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纺织经济与贸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纺织经济与贸易范文1
论文摘要: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闻具有相互促进作用。纺织品服装进口对纺织品服装出口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纺织品服装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出口的贡献。我国要加强自主创新,改变纺织品服装出口依赖于进口的局面: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弹性.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相关文献回顾及评价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如Edwards f1998)通过对30个发展中国家1970—1983年的数据进行检验.认为开放的国家伴随着经济的高增长n1。Kwanh和Cosomities(1990)以中国1952~1985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发现出口与产出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嘲。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国内众多学者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许和连、赖明勇f2001)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1978 1998年的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GDP、出口与贸易条件之问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t31。石传玉,王亚菲,王可等(2003)对1952—2000年间我国GDP与进出口的有关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发现进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州。对经济增长与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关系研究,目前有少量学者正在逐渐涉人。姜延书,付韶军,白小伟等(2006)以我国1985—2004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纺织工业经济增长、纺织品出口和纺织品国内需求之间存在着比较稳定的协整关系魄。
上述专家学者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结论对本文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目前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有些研究基本上是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而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必须以样本数据的平稳性为前提条件.对非平稳性的时间序列直接应用回归分析有可能产生“伪回归”,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第二,一般的定量研究,对模型的可靠性(尤其自相关性、异方差性等)没有做进一步的检验,得到的研究结论可信度差;第三,简单的回归易于把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相混淆,把不存在因果关系的变量经过“伪回归”后做出因果关系分析:第四,由于经济增长与纺织品服装进口、出口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采用单方程经济模型,一方面,不便于分析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交互影响,另一方面,易产生变量的内生性偏差。因此,有必要通过多方程模型来分析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
2研究方法
20世纪70、80年代,Granger和Newbo|d通过多次模拟分析.发现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变量会造成“伪回归”现象,因此对非平稳时间序列不能直接应用传统的最小二乘回归。
Enger和Granger提出了随机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基础思想是: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值呈现非平稳性,但它们是同阶单整的.变量之问有可能存在某种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本文基于这一理论考察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与GDP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本文的分析方法具体如下。
单位根检验。最常见的时问数列的平稳性检验就是单位根检验。本文将采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对于非平稳的变量还需要检验其差分的平稳性。如果变量的n阶差分是平稳的,则称此变量是n阶单整,记为I(n)。所有变量同阶单整是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必要条件。
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1969)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解决了变量之间是否及如何构成因果关系的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在做Y对其他变量(包括自身的过去值)的回归时,如果把X的滞后值包括进来能显著地改进对Y的预测,就可以说x变化是Y变化的原因。
联立方程组模型。对于联立方程组模型中的单方程(即结构式方程)。只有在可识别的条件下才能被估计,结构式方程是否可以识别存在如下定理:在一个含有M个联立方程组的模型中.一个方程如果能被识别,该方程所排除的前定变量的个数必须不少于它所含有的内生变量的个数减1,即:K—k≥in一1(其中K为模型中前定变量的个数,k为给定方程中前定变量的个数,m为给定方程内生变量的个数),对于可以识别的方程组模型,一般可以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来进行估计[91。根据估计结果,还有必要从拟合优度、F检验统计量值、样本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是否存在自相关、异方差性等方面,对模型的可靠性做进一步的分析。
本文以1985~2005年为统计样本,应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法及联立方程组模型,分别考察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与我国GDP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在实证研究结果基础上,最后给出研究的结论和政策启示。
3实证分析
3.1样本数据的建立
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是1985~2005年。我国的GDP(支出法)、纺织品服装进口额(M)、出口额(x)的数据均来自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6中国纺织T业发展报告》以及历年《中国纺织工业年鉴》。按照年平均汇价(中间价)将当年进口额、出口额美元价格折算为当年人民币价格。为了消除数据系列的不平稳性。用GDP缩减指数(以1985年为基期)将我国GDP、纺织品服装进口额、出口额进行调整。南于样本区间大,统计数据多,这里省去模型应用的原始统计数据及计算结果(如果需要,可向作者索取),直接给出我国GDP、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进口额(单位均为亿元)的自然对数值,分别用lnGDP、lnX、lnM表示(见表1)。
3.2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应用Eviews软件,对表1巾的lnGDP、lnX、lnM序列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2。从表2可以看,通过相应的检验方式,各变量的ADF检验统计量值均小对应的1%或者5%临界值,表明各变量均是平稳的;此,各变量都是0阶单整系列,于是进一步检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3.3因果关系检验
对变量lnGDP分别与lnX、lnM进行因果关系检验,观察
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设定的滞后阶数很敏感,在对不同滞后期的检验结果进行评价时.一般地以AIC或SC取值最小,同时考虑检验模型中随机干扰项不存在序列相关性为依据I。检验结果见表3,检验的模型均不存在1阶和2阶自相关性。从表3看出,在5%显著水平下,我同纺织品服装进口变化是我国GDP变化的原因.而我国GDP变化不是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变化的原因。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变化是出口变化的原因.而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变化不是进口变化的原因。在10%显著水平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变化与我国GDP变化互为因果关系。基于此检验结果可以确定:在模型中,lmM应为自变量,lnGDP、lnX既可为自变量也可为因变量
3、4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建立、识别和估计由于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又根据因果关系分析的结论,经过反复试验法,并且把存在自相关的模型进行校正,引入滞后一期的lnGDP作为滞后内生变量,建立如下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基本形式。
lnGDPL=0【(I+0【IlnX+0【2lnGDP¨+[1(1)
lnGDP=13olnM+p.1nGDP¨+p2AR(1)+(2)
lnX=-y0+-yIlnM+^y2lnGDP+(3)
根据本文的研究方法所述,上方程组中,先决变量为lnM和lnGDP K=2,式(1)、式(2)、式(3)中k值分别为1、2、1,对应的m值分别为2、1、2,则式(1)、式(2)、式(3)均为恰
好识别方程,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来进行估计,结果见式(4)、式(5)和式(6)。
lnGDP,=0.6177+0.10481nX+0.87461nGDP¨+I(4)
t:(2.5958)(2.3668)(16.3409)校正的R=0.9984 D.W.=1.1914 F=6012.916 Prob.=0.000
lnGDP~=0.06891nM~+0.96971nGDP+0.7841AR(1)+tx2(5)
t:(2.2901)(55.5992)(6.6323)校正的R=0.9985 D.W.=1.5131
lnX=一2.7949+0.31531nM+0.79441nGDPl=o(6)
t:(一3.2132)(3.3901)(6.1301)校正的RZ=_0.9646 D.W.=1.0920 F=258.799 Prob;0.000
3.5对模型结果的分析
从式(4)、式(5)、式(6)的结果看,拟合优度均在96%以上。在5%的显著水平下,样本的回归系数都是显著的。从经济意义上考虑,样本的回归系数符号是合理的。对式(4)、式(5)、式(6)的残差进行LM检验,在5%的显著水平下,LM(1)检验相伴概率分别为0.0857、0.4402、0.0695.表明模型均不存在一阶自相关。对式(4)、式(5)、式(6)的残差进行异方差性White检验,在5%的显著水平下,检验相伴概率分别为0.1463、0.1044,0.7006,表明式(4)、式(5)、式(6)均不存在异方差,说明模型是有效的。
从长期来看,式(4)结果表明,lnGDP关于lnX的长期弹性为0.8357(0.1048/(1—0.8746)),如果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实际值,下同)每增长1%,我国实际GDP会增长0.84%( (1+1%)0.8357-1]x100%)左右。式(5)结果表明,lnGDP关于lnM的长期弹性为2.2739(0.0689/(1—0.9697)),如果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额每增长1%。我国实际GDP会增长2.29%左右。因此.纺织品服装进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大于纺织品服装出口的贡献。同时,式(6)结果表明,lnX关于lnM的长期弹性为0.3153.如果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额每增长1%,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会增长0-31%左右。lnX关于lnGDP的长期弹性为0.7944,如果我国实际GDP每增长1%,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会增长0.79%左右。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大于GDP增长对纺织品服装出口的贡献。
4研究结论、原因分析和政策启示
4.1研究结论及原因分析
(1)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原因在于:一方面,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纺织品服装出口是我国商品出口的重要来源,纺织品服装出口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加快了我国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了我国纺织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
(2)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地促进作用。理由在于:一是我国纺织生产上所需的纺织原材料及高级服装面料等的进口.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了我国纺织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二是进口到我国的部分纺织品服装很快转化为最终消费,进一步刺激了投资需求,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
(3)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对出口具有促进作用。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贸易在出口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比如200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进料、来料加工贸易占出口的26-3%.加工出口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二是我国许多纺织行业产品出口所需的纺织原材料及高级服装面料等依赖于进口,比如目前我国每年要进口几十亿美元的外国面料。因此。纺织品服装进口变化是出口变化的原因,进口对出口具有促进作用。(4)我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纺织品服装出口的贡献。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我国是科技相对落后的国家,我国许多与纺织有关的先进技术对外依赖程度还相当高。另一方面,我国纺织产业还处在世界生产价值链的末端,诸如设计、产品开发、印染后整理、品牌营销等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不多。因此,相对纺织品服装进口来讲.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
4.2政筻启示
纺织经济与贸易范文2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市场跌宕起伏和贸易理论空前繁荣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专业培养方案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目前仍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必将改变传统的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充分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同时,在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条件下,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经贸人才总体供过于求的趋势日益凸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整体数量供过于求的背景下,中国偏重理论的传统教育体系又造成了人才的结构性短缺,于是出现了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人才也难的局面,而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同时,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真正从事国际经贸工作的只有15%-20%,多数从事一般经济管理、企业经营工作,尤其是市场营销。这些都给国际经贸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院于2005年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截止2010年9月,共招收了5届学生650余人。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教学体系,并在不断地优化培养方案。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存在一定的差距,极大地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亟待加以调整与变革。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才培养定位不清与培养目标不明确;二是课程体系不合理,理论课程偏多且滞后,实践课不足或者实践环节少;三是校内外实训仍需加强。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不断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对于学院而言,如何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在专业建设方面突出自己的特色,结合自身的条件,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与定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适应面很广的经济学科专业,同时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最缺的是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作为一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院,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围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主线,根据国家和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确定了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高级人才。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外贸公司、外资企业、银行、海关、外汇管理部门、进出口商检部门、对外运输企业、货代公司、涉外法律部门、外经贸管理部门、相关科研教育咨询部门等。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
1.根据培养规格中的能力要求设置课程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一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定位,把学生培养成“研究型”人才;二是过分强调现行岗位操作技能的实际需要,把学生培养成“岗位技能型”应用人才。这两种倾向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前者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后者则忽略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选择与迁移能力的培养。一般而言,培养目标的定位就决定了培养规格。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的特点就是既是本科教育,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我院的特点,就在培养规格中突出国贸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要求,按照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要求开设专业课。
表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
2.优化理论课程体系
当前,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理论性强的课程过多、过于抽象和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而企业希望一个新的业务员能够很快进入到工作角色之中。我院以往的课程体系也比较偏重于理论教学,理论课程偏多,在这次改革中我们特意整合了部分理论课程。比如专业理论课《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重复内容较多,两门课合为一门课,修订为只开设《国际经济学》,周学时改为3学时,在第四学期开设。《中国对外贸易》是一门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到一起的课程,我们把该课程进行改革,改为《专业前沿知识讲座》,专业教师及专家学者针对当前国内与国际的热点及前沿经济与贸易问题开展讲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拟构建《专业前沿知识讲座》模块,包括以下专题: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形势与热点问题; WTO专题;国际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专题;海关管理专题;国际市场拓展专题等。既让学生了解了宏观形势,又了解了具体相关部门的业务操作。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基本能力的训练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必须掌握以下基本能力:外贸制单与审核能力、外贸业务洽谈的基本能力和进出口报关基本技能等。外贸制单与审核能力主要通过相关课程的课内实验练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外贸单证的制作与审核,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很快为企业处理一般的单证业务。外贸业务洽谈的基本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的开拓中,通过相关练习使学生掌握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应具有的营销知识,提高业务拓展能力。对于进出口报关基本技能的练习主要通过海关报关实务的学习和职业资格培训。
表2 基本能力训练
(2)专业综合能力的训练
专业综合能力主要是学生处理外贸业务的综合能力,除了专业实习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训练。一是国际商务英语,国贸人才对商务英语的应用要求较高,达到熟练应用商务英语的能力,可考取国际商务英语中级以上证书,提高进入跨国公司就业的可能。二是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国际贸易谈判模拟,要求完成每一个环节的谈判,掌握商务谈判的基本技能与技巧,这是外贸业务洽谈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三是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利用外贸实习平台系统V 3.0,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全方位熟悉贸易业务,综合掌握国际贸易流程和各环节的基本技能。
表3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四、结论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要使所设置的目标能实现,设置的课程真正地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国贸专业的实践性强,并且由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和政策、实践不断变化,国贸专业的理论课教学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理论传授,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其教学方法需要以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互动教学为主,并与经济现实连接,使学生融入到现实经济问题中,熟悉其就业环境。实践教学主要采用实验室模拟业务教学,但是毕竟是虚拟的,学生没有切身感受。为此,可以在相关课程中增加手工缮制纸质单证和小组协作共同一项国际商务企划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田明华,宋维明.新形势下北京林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农林教育,2006,(3):6-10.
纺织经济与贸易范文3
Abstract:As the largest textile exporter in the world, textile is an important traditional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 The persistent and steadygrowth of textile export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assurance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balance of payments, stabilization of Renminbi exchange rate, solving unemployment and the consistent development of textile industry. In spite of great achievement made in textil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hange and its own defect of this industry, China meets great difficulties in textile and clothing export. After the abolition of textile quota system in 2005, the export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which had been limited for a long time, should have been developing soundly with this opportunity. However, as a matter of fact, major import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China's textile have carried out different kinds of restraints on its expor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advantage advice aim at the current foreign trade of textile on foundation of analyzin
g t
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textile trade in national economy.
Keywords: textile; foreign trade;green barriers
引言
纺织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纺织品服装一直是全国首位的出口商品,其进出口贸易的巨额顺差成为我国外汇收入和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我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贸易国,我国是影响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一直困扰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配额问题将得到解决,纺织业被誉为是“受益最大的行业”。然而,取消纺织品及服装进口的配额限制,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也是双面的。一方面,取消配额将会实现纺织品服装的自由贸易。多年来受被动配额困扰而不能大幅度增加出口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将得以释放。另一方面,取消配额将会对我国纺织业的竞争形式产生极大的影响。以前的纺织品贸易是在配额庇护之下的“不公平”贸易,现行的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配额划分的。我国对欧盟、美国等设限国家的纺织服装出口,也主要由配额决定。一旦取消配额限制,势必导致市场格局的变化。取消配额之后,纺织品市场实现了自由贸易,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发展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纺织品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纺织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具有解次人民穿衣和支援相关产业应用的社会效益,以及上缴国家税利和出口创汇的直接经济效益。它在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1、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首要产业
2000年在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纺织、服装和化纤业的职工人数为800多万人,其工业增加值合计是1900亿元,固定资产4500亿元,这些指标在主要行业中名列前茅。2002年1至11月,纺织工业总产值9142.7亿元,同比增长15.22%,纺织品服装出口560.8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顺差430.12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的158.05。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纺织产品质量的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按每平方米销售价格,66个国家加权平均数是2.32美元,我国产品为3.04美元,比平均值高30%。从贸易方式和出口创汇积累资金的能力来看,纺织工业是出口创汇的首要产业,我国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
1.2、提高就业率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服装业为我国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目前我国在纺织、服装、化纤行业工作的人员超过800万,随着入世对我国纺织业带来的发展契机,将会更多地吸收我国的劳动力。
1.3、纺织产业是高关联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力大
纺织产业是高关联产业,产业联系程度高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重要。纺织工业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流量表中,纺织工业的总产出占13.396,每增加一个单位总产出,关联到国民经济各行业1.93个单位的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其中农业投入系数是0.24个单位,第二产业系数是1.43个单位,第三产业投入系数是0.26个单位。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1999年我国的人均纤维消费量仅为5.5公斤上下,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公斤左右,预计2005年后我国的人均纤维消费量可达6.6公斤,国内消费量从1999年的700万吨增加到860万吨,净增加160万吨的纤维消费量,纺织工业可以增加2000亿元的总产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600亿元。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直接和间接投入3800亿元。按当前水平测算,可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近1个百分点,贡献相当可观。
1.4、纺织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先导产业
工业化是一个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为起源的现代工业的发展过程,它伴随着资源配置结构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工业化使一些先行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工业化也是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先导产业通常是能够较多地吸收先进技术,代表产业发展方向,为保持长期增长而需要超前发展,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纺织业拥有高关联型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部门、产业依存度高等先导产业特点,纺织业具有市场大,技术障碍小,投资少,收效快,积累资金多,可以吸收许多人就业等特点。纺织业具有较高的后向联系水平。这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不发达国家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在工业化初期,工业部门结构不完善,资金短缺、技术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缓慢。为加快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有意识地用后向联系程度高的产业部门优先发展的方式,造成人为的短缺,以刺激或带动与该部门后向联系较紧密的部门的梯次发展,从而加速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二、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状况
目前全球纺织服装业的贸易额约为每年3200亿美元,中国是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大国,加入WTO以来,其进出口贸易额约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额的1/4。纺织服装业历来是中国外贸出口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出口金额不仅占到出口总值的1/5,而且是我国外贸顺差的第一大来源。
表1 1994年~2004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一览表
年份
/年
进出口
/亿美元 占全部货物贸
易的比重/%
出口
/亿美元 占全部货物贸易的比重/%
进口
/亿美元 占全部货物贸易的比重/%
同比增长/%
进出口 出口 进口
纺织经济与贸易范文4
关键词:纺织品对外贸易绿色壁垒
Abstract:Asthelargesttextileexporterintheworld,textileisanimportanttraditionalpillarindustryofChina.ThepersistentandsteadygrowthoftextileexportplaysanindispensableroleintheassuranceofChina''''sforeignexchangereserves,balanceofpayments,stabilizationofRenminbiexchangerate,solvingunemploymentandtheconsistentdevelopmentoftextileindustry.Inspiteofgreatachievementmadeintextile,withtheinternationalmarketchangeanditsowndefectofthisindustry,Chinameetsgreatdifficultiesintextileandclothingexport.Aftertheabolitionoftextilequotasystemin2005,theexportoftextileandclothing,whichhadbeenlimitedforalongtime,shouldhavebeendevelopingsoundlywiththisopportunity.However,asamatteroffact,majorimportingcountriesandregionsofChina''''stextilehavecarriedoutdifferentkindsofrestraintsonitsexport.Thispaperputsforwardsomeadvantageadviceaimatthecurrentforeigntradeoftextileonfoundationofanalyzin
gt
heimportantfunctionoftextiletradeinnationaleconomy.
Keywords:textile;foreigntrade;greenbarriers
引言
纺织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纺织品服装一直是全国首位的出口商品,其进出口贸易的巨额顺差成为我国外汇收入和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我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贸易国,我国是影响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一直困扰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配额问题将得到解决,纺织业被誉为是“受益最大的行业”。然而,取消纺织品及服装进口的配额限制,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也是双面的。一方面,取消配额将会实现纺织品服装的自由贸易。多年来受被动配额困扰而不能大幅度增加出口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将得以释放。另一方面,取消配额将会对我国纺织业的竞争形式产生极大的影响。以前的纺织品贸易是在配额庇护之下的“不公平”贸易,现行的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是根据配额划分的。我国对欧盟、美国等设限国家的纺织服装出口,也主要由配额决定。一旦取消配额限制,势必导致市场格局的变化。取消配额之后,纺织品市场实现了自由贸易,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发展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纺织品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纺织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具有解次人民穿衣和支援相关产业应用的社会效益,以及上缴国家税利和出口创汇的直接经济效益。它在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1、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首要产业
2000年在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纺织、服装和化纤业的职工人数为800多万人,其工业增加值合计是1900亿元,固定资产4500亿元,这些指标在主要行业中名列前茅。2002年1至11月,纺织工业总产值9142.7亿元,同比增长15.22%,纺织品服装出口560.80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顺差430.12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的158.05。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纺织产品质量的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按每平方米销售价格,66个国家加权平均数是2.32美元,我国产品为3.04美元,比平均值高30%。从贸易方式和出口创汇积累资金的能力来看,纺织工业是出口创汇的首要产业,我国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
1.2、提高就业率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服装业为我国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目前我国在纺织、服装、化纤行业工作的人员超过800万,随着入世对我国纺织业带来的发展契机,将会更多地吸收我国的劳动力。
1.3、纺织产业是高关联产业,对经济的拉动力大
纺织产业是高关联产业,产业联系程度高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重要。纺织工业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投入产出流量表中,纺织工业的总产出占13.396,每增加一个单位总产出,关联到国民经济各行业1.93个单位的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其中农业投入系数是0.24个单位,第二产业系数是1.43个单位,第三产业投入系数是0.26个单位。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1999年我国的人均纤维消费量仅为5.5公斤上下,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公斤左右,预计2005年后我国的人均纤维消费量可达6.6公斤,国内消费量从1999年的700万吨增加到860万吨,净增加160万吨的纤维消费量,纺织工业可以增加2000亿元的总产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600亿元。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直接和间接投入3800亿元。按当前水平测算,可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近1个百分点,贡献相当可观。
1.4、纺织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先导产业
工业化是一个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为起源的现代工业的发展过程,它伴随着资源配置结构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工业化使一些先行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工业化也是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先导产业通常是能够较多地吸收先进技术,代表产业发展方向,为保持长期增长而需要超前发展,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纺织业拥有高关联型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部门、产业依存度高等先导产业特点,纺织业具有市场大,技术障碍小,投资少,收效快,积累资金多,可以吸收许多人就业等特点。纺织业具有较高的后向联系水平。这对处于工业化初期的不发达国家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在工业化初期,工业部门结构不完善,资金短缺、技术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缓慢。为加快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有意识地用后向联系程度高的产业部门优先发展的方式,造成人为的短缺,以刺激或带动与该部门后向联系较紧密的部门的梯次发展,从而加速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二、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状况
目前全球纺织服装业的贸易额约为每年3200亿美元,中国是世界纺织品服装贸易大国,加入WTO以来,其进出口贸易额约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额的1/4。纺织服装业历来是中国外贸出口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出口金额不仅占到出口总值的1/5,而且是我国外贸顺差的第一大来源。
表11994年~2004年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一览表
年份
/年
进出口
/亿美元占全部货物贸
易的比重/%
出口
/亿美元占全部货物贸易的比重/%
进口
/亿美元占全部货物贸易的比重/%
同比增长/%
进出口出口进口
1994470.819.9342.228.3128.611.131.731.232
1995517.018.4358.824.1158.212.09.84.823.
1996516.517.8349.723.1166.812..0-0.1-2.55.4
1997604.018.6432.123.7171.912.116.923.53.0
1998548.716.9404.822.0143.910.39.2-6.3-16.3
1999523.214.5403.320.7120.27.30.62.0-3.2
2000662.014.0521.720.9140.26.226.529.416.6
2001672.913.2534.420.1138.45.71.62.4-1.3
2002761.912.3617.919.0144.04.913.215.64.0
2003945.011.1788.718.0156.33.824.027.78.5
2004496.49.5416.316.180.13.020.823.49.0
数据来源:中国纺织品进出口统计资料
2.1、从贸易额看,10年来的整体规模较大,出口额持续保持高位
1999年以前的进出口总额尚处在500亿美元左右,到2000年就突破了600亿美元,2002年突破了700亿美元,到2003年更是达到了945亿美元,整个纺织品服装贸易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出口额远远大于进口额,贸易顺差巨大。配额取消后,中国的纺织品服装贸易额继续扩大。
2.2、从增长率看,10年来保持了快速持续的增长态势
1994年,中国的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额为4708亿美元,2003年达到了945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50.2%。10年来,进出口额的平均增长率为11.5%(而根据国际纺织品服装局的报告,在1990到2002年间,全球纺织品贸易额年均增长3.2%,服装贸易额年均增长5.3%),出口额的平均增长率为12.8%,进口额的平均增长率为7.3%。出口增速位于前四位的年份分别是1994年(31.2%)、2000年(29.4%)、2003年(27.7%)和2004年23.4%。
2.3、从贸易额占全部货物贸易额的比重看,10年来持续下降
进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从1994年的19.9%,下降到2003年的11.1%,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从1994年的28.3,下降为2003年的18%,说明我国在实施进出口商品多元化战略方面颇有成效,纺织品服装贸易对我国整个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日益下降。因为纺织品服装贸易在整个货物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由此可以预见,纺织品服装配额取消对中国整个外贸的影响不会很大。
三、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
纺织品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其进出口贸易的巨额顺差成为我国外汇收入和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纺织品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影响了我国纺织品外贸的发展。
3.1、国际环境变化阻碍了我国纺织对外贸易的发展
3.1.1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贸易转移效应增强,抑制了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长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关税同盟缔结后,因对内减免关税,对外实行统一关税而导致某国从世界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转向同盟内最低成本国家进口所造成的整个社会财富浪费和经济福利水平下降的效果。关税同盟缔结前,一国对来自任何国家的同等产品征收同等税率的关税,因而成本最低的国家就可能获得贸易机会。而建立关税同盟后,受关税同盟的制约,需首先转向同盟内成本最低国家进口,倘若该出口国家产品成本不是世界上最低的,则不仅同盟的进口利益受损,而且从世界范围看,也不有利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因而产生了消极的消费效应和消极的生产效应,使福利水平下降。
利用区域经济集团是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形式,为了充分发挥区域经济集团对内互相保护对外排挤双重功能,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将继续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发展。一方面,两大区域经济集团今后将继续加强制定与执行统一政策,使贸易效应明显增强,原来对我国设限的国家现在仍然设限,从而使我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另一方面,两大区域经济集团不断扩大集团规模,用以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发挥成员国比较成本优势,降低营销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这些将有助于成员国优势互补,在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产品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所具有的贸易转移效果将进一步得到发挥,从而部分取代我国纺织品对两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出口。
3.1.2绿色贸易壁垒增强削弱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
绿色壁垒是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一种形式,是指那些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平衡等目的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其实质上就是一种新兴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发达国家利用其比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明显得经济与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环保技术、环保产品,并逐步形成环保壁垒。
近年来国际上纺织品、服装贸易的环境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那些针对产品的环境法规、技术标准对纺织品、服装贸易产生了严重影响。因为纺织行业是高污染行业,产品生产中的印花、染色及后整理等工艺所涉及的污染问题和成品中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些国家为此出台了标准不一、行时不同的针对产品的环境要求,对国际纺织品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由于我国纺织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纺织品达不到国际纺织品环保标准,在日益强化的环保要求下,我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受到严重挑战。
3.1.3其他发展中国家抢占我国纺织品外贸市场
就纺织品档次而言,世界市场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发达国家所占据的高档纺织品市场,二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所占据的中档纺织品市场,三是发展中国家所占据的低档纺织品市场。我国处于第三层次。就竞争力而言,部分发展中国家以其更低廉的成本与更接近欧美市场的优势与我国竞争低档纺织品市场,虽然未影响我国的世界第一大纺织品出口和生产国地位,但已经夺走了相当数量的市场份额。东南亚、南美、南亚、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都有着传统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历史,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纺织品服装生产大国,他们享受比我国优惠的政策,劳动成本比我国低,一直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同时,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市场受到东欧、土耳其的蚕食,由于他们具有费用低、交货期短、距离近、关税低的优势,挤占了一些我国的传统市场;欧盟的纺织品服装自由化策略也有利于欧洲区域的贸易自由化。
3.1.4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纺织业竞争激烈
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一直致力于高科技、新型纤维的开发与生产,环保纤维、智能纤维等新产品不断推出,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尽管少数发达国家生产量增长缓慢,但产品科技含量、生产效率提高迅速,竞争优势明显。即使在传统方面,发达国家也在千方百计提高竞争力。这些对我国纺织品贸易不利。
3.2、国内行业发展水平不高使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缺乏后劲
3.2.1两头模式阻碍我国纺织品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纺织、染整、设计、缝制是纺织品生产的四个环节,其中染整和设计对资本和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在我国生产纺织品的企业有两类,一是内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或国营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而处于纺织和缝制阶段。另一类是外商投资企业,主要开展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基本处于缝制阶段。这使我国纺织业更多体现劳动密集型特点,而发达国家依靠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纺织业,使原本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企业转换,产品中更多的含有资本和技术因素,更能适应绿色消费所兴起的对纺织品高档化、时装化、个性化、舒适化、安全化的需求,极大的削弱了我国量大价优参与竞争的优势,两头模式阻碍了我国纺织品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3.2.2成本优势弱化,纺织品竞争力下降
我国纺织品竞争优势长期集中在原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低廉方面,然而近年来一方面由于棉花价格持续上扬与进口面料增加而使劳动力成本明显提高,另一方面职工工资收入的提高,与此相应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较低,使劳动力充明显上升,我国纺织业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弱化。
3.2.3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缺乏技术竞争能力
在我国棉纺织业中先进设备拥有量低,比如自动络筒机仅有30,而发达国家是百分之百;各种无梭织机占10%,不但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40%的水平,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由于设备技术落后,我国不但缺乏开发新产品能力,而且难以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不利于提高我国纺织品竞争能力。
3.2.4经营机制落后,营销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我国纺织品出口至今收购制仍占主导地位,这个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出口环节多、速度慢、市场灵敏度差,不能适应纺织品国际市场日益凸出的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交货的竞争趋势,使我国纺织品丧失了许多营销机会。另外,我国纺织品生产企业整体营销水平不高,对市场分析、产品开发、品牌建立、渠道选择、促销宣传等活动尚处于粗放阶段,缺乏精耕细作和科学决策,整体营销能力薄弱,难以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3.2.5我国没有独立的市场营销网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达国家始终控制着纺织服装贸易的高增加值领域,并通过向海外市场基地转移,特许生产和销售,委托加工贸易等途径调整自身纺织服装业,控制着纺织服装的最终销售网络,而且不同程度地从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工业的廉价劳动力中受益,从目前我国出口结构来看,尽管最终产品出口己超过2/3,中间产品、初级产品仅有30,但最终产品出口中约有50%是加工贸易,在一般贸易中,又有近60%是衬衫、长裤、睡衣等大类常规产品,很少是中国品牌,尤其是时装几乎没有国外注册的商标。
四、促进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促进纺织品对外贸易的发展一方面要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我国纺织品的质量,打造民族品牌,另一方面,制定有效的对外贸易策略,熟悉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与自由贸易。
4.1完善纺织业外部运行环境
4.1.1加强纺织业行业结构调整
在培植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国家干预,有计划、有步骤地运作实施。在加大对纺织优势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时,可以采用技改贴息、债转股、结合国企改革等一些方式,逐步使布局合理,行业结构步入良性化轨道。
4.1.2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探索行业协会承担职能的方式方法,规范制度,加强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间接地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对行业协会进行引导,通过行业协会的调整,同时促进纺织品的精加工能力,促进纺织品结构升级。
4.1.3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完善劳动、环保等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法、环保法的检查力度,用行政与法律手段为纺织行业、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4.1.4建立纺织产业预警系统
对纺织出口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监测,维护公平的贸易环境。通过信息收集网络,收集全球市场关于纺织品生产、销售、贸易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建立预警信息资料库,并通过网络等方式将信息反馈给行业协会与企业,形成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良性互动。
4.2、加大技术投入,努力提高纺织产品技术含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纺织品行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是逐渐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投入,提高其技术密集度,使其由简单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智力劳动密集型。以技术进步为支撑,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的转化,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调整科技投资方向,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争取在知识资源的形成、积累、发展、创新中形成自己的知识比较优势,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这应是我国纺织品行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战略取向。
4.3、提高管理水平,做好营销工作
从目前纺织品市场需求和国内外、激烈的竞争现状来看,目前中国纺织企业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因此企业自身要在这方面下功夫。特别是企业必须在战略的高度做好纺织品市场的营销工作,在市场细分、消费需求预测、产品质量管理、品牌运营、价格定位、分销渠道建设、促销宣传等方面花力气、下功夫,为自身的不断成长和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多方面培养人才
发展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要依靠技术创新,因此对于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人才与掌握高科技尖端技术的优秀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但目前纺织人才教育萎缩,纺织企业人才流失、人才短缺。纺织院校的生源日趋减少,而纺织院校的毕业生很多又出于前途方面考虑、兴趣爱好、报酬等不愿进入纺织行业,己工作的很多人也纷纷跳槽改行,上述这些都将会影响纺织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在中国入世后,对于即熟悉WTO规则,又有了解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空缺也很大。因此人力资源的培养是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解决此项问题需要政府支持和企业自身努力,要发展纺织高等教育和各种层次的纺织职业技术教育,培育人才,同时企业要创造良好条件留住人才,并培训WTO规则,掌握《纺织品与服装》(ATC),《技术贸易壁垒协议》以及《反倾销协议》等。纺织企业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逐步推进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创造最佳用人环境,特别是创造良好的研发氛围,使劳动者能有充分的空间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重要的在于充分授权、加强沟通、完善监督。其次加强企业先进机制建设,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使得劳动者能够胜任将来的竞争。第三加强优秀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优秀的企业价值观建立劳动者的优秀就业情操,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
4.5、进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服装和深加工产品仍是国际纺织品贸易的主体,我国将继续把发展服装和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作为扩大出口的主攻方向。要增加高档服装出口比重,提高服装卖价。同时要巩固并适当扩大现有大宗初级产品和半成品出口。通过开发功能化、差别化化学纤维,抓好化纤长丝织物、高档棉纺织品、丝绸等产品的印染后整理技术攻关,尽快提高多种混纺、交织和化纤仿真丝织物的质量和水平,避免低档面料出口而高档面料大量进口。从纺织品出口的纤维构成来看,必须实现从出口棉纺织品向出口化纤纺织品转变,顺应国际纺织品贸易和消费的变化趋势,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应成为扩大纺织品出口新的增长点,装饰用纺织品生产要形成高档次、功能化、系列化产品,在代替国内高档宾馆进口的基础上扩大出口量,包括床上用品、毛巾类、线带类手帕类和地毯类产品。要选择一些沿海重点出口企业形成若干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做到产品高档、款式新颖、风格雅致、包装精美,符合国际流行趋势,以出口外销为主,产品用纺织品实施进口替代,改善出口结构,还必须坚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的方针,加工贸易保持适当地水平。
4.6、大力发展区域内的贸易
面对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区域化贸易壁垒给我国纺织品出口造成的阻碍,最有效的对策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加强与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在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同时,努力加强与周边邻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国内生产总值近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为1.2万亿美元的经济区。将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人口最多和最大自由贸易区。
纺织服装业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重要传统产业之一,在这一领域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但两者在纺织服装领域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前景。从劳动力成本来看,越南和印尼等国家明显低于中国,而且劳动力供应充足,这是双方扩大合作的基础所在。从纺织原料来看,中国与东盟也有一定的互补性。中国是一个纺织纤维生产大国、棉花、蚕丝、麻纤维以及化学纤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在蚕丝、麻纤维等领域有广阔的合作情景。随着中国化纤维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可能成为化纤的出口国,为东盟提高纤维原料。
4.7、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
面对绿色壁垒,我们不能盲目抱怨、消极回避或一相情愿地希望通过抗争来减弱绿色壁垒,而是应该认真分析,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迎全球绿色化的挑战。因为纺织业是典型的化工生产行业,具有各种可能的污染渠道,所以,要想生产出绿色环保的纺织品,就必须对生产的各环节都严加把关。首先,要尽量选用对环境保护有利的原料。其次,要选用绿色的印染助剂。再次,对于产品的收尾过程如包装环节、处理废气的环节等都不要掉以轻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促进我国纺织品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要积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我国纺织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要积极适应WTO规则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加大营销工作力度,做好行业人力资源开发,改善商品出口结构发展区域内贸易。
参考文献
[1]王志明,乔桂明.国际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2]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1年.
[3]韩玉珍.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4]尹翔硕.加入WTO后的中国对外贸易战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5]赵东荣.中国经济国际化政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余东军.入世后行业走势和命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7]秦焕梅.欧美与中国纺织品贸易摩擦和争端探究[J].商场现代化,2005,(24).
[8]张小华.欧美“设限”影响中国纺织品贸易[J].中国市场,2005,(47).
[9]李丽.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贸易发展问题探讨[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
[10]贾俐贞.中国纺织品贸易的后配额时代[J].两岸关系,2005,(5).
[11]许瑞超.中国纺织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1).
[12]王珏.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贸易[J].国际商务研究,2004,(6).
[13]杨志敏.中国纺织品贸易的春天?[J].世界知识,2004,(14).
[14]於铀强.试论入世对中国纺织品贸易出口的影响[J].国际市场,2001,(3).
纺织经济与贸易范文5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迅速蔓延,迅速转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对世界经济以及各个国家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一)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增速放慢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发展以及影响的不断扩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逐渐显现。造成此次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危机使欧美消费市场消费萎缩,进口锐减;第二,金融危机使欧美国家紧缩住房抵押贷款,致使欧美国家对住宅建筑的投资萎缩,从而使投资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少;第三,金融危机使世界金融市场出现紧缩,从而抑制了非金融机构的投资和融资;第四,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的股市暴跌,给世界各国投资者带来的损失高达约30万亿美元。但是,从整体来看,世界经济不会产生长期的大幅度波动,更不会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
(二)金融危机使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衰退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下降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陷入衰退。根据这一标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欧元区以及日本等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已进入衰退期。
金融危机给欧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自2008年第二季度以来,欧元区各季度经济的增长率均为负值,2009年第一季度增长率接近-2.5%,这是1999年欧元区成立以来下降幅度之最。欧元区对外贸易额的大幅下降对其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欧元区的对外贸易形势也会逐渐好转。
金融危机同样对日本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出口的下滑及日元的大幅升值使日本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并且使企业投资和消费者信心大幅下滑。此外,股市的萎靡不振也使持有大量股权资产的日本各银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受上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日本的经济也陷入衰退。
(三)金融危机使发展中国家困难重重
发达国家的经济下滑将减少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从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出口。2007年,据初步估计,金融危机将使发达国家对电子、汽车和纺织品的需求减少10%。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发达国家会运用各种贸易保护手段来限制其进口,需求的下降会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面临着更大的危机和考验。
同时,金融危机会使外国直接投资随着全球经济的下滑而减少。根据OECD的初步估计,金融危机会使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减少40%。金融危机还可能会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第二轮效应,有可能引发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呆账和银行危机,进而导致人们丧失信心和股市的下跌。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影响
(一)国际竞争加剧
印度、墨西哥、土耳其等众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周边国家的纺织业竞争力不断提高,许多发展中国家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商品有一部分已经与我国重叠。一些国家的个别种类所占的市场份额甚至超过我国。我国面临的纺织品服装竞争不只是来自发达国家,还包括这些纺织品服装出口较好的发展中国家。
区域自由贸易最终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会成为主市场今后限制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一个重要武器。欧盟、东盟本身都是多个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联合体。由于关税优惠足以抵消这些国家纺织品相比中国的成本劣势,可以预见,随着北关自由贸易区、东盟、欧盟东扩等区域贸易组织的不断强化,区域自由贸易将成为变相的贸易保护,对我国纺织品扩大出口构成严重阻碍。
此外,跨国零售巨头将进一步通过建立全球采购模式,外贸公司中间商的角色将受到打压,这将给外贸公司带来极大的压力,而且这趋势将继续显现。
(二)贸易壁垒加剧
“中国”已成为发达进口国甚至发展中国家大肆宣扬的话题。因此,国际上针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愈演愈烈,贸易壁垒尤其是非关税壁垒将成为主要的贸易保护工具。主要表现为:继续采取特殊保障措施条款、过渡性保障机制条款和“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条款中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规定三个条款限制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长;技术壁垒花样百出,其中质量壁垒、绿色壁垒继续发挥作用,社会壁垒将成为又一贸易保护手段。此外,还有不容忽视的知识产权壁垒、预警机制和“自动”出口限制等。
三、宁波纺织制品(服装)出口面临的困境
自2009年以来,纺织服装企业财务成本普遍上升10%-15%以上,原料的成本增加10%-20%。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纺织服装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30%左右。8月初,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11月,又再次发文,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3%提高到17%。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已经使宁波市部分小企业倒闭,较多企业资金链困难,未来两年又将是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洗牌年,估计将有1/3以上的企业倒闭或退出纺织服装业。
宁波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市,全市共有纺织服装企业3000多家,拥有维科、杉杉、雅戈尔、罗蒙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大企业和著名品牌,是宁波重要的产业支柱。但是,宁波市纺织品出口绝大多数为OEM,自主创新品牌出口不足1%。服装出口的平均单价为2.50美元/PC左右,低于全球平均价约1.4倍和欧美发达国家的5-10倍,制成品大多数为中低档、附加值不高的产品。在出口企业结构中,宁波纺织服装企业有近2600多家,有90%以上的企业均以出口为主,而达到规模以上企业只有600多家,其余大多为小型私营企业,其规模、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差距较大。国际市场的不断变化,迫使宁波市纺织服装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四、宁波纺织品(服装)出口应对复杂国际贸易环境的措施
(一)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政府作为行政策略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主要通过制度供给和服务供给两方面促进纺织业的发展,并从宏观层面进行统筹,从源头上将纺织品国际贸易环境的应对纳入有效管理的轨道,为企业出口搭建安全稳定的贸易平台。
1.加快建立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集中力量解决非市场经济问题
政府首先应加快建立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集中力量解决非市场经济问题。政府可以对照市场经济和WTO的要求,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市场规则,缩短我国经济体制与WTO体制的接轨时间;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作用,使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尽量减少由国家定价的商品种类,使产品价格和商品价格直接挂钩,促进市场经济价格体系的建立。
2.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纺织科技水平
宁波市生产和出口的纺织品主要是中低档的大宗产品,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价值不高,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方法较落后,企业的环保意识较差,因而出口的纺织品极易遭受来自发达国家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的侵袭。打破这些贸易壁垒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提高纺织产品的质量,改变目前技术和生产水平落后的状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纺织产业全面升级。纺织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主要表现在新型纤维材料的开发利用、新的生产工艺流程、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新颖的设计研发以及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等。政府应该加大与有关国际组织、机构、学术团体、著名企业等的合作,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工艺设备和共同研发、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纺织业的科技水平,保证纺织科技水平与世界纺织科技同步发展,从源头上克服技术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政府还应鼓励和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加大对这些企业的资金资源投入,努力使它们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大企业集团。对于国内众多的中小型纺织企业,政府应扶持和引导它们向精、专、特、新的方向发展,提高它们的协作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企业。入世以来,外资大量进入国内,政府应多渠道筹措和利用外资,加大对纺织业技术改造的力度,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管理技术融入到生产过程中,大力设计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满足发达国家市场对纺织品的消费要求。
3.及时分析国际市场变化,建立纺织品出口预警机制
政府相关贸易管理机构应做好纺织品市场调研,研究国外市场动向和市场容量,制定好出口计划,防止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可以建立纺织品出口预警机制,及时跟踪、传递国外纺织业进口政策的变化情况,密切关注国外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进行调查的信息,尤其对出口易受阻的重点产品和对我国易设置贸易障碍的国家开展情报信息跟踪调研工作,并及时调查结果,对可能引发的贸易限制措施加以预测及提醒,为纺织生产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建设信息服务网站的形式把国外有关纺织品贸易限制措施的信息和数据公布于众,这样企业就可以随时了解到国际上的最新动向并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对部分不注意贸易环境分析的企业,政府相关部门要进行宣传引导,提高企业应对复杂贸易环境的能力。针对某些企业纺织产品出口增长过快,政府要做到及时通报相关企业,引导企业进行出口产品的自我调节和出口市场的调整,以免与进口国生产者发生贸易纠纷,使我国生产者免受反倾销、特保措施等贸易惩罚。对进口国新颁布的纺织品技术条例、法规和相关管理文件,政府部门要及时向企业预警信息,给企业足够的时间对生产进行调整,对技术加以改进,把企业可能面临的由技术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二)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非常不利于我国纺织品出口,这关系到我国每个纺织出口企业的生存。因此,应对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贸易壁垒,企业才是根本和基础。企业要在风云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保全自身并求得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转变生产观念,实施品牌战略
这是应对各种复杂贸易环境的根本战略。到目前为止,我国纺织业还没有一个世界名牌,正因为此,我国纺织产品的平均出口价格一直都偏低,竞争方式停留在价格、款式等较低层次。品牌的缺失加上不得已情况下的低价低质销售很容易诱发进口国的反倾销、特保措施、技术贸易壁垒等贸易限制和制裁措施。培育自主品牌己成为我国纺织行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关键。实施品牌战略,可以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档次,增加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也可以防止出现外国对我国产品的贸易制裁。品牌战略还可以促进纺织业走集团化的道路,将服装生产企业与原辅料生产企业结合起来,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逐步改变我国出口服装依赖进口原辅料的局面,全面提高我国纺织业的竞争力。品牌战略的实施必须有针对地进行:对于条件相对成熟的国内品牌企业,要注重修炼企业文化,提升品牌内涵,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扩大国际市场宣传力度,从而提高品牌的价值和国际影响力;对于长期从事外贸加工的企业,要转变他们的生产观念和竞争观念,将实践经验逐步转化为知识、技术力量,努力创建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在品牌树立过程中,企业还得注意品牌的法律保护和知识产权的维护,及时办理国际注册,利用有关的国际条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增强环保和健康意识,加强绿色管理工作
鉴于目前人们对纺织品环保、安全、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贸易的呼声随之越来越高涨,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的新形式正以较快速度在发达国家盛行起来。宁波市纺织企业想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避免绿色贸易壁垒的侵袭,就必须顺应国际潮流,加强企业的绿色管理工作。企业要从生产工艺入手,树立绿色生产的观念,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和废弃物回收再生的全过程加强绿色管理。
在纺织品印染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用绿色染料替代原有的一些有害助剂,从源头上控制甲醛、偶氮染料等带来的贸易风险。企业还应注重绿色营销,绿色营销较普通营销更重视环境保护,它的主要内容是搜集绿色信息、设计绿色包装、制定绿色价格、开展绿色促销等。此外,纺织企业要努力取得环境管理标准15014000认证和环境标志认证,拿到这些证书就等于拿到了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企业要适应绿色纺织品市场需求,拿到绿色通行证是必然的选择。绿色管理工作还有一点是要加快绿色生态纺织品的开发,以适应我国纺织品主要进口国即发达国家的要求。同时,企业要增加对生态纺织品开发的资金投入,这是纺织业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保障。
3.严格执行劳动法规定,提高劳工待遇
以SA8000为代表的社会责任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就长期而言,社会责任壁垒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企业的道德行为,有助于保证劳工权益,改善劳工条件,从而提高了工人工作效率,扩大了产品出口。但从短期分析,目前宁波市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仍采用低价竞销的方式,众多的中小纺织企业经济力量薄弱,没有能力达到社会责任壁垒所要求的对工人待遇的保护程度,因此,社会责任壁垒在目前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还是具有阻碍作用的。企业应该加快提高劳工待遇,避免遭受社会责任壁垒的侵袭。由于宁波市近76.9%的纺织企业属于中小私营企业,对劳动法的执行状况不理想,企业在对劳工权益保护和企业的正规化管理上长期存在缺陷。因此,为应对社会责任壁垒给纺织企业带来的冲击,企业应该严格执行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切实提高劳工待遇。
4.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大力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
出口市场多元化有利于分散市场风险。美国、欧盟虽然是我国最大的纺织品贸易伙伴,但也是和我国纺织品贸易争端最多的国家。因此,企业应当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让产品进入多个国家的市场。实行多元化市场战略,可以有效避免特保措施、反倾销实施,还可以让更多的产品进入低贸易壁垒的国家,绕开高贸易壁垒的国家,降低出口风险。企业要继续坚持多元化的方针政策,挖掘新兴市场潜力,避免过于依赖传统市场,把潜在的贸易环境风险降到最低点。另外,有能力的出口企业还可以调整对外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由出口贸易为主转向贸易与投资并重。实施“走出去”战略,把生产直接转移到进口国,减少对该国的纺织品出口。
5.培养精通WTO规则的人才,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纺织经济与贸易范文6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涵。TBT中包含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种贸易的规定。自1995以来一直占国际贸易壁垒的71%。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生并非偶然,它是跟着全世界经济、科学技术文明的不断发展强大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获得成长是由许多缘由促进的:
1、全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壮大,许许多多的发达国家更是走在了时代的前端,这样一来,发达国家制定的检测标准和检测精度就会大大超过我们的产品所能达到的水平。
2、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之一。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的日益成熟,许许多多以前使用的关税壁垒以及一般化的非关税壁垒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很多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减轻本国国民就业压力、缓减本国贸易逆差的境况等等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3、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迅速。为了使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平等的待遇,WTO进行了多次谈判,研究消减关税、非关税壁垒等传统的贸易手段。这样就使得传统的贸易壁垒发展受限,与此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预示着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会发展迅速。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广泛性。经营范围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是相当广泛的,很多都是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有关,正是因为其具有这种特性才会有很大的影响力。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合理性。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很多规定会对全球经济文化发展、环境优化及人类健康、社会秩序等等有益。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隐蔽性。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在国际贸易中有很多进口国出于各种目的想要限制进口,如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限制贸易逆差等,导致很多国家制定了极其复杂、繁琐、令人意想不到的规定来限制贸易的公平进行。
三、我国纺织品行业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我国纺织品行业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
1、纺织品行业本身的弱质性。我国纺织品出口产品本身与国外产品相比有一定的弱质性。尽管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科技进步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国外产品相比总体技术含量仍然比较落后,产品质量仍然需要提高,检测设备相对落后,标准化工程相对滞后,缺乏强制性标准及相关技术,一般的标准是相对低的,比较高档的产品,国际竞争力低,在国外技术壁垒的贸易规则面前我国纺织本身存在一些问题。
2、主要贸易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制约。外国本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想法保护本国市场需求而抵制我国产品的进口,对于美、日、欧盟而言,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已经使其感受到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大量进口我国纺织品为本国带来多方面的压力,本国的纺织业受到排挤,市场需求下降,本国国民就业压力增加,这时政府往往会受到行业协会与厂商的指责,迫于来自多方巨大的压力不得不采取保护本国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面对贸易逆差,美、日、欧盟不得不采取相关措施来抵制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设置多种多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以此使本国贸易逆差得到缓解。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纺织业是高污染行业,对环境有极大的危害,因此近年来日益严格的纺织品出口要求,尤其是纺织品贸易环境的影响,对我国纺织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
1、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行业成长的积极影响。一方面积极地启示中国纺织品出口不仅要注重产品外观质感,同时也要注意产品的内在价值;不仅要注意产品的本身质量,也要注意产品的生产过程;改变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消费者利益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纺织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我国纺织品标准体系的建设也具有推动作用。
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行业的消极影响。在带给我们很多好处的同时,也使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出口成本大大增加,产品竞争力大大降低。各种各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到许多商品,拥有复杂的评定程序,并且其标准各国又不相同,一般差异还很大,致使我国出口商防不胜防。同时,出口企业的交易机会大大减少,国外市场占有率大大降低,给我们的出口以及世界经济贸易关系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四、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
(一)积极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建立完善的技术保护体系。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应对贸易技术壁垒限制,政府必须关注中国纺织业的现状,与国外技术贸易壁垒协议是一个复杂的、繁琐的工作,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发挥好作为各个行业、企业的桥梁作用。可以学习国外政府的相关经验,调节各个部门的工作,大家一起合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使得我国纺织品行业可以健康持续地成长,为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做出贡献。
(二)吸收国外经验,建立有效的反应体系。在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我们想要单纯靠自己的力量来获得进步还要经过很艰难的过程,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从整体效益的角度考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经验,可以考虑合资经营的方式,使得我国产业链得到升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发达国家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业的限制。
(三)完善自身,促进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发展。从我国纺织行业近些年的发展来看,不断受到贸易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不仅仅是因为我国纺织品的出口迅速扩张,还有很大的原因是国内纺织品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得国内市场贸易环境逐渐恶劣。我国纺织行业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应该大力鼓励企业积极引进管理人才,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制度,提高我国纺织行业的管理水平。
(四)加强信息化和创新精神建设。现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很多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信息的飞速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必须提升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以避免因为信息落后而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我国纺织品业虽然出口额很大,但是我们国家自己的纺织品牌很少,纺织产品附加值很低,因此应注重培养我国纺织行业的创新精神,为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创建我们国家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我国纺织行业能够长远地发展下去。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