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跨文化沟通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范文1
跨文化教育现状分析。首先,从跨文化教学内容和方式看,跨文化教育理念比较滞后。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在外语教学中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基本上由各个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和任课老师自行决定,尽管外语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跨文化教育的过程,但是具体的“跨文化能力”包含什么,也就是说“跨文化能力”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等一些跨文化教育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另一方面,传统教学中所运用的东西方文化价值比较法,文化背景知识等介绍仅把异质文化作为一个需要认知的对象,通常是一种停留在知识层面的教育;在交往中把被理解者(对话伙伴)作为完全客观化的认知对象,忽视其作为一个拥有其自身源泉的另一活生生主体的认知过程,结果难以做到“对话”的交流而影响交际的愉悦感。其次,文化有其独特性和稳定性的特点,所以不可相互取代,也不可能完全相互兼容。在交流中如何达到某种意义上的共识,在跨文化教育中应如何体现这部分的需求值得进一步研究。最后,我国外语界的跨文化教育研究往往是“单车道”,即只考虑了中国学生对异文化的了解和接受,这一点成为研究和教学中的重点,但没有注意到本文化的向外传输,对于中国文化的关注不够,容易造成文化输入与输出的不平衡和不对等。
二、文化概念和历史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
1.文化概念及其特点。在文化研究领域,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概念进行了研究。例如,Barnouw从文化的传承角度定义“文化”概念为“内涵相对稳定的一种模式,通过代代相传而习得”;Hofstede从文化的特质定义文化为“一组或一类人区别于另一组或另一类人的集体思维编程”;他们认为:因为价值观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即被确立,个体价值观同所蕴含的文化内容一起对个人的行为习惯产生长久的影响,也就是说文化是一种能够“产生非制度化约束力的社会传承信息。因此,Kroeber认为文化是“价值模式,思想和其他意义的符号系统等因素,它们共同塑造人类行为。”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文化是一种非制度化的约束力,除了其相对的稳定性,独特性外,它还有在传承中习得的特点。文化有先天固有的传承特点,但又不因其固有而一成不变,这些特性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讨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主题。
2.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许多学者都曾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术语做过定义,虽然没有一个定义被普遍接受,但是学者们所总结的定义中概括了跨文化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能力。在中学和大学的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法语言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特别是关于沟通技巧方面的传授,目的是更有效地交流和交换信息。但日趋“多元”的国际化环境培育了对异质文化更深的同情和兴趣,这种沟通内涵已经不仅仅是信息的沟通,还包括与他人世界观和带有浓厚文化色彩活动的交流。3.历史文化人类学相关教育理论介绍。虽然教育理论受到不同教育背景的影响,但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不失为帮助我们进行探索的有效途径。其中,在涉猎到的跨文化教育研究的诸多领域中,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德国当代教育人类学家武尔夫教授关于历史文化人类学在跨文化理论方面的研究值得深思,特别是关于模仿理论和实践知识理论的探讨和应用,他认为人类的模仿能力充当了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间的桥梁作用。传统的模仿与图像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模仿过程,外界的图像得以内化,从而生成了实践性知识。借鉴武尔夫的模仿理论以及实践性知识的理论,我们在跨文化教育中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下边介绍我们借鉴相关理论在跨文化教育中的探索和实践。
三、历史文化人类学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实践
1.模仿理论及其在跨文化教学中的意义。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模仿能力与身体成长过程紧密相连。武尔夫对模仿过程在教育和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指出:模仿过程可以使个人对视觉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并将其内化到自身的内部映像和想象之中。不仅如此,他认为模仿是个体走出自我,与世界结为一体,从而将外部世界转为内部世界,并且在使个体与外界相关联的过程中,形成人类理解的必要前提。模仿对于个体和跨文化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跨文化能力培养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产生问题,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重视如何调动知识的转化。外语学习者碰到的交流困难,除了由于不熟悉异国的思维方式以及社会背景外,重要的是缺乏对异质文化的切身感受,缺乏习得的模仿体验过程。毫无疑问,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具有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有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如果模仿过程缺失,又没有更好的体验过程可以取代,所学的便会停留在知识层面而不能完成内化。历史文化人类学的模仿理论阐述了通过模仿过程可以帮助完成外部世界和内部知识的衔接和转化。在模仿的过程中,内心的感悟会被调动出来,从而经历和不同文化及不同背景“角色”之间“对话”,不仅如此,在遵从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在模仿中完成创造模仿,使教育更趋向于人的完善的目标进行。因此,武尔夫提到的模仿不同于简单的表现、复制、模拟和再现,不是一对一的仿制,而是一种基于模仿者或者学习者自身特点,对于被模仿者或者模仿事物的再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模仿。在跨文化能力培养过程中,如何应用模仿的理论选择教学内容和方式,促进外部图像和内部映像产生联系,最后生成新知识是在跨文化能力培养中要面对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时,会经常通过模仿活动去感知客观世界,建立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例如:幼儿园小朋友在模仿鸭子爸爸和妈妈带着小鸭子游泳的活动过程中,领会家庭成员的关系和角色定位,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过程和语言特色,从而创造性地发挥角色内涵。同样,学习者通过感受和体会,创造性的模仿,从而达到完善自我的程度。在借助于模仿的理念进行跨文化教育时,可以通过一些场景、片段的模仿,角色扮演,仪式举行等手段来增加对异质文化的深入了解。比如一些文化价值观可以从异文化中找到线索,也可从本民族文化中找到依据,但又不尽相同。重新用审慎的态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本民族文化和异文化,会感悟到许多,对于完善自我认识十分有益。所以,模仿过程是人类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跨文化学习中需要模仿,模仿是连接内部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是身心成长的基础,其本质是人类整体或者个体的自我超越,也是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前提。
2.借鉴实践性知识理论进行教学。武尔夫发现通过模仿过程,外界的图像得以内化,外部世界转化为内部世界,从而生成了实践性知识。那么,外部世界的经验是如何通过模仿来习得,并生成实践性知识的呢?我们知道个体将强加于其自身的外部世界进行转换,并且将其整合,使它可以和他的内部世界同时存在,反之亦然。在跨文化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知识的整合与转化过程,这使得对“内部世界的自我”缺乏沟通和展示机会,失去了生成实践性知识的可能。把非常感性的文化交流,变成了支离破碎的“知识”传授,更谈不上对文化深层次的理解和沟通。可是,为什么学生通过模仿学习,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学活动将模仿学习降低为仿学习,试图采取复制的方式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这自然而然就降低、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实践性知识也难以形成。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实践性知识,也就失去了创造的过程和作用。好像一只鸟,失去了翅膀,便不会有空中飞行的身影。另一方面,仿学习的过程违背了知识认知、转化和再生的过程,跨文化认知过程中的外部世界的经验没有通过内部知识完成内化,实践性知识便无法形成,因此跨文化意识难以建立并付诸行动。所以生成实践性知识的前提是外部世界以映像形式通过模仿的途径内化到人的内心世界之中。这点在跨文化教学中不可忽视,也是形成实践性知识的基础。跨文化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唤醒其内心深处的文化自觉意识,形成文化觉醒。当“内部世界自我”缺乏与外部沟通和展示时,知识就停留在图像的阶段,有“感”无“悟”,失去了内化,也就不能最终形成实践性知识。正如文化有其传承特点,武尔夫指出模仿过程在文化和社会的维系和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化在传承中被“习得”的特点需要一个由外向内,再由内向外的转化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原来的知识与经验,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还不足以将知识充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因为缺少将异质文化输入知识与本土文化知识的过程,没有经过与自身经验进行活动的融合过程。长期缺乏生成实践性知识的过程,就会对文化的差异不敏感,也会直接影响跨文化能力培养,使得跨文化接触的机会和交往的深度受到限制,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愉悦感和信心的建立。例如,为了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在涉及到“守时”概念时,请同学扮演东西方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处理迟到,早到或者因故缺席情况。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不仅对东西方“时间”概念有了不同的感受,同时对东西方对“时间”概念的精确度把握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举一反三,对于处理不同文化背景的活动有了新的感知。
3.进行“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针对我国目前跨文化教学中的“单车道”教学现象,以模仿理论和实践知识理论为依据,提出“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这里的“双向”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对受教育者而言,只注意了向其传授知识,忽略实现调动其原有知识进行由内向外,有外向内的“双向”转化。另一方面,只注意西方文化的传入,忽略本文化的传输。表现为把认识和了解西方文化作为研究和教学中的重点,却忽视本文化的传输的教学方法,容易造成文化输“入”与输“出”的不对等,有悖于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规律。造成这种现象与我国打开国门接受外来文化的传承习惯有关,但是随着国际化合作的深入与发展,不仅须知彼,还需要知己,需要建立文化方面的自信。“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是建立在模仿理论和实践性知识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的,内化需要与原有的感悟进行对接,需要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创造不可能无中生有,在模仿他人的过程中才可能创生新的思想和事物。跨文化教育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充分调动本文化的素材,便会难以生成知识内化,产生实践性知识。“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需要有两个先决条件。其一,“双向”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需要建立在“对话”基础上。通常人们更习惯于把外来文化变形或者妥协为我们可以理解的一种“集体思维编程”模式,否则很难被输入我们的大脑而被理解。而在现实中更渴望对话而不是比较,更希望知道他人是谁,而不是我能接受或理解的他人是谁。其二,要寻找到沟通的“媒介”。在个体将强加于其自身的外部世界进行转换的过程中,需要“寻找形式相似的等价物,是一个向深处挖掘的过程”。潘尼卡提出“挖到出现一种同质的泥土或者相似的问题……,就是相信不同的文化传统之间具有一种深层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使得文化得以多元化的并存。”武尔夫描述道:“在与其它文化相互接触中,人们可以对不同文化产生更好的理解;它已不再像一个孤立的岛屿上的居民与另一孤立岛屿上的居民之间的接触,不同文化似乎已融入我们文化世界中……”如何建设性的构建“媒介”呢?经过实践,我们试图在知识结构方面进行了构建。首先,借鉴西方跨文化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本文化和异文化之间差异的原因,了解东西方社会构成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通过学习Hofstede关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差异的四个维度理论,分析东西方社会价值观以及在不同国家价值观的表现特点和强弱程度;通过学习西方社会结构理论,分析社会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了解社会结构的差异和各自优势。例如,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诸子百家中影响深远的儒家、道家等思想,反向思考文章化和异文化差异的现象和产生原因,准确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探讨产生分歧的缘由。最后,从语言学习和人文实践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文化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增强大学生对文化多元主义思想的了解。可以通过暑期实践、和在校留学生的交流,大学生服务中心等活动,了解在中国学习的外籍学生和工作人员所发生的亲身经历,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跨文化工作氛围中采取妥当行为,促进其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交流;商务英语
说到跨文化这一概念,那就不得不先说文化的定义,有了各种不同文化的产生才使得了跨文化现象的出现。文化是一种塑造了我们世界的力量,它对跨文化来将具有相当大的历史作用。
在十九世纪时期,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对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相应描述。他认为我们从野蛮人逐步变为原始未开化的人,随后西方文明出现与传播才使整个世界出现了所谓的整体文明。同时,现代的人们认为文化必须包含种族﹑社会阶层﹑同种文化的民族﹑国家﹑地理区域﹑职业﹑学校﹑社会群体﹑性别﹑等因素,即它需要一个社会区域人口大到足以自给自足或者是在不依靠外来人员帮助的情况下产生下一代。总之,文化是在人和人类的各种活动与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那么我们再看所谓的“跨文化”这一概念。跨文化的定义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适应。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看,旅游和商品贸易促进了不同文化地区及人群的沟通交流;战胜与征服其他民族促进了相对较强民族的发展;他们都为文化间差异的相互吸收与融合奠定了基础。此外,殖民主义﹑西方帝国主义和国家间的矛盾冲突也从一定方面促进了“跨文化”交流。
从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上来讲,跨文化不仅促进了各国文化间的交流,更从本质上促进了两种文化的发展,增进了两种文化民族间的感情。在跨文化现象的发展过程之中,全球化和它的伴随物起了积极的作用。政治﹑经济的全球化缩短了人们到达某地的时间和距离,加快了速度,同时从量的层面上加强了各地间的沟通。全球化的过程中,商品和文化产品的流通增加,西式的消费主义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在此期间,文化的全球传播和均化作用被视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和新的宗教﹑消费主义的结果。
在全球“跨文化”现象的发展中,有积极的文化意义同时也有他消极意义的表现。例如:二战时期日本对中国实施了残酷且无人道的;卢旺达种族的绝灭;科索沃战争;神圣土地上的巴以战争,这些都是跨文化想象的消极表现。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民族的种族认同感的增强和他们对本民族自身文化的保护。这些都是跨文化现象的表现。
在跨文化的发展中,不得不提到的就是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正是因为各民族文化产生的背景(如:经济基础、人文素养、地理条件、风俗习惯)不同,所以各种文化间必然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对龙和凤的认识,中西方就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中国的文化当中,龙和风是神圣的形象,在原始的古代他们还被当做图腾供奉。传说中龙是能兴云降雨的神奇动物,龙凤指才能非常优异的人才,龙虎则比喻豪杰志士,总之龙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非常神圣而且值得我们崇拜的动物。然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和凤却是另一种象征。西方的龙和凤是罪恶和邪恶的代表,他是邪恶的,让人不喜欢的;而西方的凤是代表再复活的意义。在英语中,龙所引起的联想和龙在中文中引起的联想是完全不同的。又如在中国的文化当中朋友过生日大家一起出去吃饭都是过生日的这个朋友付钱,而在西方情况就完全不同。以前就有个留学生因为朋友过生日而陷入了尴尬的局面。在他的外国朋友过生日那天,他们一大伙人一起出去吃饭为朋友庆生,大家都吃得很开心,可是在吃完饭结账的时候却出现了窘事。原来在外国人们过生日请朋友吃饭大家都实行AA制同时还要把过生日的那个人的钱分摊下来付账。可是这个中国留学生不巧出门时走得匆忙,身上一分钱也没带,这可把他尴尬得面红耳赤的。可见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呀!所以在跨文化的学习实践中,我们不得不说,一定要仔细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以便能正常、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 ,我们还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概念化的文化。所谓概念化的文化是指一种普遍的、到处渗透的`被一群人所拥有的东西。他可以使我们学到的`掌握到的思想和行为。同时,这些思想和行为又必须是能传输的,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身份认同。
在跨文化现象中有很多与之相关的概念是需要我们了解的。,例如:亚文化群是指在一定阶层、种族、地理区域范围内,包括相对多人数的,存在于主导文化之中的一个群体。共有文化是指公正地存在于一种文化之中的另一种文化,包括行为上的参与、说同样的话。亚组又指的是存在与主导文化中,依靠主导文化的群体,它包含相对少的人和具有暂时性的成员资格。而参照组织的是人们渴望成为其中一员的任何一个组别。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供应链文化 风险 供应链管理 防范
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文化概念界定
供应链的概念,最早源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版的《竞争优势》一书中关于“价值链”的概念。因此,可以把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由三个或更多的参与产品、服务、财务和信息等、在供应商和顾客之间双向流动的实体( 组织或个人)组成的集合。
对上述定义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确定供应链复杂性的三种水平:简单供应链,扩展供应链与复杂供应链。简单供应链,由一个生产企业、一个供应商和一个消费者组成,共同参与上游和( 或)下游产品、服务、财务和( 或) 信息流动;扩展供应链,还包括直接供应商和直接顾客对上述活动的参与;复杂供应链,包括从最初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所有实体对上述活动的参与。
凯吉彼得和夏皮罗罗伊分别于1983年和1984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中首先使用了供应管理这一说法,但并没有给它明确的定义。后来,供应链管理(SCM)的概念、基本思想和相关理论在美国得到迅速发展。1986年物流管理委员会(CLM) 对SCM作了定义,即SCM是一种关于企业外部顾客和供应商的物流管理。在这一定义中,将供应链管理视为物流管理的一种形式,可能是由于物流管理也是企业的一个功能模块,它也有关于资源和信息流管理的因素,这些都和供应链相互交织。
目前,供应链管理的定义见仁见智。供应链管理涵盖了多个企业、多种商业活动,以及这些商业活动在供应链内部进行的跨部门、跨企业的协调过程,因此可以定义为:供应链管理,是为了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对供应链内某一企业内部与跨企业之间的传统业务职能和跨越这些职能所采取的合作策略,进行系统性、战略性的协调。
供应链文化与供应链文化风险
“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为农耕和对植物的培育。在中国古籍中,“文化”一般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
在近代,给文化一词下明确定义的,首推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泰勒出版了他的最有名的代表作《原始文化》,书中写道:“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现在,文化一词通常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供应链文化,是指在供应链长期实践中所形成并被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普遍认同的,以核心企业的企业文化为基础,以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和较高的客户满意度为宗旨,以合作互利等价值理念为核心的联盟文化。
供应链文化风险,是供应链在运作过程中各节点企业文化受民族、地域、行业等方面的差异与文化交汇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供应链不能正常运转、偏离预定目标,甚至导致供应链合作关系破裂的可能性。供应链文化风险可以分为4个层次:器物层面的文化风险,比如因产品造型、外观和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引起的风险;行为层面的文化风险,例如各节点企业之间在经营、宣传教育、人际关系活动中产生的风险;制度层面的文化风险,比如因各节点企业的领导体制、规章制度和纪律等的差异引发的风险;观念层面的文化风险,例如因各节点企业不同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群体意识、职工素质和传统而引发的风险。
供应链文化风险的基本特征
(一)客观性
供应链文化风险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同的企业,由于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不同,必然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在供应链形成、调整与发展中,各节点企业之间资源、结构的整合,必然引发企业文化理念等方面的碰撞,如果不能正确识别和有效防范,就可能导致供应链不能正常运作,甚至合作关系破裂。一般来说,供应链文化风险的客观性源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区域或行业之间的文化差异,而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以其所在国家、民族、区域或行业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因此供应链文化风险是我们必然面对的事实。
(二)影响的两重性
供应链文化风险与机遇是共生的。可以说,供应链文化风险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面对此种风险,如果未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措施不当,就会使供应链整体及其各节点企业的实际结果与预期发生背离,甚至导致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破裂;另一方面,这种风险也带来了机遇,可能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并由此带来额外的收益。因此,在供应链管理中,要善于在此种风险里发现机遇,使供应链整体及其各节点企业更富有生机与活力,最终将风险转化为收益。
(三)多样、复杂性
供应链文化风险的多样性、复杂性源于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多变,并通过语言、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综合体现。因而,供应链文化风险常常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沟通不畅、人员之间的误解、制度的差异、观念的冲突等,而且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并处在动态变化之中。正确地理解和分析供应链文化风险的多样性、复杂性,是有效地识别这种风险的基本前提。
(四)隐蔽性
供应链文化经过供应链发展过程的积淀,主要处于深层次无形的观念领域,这决定了供应链文化风险的隐蔽性。其隐蔽性使人们不容易注意到风险的存在,而容易在各种活动中蒙受损失。当然,是否真的蒙受损失却是有条件的,即当促使风险事件发生的条件或环境变成现实,风险才从隐蔽状态凸现出来,成为风险事件。
(五)持续性
文化风险属于观念形态方面的风险, 是一种价值危机和信任危机。与因汇率、利率、市场需求波动等引起的其他风险相比,因文化差异引起的风险渗透力强、错综复杂,一般来说持续的时间也会更长。
(六)可测控性
能够预测、识别和控制是风险的共同特征。虽然供应链文化风险触及深层次的观念领域,但它仍然是可驾驭的。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等,对可能发生的供应链文化风险进行预测、估量和评价,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其风险。在此基础上,可以采取相应的防范、管理等措施。
供应链文化风险防范对策
(一)重视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和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中,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我文化的方位,并自觉地以组织文化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文化行为。
为了防范供应链文化风险,应当重视文化认同,从而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及其成员能够以供应链文化与本企业文化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文化行为。而重视文化认同,需要发展跨文化沟通与跨文化理解的技能技巧。实践经验反复证明,一个跨国家、跨民族、跨地域或跨行业供应链的成功,离不开各节点企业跨文化沟通,而这种沟通要有一定的机制。因此,各节点企业应当有意识地建立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的组织与渠道;一个供应链的成功,还离不开各节点企业跨文化理解。跨文化理解有如下含义:理解他文化首先必须理解自己的文化,包括其优点和缺点;善于文化移情,理解他文化。
“移情”最初是一个美学概念。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早就注意到移情现象。最早使用“移情”一词的是19世纪德国美学家劳伯特费肖尔。对移情方面研究贡献较大的是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什么是移情呢?从本来意义上简单地说,移情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来看事物和思考问题。上文所说的文化移情,就是在考察他文化时主体自觉转换文化立场,有意识地超越自身原有文化的框架模式,而从他文化的角度去感受、领悟和学习他文化。
(二)进行文化整合
供应链文化风险的防范,主要是进行供应链文化整合,即在供应链构建与运作过程中,使相异或矛盾的各节点企业文化在相互适应、认同后形成一种和谐的文化体系。供应链文化整合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注入式。这种模式适合于核心企业文化有比较优势的供应链。整合时,核心企业将本企业文化输入链上其他企业,即以核心企业文化为主导,链上其他企业原有文化被整合为符合核心企业价值观的文化体系。
相互渗透式。此种模式适合于由各自具有独特文化优势的企业构成的供应链。在强势企业之间构建供应链时,如果各方都有令人自豪而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且彼此不存在很大差异,能够通过沟通、交流,相互学习与吸收他方文化的优点,那么各企业文化经过相互补充和协调,就会形成新的相互渗透的企业文化。
创新式。如果是弱势文化企业之间构成供应链,就可以此为契机重塑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共同努力,摒弃原有企业文化中的劣质部分,保留其优质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有利于供应链整体及其各节点企业发展的新型企业文化。当然,这种创新文化的形成,难度较大,需要的时间较长,成本也较高。
保留式。该模式适用于由中小企业构建的比较松散的供应链。假如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都是弱势企业,彼此文化背景和组织文化风格相异,而且企业之间分布松散,又只在少数领域合作,人员交往较少,文化不协同也不会引起很大的矛盾冲突,那么各节点企业可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而保持自身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三)制定文化风险管理策略
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特别是核心企业应当把风险管理的任务集中到一个专职部门,由其负责本企业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等业务。链上企业在制定风险管理战略计划时,除了要对政治风险、金融风险等给予充分的重视外,还要把文化风险纳入整个风险管理战略计划中。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文化现状及其可能包含的风险,链上企业可以制定不同的管理策略,如强化共同目标、进行跨文化培训等。当供应链内部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产生摩擦和冲突时,各节点企业特别是核心企业的决策者应当遵循供应链合作互利等价值理念,运用其所产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加强内部人员对供应链共同目标的认识与理解。在此基础上,相互协调,减少文化摩擦,使供应链得以高效运作。
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进行跨文化培训是跨国家、跨民族供应链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业务活动中防范文化风险的有效工具。为了加强企业及其员工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与适应能力,促进其沟通与理解,应当进行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对合作伙伴的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认识、了解,文化的敏感性、适应性的培训,语言培训,跨文化沟通与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对合作伙伴的先进管理方法、经营理念的培训等等。通过跨文化培训不仅可以防范文化风险,而且可以提高决策效率、促进信息沟通、增强供应链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黄震海.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及其战略[J].改革与战略,2008(3)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 一带一路;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1-0092-02
1 引言
“一带一路”作为一项浩大的世界工程,不仅需要互联互通、经贸合作等硬件支撑,也离不开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等软件助力,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它是一份多国共享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是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绵长的人类文化纽带。周德仓(2014)认为,从国家发展和区域传播的角度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实质是地理上彼此相连的国家和地区物质与精神的相互交往、交流、合作、互动。这种互动不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更多的是跨文化的融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中“社会文化篇”指出:陕西丝绸之路跨文化传播要打破文化的封闭状态,保持文化的生命力。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化,未来将展现的六大趋势需要文化、交际与商务有效整合并成为跨文化商务交际发展的新方向。
因此,能应对复杂的商务环境,有效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的商务英语人才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主要人才队伍。这不仅是未来市场急需的人才,也将更好地促进各国各区域的跨文化融合。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随着跨文化商务交际(IBC)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成果。但总体上看,窦卫霖(2012)认为国外跨文化商务交际研究趋于成熟,而国内相关研究还处于零散的初级阶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外跨文化商务交际学概念最早来自Hall(1959)所作阐述。Bargiela-Chiappin和Nickerson(2003)总结出“跨文化商务交际是一门具有研究潜力的学科”。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Lin & Jones(2005)通过中美商务文化对比,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教育提供启示:商务环境中的商务人才更需要不断适应文化、商务和交际共同创造的跨文化商务交际新环境,培养国际商务人员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近十年来,国外跨文化商务交际的研究稳步发展,不仅集中于跨文化商务交际教学、管理等领域,而且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研究也趋于成熟,其研究方法多元,主要为内容研究、实地研究与实验研究等。
跨文化商务交际在我国的历史并不长,但随着从事商务活动的商务英语人才增多,研究趋于多样化。根据窦卫霖(2012)研究表明,2000年CNKI跨文化商务交际期刊文章数量分布为零,2007年以来迅速上升,截至2011年其数量则增长至31。但我国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研究成果大多数从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商务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概念入手,讨论较分散、缺乏系统性,针对现实的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的新特征和变化趋势的动态研究较少。本文将从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3 “一带一路”背景下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初步展开数据调查,发现目前有关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少,且研究方法多为实践研究与理论研究,经验总结与个人经历为主。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剧增,如果缺乏对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培养,则会导致商务实践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失真或缺失。因此,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培养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商务交际核心能力将备受关注。
但在目前的新形势下,面向我国西部国际化大都市的商务英语人才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中还存在不同的问题。窦卫霖通过对中国两所商务类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无论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还是非语言类商科专业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普遍跟不上要求,与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四级和英语专业英语四级分数所体现的语言能力不成正相关的关系。面对新形势,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商务交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外语语种的多元化以及英语变体的差异 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特点,沿线有50多个国家将在不同程度上与我国签定服务外包等经济项目的合作。因此,跨文化商务交际过程中,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是商户与外商语言和文字沟通的桥梁,交际双方首先要具有一定的话语识别和理解能力,即能够识别对方所讲的语种与商务英语单词与话语的构成。即使大家使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但由于来自不同国度,使用不同的语言,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英语语音与语调,产生英语变体现象,从而造成跨文化商务交际的障碍。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国际化复合型外语能力,在掌握第二语言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了解与商务活动相关的语种。
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国情文化缺失 在未来西部企业“走出去”的商务活动中,会有许多来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沿线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商聚集一地。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习性,虽然讲着能够沟通的语言,但是在具体的商务行为中却体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彼此国家国情以及各地风俗等还没有达到有效沟通,具体而形象的国情文化还没有有效地构建。例如,跨文化商务交际案例中,涉及沿线国家国情文化的例子甚少,还是以欧洲、美洲以及亚洲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主。
4 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对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拥有语言能力的同时应该掌握好跨文化交际。但仅仅掌握好外语以及相应的专业知识还不能保证跨文化合作的有效和成功进行。
培养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交际的相关能力 根据窦卫霖(2012)的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思维能力、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培养商务英语人才跨国商务活动中有效的沟通能力之外,还要注意培养开放的语言态度以及交流意愿,克服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英语变体或者语言多元化沟通障碍。在跨文化商务教学中融入各种英语变体的文化知识,以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商务活动案例,培养学习者商务思维能力、适应能力与沟通能力。
培养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商务实践能力 培养商务英语人才跨文化商务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参与在西部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举行的西洽会,或者广交会,或者与外向型企业合作定岗实行等,让学习者走出去,亲身感受跨文化商务交际,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邀请一带一路战略专家与企业家进校园与学习者进行交流。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国情文化为情境案例 与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异国商人有效沟通,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国情文化为案例,让学习者身历其境地感受跨文化的差异与相同之处,为以后的商务活动做准备。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移情;价值与培养
引言
受到国际影响,综合国力持续上升。在此期间,国际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在国际交流中,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事实上,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必须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要拥有灵活的思维和应变能力。任何一次的跨文化交际,交际者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还需要包容不同文化之间的各种差异和不确定性因素。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的综合能力在难以控制的文化中心与文化偏见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可有效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实施。在整个跨文化交际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具备应有的文化移情必然会影响到跨文化交际活动开展的顺畅性。因而,遵循相应的指导理论,培养文化移情,提高文化移情能力。
一、文化移情的概述
移情(empathy)属于美学概念范畴,最早出现在《视觉形成感》中,而将美学概念移植到语言学领域中的则是日本语言学者库诺,现在的美学意境逐步延伸到心理学与跨文化交际中。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期间,交际主体中的一方能够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并且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约束,在交际中做到摆脱自身原有的文化传统积淀,并从中感受和理解到客体文化。不少学者和专家曾经指出跨文化交际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际者主观上能够准确界定主体与客体,继而更好地了解对方,并在交际活动中能够做到善解人意与角色适应[1]。研究分析其实不难发现,移情其实就是要求交际者能够有意识地超越本族语言文化固有模式的束缚,并产生客体文化思维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对于长期受本族文化影响的交际者而言,要想成功地文化移情,不应受到本民族文化定向的影响,从客观的角度去思考文化之间的差异。唯有如此,才能够促使交际双方找到交际的恰当点,有利于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自由地切换链接。从本质上来说,跨文化就是文化移情的一种表现。了解文化移情产生机制,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保有客观、公正的立场。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能力
在本族文化与非本族文化交际沟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能力就是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丰富,可有效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可有效促进文化消融。在教学开展期间,应将跨文化交际作为重要的内容,而跨文化交际则需要从文化移情入手。文化移情能力,其实就是理解对方个性的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认作是在双方沟通交流期间能够表示尊重、积极向上态度的能力,保证双方能够很好交流的能力。文化移情能力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含的要素也非常多。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具备文化移情能力,可有效拉近不同民族交际者的差距,同时能够了解各自的背景,对自身文化产生自信。在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可消除文化交际者的消极价值观,并增进积极的价值观,提高文化交际者明辨是非的能力,在不同的文化差异比较中能够对不同文化内涵产生认知。也就是要求交际者在本民族文化基础上,能够接受其他民族的文化,促使双方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情感能够相互融合,并在不同的交际情景中可自由应对,充分体现出移情能力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沟通。
三、文化移情能力的原则与价值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具有其相应的原则与应有的价值。综合来说,在培养文化移情能力的时候,就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并体现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
(一)文化移情能力的原则
对文化移情能力来说,最为重要的原则应当是移情适度的原则。即在文化移情期间,不可能只固守,但是也不能全部放弃主体文化,而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主体与客体的文化,促使两者能够保持一种动态化的平衡。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如果不能遵循移情适度的原则,那么交际者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文化移情不及或者是过度两极化,交际中出现移情缺位与越位的情况[2]。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就非常容易给交际制造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遵循文化移情适度的原则,其实就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前提要件。
(二)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
之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培养文化移情能力,主要是文化移情能力会体现出一定的价值。1.这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对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来说,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民族文化、以及价值观等均表现差异,同时语言和行为也各有不同。跨文化交际活动展开的过程中,了解交际双方所处的文化背景差异,才能够找到适应存在的切点。事实上,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找到平衡点,预防交际活动出现不当的交际行为。另外这样还可以破除表面思维定向产生的局限性,客观、公正地了解交际双方的不同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唯有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才能够促进文化交际的顺利实施。2.体现民族文化背景的需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文化移情能力是体现本民族文化,并利用语言学、符号学达到沟通的目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交际主体,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特点。要想提高跨文化交际主体的文化移情能力,就需要客观并理性地对待不同地域之间的民族文化,并尊重社会礼仪、价值观、异国文化以及道德标准,预防交际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产生交际障碍。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要想体现出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就需要培养交际者的文化移情能力,这样才不会丢失本民族在此交际中的根本。3.有利于培养交际者正确的价值观。实际上,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可消除消极的价值观,提升积极的价值观,继而有利于增强交际者的辨识能力与辨证思维能力[3]。且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可接触到不同文化的本质。在跨文化交际活动开展期间,交际者需要坚守本民族文化,同时还应以包容的心包容国外文化,从而可增强交际者的文化情感认同,在交际中持有相应的交际态度。
四、培养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措施
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构成部分。利用文化移情能力,可有效消除交际者之间的交流障碍,并可在不同的语言情景中进行文化转化,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在特定环境下,通过后天培养所获取的一种文化能力就是文化移情能力。但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时候,必须全身心投入。而笔者认为培养文化移情能力,主要是从培养交际者的文化敏感性与文化顺应能力着手。
(一)培养文化敏感性
文化敏感性是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应当具备的一种文化嗅觉。唯有具备这种敏感性,才能够提升交际者的交际能力。1.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通过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可有效缩短交际者的距离。实际上,在培养文化移情能力的时候,文化敏感性应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了解跨文化交际中各自的文化差异,可增强交际双方的认同感,减少交流沟通期间的摩擦。但是交际者在接收外来文化的时候,总是会受到本民族文化思维定向的影响,继而在民族环境下理解非本民族文化,而这样很难避免做出不合规的行为举止。如,从我国接待礼仪的角度来看,贴面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如果客人以亲面颊作为接待方式,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但是这样一种接待仪式反而是其他国家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文化交际中,唯有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才不会在交际中出现不良的表现。实际上,唯有将跨文化交际双方的距离拉近,才能够提高文化敏感度,从而有效缩短不同文化主体的认知距离,增强文化敏感,理解不同文化习俗[4]。2.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在理解不同文化环境的基础上,能够提升适应能力,继而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缩短交流双方的距离。在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习俗风情、民族信仰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上,才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才能够以双方都能够了解的交流方式顺畅地交际。所处的环境不同,人际交流的时候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化解双方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增强彼此之间的交际,由此才能够体现文化移情的内涵。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通过敏感性来增强双方之间的文化感,促进交流,减少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双方应了解对方需要、熟知对方的文化情形,而这就要求双方之间增强交流,利用感知交际者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预防交际遭受到人为的破坏。
(二)培养文化顺应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另外一种表现就是文化顺应能力。因此,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者文化移情能力的时候,应培养其文化顺应能力。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交际者不存在差异,就能够简化文化情景[5]。因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想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应当克服沟通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提高文化敏感性,促进双方的交流和沟通。培养文化顺应能力,可提高交际者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感知能力,从而可有效体现交际者的文化移情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五、结语随着国际间交流的频繁化,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为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应培养交际者的文化移情,这样就可以在交际时充分发挥文化移情的作用,深化交际者的思想情感,消除交际者的界限,预防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12):17-19.
[2]李玉颖.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3,(A3):84-85.
[3]郑义,刘淑华.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04):103-104.
[4]承晓燕.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125-126.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语言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
当今社会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急剧缩短的时空距离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地球村”村民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成为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英语是一门世界性语言,更是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主要语言工具。
中国外语教学一直侧重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忽视语用能力的培养,致使许多高分学生不但不能准确、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甚至还有可能引起外国友人的误解和敌视,这种语言现象即为语用失误。
笔者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言人才。显然,传统的纯语言灌输已不能满足这个时代所需。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跨文化语用失误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更好地促进中国外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一、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失误
无需赘言,英语在当今世界跨文化交流实践中扮演着一个无法取代的重要角色。作为一种国际语言,英语是数以亿万计的中国人求学、求职的“敲门砖”、“拦路虎”。然而,国内英语教学的重点自建国以来一直放于语言知识的灌输上,而不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致使“高分低能”现象在英语教学领域尤为突出:许多在四六级、托福、雅思考试中取得骄人成绩的学生在与外国友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常常“张口结舌”、“哑口无言”。这一现象亟待我们重新审视“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失误”这两个概念。
“跨文化交际学”最先于上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爱德华・霍尔在1959年出版《无声的语言》一书,正式提出这一概念。胡文仲先生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提出,“可以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胡文仲,1999:1)。跨文化交际学关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对话者如何成功地沟通与交流,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现今社会有其特殊的时代意义。直至今天,跨文化交际学已成为一门显学。
“语用失误”这一概念是1983年由珍妮・托马斯于《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正式提出,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说话方式或表达习惯的不同,或者由于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发生误解,障碍或冲突,影响交际效果的现象”(王海燕,2012:17)。通俗一点说,如果外语学习者仅仅掌握词汇和语法结构,往往无法成功进行语言交际行为。比如说,当对话者提问“Do you have a pen?”的时候,听话者不能仅仅理解字面含义,即“I wonder if you have a pen.”,而必须要理解对方的语用含义,即“Could you borrow me a pen?”。听话者必须要解码问句,析出该问句的语用含义,才能确保交际顺利进行。
托马斯进一步将“语用失误”细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下面笔者将从跨文化视角出发,展开深入分析。
二、跨文化视角下的语言语用失误
跨文化语言语用失误多是外语使用者由母语“直译”到目的语产生。
这里笔者不妨借坊间流传的一则轶事作为切入点剖析:一中国公司董事长携夫人赴美协商谈判,美方代表为表示欢迎亲自到机场迎接,并依据美国的文化传统反复赞其夫人“beautiful”,董事长夫人则谦虚道:“哪里,哪里。”结果,其陪同翻译直译为“where,where”,使外商在诧异之余,不得不硬着头皮罗列该夫人的发型如何动人,服饰如何得体……姑且不论这则轶闻是真是假,但就其内容而言,实是跨文化语言语用失误的佐证。在跨文化交际时,切忌根据母语生搬硬套。
比如在受到表扬时,有人会机械地将汉语的“没事儿”直译为“Never mind”,造成跨文化语言语用失误。“没事儿”可以在受到表扬时传达一种谦虚的态度,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但直译过去的“Never mind”在英语中用于回应别人的抱歉。
再如,有的外语学习者在介绍油炸臭豆腐时,会称其为“Fried Stink Tofu”,中式菜品的英译问题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语码代换,而是中西两种饮食文化的置换。稍有不慎,则极易引起跨文化语言语用失误。长沙特产油炸臭豆腐标榜的就是“闻着臭,吃着香”,是深受喜爱的特色小吃。若是将臭豆腐的“臭”直译为“stink”,则外国友人首先联想到的就是阵阵恶臭,绝不会“食指大动”,产生购买欲望。
除上述令人啼笑皆非的误译外,还有不胜枚举的实际案例。比如说,建国初期曾有人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直接译为“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还有最近网络上风靡一时的将“You can you up”作为“你行你上啊”的译文……这些都是由于译者没有考虑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一味机械性直译,最终落入“文化陷阱”,造成跨文化语言语用失误。
三、跨文化视角下的社交语用失误
跨文化社交语用失误与文化因素的联系更为紧密,多由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对话时忽视对方迥异于己的文化语用规则,进而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这多是由于源语言和目的语在礼貌语、委婉语、称呼语、熟语、邀请方式、拒绝方式、致歉方式、感谢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造成。
比如,中国学生会直接称外教为“Teacher”。这是因为在中国,人们往往用社会声望较高的职业来指代对话者,以示敬意。中国社会历来尊师重教,更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学生见到老师往往会鞠躬,而后说“老师好”;而在美国,师生之间则更倾向于直呼彼此名字,用来消弭距离和约束。中国学生忽视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因素,造成社交语用失误。
再如,中国留学生受到外国友人表扬时,经常以“No, not at all”直接回应。这是因为中国人历来讲究韬光养晦、虚怀若谷、戒骄戒躁,所以许多人面对表扬的第一反应是回避,或者直接否定。这在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别人的赞赏,当表扬别人时,也期待对方的感谢。想当然耳,受到否定的美国学生必然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沟通交流的过程受到阻碍。这说明若是缺乏必要的跨文化交际常识,囿于中式思维,极易造成社交语用失误。
四、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从上述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案例可以看出,中国英语教学在跨文化教育和语用教育两方面存在不可忽视的空白,亟需改变。现行的以听、说、读、写、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固然可以为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提供一定的保障,但是也有可能产生“哑巴英语”。一旦与外国友人无法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将极大的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反之,如果在教学实践中兼顾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一则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拓展词汇量、巩固语法结构、延伸书本知识,二则会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三则可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仅仅对着书本照本宣科,而应选取切合实际生活、应用性强的题材内容,进而引导学生完成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不知不觉地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语用意识,为今后的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因此,笔者认为,当代中国英语教学的落脚点不应仅仅是机械地将零星的语言知识以“填鸭”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兼顾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培养。毕竟,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高考考了多少分,拿了几张英语证书。如何让学生面对外国人“侃侃而谈”,而不仅仅是在卷面上“下笔如有神”是所有英语教学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