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行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教育行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教育行业

文化教育行业范文1

【关键词】文化素质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18-03

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一个共同任务。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这对形成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形成中,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文化素质培养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基本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从培养目标上看,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形成一个合理、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只有具备了合理、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适应现代生产和服务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适应就业和创业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合理的、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而且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知识保障。

合理的、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包含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包括了基本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文化知识。从文化知识的角度看,基本的文化知识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就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文化视野、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人文精神的感染,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文化知识,使他们能汲取当代先进文化的精髓来丰富、完善自己。这样,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会更合理、视野会更开阔、思维会更活跃,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会更强,为学生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职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从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看,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绝大部分招收的是专科层次的学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考的录取率较高,绝大部分省(区)市高考的录取率都在90%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在文化知识方面较薄弱,基本的表现就是基本文化知识的缺乏,人文素质不高。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掌握,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从长远来看,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事业发展和人生发展。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奠定文化知识基础。

高职学生文化知识的增加,文化素质的提高有许多途径和方法,其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增加学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因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对学习结果检查和考核的特点。这三个特点保证了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在实际效果方面比其他途径和方法更有效,它能根据高职学生在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方面的不足和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连续的教育,并通过引导、检查、考核等方法巩固、提高教育的效果。在这样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知识就会增加,知识结构就会完善,人文素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 文化素质培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

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不仅是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也是现代社会中高素质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服务行业的劳动者而言,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还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对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既需要有相关的知识作为基础,也需要环境的熏陶和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系统连续的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

第一,学校文化教育系统性的特点能为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提供基本文化知识的保证。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需要系统全面的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文化知识,了解了文化的特点、基本的内涵和要求,认识和了解了新时期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才能通过环境熏陶和个人修养提升形成文化素养。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亦如此,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文明礼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认识和了解各种场合礼仪规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知道应该怎样做,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环境熏陶和个人修养提升形成文明素养。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能根据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形成的需要,有选择性、系统性、全面性、连续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化知识、礼仪知识的教育,为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提供基本文化知识的保证。

第二,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会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有相关的文化知识、礼仪知识作基础,而且还需要有环境的熏陶,离开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环境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也很难得到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会在学校内部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会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明环境,用氛围和环境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学生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学习、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其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第三,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除了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以良好环境的熏陶为条件,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文化知识和良好的环境,是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提高的外在条件(外因),学生个人的修养是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提高的内在条件(内因)。文化知识和良好的环境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修养才能发挥其在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提高中的作用。在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必然会涉及个人修养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个人对修养方面知识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个人修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并会掌握个人修养提升的正确方法。这对学生把文化知识、礼仪规范的要求内化为基本的品质、气质,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三 文化素质培养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高素质劳动者应该具备比较高的职业技能,应是一种高技能的劳动者。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技能劳动者作为办学的基本目标。以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为教育目标,既是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所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最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生的职业技能主要是通过训练获得的,但是,任何一种职业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技术,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文化知识,进而掌握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和服务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娴熟的职业技能。一个缺乏基本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人很难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基础与前提,其原因为:(1)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而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重要前提,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强,就容易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职业技能需要在对相关知识和原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才能得到巩固。学生对一种职业技能只知道怎样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是不可能真正掌握这一种职业技能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更牢固地掌握职业技能。(3)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创新型的社会,任何一种职业技能都需要在创新中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本专业基本的职业技能,而且要求学生能在今后工作的实践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对职业技能进行创新和发展。(4)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对事物的认识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需要有开阔的视野,有敏捷的思维。学生的视野不开阔、思维不敏捷,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也是不稳定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

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就要开展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基本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形成奠定坚实的文化素质基础。

四 文化素质培养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教育事业而言,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不仅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事业发展和人生发展打好基础。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人才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且,在学科交叉、行业融合的背景下,人才的标准处在动态之中,不断在发生改变。未来国家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需具备较快适应科技更新和岗位转换的能力。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不仅注重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更加注重毕业生是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文化基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某种角度看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越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越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需要以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作为基础的。学生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会在认识事物、理解问题等方面形成一些障碍,不仅会影响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而且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

第二,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文化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技术、技能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高技能的劳动者要适应这一变化,不被时代所淘汰,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高技能的劳动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基本的文化知识是学习能力提高的文化基础

不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提高的素质基础。学生毕业以后,最终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而且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与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宽容、真诚等基本的品质。这对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四,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文化和素质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和企业对劳动者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存在一个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继续提高学历的问题。另外,现代社会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加快,对劳动者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都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是学生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文化和素质基础,学生接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文化教育行业范文2

一、艺术生产古已有之

广义的生产包括人类对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与人自身的生育,狭义的生产则指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众所周知,艺术从来就不是产生、发展在真空环境中的纯粹的精神活动,不存在脱离物质与社会的艺术创作,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艺术生产,当时认为艺术是体力活动,与作为脑力活动——若有神助的诗歌对立,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属于生产。杜威就认为古希腊的艺术为生产性的制作活动。即使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存在于接受订件的作坊中的艺术创作还是摆脱不了诸如材料、赞助人、报酬等条件与社会环境,艺术创作的题材、含义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状况与赞助人的趣味。艺术作品就是特定社会环境中艺术家及其创作技巧与消费者(赞助人或收藏家)合力的产物。因此可以说:拉斐尔只是社会分工的一份子。总之,但凡艺术创作,都有其物质生产性质,从原始艺术出现到工业社会之前这段漫长时期的艺术活动,其在生产与消费或创作与接受的社会环境中,以其技巧的不断成熟、演变而逐步演变、丰富。纵使西方古典艺术有其艺术生产的属性,但如本雅明所言,其特质都是“灵韵”、叙事、膜拜价值、审美性等,(除了青铜器、陶器和硬币以及简单的印刷品)古典艺术品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与现代工业、信息社会中的艺术大相径庭。

二、技术革命时代的艺术生产——本雅明的分析

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新机器和技术的发明使西方由传统的手工劳动社会转向了现代工业与信息社会,与之相应,以叙事性为主的古典艺术被以信息与机械复制为特点的艺术——摄影、电影所取代。“19世纪前后技术复制达到了这样一个水准,它不仅能复制一切传世的艺术品,从而以其影响开始经受最深刻的变化,而且它还在艺术处理方式中为自己获得了一席之地。在研究这一水准时,最富有启发意义的是它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对艺术品的复制和电影艺术——都反过来对传统艺术形式产生了影响。”①“现行生产条件下艺术发展倾向的论题所具有的雄辩性质,在上层建筑中并不见得就不如在经济中那样引人注目。因此,低估这些论题所具有的斗争价值,将是一种错误。这些论题漠视诸如创造力和天才、永恒价值和风格、形式和内容等一些传统概念。”②本雅明看到在人类步入的这个工业与信息时代中,机械取代了艺术家,生活忙碌于车水马龙的城市中的大众也不再需要也无法或无条件专注于凝神静思、顶礼膜拜、充满灵韵的古典艺术。由于复制艺术的瞬间性致使“现代人不再去致力于那些耗费时间的东西”,导致古典艺术走向终结。③本雅明热情赞颂与分析了电影,指出电影以其特有的技术手段丰富了人类的视觉世界,展现出“视觉无意识”世界;通过机器技术对现实进行非机器的人文关照;作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人类艺术活动的革命。他还从对电影的考察出发,指出在这个时代大变迁也是“艺术的裂变时代”中艺术所发生的革命:由光韵艺术及其所具有的膜拜价值、审美价值以及凝神专注的接受方式特征向机械复制艺术及其展示价值、后审美价值以及消遣性接受方式的性质替变。尽管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古典艺术裂变的态度存在矛盾,其美学理论也有一些不足,如将古典与机械时代的艺术完全对立起来,还将文化工业与艺术混淆,从而看不到艺术与现实的间距。④但即使是这些不足也给后人以某种启示,下文论及的问题就源于此。总之本雅明的这篇文章就在于说明和论证从古典艺术向工业时代新的艺术的转变及其必然性,是对以机械为媒介的照相复制技术的赞美,而贯穿其中的就是本雅明的社会艺术生产美学思想:新技术的出现导致原有创作技巧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继而引起艺术革命,艺术品的形态、性质以及艺术家、艺术家与艺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都会改变;工业技术成为决定艺术家与艺术品的决定性因素,由此艺术家就是生产者,艺术品成为商品,艺术品消费者不再是传统社会中的少数精英,而是随着工业竞争社会发展起来的、需要或被需要消费作为艺术品的商品的大众。生产技术的迅猛进步、消费人群的增加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也促使艺术品被大量生产投放到大众市场中。与工业生产一样,艺术也成为产业。

三、今天的文化艺术产业及其社会现实问题

今天我们所处的节奏快速、全球化的图像信息时代也是一个消费社会,各种数不胜数的商家竞相为“诱惑”消费者消费而想尽五花八门的办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大众越来越不能凝神静心地观看、思考、欣赏文字与艺术,各种图像、电影等“消遣”消费层出不穷,几乎没有一个人能拒绝,由此,又继续推动这些消费品的生产。当今各种文化艺术产业的旗号不仅不再新鲜,而且如火如荼、无处不在。那么,今天的文化产业与本雅明所分析、赞颂的机械时代的艺术生产还一致吗?本雅明在这篇文章中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摄影与电影的推崇是看到了其积极的方面,比如丰富人的视觉世界、深化人的感知模式,为观照世界与人自身提供了更多便捷等,即本雅明虽然强调机械与技术,但他是站在大众即消费者立场,还是关注艺术消费者与人本身的。上文提到本雅明的一个不足之处是将文化工业与艺术混淆,从而看不到艺术与现实的间距。具体到今天的现实中就很容易看出这个问题,本雅明当年虽然是以社会为角度发现与分析艺术革命,但他以机械一元论单纯看待,忽略了很重要的商业机制与价值导向问题,艺术产业与单纯的艺术活动还是不同的。当然,本雅明所处时代还只是刚步入现代工业社会,绝对没有今天世界的商业市场竞争如此激烈、普遍和复杂。

“如果说今天人们对艺术似乎格外的重视起来了,其中一个动机与目前盲目流行的‘创意文化产业’直接有关,因为艺术被看成这种产业的主体。……如此理解的文化产业,不仅会严重冲击我国的高等艺术教育,而且无以使我们把持文化的精神价值,而文化的精神滑坡将彻底泯灭我们的创造意识与能力,其结果恰恰违背了creativeindustry(创意产业)的本旨。英国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这两个概念——creativeindustry和culturalindustry的最重要的意义是,提醒我们在当今信息与新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创造性思想将主导未来各个领域的发展,而经济与科技中出现的问题,其本身无力应对,必须依靠文化来解决。”⑤而今天的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几乎与经济、科技合流,倒向了商业,几乎与关于精神、思想的艺术无关,确实违背了其本意。文化产业牵涉多个部门、群体,有着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问题的复杂性。除了经济化的大问题之外,具体以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为例来讲,首先,定义并不明确,由此导致一系列问题。文化产业就是关于文化多样化的协调与共享的问题,不同的观念——什么样的文化以及如何协调和共享——造成不同的后果。其次,文化产业的价值导向问题应被有效把握,让老百姓、官方、学生等群体都喜欢且适合非常困难,但积极、健康始终应该被作为中心,而不是不加引导,导致全社会的道德危机。第三,文化艺术产业推动主体存在的问题。官方应联合教育者、专家学者、艺术工作者以及有责任的企业家等群体,科学地对文化产业进行引导、监督,完善相应体制。如果单纯放任市场难免会出现过于商业、肤浅化而误导民众等混乱现象;最后,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艺术家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艺术家与整个环节的协调是个很大的问题,很多艺术家并不了解社会消费和大众。

文化教育行业范文3

关键词:职业院校;幸福教育;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陈汉城(1963-),男,湖北潜江人,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李红梅(1976-),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实践教学;颜梓(1990-),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农业大学2014级教育学原理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6-0041-04

党的十提出,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幸福呢?究竟什么是幸福教育呢?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发展,最后达到人人都拥有幸福的人生为终极目标。”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在《幸福论》中提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根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自己培养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1]我们认为,幸福是指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教育的幸福梦是在教育过程中人生养成的需要、目的、欲望得到实现后的心理体验,它意味着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得到进一步完满的状态。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在文化建设时,力图将多种幸福元素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建构具有鲜明“幸福”特色的学校文化,探索一条幸福教育路径。

一、明确的幸福教育目标

英国功利主义教育思想家斯宾塞很早就提出“教育是为个人的幸福生活做准备”的主张,时至今日,这一观点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增进学生的幸福,这是现代教育的方向所在[2]。以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人社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的精神为指导,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原则,强化“爱是教育的真谛,幸福是教育的使命”理念,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和学生成长一般规律,设计多维度、以人为本的幸福学校文化建设途径和方法,坚持整体规划、分项实施;强化管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文化育人;历史传承、与时俱进的原则,学校已发展成为深圳市占地面积最大、综合实力较强的现代化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基于此学校设定了幸福教育文化建设的目标,全面展现学校“乐”文化(幸福教育文化)的内涵,提升学校的形象和品质,通过五年建设达到“五个一”的具体目标。

1.“一种文化”。即“乐”文化(幸福教育文化)。乐即悦,快乐、愉悦之意,在此定义为幸福之义。“乐”文化是对学校幸福教育文化的概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乐感”(感知幸福)、“乐知”(理解幸福)、“乐能”(创造幸福)、“乐行”(传递幸福)。

2.“一个模式”。即“幸福教育模式”。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目标:生态幸福人。生态幸福人是指具备整体和谐观、共生发展观和生态安全观意识,在社会和职业活动中能够尊重自然、社会和幸福生态规律,约束个人和集体行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职业共生、可持续发展的个体或群体。二是内容:通识+专识+特识课程。幸福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是课程,课程是知识和经验的集合,主要包括基础课程的通识教育、专业课程的专识教育、校本课程的特识教育。三是实施:四结合。学习空间与生活空间相结合,学科与活动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四是评价:“知信行”三位一体。

3.“一套课程”。即指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幸福课堂学习的内容一定是学生的未知,实现学生生长是课堂教学的责任[3]。学科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校本课程;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升旗课程、班会课程、阳光心灵课程、社团活动课程、社会服务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仪式教育课程、荣誉课程和生涯规划课程。

4.“一批景观”。修建“乐”字石雕、“乐福广场”、“幸福雕塑”、“幸福之门”、“幸福墙”等,深入挖掘学校历史文化传统,做好学校景观规划设计,分步实施,建设一批有人文意蕴、品味高雅和幸福意义的景观景点。

5.“一组平台”。学校完善平台的建设。平台即教学平台、管理平台、实训平台、信息平台、后勤保障平台、校园安全平台、招生就业平台、校企合作平台。

二、丰富的幸福教育内容

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幸福教育文化以“乐”为核心内容,构建学校幸福教育文化体系,其建构框架如图1。

(一)理念系统

所谓理念系统,就是学校重塑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是文化系统中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主要包括学校的办学哲学、目标和作风三个维度,具体内容如下:

文化教育行业范文4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融合 文化差异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鉴于目前高职教育大环境之下,欲使高职教育以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为特色和优势;欲使高职毕业生从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做好心理准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系列不良后果。那么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教育既是客观要求也是势在必行:唯有对高职学生进行两种文化的融合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加强就业创业教育,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唯有构建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的高职校园文化,学校才具有吸引社会、企业的无穷魅力和强势的竞争力。学生具备一定的相关企业文化知识,便能实现从校园学生到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的角色转换,平稳地走上工作岗位而缩减心理差距,尽可能的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系列不良后果。下面就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教育谈点拙见,以期抛砖引玉,请教于行家里手。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各自的内涵、共性和差异

高职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是依附在学校这一特定载体上的社会文化,既有由学校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所构成的制度文化,又有由高职院校的物理空间、环境设施所构成的环境文化,更有由价值观、理想诉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毫无疑问,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通过高职院校师生言行表现出来。当然,高职校园文化是以文化形态参与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通过学校自身创造出一种教育环境,影响教育的效果,用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思想触动、行为养成的方式,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由于高职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子文化,高职教育集学历与职业教育为一体,其文化内核就是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的结合与融合。

就企业文化而言,尽管国内外诸多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核心共识在于:所谓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的产物,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经营行为、经营形象、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等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的意志、规范员工行为、疑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和社会道德一样,属于人的思想范畴,都是一种内在价值观念和内在约束,是企业制度安排和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观念上的反映。

从上述可以看出,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从属于社会主流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两种文化既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二者相同之处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是二者有大致相同的结构,都可以分为物质(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其中学校精神和企业精神分别是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其二是二者都是以人为着眼点,都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组织文化、发展文化;其三是二者都在各自的内部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同,都具有导向、规范、凝聚作用等。二者不同之处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学校的最高目标是如何有效的利用当下各种资源,培养又好又多的人才,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要,因而学校追求的最大目标是社会效益。企业的本性决定了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的,是在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二是校园文化包含着既有明显差异又有机统一的两种亚文化:即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教风是教师文化的内核,学风是学生文化的核心,二者有机统一构成校风。企业文化则没有这样明显的区别,有的只是各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三是校园文化对社会环境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而企业文化的辐射作用要微弱得多。

二、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教育的对接口

文化教育行业范文5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行业性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编号:DJA130332),主持人:黄志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江苏省行业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发展路径研究”(编号:C-a/2016/03/14),主持人:袁乐;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立项课题“供给侧改革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培育路径研究”(编号CDGZ2016034),主持人:吴玉剑。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8-0049-04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校精神内涵的重要举措,是满足学生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内容,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努力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式样,本文结合教育生态学的视野,对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展开讨论。

一、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综观近些年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一方面受到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要求与激励,大部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硬件的改造与完善,而是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发展,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在提升办学实力、凸显办学特色的过程中积极将行业特色渗透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使得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另一方面可能受办学历史、文化积淀、视界狭窄等因素的影响,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融合模式上略显单一,特别是同一类型院校之间、政行校之间的文化融合有待拓展,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体系上有待完善。对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描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行业特色逐渐凸显

行业性高职院校是指隶属于行业或具有很深的行业渊源和背景,长期依托行业办学,形成独特专业优势和鲜明行业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它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围绕行业岗位及岗位群设置专业、开发课程,为行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按照2011年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我国行业分为20个门类,96个大类,433个中类。如建筑类行业就包括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5个大类[1],这里面的每一个大类又可分为若干个中类和小类。因此,界定行业类高职院校的首要条件是要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划分的20个行业大类,如建设类学校、交通类学校、信息类学校等。随着近年来这一类院校的发展、转型,行业特色逐渐在这些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其中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如此。如建设类院校的“鲁班文化”、“绿色文化”,卫生类院校的“南丁格尔文化”、“巧稚文化”,交通类院校的“詹天佑文化”、“高铁文化”[2],医药类大学的“中医文化”、“药文化”等都在这一类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模式单一

校园文化是呈现学校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其育人与熏陶功能不仅体现在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也应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方面。行业性高职院校因为有着深厚的专业建设历史,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挖掘校园文化建设已初见端倪,但是在文化建设的“双育”功能方面还有待发挥,既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部分行业院校划转以后,至今真正属于行业性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不多,大部分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与原有行(企)业的联系,也有院校已经实现了向综合性院校转型。然而,目前这些为数不多的且仍保留着行业特质的职业院校实现资源共享的程度仍然不高,包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各类行业性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多是以本校为主,在校内按二级学院(部)为单位进行探索,形成的成果较为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同类型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效应与集成优势,也没有实现对不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资源的吸收与消化,这使得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难以实现全面的发挥。除此之外,行业性高职院校与一般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相比,在主管部门上存有差异。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应将其主管部门的文化予以吸收、内化,真正实现政、行(企)、校文化的融合。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撑体系不够完善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涉及到多要素、连续性的综合性过程,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打造方面都需要有完整的支撑体系。首先,校训是校园文化最基本的元素,目前行业性高职院校的校训与一般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相比,没有体现出所对应的行业特色,多是一个通用性的基本要求。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的归口部门呈现多样化,有的是团委、学工部门主管,有的是宣传部、工会等部门主管,没有一个专门的建设机构或者归口部门的散乱状态,会导致无法将校园文化建设置于学校发展的重要地位,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其建设力度与管理力度。再次,目前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呈现出物质文化建设好于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的情况,如医药类学校校园的宣传栏、墙面甚至路灯杆上都是张贴有关医学的人物介绍、药物说明等;建设类学校中的建设长廊、教学大楼等也是张贴关于建筑发展的历史、人物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等,然而在精神文化的挖掘、宣传与内化方面却较为薄弱,在制度文化的执行、操作过程中仍然?^为困难。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体系还不是足够完善。

二、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生态学基础

本文聚焦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尝试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去进行解释。以教育生态学为出发点,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关注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而是将其置于一个多元的生态系统中,关注多种可能的生态因子以及他们的和谐发展。

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最先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开创了教育科学发展的新领域[3]。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学校具有的规模和组织结构、提供的物质环境、推崇的价值观念以及铸就的行为模式等构成了受教育者的学习情境,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同时受教育者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所采取的特定行动,又改变着现实的情境,影响自身和其他个体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是一个“N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共同构成学生成长的“生态位”[4]。教育生态学将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置于了高度重要的位置,强调各生态因子的协同进化与共同发展。学校生态作为这一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因子,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中,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生态系统中生态链的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校品牌化与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熏陶、教育、凝聚的功能。校园本身又可看作是一个生态子系统,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来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学校师生的生态意识、提高学校的吸引力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考虑生态系统良性发展的诸多因素,除了校园内部诸因素的和谐发展,还要考虑校园内外环境的关系。学校不是一个孤立的群体,是一个由自然――经济――社会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学校各项活动的维持和继续,离不开国家、社会等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5]。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来说,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如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等相互影响与制约,他们之间时刻都在进行能量流、信息流与物质流的转换;从学校本身这一生态系统来说,校园文化又可划分的更为细致,如校园内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这正是教育生态学原理的基本内容。可见,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来指导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可行而且适用的。

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教育生态学对“生态位”(Community)、“生态系统”(Ecosystem)和“整体与互动”(Holism)进行了重点关注。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先找准与学校战略发展相匹配的生态位,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体系建设,加强不同主体间文化的吸收、融合,最终做大、做强、做特自身的校园文化。

(一)明确校园文化的生态位,打造具有行业与职业特色并举的校园文化

在教育生态学中,注重运用教育生态位分化的原理,发挥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群体之间、生态系统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空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有共性的一面,但因各个学校的历史背景、办学风格、专业设置等不同,更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一般而言,行业性高职院校的办学历史较短,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部分行业院校的体制划转,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发展格局,其中不乏长期以来形成的学校文化等。因此,行业性高职院校在寻找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态位时,一定要将其置于行业企业文化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既要有深厚的专业文化积淀,又要有广阔的育人文化氛围,必须要同时具备“行业特色”与“职业特色”。

目前,行业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虽然具有较为明显的“行业性”,但不足以体现行业领域中的职业特色,多是以一些发展史、核心人物的文字记载为主,缺乏体现职业院校特色的可操作性文化的呈现。打造行业性高职校园行为文化,需要在建设理念与行业特色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职”的特点,在内容方面大力贯彻职业教育精神,既要具备能体现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文化,又要有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育人文化。行业性高职院校组织的活动要重点彰显高职院校在行为文化上的“职”特色,依靠具体行业与专业,积极开展带有职业特点的校园行为活动[6],如建设类院校可通过创造“鲁班文化”品牌,通过鲁班社团开展相应的知识类、技能类活动,既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又引导学生积极温习前人的实践成就,感悟他们的拼搏与创新精神;同时要辅之以相应的综合素质提升活动,包括身心健康引导活动、体育健身活动,要求学生们树立健康的心理与积极的人格,具备强壮的体格,为投身建设行业奠定基础。

(二)加强校园文化的生态体系建设,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教育生态学传递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整体性”,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集战略决策层顶层设计与实际操作层有效执行、教育督导层积极诊改相结合的系统性工程,各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态体系。

首先,可由学校科研部门牵头,拟定关于校园研究的相关主题。通过课题的形式召集全校各部门进行研究,包括理论研究、横向纵向与国际比较研究、实践研究,根据各项目组提交的研究结论或者决策咨询报告,由学校的战略决策部门拟定校园建设规划,制定(修订)相关制度文件,明确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促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中。其次,尽可能地设立专门的校园建设部门,或者明确校园建设的归口部门,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活动。建设过程中,需要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不断加强自身学习,邀请校外专家来校开设专门的讲座,同时积极参与校外的一些培训或者学术活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声有色地开展校园活动。再次,需要一支专门的校园文化建设督导队伍,定期对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过程、结果予以诊断。他们及时校园文化的亮点,反馈存在的不足,督促相关部门积极改进、完善。高职院校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各“功能团”的协调互动,形成科?W的校园文化建设生态系统,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实现良性的运转。

(三)打破校园文化建设的“花盆效应”,促进不同主体间文化的有效融合

文化教育行业范文6

关键词:文化产业集群;自组织;优越性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7FJJ029)和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8879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吕挺琳(1969- ),男,河南鹿邑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业问题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6-0034-03

收稿日期:2008-10-03

自组织理论是系统理论中的一个分支,它是系统形成以及系统演变的普遍规律,是指系统不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和自主的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有结构的组织。系统的自组织理论提供了一套观察和分析系统演变规律的方法。产业集群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多元素系统,自组织理论同样能够应用于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问题的分析。将自组织理论引入对文化产业集群的研究,目的是从系统的角度审视文化产业集群,从自然界普遍性规律的角度分析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演变,最终为文化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机理找到一种一般性的解释。

一、文化产业集群的自组织特性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它吸取了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理论、浑沌理论、分形理论、突变论等理论成果而形成。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含义是一个系统只有在开放、远离平衡和内部不同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条件下,通过涨落放大才可能以自组织的方式,从混沌到有序,或者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张希,2007)。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由于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吕孟荣,2007)。由此可以看出,自组织理论的本质特征是:(1)系统的开放性,只有充分开放才能驱使系统远离平衡状态;(2)系统远离平衡态,处于平衡状态和衡状态都不会自发向有序发展;(3)系统内的非线性机制,使得在平衡系统角度的破坏性因素因正反馈作用恰成为系统演化的建设性因素;(4)系统的涨落作用,是驱动系统内原来的稳定分支演化到耗散结构分支的原始推动力。用自组织的本质特征来衡量文化产业集群,显然,文化产业集群是一个具有自组织特性的有机系统。

根据波特的定义,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且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Porter,1990)。由波特的产业集群定义,我们可以把文化产业集群定义为,集中于一定区域内、处于相同文化资源链上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文化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起的空间集聚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产业产业集群实际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而从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文化产业集群大多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其过程具有自组织性(李刚,2005)。

1、文化产业集群的开放性

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文化产业集群中的众多企业会而且必须不断与外界保持密切联络。这些联络包括,市场调研的信息反馈、企业人员的技术交流活动,原材料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等等。这些联络使企业始终保持着开放的态势,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文化产业集群的非平衡性

一般地,由于文化产业集群的开放性,通过市场调研、信息反馈、各类技术研究活动以及技术改进,集群内的企业都能获得更强的研发、生产和经营能力;但具体到一个企业,它获得的这种能力又存在差异。这种能力差异使产业集群中的各企业具有不同的竞争力,处于各不相同的竞争位置,从而打破了企业间竞争的平衡,使文化产业集群始终远离平衡态。

3、文化产业集群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线性作用是两体之间的对称的相互作用,其整体等于各部分之和。非线性就是多体之间非对称的相互作用,是可以产生各部分之和之外的增量、非守恒量相互作用(郜晏君,2007)。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就其普遍规律来看,由于各种量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其数学模型实际上都呈现出非线性性质。从根本上说,非线性带来的突变,既可能是飞跃的动力,又可能是灾变的动因。换句话说,由于其内在动力的放大性质,对好的情况,会使效果剧增;对坏的情况,会使灾难突降。作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文化产业集群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比如集群内的企业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企业就会追加投入和生产,扩大规模,获得更多利润)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就会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经销商就会趋之若鹜。产品受顾客欢迎,为经销商创造了价值。企业本身在获取大量利润后,不断改善技术人员和员工的福利待遇。由此,员工更是以厂为家,工作将会更加努力……产业集群各要素间的作用是非对称的。

4、文化产业集群的涨落

一个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其可测的宏观量是众多子系统的统计平均效应的反映,但系统在每时刻的实际测度并不都精确地处于这些平均值上,是或多或少有些偏差的,这些偏差就叫涨落。涨落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随机的。文化产业集群中各要素的波动,人员的流出与流入、技术发展的成功与失败、资金的增加与减少、产品品种波动、产品质量的波动、消费者心理和习惯的变化产生的市场波动,等等,这些要素的非线性作用构成了集群的“涨”与“落”。

二、自组织特性视角下的文化产业集群的优越性

一般而言,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有两种方法,一是政府推动,二是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的推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全由政府投入,即政府提出项目、提供资金,委托相应的公司进行运作,减少维持专门机构所需要的费用,使用于文化产业的费用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二是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鼓励和扶持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比如,以优惠的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等)扶持文化企业的发展、以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其他企业赞助文化活动等。

进行市场化运作,即在明确目标观众群的基础上,利用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的种类,丰富文化产品的内涵,依靠市场运作,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从而在保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邢志俊,2005;施一军,2006;万

君君等,2006)。根据文化产业集群的自组织特性,我们提出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应该走市场化运作,依靠市场的力量,利用系统自组织原理,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依靠市场的力量,利用系统自组织原理形成的文化产业集群具有强大的外部性、“资源共享”、“相互学习”以及“互补匹配”等优势,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

1、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创立文化产业品牌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不仅制造业及其产品需要品牌,文化产业及其产品和服务也需要品牌(高云虹,2007)。文化产品的品牌体现着文化产品的特性和质量,文化品牌的形成表明该区域文化产业的优势和产品特征,能够吸引更多的市场消费。由文化资源的集群特性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及其品牌是一种“群体品牌”,即利用相同的文化资源生产的文化产品及其品牌形象,无论生产者多少、产品差别如何,在外界看来其实是一个品牌。比如,一提到禅文化,人们就会想到少林寺;一提到牡丹文化,人们就会想到洛阳;一提到“孔子文化”,人们就会想到曲阜,等等。这就说明作为文化品牌,首先它是一个群体品牌,而忽视了它的品牌个性区别。因此,在实施文化产业化过程中,培育“群体品牌”将是重要一环。而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则有利于文化群体品牌的培育。因为,对于那些计划利用该种文化资源开发相关产品的投资者来说,在这里投资,配套环境比较完善,成功率比较高;对于文化产品消费者来说,意味着较大而且较为集中的市场,可供选择的文化品种和服务齐全。

2、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分工的深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产业集群有利于企业之间深化分工,因而也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分工深化(贾松青,2005)。比如,一个区域内如果只有一个企业生产某种商品,因为独此一家,该企业就不得不雇用一批采购人员、一批设计师和一批销售员,不仅费用很大,管理起来也很困难。但是在产业集群内,这种困境就能够得到改善,因为集群内有众多的同类生产者,相互之间就形成了分工:有的专门采购原材料;有的专门修设备、卖设备;有的专门销售产品。这样,就没有必要每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采购员,需要原材料,有专门的供应者;也没有必要都拥有“自己”的设计师,需要产品款式创新,很快就会有专门的设计师帮助解决;甚至连“自己”的销售人员也不需要了,因为集群本身就是一个该类文化产品的集散地,这个集散地就是销售商品的平台。此外,当地政府定期举行文化产品博览会,也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和产品的销售。

另外,在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经营模式一般都是“核心能力+外包”。即每个企业都将全部资金、全部精力集中做好自己最有优势的那一点,这一点就是本企业的核心能力。其他工作,包括其他零部件的生产、产品设计、销售等相关业务,都外包给别的专业公司来完成。这样,每个产品都是众多企业核心能力的汇总,于是,在产业集群内就形成了具有核心能力的集群竞争优势。

3、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治理“信用缺失症”

信用缺失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中的一大顽症。媒体报道,“信用缺失症”造成市场交易中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到20%,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855亿元(钟朋荣,2006)。文化产业化过程中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同样也存在“信用缺失症”。在信用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区域性产业集群是降低交易成本,避免缺信损失的有效措施。在文化产业集中,同一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众多企业集中在同一个区域内,共享同一个“群体品牌”,彼此之间知根知底,一旦一个人造假,或者坑害他人,都会造成“群体品牌”形象受损,最终影响到每个经营者,因此,在集群内会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共存关系。

4、文化产业集群有利于培育专业性文化产品市场

文化产品市场发展的经验显示,专业性文化产品市场有两种类型,一是纯中介性的市场,二是以产业为依托形成的市场。中介性市场,即在全国购买文化产品,然后再销往全国的市场。这种市场由于没有产业依托,近年来都在走向衰落。第二种市场是本地购买,全国销售,产品甚至销往全球的市场。这种依托本地文化产业发展而兴起的市场,生命力比较强。只要本地文化产业在发展,市场也会跟着发展。

以产业为依托的文化产品市场之所以能够形成,关键就在于有文化产业集群的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为某一主题文化产业提供结构完整的文化产品。比如以少林寺为文化主题的少林寺文化,其产品的市场需求多种多样,有的需要参观、有的需要习武、有的需要讲禅、有的需要开光、有的需要联合办学、有的需要纪念品、有的需要演出、有的需要参与社会活动甚至商业性活动,等等。这些市场需要不可能只由一个少林寺所能满足的,需要以少林寺为主体的各种各种的产品生产者提品和服务。如果没有以少林寺为主体的“少林寺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满足这些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少林寺”品牌的全国和全球影响力也就不可能形成。

三、利用产业集群的自组织原理,引导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方向

产业集群在横向和纵向联系中,不断体现出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即不断体现内部各要素的整合功能,并实现自身结构的自组织及有序化发展(吕挺琳,2007)。换句话说,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区域经济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自组织的演化过程。波特指出,一个集群一旦形成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会促进它的成长(Porter,1998)。产业集群的演化是根源于所有参与主体为谋取生存与发展机遇的自主自发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参与竞争的各种力量所决定的。产业集群演化进程中的各种性质、特征及运行机制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集群中各类主体、各个要素在经济活动中既竞争又合作、既开放又封闭,通过相互作用促成整个系统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不断导致无序又不断形成有序,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从平衡到打破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而不断转化发展的。正是这种自组织的秩序和机制才使产业集群更具有不断进化的活力和动力。因此,产业集群的发展既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过程的体现和结果,也是其内在自组织机制运行的客观要求。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来自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李刚,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