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艺术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艺术文化

文学艺术文化范文1

关键词:文学艺术;创作;组织;宣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文学艺术创作是群众文化艺术事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文明进步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是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是群众文化业务的重要工作目标,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开展群众文艺创作、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是摆在各级群众文化主管部门和群众文化事业单位面前的战略性课题。

一、要充分重视群众文艺创作工作

从创作活动的地位看,群众文化活动是包含了娱乐、欣赏、创作等各个层面的文化娱乐活动。其中,文艺创作活动是整个活动过程的基础和中心,居于主导地位。它带动、提升其它不同层次的文化娱乐活动。参与文艺创作,是群众实现自我价值的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以文艺创作为中心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多年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这种创作包括原创和二度创作。当一名文艺爱好者从娱乐到欣赏,进而能够自己创作文艺作品的时候,即实现了他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水平的提升,也达到了创作水平。如果群众文艺活动中的作品都是照搬、模仿专业文艺的作品,只能代表表演水平,而体现不出群众文化鲜明的特色和自身的价值。

从创作主题看,群众需要提供自身的文化修养,宣泄自己的内心情感,以满足社会竞争的需要和精神世界的失衡。这种社会心理的作用下,人们从对文学艺术的客观欣赏,转向对文学艺术的主观实践。群众文艺创作主体不仅包含文化系统的文艺工作者,而且更主要的应该是蕴藏在广大群众中的“草根艺术家”。各级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的专业人员既是创作者,又是开展群众性创作活动的核心和纽带。业务人员要有相当高的创作实力或理论水平,能够开展区域内的群众文艺创作工作;同时也能对业余群众文艺创作进行指导工作。不能为了参赛获奖或参加重大演出,就一味地照搬排练而忽视或不进行辅导、组织、培训工作,没有尽到群众文艺辅导的职责。专业人员和文艺骨干以及更广大的社会群众应该从实际出发,突破片面强调创作题材上的“地域性”局限思想。文艺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在内容上应处理好“地域性题材”和“多样性题材”的关系,全面兼顾,实现群众文艺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独特职能和文艺创作的全面繁荣。

二、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硬环境”

创作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需要良好的创作条件和环境。营造创作环境,主要是指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和良好创作氛围以及精神环境的营造,让群众文艺创作者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创作的自由,为他们最大限度地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和创造条件。其中,“人”指的是群众文艺创作的组织者兼专家及创作者,其中,群众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在本专业的创作中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创作者和辅导者作用。除了组织、辅导和研究群众文艺创作,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外,业务人员还要完成一定的创作任务。各级文化系统应注重对优秀创作人才的培养,使其在群众文艺创作中发挥骨干和带动作用;“财”主要指创作所需的经费,包括资料费、制作费、专款补助等。应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探索社会力量参与艺术建设的新思路,建立多元投入的运作理念,保证群众文艺精品战略的实施;“物”指的是创作必需的场地、设施、设备等,这些可称作创作“硬环境”。

三、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群众文艺创作活动的社会化趋势,使群众文艺创作日益显示出由计划组织转为民间自发,由统一集中转为分散自由,由单一转为多元,由被动转为主动的趋势,有强烈的行为自主倾向和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文艺活动,行业、系统、企事业单位、文化宣传媒体等为自身需要所开展的各项局部或社会性文艺活动。使社会文艺活动的存在方式日益表现出社会化的趋势,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运用政府和社会力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发展群众业余文艺创作寻找更多的契机,并将自身的职能转移到调控、管理、服务、引导上来,通过日益丰富多彩的社会性群众文化活动总量的掌握和分析,适时地推出自身具有展示和导向作用的社会活动,交流创作技艺,检阅创作和表演成果,引导群众业余创作表演队的健康发展,树立自身的权威性。

文艺活动是带动群众业余文艺创作展示、交流、学习的重要途径,举办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文艺活动是繁荣文艺创作、展示创作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最具品牌意义的文艺活动当首推新春文艺演出。在举办文艺演出的过程中,广大群众的创作、演出热情被极大地激发、调动起来,成为群众文艺创作、展示和交流的盛宴。安阳市春节期间的新春文艺演出把文艺创作和演出、评奖结合起来,每年上台演出的群众有千余人,演出节目几百个,上台演出的包括单位干部、工人、职员、教师、学生、离退休人员以及专业艺术工作者等各界人士,还有各级领导、劳动模范代表等。在每年的活动中,30余个团队参加,每个团队推出一场优秀节目,并对这些节目进行评奖。此外,书画作品展、非遗展、猜灯谜等专项活动,也通过不同的文艺表现形式将春节文化艺术点缀的多姿多彩,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群众文艺节目和作品,具有一定的创作表演水平。

四、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

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培养和选拔群众文艺创作人才是群众文艺创作的重要保证。以文艺组织的形式培养、凝聚文艺骨干和形成创作队伍,是提高群众文艺创作和欣赏水平的关键。各种群性业余骨干的团队、协会等,都是群众艺术的社会基础。这些组织包括非盈利性的团队、协会、艺术团以及面向市场的群众文化演出公司等,应依托这些组织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各级创作组织,形成群众文艺创作网络。利用团体优势,切实形成群众文艺创作合力。

五、要大力宣传文艺创作活动

文学艺术文化范文2

【摘 要 题】数字化时代与文学

【关 键 词】数字化时代/文学/审美思维/仿真

【 正 文】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花朵。每个时代都会培育出自己时代所独有的绚丽多姿的奇葩。文学艺术又是时代的镜像。莎士比亚在他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中就借主人公之口说过:“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嬗变发展的模型。”[1](p68)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总是映显出时代,以其独特的神韵和风采而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1](p58)

我们正在走进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

高科技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运用,多媒体网络的逐渐普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一个拥有60亿人口的世界逐渐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信息化、数字化的高度发展,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它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都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信息化、数字化使整个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指出:“倘若我们沉思现代,我们就要追问现代的世界图像。”[2](p81)“现代的基本进程乃是对作为图像的世界的征服过程。wWW.133229.COm”[2](p90)信息数码图像进入我们的储存、检索、阅读、欣赏、传送的工作平台并显示在电脑的屏幕上,它的快速、清晰、变化多样,给接受者带来了无穷的愉悦和享受。

数与美有着历史久远的关系。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就把数与美联系起来,将数看作是美的本源,认为“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数,甚至整个天空都是一个音乐的音阶和一个数[3](p113-114)。我们今天所说的数字化是建立在0-1的二进制的数的关系的基础之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美的创造、美的欣赏和审美教育,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创造了古人无法想像的有利条件。它使歌德、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和论述的“世界文学”的预言变成了生活的现实。人类在几千年创造的文学艺术珍品,真正成了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财富。这给作家、艺术家、美学家相互学习、相互对话交流、相互吸取融合,提供了广阔自由的空间。信息数码图像的创造、掌握与普及,大大有益于读者大众的审美素质和鉴赏水平的提高,读者日益提高的审美需要又可给作家、艺术家创造艺术美以强大的动力,进一步促进文艺的发展与繁荣。

数字化一方面使世界图像化了,另一方面,又使文学艺术这面时代的镜子,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审美特征。

1.各种艺术的交融性和审美的共通感。这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文艺作品的一个鲜明特色。

在当今时代,我们经常可以欣赏到由卫星传送,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世界各民族的艺术精品。卢浮宫的绘画、西安的兵马俑、歌剧《茶花女》、悲剧《哈姆莱特》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电视剧《三国演义》与《西游记》等等,通过多种媒体,使艺术的各种成分,如声、光、色、画、语言文字交融成一体,从而给人一种审美的共通感。这种共通感是我们单纯在书面语言的文学作品中无法获得的。

2.作家和读者互为主体,相互之间具有一种互动性。

作家是创造的主体,读者既是接受的主体,又是参予创造的主体,他可以直接参加到文本的创造过程之中。读者与作家之间形成一种全新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对话、交流关系。多媒体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独语局面,它给世界带来了一个真正称得起是复调的、多声部的丰富多彩、万紫千红的局面。互动性是数字化时代在网上创作、批评、交流、对话的根本特性。正如保罗·莱文森所说,“网上的文本使我们有能力进行迅疾的互动。”[4](p166)互动既有同一时间的互动交流,又有不同时间、地点的互动。“非同步的互动在网上的节奏是几分钟、几小时、几天,而不是几天几个月”,这种非同步性的互动,可以在网络上强化混合媒介的冲击力[4](p167)。

3.文学镜像呈现出多维性与立体化的特点。

在电视或电脑的屏幕上显示出的文学艺术图像本身就是多维的、立体化的。美国学者埃瑞克·戴维斯指出:“电脑、媒体和远程通讯技术正在不断收集、控制、储存和传播着一个日渐庞大的数据流,这无疑建立了一个新的维度:信息空间。这个繁殖力极强的多维空间是虚拟的、网络密集并十分复杂的,是一个广阔而又至高的王国,它是由我们的想象力和技术的表述来调节的。”[5](p114)传统的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阅读鉴赏的方式是线性的由点到线到面,而数码图像艺术则是格式塔式的,具有直观性、整体性。由数码图像建立起来的信息空间,不是一维、二维、三维,而是爱因斯坦所说的那种包括时间维度的“四维空间”。图像显示出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以四维空间存在着并给接受者以审美感受。20世纪最后两年中,《泰坦尼克号》通过影响、电视、因特网,创造出了艺术领域的神话般的奇迹。尽管在此之前已经有35部电影和一百多部小说反复地叙说着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因撞上冰山而沉入大西洋海底的故事,但都没有产生通过数码图像显示出的泰坦尼克号那样的艺术魅力。

4.超越时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

数字化时代,是一个真正走向开放和自由的时代,它彻底冲破一切封闭的牢笼。人们能够以超越时空的方式,向地球的各个角落,向宇宙的星空去搜寻知识和传送信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经不是笑语,而是生活的现实。马歇尔·麦克卢汉明确地宣称:“在瞬时信息的时代,时间(按视觉和切分计量的时间)和空间(统一的、形象的和有周边密封的空间)已不复存在。在瞬时信息时代,人结束了分割性专门化工作的职责,承担了搜集信息的角色。”[6](p180)现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联合绘制人类的“生物基因图谱”,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着手建立“数字图书馆”。这样以来,不仅关于人类自身的基因构成及其谱系,可以为世界各国科学家所共享,推进生命科学的发展,而且人类几千年创造的艺术珍品和全世界的“文化基因库”,同样成了人类共同享用的财富。这对文学创造和艺术鉴赏水平的提高,无疑是一个福音。

5.数码图像的复制性与仿真性。

数字图像高速、清晰、直接、仿真是前所未有的。它的复制功能与印刷术、照相术相比,也进入了一个全息、多维、具有创造性的新阶段。在发达国家正在建立的数字图书馆中,我们看到,它不仅能复制、储存古今中外海量的文化珍品,而且可以制成光盘、vcd、轻便地携带,长久地保存。在复制过程中,适应受众的需要,还可以配上音、光、色、电、图画、语言,生动地表达出艺术作品的高远深邃的意境。如经数码图像复制显示出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贝多芬的《英雄》、《命运》、《田园》的交响乐章等世界文学艺术珍品,比我们仅仅从诗集、散文集和听音乐会得到的审美感觉,丰富得多。数码图像的复制者的具有创新性的制作,自然会在情感上引起受众对作品的共鸣。

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是丰富多样而又迷人的。但是我们又不能忘记,数字化本身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它给世界带来的福音的一面,而忽视它的负面效应,那就会陷入一种新的陷阱。为此,《技术帝国》一书的作者特意发出了一个警告,他说:“我们所面临的21世纪将越来越受制于世界的数字化。”[7](p103)就文学艺术的发展来讲,有几个问题应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

1.复制性、标准化与独创性的矛盾。

文学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独创性。艺术最忌雷同化、标准化、模式化、理性化。爱德华·杨格在《试论独创性作品》中指出:“独创性作品是最最美丽的花朵。模仿之作成长迅速而花色暗淡。……有些作品比别的更有独创性;而且,我认为,它们越有独创性越好。独创性作家是、而且应当是人们极大的宠儿,因为他们是极大的恩人,他们开拓了文学的疆土,为它的领域添上一个新省区。”[8](p82)杨格认为,模仿的、机械工艺复制的作品,永远无法超越蓝本,因为原作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它们个个“都是独特无二的:没有两张面孔、两个头脑是一模一样的,一切都带有自然的区分的鲜明标记。”模仿的、机械工艺复制的作品泛滥的结果,使文学界不再是独立特行之士的结合,而是一大杂烩,乱七八糟一大群,出了一百部书,骨子里只不过是一部书[8](p95-96)。复制性和标准化是通过数码图像制作的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瓦尔特·本雅明指出:“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9](p84)他还说,“原作的即时即地性组成了它的原真性(echtheit)。……完全的原真性是技术——当然不仅仅是技术——复制所达不到的。”在数字化虚拟世界中显示出的一幅幅法国卢浮宫保存的艺术珍品,的确非常逼真,然而人们总是还想去卢浮宫亲自欣赏一下大师的原作。因为再好的复制品,也无法表现原作的神韵(本雅明称之为“光韵”),无法表达出原作的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具有独一无二的深邃的意蕴。数字化的世界是一个技术世界。“技术世界是能相容的标准化的世界,如果没有标准,那么既不能发射也不能传送。”[9](p85)对于网络世界来说,技术的标准化是必需的,对于文艺创作来讲,标准化则是与艺术家追求的独创性相左的。

2.数字世界的全球化与艺术的民族性、本土化的矛盾。

数字化世界,打破了地方的和民族的局限,使整个世界都进入了因特网之中。从而,“将地球变成了一个互连或者内连的整体,并不断提高其相互依存性的必要过程。”[10](p207)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使民族文学走向了世界文学,同时,又不可否认出现了一个全球化与民族化、本土化的矛盾问题。数字化的进程,运用的是一种二进制的0-1的世界性的语言。仅从使用的工具来说,数字世界的全球化与民族性、本土化就产生了矛盾。关于这一点,《技术帝国》的作者已经感触到了,他说:“技术标准的复杂化和提高必然意味着:更好,更多!这是技术与文化的第一个矛盾,第二个矛盾是文化总是保卫本土的:它总与界限、区域、归属相关联。只有带地方色彩的文化,与地域相关的特性,用自然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根据定义,任何自然语言都不是宇宙的也不是世界的。某些技术语言是世界性的语言,比如二进制语言,0和1的语言。不过自然语言不是由什么人发明的,因此不是技术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一种珍贵的无法磨灭的诗意的东西,即区域性的东西。技术相反,一种语言相对于另一种语言来说,没有必要一定是可译的:它应该保留某种只能被翻译但并不等同于翻译的东西,技术与文化的不一致,造成了一种紧张状态,让我们感到难过和痛苦。”[10](p206-207)在数字化世界上,各民族文学的自然语言所保留的诗意的无穷的韵味显然是世界性的技术语言中难以表达的。

3.技术理性与审美情感教育的矛盾。

数字化本身是技术理性的结晶。它与被称之为“美育之父”的席勒所倡导的通过审美教育培养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完美的人是相悖的。在技术理性指导下的技术决定一切、控制一切的社会中培养的人,马尔库塞称之为“单面人”。当着技术成为物质生产的普遍形式时,它就制约着整个文化,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结果,“异化的主体为它异化了的存在所吞没。只有一面,它无所不在,形式多样。”[11](p212)理性得到空前的张扬,而感性和情感的因素则黯然失色。在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中,“是没有什么强烈感觉的,只满足于自己干净、简化、经济,也就是吝啬到极点的形象,它会切断我们与真实世界的联系。”[12](p119)就现实中青少年喜欢看的卡通片,如《猫和老鼠》、《米老鼠与唐老鸭》等,都是经过数字化处理而创造出来的。它们虽然有其趣味性,但对陶冶青少年的审美情感,则是意义不大的。至于那些含有不健康因素的、格调低下的卡通片,那就更是有害无益了。

特别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是文化上的新殖民主义与审美情感教育的矛盾。《技术帝国》中有一段讲得很好,说:“今天真正的问题是第三世界中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人都被图像技术逮住了,美国化了,他们的文化很像是环游世界的人的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法国人和英国人都属于同一个世界,都说着洋泾浜英语。随后,你会发现,在暗处,有一群被遗弃的人,他们想退回到从前的信仰中去……这一意愿中有某种可敬的东西。“[12](p119)在当今世界,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的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而其中最主要的又是美国。美国不仅是经济上、军事上的超级大国,也是掌握信息技术的超级大国。他们利用因特网等信息数码图像技术,极力地在各个领域推行其价值观和新殖民主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利用手中掌握的数字图像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的殖民主义文化与各民族的文化形成尖锐的冲突,它与美育建设的目的、内容和方式,都是根本不相容的。18世界末席勒发表《审美教育书简》的重要目的,是要消除社会的严重异化现象,培养全面发展的审美的人,技术帝国推行的新殖民主义文化,不是要消除异化现象,而是要进一步制造更加严重的社会异化现象和人性异化现象。

【参考文献】

[1] 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 (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 (波)沃·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 (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 王逢振编译.网络幽灵[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 (法)r·舍普等.技术帝国[m].北京:三联书店,1999.

[8] (英)爱德华·杨格.试论独创性作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9]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10] (法)r·舍普等.技术帝国[m].北京:三联书店,1999.

文学艺术文化范文3

应该说,手机文学还只是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用积极健康的内容充实手机文化的传播平台,引导和提倡高品质、高格调的手机文学艺术创作潮流。因而,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和文化缺失,就成了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艺术张力的内在需求

手机文学首先是手机短信,它必然要受到信息容量的限制。一般来说,一条短信的内容被限定在70个字(包括标点)以内,这就要求手机文学具备内容精短、富于艺术张力的特点。可以说,既要求内容短小,又要求表达得意,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文学内在的不平衡性。同时,也对手机文学的创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采用连载的办法来化解这个矛盾,不失为一种良策。千夫长创作的手机小说《城外》,有4200字之多,还有台湾手机作家黄玄的短信小说《距离》,也有1008个字,都是运用连载的方法。不可否认,这两部手机小说都创下了较高的短信发送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一部小说来说,4200字、1008个字只能属于短篇小说、微型小说之列。按每次70字的内容发送量,也有几十次之多,发送的次数再多下去,势必会影响到读者的接受兴趣。因此,即使是连载形式的手机文学,也还必须在“短”字上下功夫,必须寻求艺术表达的内在张力。

手机文学的创作要精心选择艺术视角,不能有“云山雾水”之感,而要有“寸铁杀人”之功。手机文学的艺术视角最忌寻常化、模式化,循规蹈矩的创作思路,是难以适应这种文学机制的。显然,手机文学是不可能展开一个整体化、全方位的勾画,只能通过一个绝佳的视点、巧妙的角度,运用“惜墨如金”的笔法、令人惊叹的笔调直指心灵的敏感处。手机文学的语言必须精彩,具有视觉爆发力。这就如同演话剧一般,要求每句话都能受到挠到痒处或刺到痛处的艺术效果。语言的精彩体现在形式上往往讲究音韵协调、句式齐整之美,凸现的优美凝练的视觉表层效果,此外,戏谑、悖论、反讽、隐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艺术表达的内在张力,使得精短的语言如同利刃一般瞬间穿透读者的心灵空间,刺激读者的心理空白。换言之,也就是把手机语言的承载功能与形式功能发挥到极致,从而使语言能暂时摆脱密密麻麻的符号“魔咒”,产生视觉效果和心理冲击波。

其实,手机文学的艺术张力,既体现在“变化的文本”自身体制与功能之间的矛盾解决的平衡之中,也体现在受众的原初心理与阅读期待心理之间冲突达成的平衡之中。这二者的张力结构之间又形成了互为引发、互为促进的互动效果。也正是在这种双重的艺术张力的影响下,才满足了市场经济语境之下渐趋浮躁的阅读需求。

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追求

手机文学不是文学的大餐,而是文学的点心。点心虽小,却别有风味。手机文学不可能也不必要承载多厚的社会内容,获得多大的艺术感染力,只要取得“开心一笑”、“快意一笑”、“会心一笑”的艺术效果,或者说就是要达到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效果,就“心满意足”了。甚至可以说,手机文学应当是一种“笑”的文学,应该在“笑”字上做文章,能够给人以轻松释放、付诸一笑之感,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起到一种调节心情的作用。如果说艺术张力是手机文学的存在之本,那么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效果是手机文学的生命之根。

幽默在于解开了心情凝滞的结扣,释放出生命快乐的种子。幽默风趣,足以让人开心一笑。以在学生中较为流行的一则短信文学为例,“好迪说大家逃才是真的逃;大宝说今天你逃了吗?汇仁肾宝说他逃我也逃;脑白金说今年开学不逃课,要逃就逃专业课;高露洁说我们的目标是没人上课!”逃课,本身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了。可是,经过创作者的戏仿“歪曲”、添油加醋之后,给那些沉浸在紧张的学习气氛中的学生们增添了不少快乐的空气。

讽刺如果离开了幽默,就会丧失内在的艺术韵味,成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谩骂。绝妙的讽刺总是和幽默互为表里、融为一体的,以上以逃课为话题的短信文学,就充满着戏仿的反讽意味。再以手机故事《彷徨的》来看:

一杂志社向某先锋诗人约稿,诗人赐大作《彷徨的》一首。“结满桑葚的,在月光下彷徨……”主编问诗歌编辑能否看懂?诗歌编辑愧言不懂。主编大笑曰,看不懂就对了,我也看不懂。不日诗歌发表,引起诗坛轰动。年底该诗歌被评为本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文学精品之一。

可以说,这则近于笑话的手机文学,讽刺了当下文坛存在的文学“扭曲”现象,令人称快,让人忍俊不禁。

灵动则是生命智慧的自然流露,是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心有灵犀”。换句话说,也就是创作者说出了读者想说却没有说出,或者没有想到却极想想到的东西。如短信小诗《关于爱情》中写道,“还没有离别,就幻想着重逢;还没有相聚,却恐惧分离。”乍看去,寥寥数语,细想来,却韵味悠长,极真切地传达出恋人心中的独特感受,让人不禁会心一笑。这种艺术效果,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也流淌着生命的灵动,如同唐人绝句一般,意味隽永。

其实,正如幽默与讽刺交融一样,灵动有时也融合在幽默与讽刺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审美意味。当然,在这种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追求之中,不时也透露出后现代的气息,表现为平面化、碎片化、解构化的艺术倾向。

复制与媚俗的双重缺失

手机文学,说到底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文学的初衷。“无边信息萧萧下,不尽财源滚滚来”,下载、发送成为事关手机文学命运的两件大事。就传统文学来说,手机文学在技术时代、市场经济的双重语境下,难以避免要犯下“两宗罪”,也就是机械复制和媚俗求利。

让・鲍德里亚说过,“消费是目前构成比较一致的话语对所有物品和信息的实际整合。消费,仅就其有意义这一点来说,是操纵符号的一种系统行为。”作为技术消费的手机文学,文学话语已经被符号化,沦为纵的系统行为之内,标示着文学机械复制的时代到来,这不能不说文学的主体意识完全消解,文化意识日趋衰落。

在产业化境遇之中的手机文学,体现了鲜明的商品性。显然,手机文学作为传统文学视界的话语空间里,还处在边缘化的地位,它游离于商品与文学之间。更确切地说,手机文学有着“双重身份”,商品性是其隐性的因素,也是本质的东西,而文学性则是其显性的因素,是表象的东西。手机文学要获得较大的受众群,必须掀起一定的从众消费浪潮,而媚俗求利则自然而然地充当了这股潮流的“始作俑者”。这种媚俗求利的做法,与其说是文学赢得了金钱,还不如说是金钱玩弄了文学,手机文学的艺术个性、审美品格也会随之丧失殆尽。

文学艺术文化范文4

【摘要】艺术学理论研究中所谓的“艺术一般”,在具体的理论研究中应该怎么表现出来呢?无论从所谓的作品的角度去认识何谓“艺术”,甚至何谓“艺术一般”,还是将这一类的例子扩大,扩大到不只局限于艺术活动本身,扩大到与艺术活动相关的领域中去,即跨学科、跨门类研究,都少不了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的研究,对其研究的广视域、深厚性、民族性特点的展现,以及在艺术学理论研究中文化内容以何种方式体现,或者什么样的艺术文化才算得上是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范畴,这都应该是艺术学理论发展研究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艺术学;艺术一般;艺术文化

艺术学研究的是艺术理论,指导的是艺术实践活动。艺术学所要研究的是它所具有的独特的性质、目的、作用、任务和方法等。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品,是文化的一部分,艺术形态是一种文化现象。具体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思想、观念、精神和情感的呈现载体,往往这些因素隐藏在作品的符号中,而不是能够直接呈现的,这就需要予以系统地解读与把握。不同族群、民族、国别有自己的文化圈,有不同于其他文化圈的艺术形态,这些不同文化圈的艺术也需要从不同的文化背景去阐述、认识、把握与借鉴。总之,艺术是一种认识论,艺术是一种实现自我梦想的方式,艺术文化是一种精神食粮。艺术学,注重的主要问题是艺术普遍性的研究,目的则是在得到包括一切艺术的科学的学科,故此为普遍的而非特殊的学科研究。艺术学研究的内容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审美研究方面的问题,艺术学研究的还是与整个文化以及各个方面都紧密相关的问题的内容,只有通过进行多样性、丰富性的跨学科方面的研究,才能够把艺术所具有的多方面的特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如今,中国新艺术学研究现象已十分丰富,但是我们还不能完全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并提供有效的理论和系统的阐释,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借用西方的理论资源,那么我们就难以很好地解释中国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现象,中国独特的艺术性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从材料、语言、文化、传统,特别是艺术要面对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不一样,因而,艺术表现的现象和事实也就会截然不同。因此,仅仅借用西方的理论资源,已不能妥善地解释中国所存在的艺术现象,中国艺术学的发展,也迫切需要艺术学自身理论的建构,只有这样,中国的艺术学才能真正发展壮大,中国的艺术才能更加自然健康地发展。当然,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时代背景,艺术与某些不同学科的关联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而与另一些学科的关联性并未受到关注,想必这也是应予以思考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学的研究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艺术门类内部的研究,而是要更加趋向于艺术的文化性、全面性的研究。

中国当代艺术学的研究已经不仅仅是艺术自身的问题,在跨视域的视野中研究同时也可以是一个文化性的问题。因此,在艺术学研究中,我们也就更加应该重视其文化属性,即广域性、深厚性、民族性等方面的问题。它们具有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艺术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研究和批评实践的交流,因此人为地让学科割裂了问题的活跃度,直接刺激了艺术学这门学科的产生。

广视域

艺术这个词,其含义非常宽广,所包含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中国古人“艺术”所指的内容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概念,“艺术”早期的含义主要是指技术和技能,即所谓“六艺”。譬如说《考工记》里记载的造车、造城、造船等,当然,古代的艺术还包括园艺、种菜、占卜、算命,也包括医学这些方面。甲骨文里的“艺”字是一个象形字,画了一个人半跪半蹲在那里,两只手捧着禾苗,这就是艺术。由于绘画、雕塑、建筑占有了艺术的较高地位,从而这一传统获得了对“艺术”的优先权,其他艺术门类,如音乐、戏剧、文学等,在成为艺术时有两种情况:第一,是观念和理论上的,人们知道它属于艺术;第二,在强调其是一门艺术的时候,还得把门类的名称加上去,如音乐艺术、文学艺术等。这样,“艺术”一词,在学术上基本有三个含义,第一,只指绘画;第二,指绘画、雕塑、建筑为一体的美术;第三,指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文学等全部艺术。艺术学,其出发点是注重艺术的普遍问题,最后目的则是在得到包括一切艺术的科学,故此为普遍的而非特殊的。譬如说从文化和美学角度研究建筑,我们通过建筑物本身,可以体悟具有符号性的建筑背后的丰富内容。当建筑作为象征体系之后,都不是站在纯美学的角度,而是与其所产生的意识形态紧密相关联,而它具有怎么样的变化,又是与它所具有的自身文化属性或者地域特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所要坚持的是艺术学研究艺术的一般性,不仅没有建立学科壁垒、限制学科研究的范围,而且由于研究艺术的一般性,提出了艺术学的学科扩展的问题,艺术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同时也变得更加紧密。

艺术学学科的领域拓展了,它超越了传统美学所研究的纯艺术范围,吸纳了各种各样的工业文明产品,这些产品把技术活动、交际活动和其他活动同艺术和审美活动结合在一起。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一系列的热点问题,都与艺术有关,需要艺术学研究,更需要艺术学研究扩大文化视野,拓展视域研究。载体,是艺术物质化的基础表现,艺术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但其本身是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形式才能够显现出来。思维只能够说是想象,它装在人们的脑子里面,不通过一定的形式表达,谁也不会知道,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要想把它表达出来必须具有合适的载体。如果只在脑子里面进行思维,哪还能够进入艺术的层面。确定一项研究是艺术学研究,还是门类艺术学研究,我们可以来参考下面这个例子:现在韩剧是在大部分青少年中比较流行的,对韩剧展开研究属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韩国的服装也受到我国大部分青少年的追捧,对韩国服装展开研究属于设计艺术学的研究范围。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维,去进行有关于“韩流”的研究,研究由于韩剧的流行,而引起韩国服装的流行,还引起韩国音乐的流行。对“韩流”进行的研究,就是跨门类艺术学的一种研究,同时也是对艺术文化的一种研究,因而这种研究就是对艺术学的研究。从艺术的真凭实感中产生对艺术的科学认识,就是艺术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深厚性

从大背景来看,艺术学从美学那里独立出来之日,艺术学就具有了个体性。艺术学即各门类艺术本身去思考自己的特殊性的时候,艺术与各个领域的具体关联性也就会表现得更加突出,彰显出一种艺术的跨学科的研究。狄尔泰提出,包括艺术在内的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完全不同。李凯尔特也明确地表示拒绝自然科学的普遍有效性,同时也提出要认识到黑格尔式的总体性的局限性。当人们面对课题和世界时有两种方式:自然科学的一般性思维与文化科学的个体性思维,用文化科学的特殊性或个别性思考时,客体生成为丰富性的历史,而用一般性或普遍性去思考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客体则会生成为一种抽象性的本质。对于有关文化科学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的研究,就应该要把握其多元的、动态的特征的同时又要关注其理性的特征。艺术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的符号,不但要遵循美的原则,更要遵循其总体的符号性原则,艺术学应该要把握的,是艺术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符号的特征。从一般艺术学到特殊艺术学即门类艺术来说,其可以与多种学科有多种多样性的关联,这种研究性质就是属于一个开放的体系。比如说,中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就是美和善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理念之一。它强调了人与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这不仅仅是一种属于美学的理想,也是一种有关生活方式的思索。

艺术学学科的研究困境在于艺术一词含义极为丰富,现代艺术的形态扩张和当代艺术的边缘拓展,改变了艺术的单纯性,而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使得古今中外、官方民间、主流边缘的艺术现象更加容易地进入到艺术研究者的视野。更重要的是,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全球正在进入一个以媒体为主要传媒的时代,现今的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及时地分享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能够明显地减少地域差别和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差异,这样不仅仅能够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学习,同时还能够使文化变得更加开放化和大众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艺术文化的兴盛显然为艺术学研究提出了更现实和前瞻性的任务。所以,研究艺术学不仅要注重眼前,更要关注艺术发展的文化积淀所带来的广泛影响和艺术发展的深厚文化背景。

民族性

无论从艺术学整体视野,还是从艺术学学科建设的角度,或者从艺术存在事实来看,我们都会认为和坚持一个基本的艺术观点——“艺术是一种文化”。艺术在本质上来讲,就是润泽人心灵的一种情趣文化。艺术文化更是个人进行有效社会化必须学习的一种文化知识。艺术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艺术文化始终关注的内涵有:生存、生活、命运、境遇、人性、伦理、宗教、幸福、吉凶、爱、价值、态度、心理、性格、知识、民俗、梦想等关乎人的一切的内容。可以说,艺术文化就是为了温暖人的生命而存在的文化。

我们的理论,我们的艺术学理论要研究的是精神是文化。《庄子》讲:“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做梦搞不清楚到底我是蝴蝶还是蝴蝶是我,他进入了更高的境界,达到了非常自在的状态。但是到忽然之间醒了过来的时候,他就又变回到了自己得本身,他感觉到这种事情非常奇怪,所以说“栩栩然”,就是很突然。山西省旬邑县的剪纸名家库淑兰剪纸剪了一辈子,据传说在她年轻的时候歌声很动听、会交际,全村的人都非常喜欢她,并邀请她为自己剪纸。但是,她的家庭生活相对而言并不是十分的美满,她的丈夫是一个典型的非常老实、非常愚昧的农村人,他不允许自己的夫人唱歌交际,看着不顺眼的时候就打她。但是她认为自己姓库意思就是自己的命苦,所以,她忍气吞声了一辈子。而一旦她到了剪纸的时候就会忘记自己所遭遇的痛苦,并进入到自己的境界里,那是一个非常美满的境界。一边剪纸一边唱歌,唱词的首句就是“我库淑兰好命苦”,她可以唱出很多关于历史和她自己故事的歌出来。有一次她一不小心掉入了深渊,昏迷了20 多天都不省人事,当她突然醒来的时候,称自己是因为掉到了树桠上卡住了所以才没有死,还说是一个神秘的神仙救了她,那个仙女告诉她说她很热心剪纸,人缘很好,全村人都非常喜欢她,所以就让她继续剪纸,神仙就附到她的身体上。张道一先生甚至评价她的剪纸:远远地超过马蒂斯!很明显民族文化根深蒂固,所以说庄周、库淑兰就是我们的艺术学理论要研究的,一个是伟大的思想家,一个是目不识丁的普通农村妇女,从他们那里来体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

艺术是一种作用于精神的重要活动的形式之一。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并且随着演进的历史和转型的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民族文化所能反映出的是民族历史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和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气质。民族的延续依赖于文化,对于国家的存亡,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文化都有着特别而重要的意义。其中所蕴涵的精华部分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到现在,它一直都在培育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方面起着其他培育方式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文化本身的角度来看,人们所认识到的只有民族的才能够是世界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有保护民族文化的特色,才能够使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意义的观点,也同时意味着民族文化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不论何时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国家意义、民族意义。在民族文化中最具有民族性、最富于艺术特征的部分是在其中作为重要活动的部分,例如古典绘画、古代书法、古典音乐、古典建筑等,它们不仅包含了我们民族所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而且还包含了对于理解自然、理解人生、明智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许多有益的启迪。在现代化程度比较发达的今天,这些启迪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反而能够更加彰显出它的不朽的价值。对于艺术学研究来说,其研究艺术的目的就是在于发现艺术独具的民族性特征,挖掘民族文化在艺术生产中的作用。要想完整地、深刻地说明艺术只有将艺术的各条“纬”线与“经”线交织起来才能够对其了如指掌。对艺术的深入了解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和陶冶情操,同时它也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标尺。一个艺术水平不高的民族不可能说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一个艺术不发达的国家不可能说是一个先进的国家。而艺术的理论思维境界则是与评价学科水平有关的重要标志。艺术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文化学”正是在文化的大背景前提下通过在大范畴内比较研究来展示出其中蕴含的特点和作用。当艺术进入更高境界的时候,内容和形式就又融合在了一起。

结语

近百年来,我国在美术、音乐、戏剧与戏曲等方面的关于具体艺术门类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相对比较匮乏的则是从文化视野的角度对艺术学整体的综合性理论的研究,即有关于探寻艺术的共性特征和本质的研究,是当前艺术学研究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艺术学所要研究的是它所具有的性质、目的、作用、任务和方法。从现在流行的平行互动的网络结构来看艺术学研究产生的是各门类艺术与其他领域的跨学科关联性的研究成果。从一般艺术学的角度上来看其上层的关联可以说成是美学关联,同时也可以是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符号学、文化学等的关联性研究,这种研究就属于一个开放的体系。门类艺术的研究也可以从自身的特性出发发现其自身多方面关联而彰显出艺术学研究的多方面特性。这就是所谓的艺术创造、艺术思维的更高境界。因此这种从关联性出发来研究艺术学的思想的演变就引出了艺术学的跨学科研究方向这种方法。当艺术学注意到自己的个体性由特殊艺术学即各门类艺术本身去思考自己的特殊性的时候,即艺术与其相关的各领域的具体关联也就能够突出一种艺术的跨学科研究的作用和意义。所以说我们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地研究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自己当中有我们自己的视域、文化的深厚以及民族的特性。从上述的事实来看,就艺术学的研究而言,拓宽文化视野是艺术学研究“艺术一般”问题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无论是从研究方法上还是从研究领域上来讲,拓宽文化视野,不仅能够对艺术学“艺术一般”的研究有所贡献、有所收获,而且能够真正踏入到对艺术学研究的正道上来,对艺术学的研究能够有更加体系化、规范化的认知,并对艺术实践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艺术学的研究方向也将会更加明晰。

参考文献:

[1]张道一. 艺术三要素[J]. 艺术学界,2012(2):1-19.

[2]凌继尧. 美学,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J]. 艺术百家,2007(5):15-18.

[3]张法. 从文化与美学看京城的建筑象征体系[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3):130-149.

文学艺术文化范文5

关键词:衣;婚恋文化;文学书写

衣服除了防寒保暖、护卫身体的基本功能外,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诸如美的装饰、身份的象征等。其中,婚恋象征是衣服较早承载的文化意蕴之一。衣服的婚恋文化意蕴是远古人类原始思维和行为方式综合作用的文化沉淀。作为一种文化沉淀,“衣”的婚恋象征直接呈现在并影响到古代文学的书写,一方面文化意蕴往往借助于文学来传达和表现,另一方面文学书写又往往受到特定文化观念来导向。这样,文化与文学就处于一种双向互动关系。本文正是通过个案研究来展示这种双向互动关系。

以衣服来指代人体,象征婚恋内涵,很早就出现了。《周易·归妹》卦记载:“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1]乙是殷帝,纣之父,嫁少女于周文王。“君”是周文王之后,“娣”是帝乙少女之妹,是“君”的陪嫁之人。在帝乙嫁“妹”这件事情中,嫡妻(君)的衣袖(袂)不似乎没有妻妹(小姨子,娣)的衣袖来得漂亮。其深层含义就是说,夫君更爱随嫡妻从嫁的媵女身分的妻妹,妻妹对夫君更具有诱惑力。这里,女子的衣袖(袂)就成为女子身体的隐语了。同样,在《焦氏易林》卷十四也有将女衣作为女身的借喻之句,如《归妹·贲》:“耕石不生,弃礼无名。缝衣失针,襦袴弗成。”一位男子想和一位姑娘约为婚姻,但失于通媒之人,仿佛是欲制衣却无针线一样,因此这位男子就得不到梦中之衣。

作为指代人体的衣服,一般是特指那种贴身的内衣。如《左传·宣公九年》载:“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衵服,即为贴身内衣。杜预注:“衵服,近身衣。”陆德明《经典释文》曰:“衵,妇人近身内衣也。”陈灵公、孔宁和仪行父都与夏姬有之私,都得到了夏姬送的贴身内衣,因此都拿到朝廷上来炫耀。《楚辞·湘夫人》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袂”,衣袖也;“褋”,内衣也。《方言》卷四曰:襌衣,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褋,关之东西谓之襌衣。有袌者,赵魏之间谓之袏衣;无袌者谓之裎衣,古谓之深衣。”“袏衣”、“裎衣”都是内衣的指称,即“深衣”,区别在于前者有前襟,后者无前襟。“襌衣”,亦称单衣、内衣。“褋”与“襌衣”之异只是方言的区别。屈原,楚人也,所以称内衣为“褋”。捐袂遗褋于江浦之中,即表达了湘夫人对湘君的一片痴心和忠贞之情。所以洪兴祖说:“捐袂遗褋与捐玦遗佩同意。玦佩,贵之也。袂褋,亲之也。”[2]所谓“亲之也”,就是指衣服为贴身之内衣,故能指代人体之身,表达贞爱之情。

贴身内衣为什么可以指代人的身体,从而象征爱情婚姻的文化内蕴,其原因大概有三:

其一,根据古代灵魂观念,认为人的生命是元气变化而成的,魂是阳气,魄是阴气,魂魄合一从而构成一个具体的生命体,而内衣由于长期贴近人的生命之体,因而与人的魂气具有黏附关系。如《仪礼·士丧礼》就讲到了用亡人的衣服来为新亡者招魂的礼仪:

复者一人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何之,扱领于带;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曰:“皋某复!”三,降衣于前。受用箧,升自阼阶,以衣尸。复者降自后西荣。

郑玄注:“衣尸者,覆之若得魂反之。”贾公彦疏:“覆之,直取魂魄反而已。”复者即招魂者登上屋顶,拿着亡者生前穿过的贴身内衣,面向北方连叫三声亡者名字,招呼亡魂归来,然后将内衣投于前庭的竹箧中,前庭受衣者则将招魂的衣服覆盖到亡者的尸体上,一场招魂礼仪便完成了。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七《徭人》记载了壮族男子娶妇迎亲过程一种特殊的“收魂”仪式,迎亲途中,巫者持篮,“脱妇中袒贮篮中”,“盖欲其妻悸畏而无他念也”。“中袒”即内衣,以竹篮贮内衣即为收魂,收魂的目的就是为了收住妻子的灵魂,使夫妻和谐,婚姻长久。这些古老的仪式都证明了内衣与人的魂气具有很强的黏附关系。

衣不仅与人的魂气具有黏附关系,而且有时就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重要载体。如《史记·刺客列传》载豫让剑击赵襄子衣以报仇之事,司马贞索隐引《战国策》佚文曰:“衣尽出血,襄子回车,车轮未周而亡!”这里的衣就是赵襄子的生命载体。又如《聊斋志异》卷九《云萝公主》叙狐女与安生相爱怀有身孕,但作为人的异类是不能生育的,于是狐女“乃脱衷服衣英,闭诸室。少顷,闻儿啼声,启扉视之,男也”。“衷服”即内衣,是狐女的生命载体。

由于衣服黏附着人的魂灵,甚至是人的生命载体,所以衣能够指代女身或男身,进而演绎婚恋的文化蕴涵。

其二,根据古巫术观念,以衣指代身体是一种接触巫术。所谓接触巫术,就是根据接触律原则而建立起来的巫术,如一个人的脚印、衣物因为曾经接触过这个人的身体,施术于脚印、衣物,这些脚印、衣物也能与人体互相感应,其人将受影响。[3]“巫术思维的特征就是心与物不分,物象和观念合一,呈现为神秘的一体感和混沌性。它总是借用某些具体物象来暗示某些特征上相似或相联系的观念,即使表述较为复杂的内容也是依靠‘象’的组合,从中产生超出象外之‘意’。它不仅使物象和观念融为一体,而且使想象和事实融为一体。”[4]正是通过以衣代人的巫术思维,从而把异类之人与现实之人合而为一,推进婚恋故事的发展。对于那些现世存在的人来说,通过以衣代人的巫术思维从而达到掌控对方,如壮族脱妇中袒以贮竹篮中就是如此。《红楼梦》中晴雯脱下贴身的红绫袄赠予贾宝玉也残存着一定的巫术观念,她剪下指甲给宝玉则属于交感巫术中的另一种——顺势巫术的行为。因此,巫术思维赋予了衣服代人演绎婚姻文化蕴涵的思维原则。

其三,远古御衣礼的孕育仪式直接促使了得衣为婚的文化内涵。前面两重原因主要是分析了以衣代人的原因,而得衣为婚的原因则要追溯到御衣礼的孕育仪式当中。《礼记·月令》记载,在古代野合求子的高禖仪式中,有御衣礼:“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文选》卷一一何晏《景福殿赋》:“玄辂既驾,轻裘斯御。”李善注何晏赋引蔡邕《月令章句》曰:“凡衣服加于身曰御。”蔡邕《独断》卷上亦曰:“御者进也。凡衣服加于身,饮食入于口,妃妾接于寝,皆曰御。”因此“御”就是穿衣礼,这种穿衣礼是与“接于寝”的男女交接的高禖仪式相联系在一起的。《论衡·吉验篇》曰:“后稷之母,履大人迹,或言衣帝喾之服,坐息帝喾之处,妊身。”闻一多认为“衣帝喾之服”即是“行夫妇事之象征”。[5]这种御衣礼在盘瓠故事中得到进一步继承,据《搜神记》卷一四载,高辛氏(即帝喾)“令少女从盘瓠”,“盘瓠将女上南山,草木茂盛,无人行迹。于是女解去衣裳,为仆竖之结,著独力之衣,随盘瓠升山入谷,止于石室之中。”高辛氏之少女脱去自己的衣裳,披上盘瓠之衣,“经三年,产六男六女”。穿衣即是行夫妻事,由这种远古的高禖仪式推演出得衣即婚的文化蕴涵,所以后世中的“衣”故事中就承载着婚恋的文化意蕴了。那些羽毛衣或兽皮衣被藏的女子而为男子所娶的故事里,实际上也暗含着御衣礼的孕育遗质成分,因为鸟女或虎女与男子结合后都生下了儿女。

综上所述,衣的魂灵黏附关系、巫术思维原理为以衣代人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思维原则,而古老的御衣礼则为衣载婚恋蕴涵提供了契合点,这就是古代文学中“衣”承载着婚恋文化意蕴的原因所在。

“衣”的婚恋象征直接呈现在并影响到古代文学的书写,以小说为例,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书写题材来看,通过具有婚恋象征意义的“衣”的勾连,拓展了现实人类与非现实人类的婚恋描写题材。一般来说,婚恋只能发生在现实人类当中,但是通过“衣”的文化象征,把非现实人类进行化幻为实、化物为人的文化改造,从而塑造了人与鬼神、动物等非现实人类的婚恋故事。前者如《搜神记》卷十六《卢充》,此篇小说是叙述鬼女赠衣给男性的婚恋故事。小说叙卢充外出打猎,误入崔少府墓中,卢充穿上崔氏鬼女所 “投一袱新衣”,在鬼府中结为夫妻。三日后,卢充回家,鬼女有娠,“送至中门,执手涕零”,并“传教将一人,提袱衣”赠给卢充。别后四年,鬼女抱一个三岁男孩又与卢充相遇,此三岁男孩即是卢充与鬼女的婚姻结晶,是为“幽婚”。这里鬼女所赠卢充的“袱衣”即是女身的象征物,虽然崔氏鬼女已为亡灵,此一袱衣则为鬼女真身的替代,卢充穿上此袱衣就意味着男女两情相悦、鱼水相欢。

后者如那些“窃衣成婚”或“得衣得女”的婚恋故事,《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玄中记》曰:

姑获鸟,夜飞昼藏,盖鬼神类。衣毛为鸟,脱毛为女人。名为天帝少女,一名夜行游女,一名钓星,一名隐飞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人养小儿,不可露其衣,此鸟度即取儿也。荆州为多。昔豫章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人,不知是鸟。扶匐往,先得其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各走就毛衣,衣此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取衣,在积稻下得之,衣之而飞去。后以衣迎三女,三女儿得衣飞去。

豫章男子窃得姑获鸟的毛衣,从而与姑获鸟变化而成的美女成婚,并且育有三女。不幸的是鸟母后来得到毛衣后又化为鸟带着三个女儿飞走了。这则故事后来又演化为句道兴《搜神记》中田昆仑窃衣成婚的故事。故事叙述田昆仑家贫娶不起妻,禾熟之季,遇见了三个由白鹤变化的美女在池中洗浴。田昆仑窃得最小女子的“天衣”,此女子就成了田昆仑的妻子,生下一子叫田章。[6]这是“羽毛之衣”的故事模式。还有一类是“兽皮之衣”的故事模式。如《太平广记》卷四二七引《原化记》叙天宝年间有一选人入京,日暮入宿村中僧房,天明临别之时于院后破屋之中,“忽见一女子,年十七八,容色甚丽,盖虎皮”,选人于是“掣虎皮藏之”,女子醒后甚为惊惧,“因而为妻”,数年之间,“生子数人”。后来选人无意间泄露虎皮所藏之事,虎女得到虎皮,“披之于体”化为巨虎,“哮吼回顾,望林而往”。在这两类故事中,无论是“毛衣”还是“皮衣”,男性得到它后都可以得到脱去毛或皮的禽兽变化而的妻子,而一旦男性失去了这些毛或皮则失去了妻子。因此,衣与妻子或者说婚姻有着直接的对等关系。

上面列举的都是“女衣”为媒介的题材,其实还有“男衣”为媒介的婚恋题材。如《列异传》叙谈生婚娶一鬼女,鬼女被迫离开谈生时,“裂取生衣裾,留之而去”,鬼女也“以一珠袍与之”。后来鬼女之父得知情委,“召谈生,复赐遗衣,以为主婿”。这里的男衣也一如女衣一样,成为人的身体的象征,得衣即为婚姻。又如五代何光远《鉴戒录》卷十《求冥婚》叙曹晦面对庙里三座神女像,相中第三位神女,欲与之婚姻,巫者要曹氏“留着体衣一事,以为言定”,曹氏“遂解汗衫留于女坐”,巫者又取“女红披衫”给曹氏,并且约定二十年后当为婚姻。此后曹晦逝不婚娶,二十年后果真车马“骈塞曹门”,曹晦“升车而去”,以应“华岳灵姻”。衣服就是定情物,双方交换衣服则是交换定情物。

从构建情节来看,那些以“衣”为媒介的婚恋故事中,“衣”往往是构建情节的重要构件,曲折的婚恋故事往往因“衣”的得与失而变得起伏跌荡、摇曳多姿。如上述《玄中记》中豫章男子、《原化记》中天宝选人、《列异传》中鬼女、《求冥婚》中神女等,都是得“衣”得婚,失“衣”失婚,“衣”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推进因素。话本小说《喻世明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以“衣”为媒介把情节构建的艺术推向了极致,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故事叙蒋兴哥与王三巧结婚,把祖传的珍珠衫赠给王三巧;兴哥外出经商,三巧耐不住寂寞,与另一商人陈商好上,珍珠衫被赠给陈商;陈、王私情败露后,三巧被休,改嫁给吴知县,陈商惊吓病死,珍珠衫被其妻平氏收藏起来;平氏改嫁蒋兴哥,珍珠衫又重回到主人处;蒋兴哥失手伤人吃官司,吴知县审案,三巧求情,在吴知县的开明下,兴哥不仅没有吃官司,还重新与三巧团圆,最终演绎了一夫二妻的大团圆结局,珍珠衫又重新赠给了王三巧。“衣服”珍珠衫的“得”与“失”昭示着婚姻的成与败。珍珠衫从蒋兴哥赠给王三巧作为婚姻见证开始,中经陈商、平氏,又回到蒋兴哥手上,并最终以蒋兴哥重新赠给王三巧作结,再次见证破碎的婚姻重归于好的美好结局。一珍珠衫把一个悲欢离合的婚姻故事演绎得一波三折、跌荡起伏。

从文学审美来看,以“衣”为媒介的婚恋故事中,“得衣”或“失衣”的故事情节还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喜剧或悲剧的文学审美情感。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浓郁的喜剧或悲剧的文学美感就是伴随着“得衣”或“失衣”而渲染出来的。文学审美最具悲剧色彩的当属于《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写贾宝玉去看望生命垂危的晴雯时,这位“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丫环清醒地认识到此生无缘与身为贾府二少爷的贾宝玉在结为夫妻,于是将“左手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铰下,又伸手向被内将贴身穿的一件旧红绫袄脱下”,递给了宝玉,以此来表达她对宝玉的恋情与忠贞。这件贴身的旧红绫袄就是晴雯死后身体的永恒象征,是她企盼得到宝玉爱情而又不能的悲怆控诉!

总之,“衣”的婚恋文化意蕴对于相关小说书写具有文化导向作用,而小说的文学书写又对其指向的婚恋文化意蕴具有展示与体现的作用,两者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

当然,这种双向互动并不是单一的对应关系,文学书写在传达“衣”的婚恋基本意蕴时,同时也会传达其他一些文化观念。如由“衣”的身体隐喻演绎出妻子等同后,后世的文学书写常常表现了对作为女性的妻子的歧视。《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叙曹豹与吕布里应外合夜袭徐州城,张飞不但丢了城池,还使刘备夫人陷落在城中,面对关羽的责难,张飞痛苦万分拔剑欲自刎谢罪。刘备夺剑掷地说:“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玉茗堂批评新著续西升仙记》卷上第四折法聪也说:“衣服可(与人)共,妻子亦可共。岂不闻‘夫妻如衣服’?”[7]清代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初编卷二《冯埙》也说:“兄弟手兄也,妻子衣服也,宁为手足去衣服,忍为衣服间手足?”在妻子和手足之间作二者选一的决择时,往往是弃妻子选手足,体现了古人重手足的血缘关系,而轻视夫妻的婚姻关系,这与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特殊宗族制度密不可分。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193.

[2]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68.

[3][英]弗雷泽.金枝[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19—21.

[4]万晴川.巫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68.

[5]闻一多.姜嫄履大人迹考[A].闻一多学术文钞·神话研究[C].成都:巴蜀书社,2002:44.

文学艺术文化范文6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根据海姆斯(Hymes)的观点,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不具备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了解该民族的传统和价值观,在交际时就很难说出恰当、得体的话语。即是说,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比语言能力本身更重要。然而,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语用能力明显低于语言能力,在实际交往中总是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而这些障碍往往又是因为说话双方不了解对方的社会文化背景,或者是违反了其社会文化规约而造成的。大量例证说明,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是决定交际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见,为了使英语学习者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同时也是为了使跨文化交流变得和谐而富有成效,交际者就必须具备双方语言和文化差异的知识。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掌握英语语言的同时,逐步培养跨文化意识,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为跨文化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跨文化意识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英语教师要广采博览,厚积薄发,必须熟悉外语教学所涉及的两种文化,即学生的本民族文化和目的语民族文化,成为两种不同文化间的桥梁,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提供外国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在不同场合下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借助所学文化因素去增强理解能力,汲取有效信息,而且还要帮助学生避免用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外民族文化,使学生尽快获得一种跨文化意识。因此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化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前提就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至于如何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更新教学观念

英语作为~门学科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教与学的双向的互动,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英语综合能力,即通过英语实现交流、学习及其研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教师过分地重视其基础的问题,许多的教学内容演变成了重复的背诵和默写;而且,由于考试指挥棒的作用,英语也像其他学科一样,陷于题海,其本身最基本的作为交际载体的特性也消失殆尽,英语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随着现代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对外交流的更加频繁,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会很多英语单词、能翻译很多英语文章的“翻译机器”,而是能够进行实际谈判、实时交流、传播文化的实用性人才。这一要求同样反映在英语教学中。这就需要英语教师摒弃传统的只注重英语语言知识教学的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充分了解跨文化意识的内涵与价值,以文化教学为基点,跨文化意识培养为桥梁,最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加强文化修养

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实施文化教学的主动者和执行者,教师自身文化素养将直接影响在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成效。因此,增强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意识显得至关重要。要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

其一是重视教师英语文化课程培训。一方面,高师院校要单独开设英语文化课程,如英美概况、英美文化习俗等,使师范学生具备初步的英语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各教育机构要强化在职教师的文化培训,利用寒暑假等时间举办文化培训班或文化讲座,以提高在职教师的文化素养。

其二是教师要主动地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加强文化修养。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文化知识,教师首先必须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尽可能多地学习目的语文化知识,阅读大量的英文报刊、杂志和文学作品等。

其三是要重视文化教学。所谓教学相长,学是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的途径,教同样也是促进教师文化素养提高的途径。假如一个英语教师自身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却不愿意花时间或精力来实施文化教学,那么他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学者,而不能称之为是一个教书育人的教育者。也许有很多英语教师会抱怨说自己的工作量大,压力重,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实施文化教学。但这不应该成为教师放弃文化教学的理由。我们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在元谓的重复练习和作业批改上,还不如花点时间和精力试着变通一下。例如组织学生能亲自参与的英语主题文化活动,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这既能使教师在师生互动中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又能使学生掌握了特定的文化知识,提高他们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

二、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课堂是文化教学的主要阵地,虽然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但是只要教师充分合理地利用课堂教学的45分钟,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包括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文化内容如此之多,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文化教学,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讲解和介绍目的语文化

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该语言的真实环境,遇到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时,往往会感到费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直接给学生讲解、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并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精选一些典型的、与教学相关的文化信息材料,将它们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上。

讲解介绍文化知识的方法又可以一分为二,一种是综合讲解法,一种是系统介绍法。很多学者将综合讲解法称为“文化旁白”(culturalaside),指在语言课时就有关内容加入文化的介绍和讨论。例如,在讲到英国报纸的时候,可以介绍几种大报和小报以及他们的政治倾向和读者群。综合讲解策略能够创设文化语境、有助于联想,这种文化教学的方法用途最广、使用时间最长,但难度较大,它需要教师驾驭语言与文化的能力和一定的教学技能与艺术。

系统介绍法需要以文化课程为基础,专门讲授英语文化。目前,不少学校在高中阶段已经尝试开设有关英语文化的选修课,如“英语语言国家概况”、“英美文化简介”等课程,并定期开展文化专题讲座等。系统介绍法能比较集中、系统地呈现某个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学生多维透视该民族的文化,认识该民族的文化思想。但是仅仅提供文化信息、讲解文化特征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能通过实践活动,如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某一文化问题等,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文化差异,增长文化知识,增强文化差异意识。

2.对比与分析文化异同

对比分析的方法既是跨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又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方法。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政治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不同,其文化特征也不一样。唯有对比才能发现文化差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语言与文化知识的教学。对比不能仅限于表层的形式对比,还应该有深层的内涵对比;不仅要进行语言的对比,还要进行非语言的对比;不仅要作语言、非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对比,还要作言语交际行为的形式和意义的对比,等等。对比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本国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异同,正确区分知识文化因素和交际文化因素,以便能让教师在文化渗透时“对症下药”,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文化理解意识的养成。当然,在进行文化对比的时候,教师本身应该保持客观性,不能偏好于某一种文化而贬低另一种。因为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在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也就是说,教师本身应该具有文化平等意识,才能在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对比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

通过对比设计,相对而言,能比较系统地反映出两种文化在某一方面的异同点。学生也能一目了然地发现两种文化的特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两种文化的理解。当然,做这样的工作需要教师花一定的时间和心思,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制作类似的表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中增长文化知识,增强文化意识。

3.选用原材料进行教学

外语教材的内容既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同时又是对某种特定文化意义的阐释。在选择英语学习材料时,要特别注重其语言背景之后的文化含量,因为语言和文化二者之间,是鱼和水的关系。没有任何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任何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把一些原版外文资料作为阅读和听力辅导材料,即使用真实语言材料。所谓真实语言材料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为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而说和写出的语言材料。本族语使用者用这些材料来交流信息,表达情感。真实材料不会根据一定的语法结构进行有意识的编排,也不会为了突出某一种语法规则或句型而有意识地组织语言材料,更不会使用学生熟悉的单词取代一些不熟悉的单词]。因此,可以让学生在纯正的英语文化氛围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可以选择一些最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和短文进行阅读和训练,因为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而具有文化内涵的短文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在较短的时问内大致了解异国文化知识,为进一步的文化学习打下基础j。

4.加强课堂语言实践学习

培养跨文化意识不是文化知识的灌输,而是学生在教师的中介作用下,通过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感受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认识,并在使用英语时根据异国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

(1)听说训练有人认为学生开口就算交际,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背单词、背对话、背课文就算交际,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教学观念。课堂内听说练分为语言能力训练和交际能力训练,前者侧重对语言的理解,后者侧重对语言的运用。要使学生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能力,则在听说教学时不仅要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交际能力的训练。课堂听说训练有多种形式,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听原版课文朗读磁带,让学生感受纯正的欧美英语语音;也可以设置某一特定的场景,如在商店购物,让学生自己组织对话,训练他们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文化差异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学生将英语学习同自身所处环境和经验结合起来,并为后面的阅读教学作好铺垫。

(2)阅读训练英语阅读训练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开口说”、“动笔写”。学生花更多时间阅读,读更多的英语读物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词汇储备,而且能在不知不觉中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及特殊的语言习惯,更容易学会用英语思考、交流、写作。但是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常用大量的时间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然而浏览、精读、跳读、猜词等技巧必须建立在对文章的文化背景的理解之上。只有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阅读训练相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将文化意识渗透到阅读中去时就能够更准确、更完整地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因此,要让学生真正享受阅读,体会文字中的乐趣,课堂英语教学手段必须多样化。不仅要加强师生间、同学问的互动,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3)写作训练英语教学中的写作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与听、说、读的教学是密切联系的:既有遣词造句的问题,又有语篇结构的问题;既是语言训练、又是思维训练。

对学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文章的优劣与他对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有一定的关系。这里说的文化差异不仅是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还包括不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这种差异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反映操某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语言和价值心理倾向,不同的文化给学生提供了从不同方面看待事物的视角。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从跨文化意识这~窗口来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念,在更高层面上拓展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价值内涵,以引起学生对文化价值的思考。

(4)角色表演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就语言教材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随时地进行说解,指明其文化意义及使用中的文化规范。并可设置一些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参照教材内容,以课本剧为依托,让学生参与角色表演或模拟表演,鼓励学生尽量以目的语文化的成员的身份表演,根据言语交际的环境来正确使用语言。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或较少有机会同英美人士接触和交流,他们只能将课堂作为操练和运用英语的主要场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性的交际训练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得体应用语言的十分有效的途径。例如,在学过有关问路的对话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学校所在市区的主要街道、商店、车站、邮局等建筑物画成一幅示意图,用不同标志表示对话者的所在位置和目的地,并随时将其变换方位,让学生分别扮作旅客和民警,进行问路、指路的情景对话。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可训练学生的口语,又能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逐步提高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来恰当地使用语言的意识。当然,教师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应给予必要的解释与指导,并组织学生讨论角色和表演的效果。

三、强化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学习和掌握外语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为了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及拓展,教师应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努力营造一个英语文化氛围浓厚的第二课堂环境,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为他们提供一个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更广阔的舞台。

1.利用多种教学媒体

文化不仅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而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的语言现象、文化现象也在不断产生,外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了解、探讨、研究这些新的文化背景知识。外语教学就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各种视听媒体和互联网络信息量大、时代性强的优势,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节且,了解掌握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与此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传播意识,培养了他们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开设校园英语广播,让学生自己整理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并用流利的英语口语向全校播送。通过全方面的接触,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文化内容本身即广又杂,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又不能在课堂上谈及所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那么,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增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必须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增加文化的积累。课外阅读既是课堂内容的延伸,又是扩大知识面的必要途径。教师在指导阅读时需要注意文章体裁的多样性,题材的广泛性,突出实用性与时代性、趣味性。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富含英美文化的报刊新闻、网上下载的英语文章、各类文化小故事等。而让学生读一些简易的英文版的文学作品,做好笔记并交流心得,效果更好。因为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文化以及该民族的心理状态、气质等方面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当然在选择课外阅读的材料时,教师要切忌包办代替,搞“一刀切”,把教师自己选择的材料强加给学生阅读。课外阅读之所以区别于课堂阅读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的自。要知道,如果不能吸引所有不同程度的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课外阅读就不可能长久地开展下去。另外,在平时报刊杂志的阅读中,教师也要提醒学生主动发掘和积累文化背景知识。这样久而久之,学生才能自觉形成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3.加强课外跨文化交际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