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工原料产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机化工原料产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机化工原料产业

有机化工原料产业范文1

【关键词】炼油化工 化验 无污染

【中图分类号】TQ0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026-01

炼油化工化验单位是集化验、环境监测、化学研究等部门为一体的单位,其中具备了多种化学化验室、化学研究室等。炼油化工单位化验在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的过程共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所测定的一系列化学物质浓度的数值也为炼油化工的日常运作提供了基本依据。然而,由于要测定化学物质的浓度,所以炼油化工自身所排放的化学物质给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我们必须重视这一问题,所以我们应当实施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只有解决了这些危害,炼油化工化验单位才有资格达到无污染化验。

1、炼油化工的涵义

炼油化工是指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并进一步合成多种化工产品的工业。其原料来源主要有天然气、炼厂气、液体石油产品。石油产品又可以称之为油品,它的主要成分有燃料油、油、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炭、石蜡和沥青等,燃料油包括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这些产品被加工的过程常称之为石油炼制,简称为炼油,石油化工产品由炼油过程所提供的原料进一步化学加工来获取。裂解反应是强烈的吸热反应,因此原料在管式炉中经过700一80OC甚至1000C以上的高温加热,所得裂解产物通常称为石油化工一级产品,通常称为三烯、三苯、一炔。石油化工的一级产品再经过一系列加工则可得二级产品。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为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二步。可以对有机化工原料继续加工,因此可以得到更多的化工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基本上不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

2、炼油化工的几种危害

2.1 水体污染

炼油过程有诸多过程,这些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主要的污染物是石油类、硫化物、酚类化合物、悬浮物等。炼油所产生废水的质量都不固定,不同的炼油厂因为加工原油的种类不同、炼油生产程序和规模不同,产生废水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我国炼油厂的废水按其可处理性能和可回用性能,通常分为含油废水、含硫废水、含盐废水、生活污水和其他废水这四类。从废水的水质来说石油化工废水可分为含有废水、高浓度有机废水、氯碱废水、含酸废水、生产废水等其他污水。随着石油的大规模勘探、开采,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及其产品的广泛应用,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对于地下水的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2.2 土壤污染

大部分石油类污染在土壤中都发生吸附解吸作用,进而影响着它们在土壤中的迁移、生物降解和光降解。在生产石油化产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有害的废泥浆和其他一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污染周边土壤,而且石油本身就含有对人和动物有害的物质,一旦道发生泄漏,将对生活在油气田附近的人和动物构成致命威胁。石油管道的泄漏也会严重破坏生态,曾有美国环保人士估算,如果阿拉斯加陆地石油管道发生泄漏,至少会形成半英里款、30英里长的污染带,石油会迅速渗透到土壤中,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从而改变土壤成分,改变地严重污染会导致石油烃的某些成分在粮食中堆积,从而影响粮食的品质,并通过食物链来危害人类健康。

2.3 空气污染

石油炼制装置的加工能力通常为百万吨级,因此废气排放量大。废气按生产行业可分为石油炼制废气、石油化工废气。这两大生产行业所产生的废气有可分为燃烧烟气、生产工业废气、火炬废气和无组织排放废气。石油炼制废气主要来自燃烧烟气和工业尾气,主要是经常性的固定性能源。石油化工行业废气主要有燃烧烟气、工业尾气和装置设备纸漏的烯类气体、煎炸处理装置、污水处理厂等散发的恶臭气体等。此外,轻质油晶及挥发性化学药剂和溶剂贮存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发散的恶臭和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污染物成分复杂、毒性强、种类多、排放集中,危害性甚大。排放的污染物质在距生产装置2千米处还可检出。还有石油燃烧时会生成一种物质,很容易被大气中的飘尘吸附,通过呼吸进人人体,在肺泡和支气管壁上长期滞留,可诱发癌变。

3、实施无污染化验的措施

3.1 防高热物体

高热物体,是指在一定环境中能够像可燃物传递热量,并导致可燃物着火的这种具有较高温度的物体。高热物及高温表面包括高温蒸汽管道表面,高温气体、液体管道及热交换器的金属表面,加热炉、干燥炉炉壁,裂解炉、加热釜、沸热锅等,这些高热物体及其表面不仅温度高、体积大,而且散发热量多,都可以成为燃烧爆炸的点火源。所以,我们要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来阻止其与易燃物料接触,进而防止可燃物及其其他粉尘落于其上。

3.2 防火

石油化工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促成火灾爆炸的原因涉及的面很广,原因也有很多,为了预防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着火源的控制,防止与可燃物、助燃物形成燃烧爆炸系统,消除和严格控制一切足以导致起火爆炸的着火源。明火、高热物体及高温表面、摩擦和碰撞、绝热压缩、自行发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击和光热射线等都可以引起火灾爆炸事故。明火,包括吸烟和生产中的明火的控制吸烟引起火灾是众所周知的,香烟的燃烧温度,在吸烟时为650一800C,自燃时温度为450一SOOC,且可以燃烧很长时间,所以,在可能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场所应禁止吸烟。

3.3 防雷电

雷电是天空中雷云的一种放电现象。当雷云对地面建筑物或者是物体进行放电时,雷电流可达几十至几百kA,这样大的电流,即使持续时间非常短,但是也能在放电通道上产生大量热,温度可达几万C,可以引起厂房着火,引起可燃、易燃物品爆炸起火,也可造成电气火灾。

总之,我国炼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时间还比较短,要想达到无污染化验还需一定时间的技术实施。就存在的这些问题,首先应该要认识到石油化工存在的危害,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采取正确的规划对策,从而使石油化工化验单位达到真正的无污染化验。

参考文献

[1] 周新迁.中国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有机化工原料产业范文2

[关键词] 石油化工产业现代管理

一、前言

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种)及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两步产品的生产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有机化工原料继续加工可制得更多品种的化工产品,习惯上不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在有些资料中,以天然气、轻汽油、重油为原料合成氨、尿素,甚至制取硝酸也列入石油化工。

二、近年来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特点

我国石化市场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相当规模,并在世界石化市场战局了重要的地位。从近年来我国石化发展情况看,呈现出以下特点:

1.我国石化产品的需求年均增长速度在高经济增长的带动下一直保持高位增长

1998年以来,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逐渐消退,入世后塑料制品、纺织品和轮胎等下游制品出口量的大幅提高,以及世界经济的复苏,极大地带动了我国石化产品市场发展,石化产品需求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5年我国乙烯当量消费1693.52万吨,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消费量分别达到3335万吨、1298万吨和220万吨。

2.中国对亚洲乃至世界石化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增加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不但是世界最大的涤纶生产和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合纤原料最大的进口国;合成橡胶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二;乙烯生产能力也在2003年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对亚洲乃至世界石化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加。相对生产,我国石化产品消费在亚洲市场占有更大的比重。在2005年,已有不少产品的表观消费量占到亚洲总消费量的半数以上,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涤纶、腈纶和SBS等六个品种。

3.聚乙烯、ABS、PTA、乙二醇和CPL等产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虽然我国近年石化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由于下游需求增长非常迅速,很多石化产品仍处于供不足需的状态。从2005年我国各主要石化产品的自给状况看,聚乙烯、ABS、PTA、乙二醇和CPL的自给率都在50%以下,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与此同时,一些产品的自给率还在不断下降,对外依存度较高。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周边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在此领域最大的贸易伙伴。

4.国内石化产品的市场区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

我国石化产品的消费市场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如塑料制品,不仅产量大,而且档次相对较高。我国合纤消费也主要集中在上述地区。合成橡胶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福建省,其中山东省是我国橡胶工业规模最大的省份;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福建省也是橡胶工业发展较快的地区。

三、加快我国石油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实行集团化经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从整体上对石油公司进行规范的公司制度改造,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国际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集团化经营,培育集团化优势,增强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提高与竞争对手抗衡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全球化要求。

2.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加入WTO 后,国内石油石化市场将逐步成为开放市场,国内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高,无法左右价格。因此,要加强企业的运作管理,提高装置开工率,降低财务费用、人工成本、生产成本,节能降耗,优化原料配置,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全方位降低企业成本是提高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3.改革管理体制,增强市场营销能力

加大营销力度,提高营销水平,对市场开拓十分重要,国际上非常重视营销系统,因为它是效益主要的和直接的产生者,我国同国外公司的竞争就是争市场,争份额。因此,根据大型跨国公司的经验,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应当重视全面的营销管理,包括市场研究、新产品开发、广告、形象设计系统、售前售后服务等。进口石化产品目前在中国占据了大半壁江山,石化产品必须实施进口替代战略。

4.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加入WTO 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我国要立足自身,加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核心技术。首先,科技创新的前提是体制和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的目标是通过实现产、销、研一体化,从而达到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创新的关键在市场化,采用激励机制,可以建立科研开发风险基金,对学科带头人实行高报酬,对重大科技成果实行重奖。其次,有选择地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消化吸收,加强自主技术研发的力度,以技术进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5.我国政府应注意充分运用WTO的多边协议及保障条款

石油化工行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建议政府将WTO所允许的补贴适当给予石油化工企业。例如:扶持企业的科研活动;为适应新的环保要求,支持企业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等。加入WTO后给反倾销工作带来了便利,国家要支持国内石油化工企业加大反倾销力度,协助国内石油化工企业立案调查反倾销,保护民族工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张锡嘏:世界贸易组织简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林秋培:中石化预建1500个合资加油站[N].中国企业报,200126213(1)

[3]董涛:BP 集团[J].国际化工信息,2001(2):26~28

有机化工原料产业范文3

【关键词】甲醇行业 化工原料 工艺路线

1 我们国家发展甲醇化工的意义分析

在我们国家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以石油为基础的石油化工及其相应的产品都是国家现代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可以看到的是,地球上的石油资源非常有限,且随着石油资源的大量消耗,到目前为止,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已经出现了多次石油危机,使得石油及其制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并较大程度的影响到其他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我们开始从能源多元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和分析,认为应当对煤和天然气能源的化工原料技术进行开发和推进,以此来开辟出能源发展的新天地,但考虑到我们国家缺油、少气但煤炭资源丰富,因此就应当集中精力大力发展煤化工,而甲醇正是煤炭化工生产所需要的产品之一。

甲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较多行业内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和出色的功能,我们国家在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上并不突出,煤炭资源相当丰富,与此同时,煤炭行业的下游行业对于甲醇的需求量在最近几年以来始终不断攀升,这甚至在我们国家内掀起了一股甲醇装置建设的大热潮。但需要认识到的是,虽然我们国家在甲醇的生产以及应用当中都有着非常好的市场,但还是非常有必要对其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予以适当的控制,在这其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弄清楚我们国家甲醇行业长期发展的经济效应和发展条件,以此来适度发展甲醇工业的重要战略意义。

2 我们国家甲醇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相比于石油或者是天然气,我们国家在煤炭资源的储量上更有优势,且大多数资源都集中在我们国家的西南西北地区,因此这样一些位置也是我们国家化工甲醇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早在上世纪初期,国外就有公司发明出了高压状态下生产甲醇的方法,随后中压甚至是低压状态下的生产方法也被找到,我们国家是在上世纪中期引入了甲醇的生产方法,并在上述资源丰富地区基于合成氨工业开发出了联产法生产甲醇的工艺,一方面是在工艺路线上有了新的突破,另一方面也较大程度的降低了甲醇生产的成本。

甲醇的合成原料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条件的发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原有的煤炭以及焦炭转变成为天然气和重油,这样一种转变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天然气和重油的使用能够在甲醇合成的环节当中较大程度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够相应提高煤炭洁净的利用程度。事实上,甲醇不仅仅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也是非常理想的能源和车用燃料,在世界能源危机的背景之下,采用甲醇作为替代燃料就能够表现出显著的优势,不仅安全、廉价、燃烧充分,而且在环保方面也有着非常好的表现,正是因为这样,在汽车能源方面的应用已经在我们国家进行的非常好。

3 我们国家甲醇行业发展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们国家甲醇行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但在此过程当中表现出两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一方面就是甲醇行业本身的发展过于迅猛,但可以看到的是,我们国家对于甲醇的需求并没有这样迅猛的势头,更多的是趋近于一种平稳的增长状态。最近几年来,全世界能源价格都处于上升的状态,相应的化工甲醇项目也处于非常良好的循环趋势之内,但即便是这样,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盲目的投资建设就很有可能为企业将来的发展埋下不良隐患,总之,在当前环境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高度关注和重视一些潜在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就是甲醇成本的不断增加,我们国家在最近几年较短的时间内就相继开发建设了多个甲醇项目,使得甲醇产量节节攀升,而对外的出口数量反而是逐年减少的,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国家的甲醇市场主要还是对内,而我们国家甲醇的产地集中在西南西北等地区,经过生产加工之后还需要运输到东北相对发达的市场内,加之甲醇在运输过程当中容易出现挥发、燃烧等问题,就使得甲醇产业不仅增大了风险,还加大了其实际的成本,使得其长期经营的效益都不高。

4 我们国家甲醇行业发展的工艺路线分析

4.1 减少甲醇运输量

甲醇运输量的减少应当同时伴随甲醇行业建设量的增大,甲醇行业内的长途运输确实造成了行业效益的大幅下降,加之中西部地区内的甲醇消费市场比较局限,因此有必要在减少产品运输量的同时将中西部的甲醇行业迁向下游的延伸产品量,与下游企业建立起长期为稳定的价格协调机制来,这样就能够较大程度避免甲醇生产项目的重复性建设,在避免大起大落造成的不良影响之外较大程度的提高甲醇行业项目的附加价值。

4.2 加强甲醇生产装置的研究

我们国家的甲醇行业在较短的时间内都还很难避免和摆脱国外甲醇行业的冲击,这主要就是因为国外的甲醇生产装置要比我们国家所使用的好的多,而在我们国家甲醇生产装置的条件下,生产规模的增大往往就伴随着能耗率的不断提高,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已经研制出了传统的低压生产装置,与此同时正在进行对液相甲醇装置及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基于此,大的方面有二:一是不断进取面向大型的甲醇装置,二是不断追求国际化最高水平来发展。

4.3 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甲醇行业在技术以及设备上都已经有了非常可观的进步。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和经济型气流床分级气化技术,除此之外还包括精脱硫技术和煤粉加压气化技术,而在装置方面的显著进步则主要体现在甲醇低压合成装置上。在这样两个方面的不断发展和显著进步之上,我们国家更是实现了甲醇精馏技术和信息自动互化管理技术的完美结合,这样一种技术上的结合,不仅仅极大程度的提高和保证了精馏甲醇的产出质量,还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当中各个环节的实际工作效率。而煤炭、天然气作为原料的甲醇装置的大型化,同样也是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我们国家甲醇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先进程度,使其在发展过程当中越来越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

5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确实使得甲醇行业在我们国家有非常好的市场和前景,但同时需要认识到的就是我们国家煤炭石油紧缺所造成的甲醇行业内的问题。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认识到甲醇行业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结合上文当中所提出的分析和建议来尽力改善之,尽可能使得我们国家能够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建设良好社会。

参考文献

[1] 魏双绍.甲醇化工新进展[J].天然气化工,2005(1)

有机化工原料产业范文4

一、宏观经济与监管环境

石化公司未来的利润、资产值、资金需求和潜在的负债都与宏观经济环境和监管环境密切有关。宏观环境包括政府对行业的支持力度、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宏观经济周期、国家的外汇储备、环境政策和贸易政策等。

1.政府对行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对石化工业的支持力度主要取决于石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社会贡献率等指标。我国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是国家的利税大户,也是解决社会就业和福利保障的重要行业。如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97年,全年实现利税316亿元,实现利润75亿元,就业人数达到65万人,社会贡献率达到24%。

2.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石化公司的发展前景与石油工业和使用油品工业的发展关系密切。如果石油工业发展快,则石化公司不仅有可靠的原料来源,而且原料成本可能更低、产品质量可能提高。如果下游使用油品的工业如汽车工业发展快,则石化公司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装置的利用率、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

3.国家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

石化公司的收益和盈利受国家经济周期的影响较明显。当经济处于高涨时期,对炼制的油品和基本化工原料的需求高涨;而经济处于萎缩时期,油品价格下跌,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存货增加。

4.国家的外汇储备的影响

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国内原油供不应求,我国成为石油输入国,每年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原油,因此受到国家外汇储备的影响。

5.入世的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进程加快,我国石化行业将受到较大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炼制的油品价格一直高于国际价格,石化行业各工厂生产规模较小,装置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人世以后,我国的关税税率将下降,对石化行业的保护将减弱,石化公司将面临国际竞争,受到国际市场原油和油品供求关系及价格波动的影响。

6.政府监管的减弱

目前,通过机制转换和资产重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大集团公司不再承担行政职能,只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行政职能由经济贸易委员会下属的石油化工局承担。

7.环境风险

随着我国政府在环保方面要求越来越严格,石化公司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投入必然随之加大。

二、产业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石化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产业组织和产权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我国石化行业主要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家特大型集团公司。此外,还有许多与外资合资、合作的股份制石化公司。石化工业的发展趋势包括上游一体化,下游精细化、装置规模大型化、进入壁垒高、技术进步加快、劳动生产率提高、易受经济周期和国际竞争的影响等。

1.上游一体化

上游一体化趋势是指石化公司的业务逐渐向上游发展,即从事石油的勘探、开发和生产业务。这样可以提高原料的自给率,减少原油价格的波动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影响。

2.下游精细化

下游精细化趋势是指石化公司的业务往精细石油化工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分散了经营风险,而且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3.装置规模大型化

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各炼油公司都朝着生产装置大型化方向发展。装置规模的大型化可以形成规模经济,节约单位投资和生产费用,提高盈利能力。劳动生产率提高。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各石化公司普遍把减人增效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4.技术进步加快

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技术进步成为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的有力工具,石化行业各公司都将努力增加在研究开发方面投入,增强技术优势。

5.进入壁垒高

石化工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入行需要大量的一次性投资、复杂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大批专家。因此,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主要的参与者都是历史较悠久的公司。

6.受国际竞争的影响

在国际市场上,石化产品都是全球性的以美元定价和贸易的商品。由于国际石化产品供过于求,生产者往往是价格接受者,因此,规模经济和成本竞争是赢利的关键。

7.经济周期的影响

石化工业由于受到全球和地区经济增长形势、产品需求、工业投资的形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三、受评公司基本经营与竞争地位

评估公司基本经营和在同行业的竞争地位,主要是评价该公司与同行相比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来源。主要考虑公司在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业务的多元化程度、成本构成和技术进步情况等。

评估一个石化公司,除了考察上述几个基本方面外,还应详细考察一些特定的定性、定量指标。如分析一个炼制公司,要看它的原料的来源的易得性,系统结构和复杂程度、成本结构和产品产量、以及它的地理位置、公司历史,经营规模和其他因素。分析一个销售公司,要看它与炼制公司的联系、零售点分布、零售市场份额、商标和营销决策等因素。对于大多数炼制和销售公司,评级时应观察的指标包括:资本的税前报酬和资本的净报酬率、炼制装置的利用率、原料自给率、每桶产出的炼制利润、产品构成、零售市场份额,炼制产品一体化比例、单位销售的投入等。

四、财务状况与流动资金来源

评估石化公司的财务状况,需要研究公司过去五年甚至更长时期的财务报告的资料,并对其未来三至五年的现金来源、资产价值和债务结构进行预测。

1.盈利能力

较强的盈利能力是石化公司获得充足的现金来源的根本保障,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

2.经营性现金流量

在分析受评公司盈利能力的基础上,将有关收入、成本和利润调整为现金流量指标,可以对受评公司从正常经营活动获得现金的能力和主要影响因素有进一步的

认识。评估公司的现金流量充足性主要是将总现金流量、留存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与其总负债相比。

3.资本投入

流量、留存现金流量与资本支出相比较,可以为衡量资本投入是否适当提供重要参考。

4.备用流动资金来源

备用流动资金来源是公司为应付短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所能提供的流动资金。备用流动资金主要包括可变现的流动资产、银行贷款额度和可出售的有价证券,为此需要分析受评石化企业流动性比率、资产周转率、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及其它筹资手段等方面。

5.债务结构

评估时还需对公司的债务结构进行分析,包括资产负债比率分析、债务到期安排的合理性、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比例关系等,并将某一时点上现金来源与债务负担相比较。

五、管理素质

在信用评级过程中公司管理的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但难以定量的因素。公司管理质量包括经营策略、理财能力和以往业绩等方面。

此外,还应考察公司的管理决策与公司组织相协调的程度;公司对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和公司采用的内部核算和财务监管系统等。

六、公司组织结构

对公司组织结构的评估,重点在于分析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子公司或公司的下属单位(包括多元化经营的公司)现金流量的充分性和相对重要性。分析母子公司的关系,主要考虑子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盈利能力;子公司的长期和短期发展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相一致的程度;子公司对母公司产品、收入、资产或信誉的影响。评级时应考察公司财务状况较困难时,从子公司或下属单位抽出资金支持其经营和投资活动的可能性;子公司财务状况困难时,母公司是否会动用流动资金支持子公司,以及这样做对母公司的财务状况的影响。在评价公司的组织结构时,还要考察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以分析母公司承担子公司或下属单位债务的可能性和合法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越来越多的石化公司与国际公司进行合资、合作。分析这些合资、合作公司的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有关债权人受保障的程度。

七、母公司的担保与维持协议

在我国石化工业,母公司的担保和维持协议有合同式和非合同式、有条件和无条件两种。一般来说,对全资的子公司多采用无条件、非合同式的方式,不过子公司的发债须经母公司批准。对于合资、股份制的公司,母公司的担保方式和条件差别很大,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评估母公司的担保协议时,要分析协议的内容和条件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判断协议的可执行性、担保承诺的信誉、担保承诺的法律依据等。维持协议不同,对特定债务提供的保护程度也不同。在评估时,应具体分析子公司的信贷质量和母公司提供支持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非正式的间接维持协议,需要仔细分析。

八、突发事件风险

突发事件指导致公司信用基础突然显著下降的事件。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避免的因素,因为其时间、性质和对公司债权人的影响事前不能预测。

有机化工原料产业范文5

1.世界贸易发展趋势

1.1科技进步带动世界贸易持续增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知识经济的到来,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国际贸易也不例外正受到知识经济的巨大冲击。现行的许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经验和规则将被打破,新的理论和规则正在形成。交易关系的多变化、交易商品的无形化、交易载体的电子化正在形成。这将大大地促进世界贸易的持续增长。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近100倍。1997年世界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1万亿美元,占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强。据世界银行预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增长,未来10年,世界商品贸易年均增长速度可达6%。2010年世界商品贸易额预计将超过20万亿美元。

1.2经济全球化

人类在经历了痛苦的交往之后,终于意识到全球合作的重要性。在进21世纪之际,世界科技正突飞猛进地发展,为人类实现全球合作提供了基础条件。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已经形成。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在日益力。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经济和国际社会之外来寻求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一体化的实现,将促使资本、技术、信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消费在世界范围内自由选择。这样,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与消费可以达到有限资源的最佳配置,是人类的最佳选择。经济全球化将有力地推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融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在这一进程中,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将发挥技术、贸易和投资的综合优势,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1.3贸易自由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呼声和世界经济运行的主旋律。贸易自由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降低贸易保护水平和分散程度;二是改变并统一贸易保护形式,即从多种数量控制体制转变为单一关税控制体制。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项基本原则。因为与非关税保护措施相比,关税措施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非歧视性,便于国际社会和贸易经营者辨析保护的程度。在肯定进口关税保护原则的前提下,世贸组织还主张逐步递减关税,简化贸易程序,加强各成员国的市场准入,以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这一目标计划已经具有具体的时间表并得到部分实施。因此,21世纪将会出现一个没有各种非关税壁垒,高度透明的低关税的国际贸易环境,从而大大降低国际贸易成本,提高公平竞争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贸易自由化。贸易的自由化可以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将有利于世界分工和合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1.4贸易手段电子化

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形成,正在促进国际贸易手段的变革。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电子商务。它突破了传统贸易活动中物质、时间、空间对贸易双方的限制,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企业、海关、运输、金融、商检和税务等部门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从例览、洽谈、签约、交货到支付等全部或部分业务的自动化处理。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贸易环境。卖方在网上标示自己商品的信息,买方在例览器上漫游标明购买意向;买卖双方在网上直接进行谈判签约并可以用信用卡、电子货币进行支付。电子商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它大大简化了商品流通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可以方便地实现跨地区跨国界交易;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交易成本。电子商务正以其独特憋力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发展。

1996年全球电子贸易营业额为20亿~30亿美元,1997年增至150亿美元。目前,网上交易额正以每100天一倍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2年将达到3000亿美元的规模。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将在全球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以其技术和成本优势逐步取代常规商务作法。

1.5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中心

美国、欧盟和日本是当今世界贸易的三大中心,其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亚洲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正在逐步上升。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10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之和已经超过美国、欧盟(不计欧盟内部贸易)和日本。该地区被称为全球商务活动的第四个中心。据预测,这10个国家的贸易增长速度将远远高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到2005年和2010年,亚洲这10国的进口额将分别达到1.94万亿美元和3.1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贸易中心。

1.6世界化工贸易格局

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化工贸易是仅次于汽车贸易的第二大贸易领域。1998年,世界化工进出口总额达到9990亿美元。欧盟、美国和日本是世界化工贸易三大霸主。近年来,美国和欧盟化工出口增速放慢,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而进口增速则在加快。这主要是一些传统的化工公司将注意力转向诸如生命科学一类的新领域。

欧盟建立后成了新的世界经济巨人。1998年欧盟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5354.35亿美元(包括欧盟国家之间的贸易):进口2401.96亿美元,占世界化工进口总额的48.57%;出口2952.39亿美元,占世界化工出口总额的59.7%。其中,德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产品出口国,1998年出口额达到694亿美元,超过美国的出口额。

就单一国家而言,美国一直是世界化工贸易的第一大国。1998年美国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238.91亿美元。其中,进口546.21亿美元,占世界化工进口总额的11.05%;出口692.7亿美元,占世界化工出口总额的14.01%。

1998年日本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480.71亿美元。其中,进口208.60亿美元,占世界化工进口总额的4.22%;出口272.11亿美元,占世界化工出口总额的5.5%。

我国化工进出口贸易虽然增长较快,但由于基数小,在世界化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变化不大。我国的化工出口在世界化工贸易中的比重基本保持在2.5%~3.0%,化工进口比重为4.2%左右。

2.我国化工对外贸易概况

2.1化工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工对外贸易得到长足的发展。1999年全国石油和化工产品进出口总额达500.55亿元,其中出口164.95亿元,进口335.60亿元,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比重分别为13.88%,8.46%和20.24%。同年,化工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394.46亿美元(出口144.24亿元,进口250.22亿元),相当于1980年化工进出口贸易额37.62亿美元的10.5倍。过去20年我国化工进出口贸易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17%。

在1995到1999年的五年中,尽管受到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我国化工进出口贸易额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7.33%,快于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6.45%的速度。

1999年化工产品出口额达到144.2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7.40%。五年问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58%,低于全国出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6.98%的速度。

1999年化工产品进口额达到250.22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15.09%。五年问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40%,远远快于全国进口总额的年平均增长5.85%的速度。

2.2化工出口产品结构变化明显

根据进出口数据分析,我国化工产品进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80年代的资源型的出口产品结构过渡到了资想型产品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并重,技术密集型产品为补充的综合出口产品结构。在出口产品构成中,资源型产品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主要包括油品、无机化学品、有机化学品以及化学矿。劳动密集型产品胶鞋的出口从无到有,其出口额居各类化工出口产品的前列。橡胶及其制品的出口逐年增加,是增幅较明显的一个行业。以化学农药和生物化学品为代表的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的出口增长迅速。有机化工原料、染料和颜料的出口额也有明显的增长。这类产品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出口单价有所上升。但是,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的比例大小,我国化工产品出口增长方式仍然主要是依赖扩大数量的外延型增长方式。

在进口产品结构中,高分子聚合物、化肥和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一直是我国进口的三大类产品。近年来,除化肥进口有所下降以外,高分子聚合物和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进口增长加快。

2.3化工进出口贸易主体已具雏形

目前,我国有2000多家化工企业的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有300多家化工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出口到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一批企业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有的已超过3000万美元。上海轮胎橡胶公司、吉化公司、青岛双星等一批骨干企业成为出口创汇大户。一批化工产品如硫化黑染料、钡盐、糖精钠、柠檬酸、苯甲酸钠等产品的出口量占世界贸易量的一半以上。还有一批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做出了规模效益,在国际市场上创出了知名品牌。青岛双星集团的双星鞋、广东中成的保险粉、苏州精细化工的糖精钠、安徽蚌埠的柠檬酸、新安集团的草甘磷等,是我国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新创名牌的杰出代表。化工自营进出口企业与专业外贸企业和三资企业一起,构成了我国化工对外贸易的三大主体。

3.我国化工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拨

3.1进出口贸易逆差局面未能改变

我国一直是化工产品净进口国。化工进出口贸易逆差占化工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虽然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0%多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但近年来又有上升的趋势。随着进出口总额的增长,贸易逆差绝对值逐年增加。1999年我国化工贸易逆差达到:105.98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了62.64%。这主要是由于高分子聚合物、有机化工原料、化肥、化工机械等行业的贸易逆差仍然较大,高分子聚合物和有机化工原料等行业的贸易逆差增长较快。同时,造成我国化工贸易逆差,还有其内在原因:一是国内生产能力不足或是生产成本缺乏竞争性;二是我国化工产品在质量和品种上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开放,化工产品的进口将会继续增加,化工贸易逆差局面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3.2出口产品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我国出口化工产品主要是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和高能耗型产品。其本身的价值比较低,加之生产分散,供应混乱,管理不善,质量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卖价一直很低,并且呈逐年下降之势。1999年我国出口了614万、无机化工产品,平均每吨价格只有370美元。同年,我国出口胶鞋24.8亿双,平均每双价格只有1.78美元。

目前,我国化工产品的精细化率还不高,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达到65%。因此,我国精细化工产品出口虽然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还不明显。1999年农药出口14.73万吨,创汇4.40亿美元,平均单价不到3000美元/t;而同年进口农药4.77万t,用汇2.42亿美元,平均单价为5000美元,是出口单价的1.67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缺乏独创性,或者只是传统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同时,以发达国家为基础的跨国公司,以其技术、贸易和投资的综合优势,占领着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使我国化工对外贸易面临极大的挑战。

3.3出口市场秩序混乱

化学工业是一个多品种的行业,许多产品产量小,生产企业多。绝大多数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过剩,使国内市场长期严重供过于求,给我国化工产品出口市场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时,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有力地推动了化工对外贸易的增长。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刚刚建立,许多配套改革尚未完善,又由于企业缺乏外贸人才和经验,因而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多头对外,力量分散;低价销售,自相残杀;鱼目混珠,无序竞争。这不仅使我国化工对外贸易损失巨大,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形象。

4.我国化工对外贸易应采取的对策

进入21世纪,我国即将跨进世贸组织的大门,这为我国化工对外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调整产品结构,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壮大竞争主体,更新经营理念,推动我国化工对外贸易的发展。

4.1积极调整化工出口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只要市场有竞争,就存在产品结构调整的问题。即使是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也在加速调整产品结构。我国化工出口产品结构正在摆脱资源型结构的阴影。近年来,资源型产品出口的比例虽然较大,但增长平缓,有的还出现负增长。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继续发展,企业将越来越注重产品的深加工。因此,这类产品占出口额的比例将会逐步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工资有了较大的增长,从而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性与以前相比有所削弱,市场的动荡性也在加剧。但是,我国毕竟是世界人口大国,劳动力的极大过剩仍将使我国在世界市场上保持长期的劳动力优势。同时,以橡胶制品和胶鞋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中国制造的品牌正在发挥积极的效应。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近20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化工行业人才辈出,科研开发力量得到加强,技术开发速度大大加快。同时,随着化工企业改革逐步深入,化工产品结构正在发生改变,技术密集型的化工产品具有快速增长的机会,其出口份额将逐步增大。面对新的机遇,我们的企业要积极调整化工出口产品结构,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改善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努力实现出口由数量型增长为主,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为主的方向转变。

4.2深化化工外贸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早在80年代,就打破了在长期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外贸高度垄断的局面,一批大型国有企业获得了自营外贸经营权,成为对外贸易的主体。近年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1998年10月,我国颁布实行了《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进出口权的暂行规定》;1999年初,国家对大型国企的进出口权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从而形成了大型国有外贸企业、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和三资企业为主体的对外贸易格局。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外贸进出口权必将进一步放开,将有更多的企业有权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这会有利于我国化工产品的出口,但必须尽快解决和避免出现的种种问题。对外贸易企业要承认这样的现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了解市场、拥有客户以及进出口特权的优势将逐渐丧失。生产企业也要看到独自闯荡市场的风险。我国的外贸体制应当在继续放开的前提下,由市场引导逐步走向理性化的相对垄断。

4.3壮大竞争主体,提高竞争能力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实力强大的企业才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发达国家正是依靠一批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抢占国际市场的。据统计,目前世界跨国公司总数约为5万多家,占世界企业总数的:1%,但其贸易额却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3,控制着国际生产和全球贸易。由此可见,当今世界贸易的主体是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如杜邦公司一家在我国销售的钛白粉就有5万t之巨,占我国进口量的一半;而我国4万t。钛白粉的出口却有上百家企业在经营。

近年来,我国化工企业实力得到加强,部分产品在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方面不仅在国内占居领先地位,而且成为出口创汇大户。他们的自营进出口业绩已非一般外贸公司可比。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化工企业还非常脆弱。就销售额而言,只是稍强于世界第一大化工公司。然而,我们却有成千个生产企业,难于在国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相抗衡。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壮大我们的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要提高竞争力。一是要提高企业的实力,生产向优势企业靠拢,产品向名牌企业集中。企业的集团化,生产的集中化,是提高我国化工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二是要利用好外贸窗口。我国外贸企业在对外贸易的历史上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外贸权的放宽并不等于外贸企业的过时。外贸企业在市场形象、外贸人才、市场信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一些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仔细分析自己的实力,若无独立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就应采纳制,与外贸企业合作,联手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实体。

4.4更新外贸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意识到做市场与做买卖的极大不同。做买卖只顾买入的成本和卖出的利润,投机性强,有利润就做,没有利润就可以放弃,不会有明显的经济损失和风险,缺乏长远打算。但生产企业则不同。不管市场风云如何变化,企业的生产不可一日放弃。因此,必须从长计议,建立新的市场观念。

首先,要重视市场调研。我们的企业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重生产、轻市场的思维习惯。一谈及企业的发展,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投入巨资建设生产装置,很少去考虑投资前要进行市场调研。市场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只有很好地勘探和有效地利用,才能长期受益。市场同时也是一部机器,你只有慷慨地投入,它才能有效地运转。因此,我们的企业应当注重对国际市场的研究,要了解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过去,清楚它的现在,掌握它的未来。

其次,要讲究市场策略。我们的不少企业毫无营销策略可言,常常由于经营业绩不佳而、“人穷志短”,不分市场对象是谁,有奶便是娘。因此自己与自己竞争的自杀现象时有发生。市场犹如战场,只有深谋远虑,才能百战百胜。要在市场上取胜,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策略。一个好的营销策略,要处理好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关系,与用户建立利益的共同体;要处理好短期贸易和长期业务之间的关系,做到有取有舍;要建设长期稳定的市场网络,决不可朝三暮四。

第三,要按市场需求定价。由于缺乏对国际市场的了解,我们的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往往以低价为手段,中国货便宜已是世人公认的。这不仅使我们的企业没有从国际市场上拿回我们应该得到的财富,反而有时会落得一个倾销的罪名。这种现象在技术含量高的精细化工行业极为常见。不管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还是精细化工产品,高附加值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因此,精细化工产品的定价要体现产品的技术含量。如果忽视技术的价值,我们就无法完成技术开发的再生产,终将失去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当我们谈到跨国公司在R&D方面的巨大投入时无不感到羡慕。但细细想来,其开发研究的巨大投入实际上就来自产品的销售利润。这种高投入、高回报的良性循环,应当成为我们化工企业的营销理念。因此,价格的确定不能仅仅以自己的生产成本为依据,要考虑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水平,甚至要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和变化着的国际形势来不断地调整我们的产品价格。

第四,保持供求平衡。进入新的世纪,那种让生产者高枕无忧,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卖方市场时代一去不复返。以生产过剩、市场疲软为特征的买方市场似乎与新时代的步伐很不协调。究其原因,就是在世界化工巨头们纷纷兼并联合的热潮中,我们却在进行着一场化工生产的人民战争,化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高速发展,无效劳动随处可见,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其实,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也也不难。物以稀为贵。限制生产、控制总量是治理市场疲软的一剂灵丹妙药。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纺织行业砸锭的气魄,要有煤炭行业关闭小煤窑的决心,来整顿我们的化工企业,保持市场的基本平衡,以市场饥饿理论来恢复市场的元气。

4.5培养外贸人才、建立营销队伍

市场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综观跨国公司国际营销的做法,一是营销队伍规模大。一般都有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分布于全球市场的每个角落,有的公司全球销售人员甚至超过生产人员。二是销售人员素质高。一般都是具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高级人才从事销售工作。显而易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建立国际市场营销队伍,是我们的化工企业在新世纪面临的艰巨任务。首先要象重视化工生产一样,重视市场营销队伍的建设。要舍得投入足够的人力,从事国际市场营销,从坐守家门到走出国门打市场。其次,要着手培养和选拔适合市场竞争要求的复合型外贸人才。一名合格的外贸人才,除具有基本素质以外,还须有三个突出的素质:一是广博的专业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精细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外贸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熟悉产品的性能,了解产品的用途,能解答用户的问题,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二是扎实的外语基础。对外交流障碍是许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外贸人员的外语能力在满足基本交流的基础上,还要有了解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能力,真正融人当地市场。三是较强的外贸能力,在新的世界贸易环境下,外贸人员不仅要有基本的外贸技能,还要及时掌握新的贸易规则和手段。

4.6积极融入世贸组织

有机化工原料产业范文6

关键词:循环经济 框架 措施 分析

Construct resources-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types city, Realize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Anhui(Huainan)modern coal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project structure and cycle economic analysis

Sun Junling(Huain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 Investment co.,Ltd)

Abstract:Huainan is a resource-based city, so developing the moder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Huainan to achieve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urban transformation.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framework model of circular economy, focusing 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ircular economy measures:First, reduction; Second, re-use; Third, resource; Fourth, technology integration; Fifth, information sharing; Six, shared facilities.

In th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focuses on clean coal gasification, synthesis gas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efficient synthesis, methyl acetate and acetic anhydrid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large hard coke production technology, dry acetylene production technology, high strength and high modulus PVA fiber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water use technology.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the environ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Key words:circular economy framework measures analysis

淮南市煤炭储量丰富,已探明储量达444亿吨,占全国储量19%,年产原煤近8000万吨,是全国13个亿吨煤基地之一。同时淮南煤炭具有低硫、低磷、高挥发份、高发热量、富油等特点,是理想的动力煤和化工原料。为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淮南市提出了立足煤、延伸煤、不惟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计划投资712亿元,建设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国际领先的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加大煤炭加工转化力度,拉长煤炭产业链实现多层次增值,推进城市转型,实现产业升级。

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建成后将形成每年2500万吨原煤深加工能力,可实现年产值570亿元。以淮南煤炭为原料,采用先进的粉煤气化技术,形成煤基烯烃及衍生物产业链、硝酸产业链、替代燃料产业链等“六大产业链”。

下面对园区规划项目产业结构与循环经济进行简要分析:

一、循环经济框架模式

安徽省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建设要求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规划和建设全过程之中。园区根据“循序渐进,虚实结合”原则,结合项目建设实际情况、相关产业现状和市场供求,确定优先发展产业,构建核心项目,充分利用核心项目产生的副产物和废弃物进行再生产,构建附属项目。核心项目与相关附属项目组成园区工业生态群落,群落问通过产品和能量、水等级联利用相互联系,通过共生产品、水或能量关系,构成多种物质能量链接的生态链网络,形成以物质集成为核心,虚实结合的高技术含量能源化工生态工业园区。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以煤气化、焦化为龙头,以煤矸石低热值煤发电为基础,形成甲醇制烯烃、硝酸、化肥、替代燃料、煤焦化、电石乙炔等六大产业链,充分考虑副产品和废物的综合利用,形成较为合理的循环经济产业结构。安徽省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循环经济框架包括核心区和辐射区两部分,核心区为煤气化、焦化、电石乙炔/醋酸乙烯、MTP、PVA、BDO合成氨、联碱、硝酸等产业,辐射区为煤炭开采、盐卤开采、有机化工原料、化肥、建材等产业。

二、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循环经济实施措施

1、减量化

减量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首个要求。实现减量化的关键措施是以技术先进为主,以规模经济为辅。2009年12月3日,由中化集团、清华大学和安徽省淮化集团联合攻关的“流化床甲醇制丙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该项技术开拓了不以石油为原料的石油化工技术途径,实现了丙烯转化原料多样化和“对石油的部分替代”。它的研发成功将极大的推进高效清洁利用煤炭资源,突破资源瓶颈,缓解甲醇产能过剩局面,延伸现代煤化工产业链,打破国外对煤化工重大关键技术的垄断、推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我国现代煤化工发展。

园区采用国际先进的洁净煤气化技术,可以气化高硫煤、劣质煤,煤的消耗比传统气化工艺显著降低。甲醇、合成氨、联碱、焦炭、电石等工艺装置均选择清洁生产工艺,MTP、真空制盐等工艺装置选用大型化、低能耗生产技术,降低消耗。MTP下游配套聚丙烯和有机化工原料生产装置,焦炭下游配套焦炉气制甲醇、煤焦油加工等装置,实现了园区内的物质循环,最大化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供热中心采用全凝式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种适应性较广,能燃用或掺烧劣质煤;通过掺烧石灰石,能够脱除80%以上燃料燃烧中形成的S02,减少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分级燃烧方式,降低NOx生成量,对环保十分有利。供热中心统一调解并满足项目用热需要,实现全基地能量梯度利用,提高综合热效率。

2、再利用

基地内各装置间原料、产品和副产品互供,实现综合利用。除产业链的延伸和相互衔接外,其它主要再利用措施包括:煤气化脱硫副产硫磺可做产品外卖;煤气化合成气净化分离用于生产甲醇、合成氨、二甲醚,氢气用于生产双氧水;甲醇合成尾气可送入合成氨系统;电石尾气通过变压吸附装置(PSA)提取CO,并焦炉气甲醇一起用于醋

酸生产;焦炭生产联产的焦炉气用于生产甲醇,联产的煤焦油用于提取高附加价值精细化工产品;乙炔装置产生的电石渣脱水处理后作为原料送水泥熟料生产装置;气化炉渣可外售,用作水泥掺合料及建材原料。采用各种水资源重复利用和综合利用技术,一水多用、中水回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如,电石渣回收利用后产生的澄清水返回电石和乙炔装置循环利用。其它装置排放的污水通过处理达标后,进入中水灰用装置进一步深度处理,循环利用。

3、资源化

园区资源化主要体现在一是大量利用淮南的低热值煤资源建设热电联产装置,有效的减少煤矸石的堆积对淮南市环境的污染;

二是将本基地内各生产装置排放废物如气化炉渣、电石渣、锅炉灰渣和真空制盐装置副产盐泥等作为资源再次加以利用。资源化利用措施主要有:煤气化造气炉渣及锅炉灰渣利用社会力量进行综合利用,生产水泥、空心砖,新型建筑材料等,用于周边城市建设。电石渣和气化炉渣也用作水泥掺合料及建材原料。真空制盐装置副产盐泥可用于回收盐水,滤饼用于生产建筑材料;盐泥也可用于生产MgSO47H2O,余渣可用于生产水泥添加剂;盐泥废渣也可送回废卤水进回填,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4、技术集成

园区内生产成员或装置间的相互协同和共生关系,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资源和减少负面环境影响,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和协统一,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关键技术的可持续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绿色管理是实现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途径。

为实现“3R”目标,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中长期发展规划选用成熟、可靠、先进的关键技术有:

①洁净煤气化技术

采用新型GSP洁净煤加压气化技术,尤其适用淮南煤种。从目前来看,GSP煤气化技术是淮南现代煤化工长远发展重要技术基础。

②合成气净化技术

包括高效脱硫脱碳技术、微量杂质脱硫技术、高效气体压缩技术等。

③高效合成技术

包括大型低压氨合成、甲醇合成一步法二甲醚直接合成技术等。

④醋酸甲脂制醋酐技术

具有流程短、产品质量佳、消耗指标低、“三废”排放少等优点。与乙醛氧化法和烯酮法相比,醋酸甲酯羰基合成法在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环境方面占有优势。

⑤大型捣固焦生产技术

本规划200万t/a炼焦项目拟采用国产化大型捣固焦炉(TJL5550D型焦炉,炭化室高度为5.5m)。该炉炼焦技术有利于多配入高挥发分煤和弱粘结性煤,改善焦炭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干法熄焦技术可回收80%的红焦显热,平均每熄1t焦炭可回收3.9MPa、450°C的蒸汽O.45--0.6t。回收的热能用于产生蒸汽,并进一步用于发电,避免了生产相同数量蒸汽的锅炉因燃煤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尤其减少了C02、S02向大气的排放。大型捣固焦和干熄焦生产技术以及完善的环境保护措旌,使得炼焦装置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排的目标,并在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占有较大优势。

⑥干法乙炔生产技术

干法乙炔发生是用略多于理论量的水以雾态喷在电石粉上使之水解,产生的电石渣含水量在4-10%干粉末,粗乙炔含水量为75%。干法乙炔反应温度气相为90--100°C,固体相对温度为100―110°C,水与电石的比例约为1:1.8,反应热由水汽化带走,经由非接触式换热器传给循环水(没有溶解损失),水解率大于99.5%,乙炔收率大于98.5%。

⑦高强高模PVA纤维生产技术

高强高模PVA纤维为高新技术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高。发展高强高模PVA纤维可最大限度实现聚乙烯醇产品的增值。

⑧工业水利用技术

工业水利用技术主要是各种水资源重复利用和综合利用技术。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水集成主要途径有:

a、工业水重复利用大力采用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和回用水系统,积极采用水网络集成技术,广泛采用蒸汽冷凝水回收再利用技术,发展外排废水回用技术和“零排放”技术。园区生产装置产生的废水进行初级处理,再送至基地污水处理厂处理,绝大部分处理达标后废水返回系统循环再利用,主要用作各级装置的循环水补充水、城市绿化和景观用水以及生态农业建设等,其余少量高倍率浓缩盐水拟经高效蒸发后焚烧处置或送至矿区内的塌陷区存放。

b、冷却节水

采用高效换热技术和设备。优先考虑物料换热节水技术,优化换热流程和换热器组合:其次考虑空气冷却技术;第三考虑采用高效环保节水型冷却塔和其他冷却构筑物。

c、热力和工艺系统节水

推广生产工艺(装置内、装置间、单元间、单元内)的热联合技术、中压产汽设备的给水使用除盐水、低压产汽设备的给水使用软化水、闭式循环水汽取样装置。优化锅炉给水、工艺用水的制备工艺。

d、洗涤节水

推广逆流漂洗、喷淋洗涤、汽水冲洗、气雾喷洗、高压水洗、振荡水洗、高效转盘等节水技术和设备。采用节水的装备清洗技术。发展环境洗涤技术。推广可以减少用水的各类水洗助剂和相关化学品。

e、工业给水和废水处理节水

推广使用新型滤料高精度过滤技术、汽水反冲洗等降低反洗用水量技术。废水处理集中化,并在废水处理中应用臭氧、紫外线等无二次污染消毒技术。开发和推广超临界水处理、光化学处理、新型生物法、活性炭吸附法、膜法等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和再利用中的应用。

园区产业布局按照产业链延伸和功能分区,从内向外扩散式布置。核心部分为气化岛、供热中心,向外延伸为甲醇合成、合成氨,再向外为MTP及下游、硝酸系列、化肥系列、真空制盐系列,最外层为精细化工产业预留地,形成一体化科学发展模式。实现以清洁化和环境友好为特点的技术集成,构建绿色现代煤化工园区。

5、信息共享

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通过建设中心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构筑基地内部物质和能量等交流渠道,同时政府利用该平台向投资商和生产企业提供相关产业信息、市场供求、技术发展、法律法规、公用工程、物流及仓贮、人材交流等共享信息。

6、设施共享

设施共享是循环经济工业园的特点之一。实现设施共享可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设施和设备利用效率,避免重复投资。

三、产业结构的环境合理性与调整建议

(1)矿产资源利用:淮南煤化工基地的规划产业链利用了淮南市煤、电、石灰石、盐等资源优势,各产业链架构清晰,从物流看,产业链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先进的煤化工工艺,丰富了碳资源的利用形式,推进淮南市产业结构调整,使淮南市矿区煤有了更为合理利用的途径。产业链的设计总体上反映了循环经济的要求,副产品和废物均可找到较为合适的利用方式。

(2)水资源利用:煤基烯烃及衍生物产业链的单位产品的耗水量均是较为突出的,该产业链的总体发展规模必须根据当地水资源情况而定,不宜过大;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煤焦化及硝酸产业链的发展。

(3)能源利用:总体上,拟发展的煤化工产业属于高耗能型产业,这是由该地区资源禀赋所决定的,产业园规划实施后的万元产值综合耗能在0.99吨标煤/万元水平,明显低于淮南市当前的万元产值综合耗能指标(1.35吨标煤/万元)。在拟发展的产业链中,煤基烯烃及衍生物的单位产值和单位产品的能耗相对较高,电能消耗约占总电能消耗量的26.4%,综合耗能约占总耗能的54.24%,控制煤基烯烃及衍生物产业链的总体规模,对于降低园区的总能耗作用明显。

总体上,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并且有一定的选择发展的余地和空间。依靠技术进步,采用大型化、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淮南市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转变。

参考文献:

[1]《重点行业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石油和化学工业》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2007年10月

[2]《循环性社会材料循环与环境影响评价》左铁镛等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

[3]《现代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科学实践与生态工业园规划建设国际通用管理成功案例典范》钱兆宁,新星出版社,2005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