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县域经济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县域经济建设范文1
一、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与县域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发展联系紧密
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市场转型的过程中,和谐离不开发展,发展也需要和谐,在发展中增进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这是齐头并进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县域经济,增加物质财富是推动县域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在县域范围内紧紧抓住发展这个解决一切矛盾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地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真对待并妥善处理县域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各类问题和矛盾,就现实而言,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继续扩大、分配不公的矛盾在县域范围内凸显
中国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这种滞后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考验中暴露得比较充分,集中体现在城乡差距明显拉大问题上。有专家作过测算,如果将城乡居民收入的计算方式、税赋负担、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城乡差距就远不是3倍,而有可能会是6倍以上。从地区差距来看,尽管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但是东中西部的相对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地区特别是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2003年,有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县,人均GDP超过三四千美元,而中西部的一些经济落后县还处于温饱阶段,有的甚至还没有摆脱贫困。实事求是地说,城乡、区域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是我国发展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但如果不能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妥善加以解决,将会危及经济、社会的稳定,特别是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很显然,造成县域范围内的城乡差距和市民与农民的贫富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分配不公,譬如有些地方在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非法致富现象,有一些人靠钻政策和体制漏洞而获取暴利,有一些部门和单位靠垄断而获取超额利润,这实际上是对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农民利益的一种严重损害和盘剥。
(二)农业大国和小农大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县域范围内一时难以改变
农村人口多,农业分散经营等问题加剧了县域特别是农村发展在分享工业化成果上的矛盾。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导致公共资源占有不公,公共产品供给失衡,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太少,乡村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比如,2002年全国农村还有184个乡镇、5万多个行政村和大量的自然村不通公路,还有33%的村庄没有喝到饮用水,自来水通村率也不到50%。乡村公共医疗卫生条件退化,传染病出现扩大蔓延趋势,甚至在我国已经灭绝的血吸虫病又死灰复燃。这些问题的出现,造成了县域内广大农民行路难、饮水难、就学难、就医难、就业难、进城难等等。在通过城镇化来解决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问题的过程中,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房地产开发日益升温,而带来的却是向农村、向农民强制性地征地,克扣法定的补偿标准和推诿就业安置等,致使农地纠纷、拆迁矛盾、就业困难等问题加剧。从环境保护的情况来看,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城市,而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农村环保设施严重缺乏,农村污染的治理更是面临着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投资缺的尴尬局面。
县域经济建设范文2
关键词:县域经济;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建设;舒城小兰花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打造县域品牌的过程就是提升产品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过程。舒城小兰花产业在舒城县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扬其产品特色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业的竞争效应与可持续发展效应,从而与产业所在地经济形成良性互动。
一、特色产业及其品牌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
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由于各地人文环境、政策方向、自然地理环境等不同,各地的特色产业以及其联动产业发展方向也各有不同。舒城茶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包括林业、加工业以及旅游业等发展,带动了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拉动就业。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建设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继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使得岗位需求增加,拉动就业。舒城小兰花产业发展为各层次劳动者提供了一定的就业空间,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舒城茶叶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采摘业、加工业及服务业等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合理流动,增加国民收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县域竞争力。舒城茶叶产业合理利用自然、地理、政策等优势形成产业集聚,通过特色经济效益、技术创新效应等发挥作用,有利于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树立县域形象。舒城茶叶产业是围绕地域特色形成的,集中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品牌“舒城小兰花”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标志,对提升县域文化内涵,展示县域形象有着积极作用。
二、舒城县茶叶产业现状
据统计,舒城县2015年财政收入11亿元,比2008年增长一倍,并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安徽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其中茶叶产业在创收中占一定比例。
(一)品牌建设
有“舒城小兰花”茶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省十佳名茶1个,市知名商标1个,其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舒城小兰花品牌价值由2010年2.2亿元人民币增至2014年5.8亿元,并呈增长趋势。
(二)茶叶产业规模
舒城县21个乡镇中有15个产茶,约5万户、20万茶农,现有6.6万亩茶园,均通过无公害茶园产地认证。据统计,年产茶2000吨,产值1.2亿元,其中700吨名优茶,产值8000万元。
(三)产业化水平
全县有21个茶叶专业合作社,1个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13个县级龙头企业,20个茶叶企业产值达100万以上。全县有180多家小兰花加工企业,700台套现代化茶叶加工机器,执行“舒城小兰花”茶省级地方标准,年加工茶叶1500吨。
(四)产品开发
近年来,舒城县通过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舒城县农业局等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增加小兰花产品科研、财力、人力等方面的投入,着力于开发茶叶新品种和拓宽茶叶深加工范围。
(五)经营销售
全县6处茶叶初级市场,约130家茶叶经营企业和个体户,1000多人从事茶叶销售。县内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茶叶企业85个,拥有出口权企业2个,年精制出口绿茶4000吨,创汇1000万美元。
(六)政策引导
主席和总理曾分别视察舒茶和舒城县茶业生产,并给出指导性意见。舒城县及各镇政府也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以各种形式的政策调控来积极促进。
三、舒城小兰花品牌建设与县域经济互动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要使地方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对县域经济呈正态影响,就要使地区特色产业的自身特点、发展需求与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目前舒城小兰花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融合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品牌意识薄弱,知名度不高
虽然舒城小兰花创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但一直缺乏品牌保护意识,直到2008年,“舒城小兰花”证明商标才正式得到核准注册,而一直以来,“舒城小兰花”对品牌宣传不足,严重影响了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二)龙头企业少,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舒城茶叶产业是舒城县传统产业,多数茶叶加工企业是从家庭小作坊发展而来,受传统习惯以及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导致现有企业大都理念旧、实力弱、规模小、技术落后、自我发展力不强,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小。由于龙头企业少,很难进行产业的市场调控,也无法站在产业链角度审视和预测自身发展,使得舒城小兰花产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不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技术落后、设备简陋,质量良莠不齐
相比于国内外知名的茶叶企业,舒城小兰花产业运营的组织化、标准化和清洁化程度都较低。大部分茶农文化水平不高,对茶叶的生产制造缺乏科学知识来指导,大量家庭小作坊加工设备简陋,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没有系统的制作规范,导致各作坊与茶叶加工企业加工出来的成品质量良莠不齐。
(四)产业链不完整,茶叶深加工不足
目前,舒城县极度缺乏专门的茶叶深加工、茶叶产品开发企业,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舒城小兰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靠茶叶产业带来的花茶、红茶等深加工产品占据了茶饮料的市场份额,对传统茶叶产品带来了一定影响,所以深加工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效益低。
四、舒城小兰花品牌建设与县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
加强舒城县茶叶产业品牌建设需要茶农、加工企业、经销商以及政府等同步努力,采取积极的措施推动茶叶品牌建设,同时以品牌建设带动质量和销量的全面提高,真正使茶叶产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一)树立品牌意识,进行品牌建设
安徽有着丰富的茶叶种类,但随着各地茶叶加工水平提高,茶叶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所以发展舒城小兰花产业必须以独特、鲜明的茶叶品牌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舒城小兰花茶因兰花般的形态和香气成就了其独一无二的特质,要围绕“舒城小兰花”这一注册品牌,制定细致的品牌推广方案,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严格按照省级地方标准规范生产技术,遵守产品质量标准和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进行生产、加工、经营,实行“标准、品牌、标识、监管、宣传”统一监管制度,从根本上进行品牌建设。
(二)重点发展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协调发展
在市场经济要求下,茶叶分散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茶业发展,所以舒城县必须扩大现有企业规模,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社+茶农”的“四位一体”生产经营体系,形成茶叶产业链,在每个环节确保茶叶的优良品质。同时融合舒城县茶业企业中影响力较大的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形成具有现代化管理制度的茶叶集团,以品牌为推动点,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推动茶叶产业高效、有序的发展。
(三)加大技术支持,引导产品品牌纵深推广
产品质量是品牌建设的基础,产品销量是品牌建设的目标。要在全县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要切实增强包括茶树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装、贮运等各环节的规范化意识,做到茶树种植良种化、茶园管理科学化、茶叶生产无公害化、茶叶加工机械化、生产厂房清洁化、产业发展规模化以及营销网点化。同时,加大技术、管理及营销等知识的培训力度,培养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促进舒城县茶叶生产水平提高。
(四)延长品牌产业链,推动茶叶深加工及第三产业发展
积极拓展茶叶深加工领域,优化茶叶产品结构,使产业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以茶叶产品深加工产生的附加值推广茶叶品牌,进而提升市场占有额。同时大力发展茶文化,举办各类茶事活动、发展茶旅游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茶文化普及工作,向外宣传推广舒城特色的小兰花茶。
(五)加强政府调控,为茶叶产业品牌建设护航
政府要做好服务保障角色,积极提供相应的资金扶持,做好招商引资,必要时采取政府调控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业和消费者利益,引导市场有序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充分调动资源,采取各种形式,如提供展会、博览会、交易会、研讨会等平台,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期刊等多种途径,积极推广小兰花品牌,增强外界对舒城小兰花茶的了解,并带动茶叶销售,增加产值。品牌建设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舒城小兰花区域品牌是发展舒城小兰花产业,提升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可以看到舒城小兰花品牌建设及产业发展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要长期科学的谋划、合理开发建设,才能形成较好的品牌效应与积极的影响,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作者:李晶晶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淑琴.对县域经济特点和发展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J].山东社会科学,2006(8):74-77.
[2]李贤葆、袁先宏.舒城小兰花中国名茶之乡———安徽省舒城县[J].中国茶叶,2010,11.
县域经济建设范文3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山区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7;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5-0053-04
丹江口水库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和安装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具有发电、防洪、灌溉、通航和养殖等五大功能。现又承担着南水北调任务,向河南、河北、北京等地供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线工程要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增加蓄水量。工程落成后坝高176.6 m,正常蓄水位170m,库容大幅增加。此举将增加土地淹没面积380km2,其中45%位于湖北境内。土地淹没对该地区生态造成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又反制于库区。为保证库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江清水送北京,建立汉丹流域生态经济圈已十分迫切。
一、汉丹流域生态经济固建设的迫切性
1.气候异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汉丹流域地处秦巴山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为南北分界线地带,虽有许多环境优势,但特殊的气候条件对生态保护与生态经济建设造成不可低估的影响。年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的分布不均容易造成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如1981年的自然灾害、2000年安康紫阳的自然灾害、2002年陕南的宁陕等地自然灾害、2005年镇安商州等地,仅陕南地区的滑坡就有3451处,崩坍402处,泥石流沟204条,地陷32处,总面积达69929km2。湖北省郧西县为水灾的重灾区,连年遭受水灾,郧西县城多次遭水浸泡。2010年7月24日,丹江遭遇50年一遇的大雨,多座桥梁被冲毁,国道不通、省道不通。几乎年年7-8月份,该流域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暴雨灾害,对生态经济建设造成直接影响。
2.地质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汉丹流域以基岩山地为主,断陷盆地散呈于群山之中,其秦岭西部为地震带,地质结构复杂,两江贯穿于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特别是汉江上游,处于秦巴之间,山陡岩松,沟深谷切,相对高度大,受流水冲击和构造运动的影响,地质灾害相对较多,从《湖北省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5年)》获悉,仅水库区内就有灾害点193处,其中滑坡177处、崩塌7处、不稳定斜坡7处、泥石流2处;稳定性好15处、基本稳定65处、不稳定灾害点113处;危害程度特大级l处、重大级10处、较大级79处、一般级103处;灾害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76.79万元,威胁人口8769人,威胁资产12997.12万元,库区南的房县、竹山、竹溪就有灾害点314处,其中滑坡279处、崩塌15处、不稳定斜坡11处、泥石流6处、地面塌陷3处;稳定性好37处、基本稳定84处、不稳定灾害点193处;危害程度特大级l处、重大级14处、较大级143处、一般级156处;灾害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 541.3万元,威胁人口16846人,威胁资产19529.01万元,沿流域各地市县地质灾害也是如此。加之采矿等活动,导致自然灾害频发,泥石流滑坡严重,大量泥石流进入两江,注入库区,也对植被造成严重影响,加之汉中、安康和十堰三个中等城市建设,以及流域区域内47个县和乡镇建设,森林砍伐严重,森林覆盖率下降,山体,林线上升300-500m。正是由于地质结构的复杂和追求经济发展等,导致自然环境恶化,对生态经济建设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3.各种污染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而在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许多情况下只考虑加快经济建设,没有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因而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大量破坏,为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障碍。汉丹流域也是如此,据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获悉,丹江口水库流域周边至少有7个污染源。一是来自企业的污染,虽然库区周边经济明显滞后其他地区,但对库区水资源影响甚重,如化肥厂、水泥厂、电冶厂、化工厂和整日挖山施工等,使库区周围烟雾、粉尘较大,大气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二是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染,仅库区内周边就有124个排污口,生活垃圾和生产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入库区,如十堰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未正常运转,二期因资金不到位,处于“停工状态”被认为是“打瞌睡”的污水处理厂。除十堰污水处理厂外,该流域其他各市县目前还未建立污水处理厂,总人口近1400万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库区流域;三是肥料和农药的污染;四是养殖业污染;五是船舶的污染;六是因自然灾害漂浮物的污染;七是有毒危险品运输污染,这些污染源除建立污水处理厂外,目前还无有效解决办法。
4.三峡水利工程中下游大旱的警示
近期因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和江西遭遇50年不遇的大旱,素有千湖之省和水利大省之称的湖北15万人面临饮水困难,千余座水库出现死水位,农作物遭受严重损失,洞庭湖、鄱阳湖告急,出现了守着长江元水吃的现状,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认为三峡工程在移民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要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将水库水域消落区、生态屏保障区和库区重要支流作为整体,综合采取控制污染,提高生态承载力,削减库区入库污染负荷等措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以及预防自然灾害,实行生态修复等。三省的大旱也敲响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警钟。6月4日,总理亲自视察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指出“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指出:“一定要遵循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全力做好治污工作,防患于未然……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水库周边及沿线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水土保护,减少污染排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发展无公害农业和绿色农业,改善环境质量,保证调水工程的水质”。大旱必有大涝,接着重庆与贵州,湖北与湖南与江西交界之处又连续遭受暴雨灾害。由此可见,设立汉丹流域生态经济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汉丹流域生态经济圈建设的思路
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中,按开发方式,把功能区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大功能区域,汉丹流域为限制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并非不让开发,而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与生态
环境和谐发展的开发,限制开发区域的绩效评价方式是强化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考核。而不是对经济增长收入的考核;强化对生态功能的保护和生产产品能力的考核。根据限制区域开发功能与评价方式,汉丹流域生态经济圈建设的思路是,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生产方式,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生态绿色经济、生态旅游经济与环保高新技术为支撑,以治污为突破口,以城镇化建设为支点,建立国家补偿机制为动力,开发建设汉丹流域生态经济圈。
1.建设生态绿色经济带
(1)生态农业经济建设。生态农业是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境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汉丹流域生态绿色经济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的一种经济发展形式,其经济生产方式必须以此为前提,不允许污染环境与水质的企业进驻该地区。沿汉江流域上游和丹江流域建设两条生态绿色经济带,特别是汉江流域。生态绿色经济建设主要是在相对较平缓的山坡上种植适宜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果树,发展果业和加工业,如郧西县的万亩桑园,其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同时还可养蚕抽茧丝。竹溪拥有“中国有机绿茶之乡”和“中国魔芋之乡等多项国字号桂冠”,计划种植烟叶、茶叶、魔芋和中药材62万亩,创建全省生态经济大县,商南县8万亩茶园和猕猴桃重点产区以及板栗、核桃等,这些都是秦巴山区的土特产,是山区经济的优势。汉江流域上游有汉中、安康和十堰三个中等城市,襄渝铁路有阳安线经过此地,生态绿色产业具有良好的天然条件,如果合理规划,规模经营,科学加工,形成种植、生产、加工和经营一条龙,必然会形成产业优势,如西峡的仲景药业、十堰的清华药业等。十堰两竹(竹山和竹溪)农民在发展生态农业中已经尝到了生态经济的甜头,他们发展油菜经济、茶叶经济、中药材等,进行精加工,同时采用沼气,使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于因生态保护部分损失,还可通过建立国家补偿机制得以补偿,保证生态绿色经济圈内人均收入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使山区人民付出代价的同时得到补偿,看到希望,从而自觉地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
(2)开发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为库区及沿两江经济注入活力。生态工业是以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产品对生态环境无损害或损害较轻,以及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为特征的一种现代化工业发展模式,汉丹流域工业发展应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为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蔬菜、山野菜和果业等山区特产与加工,大力发展清洁环保产业,建立清洁能源与生态环保业产业链,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2.建设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
秦巴山区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人文环境等,为生态文化旅游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生态文化旅游经济要整体规划,整体开发和保护,搞好旅游片间的连接,使汉丹流域生态旅游各省省际交界景点连成一片。以武当太极和神农架为龙头,并适当开发库区内的旅游资源,以汉中的张良庙、武侯祠、武侯墓为龙尾,以西峡风景、金丝峡和天竺山为龙脊发展旅游产业。各旅游景点要注以相应的文化含义,如武当的道教文化、汉中的三国文化、郧西天河的七夕文化,十堰的汽车文化等。生态旅游实际是文化生态旅游,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活力,提升生态旅游的品味和文化意义。
武当、神农架――汉中旅游线路,从龙头到龙尾,以道教文化、神农氏文化与三国文化、蜀文化连接,彰显汉水文化;内乡、西峡――金丝峡、西安旅游线路是龙脊旅游与延伸,使自然生态与衙门文化形成一体,从而看衙门、观山水,叹自然。五龙河、天河、上津古镇、漫川古镇、天竺山、西安等旅游线路,使自然文化、建筑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形成一体。各地还有众多小景点,都要精心打造,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体系。
当前汉丹流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建设,一是各省之间要加强合作与联合,相互推介,建立融政府、企业、社会为一体,旅游、新闻、广电、宣传相结合的旅游促销宣传体系,形成区域旅游网络;二是要进一步开发旅游文化产品,特别是手工业产品和地方土特产,联合经营,在各地旅游商店同时展销生态经济圈产品;三是各景点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为景区注入更多更引人入胜具有特点的文化内涵,做山水文章,把山的雄壮与水的柔性相统一;四是在生态保护区内开辟旅游景点,如天然林保护区、朱鹦保护区等,如十堰在恐龙蛋保护区建立了展览馆。强化管理,创新旅游业发展思路,十堰市还在各主要旅游景点门票实行联票制、一卡通等,实行这种经营方式一方面能为旅客省钱,另一方面还能提高景区收入。
3.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经济
(1)以林业经济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山区应对自然灾害的防预能力。生态保护必须以林业经济为重点。在国家第二期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秦巴山区列入,十堰各县也全部列入。2008年底中央财政首次对南水北调水源地实施生态补偿,鄂、豫、陕三省相关地区获得补偿资金14.6亿元,如此巨大的补偿金额,为汉丹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注入了新的动力。发展林业经济,首先是实施天然林保护措施,利用国家第二期天然林保护的有利政策,合理使用资金,使天然林保护取得实效;二是创新思路,除封山育林外,重点发展育苗经济,以此增加经济收入,在生态经济圈内,建立若干个育苗基地,加快育林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三是大力发展果业,形成规模,促进销售;四是生态多样性保护与培植,根据动植物分布,设立若干个保护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五是构建林业防火与防治病虫害体系,把育林与防火防治病虫害相结合,提升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
(2)以山区城镇化与县域经济为重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城乡居住环境,建立生态家园。山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从分散到相对集中的过程,需要把居住分散的村民,集中搬迁到交通便利,相对平缓的地方,这样可以防止泥石流、山体滑坡造成的房屋建筑和人身伤害,抵御自然灾害,可以提高山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能够为以后扶贫减少压力,是生态保护的一大举措。据人民网西安2月21日电(记者王乐文)陕西省政府日前通过《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年)》,启动“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和“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分别涉及搬迁居民240万人和39.2万人。安康、汉中、商洛三市地质条件较差,山体稳定性较低,易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在去年百年不遇的洪灾中,11个重灾县均位于陕南三市,地质灾害致使当地居民遭受巨大生命财产损失,共计559万人受灾,因山洪滑坡泥石流死亡、失踪300多人。陕北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15年)规划总投资额1109.4亿元。移民工程实行保护生态,改善山区人民居住环境使人民富裕安康的策略。除库区移民工程外,山区的
新农村建设必须纳入整体规划,以乡或村为单位相对集中。统筹城乡,发展县域经济,通过城市带农村,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实现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建立统一的城乡市场,在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下,使城乡经济稳定持续协调发展。改变二元结构,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村人力资本,通过信息流的调节,使人流与物流中城乡和周边循环,达到城乡共享,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建设新农村和发展县域经济的举措,不仅对保护天然林的生态恢复,而且对退耕还林、退耕复林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3)统一领导、整体规划、分期分批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经济圈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含有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扶贫与移民工程、生态经济规划、矿产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等,这些都需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制定科学的规划,分批建设实施,特别是库区内的生态工程建设,应作为重点建设项目,治理库区周边污染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下狠心治理污水排放,唤醒“打瞌睡”的污水处理厂。从流域圈气候条件考虑,三个中等城市应具有大型污水处理能力,以便7-8月份下雨季节污水的及时排放和处理。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整治合并污水排放口,并在排放口处建立若干个大小不等污水处理厂。建立污水处理责任制,从疏通污水管道到污水进入处理环节,把每个环节责任制落实到位;其次是库区上游至源头的生态保护工程。在西峡商州及沿流域各县建立各自的污水处理企业,把污染消灭在源头。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关闭或整治污染企业,限制不能及时处理污染的产业发展,引进清洁无污染企业,要从大局出发,为子孙后代造福。
三、结语
汉丹流域生态经济圈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流域圈内的方方面面和多种因素,其保护与治理工程也涉及各个环节,因此要整体考虑、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只有确立生态经济的观念,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才能促进流域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仁东,李劲峰.等.南水北调对湖北丹江口水库区土地资源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2):109-113.
[2] 柳较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丹流域生态经济圈建设的探讨F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20-24.
[3] 市国土资源局.湖北省十堰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5牟)[EB/OL].[2008-09-04].
[4] 严炳洲.设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区已迫在眉睫[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ll-16.
[5] 打瞌睡的污水处理厂[EB/OL]..
[6] 9条支流124个排污口合围丹江口[J].中国质量万里行,2006(11):18.
[7] 要妥善处理三峡蓄水对中下游不利影响[N].新京报(电子版),201 1-05-19(1).[8]吴社全.陶德斌.总理在我市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N].十堰日报(电子版),2011-06-06(1).
[9]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EB/OL]..
[10] 卢家波.打好生态品牌,建设新竹溪――专访竹溪县委书记余春存[N].十堰周刊,2011-3-21(80).
[11] 王玮.生态,两竹农村发展的关键词[N]十堰周刊,2010-11-5(13).
[12] 黄华,胡红青.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66-69.
[13] 龚祥龙.汉江生态经济带[N].十堰周刊,201l-01-2l(6).
县域经济建设范文4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转型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与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使其发展受到局限。特别是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对县域经济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也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以GDP及人均GDP、财政收入及人均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的。受这样一种评价体系的主导,党委、政府在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由此形成五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政府履职单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过多地强调经济总量增长,必然导致其他职能的弱化,形成全体干部去招商的格局,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其二,社会发展边缘化。以完成经济指标为最高追求和单边追求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县域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被党委政府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三,资源消耗升级化。为了招商引资,县级党委、政府以廉价出售、出租、转让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作为手段,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县域经济指标伴随资源的高消耗而增长。其四,环境破坏严重化。县域拥有河流、矿藏、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比较好,由于过度开采资源而又缺少有效的补给措施,加之工业项目造成的废物排放,使县域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五,县域矛盾扩大化。在县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争项目、争进度、争形象,往往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采取强制性措施,导致农民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矛盾突出,影响县域稳定与和谐。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和演化,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县域发展的基本理念进行调整,确立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确立,应体现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比照,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既要看城区,也要看乡镇,既要关注经济发展速度,更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及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及社会基础。其二,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基本要求,县域虽小,内容体系却非常完备,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孤立地搞经济项目建设,应该促进经济项目和社会项目的协调发展。即使在经济领域中,也应使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商业项目等结合起来,注重项目建设间的联动效应,使项目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三,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新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评估应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对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形成,要对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科学评估,防止过度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其四,体现和谐发展的要求。县域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该考虑县域干部群众如何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并充分考虑县域干部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在关注经济指标增长的同时,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生质量提高的幅度。其五,体现民生发展的要求。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县域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城乡困难群体脱贫和社会救济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科学发展观由传统“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转变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目标、评价体系等的变化及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策取向,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缓解了县域经济指标增长压力,提供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机遇期。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增长,指标论英雄,数字出政绩。在这种发展理念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全部精力抓经济,抓经济最主要的就是抓GDP增长。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指标任务,县级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人人抓招商,人人抓项目,不仅政府职能被扭曲,而且在经济指标增长的背后,形成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资源浪费。提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级党委、政府能够从单纯抓指标增长的思维定势和压力下解放出来,进而从县域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县域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为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和新的跨越,提供了有利机遇。
2.扭转了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薄弱状况,提供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社会基础。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根本方向。然而,以项目为载体的县域经济建设,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和共性的原因,就是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既缺少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又使县域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缺少强有力的软实力支撑,特别是人才匮乏,管理落后,使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摆上重要位置,推动县域党政工作机构开始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从而改变县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失衡状态,进而为县域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社会基础和人才保障。
3.国家逐步调整产业政策和相关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党和国家所确立的重大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必将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进行产业政策调整,在财政、金融、税收等各个方面向县域倾斜,着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加大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一切,都使县域经济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农业、农村、农民在县域发展中占有较大比例,也县域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和最为薄弱的环节,依靠县域自身的力量难以得到解决,从而成为影响县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县域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利机遇。县域可以抓住“三农”政策调整的契机,在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乡村城镇化、管理社区化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与评估,被纳入到法制轨道,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这对县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资源丰富是县域发展的基础,资源型企业是县域发展的依托,但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环保措施,不仅造成县域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县域气候和环境状况,而且形成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县域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将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力度,这不仅对于恢复和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有利,而且促进企业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压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挑战大于机遇。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是传统县域经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运行管理到人才保障等,都面临转型压力,县域经济如何从传统发展观相适应转型到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需要系统性创新和变革。
1.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县域发展思路转型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评价体系等做出了新的回答,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由人来推动,同时又要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其二,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而不能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在内的统一体系。其三,强调发展的和谐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协调的、和谐的,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单一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发展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程度。其四,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具有全局和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今后和资源、环境的保障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使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思路面临转型压力,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共同进步,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如何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转向注重节能环保产业开发,等等。这种与科学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思路的确立,需要一个较长和痛苦的过程,也是县域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2.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要求县域经济结构转型
为了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杠杆,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限制。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县域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结构性调整压力增大。其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增长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例,在县域GDP中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但产品科技含量低,资源主导型项目为主体,产品关联度弱。第三产业发展薄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较大调整,由过去更多地关注第二产业转向提高一产和三产的质量、规模,使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其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压力增大。在县域三次产业总体布局失衡的同时,每一个产业的内部,也都存在失衡状况。如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占主体。在第二产业中,采掘业和加工业占主体。第三产业中,以城市商业为主体。每一产业内部都缺少有带动作用的核心集群,使产业发展壮大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以增强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其三,产业项目调整压力增大。县域产业是以县域项目为支撑的,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一些县域传统经济项目,如采矿、冶炼、矿产品加工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并增加限制性措施,市场准入和经营门坎提高,在新项目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老项目面临淘汰出局风险,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项目调整压力。
3.资源短缺与环保力度加大要求县域增长方式转型
简单、粗放、科技含量低、资源依赖及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是县域经济传统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县域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提高,一些传统发展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将被淘汰出局。由此,使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外延式县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型压力。其一,项目建设的资源约束增强。不能再以廉价出让、出租土地、矿山等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逐步提高的投资强度,提高了县域项目建设的成本,使县域招商引资的竞争更加激烈。其二,项目建设的环境约束提高。随着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大,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更加严格,环保设施投入增加,一些对环境有重大污染和破坏力的项目将禁止上马,这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三,项目建设的资金约束显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家加大了金融领域的宏观调控力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融资面临更多困难,而银行贷款又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由此迫使县域寻找摆脱投资拉动之路。基于上述种种情况,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型。
4.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要求县域领导方法转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县域和谐社会。这一本质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其一,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成本。除物质资源之外,廉价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国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更加注重保护群众利益和群众诉求,加强了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并对提高劳动力工资和改进劳动力工资支付方式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一切使得劳动力成本提高,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决策难度和复杂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决策更多关注项目建设的速度,而对百姓诉求关注较少,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县域党委、政府在做重大决策时,必须考虑涉及到的群众利益保护,依法制止项目建设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这将使决策难度增大而且复杂化,传统决策方式与方法需要加以改变。其三,坚持以人为本对县域领导方法提出新挑战。传统县域领导方法具有极强的“霸权”色彩,法治观念比较薄弱,党政领导个人主导型浓厚,由此也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使这种传统魄力型领导方法面临转型压力。
四、县域经济应对科学发展观的策略选择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转型要求。在机遇与压力面前,县域发展应该积极应对,采取以下策略。
1.加快干部培养,推进干部队伍转型。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乡领导干部起关键作用。应对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县域经济转型,首先需要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转型教育,推动干部队伍转型,由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县乡领导干部主导县域经济转型。为实现干部转型目标,其一,应加大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县乡领导干部头脑的教育力度。采取刚性措施,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使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意识。其二,应着力提高县乡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改变干部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加强县乡领导干部理论修养,提高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其三,应强化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领导干部能不能践行科学发展观,除其能力、素质原因外,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考核评价体系能否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特别是在干部政绩考核过程中,应改变“经济指标定乾坤”等“一票否决”作法,由只重结果转向重视决策、重视过程、重视全局、重视前景,只有考核评价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实现县域经济转型。
2.加强县域发展规划,优化县域发展目标。实现科学发展和县域经济转型,既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更需要循序渐进。因此,应加强对县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研究与论证,使县域发展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①以体现科学发展观为要求,调整和制订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县域发展策略,具有长期指导性,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和确立县域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作为县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纲,对于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意义。②以优化项目布局为重点,调整和制订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然要突出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应在县域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对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调整规划等单项规划,为科学发展观提供规划支撑。③以强化目标激励为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应强化目标激励的作用,从县域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发展战略,使科学发展的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逐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接轨。
3.推进区域资源整合,拓展县域发展空间。因应科学发展观需要而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应打破县域自成体系的封闭发展局面,综合考虑县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增强县域发展的区域规划性与协调性。特别是应充分考虑每个县域的优势和劣势,从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环境的需要出发,对相关县域资源、产业进行适度整合,加强区域性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开发和资源的重复浪费,从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和可持续能力。在推进区域资源整合过程中,应以省级行政单位为牵引,以项目为核心,以协作区为主要载体,以宏观调控为手段,由自然资源拓展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
县域经济建设范文5
关键词:县级公共图书馆;县域经济;信息资源;服务范围;服务方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信息的依赖与应用日益深入,这对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了挑战,因为其依赖于信息资源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县级公共图书馆具有一定的文献书目和信息服务手段,其对县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如何扩大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增强其功能,并提出新的思路和策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1 县级公共图书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当地的综合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如果一个地方的教育、科技和文化均得到了富有成效的发展,则其对本地县域经济发展必将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作为地方文化传播的图书馆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 县级公共图书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二十一世纪注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现在的信息资源对县域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要发展地方经济,相应的信息是必要的,因此县级公共图书馆应该更好地面向社会,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无论是生产的发展,还是居民收入的增加,都离不开居民素质的提高,而居民教育投资的增加是提高其素质的有效途径。居民所受的教育不仅包括其课堂上所接受的教育,还包括其接受各种类型的培训、示范、科普,以及居民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模仿。目前,多数居民已经认识到,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才能掌握丰富的科学和技术,而县级公共图书馆相对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满足居民的这一需求。
同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县域市场主体的企业和生产者必须独立做出各种投资决策,故市场信息对其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最大的特点是拥有相对丰富的信息资源,这是其他许多类似的机构所不具备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文献资料的方式,将居民迫切需要的经济和科技信息编制并发送到居民手中;可以帮助有关部门开展各种培训,从而为各类县域市场主体获得所需的信息做出贡献。
1.2 服务县域经济是县级公共图书馆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县级公共图书馆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而必然会导致公共图书馆有关信息资源建设的支出增加,而如果其所需建设经费不足,将极大地阻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因此,为了县级公共图书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其必须充分利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自己的文献资源,为全县各类企业和工商业者开展服务,为县域经济建设服务。
当然,为了充分发挥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优势,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县域经济的建设,首先是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服务新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县级公共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真正承担其主要职责,这会倒逼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从而也提高了县级公共图书馆自身的人力资源发展水平。因此,在服务县域经济建设中生存并发展是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必经路径。
2 县级公共图书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2.1 信息资源建设有待提高
县级公共图书馆经济信息平台的建设,不仅是县级相关部门、相关经济工作者和一些经济研究者所需,也是很多知识水平和网络技术知识缺乏的农民工所需。这就需要县级公共图书馆有关经济信息平台的界面设计比较明确,使普通农民工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想学习的信息。但我国大多数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平台没有做出科学的信息接口设置,使得人们在寻找信息时付出了更多的成本,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及时性和质量会影响很大一部分人所作的经济决策。由于县级图书馆工作人员较少,业务需要改进,所以平台的信息更新缓慢,影响了信息用户的工作。目前,我国大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有关信息的均较为缓慢,无法满足居民的信息需求。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图书管理者存在不负责的现象,其经济信息由非专业人员收集,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也影响了信息的时效性。
由于信息的用户范围很广,图书馆在信息平台建设中如果定位不准确,也会使信息失去了其有效性。然而,我国大多数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定位是不准确的,他们认为县级图书馆只是为社会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其服务于经济建设只是一个附带的任务;有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根本就不重视图书馆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功能,其所的信息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参考作用。
2.2 经费入不敷出,硬件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因资金有限而没有建立完善的硬件设施。首先,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一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由于资金的原因,在信息技术平台软件的选择上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弱的信息平台软件,这就大大降低了信息用户的使用效果,使得在浏览高峰出现系统崩溃的现象。其次,一些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数据库所储备的馆藏书目较少,信息平台所需的数据库也较少,经济数据库则更稀缺。再次,一些图书馆因资金问题而放弃与其它数据库合作,使图书馆信息传输量大大减少,影响了其有关经济信息的传输。
2.3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县级公共图书馆因经费相对短缺而带来了人才引进困难,使得图书馆在使用新兴信息平台时缺乏技术人员,从而影响了信息的传输效率,也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效率。其次,在一些人眼中,图书馆是一个缺乏技术与相对弱势的部门,其工作人员虽然端着政府财政供应的铁饭碗,但其身份比县级其它强势部门人员要轻,受社会尊敬的程度也不够,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滋生了许多的惰性和不注重自身的学习与修养,对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正常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3 对策分析
3.1 提高认识,增加投入,加强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力度
政府和社会要充分认识到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其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基石的高度来重视。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分不开的,为此要加强领导的责任感,使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使图书馆的建设经费得到落实,从而解决县级公共图书馆资金不足的问题。
硬件设施的质量决定了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质量,只有通过增加建设资金,图书馆的信息平台建设才能有一个强大的台阶,图书馆才能引进先进的软件和设备,故政府应加大对县级公共图书馆信息平台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在信息平台数据库的建设中,政府要加大对数据库的投资,引入经济信息和科技信息数据库,为用户收集大量的有用信息。
此外,应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人才培养,加强对员工的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将他们送到上级图书馆学习,提高其信息服务、信息管理、信息分析的能力。同时,县级图书馆还应开展定期的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会议,使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使员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先进的管理水平、现代化的服务技能和创新精神,为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3.2 完善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平台建设
首先,完善信息平台接口的建设。信息平台接口是图书馆信息平台的窗口,它是信息传播的先导,其设置的合理程度和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经济信息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因此,接口必须设置清晰。县级图书馆可以用大图片库来对之进行设置,或者用更醒目的字体来写每个类别的名称,以达到醒目的目的。
3.2.1 提高信息平台的信息质量
经济发展除了要求信息传输据需要时效性外,还要求信息传递具有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此,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管理,以促使他们加快信息的更新速度和优化信息质量。一方面,培养高素质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由于自己的工作疏忽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应建立信息更新监管机制,通过建立机制,对馆员所建立的信息平台进行实时监控,检查其是否更新信息,并检查更新后的信息是否具有质量。
3.2.2 明确图书馆的作用
县级图书馆必须紧随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步伐,结合县域经济发展进程,将自身定位为服务经济与文化建设的信息传播中心。为此,在构建经济信息平台工作上应注意三点:一是为培养县域经济相关部门的人才提供服务;二是为县域经济建设提供信息和相关的资源共享平台;三是县级公共图书馆要将自己的位置由关联角色向主动提供服务、主动提供信息网络转变。
3.3 加大对县域经济主体的服务范围
3.3.1 开展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地方图书馆在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县级公共图书馆有必要利用自身优势,找到最佳的服务入口点,充分利用可能的途径,尽最大努力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使图书馆成为政府工作决策咨询的较佳选择。同时,县级公共图书馆应抓住机遇,通过为地方政府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公共图书馆融入社区,融入社会。为达此目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媒体监督和舆论监督信息;可以为政府提供经济与科技信息的服务;可以建立政府信息阅读区;建立与政府决策相一致的特色资源基地等。
3.3.2 为当地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有必要利用相关信息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为决策提供参考。县级公共图书馆是信息资源配送中心,具有一定的信息供给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县级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图书馆文献传递、网络建设、联合搜索,图书馆联盟、国内在线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信息。然而,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虽然县级公共图书馆具有一定的信息供给能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县级公共图书馆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相对不多,大多局限于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并没有将信息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企业。因此,县级公共图书馆要转变原有的现状,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为县域范围内的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与经济信息服务,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3.3.3 为当地社区开展服务
为了强化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县域经济的作用,其应该为当地社区开展经济服务。大多数社区的读者缺乏对图书馆使用的认识,其很难从图书馆获得有关经济发展的科技与经济信息。县级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社区网站的优势,组织人员向社区进行讲座、宣传,讲解图书馆信息资源平台的内容和使用技巧,提高社区居民查询经济与科技信息的能力。同时,可以在社区建立一个移动图书馆,定期到社区发放各种经济类书籍,指导社区开展各种阅读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经济知识。
3.3.4 为居民提供完善的经济信息服务
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以提高居民的经济素质,进而帮助居民增加收入。为此,县级公共图书馆应主动发送信息到居民手中;根据县域特点,组织人员写出尽可能多的经济知识,以满足不同群体人民的需要;通过互联网为居民经济信息,并收集居民的需求信息;利用图书馆平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居民举办培训班,帮助居民在增加收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4 创新支持县域经济的服务方式
3.4.1 创新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
首先,开展各种类型的经济讲座。讲座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县级公共图书馆非常适合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推广讲座服务。近年来,我国各大图书馆的讲座业务十分活跃,邀请了许多专家学者在不同领域对居民进行讲座,读者反映较好。因此,县级公共图书馆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是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很好的服务方式。
其次,走出图书馆大门,深入民众,实施跟踪服务。县级公共图书馆要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有必要走出馆门,深入各个乡镇进行调查摸底,特别是对重点企业和专业户,要和他们保持联系,及时总结经验,拾遗补缺,不断为他们输送各种经济与科技信息。图书馆还可以组织一个技术服务团队,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各个乡镇,为群众提供经济难题的解决方案,一些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分类收集,并咨询有关部门,从而解决群众遇到的一些经济发展难题。
再次,举办经济与科技图书展览会。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多数居民对经济和科技类书籍有需求,但有的由于路途遥远而难以得到这些书籍。县级公共图书馆可以将适合居民需求的书籍送下乡进行展览,为当地读者提供服务;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开展电路技术的视频放映,根据乡镇产业结构的特点,根据居民需要及时提供有用的信息。
3.4.2 加强与当地经济与科技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经济和科技部门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县域经济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当地经济和科技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一方面要积极为当地经济和科技部门提供科学文献检索和咨询服务,通过对经济和科技部门的支持来间接服务于县域经济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方经济与科技部门在经济研究和科学技术上的成就为县域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因为这些部门的研究成就实际上表现为当地生态和当地社会经济的结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更容易为当地民众所接受。县级公共图书馆可以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将经济与科技部门的研究成果发送到县域各乡镇,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苏雪梅.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途径探索[J].科技世界,2012,(19).
[2]秦强,郭卫,马晓晶.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途径探讨[J].知识经济,2013,(13).
[3]朱鹏威,于岩.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探索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县域经济建设范文6
[关键词] 县域 市管县 省直管县 体制改革
县域经济是以县(市)级行政区划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是具有区域性、层次性、开放性特点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单元,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的总和,是区域经济的概念之一。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其经济活动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丰富性。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是功能较为完整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党的十六大首次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广阔,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县级经济对国家政治的稳定、政权的巩固、经济的发展、小康的进程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市管县体制的由来与存在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地改市、市管县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延续而来,强调中心城市对省级行政的产物。市管县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为了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落实。另外,由于当时农村以农业为主,交通和通讯不发达、行政辐射的面积有限,需要中心城市对县、乡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管理。从历史观点和中国国情分析,市管县体制有其有利一面,特别表现在某些市管县政府与市场力量等合力推动了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并解决了一地两府的矛盾。但对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格局的转变、城乡资源的整合和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却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严格地说,市管县的地级市政府是城市政府,它凭借政治资源优势弱化了县(市)政府公共权力,并沿用传统的城市剥夺农村的方式维持农村依附城市的制度安排,进一步固化了城乡两种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这种体制还人为地强化了中心城市对县(市)域经济的行政干预和人财物资源的索取,形成了城市与农村的不合理的竞争态势,使市县(市)关系紧张,与开放的市场经济背道而驰。同时,这种体制不仅增加了行政层次,拉长了行政距离,助长了、等级观念等不良作风,更为严重的是广大农民的民生之事得不到解决,人民群众不满意。长期以来,多数市管县的城市政府把经济建设强调到惟一的程度,把经济增长、投资增长作为硬指标硬任务,并作为官员、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标准。一般而言,城市的经济增长决定某一区域的经济增长。城市与农村相比,农村除了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外,几乎没有其他可以用来创造收入的资本,而城市相对集聚了一切资源优势,增加投入且能在短期内形成国民收入,进而直接影响官员政绩。因此,市管县城市政府一般有很强烈的重城市、轻农村,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的偏向。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官员任期制和干部年轻化的年龄约束,助长了政绩短期行为,更进一步强化了市管县体制下的城乡分治倾向。在这种政绩行为诱导下,市管县的城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有很大的难度。
二、省直管县的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
从全国百强县发展来看,这些百强县的发展有着内外的各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我们发展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百强县发展的经验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突破传统市管县体制
2002年浙江入选中国百强县有26个,列全国之首,比第二位的江苏多9个。浙江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与浙江“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有关。从1994年以来,浙江实行省直管地同时直管县的模式,即“市县分治”,市只管区。地区一级财政只对省财政有结算关系,而且其预算内财政收入仅限于地级政府所在市,而与行政辖区内的县(市)没有对应的财政结算关系。预算内的财政结算,县(市)财政与省财政直接结算,对地级市没有上缴任务。少了地级市这一中间层级,避免了“市刮县”的现象,调动了县级党政干部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二是浙江给县(市)扩权。浙江省在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按照“能放都放”的原则,除人事权外,把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权都下放给县。权限下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很多经济权限按行政层次划分的束缚,有利于政策、制度执行的规范化,有利于优化投资软环境,促进了政府转变职能。2002年8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一举打破以往上级向下级“放权”采取的逐级让权的传统做法,省级政府行政部门绕开市级政府行政部门直接“放权”。全省共有17个经济强县(市)同时受到“扩权”的惠泽。“扩权”的范围包括12大类、313项具体的审批权限,几乎囊括了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方面,涉及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10多个政府部门。县里在经济管理权限上几乎和行政上级地级市“平起平坐”了。
2.深入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就是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社会结构转换的过程。全国百强县强在哪?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工业相对发达。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抓项目建设,加快了县域经济规模扩张,大大增强了县域经济实力。许多经济强县的经验表明,工业发展快,县域经济才能发展快;工业强特别是骨干企业强,县域经济实力就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强县,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培植优势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从全国看,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的实力来自特色所产生的竞争力。广东把发展壮大园区经济是提高县域工业聚集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县域工业发展一定进园区,不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污染老路。以资源引项目,以项目引资金,以存量引增量,采取园区招商、规划招商、重点项目招商、产业招商等方式,把乡镇企业、外来企业集聚到园区,保护环境,延长产业链,形成聚集型园区经济,推动形成簇群经济和块状经济。要求发展园区经济一定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地理条件确定园区的功能定位,选准位置,搞好规划,正确招商引资,做到边建园区、边招商、边发展,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投产一片,见效一片,滚动式发展,防止盲目圈地,浪费资源。
3.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要从多样化转向特色化,使区域特色块状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支柱
寻找市场,按市场需要生产,多样化的产业和产品结构,是20世纪80年代浙江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起步阶段的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把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市场、乡镇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企业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有效地促进了县域产业从多样化转为特色化。特色块状经济的发展,孕育了相应的专业市场,达到了贸工一体化发展,以工兴贸、以场兴块,推进了二次创业的良好局面。像萧山、诸暨一样,浙江的绍兴、鄞州、慈溪、义乌等县市均有较好的特色块状经济。各地具有特色的块状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快了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极大地促进了浙江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
4.坚持对外开放,借助外力求发展
县域内的资源是有限的。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破区域界限,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资源,面向国际统筹规划,科学决策。加强与县外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协作,才能加快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县域内的集聚,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利用外资和吸引外资企业,拓宽自己的市场,离不开政府营造有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有序竞争的环境。世界500强有11家公司到顺德投资;有16家企业落户江苏太仓市。台湾十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商已有6家落户江苏昆山,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已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为此,我省一些县(市)要尽快走出政府建设资金不足――对市场主体规费过重――市场主体设立减少――政府建设资金来源更少的恶性怪圈,不断改善经济环境,加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提高对外开放度。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加快本地资源、资产与外地资金、技术、人才的有机融合,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5.坚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民营经济是县域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实践证明,哪个县民营经济发展快,那里的县域经济活力就强.经济规模膨胀就快。浙江省温州市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壮大民营经济上.目前该市民营企业已发展到5万多家.其中注册资本超亿元的超过干家。去年民营经济总量达976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0%以上,民营经济已成为温州经济的主体。只有把民营经济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才能带动带活县域经济。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是集“民资、民智、民力”于一体的民本经济,是充满活力的经济,是植富于民的经济。浙江萧山区1万多家工业企业中,97%以上是民营企业;绍兴县工业结构以轻纺为主,企业结构以民营为主,工业销售的85%来自民营企业。因此只有转制搞活、放手发展、开放引进、发展壮大一批民营经济,并使其在县域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才能推动县域经济的快步发展。
6.通过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来实现
从1978年到1997年的20年中,浙江县域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以农村工业化为主导。1998年,浙江针对城市化大大滞后于工业化的实际提出了加快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浙江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以城市化来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新阶段。县域城市化建设突破了以建制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时期的局限性,开始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提高县域城市化的水平。各地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改革新举措,确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运用市场机制的新手段,培育多元化的投资新主体,县域城市化建设取得了神奇的进展。如浙江的苍南县龙港镇,当初为五个小渔村,建设发展到今天已成了集聚了23万人口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民第一城”。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城镇化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努力培育二、三产业,增强城镇产业支撑。积极引导农村工业向小城镇集中。强化城市经营理念,不断提高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完善劳务输出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规范劳务中介组织发展,建立通畅的劳务输出渠道。完善户籍管理、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政策,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薄贵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体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