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范文1
关键词: 学科体系结构课程 工作结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各级教育机构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组织进行了多次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近20年的艰苦工作,从结果来看,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方面,各级职业院校培养了大量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方面,行业急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而又招聘不到合适的毕业生,行业对专业技术技能知识的要求与学校的培养严重脱节。特别是大量的学生在毕业后,为了就业生存而转行从事其他较低层次的工作,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探究其根源,所进行的课程内容改革,是基于行业的岗位任务要求与学校职业能力培养的不匹配而进行的,由于没有或很少触及打破学科体系的课程边界,这种不匹配依然存在,传统的学科体系结构坚固依旧,并未因改革而有明显的改变。影响改革效果的关键问题是没有着眼于职业教育知识技能体系的源头――工作体系。
一、学科体系结构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弊端分析
学科体系是根据知识之间的相关性所构成的知识体系。根据学术研究的需要,将人类发展过程中所累积的知识按照门类分为学科,再根据学科内部知识之间的组合得到学科课程结构关系。学科体系培养学术性的人才。
由于学科体系重在理解世界,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在排序时,是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按照知识逻辑顺序编排课程,致力于传授陈述性的理论知识,专注于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重在理解,很少或没有涉及“怎么做”的问题。这种知识体系培养的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学术性人才。
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习得系统完善的、逻辑严密的专业理论知识,可以为实践技能的学习做准备,换言之,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实践技能训练的前提。该课程结构的设置是面向知识体系。
这种课程结构在知识技能的获取上存在很大的误区。第一,这种课程结构将理论知识的获取与实践技能的习得定义为单向线性的,即“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实际上两者在习得的过程中,它们是双向的,即“专业理论知识?圮实践技能”,具有相互促进与提高的作用。第二,它容易将理论知识的获取与实践技能的习得人为分割,这就造成在进行理论学习时,教师越教越深越难,学生越学越惧越厌,学生最后丧失理论学习的兴趣;而在进行实践技能训练时,缺乏理论知识做指导,想再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已没有机会,最后造成技能训练草草收场,更有害的是造成教师对自身实践技能的习得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三,由于学科体系是按照知识之间的相关性所构成的,在学科课程结构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课程内容重复,教师在组织实践训练时,训练的内容也会出现重复相关联的现象,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第四,课时的分配不合理。这是因为学科课程结构在课程的编排中,是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以掌握知识为原则进行课时分配,这种课时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就是实用的、应用的课程课时不足,学生学习了很多不实用的,应用不上专业理论知识。
二、工作结构课程体系在职业教育中的适应性分析
在工作体系中,工作结构课程体系是根据工作任务之间的相关性所构成的实践体系。在工作的过程中,根据完成某一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进行组合,为了达到任务目标所得到的工作结构课程关系。该课程结构体系培养的是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指向的技术技能人才。
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工作结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理论知识的获取与实践技能的习得是双向性,而非学科课程结构体系所强调的单向线性关系,将学科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进行融合,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专业教学,是非常好的途径。我在以前的教学改革研究中,进行了几年“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研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教学效果。任何将理论知识的获取与实践技能的习得割裂开来的课程结构体系,在教学中都是低效的。
工作结构课程体系强调在工作岗位的情境中,任何工作任务的工作结构是客观存在的,在完成任一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所对应的知识技能是相对确定的。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工艺的改变,知识技能会有同步的变化。一言以蔽之,工作过程中的知识技能是确定的,面向工作过程设置的课程结构内容指向是明确的,工作体系的知识技能都是为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三、工作结构课程体系获取的途径
(一)获取工作结构课程的技术路线
工作体系是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工作结构课程体系的获得就应对完成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当然,在一个工作体系中,会有很多不同工作任务。不同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也有差别。按照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可形成由低级到高级的纵向逻辑关系;按照工作任务之间互不关联,可形成横向并列的逻辑关系;按工作任务完成的先后,可形成串联的逻辑关系。
由于工作任务具有横向的、纵向的、串联的逻辑关系,要得到工作结构课程体系,就必须进行系统的立体工作分析,再根据分析数据设计课程内容,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获取工作结构课程体系的技术路线如下:
(二)获取工作结构课程体系的技术策略
1.工作任务的确定
具有前瞻性的工作任务的确立是获取合适工作结构课程的源头。在工作情境中,工作任务很多,不可能对所有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来得到工作结构课程内容,真正纳入到工作分析以得到工作结构的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是有选择的。换言之,工作任务的确定也就决定了最后工作结构课程的代表性、合适合理性。要确定纳入工作分析的工作任务,建议聘请行业就业区域内的有代表性的专家及本专业专业建设的教育专家进行充分的工作任务论证,保证工作任务覆盖完整的工作岗位群,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整性。
2.工作分析的技术策略
在确定进行工作分析的对象后,要有效开展工作分析,使分析的结构具有前瞻性、代表性,工作分析的技术策略就尤为重要。工作分析的目标就是要得到工作结构,即完成工作任务需要完成的工作模块,不需要涉及专业知识技能的分析。
工作模块结构的分析可以按照完成目标的难易程度的差异,分为一级模块、二级模块等。在按级分模块的过程中,当然可以根据横向、纵向、串联的工作任务从宏观到微观进行模块划分。
3.课程结构的获得
从工作模块得到课程结构就实现了行业到教育业的转变,在技术上是最困难的环节。我曾赴德国学习“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制度及“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如何从工作模块得到适合的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是困扰我多年的难题。结合教学实践,我觉得要实现行业到教育业的转变,最好的方式是进行项目课程结构设计。由于工作模块是按照完成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按级划分,可以按照工作模块进行项目课程结构设计。
4.课程内容的确立
获得课程结构后,可以根据学科知识掌握的难易程度,以及技术技能知识的训练过程,确立项目课程内容。在项目课程内容的设计中,单个项目不宜太大,否则容易回到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中。在项目课程内容确定以后,可根据工作任务模块的重要性,以及完成的难易程度进行课时分配,实现课时分配的最合理化。
我从事职业教育近24年,经历了职业教育沉浮的各个阶段,以上分析也仅是我对一线教学经验的思考总结及探索。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结构课程体系的研究必将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2]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职教通讯,2006.
[3]徐国庆.从工作组织到课程组织: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组织观.教育科学, 2008.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范文2
关键词:高等法律职业教育 职业导向 课程体系
法律职业教育不是培养纯学术型、研究型法律人才,而是培养从事执法、司法、管理、法律服务等一线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法律人才,因而,法律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按照职业导向、实践导向、工作过程导向,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探索构建符合其职业教育要求的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一、法律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沿袭法学本科模式,对课程改革的紧迫性认识不够。目前,高职法律院校的课程设置,由于没有成熟的法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又缺乏广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周密科学的规划,所以,照搬或模仿法学本科的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便成了许多法律职业院校比较方便容易的选择。于是,课程开发事实上成了对法学本科课程“人文社科基础理论+法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课”的简单化压缩。尤其是普通高校办的高职,情况更为突出,简直就是法学本科教育的翻版或压缩型,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由于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太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养成,不能有效地培养能力,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目标不明,学习内容与实践脱节,实训课程不能形成完整体系,法律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便难以体现出来。这与培养实务型、强技能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无疑相距甚远。
2.法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理论研究不足,缺乏成熟模式。我国从20世纪后期起较多引用了加拿大、美国的CBE/DACUM课程模式,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国际劳工组织的MES课程模式。职业教育专家近几年提出“项目课程化”与“任务驱动课程”模式,及新引入的德国“学习领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但这些课程改革理论多产生于工科职业教育领域,在工科类职业院校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和实践,在法律等文科类职业院校的研究和探索则严重不足。
3.课程缺乏宏观统筹与整体优化。在学科课程模式之下,“由于学科课程强调各自学科的独立性,造成和加深了各门学科问的分离,割裂了学科内容上的一些固有的联系,与职业教育课程整体性的要求相距甚远,不利于学生把握职业活动的整体发展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中,一方面,一些实用性很强的重要课程则由于课时紧张,开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许多课程之间相互独立,各学科问缺乏内在的有机衔接和灵活配合,从而造成教学内容重复。
4.精品课程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建设成效不彰。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实验和机制等多方面建设等,因此,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必然会对学校课程建设具有非常巨大的示范效应。必然促使一个学校从传统的课程观念和课程体制、课程内容和方法手段、都会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师资水平和软硬件建设都会得到很大提升。因此,各法律职业院校都应以高质量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推手,全面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
5.课程结构不合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够。在对法律职业岗位需求缺乏调研,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把握不准,对师资、实践教学条件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盲目设置课程,随意调整教学计划。如随意调整文化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等,致使课程门类之间在结构比例方面不合理。
6.实践教学师资缺乏以及实践课程教学条件不完善。目前,法律职业院校教师大多来源于法律院校(系),他们的专业理论素养大多较好,但实践技能教学经验往往不足。这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法律职业技能培养的效果。有些学校虽名义上也在司法实务部门和校外实习基地聘请了兼职教师,但是由于缺乏严密的组织机制和有效的各种配套制度保障,实际效果常常是大打折扣或有名无实。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仍然是法律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
7.课程考评方式单一,体制不完善。对法律职业技能培养,国家和有关行业至今尚未有一套可供遵循参照的标准,也没有考核鉴定体系。对于实践课程教学的质量和职业技能培养效果,目前多数法律职业院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检查和考评机制,没有一个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和鉴定的体系,还是单一的知识考核为主的考评模式,这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地、科学地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技能素质,难以系统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考评结果也就难以成为调整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的依据。尤其是这种单一的知识侧重型考评模式,客观上起到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误导作用,让他们不自觉地走上了重书本知识而轻能力养成的错误轨道。
二、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职业和实践导向的课程决策机制。科学的课程规划与设计方案,首先有赖于科学的课程决策机制。学校可成立由主管领导、各专业的教师代表、相关行业一线岗位资深专家、人力资源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委员会,作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指导和顾问机构。一定要吸收用人单位代表参加课程的决策、设计、编制和实施。
相关机构和人员对相关法律行业及发展方向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调研,确定各法律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等各项素质,确定各项素质所对应的相应课程模块,由校内外专家根据法律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根据学校各学科及专业特点、师资状况、教学设施情况,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和论证,从而确定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利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内容等在内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总体方案。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范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策略
一、“移植”,还是“借鉴”
由于人们看到在科技和生产管理领域内,发展中国家常常采用技术引进的策略,以便越过漫长的实验与探索过程,直接将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种“移植”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故而我国的职业教育界也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可以仿照技术引进策略,直接“移植”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和课程开发模式,甚至引进全部的高职课程材料。这种主张并非全无道理,事实上一些高职院校在移植国外先进的课程模式后也确实尝到了一些甜头,至少对以往一成不变的单一传统模式产生了积极的冲击。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虽然是技术教育,但技术教育毕竟不能等同于技术,技术教育的课程也不能等同于技术成果。高等职业教育与各国独特的社会体制、文化传统及其国民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社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高职课程缺乏在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和我们这样东方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可移植性。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主张采用“借鉴”而不是“移植”的策略。所谓“借鉴”不同于“移植”之处在于它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吸取国外高职课程中的合理成分加以改造,以适合本国的国情。当然,“借鉴”并不排斥直接采用原型中的某些具体方法。这种“借鉴”策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借鉴发达国家在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关于改革本身的成功做法;二是借鉴发达国家现行的高职课程模式和考察开发模式中的合理成分。前者可以使我们的改革少走弯路;后者则可以优化我们的改革方案设计。事实上,“借鉴”不同于而且优于“移植”之处还在于:“移植”只能照搬某国的某一种模式,从而既照搬了它的优点,也照搬了它的缺点;而“借鉴”则可以广为吸取各国的各种模式课程的优点和长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借鉴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创新正是高职课程为迎接未来技术更高、更快发展的唯一源泉。
二、“突变”,还是“渐进”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当然归属于教育改革的范畴。美国学者马克・汉森在《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一书中将教育改革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地震式变革”,另一种是“渐变式变革”。所谓“地震式变革”选择的就是“突变”的策略,这种策略试图全面、迅速地推行一项既定的改革方案。我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采取“渐进”的策略。这种策略的特点,一是在时间上“分步到位”地达到最终的改革目标;二是在空间上“由点及面”地逐步推广改革的方案和成果。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证明,在教育改革中采用“渐进”策略是比较适合教育领域中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的,比较容易使改革取得成功。美国学者史密斯和基思在《教育革新剖析》一书中曾精辟地阐述了“渐进”策略,认为“这种策略包含:①较低层次的不确定性和极少脱离本意的结果;②减少时间方面的压力;③拉大重大变革的间距;④限制有关变革的决定;⑤减少对资源的要求。这种策略会使最初的目标作为成功的可能性逐渐增长的自然结果而实现。这样反而增大了造成有利形势的机会”。归根到底,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能够采用“渐进”策略,还是由它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具有的职业适应性和高技术发展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渐进性所决定的。试想,如果技术型人才缺乏对特定高技术职业领域的适应性,他们就必须在学校里接受全新的高技术课程学习后才能从事高技术职业岗位的工作;而如果高技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得以迅速地普及和推广,就更加迫使技术型人才全部要接受高技术课程学习,那么这样“渐进”策略可能就行不通了。
三、“自流”,还是“调控”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热潮方兴未艾,高职的课程改革更是成为热中之热。但由于各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改革的动因并不都是源于自觉地意识到这是高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有的动因可能来自于各校为了提高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有的动因则可能来自于学校的一些功利性的目的,因此高职的课程改革往往处于“自流”的状态。这样的改革,从目标制定、方案设计到组织实施、工作评价等一系列环节,可能都是属于自发性质的。当然从理论上讲,“自流”也不失为一种改革的策略,它至少可以减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改革的工作责任与压力;而在某种利益机制的驱动下,这种“自流”还会对调动各校改革的积极性起到有效的作用。然而“自流”策略的最大弊端,一是在新课程的开发、设计等方面会造成低水平重复,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二是在旧课程更新方面,由于纵向缺乏理论指导和咨询服务,横向缺乏信息交流和相互合作,使课程更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缺少创见;三是因新课程实施后缺乏可靠的质量监督和评估,很可能会忽视实效而使改革流于形式,甚至反而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更谈不上适应高技术发展这一更高的目标与要求了。我主张,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宜采用“调控”策略。这种策略要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规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各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方面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还要求行政管理部门协同有关高技术企业集团为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资金、设备方面的支持。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范文4
关键词:高职高专;热动核电;课程体系;研究实践
作者简介:孙为民(1966-),男,河南郑州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动力系,副教授;张玮(1972-),男,河南郑州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动力系,工程师。(河南郑州45000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2-0078-02
一、职业发展状况及背景分析
三十年来,我国核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核电工业大体上经历起步、初步发展、腾飞和持续发展三个阶段。
1995年前可称为起步阶段。期间,秦山、大亚湾核电厂相继投产。1995~2005年可称为初步发展阶段。期间,秦山二期、岭澳、秦山三期、田湾核电厂相继投运。然而,由于我国核电体制存在的弊端及认识等问题,已建项目形成了多种堆型、多国引进的局面,客观上不利于我国核电国产化。总体上来说,核电国产化水平不高。2005年以后,称为腾飞和持续发展阶段,即核电大发展的阶段。秦山二期扩建、岭东核电(岭澳扩建项目)、辽宁红沿河核电、福建宁德核电项目PSAR已经审评结束;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开始PSAR的审评;浙江三门核电、福建福清核电、广东阳江核电、山东海阳核电、广东台山核电、浙江方家山核电(秦山扩建)等项目处于PSAR的审评阶段。
2007年,我国“十一五”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容量的4%,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600亿至2800亿千瓦时。实际上,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可能调高到6000万千瓦,2030年核电比重预计将达到16%。
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和新要求,开设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核电方向专业,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参照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及实践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核电方向专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二、专业的社会需求预测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教育的根本宗旨。电力教育必须与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
通过对核电工业形势的分析可以发现,核电工业的发展加速,对核电人才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即年均可达0.5万人左右。作为为电力工业提供人才的专业院校并没有大的变化,为此学生的就业形势将好于上年。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核电方向与核力发电厂有直接关系,专业特色突出,近几年就业形势良好。但因就业面窄,所以电源建设形势对学生就业影响很大。为防范就业风险,此次教学改革中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毕业生职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根据专科学生的培养层次,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在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切入点,所以我们决定继续在毕业生中推行“双证书”制度,改变毕业生“理论知识强、应用能力弱”的局面,全面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
1.专业定位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大量调研和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研讨,确定了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核电方向专业定位(见表1)。
从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核力)发电厂系统分析能力、机组运行能力、事故处理能力、具备(核力)发电设备及辅机的试验能力、(核力)发电设备安装及检修能力、现场组织管理及节能分析能力、较高职业素质、较强社会适应性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2.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核电方向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基于工作过程开发构建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核电方向的课程体系(见表2)。
四、以“工学结合、项目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边讲边练”为核心,搞好课程建设
以“电厂汽轮机运行”课程为例说明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1)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从事汽轮机组运行、热力设备安装、检修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为导向,组织课程教学内容。
(2)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培养学生汽轮机组运行、热力设备安装、检修的能力为重点,组织课程的知识和实践环节教学。
(3)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实际工程中的汽轮机运行工作任务为基础,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以其工作过程为基础,序化教学内容。
(4)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实际工程中汽轮机运行设计项目和设计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课程教学。
(5)以学生为主体。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将以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课程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6)“教、学、练、做”有机融合,理实一体。采用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主线,“教、学、练、做”有机融合,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以项目任务为载体,讲练结合,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于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2.课程设计思路
(1)从知识过渡到能力的培养。把汽轮机结构、原理、凝汽设备、汽轮机调节、汽轮机运行作为课程教学内容,提出课程的专业能力目标为:一是训练学生进行汽轮机组的启动、汽轮机正常运行与维护、汽轮机组的试验、汽轮机组的停机、汽轮机组的事故预防与处理的技能,培养他们根据工程要求,分析汽轮机的变工况运行特性;分析汽轮机凝汽设备的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分析汽轮机调节保护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组成、操作控制汽轮机运行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行业标准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及团结协作意识,进行沟通与表达训练,学会团队工作。
(2)从“项目导向”过渡到“工作过程导向”。以汽轮机运行能力培养为核心,与多家企业合作,将实际工程设计项目、典型工程案例作为载体引入到教学中,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学习项目),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各教学环节融入标准、规范、协作及质量体系的内容,将课程建设成为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养成和创新教育于一体的教学平台,使之成为电力类专业的特色课程。
将“电厂汽轮机运行”课程分为五个教学项目,即项目一汽轮机组的启动、项目二汽轮机组正常运行与维护、项目三汽轮机组的试验、项目四汽轮机组的停止、项目五汽轮机组的事故预防与处理,每个教学项目都以实际工程项目、典型工程案例为载体,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进行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3)保持课程的开放性。一是学习项目载体可以替换。本课程的学习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以目标、内容要求为基础构建学习项目框架。后两个学习项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换。二是项目中的案例可以替换。每个项目中有多个案例,教师教学时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案例,也可以从实际工作中引入新的案例。
(4)合理使用“录像”、“图片”、“仿真”等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汽轮机运行录像、工程图片、汽轮机设备模型、135MW仿真机、200MW仿真机、300MW仿真机、600MW超临界仿真机和汽轮机动画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理解汽轮机结构、运行的知识,指导学生控制汽轮机运行。
五、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教学创新最根本的内容是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创新,集中体现于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变化。就业导向教学要求高职教学必须面向职业领域或职业岗位群,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形成培养合力。对于教师,只有把握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教学内容与自身素质的双重协调,才能使专业教学创新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这就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应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必须具备工程实践素养,即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为此,学校应进一步完善新颖的配套政策,鼓励和吸引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应进一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选拔优秀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选派教师到现场一线参加工程实践,采取多种措施,作好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鼓励教师立足本职工作,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提高科研学术水平,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合作。
1.措施
(1)以老带新。实行每位青年教师在指定的老教师指导下教学。要求青年教师经常听取老教师的讲课,学习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讲课经验,尽快提高其教学能力,试讲通过后才能走上讲台。
(2)集体听课。每学期组织两次以上教研室教师集体听课,对教师讲课的内容、语言艺术、板书(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案进行评价,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采取进修、提高学历、参加学术交流等措施,改善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4)理论联系实际。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课,做专题报告,密切联系生产实际,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每学期教师轮流带领学生到发电厂等工地一线实习,并选派教师到学生顶岗实习集中的单位或工地,一边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一边向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学习。
(5)提高实践能力。要求青年教师到企业一线锻炼不少于半年,在企业中,拜有经验的技术专家为师,积极学习岗位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到现场学习,参加新技术调研,提高工程意识等。如在2010年暑期秦山二期核电机组建设和调试过程中,组织教师到秦山二期核电站跟踪学习,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6)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到2009年10月本课程组教师均为“双师”素质教师。
2.成效
(1)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教学认真,教学能力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好。
(2)青年教师均到生产单位接受过锻炼或培训,取得汽轮机运行、汽轮机检修、发电机组集控运行等考评员资格证书。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双师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3)聘请在电力企业工作的技术骨干或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帮助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六、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实行启发式教学,活跃学生的学习气氛。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根据课程需要,采取多种方法,既采用经典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更提倡采用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边讲边练、现场教学、专家讲座等方式教学。如专业课程采用经典传统的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模型教学、专家讲座等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基本职业技能,又在专业领域有较强的超前意识,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七、采取灵活的培养考核方案
在培养考核方案上,应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和不同特点,贯彻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原则,采用学分制教学计划,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教学目标为考核内容,力求按照工程环境和技术标准的条件考核学生。采用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成绩。期末考试采用多种形式如书面答卷、口试并结合实际操作等。按照承认学生既有能力,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已具备或自学达到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能力要求者,经考核认定,可以免修该课程。从而使学生有可能多学其他课程。在考核方案中实行双证书制度,除了学生完成必备的学习任务获得毕业证书之外,还进行技能鉴定工作,使学生毕业时能获得中级工证书。
八、创建良好的工程实训环境
从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设备先进、贴近工程实际的现代化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基地。充分利用锅炉实验室、控制原理实验室、热工试验室、喷管实验室、三冲量实验室、热力测试实验室等,完成本专业工程技术类实践性教学。充分利用清洁煤燃烧实训室、电站仿真运行实训室(125MW、200MW、300MW仿真机)、汽轮机振动实训室、热力设备(模型)实训室等在校内建设的实训基地,完成对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除此之外,学校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与有关电力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依托行业,坚持开放式办学,实现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科技开发等诸多方面进行合作,开辟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又一重要途径。
九、开发与课程体系建设相配套的适用教材
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重点之一是把专业培养目标及指导思想、课程体系方案通过课程建设去实施。因此,必须开发与其相配套的适用教材,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学校近两年主编了多部中国电力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如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孙为民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教材《核能发电技术》等,教材选题充分考虑了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条件、生源素质、工程技术与设备的应用及其自学的需要,力图使课程通过其教学完成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尽管这样,仍有一些课程待开发与之相配套的教材。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范文5
当旅游全球化和全球化旅游的帷幕渐渐拉开的时候,中国的旅游高职教育已经扩张式的发展起来了,从目前中国旅游教育的规模上看,旅游教育应该为旅游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人才培养准备。但事实上,旅游教育培养的人才与行业需要严重脱节的尴尬依然存在,旅游专业学生就业困难,那些已经在旅游行业中找到位置的人却仍然没有如鱼得水的感觉,人员流失一直是旅游行业古老的新问题,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旅游科班人员改行到其他领域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不能不说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笔者认为,针对旅游业的特殊性关注旅游教育体系中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并且已经迫在眉睫。
一、对旅游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
1、从旅游产业的特点出发来看旅游人才培养
旅游产业的特殊性表现在诸多方面,而在旅游业人才培养中必须首先针对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旅游业的跨地域性,这就使旅游业经营本身内含高度的开放性、外向性和全面的竞争性;其二,旅游业的综合性,旅游业会在其发展中不断拓宽其产业面,从传统的旅行社、饭店、旅游吸引物开始,逐步扩展到旅游目的地的方方面面,旅游业还会逐渐拉长其产业链,向上游产业追溯和朝下游产业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群;其三,旅游业的快节奏变化性,多数时候旅游业的发展落后于市场的成熟,也落后于旅游者需求的变化,旅游业需要在产品供给方面不断创新,因此,旅游教育培养的人才需思路新颖、视野开阔,具有时代精神和对未来发展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
2、从旅游与社会发展的视角看旅游人才培养
首先我们须强调的是旅游不仅仅是玩一玩那样简单。纵观人类旅行的发展历史,我们早已惊奇地发现,旅行通过知识获取、文化转移等方式影响了人类社会整体的文化面貌与进程,当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视角下思考与把握这一问题时,便知,旅游人才的培养不是简单地为旅游业输送多少从业人员,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经营思维”将影响到中国旅游业的未来走势以及旅游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方面,旅游者在旅游业提供的“特别感受”中会重塑自我,实现心智结构的完善,从而积极推进人类社会整体性优化进化;另一方面,旅游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人类社会在旅游中获得利益更多还是付出代价更大。
3、从旅游这一学科性质看旅游人才培养
从学科性质上讲,旅游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众多学科知识在旅游这一特有主题下辐射和应用的结果。而在目前的旅游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知识渗透偏重,社会学、历史文化学、美学等等的知识比重相对不足,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受教育者在专业思维形成时存在理性的经营管理思维和感性的创造性想象能力不平衡的严重缺陷。
二、旅游教育的课程体系优化
旅游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的目的是要使得知识结构有利于旅游人才提升素质,培养学生判断能力、美感、适应变化能力、灵活性、自信心、继续学习的动机和能力等。
(一)旅游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优化需突现的原则
1、遵循“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主体”的人才培养理念,更加注重对学生全过程全方位的培养与教育。
2、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加强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与专业教育三者的有融合,把素质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体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改革。优化之后的课程体系应贯彻整体优化,少而精的思路,精选课程内容,压缩课内讲授总学时,保证学生课内课外的学习时间,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倡多参加相关资格证书的考试,丰富其知识宽度。
(二)旅游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框架
旅游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课+实训教学环节三大板块组成,如图1所示。
1、公共课
我们的教学计划中的公共课是由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课、体育课、心理健康课等课程所构成。
2、专业课
高职教育是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高级专业职业教育,在目前条件下,我国的高职教育仍定位于专业教育,潘懋元对此有精辟论述:“学科有相对的领域,职业有适当的分工。不能只求其通,不求其专,只专不通,分析解决问题,不能融会贯通,适应性不高;只通不专,每门学科都懂一点,浅尝辄止,那也很难有所成就”2。
3、实践教学环节
旅游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训、校内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五个环节。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范文6
关键词 课程体系;中等职业教育;评价机制;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8-0026-03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1]。2010年,教育部出台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再次明确,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变化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为了有效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江苏通州中等专业学校为例,积极探索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全面优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
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路径
(一)重构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创新中职专业的课程体系,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以生为本的原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次构建,确保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实现能力的提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认知规律,让不同的学生根据各自的基础和爱好有侧重地培养和发展职业能力;要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必须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真调研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科学确定学生职业能力的具体内容。
(二)重构目标
2009年《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并指出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按照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具体培养目标。基于调研结果分析,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确立了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文素质方面,具备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精神;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在职业技能方面,要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工量具;熟练操作和使用电工工具、仪器仪表;能对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检验、维修;能加工简单的机械零件、选用传感器以及常用专业设计软件等。在职业知识方面,要了解机械、电子、电气、液压、气动和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解机电一体化设备中常用控制器件的原理;了解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中所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等。遵循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立身之能,如掌握较为扎实的机电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胜任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另一方面让学生具备发展之基,即满足在本专业、本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以及具备职业转换及自我创业、开创事业的能力。
(三)重构内容
人的能力是一个综合体,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中,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恰恰是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习得的,而不能以某一特定课程来培养理论上定义的能力[3]。因此,根据职业能力的理论分析,把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融合统称为通用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同步培养。中职机电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内容见表1。
三、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策略
(一)重构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要在课程设置中突出培养以专业技术应用为基础的学生适岗能力、转岗能力及一定的创业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作调整:一是开设《现代通用职业能力》综合课程,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必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加大网络商务知识的比例,以此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二是在专业课上调整三大类课程的比例,即精炼学科课程,仅开设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三门课程;加大项目课程开发力度,在确保国家规划课程与省推荐课程开齐开足的情况下,按照机电专业技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分类开发项目课程,注重每一项目之间的技术衔接与项目课程体系的完整,减少技术断层。三是开设综合实践课程[4]。机电专业课程体系具体见表2。
(二)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传递——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得不到全面培养。因此,必须改变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产品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对专业课程的项目教学要选择典型项目作为教学课题,开发相互之间紧密关联的知识、技能培养模块,形成项目课程。通过创设生产情景,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突出培养学生岗位操作技能,由师生共同参与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过程。以专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来完善教学环节,并注重具体的教育细节,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产品研发与职业发展等一系列能力。
(三)优化评价机制
一是优化评价的载体。传统的评价载体是试卷,完全以试卷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优化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发展情况,评价的载体拓展到学生提交的项目、项目实施过程、完成的作品等。二是优化评价的组织形式。传统评价一般都是由教师组织的,而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的实施者可以拓展到学生,由学生相互评价。三是优化评价的时机。传统的评价一般是在学生学完一个单元后实施,着眼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评价的时机可改教后为教前、教中、教后三个阶段。教前评价可根据学生提交的项目,评价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判断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教中评价可以评价学生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相互合作情况、职业习惯养成情况;教后评价则对学生学习全过程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达成情况。同时,对学生专业项目产品的评价标准也应该与企业生产产品的检验标准统一,采用统一的标准以“合格”或“不合格”来评价产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产品生产质量意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职
成[2008]8号,2008-12-13.
[2]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Z].教职成[2010]3号,2010-11-27.
[3]肖晗予.基于职业能力结构的职教课程模式的思考[J].职教通讯,2009(5):38-40.
[4]涂仕媛,韦时颖.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一体化课程的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6):32-36.
Exploration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ase of Mechanical Electronics Specialty of Jiangsu Tongzhou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
JIANG Han-rong
(Tongzhou Specialized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Jiangsu 2263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