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生态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生态建设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1

1.农业生态建设政策的主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业生态建设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态工程建设,生态农业和生态移民。生态工程方面,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长江中下游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六大工程。其中退耕还林工程的规模及影响最大。1999年该工程开始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到2003年底已覆盖全国2万多个乡镇,10万多个村,6000多万农户。全国累计安排退耕还林总任务2.27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8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19亿亩。生态农业方面,基于中国农业地少、人多又有精耕细作传统的独特发展背景,中国的生态农业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既吸取了中国传统有机农业的优良传统,又不象西方生态农业那样过分排斥工业化技术,可看作是一种介于工业化农业和有机农业之间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截止到2000年,中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农业县51个,生态示范区100个。其中有7个生态农业示范点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环境500佳”。生态移民方面,主要是使生活在环境极为脆弱地区的农民向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转移,促进生态保护和恢复。

2.农业生态建设政策对政府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的影响

退耕还林是政府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的一次较成功的实践。该政策因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优先的原则;以对农民提供粮食、现金、种苗补助的利益诱导方式代替行政命令;补偿内容简单、具体且透明度高;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及有《退耕还林条例》的法制保障,从而使该政策表现出了以往政策所没有的一些特点。中国生态农业建设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步,截止到2000年,已在全国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从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农业生产的资源条件及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来看,发展生态农业将是我们重要的战略选择。未来政府的支农政策中,将更加突出支持生态农业建设。

另外,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生态移民是完全由政府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项目。生态移民使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解决了农牧民对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依赖。但移民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帮助农牧民建立起新的、可替代的收入来源,成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对农牧民的补偿除了移民搬迁费外,还应有生态补偿费,以确保生态移民工程的可持续性。

3.农业生态建设政策对市场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的影响

退耕还林政策本身及政策执行中的一些问题抑制了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政府以经济价值而非生态价值为补偿标准,使农户对生态服务市场的供给意愿不强,供给能力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中的公共支付仅是对农民的经济补偿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补偿。因为生态环境服务价值难于计量和货币化,生态补偿支付中机会成本几乎成了唯一现实的衡量标准。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国家用于退耕还林还草的资金总共36.5亿元,年均12亿多一点,这个12亿仅是当年退耕还林还草的经济价值,远远小于该工程实施带来的生态价值,由此带来了补偿额度偏低、补偿期限短等问题,导致一些地方种苗质量无保障,苗种选择上农民或牧民大多选择用材林或经济林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提出的生态林比重不低于80%的政策。另外,公共支付有可能伴随的乱收费、寻租腐败、资金在支付体系中大量流失等问题更进一步降低了农民对生态服务的供给能力。

3.2政府支付标准较单一不利于形成公平合理的生态服务市场价格,也降低了对生态服务的支付意愿。政府对农民单一的补偿标准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不利于生态服务供需双方自由进入市场,根据市场环境确立公平合理的价格。这种缺乏价格激励的机制不利于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同时,单一的补偿标准也容易使市场或私人部门产生生态建设工程是政府的事,应由政府进行合理购买的心理,降低了对生态环境服务的支付意愿。

3.3政府购买模式中缺少服务提供者和受益者的积极参与,使双方不能很好地理解生态环境服务的意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缺少农民积极参与的机制。退耕还林文件中虽提出政策引导与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但据陶然等对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前期工作方面,绝大多数农民(约占79%)反映,虽然政府作过有关的动员工作,但却没有向他们征求有关工程实施方案方面的意见。退耕样本户中绝大多数农户在确定退耕地块、退耕面积、退耕地上种植的树种等方面也都没有选择权。缺乏平等谈判的有效参与机制,供求双方都不能很好地理解生态服务补偿的意义,抑制了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3.4政府购买模式也强化了环境保护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的观念,易滋生免费“搭便车”的心理。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于基于市场的生态标记支付方式的发展。生态农业是有效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2

土地整理是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对地块物理形态的改变和产权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利用方式的改变,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有效利用面积的工程技术手段和相应的政策措施,是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效利用农地资源,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全国土地整理工作的推进,闽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土地整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土地整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生活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由于土地整理过程缺乏生态观,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闽东南沿海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的特点和对农业生态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作初步探讨。

1闽东南沿海丘陵地区自然条件

本地区地貌类型以丘陵台地为主,其次是低丘和平原,山地呈零星分布。该地区属中亚热带温暖区,海洋性气候明显,雨量充沛,7-9月台风季节降雨量占全年75%-80%。土壤主要为红壤、赤红壤。成土母质以花岗岩、火山岩风化的残坡积物为主。花岗岩发育的土壤渗透性能较好,但抗蚀力较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火山岩母质发育的土壤抗蚀性较强,土壤侵蚀较轻,肥力相对较高。此外,沿海丘陵台地上广泛分布着赤土,这些旱作土壤耕层浅,缺水易旱,有机质养分少,作物产量低。土地整理要根据闽东南沿海丘陵特殊的气候、交通、地质、地形地貌和耕作制度加以规划设计。土地整理中如果不把握施工季节、地域地形、田块特点等,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不当,极易造成水土地流失,引发生态问题。

2土地整理主要工程

2.1平整工程土地整理中最重要的工程之一是通过平整土地将小田块合并成大田块、将不规整田块整理为规整田块等。一般根据地形、坡度、土质的情况,沿等高线布设田块和格田,达到保持水土、集约利用的目的。这样不但扩大了耕地面积,还改善了生态条件。

2.2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对一些淤塞、老化严重、水利用系数较低的渠系进行重新合理布置。布置时充分利用现有主要渠道,并考虑与整个灌区的布置相协调。主干渠基本不变,重新布置末级渠系及排水沟系。基本做到灌排分家,各成体系,保证周边农田灌排顺畅。针对闽东南沿海丘陵地区降雨量大、洪水频繁的特点,修建一定的拦蓄水、截洪排水及防冲护岸等工程。

2.3道路工程土地整理项目道路工程主要是针对一些田间道路,新规划道路尽量和项目区内原有道路衔接,有利于发展机械农业,方便农民下田耕作,而且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田埂,提高土地利用率,从整体上也可以实现“路成网”的景观格局。

3土地整理对农业生态产生的影响

3.1平整土地对土壤生态的影响由于整理过程不可避免的对土壤产生一定程度的扰动,必将影响土壤原来的理化性状。实践表明,不适当的土地整理方式、方法和技术措施,可使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对农地生产力和土壤性状构成潜在的不良影响,以致使土地退化。不适当的整理技术和工艺,破坏土壤的原有结构和质地,使具有保水作用的犁底层遭到破坏,新整理的农田漏水漏肥性加大等[1]。常规平整土地的方法通常采用推土机、铲运机和刮平机等设备挖填、平整,由于在施工过程没能收集表土,而是直接挖土回填,肥沃表土深埋,底土翻入表层,这势必影响近两年的耕种,也增加了农民很长一段时间对土地的投入。[2]以机械化的挖填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破坏表土熟化层,从而影响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土壤养分循环。由于对土壤表层的扰动,在降雨强度大的闽东南地区短期内会增加土壤流失的速率。此外,在土地平整几个月的施工期间,土壤长期暴露于氧气下,加速了土壤中腐殖质的氧化,造成土壤中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流失。

3.2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作为土地整理活动重要内容的沟渠的截弯取直、硬化等往往会改变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不仅会直接影响自然生境类型的改变,还可能影响伴随原有水系网络而形成的各种相关生态过程。大面积混凝土灌溉水渠的修建,无法涵养水源,且渠道笔直,表面光滑,造成渠道无法贮存水分以寄养水中生物或补充地下水。有些排灌沟设计为了美观和节约工程费用,从高处笔直向低处修建渠道,由于闽东南区地降雨量大而频繁,容易造成土壤侵蚀的危险。还有一些整理项目往往忽视了对渠道污染的考虑,导致渠道污染难以自净,也对水环境的质量产生了影响。在当前农家使用农药非常普遍的情况下,渠道常遭受农药的污染,而农地整理中的渠道硬化导致农药难以扩散,这将会对水中生物栖息与繁殖有不良影响,无法发挥水中生物对水体自净的功能。改变了天然排水系统,进而影响了当地水土侵蚀方式和侵蚀程度,也影响了地下水埋藏深度。

3.3道路工程建设对田间生态的影响道路的建设对生态安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建的一些道路降低了自然连通度,改变了景观空间格局和过程,阻断景观中水平的自然过程,进而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尤其是农地整理过程中大量以混凝土替代泥土路,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格局。导致景观破碎度增加,自然植被缀块间的连通性降低,阻隔了生物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田间道路系统由土质变成沙石、灰渣、水泥,极大地改变了当地微生物的种群数和特性。

4对策与措施

4.1提高耕地质量是强化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践表明,土地整理后,起初年耕地质量不高,甚至有所下降[3]。这就要求人们对新增耕地加强管理,以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增加耕地肥力,提高农地质量。

4.2剥离保留地表土(耕作层土)为了减少机械施工平整土地对耕作层土壤的破坏,需要先将表土剥离,具体剥离厚度应该根据调查土壤剖面情况,严格按可剥离表层厚度进行剥离和收集,在底层土壤挖填平整后,重新铺敷足够数量的表层土壤。对于深填或深挖土块,用推土机或其它设备进行推平、压实,使其形成具有较好防渗、防漏性能、厚20cm左右的隔离层。

4.3及时回填地表土(耕作土层)当平整工程结束后,应尽快将存放的耕作土层进行回填,在回填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原有土壤剖面的有机组合和整体性。土地整理过程中,如果能保存原有耕地上70%-80%的耕作土壤,比完全打乱土层未保住耕作土壤的新整农田,要多收50%以上的粮食[1]。

4.4根据地形地势平整田块在当前的土地整理施工过程中,一般根据地形地势,在盆地、谷地等地势平缓部位一般平整为小规格格田、方田为主,而分布于地势较高,地形起伏的耕地一般是采取“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方法,尽量将原有土地整理成耕作方便、省时省工、田坎坚固的规整梯田。#p#分页标题#e#

4.5沟渠设计与整治考虑生物的生存和栖息,灌排工程与农村的自然景观的相融性及与生态环境和谐,沟渠建筑材料应选用当地容易取材的花岗岩条石块石。一般除了对一些斗沟斗渠进行硬化外,其他的应很少用水泥和混凝土。底部宜采用土质,以稳定水温,为生物提供多样化的渠底栖息环境,以便于水生动植物(青蛙,水草等)的生存。渠道边壁和底部设涵洞,以便于田间小动物可以通过,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在设计沟渠时一般将沟渠边坡设计成缓坡,并设消力池减缓水流速度。

4.6道路设计与建设在项目区内,除主干道路因通行车辆需采用水泥硬化路面外,支道设计采用砂石路面;田间道路采用泥结碎石路面,其上种植紧贴地面、生存能力强的草皮。在道路下面埋设一些涵管,既能为灌溉服务,又能成为田间动物遮阳、通行、栖息的场所,改善当地的生态安全状况[4]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3

关键词:民族地区;林业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

林业生态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的主要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通过长期实践,林业生态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需要充分发挥出林业的生态和经济功能,以实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增加地区经济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林业生态建设为核心,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

1林业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是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林业生态建设是解放和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其可以为农村社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林业是基础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可以延伸和完善林业产业发展链条,提高农村整体生产力。除此之外,森林建设有助于缓解自然灾害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稳产高产。1.2是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就是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通过长期实践发现,林业建设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例如,可以建立以林业产业为依托的林果业、花卉业、森林旅游业、林下种养业、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业等。1.3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动力林业是农业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近年来,中央政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同时,注重绿色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以节省资源,增加经济收益。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民族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量生态发展影响因素以及和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和谐关系。森林的价值体现在其是生态系统的支柱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包含现代农业发展,而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建立在森林生态系统的长远发展基础上,这样才能改善当前民族地区农村建设落后的现状。

2如何加强现代林业建设

2.1加大林业财政支持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合理配置资金,对于林业的重点工程项目,需要提高投资力度,以实现部门和项目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出资金的价值。同时,还需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功能建设,并对税收、贷款等方面予以完善,可适当给出优惠和奖励政策,从而吸引社会外界的关注。也可以通过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为非公有制林业等注入新的动力,调动社会各界资源共同参与林业建设工作,加快地区新农村建设进度,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2推广林业技术推广林业技术需要从2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优化林业经济结构,而林业经济结构的优化也需要注重工业和农业建设,如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果树,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同时,还需要提高民众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林业建设,维持经济发展和林业发展的平衡状态;另一方面需要完善林业技术推广制度。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出台林业发展规章制度,并加强林业制度改革的技术改造,以有效指导林业技术发展。2.3加强森林抚育经营需要引进新型技术,提高造林营林机械化水平,促进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森林抚育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造林营林产量和质量。需要注意的是,需要通过实践对森林抚育经营模式加以完善,根据地区的环境条件,如立地条件和乡土树种等,选择适宜的抚育经营方式。可以实施分类经营,以保证特定林种效益为核心,综合多种影响因素,依据森林经营规模等对林分进行改造,可进行自然混交,而商品林的发展也需要以造林技术为基础,以促进抚育经营。

3结语

综上所述,长期实践证明,通过林业建设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出地区资源的优势,制定具有地区特色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林业生态建设的适用性,符合地区发展要求,实现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周业森.广安区林业发展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四川林勘设计,2012(2)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4

1.1加强产业生态引领,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高原生态环境给人以良好印象,高原特色农产品给人一种生态优质的感觉,大理州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因此,在大理州应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农业产业,推进无公害生态农业建设,如高原蔬菜、马铃薯、茶叶、蚕桑、水果、荞麦等高原粮食产品,还有独龙牛、乌骨鸡、小耳朵猪等高原特色畜牧品种。对这些高原特色产品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加强高原地理标志工作建设,使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比如大理州云龙县,其最大优势是原生态。因此,可以大力挖掘云龙县具有原生态内涵的特色优势资源,通过生态化、市场化运作打造大栗树原生态绿茶、诺邓火腿、天灯乌骨鸡等原生态农业品牌,同时,云龙县依托国家林业重点项目,进一步优化核桃种植基地,云龙已成为6.67hm2以上核桃产业大县,据统计,2014年核桃产量为4.25万t,产值12.07亿元。这些原生态品牌不仅在本地受到欢迎,同时也热销省外。

1.2多措并举,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理州农业属于典型的山地农业,对于发展生态农业既有优势也有劣势。要扬长避短,采取多种措施,齐头并举,切实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大理州地理及气候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和实践“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农业产业模式,致力于生产有高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比如祥云县在推进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就进行了有益探索,大力发展优质蚕桑、烤烟、畜牧、林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取得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积极效果。第二,大理州生态环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要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倡导推广有机化肥和生物农药,尽可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农业生态环境被污染。要实实在在地把大理州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市场经济优势,有效推动“三农”发展。

1.3以生态农业为依托,着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云南省山区具有相当丰富的景观资源、生物资源和人文资源,具备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先天优势。当前,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已然发展成大多数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大理州作为云南典型的农业州,更是如此。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截至2013年底,大理州已经发展了农家乐172家、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园300个,特色客栈358家,总收入达36.5亿元。一方面,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土特产品,形成品牌优势,比如漾濞县的“漾宝”牌、“傻哥”牌核桃食品,南涧县的“土林”“无量山”茶叶品牌,都远近闻名;另一方面,丰富观光农业项目,建设综合性农业观光带。弥渡县的弥渡花灯表演、漾濞的核桃文化节、以及大理州的以无公害蔬菜为主的观光农业旅游产品,都是比较好的例子。

2结语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5

回顾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进程,分析当前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畜禽养殖、农药化肥、白色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农业污染;农村;环境保护

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福建省依据农业资源状况,进行高效配置,着力构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协调发展,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进程

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开始了生态农业试点工作,先后建立了百余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试点,涵盖山区、丘陵、平原、城郊等类型,实施面积100万hm2,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和技术得到了有效推广。1988年,首次召开的福建省生态农业交流研讨会,证明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从实践探索阶段上升到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福建省加大了生态农业的建设力度,特别是1993年,农业部等七部委局组织成立了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全国开展了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东山县被列入国家生态农业试点县,并以此为重点,全面推动全省生态农业的发展。1998年福建省政府批准了《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纲要》,把连江、长乐等12个县(市)作为首批省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2000年以来,福建省生态农业的建设开始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稳步发展阶段。2002年福建省正式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制定了《福建省建设生态省总体规划纲要》,并专门印发了《福建省建设生态省生态农业发展专题报告》,通过不断地修改完善,结合福建省实际,于同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了《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03年福建省农业厅主持的《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的探讨与推广》项目,建立了12种类型的主要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并着力于以畜禽养殖污染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2014年以来,在推动福建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全省生态农业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2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福建省生态农业的深入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农业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向好,但是农业生产因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以及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污染、局部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农灌水质恶化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所造成的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制约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1资源状况脆弱,生态环境形势严峻2011年福建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22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9.95%。长汀、安溪、宁化、诏安等22个水土流失重点县,水土流失面积达5691.76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6.65%,流失率达12.58%,治理难度较大[1]。由于茶叶、柚子、柑橘、荔枝、龙眼、枇杷、香蕉等经济作物是福建省的传统主导产业,部分地区盲目追求大面积连片开发,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破坏植物资源多样性,而且还形成新的低产量、负效益的茶果园,直接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同时,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酸雨、冰雹、干旱等)频繁发生,对农业生态环境均能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

2.2畜禽养殖数量较大,污染问题亟待解决2014年福建省猪存栏数为1149.35万头,牛存栏数为67.79万头,家禽年末数为10580.46万头[2]。随着福建省畜禽养殖数量及规模的扩大,畜禽养殖场废弃物污染问题日益突显,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首要因子。目前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处理,并且随着养殖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种养分离成为普遍现象,使得畜禽养殖粪便由传统农家肥变成了首要污染物。

2.3化学投入品增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2014年福建省化肥使用量达到122.61万t,农药使用量达到5.64万t[2]。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福建省增产压力增大,又因耕地面积不足的制约,化肥、农药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化肥、农药利用率普遍较低,各地氮肥利用率平均值仅为30%~35%,农药有效利用率约35%[3]。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多余的氮、磷元素直接流入周边水体,造成局部地区污染风险加大,尤其是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大的设施农业等,极易引起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

2.4地膜回收利用率低,“白色污染”不容忽视据统计,2014年福建省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6.09万t,相比2000年增长了189%[2]。由于地膜等农用塑料薄膜回收利用率很低,长期在农田累积,造成“白色污染”日益加剧。地膜残留不仅影响农田的土壤结构,导致农田的土壤质量降低;还会影响农机作业等问题,最后造成农作物减产。

2.5垃圾污水随意排放,环境问题日趋严峻随着福建省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问题却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部分经济落后的偏远山区,生活垃圾长期无人管理,造成生活垃圾腐臭、滋生细菌,渗出的污水直排,严重污染河道。农村生活污水大都没有经过环保设施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等水体中,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日益严重。

3福建省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对策措施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要素组合、产业布局、技术运用到经营方式、管理机制、政策扶持等各方面采取综合措施。针对福建省生态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3.1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着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开展以水、肥、土、路、树、草和绿色防控技术为重点的生态茶园建设,带动县级茶叶企业加大投入,辐射全省建设生态茶园。同时,全面实施以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深施有机肥、推广果园覆盖、物化技术为重点的水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通过生态果茶园建设,增加果茶园的生物多样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果茶园的生态环境。此外,开展农业“三品一标”认证,全面落实企业年检、质量抽检、市场监察、风险预警、公告通报、淘汰退出等监管制度,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和规范用标;加大对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控,有效减少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损失。

3.2注重推广现代科技,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为切实解决福建省农业发展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应着力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依托科技进步发展资源节约型的现代农业。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方面,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解决由于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肥料流失率高等问题,减少施用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二是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在部分地区重点推进紫云英、蚕(豌)豆等绿肥生产与发展,在粮食主产区推广稻田秸秆还田腐熟技术。三是推广新农药和绿色防控技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品种,重点示范推广粘虫板、诱虫灯等物理防控技术,大幅度减少农药的滥用和乱用,以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3.3强化畜禽污染防治,积极推进资源化利用为切实解决农业生产过程自身带来的污染问题,要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推进污染物资源化利用。一是开展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根据福建省政府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相关政策,按照时限要求全面关闭禁养区生猪养殖场,积极推进可养区生猪养殖场的改造升级,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模式,推进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二是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建设。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标准化改造建设项目,安排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实现粪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标准化养殖,稳步推进生猪标准化建设与改造进程,全面促进和提高福建省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水平。三是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有机肥是畜禽粪便循环利用的有效手段,也是主要出路。加大对商品有机肥在生产与推广环节的补助,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鼓励广大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农村沼气是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加强建设户用沼气项目、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建设项目、大中型沼气建设项目和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项目。同时,推广“猪—沼—果(粮、菜、渔等)”生态种养模式,实现种养结合,把废弃物转化成能源和肥料,减少农村燃料、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民收入。

3.4加强试点示范引导,培育生态建设典型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注重拓展功能,加强试点示范引导,培育生态建设典型,为推进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一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以农业产业为主导的休闲观光农业,弘扬生态农业文化,有效促进农业第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开展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创建活动,评选推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引导福建省休闲农业规范化发展。二是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按照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围绕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等分类创建目标体系,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在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农民素质、文化建设等方面达到相应的目标要求,形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陈哲锋.福建省水土流失地理国情监测研究与应用———以22个重点县为例[J].环境保护科学,2014(5):45-50.

[2]福建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福建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农业生态建设范文6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气象因子;影响

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针对对象,且目前露天作业仍然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模式,因而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更容易受到自然环境、气象因子等的影响,一旦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将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区域内的农民容易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1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

1.1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气象系统减灾

在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之下,农业生产更易遭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农业气象在防范农业气象灾害以及生物入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农作物出口贸易,同时对于动植物检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传统的农业部门只能对农作物的病虫害进行防治,而土壤、气象等方面的灾害却无法处理,而全面的农作物医疗系统就需要农业气象研究的支持。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减轻当前的农业气象灾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2农业气象对农业生态系统效应的作用

农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人工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其损害将直接导致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功能的下降,同时损害人类的利益。正确认识农业生态系统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农业污染以及农业生态多样性的减少。农业气象对于农业生态系统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森林等有利于气候的稳定同时有利于减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但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充分发挥农业气象对农业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目前农业气象部门已经在调整服务结构,积极参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2农业生态建设与气象系统的协调发展

2.1区域生态气象观测站的建立

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农作物种植类型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特点要对于当前的农业气象观测站设置情况进行改进,扩大农业气象监测的覆盖范围,同时根据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实际需求对于观测项目和服务内容进行创新调整,从而充分发挥农业气象系统建设对于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生态建设的促进作用。在原始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地区建立林业生态气象站,在工业区与农业区的交界的地方设置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站等,气象站的监测指标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监测需求相适应,同时气象观测站与环保检测的内容和指标要避免重复,不同地区的生态气象观测站要加强联系,通过资源的共享推动农业生态建设的发展。

2.2气象部门要注重新课题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目前人们对于农业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追求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因而各地要加强农业生态建设,促进绿色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绿色农业生产使得农业气象也加入了一些新的课题,包括农作物检疫、农业生产培训、农业科技推广等等。例如马铃薯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害的影响,包括PSTV、PX、晚疫病等,但是由于种植地区的气候差异马铃薯的发病时间以及病害严重程度都会有所差别。一般来说南方地区的马铃薯发病时间较多集中在发育阶段,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而北方地区发病时间大多在成熟期且发病率低。气象部门对于农业生产中的新课题要加强研究,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

2.3加强农业生态以及农业气象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缺乏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农业气象系统以及农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农业气象参与生态建设要求相关人才同时具备农学、生态学以及气象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在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下很难培养出这种复合型的人才,相关院校应当通过专业结构以及课程设置的改革加强该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农业气象与农业生态建设的相结合,与此同时在职的农业气象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善于学习先进的农业生态气象理念来推动自身研究的进展,为所在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作出贡献。

2.4加强农业生态建设的气象研究

气象作为农业生产的影响因子中最为活跃多变的,通过加强农业生态建设针对性的气象研究有利于农业疑难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又会对农业气象产生反作用。

作者:李宏伟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气象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