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注意力训练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康复注意力训练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康复注意力训练方法

康复注意力训练方法范文1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标准纳入标准: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并经过头颅C丁或MRI检查明确的,且符合下列标准:①病情稳定,意识清楚,有明确的认知功能障碍;②有肢功能障碍;③无明显精神及痴呆病史;④文化程度:小学及小学以上。    

排除标准:①本次发病前其他疾病致肢体功能障碍及先天性肢体残疾者;②恶性肿瘤,严重的心肺功能及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疾病不能胜任康复训练者;③不能或不愿配合认知训练者。1.2研究对象2014年一2015年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新发脑卒中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人82例,男58例,女24例,年龄37岁一80岁(67.8岁士4.5岁);文化程度小学10例,中学40例,大学及以上32例。随机分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组及对照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人入院前均经过神经内(外)科正规诊断及治疗,病情平稳;入院时均为发病后7d}15d。详见表101.3方法1.3.1评定方法认知功能评定: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一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共有评价时间和地点定向力、语言即刻记忆和短时记忆、注意力和计算力、物体命名、语言复述、阅读和语言理解等30个小项,每项正确得1分,满分30分。划分是否痴呆与文化程度有关:小学文化程度<20分,中学以上程度<22分,大学及以上<23分;痴呆评分参考:正常27分一30分、轻度21分一26分、中度10分一20分、重度0分一9分。本研究中病人训练前MMSE评分在8分一15分。量表分值越高认知功能越好。    

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能力(ADL>评定:分别采用ug和Meyer分级及FIM功能独立性量表。①Fug卜Meyer评分原则及评测部位、,满分为100分。    

评分:0分表示不能做某一动作;1分表示部分能做某一动作;2分表示能充分完成某一动作。运动功能障碍分级50项,最高总积分100分,分值越高功能越好。总分<50分表示患肢严重运动障碍,50分一84分表示患肢明显运动障碍,85分一95分表示患肢中等运动障碍,96至99分表示患肢轻度运动障碍。    

OFIM功能独立性水平和评分标准,满分126分。独立:活动中不需他人帮助完全独立((7分);有条件的独立(6分)。有条件的依赖病人付出50%或更多的努力,其所需的辅助水平如下:监护及准备((5分);少量身体接触的帮助(4分);中度身体接触的帮助(3分)。完全依赖病人需要一半以上的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否则活动就不能进行。大量身体接触的帮助(2分);完全依赖((1分)。FIM的最高分为126分(运动功能评分最高91分,认知功能评分最高35分),最低分18分。126分为完全独立;108分一125分为基本独立;90分一107分为有条件的独立或极轻度依赖;72分一89分为轻度依赖;54分一71分为中度依赖;36分一53分为重度依赖;19分一35分为极重度依赖;18分为完全依赖。1.3.2评定时间分别在病人入院后2d内(训练前)、训练2个月时各评定1次。评定人员经过统一康复评定培训,病人各项评定均采用同一标准,分为量表及计算机评定。1.3.3训练方法两组病人同时予常规康复治疗、常规认知功能训练及对症药物治疗(主要为脑卒中的二级预防用药)。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理疗、针灸、水疗、心理治疗、P丁、O丁及S丁等。常规认知功能训练:①记忆力训练:短文复述、背数、倒背数字、图片记忆、词语配对等,指导病人使用适合自己的辅助设备,比如记事本、卡片等辅助日常事务的完成;②注意力训练:图片视觉跟踪、猜测游戏;③计算力训练:简易数学题计算,模拟超市购物等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内容让病人进行计算;④日常思维能力辨别训练:利用图片进行季节、日常生活所用工具等辨别;⑤失认症训练:对于视觉失认的病人则反复训练辨别物品的形状及颜色等。    

康复注意力训练方法范文2

在基层训练中运动损伤主要是运动员对准备活动认识不够,特别是室外训练。大脑兴奋快,肌肉兴奋慢,如果突然直接参加对抗项目,身体局部的关节和肌肉难以承受这种负荷,因此造成肌肉损伤和关节扭伤;其次运动员在训练课中注意力不集中,技术要领掌握不好.动作变形造成的损伤;再次,身体素质较差,对训练课中的运动量和强度感到压力比较大。还有其它原因如场地设备、运动量、组织方法和生理、心理、运动训练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怎样能够提高基层运动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呢?

一、训练方法要合理。错误的技术训练动作造成了身体某部不应有的沉重负荷,使该部位组织变性,失去了组织应有的弹性和韧性。降低了组织的负荷能力。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运动量。

二、准备活动要充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运动损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做好热身运动和及时消除运动后的疲劳,这是防治运动损伤的两个重要环节。准备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活动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缓解大范围、高强度运动对肌肉、骨骼和内脏造成的刺激。及时消除运动疲劳能帮助身体恢复机能。因此,在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

三、注意间隔放松。在训练中。每组练习之后为了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伤,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放松非常重要。

四、防止局部负担过重。训练中运动量过分集中,会造成机体局部负担过重而引起运动伤。要知道训练中的超负荷和过度训练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虽然它们在训练中相差甚微,但给你带来的结果却是完全相反的。认清并能区别二者之间不同者乃聪明之士。

五、加强易伤部位肌肉力量练习。据统计,在运动实践中,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运动伤最为多见。因此,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练习,对于防止损伤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康复注意力训练方法范文3

方法 对34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前进行适应行为训练指导,记录患者手术中血压、心率、呼吸、吞咽等指标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与对照组(术前未行适应训练)34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程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 术前适应行为训练可以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有效地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适应行为训练;并发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6-0718-02 中图分类号:R 681.5+50.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6.034

颈椎前路手术是脊柱外科常用术式之一,常用于颈椎外伤、畸形、肿瘤、退变等疾病的外科治疗,是目前治疗颈椎疾病的有效手术方法。但由于颈前入路解剖结构比较复杂,涉及诸多重要结构,术中、术后常出现各种并发症[1],不仅降低了手术疗效,而且增加了患者痛苦。我科对34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前进行了适应行为训练,旨在探讨该训练方法对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安全顺利地实施手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将2003年5月~2007年11月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术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7例,女7例;平均年龄54.8岁;脊髓型颈椎病1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9例,混合型颈椎病7例;选择同期术前不宜行气管推移训练的C4~7骨折及颈前部有血肿或肿胀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男28例,女6例;年龄52.3岁。两组均在颈丛麻加局麻下行颈椎前路椎管减压加植骨融合术。两组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2.训练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术前健康宣教,观察组由责任护士利用口头讲解、动作示范进行充分术前适应训练。具体内容:①训练:颈椎前路手术时间较长,为轻度过伸仰卧位,因此术前必须加以训练,使其适应手术,提高其耐受力。首先对患者进行术前训练重要性的教育,明确训练是否到位,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然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在其肩下垫一高度适宜的软枕,使颈部呈过伸位,充分暴露颈前部,开始10~30 min,逐渐增至2~3 h。②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因术中需牵拉气管暴露术野,易引起气管损伤、水肿,故经前路手术前应指导患者行气管推移训练[2]。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枕垫于肩下,头后仰。训练者站在患者右侧,用拇指或2~4指指端顺气管侧旁,将气管、食管持续向非手术侧推移,开始时用力缓和,频率5次/min,推移5~8 min后,用力稍加强,尽量把气管和食管推移超过中线,并尽可能避免牵引过程的中断[3]。③床上排尿训练:术前2~3 d告知患者训练的目的及重要性,指导患者在制动卧位情况下在床上练习平卧位排尿,他人协助完成,2 次/d,并随时给予指导,直到熟练掌握,达到排尿顺其自然。

3.评价内容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呼吸、吞咽变化差值并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痰液黏稠、咽喉部疼痛、尿潴留等发生情况。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血压、心率、呼吸、吞咽次数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1。观察组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痰液黏稠、咽喉部疼痛、尿潴留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见表2。表明观察组手术进展较对照组明显顺利,显露好,气管、食管相对松弛。另外,观察组患者在术中、术后发生呼吸困难程度较对照组轻,对手术适应性增加。

讨论

由于颈椎前路手术是风险很高的手术,良好的术前适应性训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适应训练包括训练、气管和食管推移训练及卧床排尿训练。临床工作中,多数患者惧怕痛苦和躯体不适不能坚持,护士需主动向患者示范训练方法,耐心讲解训练的重要性,并给予有效的督促、鼓励,有利于患者有计划、有步骤地配合实施适应性训练[4]。

1.适应训练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 护理是临床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改变对机体影响很大,尤其是一些重症手术患者[5]。传统的颈椎前路手术前不进行适应性的训练指导,使大部分患者由于对手术的不适应,术中自觉难以坚持,出现呼吸困难、气喘,甚至躁动不安,影响手术实施。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术前适应训练,锻炼了颈部肌肉与韧带的强度,能减轻因长时间颈部过度伸展造成的不适,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延长训练时间,肩下枕头亦可根据情况逐步增厚,在训练时嘱患者精神放松,调整舒适,防止术前过度训练引起患者不适而造成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2.术前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是确保手术效果的保证颈椎前路手术术中为了清晰地显露椎体前缘,必须将气管、食管等鞘拉向一侧,如患者术前未进行正确的气管推移训练或气管推移训练不够,会因术中牵拉气管引起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波动范围较大,给手术带来困难,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6]。因此术前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也是术前必要且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科学的气管、食管推移训练,能增强颈部组织的适应性及患者的耐受性,使内脏鞘易于牵开,便于手术,术中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及吞咽次数变化程度小,减少了手术的风险。且因手术出血量少,手术视野显露好,患者较安静,气管相对松弛,术后气道分泌物少,减轻了咽喉部不适症状。因此,术前进行系统而正确的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对于保证颈椎前路手术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训练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呛咳应立即停止,嘱其深呼吸,或转移注意力,待症状消失后,再由轻到重重新训练。训练时应遵循先慢后快,幅度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3.排尿训练可预防和减少排尿困难,恢复患者自行排尿功能 术后由于姿势改变,不习惯床上排尿,加上脊柱需保持直线制动,以及心里紧张怕他人在场等因素导致排尿反射受到抑制,大脑皮层指挥抑制其排尿[7],是造成术后排尿困难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患者术前进行排尿训练,观察组在排尿姿势与环境条件都改变的情况下,术后自行排尿的成功率比对照组高。表明了术前进行排尿训练,使会肌肉得到锻炼,加强尿道括约肌作用,强化排尿条件反射,有效恢复患者术后自行排尿功能,预防和减少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经过系统正规的术前适应训练后颈部组织适应性增强,降低了手术风险,从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良好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 健,梁芳果,瞿东滨,等.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附258 例报告)[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4):450-453.

[2]陈淑贤,曾小芳,李晓莲,等.肌萎缩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74-75.

[3]金莉红.颈椎损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4,3(3): 185.

[4]王晓乐,罗存珍,李凤华.老年人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J].中国康复,2006,21(3):207.

[5]邓炳兰.手术变化影响生命体征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 21(5B):77.

[6]施海燕,王世英.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 44-46.

[7]王萍,冯恭新.术前排尿训练对心血管介入患者术后排尿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 38(7):5381.

康复注意力训练方法范文4

【关键词】 肩袖损伤;肩关节镜;围手术期;护理

肩袖是机体肩部运动中非常重要的结构, 它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组成, 起于肩胛骨、附着于肱骨头周围, 在肱骨头解剖颈处形成袖套状结构, 参与肩关节外展、外旋、上举等活动。肩袖的作用是:支持和稳定肩肱关节, 维持肩关节腔的密闭功能、保持滑液营养关节软骨, 预防继发性骨关节炎。肩袖损伤发病率约占肩关节疾患的17%~41%, 患者出现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表现为肩部外展、上举困难或外展、上举时疼痛。近年来, 经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肩袖损伤在临床上取得广泛的应用, 与传统手术相比较, 经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 具有组织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较快并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训练等优点。本院于2010年11月~2013年3月采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34例, 术前、术后采用个性化围手术期护理,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患者共34例, 男18例, 女16例, 年龄28~72岁, 平均年龄52.5岁;部位:右侧21例, 左侧13例;病程3个月~16年, 平均病程9.8年;其中部分肩袖损伤2例, 中小型损伤28例, 巨大肩袖损伤4例。

1. 2 方法 34例患者在关节镜下行肩袖损伤修补术, 术后给予有计划、针对性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出院后康复指导训练。

2 结果

34例患者术后3个月肩关节均恢复正常活动范围, 疼痛消失, 并无并发症发生。

3 护理

3. 1 术前护理

3. 1. 1 皮肤准备 术前1 d手术野皮肤准备, 范围以患侧肩关节为中心上、下各20 cm, 剃除腋毛及修剪指甲。做药物敏感试验, 术前通知患者禁食12 h, 禁水6 h。术前交代患者取下饰品、义牙、眼镜等贵重物品, 交由家属保管。有研究显示, 术前针对性训练能保持或恢复肩关节的运动范围, 保证适当的肌肉营养机能, 提高手术成功率。

3. 1. 2 心理护理 肩袖损伤的典型症状是午夜疼痛, 手术后疼痛更加难以忍受。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 向患者介绍管床医师及护士, 介绍手术的方法、目的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并请病情好转患者现身说法, 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安全性, 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手术。

3. 2 术后护理

3. 2. 1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每30~60 min记录1次, 发现病情变化, 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观察患肢血循环、活动情况、伤口渗出、引流等情况。放置引流管者需要保持引流管通畅、在位, 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脱落, 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 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 2. 2 护理 术后患者去枕平卧8 h, 患肢使用颈腕吊带。在患侧腋下横放上肢抬高垫, 保持肩关节外展60°, 前屈30°, 肘部屈曲, 手臂前屈。术后第2天予外展支架固定于肩关节使肩关节外展60~90°, 前屈20~40°, 内外旋中立位, 6周后根据患者病情解除外固定支架。

3. 2. 3 饮食护理 饮食宜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高纤维食物, 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等食物。每日除正常饮食外, 可增加牛奶、豆制品、鸡蛋、骨头汤等。其他含钙质丰富的食物如虾皮、海带、芝麻等也可增加食用, 促进伤口愈合。

3. 2. 4 疼痛护理 针对术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采用早期干预的方法, 即开始感到疼痛时, 就给予非甾体药物及局部给予冰袋冷敷12 h, 可减轻疼痛。指导患者定时合理使用止痛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药量的适度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深呼吸、聆听音乐等方法,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以减轻患者疼痛。功能恢复的关键是运动, 而阻碍运动的主要因素是疼痛。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的长期制动是影响肩关节功能康复的主要因素。

3. 2. 5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①关节内血肿:肩关节镜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 术后常规加压包扎, 并用冰袋冷敷的方法, 可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②伤口感染:关节镜手术由于创伤暴露少、手术损伤小, 且在灌洗过程中操作感染几率相对减少, 术后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出、积液等情况, 及时换药, 严格无菌操作, 合理应用抗生素。③关节周围皮下水肿及关节囊周围肿胀:肩关节手术时间长, 关节腔内等渗液长期灌注, 会有少许液体渗入皮下组织间隙, 术后患者出现关节囊周围肿胀, 术后要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原因, 同时红外线理疗有利于水肿的消退。

康复注意力训练方法范文5

1 饮水试验

1.1方法 先让患者单次喝下2~3茶匙水,如无问题,再让患者像平常一样喝下30ml水,然后观察观察和记录饮水时间、有无呛咳、饮水状况等。饮水状况的观察包括啜饮、含饮、水从嘴唇流出、边饮边呛、小心翼翼地喝等表现,饮后声音变化、患者反应、听诊情况等。

1.2分级 按5级分级进行评价记录:Ⅰ级:可一次喝完,无呛咳;Ⅱ级:分二次喝完,无呛咳;Ⅲ级:能一次喝完,但有呛咳;Ⅳ级:分二次以上喝完,且有呛咳;Ⅴ级: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

1.3诊断标准[2] ①正常:在5s内喝完,分级在Ⅰ级;②可疑:饮水喝完时间超过5s以上,分级在Ⅰ~Ⅱ级;③异常:分级在Ⅲ、Ⅳ、Ⅴ。用茶匙饮用,每次喝一茶匙,连续二次均呛住属异常。

2 护理

2.1康复护理

2.1.1唇运动训练[2] ①唇在摄食吞咽中所起的作用保持食物在口腔,控制食团不从口腔流出,吞咽时保持口腔的压力。若唇力量下降,将会影响食物在口腔的保持,不能很好的把食团控制在口中,将直接影响口腔的吞咽;唇力量下降也会导致流涎,因此唇肌力及口腔感觉训练是吞咽障碍训练中重要环节之一。②唇部练习目的:加强唇的运动控制、力量及协调,从而提高进食吞咽的功能。③增强唇力量的训练方法:抿起嘴唇说“嗯”声,维持5s,重复做5次。拢起嘴唇,说“乌”声,维持5s,重复做5次。说“衣”声,随即说“乌”声,然后放松,快速轮流重复5~10次。闭紧双唇,压着维持5s,放松,重复左边5~10次。双唇含着压舌板,用力闭紧及拉出压舌板,与嘴唇对抗力,做抗阻力训练,维持5s放松,重复左边5~10次。通过对患者唇力量的训练,使得患者的食物在口腔中得到很好控制,增强吞咽及咀嚼的功能。

2.1.2舌、软腭的力量及运动训练[2] ①舌尽量伸出口外,维持5s,然后缩回,放松,重复做5~10次。②舌尽量贴近硬腭向缩回口腔内,维持5s,然后放松,重复做5~10次。③快速地伸缩舌运动,重复做5~10次。④张开口,舌尖抬起到门牙背面,维持5s,然后放松,重复做5~10次。⑤张开口,舌尖抬起到门牙背面,贴硬腭向后卷,即做卷舌运动。连续做5~10次。⑥发"ch"音,促进舌与软腭中部的接触,同样,发"s、sh"音,训练舌与软腭的侧面接触,帮助舌体形成凹陷。⑦发"k、g"音,来促进舌向后运动软腭的接触。⑧重复说"da、ge、la"音,训练舌与软腭的协调性。患者通过上述舌伸缩及灵活性的训练后,达到舌与软腭的协调性。

2.1.3下颌、面部及颊部运动训练[2] 目的是加强上下颌的运动控制、稳定性及协调、力量,从而提高进食咀嚼的功能。①把口张开至最大,维持5s,然后放松。②将下颌向左右两边移动,维持5s,然后放松,重复做10次。③把下颌移动至左/右边,维持5s,然后放松,或夸张地做咀嚼动作,重复做10次。④张开口说"呀",动作要夸张,然后迅速合上,重复做10次。⑤紧闭嘴唇,鼓腮,维持5s,放松,再作将空气快捷地在左右面颊内转移,犹如漱口动作,重复5~10次。

2.1.4运用压力和温度刺激,促进感觉训练[2] ①将一冰冻勺放置于舌尖、舌体和舌根上,轻轻下压,嘱患者将勺抬起。②嘱患者尽量用腭与舌面相接触。③给患者以冷或酸的食物作舌味觉刺激。④用不同形状、大小和质地而又容易被舌运送的食物训练进食动作,通过训练后能增强舌味觉敏感性从而提高患者的食欲。

2.1.5 Masake训练法[2] Masake吞咽训练法又称为舌制动吞咽法。其方法:吞咽时,将舌尖稍后的小部分舌体固定于牙齿之间或治疗师用手拉出一小部分舌体,然后让患者作吞咽运动,使患者咽壁向前收缩。主要作用于咽后壁向前运动较弱的吞咽障碍患者,通过对舌的制动,使咽后壁向前突运动与舌根相贴近,增强咽的压力,使食团推进加快。该训练要与患者积极沟通,主动配合才能达到训练目的。

2.1.6感觉促进综合训练和冷刺激训练[2] 患者开始吞咽之前给予感觉刺激,使其能给快熟的启动吞咽,称感觉促进法(sensory facilition therapy)。增加感觉输入方法既是代偿方法,也是吞咽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①把食物送入口中时,增加汤勺下压舌部的力量。②给予感觉较强的食物,例如,冰凉的食物,或有强烈味道的食团。③给予需要咀嚼的食团,借助咀嚼运动提供最初的口腔刺激。上述方法提高食块知觉的敏感性,减少口腔过多的唾液分泌,通过刺激,给予脑皮质和脑干一个警戒性的感知刺激,从而提高对进食吞咽的注意力。

上述康复训练要在治疗师指导下,患者本人对着镜子或家属帮助下进行,4~5次/d,5~10min/次,持续3d~1个月。心理护理一定要贯穿康复训练的全过程,护理人员要提前做好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解释,认真细致讲解训练目的,告知患者只要坚持不懈,训练方法得当,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

2.2心理护理 脑卒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或失语,且受呛咳、误吸影响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悲观甚至厌食的心理,在康复训练中及早地进行心里护理,对于病情控制、功能恢复、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的帮助。因此,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的沟通解释以消除不良情绪,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因素,以提高其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的交流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轻松、愉快、安静的环境中,解除紧张情绪,让患者通过治疗及康复训练后能基本进食。

2.3基础护理 ①做好皮肤护理,保持患者身体干净整洁,通过对患者全身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躯体各个部位放松及功能恢复。②做好患者口腔的清洁和按摩,晨晚漱口,协助患者每日早晚用柔软的小牙刷刷牙,动作轻柔,初期时可滴入少许冷开水于健侧颊部,活动腮帮,把水小口吐出,呛咳不明显时可增加漱口水量,在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同时也促进吞咽有关肌肉的训练。③注重健侧代偿功能的训练,以带动患侧功能的恢复。④加强饮食护理,减轻焦虑情绪,视吞咽障碍的程度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的软食、半流质及流质。为患者创造洁净的进餐环境,给予充足时间,并根据患者嗜好调整食物品种。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耐心喂食、喂水或鼻饲,同时向患者讲清楚进食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减轻其焦虑情绪。

3 小结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其目的要维持患者的基本营养的摄入及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1]。康复护理综合考虑患者心理、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其注意事项及要领,患者充分领悟。同时调动患者及家属的积极因素,通过对患者感觉刺激、吞咽反射的调节、与吞咽有关的肌力训练,通过改变食物性质、进食环境等一系列综合有效的康复护理来改善吞咽障碍,提高吞咽功能,达到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康复注意力训练方法范文6

及早发现,正确对待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出生前至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即由于胚胎形成缺陷或者妊娠到分娩,或生后一个月以内的某种因素损害了未成熟的脑组织,导致运动障碍的器质性病变。也就是指脑在生长发育完成以前由于受到某种侵害,损伤而造成的永久性的异常姿势及运动异常。这种姿势和运动的异常是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不断地变化的。

通过什么办法能判断出孩子得了脑瘫?采用哪些治疗手法可以让患儿脑瘫病症得到干预,从而走向康复?李桥儿童医院神经康复中心的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着。

不少脑性瘫痪的婴儿在“呱呱”坠地后,没有什么明显的异常状况,特别是那些轻型的脑瘫儿童更容易被忽视。即使有的症状引起了家长与临床医生的注意,但由于没有明确的诊断,甚至会误认是其他疾病,如佝偻病、缺锌、营养不良、软骨病等等,使婴儿错过了早期诊断,贻误最佳治疗的机会。

事实上,脑瘫儿童在早期所表现的运动异常、姿势异常以及进食异常等,家长只要细心地观察就不难被发现,康复中心李陵容医师介绍了以下几个识别要点:

脑瘫婴儿在各方面的发育都比同龄正常儿童差。如“全身发软、无力或四肢发紧;易惊、角弓反张、少动或过多乱动;喂奶时出现吸吮无力、吞咽困难或经常呛、噎、吐奶;婴儿的嘴不能很好地闭合,哭声微弱或阵阵尖叫;2~3个月时,还不会笑、抬头;持续哭闹,手指紧握,不会张开;4~5个月还不会翻身;8个月还不会坐,甚至不会抓、握,也不会把手放到嘴边。另外,智力发育也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

异常的动作或姿势。如:流口水、颤抖;在学站立时、两腿并拢,双脚总是脚尖着地,有的甚至出现交叉,呈剪刀型;肢体运动不协调,不对称,头不能保持正中位置等,这些都是脑瘫患儿常见的动作或姿势。

在对脑瘫患儿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脑瘫患儿或多或少的伴有不同程度的身体及智力障碍。脑瘫患儿的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差,约有30%的脑瘫患儿并发智力低下,有近半数脑瘫患儿伴发癫痫,脑瘫患儿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新生儿重症黄疸所致的手足徐动型脑瘫大多伴有听觉障碍,有20%的脑瘫病儿有眼睛的障碍,脑瘫患儿的牙齿多数发育不良。脑瘫患儿个性较强,常表现为固执任性,情绪波动变化大,善感易怒、不合群,注意力涣散、兴奋多动,或持续某一动作,出现自我强迫行为等。

大部分脑瘫患儿生活难以自理,及早发现并积极进行治疗干预是脑瘫患儿康复的关键。家长可根据脑瘫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各种不同姿势,结合母亲在怀孕时及生产时的高危因素,便可早期发现,并应尽早去医院神经科检查,以明确诊断,进行早期的治疗,越早治疗越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辨证施治,对症下药

李桥儿童医院脑瘫康复中心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与学习,吸收并借鉴同行们的先进经验,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专科特色,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将现代康复治疗手段中的语言治疗、感觉统合疗法、音乐治疗、中药水疗等与传统医学治疗中的针灸、按摩、药物熏蒸相结合,并根据患儿不同的病情特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目前开展的特色治疗项目有:

运动治疗(PT):运用Bobath疗法和Vojta疗法为主,根据患儿疾病特点和自身的功能情况,借助器械和治疗师的徒手技术以及患儿自身力量,通过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使患儿的局部或整体功能得以改善,即以粗大运动功能能力的培养为主。

作业治疗(OT):以感觉、运动、认知和心理技巧为基础,针对患儿在生活自理、游戏娱乐、上学等方面的功能表现进行训练,很大程度上以上肢的功能训练为主。

推拿:根据患儿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法,可以调节神经和肌肉系统,改善血液和淋巴系统的循环,整骨复位,松解粘连和挛缩的组织,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加肌力降低肌张力,使瘫痪的肢体得以恢复。本项治疗方法是运用祖国传统医学、结合生物力学知识治疗脑瘫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异于西方先进康复疗法的独特治疗方法。

针灸:针灸治疗脑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等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简单、有效、廉价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着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采用传统穴位针灸与全息理念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我院独具特色的针灸方法。

语言治疗(ST):是通过各种手段增强其言语功能,对改善与人交流的能力有实际意义,尤其对于流涎的患儿通过口腔按摩可使其得到改善。

感觉统合:改善患儿的平衡、协调能力、感知觉、触觉、胆识等方面,尤其对孤独症、多动症等患儿有重要作用。

多感官刺激治疗:是集教育和康复为一体的高科技治疗项目。该项目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器材来增加患儿的感官系统,尤其对智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患儿疗效更佳。

水疗、中药熏蒸、蜡疗:采用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等中药为主要配料,以降低肌张力为主要目的,同时我们根据患儿情况增加了对肌张力低下型的中药水疗的制作。

物理因子治疗:包括脑循环、导平、痉挛仪、生物电刺激、体控生物电等很多项目,对改善脑功能、提高肌力或降低肌张力等都有疗效。

沙盘游戏治疗:对孤独症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同时脑瘫患儿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通过沙盘游戏治疗能舒缓压力,从而有益于康复训练。

特殊教育:为了使患儿能够早期得到教育,学习各种知识,中心有多名幼儿教师对患儿进行学前教育,在寓教于乐中开发患儿的智力,同时为其进行心理疏导,使患儿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弥补了患儿因病不能上学的遗憾。

小针刀或手术治疗:微创术能对肌张力高、局部肌肉严重挛缩的患儿产生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术后一定要配合康复训练才能起效。

中药、西药相结合使用,从而进一步的从根本上改善脑功能,从而改善运动、认知能力,尤其早期治疗时药物的作用不可替代。

一切为了孩子

李桥儿童医院康复中心本着为残疾患儿及其家庭排忧解难的原则,以不断提高残疾患儿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的。康复中心以综合性康复、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全面康复,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为脑性瘫痪的治疗总原则,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为脑瘫患儿制定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治疗流程:

入院评定:首先,患儿入院后,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对其进行细致地检查分析,根据患儿临床表现进行认真的评定,明确治疗的主要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