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报告范文1
中职学生的发展和就业情况较好
《报告》指出,中等职业教育适应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适应了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适应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需要,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中职学生总体发展状况较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职业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超过70%,优化了我国人力资源结构,提高了全社会整体就业水平。
《报告》指出,2012年,农村户籍学生占到中职学校在校生总数的82%,近70%来自中西部,45.7%的学生家庭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偏低。多数学生是应试教育下的“学习失利者”。经过中职学校的培养,他们在学习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自信心得到增强,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文化素养得到提高,85%以上的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2007年以来近万名“技能大赛状元”脱颖而出,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
《报告》指出,中职毕业生就业已形成鲜明的特点:一是总量大。近5年来,中职学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3000万人。尤其是2009年以来,每年毕业人数超过600万,直接就业人数超过500万。二是就业率高。近5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加。三是对口率较高。中职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超过70%。四是中职毕业生起薪均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半数以上毕业生起薪高于1500元,95%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八成以上的学生享有社会保险和公积金。五是就业去向多元。2011年,中职毕业生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占7.91%,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占39.06%,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占53.03%。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最受欢迎,占中职毕业生就业人数的1/4。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呈回升态势。六是就业途径多样。近5年,每年都有75%以上毕业生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自主创业学生逐年增多,不仅就业有优势,而且创业有本领。七是本地就业率高。六成以上毕业生留在本省就业,且比例不断提高,中职教育充分发挥了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作用。八是就业渠道通畅。通过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80%以上毕业生在学校的推荐下顺利实现就业。
中职教育:贡献巨大,前景光明
《报告》认为,中职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一是优化了人力资源结构。3000多万中职毕业生进入生产劳动服务一线,成为我国高素质劳动大军的主要来源。二是奠定了“中国制造”基石。近5年,600多万中职毕业生进入制造业,大大改变了原来产业工人文化程度不高和技能不足的状况。三是支撑了第三产业发展。每年在第三产业就业的中职毕业生超过毕业生总数的50%,中职毕业生成为第三产业重要的人力资源来源。四是造就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从事农业的中职毕业生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提高土地产出率做出了直接贡献。五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带技能转移。“十一五”期间,2500多万农村新生劳动力接受了职业教育进入城镇工作,实现了农村劳动力带技能转移就业。六是为地方输送了“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全国2000多个县(市)平均每个县至少建有1所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的县级职教中心(职业学校),贴近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大批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七是提高了全社会整体就业水平。在每年新增的约2000万个就业岗位中,中职毕业生占30%以上,95%以上的就业率使中职毕业生成为适龄青年中就业率最高的人群。八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家庭子女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了技能改变命运,缩小了人群和区域收入差距,促进了社会公平。
《报告》认为,尽管还存在着制度建设滞后、基础能力薄弱等问题,但中职教育及其学生的发展前景光明。一是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观念将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空间,为中职学生提供多次、多样、多层的教育机会,支持学生多途径、可持续发展。二是人人尽展其才的观念将会推动劳动人事制度的完善,将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劳动、关心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为中职毕业生搭建尽展其才的广阔舞台。三是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在这一进程中,中职毕业生将会通过有尊严的劳动成为未来中等收入群体,其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将会逐步实现。
第三方评价:制度性建设的期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鼓励第三方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开展专业评价,是转变政府职业教育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一个方向。2012年7月,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该报告是委托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联合开展的,被认为是从第三方视角全面评价高职教育质量的“第一份”年报,因而广受关注。同年8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上海专门召开研讨会,介绍高职质量报告的工作经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的第三方工作。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她归纳了职业教育的五大贡献和四大发展趋势。五大贡献,一是有力推动了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二是提高了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三是缓解了就业结构性矛盾,四是促进了教育公平进程,五是促进了城镇化进程;四大发展趋势,一是职业教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国家实现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三是各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国家政策,四是保持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她指出,但是总的看,当前困扰职业教育有三对矛盾,一是国家意志和百姓的认识相距甚远,二是就业贡献与百姓选择的差距,三是国家的行动和地方响应、各方响应差距甚大。也正因为如此,要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的有效沟通。建立由第三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制度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任务。她要求,各方面要努力促成这件事情,把它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工作抓紧抓好。
中国职教学会组织全国有关专家成立编写组,着手中职质量报告的调研和撰写工作。编写组几经研讨,决定从学生发展和就业的视角来反映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情况。中国职教学会会长张天保认为,作为第一份聚焦于中职学生发展和就业情况的报告,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对于促进社会各界了解中职教育,关注中职教育,准确和深入认识中职学生,共同关心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报告范文2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培养方式
一、 国内高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现状研究
1.人才层次的中间性
高职人才需求是介于高等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的细分人才需求市场,高职教育人才在通识教育的培养方面低于高等本科教育而高于中职教育,而在技能性培养方面的要求高于高等本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高职人才在简单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本职业岗位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掌握简单的的通识理论和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
2.知识、能力的职业导向性
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需求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高职人才在能力需求方面以某一行业或专业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依据,以培养满足生产经营需要 的技术 型和管理型人才以及高技术设备关键岗位的操作人才为主要目的。高职人才不但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和组织能力,能够将研究或者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践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人才需求的多样性 和多变性
新行业、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这决定了高职人才需求变化波动较大,人才需求呈现多样性分布,社会用人单位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其职业能力(或技能)的要求会因时、因地和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相应的,社会需求的变化决定了高职人才的 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新兴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人力资源结构性供需矛盾更加突出[1]。
二.高职应用型人才的供需矛盾
近来,我国的大学普遍扩招,每年“入市”的高校毕业生可谓数量充沛,然而由于大学教育一直偏重学术导向型,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难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趋势,在传统岗位已大致饱和的情况下,就业不容易;另一方面,大量缺乏一技之长的纯劳力型农民工进城后,只能进入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谋生,而且少有学习技能的机会。以上两个问题持续发酵,既在近两年持续引发了“用工荒”,随着低端产业的转出,高端技术人才缺口愈发明显,高端技术人才“断货”成为严峻事实。以广东省为例,近3年来广东中高职院校每年毕业生90万人,对200余万的用工缺口而言,远远不够用。从这个角度看,“用工荒”反映的是中高级技术工人和应用型人才的匮乏,这正在并将持续影响东部区域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全国范围内产业向中西部梯次转移的进程,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
1.大量的毕业生进入了有限的岗位竞争
在2005年统计的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统计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2%,本科生就业率80%,而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50%,一些省市甚至没有突破两位数。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毕业生工作半年后的调查,2010届本科院校的平均就业率为91.2%,高职高专院校的平均就业率为88.1%,两者逐年都有所上升,但竞争仍然激烈。
2. 大部分高职学生就业质量较低
由于职业学校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要有差距,毕业生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加之高职生的特殊身份,虽然近几年高职就业率有所上升,但是就业质量并没有相应的提高,就业的稳定性也难以提高。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仅为59%,甚至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61%。而且,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63%高职高专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这一数据高于本科生的56%,有44%的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大大高于本科生24%的离职率,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可能是造成毕业生离职的主要原因。由于学历问题,高职学生在薪资、职业规划、职称评定、培训进修等方面处于劣势,有些单位也故意压低学生的实习补贴和岗位工资,使学生的基本生活质量难以保证,导致就业质量差。
3.专业设置同市场脱节严重
从1999年开始的高等学校扩招,职业院校的发展从2001年开始,每年持续高速增长,截至2011年9月全国共有高等院校2429所(不含我国港澳台地区)其中普通本科院校820所,高职院校1228所,独立学院311所,分校办学点70所。以重庆为例,截至2011年2月,重庆市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共31所, 占全市普通高校总数的58.5%。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大潮中,高职院校占到了高等教育的一半之多。
表1 历年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校数(单位:所)
但是众多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式参照普通本科院校或中职院校的模式,导致专业差异化程度不够。而且高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程度还远远不够,部分企业急需专业工种有机械加工、农药化工、仪器仪表、锅炉、铸造、焊接、食品加工、话务员和营业员等,无论在质量与数量上职业学校都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2]。
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报告范文3
去年7月,《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在北京正式,引发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数十家媒体争相报道,对我国高职教育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其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价值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尤其是“近三年来全国800多万家庭出现了第一代大学生”这样的字眼,确实非常有助于社会去发现高职“不一样的价值”。教育部袁贵仁部长专门批示充分肯定该报告,认为报告内容全面深入,对于成绩、效果以及面临挑战的描述都相当完整、准确,并建议《中国教育报》全文转发该报告;鲁昕副部长也批示肯定该报告的体例、结构、文字,并要求深度研究报道高职质量报告成果,同时还亲自策划了《2012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自此,国家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制度的建立开始走上完整、系统、规范、制度化的轨道。今年7月,《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又如期,进一步推出了各地区高职学生学杂费负担、生均财政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等评价排序,以及培养质量“计分卡”,期待能够更客观地描述高职教育发展状况,如实反映新的一年来高职教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何新的“增量”。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质量报告,两份高职质量年报是受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和教育部职成教司的委托,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作为第三方研究机构联合调研编写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研究员作为主编之一,指出从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宏观视野出发,高职院校必须主要定位于服务高等学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的基础层面,面向以往那些难以为高校所顾及的广大低端服务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才能接地气、聚人力、助发展,实现地方与学校共生共长、合作共赢的全新局面,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新四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撑,报告中有很多生动的案例都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马树超,1953年5月生,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科研项目规划工作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顾问,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副会长、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世界银行中国职教项目短期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短期专家顾问。他多次应国务院和教育部等中央部委邀请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决策咨询研究工作,著有《新世纪职业教育走向抉择》《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等学术专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励,曾获得过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颁发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教育更好更多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新四化”联系最直接的职业教育,更应该接地气。近年来,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作用逐步显现。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具有地区分布均衡的优势,超过50%的院校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能够扎根基层、深入一线,接地气、助发展,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协调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已初见成效,成为高等教育为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的重要平台。
一、助力地方产业结构提升
国家着力建设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要求各地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区域特征十分明显的高职教育,在地方政府和产业部门的统筹下找到了施展身手的更大空间。不少高职院校的办学与区域产业布局对接、教学与行业用人单位对接,很好地满足了地方产业升级在人力资源规格与规模上的新需要。
位于西部地区的四川省德阳市,作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计划投入6亿元,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建设“德阳重大装备技术制造业产学研示范园”。德阳市政府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破除管理体制障碍,在非其所属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立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机械工业电气、数控、焊接技术应用与培训中心,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窗口”服务平台等,有效提升了高职教育服务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产业的能力。高职院校对接产业的示范引领,也使得德阳地区集聚了更多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市长陈新有说:“如果没有各类职业院校培养的成千上万的技能型人才,德阳的工业经济,特别是重装基地建设不可能取得这么好的发展。”
世界高铁看中国,中国高铁看华东。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同行,服务华东地区高铁与地铁发展,取得突出成效。学院与上海铁路局实施战略合作,共建全国一流的高铁综合实训基地,培养复合型的高铁技术技能人才,助推上海局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与各铁路企业合作建成真实设备、仿真运行的国内首家高铁教学站场,拥有与铁路正线对接的1200米线路和2个车站,大幅度提升了教学、培训、鉴定、研发和服务水平。学院与南京地铁联合成立全国首家地铁学院,在为其输送员工的同时也为长三角其他城市地铁公司培养人才。学院发展赢得了国际声誉,是欧亚(太)交通高校国际联合会副主席单位,成为著名高校韩国交通大学的交流生合作院校。
二、助力“三农”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直面农业、深入农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校涉农类专业能否服务“三农”,毕业生能否“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关系到县域经济转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2010年,畜牧类技术人员中具有专科学历的比例由9%提高到20%,增长幅度在一产和二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领先,反映了高职院校畜牧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具有较好的对口率、稳定率和服务“三农”贡献率。
江苏农牧职业学院服务现代农牧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学院与泰州市政府合作,投资3.3亿元在农业综合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医药高新区分别打造了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倍康药业有限公司和中药科技园三个产学研基地,培养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由教师、学生、行业技术骨干组成六大科技创新“混编”团队,实施“品种+基地+技术”服务模式,仅2011年就推广“苏姜猪”种猪4366头、销售商品猪21.2万头、“苏牧1号”白鹅62.9万只。近3年来,学院为畜牧行业培养和输送了12000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率平均在98%以上,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1/3来自铜仁,1/3来自省内其他地区,1/3来自省外,专业教学内容对接当地产业发展,80%的毕业生留在铜仁,为当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撑。学院通过开设农技“120”服务、“惠农快车”广播电台栏目、“农民之友”手机短信等,搭建“立体”农业科技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通过举办种植和养殖技术、茶叶加工技术及家政服务技能等短期培训,培养了一批产业大户、种养能手和创业致富典型。学院一批专业教师受聘县乡政府和企业任“技术帮手”“技术总监”和“技术顾问”等,发挥了科研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学院实施“一师一班一村一品”服务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近三年选派500多名师生开展进村服务活动,协助创建省、市和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48个,例如松桃苗族自治县水竹村得到学院服务工程助力,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600元增长到2011年4260元,成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三、助力高质量城镇化建设
高质量城镇化将是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高职院校落户中小城市、落户小城镇甚至乡村办学的人口集聚效应,及其具有的人才吸纳、人才回哺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使高职教育成为新时期高质量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力量。
办在宁安市桥头村的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坚持乡村办学不进城,坚持直接服务“三农”,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学院毕业生刘彩华回乡创建大型农业合作社,2012年合作社产粮3600吨,创效益1000多万元,成为全国五大种粮标兵。学院发展促进了当地乡村发展,形成了高职校区、人文社区和科技园区“三区融合”的良好格局,以此拉动温春镇整体搬迁至学校所在地桥头村,以吸纳农村人口为主形成8万人的规划规模;而依托学院发展的新镇,则将成为联结牡丹江市与宁安市之间同城化发展的关键节点,助推区域城乡一体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德阳市的罗江县引进民办高职学院,成为县城社区发展的重要基地。该县在新城建设过程中,把支持民办的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将其放在县域经济社会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战略中加以谋划。县政府与学院签订政校合作协议,投入2450万元在学院内共建图书馆、体育馆、体育场等,既为师生所用又向市民开放;为优化学院周边环境投入1700万元修建了大学路、滨河公园,并开通了城市公交车;2012年县校共建四川省级“罗江高职教育园区”,县政府协调解决建设难题并给予税费优惠,如仅以拆迁成本四分之一的低价提供学院建设用地。三年来,学院在校生达到11000人,实现全县3.5万人次农民工培训。“县校一体,共建共享”,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隶属苏州市的太仓是一个东部发达地区县级城市,户籍47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20万,却聚集了过百家的技术密集型德资企业。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发达的高职教育已成为太仓市招商引资的一张名片而吸引了大量德资企业入驻。市政府坚持“瞄准产业设专业,建好专业促产业”的办学思路,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及时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并根据众多德国企业在太仓的聚集和迅速发展需要大量本地优秀技工的实际情况,主动出击打造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本土化新模式,在满足德企需求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依托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城镇化的道路。市政府充分发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资源的优势,强化社会培训,拓展国际合作,为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四、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均衡,一批民营小微企业异军突起,但其技术技能人才匮乏、技术创新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也逐步显现。高职院校主动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结构,强化技术研发服务,培养紧缺人才解决企业难题,有效帮助化解了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人才和技术瓶颈。2012年,全国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有近六成,在5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约三成,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动中小微企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广东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一镇一品一专业”的“政校企行”合作育人模式,成为“地方产业升级发展的给水泵”。学院围绕全市15个省级产业镇、2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把发展之根深植于镇区、企业的沃土,在专业镇区建立“南区电梯学院”“古镇灯饰学院”“沙溪服装学院”“小榄工商学院”等产业学院,紧贴地方产业需要优化专业、培养人才。学院96%以上毕业生在本地中小微企业就业,被企业称为“能干活、留得住、善创新”,为中山市改革开放初期依靠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
甘肃的武威职业技术学院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地方经济取得成效。学院围绕地方新兴产业,新增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太阳能光热技术及应用、设施农业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等15个新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做到“双九十”,即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本地生源毕业生留本地就业的比例超过90%,服务企业发展,助力武威市“城乡融合”“工业强市”和“生态立市”战略,形成与区域发展相生相伴的良好态势。
浙江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当地经济主战场,主动服务中小微企业,与民营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学院与当地35个行业协会、307家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设有省轻工机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市服装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市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市和院级研发服务机构38个,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和转型升级,为中小微企业服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学院还与永嘉县政府、瑞安市政府共建永嘉学院、瑞安学院,助力县域经济转型,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报告范文4
假设小张是一名职业学校学生,他从学校一毕业(18周岁)就在一家汽车厂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又假设小张的工作岗位是钳工,主要任务是加工汽车零部件,并把加工出来的汽车零件按照装配工序要求进行组件、部件装配,且通过调整、检测和试车等程序使之成为合格的产品。再假设小张工作的岗位和这家汽车厂的汽车制造技术四十年没有变化,不仅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和汽车生产工艺流程没有变化,而且汽车零部件加工所需要的工具也没有变化。果真如此,职业学校的办学就简单了,它只要对汽车厂钳工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课程,然后组织教学就可以了,当前流行的“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原理大概就是如此。如果小张在三年职校生期间掌握了钳工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便不愁度过四十年的职业生涯。
关键是上述假设几乎都不成立。第一,职业学校学生在学校里学什么专业,离开学校未必就从事与此相关的工作,也就是说学服装专业的,不一定就去服装厂的流水线上缝制加工衣服。前些日子到一所职业学校调研,有老师就跟我说他们学校服装专业的学生很多都到酒店当服务员了,原因是嫌服装厂工作辛苦。《2012年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上说,中职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达到73%(高于67%的全国2009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我看这个数字有点高,即使这个数字是真实的,那也还有27%的学生学非所用。
第二,职业学校几乎没有一个学生毕业后在一个单位一直干到退休。“从一而终”的员工现在很难找,尤其是大多数到二、三产业工作条件和薪酬皆不理想的岗位就业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留得住”更是一句空话。虽然,我没有找到职业学校毕业生转换工作的精确数据,但在当今这样一个工作不稳定(以美国为例,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经济系主任斯蒂文斯说,一个人一生从事七份工作;据美国劳工部门估测,美国现今的大学生到38岁为止做了10到14份工作。其中四分之一的人每份工作时间不超过1年,二分之一的人每份工作时间少于5年)成为常态的情况下,职业学校毕业生频繁更换工作怕也是普遍现象,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的“短工化”就是个证明。
第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明,以及新工艺、新工具、新装备、新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生产过程的技术更新速度加快。看一看最近几十年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便可明了一切。汽车本来是偏向于机械配合的一项技术,可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已经由单纯的机械产品转变为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汽车电子技术已经全面覆盖汽车行业:电喷发动机、电动车窗、电动座椅、电控车身稳定系统、电子显示屏、电控悬架等等,汽车电子技术已经成为汽车技术进步的最大源泉。汽车如此,其他产品也不例外。
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报告范文5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现状;教育问题;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1 ― 0148 ― 03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当前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如何调整战略应对挑战,主动适应人才市场变化的新格局, 是当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1.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但高层次就业难度增大
据统计,普通本科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1.8%,与2012届(91.5%)基本持平,而高职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9%,比2012届上升了0.5个百分点,超过了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增速。高职院校毕业生与本科生的就业率差距持续缩小,就业前景持续乐观,甚至一些地区还出现了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本科生的情况。尽管如此,高职学生的就业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在光鲜的就业率数据背后,是高职学生对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的低要求。调查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的本科毕业生的初始待遇要求多为月工资2000元以上,而高职毕业生则为1500元,相差1/3。〔2〕待遇要求的差距带动了就业的上升,这其实是就业难的一种变相表现。目前来看,高职就业的领域主要集中于“蓝领”甚至“灰领”的低层技术和底层服务岗位,而本科生多集中在“白领”的管理岗位。这是因为高职的教育层次还比较低,技能单一、“粗笨重”的工作还是主要的就业方向。在更高层次的岗位就业,对高职学生来说还有着很大难度。
2.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明显
进入21世纪面产业结构和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而我国的高职教育结构没能及时的捕捉市场就业信息,致使某些传统的专业就业非常困难,毕业的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是同一个院校的学生,因专业的不同就业情况也出现明显差异。我国的高职院校大体分为综合类院校、文科类院校和理工科类院校,专业包括法学类、历史学类、工科类、医学类、理科类和社会学类,甚至还有军事类高职院校。工科类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普遍较好。麦可斯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等属于就业中的绿牌专业,即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需求不断增长型专业,而“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等偏文科专业则为红牌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较低,失业风险高的专业。〔3〕
3.高职就业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批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人才。从人才的地域需求层次上看,按一般就业理论来说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越大,对于低层次人才的需求量越少;而经济落后的区域,对较低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但在现实中,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发达地区城市对较低人才的需求量反倒比较大,高职院校在这些地区的就业率普遍较高。有统计,自2004年以来,市场经济发达的南方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明显上升,甚至超过了本科生,而市场经济相对落后的北方各省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非常低,远远低于本科生。可见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地区间高职学生就业差距的主要原因。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在我国地区之间存在着一个阶梯型的就业递减趋势,东南沿海就业率最高、中部地区就业率较低,西部地区就业率更低,处于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总体就业率出现不同的差距。在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反向匹配,是因为部分企业出于人力资本考虑,不愿意招收本科、研究生等较高学历层次的人才,更愿意招收薪资要求低又能使用的低层次人才。
4.个体、私营企业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或通过竞聘等方式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或选择考研继续深造,而到生产企业就业的人数不多,而且大多数毕业生考虑到待遇和工作稳定等问题尤其不愿意到个体、私营企业里去工作。高职毕业生在考研和公务员考试时受到学历和专业的限制,非公有制企业成为了他们就业的主要渠道。2013年全国高职毕业生中有66%在民营或个体企业就业,只有15%在国有企业就业,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则更少〔4〕。有学者对浙江省高职生就业去向进行回溯式统计发现,2011年毕业的高职生与2001年以前的相比,高职生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比例竟下降了28.3个百分点,而在民营企业工作的比例则提高了29.8个百分点〔5〕。从总体上来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之路还是非公有企业,就业渠道显得狭窄。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1.高职院校的定位不准确
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高职人才的培养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定位问题应该是高职院校首要考虑的问题。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发展定位上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一些高职院校虽然是以高职院校的身份存在,但在专业的设置上完全照搬本科专业的教学模式设置专业,专业设置没有特色,教学中过多的强调理论教学,很少有实践教学,把本科教学的方法引进过来,这样就形成了高职的专业设置、本科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理解不透,掌握不全,这与学校的发展定位有很大的关系;二是高职院校梦想成为普通本科院校,盲目追求“专升本”来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在全国高校中存在着一些中职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再升格为本科院校的现象,甚至有些升格为普通本科的院校开始联合培养研究生。好多公办职业技术学院不安心在高职院校上办学。我国的高职教育出现的这种现象导致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定位飘忽不定,学校以本科生的教学方式办学,忽略了学生的技能训练,人才培养质量严重受到影响。由于学校的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办学模式与市场脱离,不了解市场和行业需求的人才种类,也导致高职毕业生走向社会没有适合的岗位而无法就业。
2.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
许多高职院校都是从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过来的,在专业设置上都一直沿用以前的专业设置,专业的设置已经与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专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部分专业老化,新设置的专业没有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的需求;有些专业是本科专业的缩版,没能体现高职教育的功能和特点,以至于所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由于这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明确的职业和岗位的针对性,因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明显不足。高职院校的好多专业设置不理想,冷门专业或就业面太窄的专业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之一。总体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专业设置盲目性和粗放性,与各个高校设置的专业具有重复性;二是某些专业设置过于狭窄,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不强,过渡的细分专业反而造成就业难的问题;三是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性,某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对市场没有准确的分析和调研。
3.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陈旧
高职院校的教学与本科院校的教学课程设置不同点在于坚持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以培养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为主线来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中偏重理论基础教学,轻视实践技能培训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受以往的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学中过于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中依然沿用本科教学的模式,把高职课程划分为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三个阶段的学习,高职的三年学习期内,前两年学习基础知识,第三年进行野外实践学习和训练,这样的培养模式与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没有差别,也没有高职培养学生的特色。二是教学改革不能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对市场人才的需求趋势不能及时的做出预测,反应也往往滞后于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因此,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培养上不能依照市场的要求而是按照学校的教学实力和本科生的教学模式去做,这样必然会给学生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即毕业等于失业。培养的学生无业可就,高职院校的存在就毫无意义。
4.师资建设存在严重问题
师资力量是影响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提倡“双师型”人才建设,即不但要有教师资格,还要有职业资格,这样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但是我国的“双师型”教师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不高,严重威胁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计划。目前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师生比例失调。高职院校大规模的招生,而教师急缺,特别是具有高级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双师型”人才更是稀缺。二是教师的年龄结构普遍不合理(要么偏大,要么偏小),学历总体偏低,社会实践经验不足;三是学校的专职老师和兼职老师的比例不合理,专职教师占比过高,而兼职教师数量太少。兼职教师是学校从社会上聘请的技有专长的从事实践工作的能工巧匠,他们的实践能力强,技能高;而我们的专职教师往往理论水平高,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不合理的专兼职教师比例,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实用技能的培养。
5.实训基地建设无保障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师人才的地方,技师人才的培养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有设备齐全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不可缺少的教学设备。但是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条件十分落后,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实训计划和教学效果。高职院校的特色关键在于实践教学的质量,这是区别于本科理论教学的重要标志。现在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经济实力有限,无法购置高成本的实训设备,因此出现了教学中的模拟和假象教学模式,以模具的演示或幻灯片的演示代替实践教学,使学生缺少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6〕 校外实训也是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关键,可是许多企业出于自身设备成本的考虑一般不会让学生去实地操作,怕损坏设备,使学生的实地训练不能有效地进行。总的来说,学生的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学校的一个负担,资金的不足使实地培训无法顺利的开展,不能保证学生的实践教学。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1.科学定位,形成鲜明办学特色
要提高高职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必须考虑学校的办学方向,对学校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应该是立足地方,依托行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就业问题理应放在发展的主要位置。面对高职教育的新形势,高职院校应当有科学合理的定位:一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学校应该按照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标准,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理论教育的同时,尤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各行业第一线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二是办学层次定位。按照我国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政策,将学校的办学层次定格在三年制大专水平上。高职人才的培养上不需要大而全,要小而精;专业要向精品化、高技能方向发展,培养一批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和设置专业
专业的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和方向,也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同于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专业设置必须结合市场需求的职业岗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着眼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就业为导向,要深入研究市场的需求变化和就业形式,及时掌握人才需求信息,要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及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边缘学科和专业。专业的设置必须注重以下两点:一是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二是专业设置要有特色,专业设置以行业发展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的需求设置专业。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建立联系,共同开设企业需要的专业。
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教师是关键,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中师资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加大培训力度和高薪聘请等方式进行解决。首先,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从学校领导角度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职称评聘、教学奖项设置等方面对这样的教师进行照顾,以起到导向的作用。其次,要进行资金投入,对教师进行大力培训,为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助力。再次,对校外兼职教师的聘用上,要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只要他们真有能力,那么学校大可以对他们进行工资及人事关系上的特殊照顾,使他们更愿意到学校来。这样既可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又能成就自己的事业,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其基本功能为完成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并逐步发展为培养高职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基地。〔7〕 可以将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校内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等“硬件”设施是高职院校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场所,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各院校应当重视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一批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更新或升级改造原有基地设备,为加强实践教学、开展实习实训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同时要与社会上的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利用他们的场地设备建立实训基地。可以采用租借、共建等多种形式,让企业和学校都获益。
5. 加强就业指导
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学校就应该通过始业教育等方式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以便学生能围绕自己的职业目标展开学习活动,并参加与职业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学业和就业的紧密结合。通过明确职业目标和制定职业规划,不仅可以提高与职业相关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避免产生不切合实际的心理预期〔8〕。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帮助他们克服等待观念和依赖思想,树立就业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能力,鼓励他们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竞争拼搏。
〔参 考 文 献〕
〔1〕纪杰.教育公平视角下的我国“部属高校”政策审视〔J〕.理论导刊,2014,(03).
〔2〕〔3〕〔4〕2013届半年后就业率达91.4%〔N〕.南方日报,2014-06-10(A2).
〔5〕朱兆平.高职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以浙江省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3,(03).
〔6〕程桂花,等.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