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机械研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机械研发范文1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国际; 发展; 启示。
中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渡阶段。依靠消耗水资源、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药化肥等物质来发展农业已经难以为继,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资源日渐耗竭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经不可行。2012 年中央 1 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农业机械是先进科技的重要载体,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新时期,中国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农业社会化组织化的实现过程中,农业机械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美国、法国、英国、荷兰、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在 20 世纪 40年代后先后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从农业机械类型来看,大型农业机械是以美国为代表,中型农业机械是以法国为代表,小型农业机械是以日本为代表。本文通过考察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一些做法,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及经验。
1.美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美国自 20 世纪 40 年代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农业机械化。20 世纪 70 年代完成经济作物的全程机械化。20 世纪 90 年代国内农业机械市场日趋饱和,销量大幅下降,主要是更新、换代、开发新品种,当前主要是以出口为主。目前,电子计算机、卫星通信、遥感技术等高端技术正被美国农业机械的制造、科研部门应用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上,从而实现拖拉机等农业机械的无人驾驶、自动操作、自动监控等,农业发展模式向精准农业发展。同时,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高度重视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械的推广和使用。其农业机械化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农业机械化链条分工明确。 目前,美国农业机械从设计、制造、销售到培训、使用、维修服务等,均在市场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1]。农业机械化链条主要有 3 方: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农业机械销售服务公司或商、农场主。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承担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开发、改进和制造农业机械。在研发方面,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可以联合美国农业部和州立大学的相关研究机构,共同开发新产品;有实力的企业也可自己研发。一般大型农业机械公司,如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其科研和技术推广在农业机械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些公司都设有向农场主培训农业机械使用和保养技术的相关部门,各大公司还都办有技术培训学校,辅导本公司出产产品的使用与修理技术。有些制造公司还设有田野服务工程师,分赴各地农场手把手讲授机械技术,以便最及时、最直接地把新技术传递给农民。
农业机械制造企业主要是通过在各个地区委托经销商销售农业机械,其本身是不零售农机具的。各个经销商除销售产品外,其业务还包括农业机械零配件销售和维修保养;同时,还要示范和推广新式农机具,培训机手,租赁农业机械,建立耕地、播种或其他专业服务公司。
农场主作为农业经营活动的主体,整个的耕种收过程,可以自己购买农业机械自己完成,也可以请农业服务公司。
(2) 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政策。 美国政府重视农业机械化科研投入。自 1958 年以来,美国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以 8%的年增长率逐年递增。另外,美国政府对农场主农业机械使用的扶持力度也尤为重要。美国对农用柴油、汽油实行免税。除此之外,许多州还制定了各自的免税政策, 如明尼苏达州的农业机械减免税法令、科罗拉多州农用设备的销售及消费税的免税政策、加利福尼亚州农用设备与农用运输车辆税法案等[2]。
(3) 严格的产品责任制度。 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 美国政府通过一些法律法规来确定产品制造者、销售者的赔偿责任。农业机械制造商要为每台主机购买产品责任险,农场主或农业机械服务公司要为机手购买保险。农场主或农业机械服务公司、机手、保险公司三方需要签订合同,如果发生安全事故,法院裁判的依据就是三方签订的合同。如果发生农业机械质量事故,农业机械质量委员会要对事故进行鉴定,并提交报告,交由法院裁定。另外,还制定了较完善的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产品责任法和安全技术标准两者相互配套,这样促进了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大幅提高。
(4) 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体系完善。 美国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比较多,包括农业机械合作社、农业机械协会、农业机械制造商相关服务部门、农业机械经销商等。为了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尤其是基于对一些大型而又昂贵的农机具的需求,农场主一般都会加入农业机械合作社。农业机械合作社向社员提供农业机械化服务,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些合作社的收入主要用于设施的更新和维护。
2.法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1950 年前后,法国实现工业化,从而有力地带动农业机械工业的大起步和大发展。政府通过改造小农经济的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土地集中政策,推动农场经营规模扩大,以及出台向农场主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农业机械价格补贴、减免税收等法令和政策,这些措施大大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发展。到 1970 年,法国农业实现全面机械化。法国农业机械化的经验具体有以下几点。
(1) 对农业机械实施补贴和减税政策。 在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初期,国家对农场主 (农户) 给予补贴、优惠贷款等扶持政策,以鼓励高效低耗、高技术含量的专业化配套机具的推广。如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法国政府一直对农用燃料实行减税15%的优惠政策,有些年份该项减免达到了法国整个农业预算的 23%。20 世纪 60 年代,政府又规定,给予购买拖拉机的农场主 20%~30%的补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和稳定发展,目前,这些补贴、优惠贷款政策已比较少用。
(2) 推 动共 同 使 用农业 机械 的 合 作 社 的发 展 。为了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并解决购买高价格农业机械所面临的资金约束,法国政府鼓励农户建立集体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专门合作社, 这是一种世界著名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组织,被称为“居马”,在法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组织的主要经费来源是社员交纳的会费和农业机械作业服务费。法国政府在资金上给予这种合作以支持,如通过“居马”购买新农业机械设备,可获得 20%~40%的支持。
(3) 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注重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 法国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在产品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随着农业机械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研发成本也就不断增高。这些企业技术研发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提高机械使用效率、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最大限度保护机手的安全。另外,制造企业都十分重视产品的质量控制,每个车间均有质量检测室,严把每道生产工序的质量关。
3.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 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是以水稻机械化为重点,逐渐实现全面机械化。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为主要目标,坚持实行农艺和农业机械相结合、国外引进与本国研制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从恢复走向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面机械化,其水稻生产机械化处于世界最高水平。
(1) 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进入恢复阶段,劳动力开始从农村大量涌入工业领域。同时,食物的需求大大增加。于是农业机械化势在必行。日本政府于 1953 年颁布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主要采用有计划地引进高性能、高质量农业机械进行试验、示范研究、促进适用性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应用,建立农机具的检验检查制度,健全农机具试验研究体制并确保研究经费等措施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了推动农业机械的采用,建立农业机械化试点。政府直接指定几个村子,让他们租用一些高效农业机械,诸如大中型拖拉机等(全部为进口机器,因那时尚没有国产品)。从那时开始,用机械化方法从事农业生产达 7 年。每年对机械化生产的影响和作用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分析,以便总结出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另外,为了使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与日本农业机械化发展实践相适应,还多次进行修订,并明确规定了政府的职责:①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 包括购机贷款优惠和无偿援助计划。②引进、试验、推广高性能、高适应性的农业机械。③对农机具性能和质量进行检验检查。
(2) 对农户购买高效农业机械补贴力度大。 日本从 1960 年颁布 《农业基本法》 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购买高效机械和设备实行补贴。农户如果购买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农业生产和加工的机械,政府给予 50%的购机补贴,除此之外,政府还给予农户长期低息贷款的优惠政策,利率一般比市场利率低 30%~60%。这一政策一直延续了 40 年,直到2004 年终止。
(3) 建立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和研究机构。 日本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设立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农林水产省于 1960 年在茨城县新设立了一个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作为直属的机关。此后各道府县逐渐都开始设立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中央政府对地方农业机械化培训机构的各种建设活动经费给予 50%的补贴,这些机构主要的培训对象是农民,尤其是新生代的农民,主要提供驾驶技术、操作方法、农业机械保养检查等培训。1962 年,日本成立了农业机械研究所,这是一个半官办的合作组织,其经费由政府和私营企业共同提供,主要从事农业机械研究、改进和试验工作,是一个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为目的的权威性机构。
(4)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健全。 为日本农业机械化提供服务保障的主要是日本农协和农业机械企业。农业机械企业在产品质量改进、机具维护和机手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日本的农业机械制造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各大农业机械制造公司一般都专门设有技术研发部门。农业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设计人员经常深入到农户的田间地头,听取农民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和升级技术。同时,在制造过程中还通过建立严格的产品检验制度来保障产品的质量。除工厂自检外,农协也对出售给农民的农业机械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其检验机构主要是自己的农业技术中心。
农业机械各个生产单位都把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各制造企业都会举办技术培训班,以便农户有效率地操作农业机械。农协经常对其农业机械技术指导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这些技术指导员再对农户进行指导。另外,各县也有其他各类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机构,对农民进行农业机械技术培训。农协还负责办理农业机械购机政府补贴的相关事宜。
二、对新时期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启示。
1.政府的大力扶持 从国外经验看,发达国家在农业机械化实现过程中,政府的助推作用至关重要。首先是都注重农业机械化的法律法规制定。各国无一例外地都颁布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此作为政府促进农业机械化的依据。并且,在内容设置上,从援助资金到安全管理等,事无巨细。同时还制定了配套的法律法规,如日本的 《农业现代化资金补助法》 等;为了与发展实践相一致,还不断地对《农业机械促进法》 进行修订。其次,政府农业机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贷款等政策。国外对农户购买农业机械都给予比例比较大的补贴,尤其是高效农业机械。中国 2004 年才颁布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时间尚短,个别内容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财政补贴也才刚实行不久,补贴的额度和范围还比较小,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愿望和农业发展的需要。
2.大力发展和建设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主要以农业机械企业 (制造企业和销售企业)、农业合作社 (或农协) 和政府培训机构等为主体,尤其是前两者,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保障。农业机械企业通常都设置有培训、技术指导等部门。这些服务组织沟通农民和企业,以及政府三者之间联系。中国农业机械企业一般重生产 (或销售) 而轻服务,尤其是与农户的沟通和对农户培训更少。中国 2007 年才颁布了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较晚,农业机械合作社在法律规范和管理上都存在经验不足、水平低、规模小等问题。因此,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是中国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3.加强农业机械的技术创新能力 国外的农业机械科技体系相对比较完整,不仅科研机构参与其中,农业机械企业更是有自己的科研部门,尤其是大的企业。另外,因地制宜的设计制造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机械也是中国值得借鉴的地方。美国是以大型农业机械为主;法国是以中型农业机械为主,以葡萄种植设备著称;日本是以小型为主,尤其是以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著称。中国也应该根据各地区农业经济特色以及农业生产的需要,生产科技含量高、性能先进、坚固耐用、质量好、操作方便的生产工具。
参考文献。
[1] 杨春君。美国农业机械化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 (6) .
农业机械研发范文2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业机械化;华宁县
农机推广在推动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制造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实现主要依托于农机推广工作。农业机械和农业新技术主要通过农机推广体系才能更好的融入到农业生产中,真正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才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业劳动强度。但是在实际的农机推广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部门设置不合理,推广经费不足,推广手段落后等情况,使得农机推广工作开展受到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发展的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农机推广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的原因分析
首先,农机推广机构设置不科学,乡镇农机推广工作部门被兼并,转变为综合服务部门,部门需要承担多种工作职能,农机推广职能被削弱。其次,农机推广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推广手段严重落后。农机推广机构的办公经费主要来自于地方财政投入,由于财政支持严重不足。为了解决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福利待遇问题,经营就成为农机推广部门的主要工作和职能,重视经营,轻视农机推广,农机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和服务性职能不能全面发挥出来。由于资金紧张,推广经费短缺,农机推广工作所需要的仪器和设备都十分短缺,设备陈旧,严重影响到农机推广工作的高效开展。再次,农机推广工作政策支持能力不足。由于政府部门对农机推广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对农机推广工作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现阶段,国家和地方颁布出台的政策法规多数都是宏观方面的,缺少具体可操作性的措施,政策和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农机推广部门在整个系统中可有可无,农机推广工作得不到上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第四,农机推广工作队伍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机推广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和理论素养要求很高的工作,但是目前的农机推广工作人员多数都不是从事农机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半路出家,又缺少相应的培训机会,并不能适应新时期农机推广工作的新要求。最后,农机推广工作不能和市场发展有效结合起来。目前农机推广的重大项目和成果都是由各级政府决定,但由于政府部门对农机市场了解不够充分,缺乏对新引进农机设备和新技术必要的测试、试验和研究,对农机和农机技术的先进性、适应性不能做到科学评价,导致了农机推广工作往往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1]。
二、加强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机械发展的对策分析
1、立足实际,强化领导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职责,落实任务目标,为做好农机科技推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积极争取、落实农机推广经费,优化人员结构,改善装备,完善设施,增强农机推广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职能,为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同时,抓住当前各级政府重视农机工作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支持,以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增强装备力量,提升技术能力。加强推广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提高全员素质,保障农机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2、切实把握农机推广的工作重点
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依靠项目带动,重点抓好玉米先进适用技术和机具的示范和推广工作,使其快速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具体抓好了两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努力拓宽农机技术推广领域。重点围绕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玉米机械化直播、水稻机械化直播,积极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创新示范[3]。二是突出抓好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按照不同的区域特点和不同的技术要求,建立不同形式的农机科技示范园区,树立样板,做示范,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应用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
3、切实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首先,做好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宣传、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购机补贴惠农政策,引导带动农户推广使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同时做好农机新技术的宣传,培训、示范等项服务工作。其次,因地制宜示范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深入乡村、农户家中开展农机化调研工作,了解掌握各地农民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需求,对农机市场需求做到心中有数,因地制宜示范推广适合当地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最后,做好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使用过程中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工作[4]。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农户家中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培训、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农户在使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示范户提供技术保障。
作者:普正荣 单位:云南省华宁县农机管理服务站
参考文献
[1]刘登权.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5(36).
[2]米久芳.立足基层农机推广现状切实做好农机推广工作[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01).
农业机械研发范文3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县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得到足够重视。为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我们总站抽调职工深入村屯农户,针对我县农机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县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省处于上等水平,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名列前茅。截止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51.73万千瓦,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66%,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9,651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7,512台,拥有配套农具19,975台,水稻育秧大中棚20,000栋,水稻插秧机5,713台,播种机3,129台,联合收获机1,389台。现已组建水田农机作业合作社6个,水田农机作业协会18个。水稻生产普遍应用机械播种、大中棚育秧、机械插秧、机械收获,旱田也是机械播种、机械中耕、机械收获;水、旱田均采用机械整地等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调研表明,制约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程度不高,存在误区。
接受调研的大部分农户对大型农机具整地、播种、收获作业给农业生产带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灾能力、节种节肥、减少粮食损失、增产增收、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等作用认识不足不全。
相当一部分农户不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盲目地攀比,购置农机具随意性大,出现了各家各户拥有的机具小而全、品牌杂的混乱局面。全县水稻插秧机5713台,最佳作业期满负荷作业可机插114万亩,而实际机插只有80.5万亩,水稻插秧机利用率为71%。水稻收获机1,389台,可完成机收作业156万亩,而实际机收97.1万亩,收获机利用率为62%。拖拉机可进行整地、播种、中耕、田间运输等农机田间作业,可进行各种作业70天,而实际全县拖拉机平均作业只有30天左右,拖拉机利用率只有43%。
第二,农机装备配置结构不合理。
现有农机装备中,大、小型机车配置不合理,小型多而大型偏少。全县100马力以上拖拉机仅有12台,80-100马力才64台,一万七千多台拖拉机几乎都是中小型。在秋季深松整地、深翻整地作业中,只有100马力以上拖拉机才能达到理想作业效果,能够达到标准深度。我县每年需要深松、深翻整地14万亩左右,现有大马力拖拉机满足不了作业需要。小型机具作业达不到标准作业、作业质量不规范,不能进行联合作业,重复进地,造成土地板结,耗油增多,浪费能源。机多具少,机具配套比不合理现象比较严重。全县拖拉机保有量17163台,配套农具19975台(套),机具配套比为1:1.2,比较合理的机具配套比应该为1:3。农具相对的不足影响了农机效率的发挥,造成了农机资源的浪费。
第三,乡镇农机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发挥不明显。
乡镇农机服务中心设置地在农村,面对农民,本该是最便捷、最有效的农机服务机构,但近些年来,由于国家没有资金设备等投入,对人员培训少,没有办公地点、维修设施,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维修服务能力差,致使绝大部分服务中心有名无实,已基本失去了应有的服务功能,不能发挥正常的服务作用。
第四,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局面尴尬,教育培训工作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农机安全管理缺少刚性政策、法规支持,使工作经常出现尴尬局面。比如,农机安全检车没有上路权,为工作正常开展带来极大不便。又如,农用机车已达到报费时限而仍在作业,因为对此没有强制处罚规定,致使农机管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农机教育、培训由于近年的投入减少,缺少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薄弱,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五,农机作业合作社作用发挥不好。
全县20xx、20xx年两年分别在清河镇、祥顺镇、乌鸦泡镇、三站乡四个乡镇建立6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国家共补贴项目资金240万元。由农机大户出资牵头,其他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建立合作社。目标是通过装备大型机械,集中经营,产生规模效益,带动、辐射周边地区,起到示范作用。
从调研结果看,合作社自经营以来,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经营情况不好。其原因主要是,组建初始,由于分散农户每家都有较多耕地,自耕自种,效益可观,不愿拿出耕地入股,合作社就没有耕地股,合作社大型机具,无活可干,年作业量很少,直接影响收入,只靠对外零星作业来维持经营。
三、对策及建议
第一、对农民认识不高的问题,通过帮助农民分析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使他们提高认识,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要借助媒体作 用进行宣传。利用电视渠道,通过编辑播放通俗易懂的节目向农民进行宣传,让农民进一步真正认识农机。
二是要强化自身作用进行宣传。农机人要时刻把宣传农机化为己任,做到工作时间专门宣传,业余时间随地宣传,走亲访友顺便宣传,来人咨询借机宣传。
三是要调动乡、村干部作用进行宣传。乡(镇)和村直接面对农户,做农民工作既便利又有效,调动好他们的积极性宣传农机化,具有事半功倍的便利条件。
第二,对于农机装备配置结构不合理,大型偏少的问题,建议国家加大对大型机车的补贴力度,提高单台补贴额度,增加补贴机车数量,鼓励和吸引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针对机、具配套比偏低的状况,立足帮助农户制定可行计划,对利用率低的机、具通过组合或买卖等方式调剂余缺,按生产实际需要达到合理配置。
第三,对乡镇农机服务中心功能瘫患的问题,应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资金、项目、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使乡、镇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尽快得以恢复、发展、壮大,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农业机械研发范文4
【关键词】农业 农业机械化 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我国经济在快速、稳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稳定与支持,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升级,农业耕地不断被占用。为了提升农产品产量、质量,就必须采用农业机械化产品,通过技术与资金密集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商品率和资源利用率。因此使用农业机械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推动力量。
一、 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业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率很低,粮食产量的提高没有消除我国的粮食危机,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2) 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环境问题严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这就带来诸多的问题。3)淡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紧缺,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会出现缺水的问题,再加上农业淡水利用率低,就更加影响了我国的农业发展。4)农产品生产加工与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我国农产品加工利用率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农产品的安全也存在着较大漏洞,尤其在我国的广大农村。
(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的作用。
1. 农业机械化能保护农业耕地资源 我国的人口基数在不断增加,大量的人口需要发展、生活、住宿等各种资源的支持,但是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以每年33 133万hm2的速度减少,并且已经开荒的耕地由于保护不善,护理不及时,导致了水土不断流失,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上看,我国当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 km?,严重威胁生态安全。
保护耕地资源, 除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抑制耕地过量占用外,应用农业机械拓展新的可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也是有效措施之一。而且在开垦荒地、改造中低长耕地和草地改造,开发沙地、治理荒沙盐碱都需要农业机械控制和农业器材。通过工厂化的农业发展,可以有利于资金进一步集中至农业,而且可以通过集团改造和发展,还可以向空间、时间上发展,这都是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工厂农业化的发展就必须要有足够配套的机械装备。随着我国近年来对于耕地的保护与种植,有效的防止我国耕地进一步沙漠化,水土流失的严重性问题,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保护耕地依然任重道远,通过减少农业农药、化肥等污染可以降低耕地的损坏。所以说,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成部分。
2.保护淡水资源需要发展节水农业机械 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平均,为了保证耕地的使用和水资源的利用,长期以来,我国均采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不科学灌溉方法, 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5%左右,每年灌溉浪费的水相当于全国总用水量的40%。浪费的水资源不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而且调水已经占农业生产的重要位置。要保障水灌溉的正常进行,保护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的困饭中应当逐渐开发灌溉技术,通过使用国内外的先进灌溉技术,使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等不科学灌溉方法, 增加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45%左右,每年灌溉浪费的水相当于全国总用水量的40%。当前我国的喷灌面积已达80 多万 hm2, 滴灌(微灌的一种) 约313 万 hm2。节水机械化技术(喷灌、微灌) 与传统地面沟渠灌溉相比,已显示出节水、扩大耕地、增加产量的优越性。诚然, 节水机械投资较大,如按移动式、轻小型喷灌机组以及滴灌投资较大。但是, 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上认识, 国家应制定相应政策, 鼓励多道投资, 积极推进先进节水机械的发展。
3.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防护技术 现代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指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带来的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危害问题。在我国,当前主要是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和焚烧秸秆造成污染加剧的问题。长期不科学施用化肥、农药, 引起化肥、农药大量流失到空气、土壤、水中。粮食、水果、蔬菜等受到污染, 每年都有多起残留药物中毒事件发生,残留在土地里的地膜造成“白色污染”,每年6亿多吨的秸秆,大量被丢弃在田间或焚烧,成为农业环境的新污染源,甚至影响涉及国计民生的消防、航空安全。农业环境污染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
三、 结语
由于我国的耕地面积不足,淡水资源分配不均,而且能源利用率存在着各种局限性。因此面临着断增长的庞大的人口负担和日益恶化的农业环境的巨大压力, 依靠农业科学技术, 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消耗源、破坏生态、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靠天吃饭发展农业的路子, 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业机械化生产是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通过集团化的工厂耕地和农业发展,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必须重视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
参考文献:
农业机械研发范文5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对策
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农机拥有量持续增长。截止2012年末,同心县全县农业机械原值达27839万元,比2010年增长1.43 %,农机总动力达24.29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0098台。各类配套农机具2.13万台(套),机具配套比达1:1.68。
1.2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迅速提高。2012年完成机耕面积169.27万亩,机耕水平达78.17 %。玉米耕种收机械化水平80.39 %;小麦耕种收机械化水平56.89 %;;马铃薯耕种收机械化水平35.21 %。;其他作物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73.86 %。主要农作物农机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8 %,比2010年增长11.3 %。
1.3农机化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农机监理站机构健全,4个区域农业工作站均带有农机化技术服务职能。2012年全县各类农机人员13343人,比“十一五”期末增加12 %。现有农机维修网点72个,经营机构27个,作业服务组织18个,专业户376个。
1.4农机化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农业机械除农田作业外,在林果业、畜牧业、治山治水、小流域治理、农田水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5农机科技贡献率进一步增加。深耕(松)保墒、机械化肥深施、沟垄种植、机械覆膜种植、保护性耕作等大批新机具和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使农民增收节支1.82亿元,农机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科技贡献率达到17 %左右。
2 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有关部门对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意义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加之区域自然禀赋、经济发展的差异,造成农业机械化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2.2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装备结构不尽合理。部分农业机械老化严重,更新换代乏力。现有拖拉机大部分是超期“服役”的小型拖拉机,功能单一、机械状况差。动力机械小型机械多,大中型机械少。农田作业配套机具少,配套比低。低档次机具多,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机具和高性能机具少。
2.3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够平衡。
2.4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整体效益较差。
2.5农机化投入不足,发展步伐缓慢。
2.6农机推广机构设置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的要求,工作上下脱节,政令不畅,业务梗塞,效率低下,推广队伍整体素质下降,难以开展公益性农机推广工作。
3 农机化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3.1确定三个区域:按照东部旱作农业和生态建设区,王团、石狮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区,扬黄灌区粮食主产区,合理定位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
3.2围绕一条主线: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
3.3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整体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政策引导和农民意愿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二是坚持先进适用、经济环保,数量、结构、质量、效益并重,协调发展。三是坚持政策扶持,市场引导,政府推动,项目带动,法律规范的发展机制。
3.4抓好三个重点。
3.4.1在作业环节上,主攻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三大环节的机械化程度。扬黄灌区应大力引进、示范、推广玉米中耕、植保、收获这几个环节上的机械化技术。
3.4.2在基地建设上,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主导产业(马铃薯、玉米、保护性耕作、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
3.4.3在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上,针对本县山坡地多,可机耕地少,降雨量小的特点,重点突出旱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
3.5遵循以上发展思路,同心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3.5.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机化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争取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3.5.2稳定和理顺农机推广机构。按照《农业技术推广法》、《农机化促进法》的规定,依法保持农机队伍的稳定。
3.5.3加大对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扶持引导,切实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步伐。结合综合各种农机补贴政策,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农机大户,使之成为这些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促进机具、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组合,积极发展农机合作组织。通过农机合作组织的专业化服务推动土地合理流转、统种分管等形式下的土地规模经营模式,推动农机化的发展进程,提高农机化的作业效力。
3.5.4抓好示范方点建设。认真组织实施“整社”、“整村”、“整乡”推进计划,以典型带动、示范引导、工作推动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好特色产业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
3.7抓点示范,加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围绕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突出抓好玉米、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特色作物机械化技术、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工技术、设施农业综合配套机械化技术、地膜覆盖机械技术,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
3.8抓好推广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认真做好项目调查研究,多渠道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依托项目建设,全面推动同心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9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要立足大农业,抓好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推进农机标准化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促进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促进农业效益、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提高。
3.10多渠道增加对农机化的资金投入。建立以财政扶持和信贷支持为导向,农民和集体自筹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资体制。
农业机械研发范文6
关键词: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教育体系;
1.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东北三省的农机装备水平一直是处于我国农机前列的,而且近几年还呈现出了结构性增长的特点,尤其是一些大中型的拖拉机的发展非常的快,以2005年为例,我国的东北地区小型拖拉机的拥有数量是其他省份的两倍到三倍,而且农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再有就是农机队伍的不断壮大,因为在整个农业机械领域,农机服务体系的建设对农业的生产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农机服务体系也可以说是促进农业机械化实施的有效手段。
2.目前我国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2.1农业机械化的关注度不高
现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农机事业并没有引起基层政府部门的重视,很多的政府部门都还是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招商引资上,政府部门比较注重的是工业的发展,因为工业能够带动政府的政绩,所以就将农业这一部门忽视了,而且农机部门对自身在社会当中的宣传力度还有所不足,尤其是在农业生产的知名度上影响不是那么深,再有就是农机部门自身的体制存在问题,很多地区的农机编制常常被换用,很多被调到农机岗位的人员大部分都对农机了解不深刻,而且对农机管理人员的录用和调动也没有一个详细的具体的标准要求。
2.2专项资金紧缺
国家对农业机械的投资资金也是相对较少的,一部分农机部门选择的是将农机具一次性购入,但是这样的一种做法回收期较长,农民投入的风险较大,从整个东北三省的农机发展状况来看,其农业机械的投入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平衡性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大型农机具都很难得到推广和应用,一些辅的配套设施也与农机具的发展不像匹配,新型的农机具发展滞后,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制约农业机械发展的重要问题。
2.3对农机工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农机的制造业在整个农机机械化的实现过程当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其实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也有过曲折的过去,当时东北地区的农机具大部分都是由南方生产的,北方地区的农机具产品所占的比列是非常少的,在东三省,辽宁地区的主要产业是重工业,农业的发展相对比较弱,而吉林是农业的主要生产地区,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来看,吉林地区的农机工业也出现了下滑的现象,而黑龙江地区的农机行业近几年的状况一直不是很好,虽然黑龙江地区也尝试着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但是无奈受到市场经济的限制,使得很多的企业没有办法去进行配套生产,再加上农机制造企业的独立作业,最终导致大部分的企业都面临着破产倒闭。
3.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3.1转变农业发展理念
我国的各级地方政府要积极的响应农业机械的发展,尤其是东北地区,各级政府要积极的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还要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来颁布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将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都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同时也在法律高度上有了一个明确的界定,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3.2加强政府对农机资金的补贴
资金投入和财政支持才是确保农机化事业顺利进行的前提,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国家的相关补贴政策去执行,一般的补贴额度在百分之三十以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农机具的使用效率过低,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农机具,像联合收割机这种回收期较长的农机具,购买者所承担的风险过大,这也是购买者不愿意去购买这些大型农机具的主要原因,所以说对这些大型的农机具进行农机补贴,不仅可以让大型农机具的使用量增加,而且还能够进一步的调动购买者的积极性。
(2)政府部门对农机购买者可以实行贷款支持,支持的贷款额度可以控制在百分之五十以内,贷款的期限最多可以延长至十年,虽然说承担的风险还是有的,但是这样的风险是我们购买者能够承担的范围。
3.3加强东北地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加对险库的维修费用。尤其是乡村小型水利建设、农田排灌设备建设、排灌机具的维修改造、电灌站建设等,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抗旱和排涝能力,加强水土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农田现代化建设标准,要建一块,成一块,发挥效益一块。
(2)东北三省要建立粮食生产、调出调入和贸易等方面信息的定期收集和制度,对粮食生产、流通、库存、消费等情况,当年粮食播种面积情况,农户种植意向和存粮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和定向定点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