)。

8.启动区设计:和住宅项目一样,大型社区商业项目通常也要考虑先期启动区域,我们把住宅和商业启动区结合,把南北区之间的沿街商业切出一部分,形成独栋商业样板区。

立面设计策略:

建筑立面采用现代风格,材料丰富,营造热闹的商业氛围,不同商业产品采用不同立面手法和材料,既统一又各具特色。

1.沿街商业:形成大气简洁的城市形象,强调流畅的水平线条,用浅灰色铝板覆盖层间高度。三层采用印花玻璃做成金色的盒子,提升沿街商业形象。

2.住宅底商:形成连续有韵律的界面,引导人流进入街区,采用折叠形态的玻璃幕墙。

3.独栋商业:形成地域文化形象,做成传统岭南民居风格的商业建筑,采用青砖、灰色涂料、仿木铝型材等材料。

4.样板段商业:需要快速建造和形成鲜明形象,采用三角面玻璃幕墙。

5.北区住宅:形成现代风格公建化立面,与商业统一,采用暖色质感涂料和局部玻璃幕墙。

6.南区住宅:形成高端居住社区氛围,采用成熟的新古典风格。

7.标志物:形成街区的亮点和特色,采用钢结构和膜结构。

商业理念分析:

社区商业,在商业概念里是指零售商店和相关休闲设施的综合体,通常由专业商业管理集团开发经营,业态复合度较高,商品结合的宽度较宽。社区商业不同于传统购物中心所提倡的一站式购物,它体现的是一种精致的生活模式,更致力于满足高消费、高品位消费者的诉求。与Mall和传统的商业模式相比,社区商业不是简单地将多种业态堆集在一个大的封闭空间中,而是将景观、业态、建筑、功能等各种因素科学地结合在更开放的空间内,更加注重环境和建筑的一体化设计以及客户的体验。

东莞虎门时代广场,作为一个典型的社区商业模式案例,在设计中遵循以下几点:

一、多样化的商业空间

“我会选择一个空间丰富而不是形式多样的建筑。空间一旦形成之后,我也许会努力地创造形式,但我永远不会因为形式而牺牲空间品质。”――文彦

东莞虎门时代广场,规划设计中强调打造多样化的可供驻留的商业空间。在精心打造沿街商业的同时,更加重视形成内聚的特色商业空间,下沉广场的居中布置,对整个项目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广场四周设计了多条动线,使得广场周边的商铺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商家可以在广场内举办活动,既保证了足够的城市开敞空间比例,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宜人空间,使得这个广场成为了整个项目的商业活力区域。同时,整个项目中采用了多入口,多平台,多连廊的设计手法,以点及线及面,结合丰富的建筑立面设计,结合节点部位标志物的度身打造,结合空间尺度的推敲,营造出多样化的商业空间,更好的契合了社区商业的各种业态和使用功能。

设计过程中对商业动线以及视觉心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西侧沿街商业结合基地现有的棕榈树大街和本项目的景观设计,形成了连续的景观引导界面。南北两个商业地块之间,设置了主入口广场与北地块的下沉广场相串联,形成了双广场的格局。广场内打造标志性节点,构建视觉焦点并吸引人流,与此同时,在项目的北、南、东入口处设置了尺度适合的入口广场,形成人气场。高层住宅底部的商业部分,采用了连续的玻璃折面设计,强化了连续界面的心理引导。

二、生活时尚功能汇集

社区商业模式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购物、社会交往以及文化行为等各种功能的汇集,从而将其打造成为最时尚、最具人气的生活橱窗。对于城市生活而言,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的基本单元,是体验城市生活的舞台。

本案在设计中,综合考虑了零售、餐饮、娱乐、高端餐饮和高端会所等各种生活时尚功能的引入,通过明快的流线组织,合理便捷的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可以快速自然地将客户拉动到中心的各个层面和各种业态之中,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体验,营造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魅力场所”。入口广场及下沉广场内打造的节点构筑物“时空之花”,时尚而又富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结合其独特的抽象花朵造型,加以绚烂的夜景灯光设计,如梦如幻。“时空之花”不仅仅是整个商业生活中心视觉焦点,同时结合了电梯作为竖向交通的载体,内部还可以设置时尚饰品、数码电玩、奶茶等小型铺位,从而赋予其丰富的时尚功能。

三、地域文化的植入

东莞虎门时代广场,在北区商业的中心区域,下沉广场的一角设置了两栋岭南风情的独栋商业,这两栋“老房子”的设计,我们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在设计时从功能出发,在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及建筑符号等几个方面对岭南建筑文化进了深刻的诠释,打造出来具有浓厚地域文化而又富有时代感的风情建筑,目标是“让经典脱胎,重生于当代”。与此同时,我们还对于岭南地区的气候、生活方式、民族文化以及消费习惯等加以研究,再利用各种建筑语言将其传承在项目设计中,令这个社区商业更加富有灵性。

四、低技平台材料的运用

隈研吾在设计北京三里屯VILLAGE南区时,注意到三里屯的旧建筑使用的都是比较廉价的塑料和板材,并产生了对其加以改造和利用的念头,隈研吾把这个极富挑战的想法付诸了实际,用自然材料,如木头、石头和竹子作为主要的建材,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效果。东莞虎门时代广场设计中采纳了这种理念,大量运用印花玻璃和当地特有的低技平台材料,营造出别具特色的商业可识别性。

东莞虎门时代广场社区商业旨在打造多样化的商业空间,使各品牌因为建筑空间的独特姿态而被赋予别样的、特殊的魅力,建筑空间也因这些品牌的加入而丰满自己的个性。这是一个小型城市,并非仅仅是一个MALL,这里不单是购物空间,也有餐饮、艺术文化,让人们即使不买任何东西,也有兴趣来逛一逛,坐一坐,体验由建筑空间带来的轻松和慰藉。

结语:

急救设施范文4

关键词:老旧社区改造;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空间利用

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城市正经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全面转型。快速的城市化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提高了城市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大幅提高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了城乡公共服务。但是,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也使各种社会问题和社矛盾日益凸显。其中老旧社区便是由城市发展区域差异产生的问题之一,老旧社区已历经了几十余载,由于在规划设计之初,对非机动车数量和停车位需求增长缺少考量,造成老旧社区的停车规划远远落后于实际情况。故老旧社区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在规划和设计上存在明显的先天不足。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追求的提高,老旧社区亟待更新和改善。非机动车停放也该“与时俱进”。早在2012年9月5日,国家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加快自行车停车设施建设。居住区、公共设施要为自行车提供足够的停车空间和方便的停车设施。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建永久性自行车停车场(库),并以地面停车为主。此外,老旧小区、平房地区要通过建设自行车公共停车场,解决居民自行车停车问题。

2实地调研

2.1案例选取的考量

此次调查研究随机选取了成都东面以及南面的两个问题比较突出的社区作为老旧社区公共设施改造的样本。其中一个是牛市口街道水碾河路南社区,社区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市政府改造之后提供给居民居住的小区。社区的规模较大,历史较为久远,因此反映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的问题较为综合和全面,社区也具有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住宅的典型特点。

2.2社区的非机动车停车现状

经过对牛市口街道水碾河路南老旧社区的走访发现,老旧小区的停车现状基本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图1)

(1)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资源先天不足:老旧小区一般意义上是指建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社区、居民区。由于老旧小区在建设之初,对非机动车停车设施缺少考量,没有规划,所以老旧社区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在规划上存在明显的先天不足。

(2)车辆停放杂乱无章:老旧社区道路普遍较为狭窄,公共空间并没有规划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即使后期在小区旁规划了收费的非机动车停车库, 停放更为安全,但是因为收费,离自己家距离较远等原因,大多数居民的非机动车还是停在自己的单元楼下或是离自己家较近的空的公共活动空间,比如广场等。

(3)外来车辆挤占居民公共活动空间:老旧小区几乎没有物业,长期无人管理,为了避免被交警“贴条”,小区附近的一些商户也会将车辆挤进小区,这些车辆加剧了老旧社区停车难的问题。而且这部分多出来的车辆随意停放路边现象普遍严重,长期占据出入道路,居民公共区域减少导致老人、儿童在小区内活动、健身常常无处可去,且极大地增加了安全风险,严重影响原本小区的日常生活。

2.3问题总结

经过对老旧社区的实地调研,老旧小区的问题基本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非机动车停车设施无规划,车辆停放杂乱无章;

(2)公共活动空间有限。

3方案设计

设计要点(图2):

(1)将公共活动区域设计为半开放式:既提高居民在公共区域活动时的安全性,又使其公共活动空间不受天气的限制。

(2)对小型停车装置进行机械创新,将自行车沿弧形导轨推上停车装置,将后轮与停车装置锁上,使其前后轮停放至弧形导轨上,缩小非机动车停放的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3)将半开放式公共活动区域与小型停车装置完美融合,充分利用公共活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而且居民在公共空间活动时,也可有序停放非机动车。

4结语

本设计方案针对老旧社区非机动车停车难的问题,对小型停车装置进行机械创新,与老旧社区半开放公共活动空间完美融合,提高空间利用率,将老旧社区公共活动空间规划与非机动停车设施规划结合,完美解决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有限,公共设施配置展开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项智宇,城市居住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2] 朱进.老年宜居型城市环境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09).

[3]解决老旧社区“停车难”[N].江门日报多媒体刊,2015-11-6

[4]李嘉宁.一个统筹的考虑:走出老旧小区“停车难”之困境[J].行政与法,2013,30(3):32-36.

急救设施范文5

展示样机是型号客机在设计初期,为向客户展示所设计客机客舱及驾驶舱先进、合理的布局设计、独具创意的内设系统,展示客机舒适性和先进性的特色而设计,对客机的设计、销售来讲意义重大。阐述了客机展示样机客舱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技术,以期对未来系列性飞机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客机;展示样机;设计

展示样机是飞机的制造商在某型号客机初步设计阶段,为了向客户和社会展示某种型号客机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宣传型号客机的设计理念而建立的三维全尺寸客机的展示平台。展示样机能让世界各国的客户和大众了解所设计的型号客机,可直接向客户展示所设计客机的先进性、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展示客机驾驶舱、客舱先进、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和综合设计水平。展示样机还能推广和提升公司的企业形象,为后期人们选用此型号的客机奠定基础。通过展示样机还可验证该型号客机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修改客机设计方案中不合理之处,为设计生产出性能卓越、布局合理、舒适度高的民用客机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展示样机在客机设计生产、宣传和销售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1展示样机的分类

目前世界各国通常把样机分为三级。(1)I级样机用以确定形状、安排空间,或者表示一种新的构思。要求按图纸确定形状、尺寸,但勿需精确。一般可用木质、塑料或金属代用品等廉价材料制造。(2)Ⅱ级样机用作详细设计及技术协调。要求尺寸与图纸一致,并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关键部位应使用产品材料制造。(3)Ⅲ级样机用于在实际生产前检查的证明飞机总体、结构、系统和设备、航电、电气、各种导管线系电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使用产品材料,按产品公差予以制造。在不影响总体要求的情况下,必须也有可能进行“样机简化设计”。

2展示样机设计定义

2.1展示样机坐标体系展示样机坐标体系一般采用所设计飞机的坐标系。

2.2展示样机总体设计要求主要以展示样机的比例、展示部段要求、登机人数和使用维护等作为展示样机各系统设计的要求。1)展示样机总体设计顶层文件(1)驾驶舱详细设计要求;(2)客舱详细设计要求。2)展示样机总体设计参数展示样机总体设计参数主要考虑以下几个设计参数:(1)展示样机尺寸与所设计飞机驾驶舱和客舱的尺寸应一致;(2)展示样机规模应根据需求而定;(3)展示样机设施依设计而定;(4)展示样机登机人数应根据需要而定;(5)参观人员登机、离机路线,例如某型飞机参观人员的参观路线布置如图1所示。(6)展示样机的外部喷漆图案依展示目的而定;(7)样机外部涂装应预留一定的位置,用于设置用户标置;(8)样机驾驶舱、客舱(包括经济舱和设备舱),舱内所有设备、装饰件设计必须有超前意识,除麦克风、对讲机、娱乐系统等要选择真件外,其余系统、设备、装饰件在没有真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仿真件;(9)布置样机地面使用的应急防火设备,设两个通用的手动式灭火瓶,分别安装在两个登机梯内,登机梯外部有防火标识。3)展示样机总体设计图纸展示样机总体设计图纸包括以下几种:(1)样机的外廓尺寸、离地高度等见《XX展示样机三面图》,以某型飞机展示样机为例,某型飞机展示样机三面图如图2所示;(2)展示样机理论外形控制参数、风挡节点等详见《XX展示样机理论图》,以某型飞机展示样机为例,某型飞机展示样机理论图如图3所示;(3)展示样机的框距开口情况,详见(《XX展示样机框距开口图》;(4)展示样机的分舱情况详见《XX展示样机分舱图》;(5)展示样机驾驶舱内各系统设备的布置情况见《XX展示样机驾驶舱布置图》;(6)展示样机客舱内各系统设备的布置情况见《XX展示样机客舱布置图》。

3展示样机客舱总体设计方案

展示样机一般包括有驾驶舱和客舱,现以某型飞机客舱为例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

3.1展示样机客舱总体设计方案客舱是展示样机展出的重点,也是参观人员进入最多的地方。客舱包括经济舱和公务舱,配备客舱服务设施、娱乐系统和情景式照明。客舱内饰设计必须流畅,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展示样机客舱总体设计配置如下:(1)全经济级客舱座椅布置,座椅排距应给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乘坐休息空间;(2)厨房装配要安装标准设备;(3)配置一个厕所;(4)布置外露应急设备;(5)旅客观察窗安装遮光板;(6)安装顶部行李箱;(7)在前服务区布置一个衣帽间。(8)客舱总体效果图经过评审后发放正式生产图纸;(9)加工、生产。现以某型飞机展示样机客舱为例,其客舱布置如图4所示。

3.2客舱结构设计方案展示样机客舱结构设计是样机研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客舱造型的必要条件,其设计应满足乘客参观的舒适感,结构外表面要光滑,同时要满足各系统及内饰安装、吊装、拆装和运输等的要求。(1)展示样机制造材料采用原则:蒙皮选用铝合金材料;重要接头一般选用金属材料:整体窗框方案重要受力构件采用铝合金;其余材料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下允许自行选择。(2)样机不要求气密设计。(3)展示样机框结构:只设计纵横一般型材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即可。(4)样机壁板:蒙皮选用一定等厚度的铝合金材料(无需采用化铣工艺),尽可能按真实飞机分块,蒙皮允许采用搭接或对接结构形式。长桁布置在对接段与前机身一致。(5)样机客舱地板由前服务舱地板和客舱地板组成。其结构基本采用地板、与框站位对应的横向加强梁、座椅滑轨、纵梁形式,地板设计应满足系统支架和座椅的安装要求。(6)门框结构主要承力构件采用金属材料,开口周边光滑、平整、无毛刺。(7)旅客观察窗框应满足内饰协调要求,满足真实透明件视界要求,窗框可根据需求选择金属窗框或复合材料两种方案。(8)可根据展示样机的需求,在第N框后端用木板封住,在内表面安装金属板面,表面光滑,有镜子效果。(9)前服务门仅设舱内门的形状与真实门一致,安装出口标记(中英文)。设计登机门、离机门。

3.3展示样机客舱内设和内饰方案展示样机的客舱内设一般包括客舱装饰,行李箱、衣帽间和储藏室等贮藏设备,客舱内设应根据总体设计目标,结合客舱空间造型、色彩、旅客座椅、应急撤离系统、厨房、盥洗室、照明、环控、噪声、广播和娱乐系统等进行一体化设计,要既能体现各系统的设计特点,又能突出展示样机客舱的内部设计个性。

4展示样机客舱装饰和储藏设备

4.1客舱装饰展示样机客舱装饰包括前服务区装饰和主客舱装饰。(1)前服务区装饰前服务区装饰包括顶部的可放下天花板、左侧壁板和右侧壁板。安装有锁机构保证天花板可以打开放下。左侧壁板与登机门门框协调开口,开口边沿装饰条压边装饰。右侧壁板与服务门协调设计图案,模拟服务门的外形以及开启机构图案等。地板上铺设有防滑地毡。(2)主客舱装饰和设备主客舱天花板分左右天花板组件,在主客舱中央布置纵向构件,天花板上部插入纵向结构件的插槽内,下部延伸至行李箱上方,用专用的快卸锁固定在行李箱顶板上。

4.2客舱侧壁板选用民机设计时的标准侧壁板的长度和框距。侧壁板组件分为上部侧壁版和下部侧壁板两部分,上下侧壁板采用搭接形式,均有凹形下陷,形成空调出风口和侧壁灯照明灯的安装区域,下部侧壁板由带观察窗的侧壁板和踢脚板组成。侧壁板表面贴耐磨的带有纹理的TEDLAR装饰膜,以体现某型展示样机客舱的舒适性。造型和色彩设计符合客舱效果图。(1)踢脚板的装饰表面贴有耐磨,耐脏和易清洗的装饰材料。踢脚板下面为空调回风口,回风口上设有格栅。(2)分舱板和客舱隔板在头等舱和经济舱之间、在离机门和最后一排座椅之间均布置分舱板组件。分舱板组件包括左右分舱板,带导轨的顶部板及门帘组件。左右分舱板安装在行李箱下面,顶部板安装在行李箱上部的导轨上,门帘组件由滑轮组件,帘布和系带组成。门帘采用符合阻燃要求的具有一定下垂性的可打褶的装饰布制成。

4.3样机观察窗样机观察窗窗框组件采用成品组件,可在不拆卸侧壁板的情况下单独拆卸,方便对窗框组件的维修。普通观察窗的遮光板是可以上下灵活抽拉的薄板,并可在任意位置停住。

4.4地板覆盖层前服务区域的地板铺设耐磨、防滑、防腐蚀的覆盖层材料,符合适航的阻燃要求和有关的防静电要求;主客舱地板铺设符合适航阻燃要求和有关的防静电要求的地毯,在内装饰材料方案中有多种颜色纹样可供选择。外露的座椅导轨上面安装与地毯色彩相近的导轨盖板,在防滑地板覆盖层与客舱地毯之间应有压条压边。

4.5报刊杂志架和杂物袋。在储藏室后壁和前盥洗室后壁的上方各设一个报刊杂志架。在第一排旅客座位前的隔板下方位置应为每位第一排旅客各设置一个杂物袋。

4.6顶部行李箱行李箱容积按总体要求。行李箱组件由行李箱箱体组件、门组件以及行李箱下部的过渡圆弧板等组成,行李箱箱体组件采用纸蜂窝结构板,由顶板组件、底板组件、侧板组件组成,行李箱门组件也采用纸蜂窝结构板,行李箱下部的过渡圆弧板采用带纹路和颜色的热塑性塑料吸附成形。行李箱门锁选用双锁舌锁定机构来满足相关的适航条款,行李箱门开启机构采用铰链预紧力开启模式(不采用气弹簧开启模式),行李箱造型应与客舱造型协调统一。当行李箱门打开时,行李箱的开口高度应不小于标准尺寸。

4.7旅客服务板行李架底部安装有旅客服务装置(PSU),PSU上包括旅客阅读灯、化学氧气发生器、氧气面罩、旅客提示信号、旅客广播喇叭。左右两侧旅客服务装置留有安装收放式视频系统显示器的接口。

4.8储藏室在前服务区和主客舱之间各布置一个储藏室。储藏室结构均采用厚度为XXmm的纸蜂窝板做成,储藏室外部粘贴有装饰膜,内部喷漆,储藏室整体是可拆式储藏室。

4.9旅客座椅旅客座椅是体现客舱特色,风格和旅客舒适性的重要设备,公务舱安装6个双联头等舱座椅,经济舱可根据需要安装若干个经济级座椅。在头等舱座椅和经济级座椅背面上部留有安装背显空间。座椅面料和颜色符合客舱效果图。在经济级布置的客舱内,第一排座椅除椅背餐桌外,还应设有扶手收藏的餐桌。扶手上安装客舱服务员呼叫开关、耳塞插空组件、音量调节器和调频按钮。头等舱双联座椅均为扶手收藏的餐桌,双联座椅总宽和扶手宽度有明确的定义,对易损器件要注明标示,小心使用。

4.10服务员座椅客舱内安装两个单联客舱服务员座椅真件,左侧安装在前服务区厕所后部壁面上,右侧安装在厨房后壁面上。座椅能自行折叠,并有带惯性卷筒的一个腰带/肩带的安全带组件。在服务员座椅下部设有存放救生衣和手电筒的柜子。

4.11厨房某型展示样机厨房安装在右侧前服务门前,为整体组合件。该厨房的配置必须包括咖啡器、冰容器、食品车、烤箱、热杯等。对易损器件要注明标示,小心使用。

4.12盥洗室以某型展示样机为例,某型展示样机客舱内布置了1个盥洗室,盥洗室安装在左侧登机门的前边,盥洗室为整体组合件,其基本配置包括:照明灯具、水龙头、肥皂分配器、纸巾分配器、废物箱、镜子、婴儿托架、烟灰缸、辅助手柄、衣帽钩、呼叫服务员按钮、烟雾探测器、氧气面罩、返回座位标记和防滑地板与盥洗室有关的标牌标记等。盥洗室的门为一扇向里开启的折叠门,满足不用特殊工具就可以从盥洗室外面打开的功能。对易损器件要注明标示,小心使用。

4.13应急救生设备按照适航条例和某型展示样机总体设计要求,以某型展示样机为例,某型展示样机客舱内配置下列应急救生设备:救生衣、救生绳、急救箱、应急医疗箱、应急斧、便携式应急定位发射仪和便携式手提扩音器和手电筒。如应急设备需布置在内部不可见的位置,则不安装救生设备。配有四个手电筒(真件),在驾驶舱内安装两个,在左、右服务员座位处各安装一个。便携式手提扩音器安装在右侧最后一个行李箱前壁面上。

4.14标记和标牌客舱内设置的标牌标记如下:(1)行李箱限制载重标牌;(2)登机门、服务门、左右应急门的操作标记和警告标牌;(3)“系好安全带”和“禁止吸烟”的图案提示标牌;(4)应急设备的标牌标记;(5)座位标牌。

4.15客舱照明技术设计方案客舱照明是展示样机展出的重点,在展示样机中公务舱采用“情景式”照明技术,设置不同的模式,模式变化为连续渐变,以下为最基本的设计要求:(1)展示样机公务舱如果在一期工期内能有可用的“情景式”照明技术可分步实施,情景光设置不同的模式,模式变化为连续渐变;(2)展示样机经济舱采用普通荧光灯照明技术,照明设计指标符合照明设计规范;(3)客舱中衣帽间,盥洗室,厨房等区域均设置相应照明灯具,灯具符合照明设计规范;(4)展示样机中,PSU上需具备“禁止吸烟”,“系好安全带”,“请回座位”,“盥洗室有人”等标志;(5)客舱出口和登机门等相应区域设置“应急出口标志”和“应急出口位置标志”;(6)客舱内设置地板荧光条;(7)客舱内设置应急过道灯。

4.16客舱娱乐系统设计方案客舱娱乐系统是展示样机展出的亮点之一,也是展示样机人性化设计的重要体现,展示样机客舱娱乐系统基本的设计方案如下:(1)在展示样机的公务舱和经济舱安装的音/视频娱乐播放器,在展出时能够播放宣传资料,采用仿真件;(2)在椅背上分别安装包括耳机/麦克风的个人娱乐显示器;(3)耳机/麦克风采用仿真件;(4)乘务员控制面板可以控制客舱内照明、娱乐等功能,采用模拟件;(5)乘务员手持送受话器具有受话功能,可以通过旅客广播扬声器播报消息,采用仿真件;(6)旅客广播扬声器在展示样机展出时具有播放功能;(7)展示样机的娱乐系统,主机安放在样机设备舱。

4.17环控系统方案环控系统在展示样机的客舱中主要由氧气系统和空调系统组成。1)氧气系统(1)旅客氧气系统只显示外部轮廓;(2)便携氧气系统安装在旅客舱内,采用仿真件。2)空调系统展示样机的空调系统分两部件,分别为机载空调和样机空调。(1)机载空调采用模拟件;(2)样机空调系统,对样机的驾驶舱及客舱进行温控调节;(3)温度:驾驶舱和客舱温度可以分区域控制座舱温度可在15℃~30℃之间进行调节,驾驶舱默认设置为21℃,客舱默认设置为24℃;加温和冷却均满足相关的规定,温度均匀度为±3℃;(4)供风温差:≤10℃;(5)舱内流速:0.3m/s~0.4m/s。

5展示样机设计流程

纵观展示样机的设计思路,可得到展示样机客舱设计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

6展示样机客舱涂漆设计技术

展示样机客舱的涂漆有一定的限定,下面是展示样机客舱涂漆的最基本技术要求。

6.1图纸的标注1)为避免涂料的变更引起大量图纸的更改,可不注明具体牌号(有颜色要求者要注明)。当然也允许涂层更改以后应相应地更改图纸。2)在零件状态时涂底漆,装配成组合件、部件状态时涂面漆,应分别在零件图上(无图的零件在组合件图的附注内)注明涂底漆,组合件图注明涂面漆。注意图面内容协调,避免在已涂面漆部位,经过装配以后再涂面漆。3)除下列明显不要涂漆的部位在图纸上可不注明以外,其余不涂漆的部位在图纸上应明确注明,要求如下:(1)图纸上明确注明有装饰性镀层表面;(2)标注六级和六级精度以上的配合表面;(3)标注7和7以上光洁度的表面;(4)标注各种观察窗的玻璃、灯罩和装饰、密封用非金属表面。

6.2涂漆总的要求(1)展示样机材料铝合金材料表面及钢、玻璃钢等组件处理的涂漆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条件;(2)为控制涂料品种,统一颜色,展示样机限用颜色:红、黄、蓝、白、黑、天蓝、乳白(奶油)、绿、浅绿、棕色、浅棕、铝(银灰)、钢灰(铁灰)、771号钢灰、黄绿色,颜色和光泽应符合相关规定的标准色泽;(3)凡是要求有更好的结合力的部分如座椅扶手、门把手等钢、铝零件在涂H06-2底漆以前可以加涂一层磷化底漆,由设计人员在图纸上注明;(4)各种开关手柄等需要用漆作标记的,图纸上可注出颜色而不必注明涂料牌号;(5)导管的表面处理和涂漆按图纸规定;(6)所有铆钉墩头(环槽、高抗剪、抽钉除外)喷或刷H06-2锌黄+5%铝粉底漆,图纸上不必注明;(7)上述规定未包括的涂漆要求,由设计人员在图纸中具体规定,生产按图纸进行;(8)协作方提供的成品、附件,可以在保证颜色和上述技术条件的前提下采用其他牌号的涂料,具体要求在各成品、附件技术协议或有关文件中协商确定。

7展示样机客舱供电设计技术

7.1要求适用范围展示样机客舱对电源和用电设备电源有一定的设计要求。

7.2展示环境设计(1)在厅内展示;(2)展示厅内应有220V、50HZ(或110V、60HZ)单相电源和115V、400HZ单相电源(如展示厅内无这种电源,则自带输入为220V、50/60HZ,输出为115V、400HZ的变电设备)。

7.3供电设计的要求1)电源控制箱的输入电源既可用220V、50HZ和115V、400HZ两种单相电源,又可用110V、60HZ和115V、400HZ两种单相电源,电源控制箱输出电源为220V(50HZ或60HZ)和115V、400HZ两种单相电源。这电源容量足以供给展示样机内的用电设备(包括照明设备、环控设备等)。这路电源应用按压开关进行“接通”和“断开”控制,在配电箱上应有该路电源接通指示灯。输入到展示样机的电源应有漏电保护。2)展示样机环境灯光电源的控制和指示:(1)电源控制箱应能提供220V的展示样机环境灯光电源,其电源容量、供电通道数需与地面设备设计部门协调;(2)每供电通道都应有漏电保护和通断及接通指示灯指示;(3)电源输出形式为接线柱或插座(与地面设备设计部门协调后确定)。

7.4对用电设备的设计要求展示样机内的所有用电设备只能使用下列种类电源:(1)115V、400HZ单相;28V、400HZ单相;28V直流;220V、50HZ(或60HZ)单相电源。(2)展示样机内的环控设备采用220V(50/60HZ)单相电源,其用电量另行协调。(3)旅客舱内所选用和安装的照明设备和用电设备应明确用电的电源种类,接线资料完整,并便于接线,如需接插件连接,则应提供整套接插件。

8结论

通过型号客机展示样机,设计师能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向世界各国的人员展示,通过型号客机展示样机的设计生产,能够发现客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微小细节上的不足,完善原有的设计方案,因此客机展示样机对其型号客机的全面成功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苑朝.飞行设计手册[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急救设施范文6

【关键词】老年人;老年住宅;住宅设计

引言:

根据2000 年我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超过人口总数的10%,到2020 年预测将达到15%,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比例中老年增多,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强,人们的养老观念逐步改变。同时,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相继结婚生子,将会面临一对年轻夫妇供养四位或四位以上老人和一个子女的情况。随着社会养老机制的逐渐健全,独自生活的老年也增多。以上问题都证明了老龄化社会关于居住生活的各种问题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老年居住建筑设计的完善也刻不容缓。面对日益壮大的老年人群体,建造专门的老年人适合的住宅已成为一种必然,且具有其重要的社会意义:不仅能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对其生活与存在状况表示全面的关怀,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

老年的居住建筑设计现状

针对老年健康及行为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征,建设部和民政部1999 年了《老年建筑设计规范》,然而我们有关老年建筑研究方面的成果还不多,而国外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国内外老年的居住建设设计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人口老年化问题出现之前,我国的许多城市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建立了一些救济性、福利性的养老院。如今我们已经处在老年化社会之中,随着传统家庭结构和观念的改变,社会养老养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养老院已经不仅仅是供孤寡老人使用,许多子女不方便照顾的老人也将家安在了那里。养老院和老年性质的居住建筑成为今后我国老人的主要养老之地。

养老院和老年性质的居住建筑决不是孤立设置的,它主要的目的是方便老人之间的相互照应和交流。最近几年,在发展中国家,为了不断的提高老年获得更美好生活的可能性,正在选择“自助而助”的政策,既制定一种鼓励和促进老年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国家政策,使老年既是社会发展的行动者,也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反映了对老年的正确认识和尊重,鼓励老人自立自强。因此,老人理想的“伊甸园”,实际上就是具有社区服务格外医疗设施支持的准家居环境,是真正的“老年之家”。

老年住宅规划设计的原则

1.老年住宅应充分考虑室外环境及设施配套性

我国的文化背景决定了我国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因此,我国的老年住宅一般需融合到普通社区当中,天津市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在每一个社区的规划和设计中充分考虑现有的老人的需求,以及将来逐渐步入老年的人群的潜在需求。社区与外界环境的交通连接应多样化,一方面保证出行和医疗的方便快捷,同时保证老年人可以在不需要穿过交通主干线的情况下完成大多数日常活动。比如大型公共交通与社区内的小型交通站点都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活动特点,尽可能多提供信息指示和短暂休憩的长椅等。

2.老年住宅应具有适应性、多样性与可变性

老龄化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的社区规划和住宅设计中都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考虑老年人在不同年龄段的活动特点不同,会导致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充分考虑现有中年群体在迈入老年阶段时,对社区环境和室内环境的要求也会有所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住宅是“可生长”的,设计人员应具备创造出一种限而不定的灵活的设计思路,以提高住宅空间的可变性与适应性。在最初设计中为今后留有可改造的必要条件和余地,根据老年人不同时期的具体需求,及时适当做出调整,方便居住和使用。或者通过住宅的组合变化,满足不同时期的需求。

3.应树立以老年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

通用设计的指导思想之一,便是如果我们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或老年人的需求,那么,同时势必也能满足一般群体的需求。因此,在社区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既要留心细节,在居住空间的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老年人步行和使用轮椅的空间,室内外地面原则上应处于同一水平面,保证室内室外的无障碍衔接。浴室、阳台出入口可处另一平面,但高差既要保证老年人行动安全,又要保证紧急救助人员畅通无阻。要合理慎密地设计室内每一件家具设备,其尺寸要方便老人使用。在老年住宅中还要设置必要的安全装置。在卫生洁具旁合适的位置设置扶手,地面要增加防滑措施,以免老人在使用中因无处扶靠或地面湿滑而发生危险。在暂无设置扶手必要的住宅中也应在墙内安装预埋件,以便在需要设置时可以方便地安装。

老年人居住的城市住宅设计内容

1.选址及布局

老年人居住建筑基地选址宜位于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完善、临近相关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的地段。有条件时,宜临近儿童或青少年活动场所。基地应选在地质稳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日照充足、远离噪声和污染源的地段。老年人居住用房应布置在采光通风良好的地段,应保证主要居室有良好的朝向。老年人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既有住宅改造为老年人居住建筑时,应不低于原有日照标准。

2.道路交通

1)道路设计宜人车分流,应保证救护车辆能就近停靠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处。

2)机动车道路宜采用低噪或降噪路面,并设置限速行驶标识和路面减速设施。

3)步行道路应满足无障碍通行要求,宽度不应小于1.2m,坡度不宜大于2.5%。当坡度大于2.5%时,变坡点应予以提示,并宜设置扶手。

4)停车库(场)应与居住单元、主要配套设施实现无障碍连通。应按不少于总机动车停车位的5%设置无障碍机动车位。

5)无障碍机动车位宜设置在地面临近建筑出入口处。

6)无障碍机动车位应设置国际通用标识,其宽度不应小于3.50m。

7)建筑周边应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其出入口应与机动车停车场分开设置,且间距不应小于5m。非机动车停车场宜满足遮雨、遮阳要求,并宜设置电动车的充电装置。

3.绿化景观

1)新建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绿地率不应低于30%,扩建和改建不应低于25%。

2)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大型不应少于1m?/人,中型应不少于0.5m?/人,小型应靠近居住区公共绿地。

3)绿化种植宜选用地方树种,以乔木为主,不应种植带刺、有毒及根茎露出地面的植物。

4)观赏水面不宜太深,深度超过0.60m时应设安全防护措施。

4.光环境

1)老年人居住套型应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

2)老年人居住建筑的主要用房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主要用房的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积之比,不宜小于表1的规定。

表1 主要用房的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积之比

房间名称 窗地比

活动室 1/4

卧室、起居室 1/6

厨房 1/6

卫生间、过道、楼梯间 1/10

3)卧室、起居室、厨房应有直接天然采光。

4)共用空间应设置人工照明,其照度应符合表7.2.3的规定。

表2 共用空间照明标准值

共用空间 参考平面 照度标准值(lx)

门厅、电梯前厅 地面 150

走廊、楼梯、平台 地面 50

车库 地面 100

5)共用空间的标识应采取适当的照明措

施或采用自发光装置。

6)楼梯踏步起始与结束的部位应有重点照明提示或设有荧光标识。

7)套内空间应提供与其使用功能相适应的人工照明,其照度宜符合表7.2.7的规定。

结束语

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龄住宅政策,切实落实《老年建筑设计规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使老年住宅“事业化”转变为“产业化”,在设计理念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人性化设计和开发,做好老年住宅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媛媛. 关于慈爱老年公寓的人性化设计研究[J].新建筑,2008,(16).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