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院外急救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院外急救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肝胆手术;胆漏;治疗
肝胆手术是普通外科常见手术之一,但由于手术中涉及到患者胆道系统的显露、切开、引流、缝合或吻合,从而术后容易引起胆汁的排出通道发生渗漏、狭窄或愈合不良而导致胆漏。胆漏是肝胆外科手术后较为常见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处理的对策也不完全相同。临床医师应认真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症状进行有效治疗,若治疗不当常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楚甚至灾难性的后果,从而引起医疗事故纠纷。由此可见,临床上认真分析研究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原因,总结其处理对策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近年来,本人从医多年对肝胆外科手术后10例胆漏患者的资料进行胆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分析和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2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为研究对象。12例患者中男9例,女3例,年龄27~64岁,平均53岁。在临床病例中8例患者都用腹腔引流管引出胆汁,其中包括2例女性患者。剩余患者由于有不同程度低蛋白血症,胆管造影均发现造影剂外渗,且腹部的伤口或腹腔引流管发现有胆汁样液体,并已时间持续1w以上,再次进行手术或腹腔穿刺发现胆汁。
1.2诊断标准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诊断标准:①腹腔引流管术后连续3d有胆汁引出或单次引流胆汁量≥100ml/d。②未置腹腔引流者,术后出现腹膜刺激征,腹穿抽出胆汁。③胆管造影发现造影剂外渗,本组临床患者均符合肝胆手术后胆漏的诊断标准。
1.3临床表现 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肝胆手术后出现局限性、弥漫性腹膜炎,异常胆汁从引流管或伤口处流出,结合腹穿、B超、CT检查结果可以确诊。本组胆漏发现的时间:术后3d之内9例,术后4~7d 2例,拔除T管后1例。
1.4分析原因 本次所选12例胆漏患者的发生原因主要为:2例肝外伤手术后发生胆漏,2例肝癌患者进行肝叶切除术后发生胆漏,5例患者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后发生胆漏,3例患者于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
1.5治疗对策 12例胆漏患者先予以非手术治疗,其中8例未拔除腹腔引流管的患者仍使用引流管引流胆汁,禁食、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抗炎治疗、预防感染;4例已经拔除引流管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重新穿刺并置管引流胆汁,初期采用负压引流的方式,直至引流量明显减少,再改为常压引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引流的情况以及腹膜炎症状。其中3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漏,B超引导下重新穿刺并置管引流胆汁过程中腹膜炎症状加重,甚至出现黄疸,则进行手术治疗。
2结果
12例患者中行非手术治疗9例,其中8例进行常规引流,给予营养支持并预防感染,4w左右后痊愈;1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穿刺置管引流,5w内痊愈;3例患者行手术引流,5w内痊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
3讨论
肝胆外科手术中任何因素引起胆道损伤都可能导致胆漏的发生。胆漏始终受到临床极大的重视,其原因在于若临床医生未能及时发现胆漏并给予及时处理则易导致严重感染,最终会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1]。
本文最终分析结果表明:肝胆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可以为如下几种:手术中存在胆管损伤但未及时处理;胆管创面发生断裂并未及时结扎或结扎不牢固发生滑脱;手术创面发生感染使胆管缺血而渗漏;"T"管放置不恰当,引起胆管梗阻进而导致胆管内压增高;副胆管损伤等[2]。
治疗方面,传统治疗有充分引流、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若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且无梗阻时,多数病例在3w内均能治愈。这一结论在本文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应重视不同的胆漏引流量,小量胆漏给予引流治疗,但若胆漏流量较大,超过300 ml/d以上者,应注意是否有胆管主干道损伤,必要时进行二次手术给予修补或充分引流[3]。此外,治疗时还应注意胆盐、水电解质的平衡并对可能出现的代谢性酸中毒、消化不良等进行处理。
由于胆漏在肝胆手术中较为常见,必须不断提高医生对手术的认知与操作技能,对胆漏进行有效预防,其基本策略为及时、有效地进行充分引流以减少肝胆术后的胆漏。
参考文献:
[1]冯小青.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和治疗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3(15):89-90.
院外急救的措施范文2
1.专线介绍
1999年4月18日市救护中心-仁济医院急救专线正式开通,成为全市首家院前、院内联合急救网络。当救护车在驶往仁济医院途中。救护人员用救护车上传呼机直接与救护中心总系,把救护车上病人的病情报告救护总台,救护总台随即拨通仁济医院急诊300专线电话,及时将病人院前病情、诊状及初步抢救措施等简要情况告知,仁济医院接到300专线电话后即根据病人的病情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即抢救人员、抢救设备、抢救药物到位,迎接救护车来院。
2.临床资料
1999年4月至11月,共有67位病人通过急救专线电话告知院前病情,抢救信心其中内科病人30例,主要为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哮喘持续状态、呼吸衰竭、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神经内科病人21例,主要为脑溢血、中风偏瘫病人;神经外科病人8例,主要为脑外伤病人;普外科病人6例,主要为复合外伤;妇科病人2例,为宫外孕。
3.体会
3.1急诊抢救的时间是用分秒来计算的。急救专线为急诊医护人员提供了抢救信息,使急诊室在病人来院前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而为处理危、重、急、伤病症最初阶段抢救的成功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抢救工作及时、正确有效提供了保证这是急救专线其独特的优越性。
3.2为全市医疗急救网络的建立作出有意义探索国际抢救体系为院外-急诊-ICU为联合一体的系统。而目前我国院外、院内急救常是独立进行的。急救专线为院内、院外急救配合的联系进行做了有意义探索。
急救专线的开通,仅仅是第一步。今年我们在急救专线基础上与救护中心合作建立电脑急救通讯网络,以便进一步掌握病人院前的病情、心电图、抢救措施的动态变化从而争取为每一个病人的抢救机会,减少危重伤病人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抢救率和治愈率。为建立完善院外、院内联合急救体系,作出我们进一步探索与努力
4、典型病例
院外急救的措施范文3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院内介入治疗延迟;原因;护理策略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为因为长时间严重的心肌缺血造成心肌的急性坏死。死亡率极高,达到30%~45%。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长时间剧烈的胸骨后异常疼痛、急性的循环功能受阻、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含量的升高以及血清心肌酶的活性升高,常常危机到生命安全。随着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上升,AMI的病死率也在有所下降。对于AMI的治疗手法是再灌注心肌治疗,有介入治疗和溶栓治疗,其中介入治疗是首选方式。美国心脏病学会提出,门-首次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DTB)时间--患者从进医院到接受介入治疗的时间应当在90 min内。据调查,DTB时间如果延迟30 min,患者的死亡率就会上升7.5%。治疗越及时,存活率就越高。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中接收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接受调查的对象为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性127例,女性73例,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为54.3岁,梗死处于前壁的有50例,前间壁45例,广泛前壁48例,下壁57例。接受调查的患者都满足以下AMI诊断法则中的要求(不少于两条):①有与缺血性胸痛有关的病史;②检查的心电图发生变化;③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追踪物含量水平发生动态变化。
1.2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统计患者在院内介入治疗时有无延迟以及时间延迟的原因。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
2结果
接受调查的200例患者中有102例患者发生院内介入治疗的延迟,延迟率高达51%,而在进一步调查当中,发现院外延迟时间、年龄阶段、性别、AMI疑似患者的急救流程繁琐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急性心肌梗死院内介入治疗的延迟,见表1。
实验数据表明,随着院外延迟的时间增加,院内介入治疗发生延迟的患者例数越多,年里>65岁的患者发生院外延迟的人数比年龄
3护理策略
为了尽量减少AMI患者的院外延迟时间,护理措施的合适实施是关键。
3.1健康教育 因为心血管疾病是慢性病,所以应该将健康教育从院内扩展到院外,让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熟悉此病的发病特点以及典型症状。
3.2急诊患者的类别 我国很多医院接待的急诊患者数量很多,如果不加以分类,区别对待,就会造成急诊室拥堵。应当把急诊患者分成紧急区、诊查区以及等候诊查区,这样让患者按照缓急次序就诊,让病情最危机的AMI患者及时得到治疗。
3.3提升护士分诊的质量 护士在分诊的时候应当进行准确的筛选诊查,这样可以为后续的环节提供保障,为患者的护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4优化AMI疑似患者的急救流程 研究表明,减少院内介入治疗延迟时间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强各个部门的合作,将AMI患者的急救流程结合起来,让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及时跟上,减少衔接的时间,要求每一位人员都能够在接到通知的30 min当中到达岗位,并能够及时开展各项任务,以便为患者的治疗做好前期准备。
4结论
在发达国家,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关键病因。本组实验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死院内介入治疗的延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患者的院外延迟时间、年龄阶段、性别、AMI疑似患者的急救流程繁琐程度都影响了AMI患者的及时治疗,应当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改进护理措施、完善急救流程、加强各部门合作、推广新急救流程,以减少延迟时间[1-5]。
参考文献:
[1]雷轶芳.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1(02): 2347-2349.
[2]刘增霞,任蔚虹,来鸣,等.急性心肌梗死院内介入治疗延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2):109-111.
[3]刘守斌.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现状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13(31):50.
院外急救的措施范文4
关键词 妇产科 院前救护特点 调查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019
妇产科院前救护的特点
妇产科院前救护涉及两条生命,责任重大,要求高,处理灵活性强;需要参与的人员多,需要的物品、器械、药品多;有时患者及家属不配合,提供的病史不可靠。
调查分析
妇产科院前救护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
出诊相对慢:因妇产科院前救护与母婴保健密切相关,要求必须具有“双证”即执业资格证和母婴保健技术合格证的人员才能进行助产工作。目前有“双证”的专业人员较少,院前救护常是兼职。凡接到与妇产科有关的急救电话,必须联系妇产科出诊,因妇产科无专人出诊,联系时中间环节多而延时。
对策:培养相关人才,转变服务观念,改革管理工作模式,实行专人院前救护,减少中间联系环节。
初步判断病情易受误导:部分患者或家属提供的主诉、病史欠可靠,电话询问时由于对方素质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样。有的缺乏医学知识,分不清是妇科疾病还是产科疾病,分不清是孕妇还是产妇,分不清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有受传统思想影响不愿说真话的,也有因个人隐私无法说真话的。
对策:不论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都有特殊情况,必须及时出诊。不能因初、经产妇之分影响出诊速度,任何时候思想都不能松懈;不论是妇科还是产科,是孕妇还是产妇,都要常规备齐处理妇科和产科疾病、新生儿所必须的器材、物品及药品,以备急用。
患者或家属不配合:有时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知识,认为生孩子只要孩子出生了就没事,电话告知接线员不需要继续出诊;有的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意识差,在救护人员出诊途中若临产者已分娩,见母儿目前无特殊,为避免支付费用而关机,使急救人员达到目的地无法联系,只得请示相关领导后返回;有的担心经济问题,担心途中颠簸、担心人手不够,急救人员就地处理后,无论怎样向其解释也不愿随急救人员返回,失去进一步处理的机会;有的对患者过于“关心”,传统思想严重,为避免患者疼痛、受苦,既不准急救人员接触患者,也不愿随急救车返回,表面替患者着想,实则是为家属着想。
对策:加强产前检查,做好必要的宣教;讲解相关医学知识,提高安全意识;理解救护对象,宣传政府相关优惠政策;关心、同情患者,耐心指导,妥善处理。
病情变化快、处理灵活性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提供病史不正确,易使救护人员判断病情失误,因此必须严密观察病情,灵活处理。
妇科患者处理原则:重点倾听主诉,询问病史,评估病情,采取相应措施。
产科患者处理原则:对于孕妇:若无头晕、眼花、头痛、胸闷、心慌、气促、呼吸困难等主诉,无水肿、贫血、异常腹痛、异常阴道流血流水、休克等病理症状,询问病史无特殊,一般为生理产科,重点监测是胎儿及产程。若遇有以上相应症状和体征,虽无辅助检查,也应参照相关病种处理。对于产妇:除按产时、产后常规处理外,强调新生儿的观察、处理、转运要得当,必须专人负责。有时生理产科会变为病理产科,必须母儿兼顾,采取相应措施。院外条件差,原则上必须处理的不能等,不必处理的待回院后再处理,有的应结合病情、条件、风险、经验、利弊等视情况而定,并告诉家属以取得配合。
对策:提高警惕,要求救护者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处理相关问题的应变能力,才能做到忙而不乱,同时要善于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掌握其不配合的心理并耐心指导,才能适应院前救护工作。
院外急救的措施范文5
【关键词】 猝死;调查分析
猝死是指猝不及防突然发生的死亡,较公认的一个定义是:貌似健康或症状不明显或病情稳定的病人,由于体内潜在器质性病变或机能突然改变,所引起的意料不到的突然发生的自然死亡。近年来,猝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猝死的预防和急救一直是医疗界的难题。本文对89例猝死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猝死的预防和急救进行了探讨。
1 临床资料
本文对山东省博兴县店子镇5年之中猝死的情况做了一次回顾性调查。截至调查日止,本镇共44 732人,5年中自然死亡585人(不包括意外死亡如车祸、自杀、触电等),其中猝死89人,占152%。对89例猝死的原因、年龄、特点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猝死的病因及年龄构成 从本组调查资料看,猝死病因中冠心病是绝对首位,有半数以上病例死于该病因。居2~4位的分别是肺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见表1)。猝死年龄集中在中年人,占半数以上(见表2)。本资料猝死主要发病原因及发病年龄高峰同其它多组资料基本一致[1~3]。表1 89例猝死病例的病因构成分析病因(略)
2.2 猝死的发病特点 猝死发病常常难以预测。前驱症状轻微且缺乏特异性,如胸痛、疲劳、呼吸困难、头昏、心悸等,多数病人未就医或就医后因症状轻微而未引起医生注意。猝死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严重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心搏骤停,循环呼吸停止。因此,猝死的预测和急救非常困难。本组猝死病人均为院外发病,由于农村医疗条件的限制,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
3 讨论
31 猝死的抢救时机 猝死的抢救关键在于“黄金时间”的把握,即发病后4~5 min之内,如超过10 min,抢救几乎无能为力[4]。对于地域广阔的农村来说,基层医院的急救车往往不能及时赶到。本组资料显示,猝死病人发病后,急救车到达现场时间最短13 min,急救车到来之前,抢救的关键时机已经错过,无一例抢救成功。若目击者在“黄金时间”内能进行心肺脑腹苏(CPR),则可大大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有资料分析,对院外发病的猝死病人在救护车到达之前由目击者进行CPR,有效率为6667%,而车到达现场后才开始CPR,有效率仅为528%[5],这充分说明目击者现场初级救护对提高复苏率成功的重要性。
32 猝死的初步急救方法 CPR是猝死病人的初步急救措施,一旦发生猝死,通过简单判断,如意识丧失、昏厥、大动脉搏动消失、呼之不应等,即可实施CPR。CPR之前可进行一到二次心前区扣击,握拳以尺侧部由20~30 cm高处给患者胸骨中部以快速一击,无效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注意以下事项:①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术者膝部处于患者卧位体表水平,左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体中、下1/3交界处,右手掌放于左手掌上部,两手指抬起,左手掌与胸骨平行;②若两人配合,则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次数比为15∶2,若一人则5∶1;③按压时两臂伸直,力度适中,使按压部位下限3~4 cm,不要过大或过小;④按压持续进行,直到心搏恢复为止。
3.3 在农村普及CPR知识 猝死发病急,短时间内病人即可死亡,要想提高广大农村猝死的抢救成功率,就要在农村中普及CPR知识,使群众掌握CPR的急救知识。首先,重视对农村卫生所医务人员的CPR知识的急救培训,并在卫生所内配备急救药品和急救器械,如简易急救箱(内有简易人工呼吸器、氧气袋、吸引器、心电图记录仪、除颤器及各种急救药品等),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第二,利用各种途径对农民进行CPR的技术指导,如通俗的教育手册,广播电视,免费讲座等进行宣传。第三,从猝死的发病原因看,冠心病占大多数,故积极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是减少猝死的根本措施。第四,如果第一目击者缺乏CPR知识技能,专业急救部门的通讯指挥系统接到呼救后,在派出急救车的同时,可在电话里给予目击者技术指导,不失时机的进行CPR,直到专业人员赶到。
参 考 文 献
1. 李引兄,崔志滨.对33例猝死回顾性调查分析[J].中华流行病杂志,2000,21(4):299
2. Davies MJ.The role of plague pathology in coronary thrombosis[J].Clin Cardiol,1997,20(suppl12):12
3. 苏绍萍,沈洪,王禹,等.急诊院前猝死事件的发生特点及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1,26(4):262
院外急救的措施范文6
[关键词] 心原性猝死;心血管疾病;120急救服务;院外急救
[中图分类号] R605.97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1(c)-153-02
猝死是心脑疾病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每年都有相当多的患者发生猝死,而且数量还有增加的趋势,更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的患者发生猝死都是在院外。笔者统计了2006年及2007年1~4月所有经过120急救车出诊进行抢救而最终死亡的病例。2006年我科接诊的死亡病例127例,其中首先发生猝死的86例,占67.7%,2007年1~4月死亡病例42例,其中首先发生猝死的29例,占69.0%。2006年及2007年1~4月猝死的115例中,有心血管疾病的103例,占89.6%。由此可见,心血管患者猝死的几率大大高于其他患者,需要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保健观念的更新,医疗设备的进步使心血管患者受益很多,但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心原性猝死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并且猝死的对象正向年轻化发展。防范猝死的风险,预防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诱发猝死的相关因素及对策归纳如下:
1 猝死原因及对策
1.1血压变化
猝死的危险因素之一是高血压,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约10%,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尤其是高龄人群,其特点是脉压幅度大,有时可达110~130 mm Hg(1 mm Hg=0.133 kPa)。
血压升高可加重心肌负担,增加心肌氧耗,加速心肌重构,恶化心脏功能。
对于冠心病患者,高血压形成的高速血流形成对冠脉内膜不稳定斑块高剪切力的冲击作用[1],脉压越大冲击作用越显著,血流在狭窄处流速加快,尤其是斑块内大量脂质沉积,纤维帽薄弱破损的“复合病变”处,在突出的斑块纤维帽上的高速血流,使斑块形成由内向外的压力,是导致斑块纤维板层破裂的直接动因,斑块破裂引发心脏急性循环障碍、心肌坏死、心电紊乱,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而猝死。
高血压对失去弹力纤维层的动脉瘤和缺血坏死心肌形成持续压力,可导致心脏或动脉瘤破裂,而心室扩大尤其心肌梗死后形成室壁瘤,使左室心肌长期处于压力超负荷状态,缺血心肌细胞膜被破坏,钾离子外逸、钙离子内流、酸中毒等因素致使心电极不稳定,易导致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如室颤和室速。持续高压加重心脏后负荷,加速失代偿心肌的耗竭,致使心衰猝死。
对策:平稳降压,切忌大起大落。收缩压120~150 mmHg为宜,目标130/85 mm Hg左右。降压治疗要监测站立血压,排除站立性“低血压”。心肌梗死患者早用β-受体阻滞剂及ACEI或ARB类药物,以减轻心肌纤维化,降低异常蛋白沉积,提高冠脉顺应性,减缓和抵抗心室重构对心脏功能的损害。降压治疗除轻型外宜联合用药,达到有效降压并减少不良反应。根据血压峰值曲线和药物生物效应时相,合理安排服药时机。主动干预高血压危机时段,降低猝死风险。
1.2 心率的快慢和心律失常
心率与心律的快慢与人类的寿命有直接的关联,已经被多数学者认同,人类最合适的心率是75 次/min左右,当心率 <45 次/min时,猝死的几率几乎是常人的20倍。
心率增快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显著增高的典型表现,心率增快可使外周阻力增加,血管内皮系统释放NO和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导致内皮功能受损,内皮通透性增加,加速脂质渗入血管壁。据报道[2],心率每增加5 次/min,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分数增加0.25,狭窄的进程分数增加0.27。
心脏电生理检测检查出多源性室早、频发室速、RonT现象、长QT间歇,都强烈提示潜在的恶性心律失常。QRS时程延长(大于0.12 s)是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原性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可使心原性猝死发生率增加35%。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快慢综合征也是传统独立的预测因子。
对策:对心血管患者早期进行电生理检测,心脏功能检查、心肌灌注显像、DAS;检测心肌结构蛋白:肌钙蛋白,肌凝蛋白,肌红蛋白;CK-MB、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等。对人群进行危险分层及筛选,适时进行干预:安装心电起搏器、PTCA、PCI、冠脉搭桥手术、电击复律及ICD的使用,都是有效的干预措施。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中的心脏保护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可减慢心率,减慢心脏传导,降低血压,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肌氧耗,抗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小剂量服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可有效地防治恶性心律失常,降低猝死风险。
1.3 斑块破裂,栓体分离,栓塞心脏血管
冠心病的病理变化是冠状动脉脂质沉积,斑块形成和破裂,血小板激活及血管堵塞的过程。斑块破裂,栓体分离,栓塞心脏血管导致猝死。
对策:新近研究认为血管斑块经过干预,其病理过程是可逆的。抗血小板治疗作为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措施已经被广泛认可。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而抑制TXA2从而抑制通过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75~120 mg/d,可使心肌梗死和猝死减少50%。推荐剂量75~100 mg/d,口服。放血疗法:放出一定量的血,用低分子右旋醣酐或706代血浆补充血容量,使血液红细胞压积保持在43%左右,可有效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栓形成。
1.4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现代社会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心血管疾病的诸多危险因素的聚集。其中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是关键环节。胰岛素抵抗、游离脂肪酸、TNF、IL-6、C反应蛋白、瘦素、抵抗素增加、脂联素减少等多种因素和脂肪细胞的相互作用,导致心脑血管病变[3]。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被称为“死亡四重奏”。血脂和血栓的成因学说已经被生物模型和临床病例证实,血液中胆固醇、三酰甘油、LDL、VLDL的升高及HDL的降低,都是血管硬化和栓塞的首要因素,与大部分的猝死病例尤其是部分“健康”人群的猝死,有密切的联系。高血糖可损害血管,影响脂质代谢,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对策:通过适量运动,调整饮食结构,减轻体重,控制血糖,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他汀类的药物有降低胆固醇、LDL、三酰甘油、VLDL,升高HDL的作用;还有减缓或终止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程,稳定和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内皮功能,心肌保护,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的作用,能够降低PIC手术后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1.5健康态度
猝死的高危人群中缺乏保健意识者占较大比例,不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忽视体检。遵医顺应性差,如降压治疗时不按病情凭感觉,平时感觉舒适时就减量服用或不服用药物。一旦出现头昏、头痛等症状,就加大药量。血压忽高忽低或下降过快,诱发心脑血管事件。个别患者讳疾忌医,偏听偏信广告宣传,滥用补品、保健品,往往适得其反。疾病得不到正规治疗,导致猝死的发生。
对策: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普及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疾病观、死亡观。改变不良习惯,促进遵医行为,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降低死亡风险。
1.6不良生活习惯
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如过量饮酒,抽烟,长时间看电视,加速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资料显示抽烟大于2年即可导致动脉的严重损伤[4],CO和Hb结合导致组织细胞低氧,尼古丁兴奋交感神经,增加心肌氧耗,两者都可以增加血小板聚集,导致冠脉斑块形成或诱发痉挛。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抑郁对疾病的影响,冠心病患者中大约有18%发生重度抑郁,重型抑郁患者中16%~22%发生心肌梗死。
对策:基于现代医学“系统思想”、“整体论”心身同治的原则[5],善于发现与躯体共患的精神疾病。矫正A型人格(或行为模式),减少心理负性刺激,训练应对应激的能力,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6]。不支持心血管患者进行带有竞争、劳累、导致异常兴奋的各种比赛活动,集会的时间严格控制在半小时以内。鼓励心血管患者适量户外活动,科学锻炼,急救药品随身携带。
1.7 医疗急救服务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展,猝死受到内外众多因素影响,难以确切把握,心血管事件仍会频发。120医疗急救服务作为院外防范猝死的最后一道屏障,启动院外急救“生存链”的最初环节,担负着急救治疗、转运、后送等工作。必须要完成“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早期提供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的任务。电击除颤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心原性猝死多死于室颤,但室颤很快转入心脏静止,从而对电击除颤失效,即所谓急救的“白金时段”。每延迟1 min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就减少10%~20%。打造合格的院外急救“生存链”也是社会进步的一项中心工作。120急救医疗成员要求有较高的急救理论水平、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过硬的心理素质,有快速检视和诊断技巧,10 s内完成重要生命体征检查,能够适时操作除颤设备。120急救医疗小组分工合理,突出重点,相互紧密配合,严格按既定抢救预案施治,有管理血压、心跳、呼吸的能力,具备抗休克、抗心衰、逆转恶性心律失常等有效措施。转运过程中保持抢救治疗的连续性、有效性。
2小结
总之,对于心血管患者要加强冠心病一、二级防治。注重收集患者信息资料,通过对心血管患者的猝死因素进行分析,科学合理进行危险分层,积极采取多种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达到减少甚至完全杜绝猝死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世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药物治疗[J].临床荟萃,2004,3(19):154.
[2]王志坚.心源性猝死防治[J].中国医刊,2004,39(10):14-16.
[3]陈家伟.关注代谢综合征刻不容缓[J].中华内科杂志,2005,3(44):161.
[4]郁本杰.冠状动脉心脏病的近代观点[J].临床荟萃,1997,12(8):379.
[5]胡大一.坚持循证医学原则,重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规范化治疗[J].临床荟萃,2004,3(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