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研究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研究的含义

科学研究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MFA 文化滋养 艺术实践 艺术信念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绘画类研究生教育。随着我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自2009年起,吉林艺术学院绘画专业开始招收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期间,研究生的培养层面所开设的方向均是以架上艺术为主。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培养目标之一是造就专业性和创造型的人才。就我国的艺术教育宗旨和实际社会需要来讲,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就艺术和艺术教育本身来讲,所涉及的实际问题似乎更加具体和复杂。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绘画类艺术硕士(MFA)研究生培养做进一步的思考。

第一,打破形式界限,宽泛的文化滋养是当代绘画类研究生应该面对的重要课题。

绘画的形式特征与艺术本质之间始终存在着特殊矛盾。以媒材和手段来划定艺术种类的界限、区分艺术家的特征,亦或以这样的方式针对研究生群体的培养,势必会造成学生艺术创造力的缺乏以及对技术、手艺的热衷。只有打破媒材的界限,突破形式特征的束缚,在技术的实践中给予文化精神更多的关怀,才会造就更为优秀的艺术家。

在学院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对当代绘画各种艺术形态的有效构建和综合化探索,使学生在创作中多维度地考虑到艺术与物质文明、科技文明间的流通与结合,打破原有的形式界限,实现艺术观念的充分表达。这种培养方案不仅为学生开启了更为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而且使艺术创作的表现力在多媒材的综合化探索基础上,体现出更具独创性的视觉表达。艺术的独创性产生源于丰厚的文化素养,在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院增加了创作实践类课程的学分,以创作实践类课程的个案研究为切入点,梳理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脉络,充实和完善现有教育教学体系的课程构架。学院在实践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在艺术本体理论课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文、史、哲的基础理论课,使学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给予文化精神更多的关怀。绘画专业的学生将最终投身于艺术市场,为了让其明确学习目标,针对中国的艺术市场有相对整体的认识,学院在课程的框架中增加了艺术市场学、艺术经济学等相关课程。通过课程的改革和置换,有效地增强学生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彰显个性特征、寻找理性艺术实践途径是成就绘画的重要方法。

个性体现是衡量艺术家品质和特征的主要依据。这里所说的个性是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的一种习惯,是思维、行动和艺术表达综合在一起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质。艺术个性是文化视野、视觉智慧和娴熟技艺的总和。艺术个性的彰显表现在作品中,当作品背后人心与绘画作品的形式具有一致性才真实可信。

近年来,学院在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上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针对具有不同潜质的学生以“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进行多方面引导,充分激发学生个体的创造力。尤其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二、三、四学期,学院着重安排了系列的创作课程。学生通过对自身感兴趣的题材、主题、绘画风格等方面的借鉴和整理,进行探索研究,同时梳理了创作思路和创作手法。通过学生们对于题材选择,可以看出其更注重内在精神世界的发掘。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学院不仅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还在试图探寻一种新的理性精神,即艺术理性精神。艺术理性的自律性使得学生在不断批判、超越既定现实的同时注目未来,通过语言、概念、图像的内在转化达到审美转化的需求。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是每位艺术家不可忽视的问题。重视感性与理性在艺术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感性情感是构成油画丰富表现力的重要因素,是作品的血肉及灵魂;理性则是丰富情感的骨架,二者相辅相成。感性与理性情感的交织可使学生创作出具有伟大心灵感召力的艺术作品。

第三,坚持艺术信念,把握时间规律让艺术发生具有多种可能。

成就艺术的条件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间。任何一位艺术家的成熟都需要以时间作为代价。当然,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更多、更有效的尝试是提高品质的最佳办法。能以时间线性的考量看待自我艺术成长的艺术家,最终会获得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在艺术成长的道路上,任何社会体验与尝试都具有丰富自我文化经验和艺术感悟的可能。随着社会发展加快,在国家提倡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产生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艺术生态。

现今,越来越多的社会机构、个人开始关注青年艺术家,这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双轨并行机制,不仅在校内给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展览、讲座、研讨等学术交流平台,还鼓励学生体验和参与各种大型展览、评选、青年扶持项目等。在此过程中,学院更多地希望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磨练艺术创作能力,积聚艺术创作能量,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和位置。不同的历史时期对青年艺术家的要求有所不同。只有那些努力表达时代气质,愿意尝试更具生命力的表达方式,并且努力学习传统,把握当下面向未来的艺术家,才能够创作出代表时代的艺术作品。

吉林艺术学院自2009年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FA)以来,在不断总结和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前沿性、当代性的MFA教学模式。针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FA)的特殊性,学院主张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培养方案中强化实践教学,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学生要根据培养目标正确认识自身与专业方向的差异,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制定有指向性和创新性的精学和泛学内容并付诸实践,促使学生艺术观念的养成和创作表达方式的自我生成。在创作实践中强化学生对媒介、语言的认知和应用,最终形成以宽泛的文化滋养为教学背景、以促进学生艺术个性生成为目标、以培育学生艺术信念为核心的MFA培育模式。

科学研究的含义范文2

基金项目:南昌师范学院院级课题“presentation教学法在英语专业词汇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编号:WGYXY-15-07),主持人:刘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7-0043-04

近年来,随着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适应市场的高职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扩大。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便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根据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高专学生在翻译方面应能“将中等偏下难度的一般题材文字翻译成汉语,如政治、商贸、文化、人物等,理解正确,译文达意”[1]。而另一方面,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受到课程本身性质、特点及学情所限,耗时长、见效慢。此外,由于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差、底子薄,严重制约学生翻译技能的发展。传统的商务英语翻译课堂往往以翻译技巧及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为中心,配合句子段落翻译练习进行巩固。句法结构成了翻译教学中的“重头戏”,重句法,轻词汇,词汇翻译遂被置于次要地位,饱受冷落。而事实上,但由于学生商务英语词汇量匮乏,同义词词义混淆,翻译出的译文即使结构尚可,往往将词汇翻译不够规范,同义词混淆,翻译词汇的匮乏遂成为学生商务翻译之路上的巨大绊脚石。正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 Wilkins在其著作中说阐述的:“without grammar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没有语法,能表达的意义甚少,但没有词汇,什么都无法表达)[2]。因而,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激发学生词汇学习兴趣、提高高职类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词汇储备,强化词汇翻译意识便成为翻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主义理论支持下的Presentation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形式组织课堂呈现,能调动学生词汇学习积极性,为翻译词汇的学习与积累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Presentation教学法简介

Presentation教学法作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的一种有效手段,得到了来自心理学、社会学及认知语言学等诸多理论的理据支持。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全人参与”,“人可以根据自我意愿,发挥潜能”[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罗杰斯(Carl Rogers)的“学生中心论”也认为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当“助产士”和“催化剂”的角色,帮助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吸收与理解,并提出了“同伴教学”、“分组学习”等教学方法[4]。Presentation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做课堂展示,变学生“被动填鸭”为“主动传授”,学生不再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通过查找资料、制作ppt,进行课堂呈现,学生逐步内化汉英词汇翻译差异并融会贯通。因此,Presentation有利于提升语言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下使用语言的能力、调动学习者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活跃性,使课堂形式活泼生动,内容丰富,效果突出。目前,许多职教工作者将Presentation教学法广泛运用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口语教学及听说教学中,如:研究Presentation教学法对学生口语及英语能力的提高,研究基于学生对Presentation教学法的反馈及该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学习信心所起到的作用,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还很少有人将之运用于翻译课堂中研究该教学方法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有鉴于此,笔者试图从词汇翻译为切入点,研究Presentation教学法对商务英语词汇翻译教学的促进作用。

二、Presentation法汉英翻译课程教学设计

Presentation教学法支持下的汉英翻译课程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课堂presentation实施步骤及课堂呈现主题的选择。

(一)presentation课堂呈现实施步骤

Presentation在汉英翻译课程中的实施步骤:具体来说,即:课前学生两人一组,通过网络、书籍收集所选主题相关内容,制作ppt,并提前发送给老师进行对内容进行校对、审查。课堂呈现过程中,学生可以就幻灯片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内容可以是就词汇表达解释不够详尽地方、亦可以是和所讲内容相关的、或相类似的表达提问。如课上曾有一位同学的主题是“和旅游相关的表达”,其中有个词“scenic spots”是旅游胜地的意思,突然有位同学问道:“避暑胜地”怎么说?这种临场突发的提问会对学生及老师提出很高的挑战,必要时老师需要帮助应对解决。这非常符合新维果茨基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Bruner)的“发现学习理论”(discovery approach)的观点,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辅助来完成本来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一旦任务完成,这种辅助就像“脚手架”(scaffold)在竣工后拆除一样,逐步撤离[5]。但另一方面,这一过程能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发散思考和类比的学习方法。

为保证Presentation的质量,对课堂呈现从发音、内容、效果三方面进行评分,每项总分100分,取三项成绩总和的平均分作为学生presentation成绩,并以此作为学生平时成绩参照。Presentation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每次上课安排两位同学,呈现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和主题有关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同时,为保证Presentation中学生的参与度及学生对presentation内容的吸收,开展近期和远期词汇翻译测试,测试形式有口头形式和笔试。口试在课堂呈现环节后进行,形式以抢答形式为主,要求学生在没有参考的情况下回答在幻课堂呈现幻灯片中提到过的词汇翻译,为保证测试的公平性,词汇由老师随意挑选。笔试设置在每个月月末,由老师随意选择20-25个在近一个月课堂呈现中出现过的词汇翻译。采用听写形式,老师说中文,学生写英文对应翻译,或者老师说英文,学生写中文对应翻译。

(二)课堂呈现主题的选择

为了保证课堂呈现的主题突出、内容实用,笔者对课堂呈现的内容进行了设置,将课堂呈现分为横向呈现和纵向呈现,横向呈现主要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相关词汇表达拓展,目的在于扩大学生对相关主题的词汇翻译的熟练;横向呈现又细化为6大模块:涉及企业简介词汇翻译、经济词汇翻译、产品说明书词汇翻译、旅游词汇翻译、商务合同翻译、政府文件翻译。学生通过查找相关主题词汇表达,制作ppt,以小组形式进行Presentation。纵向课题主要就某个词汇在不同上下文中的翻译方法进行纵向比较,可以是某个动词,如“蓬勃发展”、“防腐倡廉”;可以是形容词,如“翻天覆地”,也可以是名词“空头市场”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在线平行语料库,如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厦门大学双语平行语料库。主题选择采取公开自愿原则,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同时主题选择可以重合,但内容不能雷同,学生可根据主题进行适当发散,涉及相关表达的翻译。具体如下图所示:

三、Presentation教学法实施在汉英翻译课堂中的应用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选取本校13级英语专科(3)班为实验班,共计48名学生,把(2)班作为控制班,共计45名学生。两个班级均是高考普招生,学生人数差异不大,英语水平基本持平。对(2)班进行传统的面授型翻译课程教学,而(3)班实施presentation结合的汉英翻译课程讲授,实验周期为16周。

(二)研究过程

在实验前首先分别对两个班进行实验前测,测试题选取公共英语四级汉译英段落翻译模拟试题,测试时间为30分钟,运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计算结果如表1:

从实验数据看出,两班均值差异不大,t=0.037,p=0.749>0.05,说明两个班翻译水平无显著差异,即实验前,实验组和控制组翻译能力相当。

实验第16周,对实验班、控制班学生进行实验后测,测试内容为依然是公共四级汉英段落模拟试题,测试时间30分钟,得出测试结果。再次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两个班学生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

通过计算发现,两个班均数有较明显差异,t值为3.755,实验班的成绩与对照班相比有明显差异,(t=3.755,p=0.026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为保证实验的信度,了解学生的实验反馈,笔者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就学生的翻译学习习惯、翻译练习频次、对目前翻译教学实验的认可度及意见进行收集,发放并回收问卷48份,均为有效问卷。由于问卷涉及一些开放性问题,本文仅就部分问题进行整理统计,结果如表3。

学生对此次教学实验认可度较高,有高达70%的学生认为课堂呈现提高了他们对翻译的自信,认为几乎没有提高的学生只有10%,认为有较大提高的同学占16%。同时,课堂呈现对提高学生对翻译的兴趣也有显著的影响,56%的学生认为课堂呈现提高了他们对翻译的认识和对翻译学科的兴趣,认为几乎没有影响的仅占8%。有些学生在课堂呈现进行了4周后,开始在生活中留意并主动上网搜索一些汉语的英文表达。同时,课堂呈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改的要求。

课堂呈现也暴露了学生的一些薄弱点。在课堂呈现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比较擅长于横向主题的发散,而纵向主题课堂呈现明显遇冷,在全班40名学生中,仅有两位同学选择了纵向主题,分别是“隆重欢迎”的翻译,及“前景广阔”的翻译。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横向主题资源多,准备难度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翻译经验少,翻译积累不够的硬伤。这也给后续的教学实验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如何通过加强词汇翻译,并借助现有的教学资源及网络资源推动学生翻译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科学研究的含义范文3

一、概念隐喻的功能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逐渐进入认知科学的研究范畴。Lakoff等正式提出“概念隐喻”(conceptualmetaphor):人类以一个概念去理解、建构另一个概念,于是也以一个概念的词语去谈论、表达另一个概念。Fowler从隐喻对语言词语的影响角度出发指出:词一旦脱离它原来所属的范畴,而用于新的语境,隐喻便出现了。在这一意义上,几乎所有的词当不表示一种具体的意义时,就可以表现出隐喻性,因为它们的原义都可以追溯到某种具体的意义。

自然科学研究是人类的认知活动和思维过程。具有认知功能和语义功能的隐喻,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成为认知工具和思维手段。当语言文字记录自然科学研究时,隐喻便发挥着生成语言词汇的功能。概念隐喻的功能机制是喻源域与目标域间的映射,即用喻源域的一个概念去表述目标域中的一个概念。在相似性的基础上用人们熟悉、了解的现象和事情来表现本来不熟悉的现象和行为,这就是隐喻的本质。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或修辞现象,而且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逻辑思维活动,也是人类命名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

二、自然科学新词的隐喻性

(一)生活概念隐喻自然科学新词

自然科学研究主体常常借用日常生活概念去表达科学概念,此种概念类比手段有利于化深奥的科学概念为浅显、化抽象的科学现象为形象。生物学中的相关专业术语有airway(气管)、conception(怀孕)、colony(菌群);电学专业的powersource(电源)、line(线路)、electroncloud(电子云)、electronicsmog(电子雾)、rabbitears(V形电视天线)、track(磁道);海洋学中的jetstreams(西风急流)借喻了je(t喷气机)的“迅疾”之意;交通运输领域的turnou(t岔道)显然借喻了out的基本含义“出去”。book意为“书”,科学家将其应用到计算机领域喻指“阅读器”,如e-book译作“电子阅读器”;channel在日常生活中是指“水渠、渠道”,计算机领域借用channel喻指“把I/O设备和辅助存储器联入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interpreter日常原意是“口译者”,在计算机范围的意义是“解释程序”,即该程序能够读出源语句并译成机器语言,并能过执行这些机器指令;download在计算机领域是指“下载”,其意义实际上取自日常生活中的load(装载)。类似词汇还有menu(菜单)、toolbar(工具栏)、mouse(鼠标)、spiders(网页爬虫)、termina(l终端机)、thinclien(t瘦客)、cookies(信息记录程序)、networkbridge(网桥)、snailmai(l传统邮件)、packets(数据包)、surfing(网上冲浪)等。许多自然科学新词生成于日常生活的物质经验,其间的援引关系正是以“概念隐喻”思维为纽带的。

(二)科学概念隐喻自然科学新词

自然科学新词不仅源于生活,很大一部分来自已有自然科学词汇,即某一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从其他自然科学领域借用术语来喻指自己的目标概念。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不少专业名词的喻源域即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概念,新词生成的认知机制可通过以下实例可见一斑。worm(蠕虫病毒)以及feedback(反馈)的喻源域来自生物学;心理学概念memory在计算机领域译作“存储器”,如flashmemory(闪存);建筑学词汇architecture统指“计算机结构”;计算机领域的input译为“输入端”,指输入信号进入计算机系统的位置、终端或终点站,其喻源域是电学;homepage在计算机应用领域是指“主页”,其中home概念源自动植物学的“发源地”之意。用喻源域的一个概念去表述目标域中的一个概念,或理解为已有概念与新概念之间的类比,由一个认知域(喻源域)类推到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以上自然科学新词生成的过程体现了人类认知的隐喻性。自然科学研究主体用已有的科学概念去喻指另一个新生科学概念,且借助原有词项为新科学现象立名,原有词项便具有了新意义。概念隐喻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方式,人类总是将某一个概念域的图式结构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之上,从而通过前者来理解后者。

科学研究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研究方法;比较;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的需求、教育的实践、教育的规模等教育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就需要人们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探索其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服务。目前国内公开出版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40多个版本,本文选取的四本相关著作以出版顺序排列分别是:(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孙亚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韩延伦:教育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下文以A、B、C、D分别代表这四本著作。

一、写作目的

四本著作出版时间先后不同,时间跨度较长,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以及个人的研究方向或侧重点不同。这些因素将会对他们的写作目的产生影响,笔者从他们的序或前言中认为:

(一)A的这本著作是她在多年来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时的讲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她的目的是:“试图在总结我国丰富的教育研究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她的写作目的可以理解为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探索。

(二)B版这本著作是这四本著作中唯一没有序和前言,但是我们可以从内容提要中看书,本书写作的目的是为高等教育学校教育学科而撰写的教学用书,是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

(三)C在前言中认为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旧的一些观点和内容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因此,需要提出新的观点和研究方法。所以说她的写作目的很明确。

(四)D著作为高等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系列教材,可见,本书的写作目的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而量身订做的。当然也可作为本专科生教学用书。

二、章节、结构安排

(一)A在章节的安排上共分为四编十五章,第一编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第二编教育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第三编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第四编教育研究的结果与评价。从一般原理——构思设计——研究方法——成果表达,可见编与编之间逻辑性强。但章节内容较多,都比较详细,看不出侧重点,各种研究方法都有介绍。另外,成果表述及评价安排在了倒数第二章,笔者认为应该安排在倒数第一章更为妥当。

(二)B共十四章,前三章论述教育研究的意义,过程,一般性原理,第五章到最后具体论述了各个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运用。第十三章,两个案例单独成章,这则是本书的亮点之一,不足之处是本书的最后没有成果的表述与评价。应该把成果表达与评价这的内容加进去,样安排才使得整个教育研究更加完整,系统化。

(三)C共十一章,第一章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概述,然后是一般步骤、选题,抽样,论证,建立假设、6种具体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统计法与SPSS操作以及成果的表达。从孙版的章节看出该书思路清晰、循序渐进、一气呵成。

(四)D共十二章,前两章是概述、确定问题。第三章到第十一章具体论述了各个研究方法的含义、分类、步骤、案例。最后一章则是成果的表达。总体上说,思路清新,每一章的题目都是“如何……”,可见,本书的侧重点是怎么做,如何做,操作性很强。

三、研究方法的选取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根据研究性质、目的、范围、对象等的不同,可以把教育科学研究分成20多种,这四本著作都选取了5-9种研究方法进行论述,但各版本选取的侧重点不同。

(一)A选取了五种,分别是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法、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法、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这五种研究方法比较传统,由于年代久远,以及时代的发展,这五种研究方法目前很少见了,近年新编的教材里较少选取这些研究方法。

(二)B选取了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定性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等,包括了目前经典和一般的研究方法,各研究方法都有具体的操作步骤介绍。

(三)C选取了文献法、教育调查法、观察法、教育实验研究、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统计法及SPSS操作。涵盖了目前经典和流行的几种研究方法,其中统计法及SPSS操作,其他三版本中是没有,这也是本书的亮点。

(四)D选取了文献研究、定量研究、教育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定性研究、比较研究、现场研究、历史研究、行动研究等共九种研究方法。每一种研究方法按照“含义、特点——分类、设计——运用”的顺序介绍。另外大多数的研究方法的最后都有案例分析。

按照质和量的构成,教育研究方法可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问卷调查、统计法、实验研究等属于定量研究。行动研究、比较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等属于定性研究。这四本著作根据自己的写作目的、知识背景、研究方向的不同选取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教育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种类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在选用的时候是选取其中的一种还是多种,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未来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四、语言表达

(一)A是在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在语言表达上很严谨,语体很正式、详细、准确,更加倾向于学术性的著作特点。该著作专业性很强,里面有很多专业性的术语。如第19页:“熟知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过程,熟知各个不同的时代所出现的关于外在世界的普遍联系的见解,这对理论自然科学来说是必要的,因为这位理论自然科学本身所建议起来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准则。”可以看出,直接运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深思难于理解,更倾向于学术性。

(二)B在语言表达上也是更倾向于学术性,书中有很多专业名词的字体都加工成黑色粗体,在解释概念的时候较多地运用了图标、数据等方式加以阐释。有些词语专业性很强,比较难懂,应该需要进一步说明。

(三)C在语言的表达上出现了一种清新的特点,语言幽默诙谐、通俗易通。比如在导入的时候,作者这样写道:“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现象,当教育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人类开始了对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我们不能确切地说出教育研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因为有关这一问题的记载没有确凿的文献来佐证,所以,我们只能说教育研究很早以前就有了。”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好像和读者对话,讲故事似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作者做学问是很严谨的。语言令人亲切,通俗易懂。

(四)D的语言在表达上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用词严谨、准确。有些词语的引导性很强。比如第65页:“对我国而言,校本课程开发毕竟是一个新手事物,有许多课题亟待研究,国内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探索大多停留在‘概念引人’阶段的新奇,并未走入实质化的研究。”

五、各自的特色

(一)A版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及中西结合。该书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作了比较系统的回顾。注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及吸收西方最新科研成果。该书又吸收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方面的成果。把数学方法也运用其中,这突出反映了教育研究时代的特点。

(二)B版的这一著作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第十章,加人了统计法及SPSS的具体操作。这部分内容在其他版本中是没有的。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更说明了该著作的独特性,具有新颖性。全书思路清晰,前后编排连贯性强。在内容的安排上有似于人的思维、学习习惯。课后的思考题需与本章的内容结合回答。另外,每一章后面有文献链接,这一点很好,而且选取的案例都是比较经典的。这一做法可以让读者更加广泛地了解到相关知识及最新的学科动态。

(三)C版的亮点、最吸引读者的地方则是书中有很多图式、案例。这样会使读者一目了然。重要性的概念都会黑色加粗,这种则突出了该专业术语的重要性。

(四)D版的亮点则是各章的题目上,都有“如何”,这种句式在著作中并不多见,可作者的这一做法更加突出了本书的亮点。更加具有操作性,章前有内容提要、学习目标等是读者在阅读之前就可以浏览到相关的知识点,有助于理解,在文中有许多信息栏,这也有助于读者拓展课外知识。章后的资源连接,并有该资源连接的简单介绍,这一特点是其他版本所没有的。

六、结语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门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学科,实践性强,以上四种不同版本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者根据自己的写作背景、研究方向等出发写作,侧重不同,但是都有自己的写作特色,可谓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参考文献

[1]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2]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孙亚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科学研究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高校教师;文化传承;文化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090―02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深刻阐述了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了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这是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高校是民族文化成就和精神家园的守护者,是文化衍生和传承的重要基地。国家高度重视哲学社科研究工作,为高校哲学社科工作者创造了展示与发挥才能的机会,同时也对哲学社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加强文化素质,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与教书育人的能力,才能真正担负起实现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交流以及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

一、高校教师文化素质的内涵

“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它主要是指人文素质,包括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把握,以及相应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等。它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情感等方面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在国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今天,高校教师的使命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去改造外部世界,而且必须改造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要树立“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基于此,高校教师的文化素质更应突出强调科学研究素质层面的含义。科学研究是高校创新文化的主要途径,高校教师必须注重培养自身科学研究能力,通过深人的科学研究工作进一步加深对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深刻地把握传统文化知识以及现代科学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在传递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深刻地理解与把握世界多元文化,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二、高校教师文化素质的构成要素

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而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递者”,高校教师文化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质量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的文化素质不应仅仅涵盖专业知识素质,更应具有较为广博的含义,即应涵盖道德素质、科学研究素质等。

1 思想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素质的首要内容。所谓道德素质,就是指道德行为主体的道德认识、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之有机结构的总和。它包括人的道德认识能力和思维形式、道德情感和意志特征,以及道德行为过程中的选择和行为能力等要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为教师责任之首,高校教师的职责是“育人”,要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感化学生、培养人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师的自身修养、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要担负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的重任,这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为了完成这一重要使命,高校教师应在主观上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国家也需要建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的机制,这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专业知识素质。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必须具有较渊博的科学知识。高校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脉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终身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实现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与更新。首先,学科专业知识。深厚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不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每一门学科都是由一系列的特殊概念、原理和知识点构成的知识体系。教师需要对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深刻、准确的理解与把握。教师需要掌握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本学科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与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各种表现形态;教师需要对与本学科相关学科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点、逻辑关系有基本的了解,这样有利于与相关学科教师在教学上互相协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教师需要掌握本学科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思维的工具与研究方法。教师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完整准确地传授知识,才能很好地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开拓启发学生的思维。其次,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不但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要精,相关专业的知识要通,其他方面的知识也要懂。当代大学生通过多种信息媒体,获得了大量的新知识、新理论、新信息,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问题。如果教师仅局限于掌握本学科领域的知识,知识陈旧老化,不能及时地补充更新知识,很容易被时代淘汰。高校教师只有广泛地涉猎多种学科知识,培养和激发自己多方面的兴趣,构建自己合理而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带领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否则是很难担负起“授业解惑”的重任的。最后,教育专业知识。为了适应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教师必须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按照教育规律实施教育改革,不断研究新闻题,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从而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3 科学研究素质。科学研究素质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现阶段,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发展的两翼,而且科学研究在教师评价方面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职称评定方面,或是津贴评定方面,科学研究能力与取得的科研成果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而且,教师通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够进一步深入挖掘本学科领域中未曾涉猎或鲜有涉猎的知识,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高屋建瓴,占据学科的最前沿,同时引导学生一同去探求本学科领域内更深层次的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高校教师文化素质的构建

1 高校应注重加强教师文化素质建设。“教师的素质就是学校的素质”。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师文化素质建设。比如,通过开展各种专题讲座、文艺汇演等活动,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凝练、弘扬大学精神和文化传统,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督促教师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加快培养更多高层次的文化领军人物和大批高素质文化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 高校教师需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教师的文化素质是经过长期的自修与积淀形成的,是其知识水平、教学艺术、职业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一种综合反映。它来源于教师对于诸如文学、历史、美学、教育学等多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来源于教师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深切体悟,更来源于教师兢兢业业地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文化素质的获得,主观上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客观上也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培养机制,以督促教师提高自身修养。教育者也需要受教育,并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

3 高校教师应主动提高科研能力与水平。高校教师应增强科研意识。只有充分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地学习与教育科研相关的教育教学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自身教学的改进与提高,先进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思想和科学的教育理论能够决定教师教学的成败;教师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增强科研创新能力,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多反思、多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实践中印证和检验,上升到科研高度,形成理论来更好地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科学研究的含义范文6

子等定量与学科专家等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和动态管理的办法,筛选CSSCI来源期刊作为统计源。目前大陆现期期刊9000余种,其中人文社科

期刊4500余种,除去通俗等非学术性期刊,学术、准学术人文社科期刊共3000余种。2004年从3000余种中精选出来源期刊461种。由于教育部已

正式启用CSSCI作为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评估、申报的依据之一,许多高校已启用CSSCI作为文科教师科研评价的依据,许多学者撰文充分肯定

了CSSCI的检索和一定的评价作用。因此,许多期刊编辑部迫切希望了解CSSCI来源期刊选择的标准、指标和方法,研讨期刊审稿、引文注释等

方面的规范要求,交流提高期刊学术水平的经验,建议由评价中心主办一次期刊学术研讨会。

2005年4月6~8日,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办的“中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规范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国内的29个

省、市、自治区的187个期刊社的24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社113家。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

2004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的精神,研讨学术期刊学术规范的内容,推进中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学

术规范进程,提高“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质量,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会议以大会发言和小组研讨方式进行。大会开幕式由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任周宪教授主持,南京大

学副校长张异宾教授致开幕词。评价中心叶继元教授、邹志仁教授、吴向东研究员、袁培国教授、韩新民教授分别做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

刊学术规范探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及其来源期刊的选定》、《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及其实现》、《引文索引和期刊编

辑与评价》和《关于共建CSSCI全文数据库的说明》的演讲。此外,《大学图书馆学报》副主编何朝晖、《开放教育研究》执行主编希建华、《

广东社会科学》总编辑刘泽生等先后在大会上做了发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胡敏中教授、《海南金融》王丽娅主编、《敦煌研究》杨秀清

研究员、《广东社会科学》刘泽生总编辑、《探索》苏伟主编与《科技进步与对策》高建平副主编分别代表六个小组汇报了小组研讨情况。代

表们对人文社科期刊规范的意义与内容、CSSCI的评价作用与导向、CSSCI来源期刊选择与数量、自引、实引(注出出处、页码)、期刊半衰期

等指标的含义、编辑、著录规范及文献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异同、CSSCI全文数据库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1.人文社科期刊规范的意义与内容

代表们认为,学术期刊是学术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是发表研究成果的主渠道,是其他媒体不能代替的。但目前不少期刊编辑部学术意识不

强,对期刊应遵守的学术规范重视不够,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规范的不合格作品较多,研讨学术规范非常有必要。期刊编辑部的学术规范意识

强了,就能将不符合学术规范的稿件排除在外,真正发挥人文社科期刊在登载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发现培养学术人才、促进知

识积累与创新的重要作用。人文社科期刊学术规范包括哪些内容?CSSCI代表认为,至少可以包括基本规范、审稿规范、编辑规范、著录规范、

出版规范、期刊评价规范。不仅有形式上的规范,而且有内容上的规范。许多代表希望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定期举办学术规范

的研讨会或培训班,深入探讨、普及有关知识,成为全国的研讨和培训基地。

2.CSSCI的评价作用与导向

代表们认为,南大的CSSCI是公平、客观的,因为它能反映广大作者利用科研成果的综合情况,不是少数人能左右的,也没有工作人员的主

观成分,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产物,其研制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学术成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并已在全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