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矿产资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矿产资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矿产资源

科学矿产资源范文1

关键词:矿业院校;采矿工业专业;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075-03

一、问题的背景与提出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特别是近十年来大宗矿产品资源如石油、煤炭和铁矿石等重要的能源与矿产的消费量一直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矿产资源消费需求量之大、逐年增量之快,是国际上任何国家所不曾经历的。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储量耗竭性、供给稀缺性与对矿产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矿产资源国际间的配置显得尤为重要,矿产资源管理国际合作也成为我国国土资源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矿产资源管理能力与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矿产资源管理是国家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等手段对我影响矿产资源的各种行为进行调整、协调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促进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在此新形势下,“矿产资源管与评价”课程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全球资源观的教育,从全球化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矿资源形势,用全球化的思维指导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国际合作,理清思路,定好位,并紧密结合国家的资源战略,培养更多具有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理论基础,特别是具有采矿工程学科背景的本科生。笔者结合“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就新形势下如何保证采矿工程和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质量,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业务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全面、具有全球视野的矿业人才,成为新时期矿业类院校本科生教学培养内容不可缺少部分及本科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二、课程目标定位

矿产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是矿产资源主管部门以矿产资源所有权者和国家行政管理者身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矿产资源进行的综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涉及矿产资源评价等学科知识,包括矿产资源的储量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监督管理和矿业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资源需求量、对外依存度以及国际矿业开采技术水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地质勘查理论和技术、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和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的实施以及矿业权市场的初步建立,国家对采矿造成的环境破坏要求越来越高等,对从事矿业资源开发技术和管理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当前矿产资源开发的最大特点是呈现多样化和逐步走向市场化、国际化,从事矿产资源开发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矿产资源开采理论和技术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经济评价和矿产资源管理的知识,从而必须促使采矿工程学科内容的调整和拓宽[3,4]。因此,矿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也应由技术型发展为技术-经济-管理型,“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从原有的纯采矿技术人才拓宽到以采矿技术为基础,具备国际视野并掌握一定的技术经济评价和矿产资源管理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设

“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涵盖内容较广,主要包括矿产资源评估的基本概念、矿产资源评估基本方法、矿产资源供需预测、矿产资源服务年限评估、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估以及矿业权(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等内容,各内容间密切联系成一整体。

矿产资源评估的基本概念是进行矿资源评估的基础。与其他自然资源不同,矿产资源在被开采利用之前,其规模、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开采技术指标和条件是不能完全确定的。因此,正确理解矿产资源的确切含义、基本特征和工业性质,是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的前提。

矿产资源评估方法是矿产资源评估中所运用的特定技术,是分析和判断矿产资源价值的手段和途径[5]。在确定矿产资源基本开采指标、开采条件和评估目的后,评估方法的选择成为影响矿产资源价值的最重要因素。要明确指出,同一个矿床,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在不同的矿业时期,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评估结果。因此,矿产资源评估人员应在充分了解被评估对象具体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条件以及国际经济环境,选择合理的评估方法。

矿产资源供需预测。世界矿产资源丰富,我国大宗矿产资源非常紧缺,发达国家中的一些重要资源国,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仍坚持通过出口资源来提高国内经济,并希望为其开发的矿产资源寻找新的市场。抓住全球矿产品供需形热变化及其带来的战略机遇,对优化我国矿产资源配置及提高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的教学内容在全球资源的大背景下应当不断地丰富,增加矿产资源价格变化对经济影响的探讨环节,课程教学内容应结合国家经济发展进程、行业运行变化,不断深入并突出体现矿产资源需求与国际矿业市场关系等内容。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是一个综合指标,是影响矿床开采的重要因素,既要考虑资源储量规模,又要分析矿资源赋存的地域条件、外部环境条件等。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估的教学内容主要针对影响矿资源开采的影响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估矿床的开采价值,主要采用专家评定、灰色理论分析法。

矿业权是指赋予矿业权人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开采和采矿等一系列活动的权利,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矿业权评估是指由专业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资源评估准则,依据相关程序,对矿业权市场上合法流转的探矿权、采矿权等资产价值的评估。随着与资源大国战略合作关系加紧,国际市场上的矿业权管理将成为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矿产资源国际合作的内容具体涉及矿业宏观管理、矿业权管理与市场、矿业税收政策、矿山环境保护、矿业融资等。在全球化背景下,矿产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个国内问题,也是个复杂的国际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6]。

四、课程教学实践

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课程,其内容涉及地质学、矿床开采技术、矿床技术经济和管理学等。为了适应专业建设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突出重点、加强各部分之间紧密相关,构成统一的学科体系,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以下三方面特点:(1)知识结构系统性:从基础地质理论、资源勘查技术手段、储量分类、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资源管理五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框架体系;(2)知识结构规范性:由相关标准构成资源地质勘查标准体系,由矿床开采技术规范建立矿床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标准体系,由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指导矿业权的流转;(3)知识实用性:采用理论、方法、规范、实例与讨论步骤构成课程教学体系,注重老师传授与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并参加讨论,以课堂教学为基础,辅以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环节[7,8]。

(一)加强课堂教学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和动手能力培养。教学实践环节共40学时:教师教学30学时;素质拓展4学时,主要安排学生自己查找感兴趣的与矿产资源管理相关的资料并做总结发言讨论;实验室教学2学时,学习各种采矿技术知识,包括三维地质模型、采矿方法模型等;课程设计4学时。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注重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负责引导学生的学习和讨论,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小组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加强小组学习和帮扶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见解,而后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极大地融入课堂,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认真备课,采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大量数据、实例分析讲解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的基础;同时课后留一部分作业,使学生能巩固和复习课堂所授知识;认真批改学生提交的作业,并集中讲解存在的问题;上课提前10分钟进入教室,准备上课资料并解答学生疑问。

(二)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体现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环节,也是补充课堂教学内容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地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充分利用学校及学院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创新示范基地以及工程测试中心。在讲解矿产资源分类、分布的实验教学中,以地质标本实验室为基础,设置认知矿石标本、读图和岩心编录实验,使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实物形象结合。通过矿体三模型和采矿方法实物图,使学生了解不同赋存条件矿物的开采方法,在进行对比分析矿床开采设计方案中有哪些需要进行详细分析,各种开拓、开采设计方案与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设置虚拟矿床开采中心和数字矿山实验室开放日,积极提供实践教学平台,并将实验教学和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加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矿产资源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学以所用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通过对整个课程阶段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验室实验教学的学习,要通过课程设计这一重要环节来实验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同时也是进行工程训练、培养科研能力。课程设计是一次系统的综合训练,又是最能检测学时对知识理解和把握,以及展示学已致用的教学环节,还是进一步学习和查漏补缺的一个比较环节。通过矿产资源的开采设计,使学生掌握矿产资源开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资源开采的具体分类方法;通过虚拟矿业权的流权,使学生掌握了解了矿业权流转过程中都涉及哪些法律、法规,流转过程以及与国际矿业公司矿业合作的视野。培养了学生从管理者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高度。

(四)加强现代矿业法律与法规学习

矿产资源开发涉及面广泛,常由于法律意识薄弱而引来官司,少者罚款,重者停产整顿,甚至关闭矿山。国内涉及矿产资源开发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等。同时要重视国外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详细了解并与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对比,切忌习惯地执行不同国度的规范,否则,将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作为矿业类院校本科生,必须学习和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和意识,因此,加强学习矿产资源开采的相应法律课程,应列入矿产资源管与评价课程讲授的重点内容。

(五)加强国际化管理理念和外语基础

我国大宗矿产资源非常紧缺,国外矿业投资渠道和案例逐渐增多,矿产资源管理的教学内容在全球资源配置环境下应当不断丰富。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吸取先进国际采矿专业课程的优点,也要结合我国采矿环境的情况,结合国家经济发展进行、行业变化和国家经济需要,增加国际矿产资源价格对国内经济影响分析,成为该课程教学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例如,结合本课程,增设谈判模拟试验,虚拟矿业并购背景,使学生熟悉矿业并购流程和需注意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随着国内矿业环境与国际深入融入,我国从事海外矿产资源开发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涉及国家和矿业类型也越多,合作方式不一。需要与各级人员,包括国外工人、地方政府、各级主管部门交流,熟练运用当地语言特别重要。因此,除了要掌握国际通用语言-英文除外,还应该鼓励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多学习第二外语,如西班牙语、法语和俄语等小语种,如有可能,应采用双语教学或增设第二外语班[9]。

五、结语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随着工业发展进程和采矿技术不断提升,国际矿产资源已进行共同开发利用时期,作为具有行业特色的院校,对矿业类院校本科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价课程要结合大的国际矿业环境,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产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加强国际化管理理念和外语基础,才能提高采矿专业的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培养出满足矿产资源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牛建英,赵连荣,王炜.全球资源配置下的“矿产资源管理学”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1,(3):78-80.

[2]曹代勇,魏迎春.煤炭地质勘查与评价教材建设新探[J].煤炭高等教育,2015,33(1):110-112.

[3]华心祝,杨科,涂敏,等.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103-105.

[4]张磊,屠世浩,乔明,等.中澳采矿工程专业教学的差异性研究[J].教改教法,2015,324:62-64.

[5]魏迎春,曹代勇.矿业类院校地质勘查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8):80-82.

[6]张玉梅.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管理国际合作的思考[J].资源行政管理与法制,2010,(5):28-34.

[7]杨胜利,秦凤华.加强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环节[J].中国校外教育2010(45):45-46.

科学矿产资源范文2

【关键词】矿产资源;利用现状;GIS;调查;数据库;模型;应用;评估

1 GIS的定义

GIS在地学领域发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新时期计算机、卫星、数字处理、模型加工等一系列技术的有机整合。在矿产行业中GIS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指在计算机和网络的软硬件系统的支持下,展开对矿产资源现状、分布、开发利用的综合体系,GIS主要以空间、地理信息为加工平台,通过计算机、遥感等技术的综合利用形成对矿产资源更为准确、全面、科学地把握,进而为矿产资源管理、矿产开发决策提供前提和基础。

2 GIS的发展现状

在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中GIS正在取得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应用层次逐步加深的效果,通过GIS的技术应用,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正在走向组织一体化、行为标准化、数据加工自动化的趋势,GIS为基础的矿产资源空间分析能力正在逐步提升,GIS为平台的矿产资源模式应用正在逐步推广,不但提升了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的效率,而且从结构和系统上确保了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的质量,应该看到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中应用GIS已经成为工作的必然和趋势,因此,要重视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中GIS的科学、合理、高效利用。

3 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中GIS的价值和功能

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是矿产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决定矿产资源开发、保护、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性工作,在信息化时代里,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应该发挥出GIS的结构性、系统性优势,这是GIS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GIS基础上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数字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3.1 GIS的统计价值

利用GIS在具体的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中,可以形成对矿产资源全面而科学地统计、检验和认知,使社会和国家了解到矿产资源利用现状,有利于摸清我国矿产资源的家底,明确矿产资源利用的真实现状,这对于保持矿产资源稳定、盘活矿产资源存留,稳定矿产资源供应有着积极的意义。

3.2 GIS的支撑功能

通过GIS的应用可以建立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的数据库和信息加工系统,有利于整个矿产行业建立起与国际相一致的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体系,做到对矿产资源利用现的准确把握,实现对矿产资源动态地监督和管理,为国家和政府的矿产资源利用正常提供技术和系统上的支撑,为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的数字化、科学化提供保障。

3.3 GIS的研究功能

GIS可以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全面了解和科学分析,可以帮助行业和社会建立起从资源、经济、环境等环节入手,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矿产行业新的模式和体系,特别对于矿产的科研工作更是具有高度的支持能力和保证作用,对国家建立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体系和机制有着理论上的支撑作用,对国土资源部门高效履行矿政管理职能提供技术成果和研究成果的支撑。

4 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中应用GIS的技巧

4.1 建立矿产资源的GIS数据库

在矿产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工作中要全面应用GIS的系统性和信息化的优势,展开对矿区资源的全面分析,特别要建立起关于矿产类型、矿产储量、核查成果的信息库和数据库,做到对属性数据全面地加工,对空间图形数据要进行有效管理,通过GIS系统提升数据库的工作效能和,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奠定信息化和规范化基础。

4.2 建立矿产资源信息的GIS模型

要积极利用GIS的数字化优势,以GIS的应用建立起矿产资源现状的信息模型,克服矿产资源现状调查工作中出现的随意性,提高调查内容的完整性,完善调查的细节和重点,做到对资源利用信息综合地处理和高质量地加工,做到对矿产资源利用现状的有效跟踪,做到对矿产资源调查综合水平的保证。

4.3 加强对矿产资源的评估工作

在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的实际工作中应该利用GIS做到对矿区的合理划分,使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能够做到科学而全面地核查,在充分评估矿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控制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量,降低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野外工作的难度,确保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的进程与质量。

4.4 完善GIS系统的具体应用

GIS具有升级和扩展的功能,在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过程中要以GIS的基本系统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将评价软件、分析软件引入到GIS系统和功能之中,实现对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动态地管理,在提升GIS系统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发挥GIS的优势,构建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的新模式。

5 结语

GIS体系在软硬件系统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经进入到了应用的普及化时代,在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中GIS的利用可以有效提升调查工作的效率,做到对调查工作成本和质量的有效保障,使传统的矿产资源调查工作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当前矿产资源调查工作要继续发挥GIS的优势,从调查工作中GIS的实际应用出发,提升GIS的运用能力,扩展GIS的应用空间,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做到对矿产资源深层次、全面性的开发。

参考文献:

[1]马春萍,和春燕,侯红松.遥感与GIS结合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2(01).

[2]李卫,李海平.浅谈GIS技术及其在岩土工程勘测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2).

[3]杜培军,刘伟,李永峰.基于GIS的能源矿产资源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02).

科学矿产资源范文3

关键词:矿产资源 最优开采 模式

一、矿产资源开采现状及问题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齐全,总量丰富,但需求量大的大宗矿产资源十分紧缺,人均矿产资源严重不足,后备资源又跟不上,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这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将超过35亿吨,2008―2020年累计需求超过430亿吨;石油5亿吨,累计需求超过60亿吨;铁矿石13亿吨,累计需求超过160亿吨;精炼铜730―760万吨,累计需求将近l亿吨;铝1300―1400万吨,累计需求超过1.6亿吨。如不加强勘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届时在中国45种主要矿产中,有19种矿产将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其中11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上升到60%,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在40%左右,铜和钾的对外依存度仍将保持在70%左右。

在铁、铜、铬、钾等我国紧缺矿产需大量依赖进口的同时,优势矿产出现了“优势不优”的现象。长期以来,我们仅注重发挥钨、锡、稀土等优势金属矿产的出口创汇效益,而忽视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来控制、影响全球市场,其战略效益没有得以发挥。并且由于盲目出口,竞相压价甚至低价倾销,导致这些优势矿产国际市场价格崩溃,长期低迷。更为严重的是,高强度的开采,产量和出口量的大幅增加,是以缩短储量的保障年限为代价的。目前我国几种主要的优势金属矿产,保证年限甚至低于世界储量的保障年限,出现了“优转劣”势头。

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今后世界矿产资源的供求变化、暂时和局部的短缺、矿产资源价格的异常波动以及政治动荡等,势必会对中国某些矿产资源供给产生巨大冲击,进而危及经济安全。随着中国未来某些矿产资源进口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外矿产资源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的国内矿产资源市场与国际矿产资源市场的联系必将日益密切。国际矿产资源市场的变化,特别是国际矿产资源价格的波动,可能会对中国矿产资源的价值和开采速度等方面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开采问题已经成为可能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国家对外战略利益和人民生活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最优开采理论研究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资源耗竭之前,找到具有经济价值的可替代资源。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在客观上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对资源的开采利用强度超过了这一客观限度,在替代品没有出现的时候矿产资源就被开采完了,这可能会威胁到当代和后代人的生存。最适耗竭理论强调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前提下,矿产资源的耗竭速度与其替代品出现的速度相一致,即新的替代品出现之际恰是原有矿产资源的耗竭之时,以不影响当代人和后代人的正常发展,保证资源、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最适耗竭理论也是最优开采速度、最优开采路径、最优开采时间的相互协调和统一。

中国学者对矿产资源最优开采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矿产资源对社会所产生社会福利最大化;二是基于矿产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一)基于矿产资源福利最大化研究

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从国家或政府的职能角度考虑,矿产资源在其寿命周期内的开发利用过程,应该保证资源的开发者和消费者的跨期福利之和达到最大,而不是只考虑其中某一方的利益。否则,就会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和不公平,社会福利的损失是国家作为资源开发的规划者应竭力避免的后果。

(二)基于矿产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研究

资源开采的价值最大化理论是从资源所有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应该采取何种开采速度才能达到收益的最大化。对于资源所有者来说,资源的总储量是不变并且有限的,不会因开采而增多,现在开采利用与未来开采利用均是开采利用,那么何时开采能够实现收益的最大化,这便是资源随时间序列的有效配置问题。

由于矿产资源的总价值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仅与总储量、资源赋存条件(级差)有关,而且还与开采规模、速度有直接关系,不能简单的用静态的模型去处理,必须用动态的方法研究某一资源总价值,也就是研究在该资源开发的整个寿命周期内的最优开采速度,即各时期的最佳产量,使得资源效益的贴现现金流最大。

从对最优开采速度理论的综述中得出,最优开采速度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利用理论和效率理论。矿产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若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强度超过客观上的强度,就来不及寻找替代资源,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威胁。最优开采理论是以不影响当代人和后代人的正常发展,保证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最优开采速度研究在纯理论层面两个重要意义:一是从根本上加深对矿产资源的认识,推进学科向前发展;二是为可持续发展在矿产资源方面提供理论依据。而在应用层面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利用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参照系,为实际利用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三、主要开采模式与最优开采模式

矿产资源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的以加倍的开采增长率加大开采规模和开采速度,最终导致矿产资源提前耗竭,替代产品还未出现,矿产资源早已消耗殆尽,如图中的曲线b;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矿产品持续投入的增加,矿产资源的可替代产品有可能在矿产资源耗竭之前就已出现,这样就可以加快矿产资源的耗竭速度,不断加大开采规模和开采速度,使矿产资源加速耗竭,如图中的曲线c;就目前的矿产资源综合系统中,维持现有的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在矿产资源完全耗竭之时,恰是新的替代品出现之际,矿产资源的耗竭曲线是一正态分布曲线,如图中的曲线a。矿产资源的开采不仅要满足可持续利用,而且要满足矿产品的消费情况和矿产资源性企业的发展。笔者认为,矿产资源的最优开采速度曲线是d。

矿产资源最适耗竭模式

(一)矿产资源的提前耗竭开采模式

如图中的曲线b所示,是矿产资源的提前耗竭曲线。曲线b所表示的是矿产资源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一味加大开采速度和开采规模,以企业所能达到的开采能力一直开采下去,直到矿产资源的完全耗竭。但是由于其替代产品还没出现或是处于萌芽状态,与矿产资源相关的一切产品及其化工原料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阻碍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矿产资源生产者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忽略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也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挑战。

(二)矿产资源的加速耗竭开采模式

如图中的曲线c所示,是矿产资源的加速耗竭曲线。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从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产品加工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高速发展,一些低品位的矿石也得到了相应应用,精深加工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新的矿产资源产品不断涌现,都不同程度的加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同时,矿产资源新勘查储量的增加和技术含量的提高,一些难选难采的矿产资源也得到了突破,再加上大量的资金投入新产品和替代品的研究,相应的矿产资源的替代品的出现将会加速。在矿产资源的加速耗竭过程中,由于利润的提高和投入的加大,相应的采矿、选矿和矿产品的加工对环境的威胁也将受到抑制,使矿产资源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社会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模式

如图中的曲线a所示,是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正态分布曲线模式。矿产资源的生产者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利润,还要注意到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当矿产资源的开采速度达到一定的规模,随着时间的延长,矿产资源的开采速度逐渐减小。同时,新的替代品出现之际就是矿产资源的完全耗竭之时。

(四)矿产资源的最优开采模式

如图中的曲线d所示,笔者认为在替代品还没有出现的情况下此曲线d是矿产资源的最优开采曲线。要维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有两种选择,一是停止矿产资源的开发,将其留给子孙后代;二是继续按市场规律开发矿产资源,同时弥补矿产资源的消耗。矿产资源的开采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消费者对于矿产资源需求不断的增加,开采速度也应该相应的增加。无论是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考虑,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是矿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矿产资源的开采速度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此开采模式不仅满足了矿产资源生产者的利益最大化a,还注意到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并兼顾了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以上四种矿产资源开采模式中,显然曲线d是我们的首选,也是最优开采的精髓所在。只有按这种模式发展下去,才能取得企业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但也不排除矿产资源的加速耗竭模式,这种模式的矿产资源的发展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并且有一定难度。必须避免矿产资源的提前耗竭发展模式。

四、结论

随着矿产资源作为一种耗竭资源和军事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一些矿产资源对外依赖程度的日益加强,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放到了中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方面,并已经对以往错误的矿产资源开采思路进行反思。由于矿产资源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l]王新宇,魏晓平.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资源开发动态决策模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2]魏晓平,王立杰.矿产资源价值动态模型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7,26.

科学矿产资源范文4

关键词: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F426.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3.084

1 落实科学发展观,宏观推进矿产资源管理

在矿产资源管理中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作为管理工作中的长期指导思想,且遵循这一原则。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建立健全有利于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与机制。明确市、县、乡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加强矿产资源国情国策和法制教育,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落实最严格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科学的发展观关系矿产资源管理全局的问题,必须实行科学民主决策,要建立矿产资源管理重大问题的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内部会审制度、社会公示与听证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涉及有关审批、许可、处罚等事项,必须经过内部会审,共同把关,与管理人密切相关的要实行公示和听证。做到决策科学、民主,执行坚决有力,监督公正透明。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落实采矿点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进行地质址勘测,不能盲目进行,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落实采矿点。并且要与矿山企业共同制定开采块段位置。在矿产资源开发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对于手续不全的一律禁止开采,如有违规操作的要一视同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控制矿产开采点数量,然后由矿山企业写出块段开采设计交县国土资源局审核,待国土资源局审批行文后,组织实施,凡不按块段开采的,一律禁止采矿,不予年检。

3探索、培育和规范采矿权市场

以合理配置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建立公平、公开、公正采矿权审批制度为前提,完善制度,规范矿权市场。

4 严格执行矿业权审批制度

认真研究上报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年度计划,严格把关,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公开竞争,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市场交易行为;制定切合全县实际的办理砂、石料等非金属矿采矿许可证的具体办证流程和要求。

5 深入开展打击违法经营行为

深入开展打击煤矿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专项行动,无证勘查开采、私挖滥采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成立联合工作组,对金沙江流域非法采金活动进行严厉打击。

6 加大勘查工作投入,切实摸清矿产资源家底

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地勘基金支持,积极引进社会资本,促进整装勘查,摸清该县矿业权空白区及矿业权延伸区家底,加大对该县有较大潜力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尽可能多的开发一批后备勘查开发基地,逐步形成矿业权储备,适时投放市场,变资源优势为资本优势和招商优势。

7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对现有资源进行清理整顿、资源重组,尽可能腾挪出一部分闲置资源用于招商,盘活优势存量资源。努力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深加工、精加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整体优势。充分利用共伴生矿产和上下游矿产废料,挖掘矿产品潜力,变废为宝,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8 服务与监管同行,规范矿产资源管理秩序

实行服务与监管同行,在管理中加强服务,在服务中提升监管水平,做到放而不乱、管而不死。对占而不采的资源依法予以查处整治,限期开发利用。对无证非法勘查、开采或不按期延续、不履行法定义务的,依法让其灭失、取缔,决不允许圈而不探、占而不采,坚决打击炒买炒卖矿产资源。

9 切实保护地质环境,守住一方绿水青山

严格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和落实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和有关矿山环境恢复补偿机制。严格执行矿山建设“三同时”制度,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坚决控制对新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证各项治理措施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

10 加强勘查项目监管

组织召开全市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工作会议,落实矿产勘查项目进展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创新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年度检查机制,细化年检内容,探索建立年检百分制,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推动探矿权人严格按照批准的勘查实施方案足额投入、按时完成勘查任务,严格《勘查设计实施方案》的审查,确保探矿权人按批复的《勘查设计实施方案》实施勘查活动,稳步提高地质工作质量,严禁各类违法违规勘查行为发生。

11加快队伍建设,充实矿产资源管理力量

科学矿产资源范文5

这次全省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会议,会期一天,上午四个试点单位介绍了登记工作经验,储量处刘政处长对登记工作的有关要求作了说明;下午进行了分组讨论,大家对如何做好储量登记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召开这次会议,厅酝酿已久。通过会议,一方面是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另一方面是对全省的储量登记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总的来说,我省登记工作要按照部和省厅文件精神,以及这次会议提出的要求,结合试点经验,扎实稳步推进。下面我就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搞好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重要性

国土资源部就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专门了《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文件。省厅结合浙江实际对全省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作了部署、发了文件、搞了试点。为什么要抓这项工作,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搞好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依法行政的部门,要依法办事。部长令作为政府规章是整个法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23号部长令)已经于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认真贯彻实施这个办法作为我们的重要职责,将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列入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这是一项应当做好的重要工作,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必须做的工作,不做就是行政不作为。

(二)搞好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宏观调控的部门。去年,中央明确宏观调控的有两大类,即信贷和土地。土地调控什么?是总量。矿产资源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矿产资源参与宏观调控,也是调控总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总量,即大宗矿产资源有多少;二是价格,即大宗矿产品在市场上,包括国际、国内市场上的价格走势。矿产资源开采多了,矿产品就会供大于求,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开少了,价格就会涨上去。比如,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钨生产国和出口国,国家对钨矿生产实行指令性指标,通过限量开采稳定国际市场价格,保护国家利益。如果家底不清,底数没有,政府就不知道该调什么矿种、怎么调。这说明矿产资源储量家底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所以,登记统计工作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工作。掌握了数据,心中就有数,制定政策与相关的国土资源规章就有依据,我们就能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市场价格的变化,制定矿产资源政策,明确鼓励开采、限制开采和禁止开采的矿种,达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目的。

(三)搞好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是矿业权市场建设的重要条件

如果说,矿业权市场建设是整个矿政管理的核心,那么,矿产资源储量是矿业权市场建设核心中的核心。近几年来,我省大力推进采矿权市场建设,到年底,全省4824个矿山,4000多个已有偿使用,达到84%,基本实现有偿使用。那么,采矿权构成的要素有哪些?有三大要素:第一要素是客观存在的矿产资源储量;第二要素是运用各种勘查手段对客观存在的矿产资源储量,通过主观认识而形成的文字报告和图件、附表;第三要素是依法取得开采权的法律许可文件,即采矿许可证。这三点构成矿业权管理的内容,其中的基础是矿产资源储量。由于矿产资源储量问题,带来采矿权运作的麻烦,在省内已有发生。所以,采矿权市场建设本身要求我们在市场运作管理上必须深化和细化,进一步深化与完善采矿权市场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做好矿产储量登记工作。

(四)搞好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是矿政管理从有序到科学的重要环节

我们整个矿政管理工作,从86年矿法颁布,已近二十年了。经历了从无法到有法,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科学。矿产资源不可再生。科学管理矿产资源是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履行保护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管理职责的要求。

现在,我们浙江的矿政管理工作正处在从有序走向科学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管理工作本身要科学,资源利用要合理,环境保护要按照生态建设要求达到各项指标。我们不能再搞粗 放型的管理。矿产储量管理工作,尤其是储量登记统计工作在整个矿政管理工作中应当是个重要环节。比如,全省开采水泥灰岩的统计数据是4485.3万吨,消耗的资源储量是3185万吨,而同期的水泥产量是7140万吨,按生产1吨水泥需1.2吨石灰岩计算,也就是说生产水泥实际消耗的石灰岩在8000多万吨,但统计数据只有4000多万吨,这样的统计数据能说我们的管理工作科学吗!还有,苍南矾山明矾石矿向省政府报告鸡笼山明矾石矿已开完,要求开采水尾山矿区。水尾山矿区,省政府已经列为保护矿区。我看了文件后就想,首先要对鸡笼山明矾石矿区实际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将近多万吨的资源储量,只开了几百万吨就没了,到那里去了呢?储量处组织专家进行了调查。后来,专家把数字核算出来了。建筑物压掉了不少,开采丢掉了不少,还有应该采出的没有采。我们将这情况向省政府报告,省政府就说不能批。统计数据不真实、不可靠的现象,还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大家都能看到。矿政管理就是要掌握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的利用状况。通过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再把统计工作跟上去,动态变化的情况就掌握起来了,管理才有科学依据。所以,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意义很大。各市、县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切实抓好。

二、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

按照部35号文件要求,这项工作原则上要在年底以前完成。厅在121号文件中明确,要在年完成。我们的部署与部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根据浙江的实际情况,先进行试点、调查研究,积累经验,再在面上推开登记工作。年要基本完成全省的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

(一)全面开展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条件已经具备

一是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的相关法规、文件已经制定。这一条很重要,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法规、文件和技术要求不明确,操作程序不明确,很难搞。我们根据部的文件,结合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制定了技术标准,明确了相应的要求。这为我们全面推进登记工作提供了依据。

二是登记的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缙云、湖州、建德、武义四个市、县的试点工作做得不错,总结材料写得很好,试点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在试点阶段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研究思考了许多问题,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为全面开展登记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三是采矿权市场的健康发展向我们提出了现实要求。去年,我省的采矿权市场建设基本上实现单轨制运行,甲类、乙类矿产都实行有偿使用,全省采矿权出让金累计已近20亿元。现在我们有不少东西需要进一步完善。今年,要把完善和深化作为矿业权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储量登记工作也是矿业权市场建设客观现实对我们的要求。

四是广大干部对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

所以,召开这次会议,部署这项工作,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条件已经具备。

(二)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总体要求

年10月底前,完成现有开采矿山企业占用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及《办法》施行以后(年3月1日以后)已经查明的、残留的、压覆的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

年12月底前,完成市、县两级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数据库的建设,基本建立与两权管理相衔接的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管理体系;搞好总结,为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进入经常性的矿政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日常工作,现在我们要集中抓《办法》出台前已经形成的矿山占用储量登记工作的到位,通过今年的登记,明年就要进入正常的登记管理。新的采矿权申请,严格按照《办法》的要求搞好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

(三)全面开展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主要环节

根据试点单位的经验,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主要把握好以下七个环节:

第一,建立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组织机构。要有一个组织机构来协调、组织这项工作。特别强调的是在工作机构中要有一、二个懂专业的,如果本市、县局没有懂专业的,可充分发挥事业单位或地勘单位、中介机构技术干部的作用。这项工作没有技术干部不行,工作开展起来有困难。

第二,制定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方案。如何开展登记工作,总体上要有个方案和计划,各市、县在制定工作方案前要很好地调查研究,对本辖区范围内矿产资源开发的现状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矿山企业的数量、企业的性质、开采的矿种、采矿发证的权属等要调查清楚,这样编制的工作方案才会有的放矢,工作才不会盲目。

第三,搞好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业务培训。对有关的登记工作人员,包括矿山企业从事这方面的人员要集中起来开会,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登记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要求、登记方法的学习、培训,明确要求。使培训人员明确怎样进行登记,登记需要提交哪些资料,登记书怎么填,登记书中的数据内容怎样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否则,这项工作不做,登记工作质量很难满足要求。培训工作可分层次进行,省里培训市、县登记工作的骨干,市、县直接培训与登记有关的采矿权人。

第四,选择几家矿山开展登记试点。根据试点单位的经验,登记工作在一个市、县可以选几家矿山先登记,不要一下子全面推开,通过选择几家矿山先登记,看看登记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可以,就以此为样板,召开登记工作会议,把工作布置下去。

第五,审查登记资料,确保登记质量。登记过程中对提交的登记资料要严格审查,是否符合要求,还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应当提出补充、完善的具体要求,确保登记工作质量。审查登记资料过程中需要有几个懂专业的人来把关。

第六,登记资料的归档。对登记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登记资料要及时归档,要做到一矿一档。

第七,加强舆论宣传。随着登记工作的展开,宣传工作必须跟上,要广泛宣传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必要性,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

(四)搞好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总结

年底前做好登记工作总结,并为登记工作转入经常性工作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各市、县要把这项工作列入年的工作目标责任,列入今年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三、试点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的范围

1、甲类矿产,不论规模大小,一律要登记。

有的人认为,浙江许多甲类矿产的开采矿山规模都很小,资源储量有的连小型都够不上,为什么要登记?我们认为需要登记。其一,浙江甲类矿产的开采矿山,特别是有色金属矿山对环境的破坏、污染比较严重。一些小矿的开采,对环境的恢复代价相当大,一些个体矿山开采时留下的环境问题,大家都非常清楚。其二,一些零星分散的小矿,在经济技术条件发生改变后,可能是大矿,可以规模开采。所以,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小矿最好少开或不开。甲类矿产不论以何种方式取得采矿权的,都要进行登记。你不登记可以,不登记就不要开采了。

有的人认为,通过自己出资勘查取得采矿权,风险自己承担,为什么还要登记?我们认为需要登记。因为矿产资源是国家所有,你取得采矿权,但国家需要掌握、了解资源的情况,这在法理上也是站得住的。

2、乙类矿产,凡是招拍挂出让采矿权的,都要登记。

由于乙类矿产的采矿权出让主体都是政府,有偿出让主要的形式是招拍挂,虽在法律上没有明确建筑用砂石、粘土需要登记,但从采矿权市场的建设来讲,登记是有利的。为什么?采矿权通过招拍挂出让时,政府与采矿权人之间法律地位是清楚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政府出让这个矿区的采矿权,政府的权利是收取出让金、检查监督采矿权人科学合理开采矿产资源;采矿权人的权利是获得一定数量、质量的资源开采权,在采矿过程中得到法律的保护,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我们有个县通过招拍挂出让一个玄武岩石料矿产采矿权,采矿权人花了100多万元取得采矿权,但投入开采后不久,发现矿产资源储量没有原先讲的这么多。这个时候,采矿权人找来了,政府怎么办?类似的现象时有出现。从这一点分析,我们的采矿权市场要健康发展,要防止招拍挂出让中出现类似问题,就必须做地质工作,必须进行矿产资源储量的登记。

对于协议出让的,原则上要登记。具体登记的要求,按采矿权发证权限,由市、县结合本地实际把握。

(二)关于登记的资料问题

对在采矿权有偿出让过程中已经做过地质工作,并且有地质资料,能满足登记要求的,可不再补做地质工作,直接作为依据进行登记。如果地质资料不能满足登记要求、有缺陷的,再补做一些地质工作,满足要求后进行登记。

新发证的采矿权,一律按照《办法》的要求进行登记。

(三)关于地质工作和评审费用的问题

这里,我想讲二句话。一是作为地勘单位和评审中介机构,要做好工作、树立信誉。现在市场已经启动,地勘单位和中介机构要打好品牌,树立形象,主动服务、优质服务、高效服务,在这个基础上合理收费,不可以做一锤子买卖。二是要引入竞争机制,各县可以在掌握矿产资源储量登记工作量的基础上,以县为单位集中聘请中介机构评审,降低评审成本、费用。

(四)有关地质勘查资质的问题

科学矿产资源范文6

一、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

1、矿产资源状况

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占世界12%居第三位,但铬、铂族、钴、钾盐奇缺,铁、锰、铜的富矿很少,金、银、铜、铅、锌、石油、铀、硫铁矿等探明的储量不足,一些支柱矿种如铁、锰、铝、铜、铅、锌、硫、磷等贫矿多。探明储量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矿种有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铜、铅、锌、硫、滑石、磷、高岭土、锰、金、银、镍、铝土矿、钾盐、金刚石等。中国是人口大国,其矿产资源人均拥有量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也属于矿产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

2、矿产资源的需求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拉动了矿产资源消耗的迅速增长。特别是13亿人口的大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之巨大是举世瞩目的。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也将日益明显。单就石油来说,2010年我国的石油进口2.39亿吨,占总需求的55%,预计到2020年所需的石油75%将要进口。这就唤醒我们对矿产资源的安全供应问题做出新的定位与思考。

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拉动矿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在此背景下,全国各省都在利用新的机遇,为发展本省经济都在进行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改革,并制定经济“跨越式”发展目标。而且都将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储量、质量和相关矿种的配套组合以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列入重要的基点上。

二、资源开发中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1、资源供给方面

经过多年来的经济发展,由于很多自然原因出现了地区间的差别。经济较发达省区经过多年开发,当前正面临资源枯竭,将后考虑的是资源供给或短缺矿种解决方向问题;而经济较不发达省区,其矿产资源还比较丰富,社会责任要求把经济搞上去,考虑的是如何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经济较发达省区来说,在进一步作好地质勘查、资源挖潜的同时,要树立矿产资源全球战略思想,抓住全球矿产资源重新配置、分配、调整的有利时机,采取措施,走出省区、走出国门,充分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充分考虑双方资源互补性,建立起跨省、跨国的矿产资源供应体系,保障矿产资源的安全供应、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

2、环境保护方面

由于长期以来重开发、轻治理,矿山环境破坏严重,除矿区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污染严重外,矿山植被、土地等生态破坏问题相当突出,不但造成了某些矿业城市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危及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因此,在将后的资源开发中必须深入贯彻执行矿产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政策,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改善矿山生态环境。针对所开发的矿产资源品种、分布、开采时间、破坏程度等的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治理、综合开发、注重实效的原则,并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治理办法。

3、法制建设方面

新时期对矿产资源开发的要求应有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和监督管理。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监督,也是实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

为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保护。在考虑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立法的同时,必须考虑矿山环境保护的立法,将矿山开采的废弃物二次资源再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达到保护原生的矿产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另外目前的税收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某些小型矿山为了逃避多交资源税款找有资质的单位编假;某些有矿权的部门在转让中为得到更多的利益也出现编假。这些不单会造成矿业秩序的混乱,更为严重的是对假地质资料的使用其危害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国家应从发展战略的高度严肃对待,及时制定相关法规给予制止必要时给予严厉追究。

4、矿业结构调整方面

我国共有各类非油气中小型和小矿山企业约11万个,其矿产量占有相当的比例,虽然使一些不适合大规模开采的矿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许多矿山由于技术比较原始、追啄高额利润,其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依然严重。采大弃小、采富弃贫、采厚弃薄、采易弃难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分散、生产秩序难以控制,经常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影响社会稳定令人“头痛”。因此,加大矿业结构调整力度,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势在必行。鼓励联合与兼并,实行资产重组,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5、依靠科技进步方面

矿业要大力发展必然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应用地质学新理论开展成矿规律特别是短缺矿产成矿规律的研究与预测,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区域性的地质找矿,提高找矿准确性及综合评价水平,为扩大资源储量特别是短缺矿种的资源储量创造条件。

2) 加强矿产资源转化的科学研究。对共生矿床和综合矿床选冶技术及回收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加强进出口矿产品精细加工技术的研究,搞好矿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品级档次,提高技术含量;加强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使废弃的各种尾矿、矸石、废渣、废液、废气等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和转化,提高整体矿产品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