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难的科学实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比较难的科学实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比较难的科学实验范文1

一、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式,作为教师应该善于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自己。因此在进行科学新课之前,教师能适时适当地运用富有趣味性的趣味实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成功引导他们主动地去观察、去猜测、去思考。例如讲《研究磁铁》之时我用动画片“开心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当“小兔子的铁锹”被不明物体吸住之后,学生的兴趣高涨,各种各样的猜想都有,自然而然对于这节课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就增加了。在教学《固体的热胀冷缩》这一课时,我们进先行了“火能点燃电灯”的实验,实验前学生们怎么也不相信“火能点燃电灯”可后来却看到老师“真的”用燃烧的酒精灯把小电珠点亮了之后,整个教室一下只就安静了下来,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却又很想知道其中的原由,深深地被这趣味实验吸引了。像这样引导学生从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趣味实验不仅现象明显,而且操作简单,易被学生掌握。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预先向学生讲明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让学生自己操作。这样做既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生不仅能够亲自感受科学实验的魅力,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教学“三态的转化”一课内容时,学生一般比较难以理解三态转化需要的条件和发生的状态,这时我利用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在上课时我准备好酒精,在讲解三态转化的知识时,让学生把酒精涂在自己的手上,使学生亲身体会“蒸发吸收”反应;拿一块冰让学生把冰变成水,让学生认识到固体转化为液体的融化吸收效应,这些简单的趣味实验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同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利用趣味实验,强化学生的科学知识。

很多学生认为科学比较难学,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推理判断,他们总是记不牢,而且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利用趣味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强化科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时,学生对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很容易混淆,即使老师讲得再清楚,没有亲生经历的学生也会迅速遗忘的,不能理解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知识和现象。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我设计了一个学生亲自进行“白糖溶化变色”和“蜡烛燃烧”的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这两个实验在进行的过程中,开始都是形态上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到最后时颜色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一种不同于原来物质的新物质,这r就是“化学变化”。因此,“白糖溶化变色”和“蜡烛燃烧”在变化过程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存在。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实验,知道了这两种变化的实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很快理解了所学知识。

四、利用趣味实验,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科学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局面导致的后果是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比较压抑。课堂教学的过程,本质上体现的是教与学的动态过程。要使这个过程保持一种和谐的积极的状态,把握教学的节奏是至关重要的。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利用与所讲解科学知识相关的趣味实验适当的调节课堂气氛,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调动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影子》时老师提出了这样的疑惑,影子有什么特征,物体和影子有什么关系这些疑问顿时引起了学生对这课内容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自己设计实验证明,通过实验,每个实验小组测出的物体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的两个数据。在汇总后,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些数据从中可以发现所有的影子的长度和物体长度顶点连结图相似。这时老师再提问这是巧合吗?这个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教师继续鼓励他们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发现这是太阳的位置造成的。巧妙的问题设计带领学生渐渐走进了科学实验的殿堂,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效果不错。

五、利用趣味实验,变课堂为课外,拓宽学生学习时空。

比较难的科学实验范文2

关键词:处理教材;改进;自制简易直流电机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219-01

课本只是载体,我们不能仅仅教给学生教材,科学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学生亲历实践的过程,还给学生一个真实、有效的探究过程。为了更适应我们学生实际,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处理,使之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效果。以下谈谈我对《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的改进。

1.教材编写意图及存在问题分析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是围绕电能的转换开展研究,其中本单元第5课《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是以小电动机工作原理为主要探究内容,为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本课在关于小电动机的转动原理方面采用了玩具最常用的三极式直流电动机转子来进行实验,让学生体会电动机转动的原理。教材如此安排的最大优点是探究材料易找,每个学生都轻易获得并且亲自动手实验。

2.教材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两点

2.1 在制作实验装置中,支架的摩擦力和稳定性非常不好掌握,实验容易失败。在实际制作中,装置很难制作成功,原因是支架不易做得很牢固,用磁铁接近时容易把转子紧紧吸引到磁铁上,无法实现转动,另外给换向器供电的电刷很难做成柔性,要么太紧不能转,要么太松不能通电。

图1

2.2 原理过于复杂,不利于学生理解。三极式电机转子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克服直流电机在运转过程中的死点问题,原理比较复杂,学生不易理解,内容如此设计,学生对电动机转子上磁极的变换、换向器状态等很难理解不能较好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另外在小学阶段所说的直流电动机原理来说,电磁相互作用主要是导线周围的磁场与永磁铁磁场的作用(奥斯特发现的电磁现象,见图1),而玩具里用的小电机的主要是电磁铁的铁芯磁场与永磁铁磁场相互作用,后者效果明显但原理复杂,不宜在小学生中过多深入研究。

3.改动的情况

为了规避以上两个问题,更好地让学生对直流电机进行认识,我对本节课研究直流电机原理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如下调整:

3.1 用复习本单元第一课中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的磁场分布及与磁铁的相互作用情况;强化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使学生正确认识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3.2 用自制简易直流电机(见图2)代替书上的电机转子进行研究;自制简易直流电机源于第一课中的增强通电导线的磁性,是有科学依据,如此设计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这个简易电机材料易找,制作简单,容易激起学生的制作欲望,适合学生课外制作,课后指导学生自制。

图2

4.将书上的研究转成课外活动内容

鼓励学生利用废玩具进行拆解和研究。由于三极式直流电机转子的工作原理比较难于理解,不在课内进行研究,改为课外活动内容,指导有兴趣和能力的学生研究。

5.实际效果

在讲解直流电机的原理上,学生容易联系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学得更轻松,更容易接受。由于自制电机制作简单,材料易得,学生的制作兴趣浓厚,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提供了更好的激励作用。

在进行科学课程的教学时,要从周围的事物着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模式和做事态度。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是值得深入探索的。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 玄兆伟.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之我见[J]. 学周刊,2013,03:140-141.

[2] 柯欣. 小学科学实验中创造力培养的实施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13,09:99-102.

比较难的科学实验范文3

关键词: 初中科学教学 探究实验 实践能力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知识阐述和理论的建构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究得出的。但长期以来科学实验教学过于强调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探究,师生们重视的是实验结果或结论,而实验的探索过程反而被忽视,至于科学品质、科学态度的培养则更少,这已经成为科学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障碍。因此,实施科学探究实验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一、精心创设探究情境,突出探究实验活动

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实验。科学实验的核心是探究。在课堂中,教师应还原这种获得知识的自然途径,为学生创设相当的环境,再现未知的发现过程,使学生通过积极的科学探究实验,习得知识,培养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初中科学适合于科学探究的内容较多,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教材适合于探究的内容,精心设计探究情境。例如在学完氧气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之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设计过程就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我们可以设计如下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问题1:要设计一个制备气体的实验,你要考虑哪些方面?

问题2:设计怎样的装置可以使实验简便易行?

问题3:你能否设计一个随用随制的气体发生装置?

对于学生可能会设计出的各种方案,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是需要引进的,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设想,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充分展示设计思想。对于课本上的其他研究实验,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追溯科学家思考研究的源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求知的研究中来,从而使思维能力得到主动发展。

二、彰显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一些自然科学中实验是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重要手段。我们要特别注意恢复实验的探索本性,发挥实验在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培养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方面的作用。我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变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模式,在科学教学上就是演示实验―分析归纳―记忆―学生实验。这种模式虽然缩短了学生获得经验的时间,但约束了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可以改变这种教学模式的顺序即:布置任务―学生准备―动手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变验证性为探索性。例如在学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时,我在课前布置了“如何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如何验证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针对此,学生设计了各种方案,许多方案都闪烁着创造力的火花。

2.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初中课本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尤其是试管实验,演示效果并不好,许多实验现象后面的学生看不清。变这些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我引导启发学生探究:“运动的小车所受摩擦力越来越小的时候,小车的运动速度减小得更快还是更慢?”如果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就可以顺着这个方向推理想象,得出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所以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必须是学生亲自动手,来理解体会。通过让学生分组实验,我根据他们的实验、观察、思考,提出了实验中要收集哪些证据来证明假设成立,提出了该如何控制好实验变量,如让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小车开始下滑时手给小车的力要相等,水平面上的粗糙程度要控制好,毛巾要注意正反面要统一好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体会到的,如果没有让他们自己亲自做实验,就不会提出这样的真知灼见。有了前面的动手实验的基础,后面的推理过程也显得顺理成章,这要得益于学生真正理解了整个实验过程,即当摩擦力越来越小的时候,小车的速度是减小得越来越慢,则当摩擦力为零时,小车的速度就不变了。“牛顿第一定律”本身就是一个在理想状态下的运动定律,对学生来讲也是比较难的一个内容,但是通过这样的实验探究,学生体验了这个定律得出的过程。因此他们对这个定律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好。这样的探究性实验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其形成了自主学习的内驱力,而且帮助学生形成了科学概念,获得了科学知识,培养了学生实验能力。

三、开发拓展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开发拓展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上有些装置复杂的实验,费时费药品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的实验,还可以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动手动脑,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蜡烛燃烧的探究”的实验,书上有一步骤是这样叙述的:把罩在烛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实验效果都不理想。后来,我将这个实验作了变更:将烧杯移开火焰,倒过来之前,用一块玻璃片先盖住杯口,再把烧杯放在桌面,然后移开一部分玻璃片,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再盖住烧杯,振荡。这样效果很理想。

四、适度开展研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服务于生活。教师应鼓励学生用科学研究的方式,应用知识,通过科学实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如在学习酸碱度的表示法――pH时,我给每组学生一个试纸,让他们回家对一些溶液进行pH测定,并书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在学习酸碱指示剂时指导他们查资料,利用采集到的花瓣制作酸碱指示剂,并用自己制作的酸碱指示剂检验家里的一些物质的酸碱性。如在学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后,及时组织学生了解通常家庭的节电情况、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情况,通过实验探究并提出了节电的措施,还制作了太阳能热水器等模型。学生对这些研究性活动非常感兴趣,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发挥。

参考文献:

[1]浙江教育厅教研室.科学实验活动册[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比较难的科学实验范文4

关键词:类比法;物理量;比热容;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12-0037-2

物理量,就是人们用以作为量度物质的属性和描述其运动状态时所用的各种量值[1]。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对物理量的理解层次,直接影响着其对物理规律的建构和认识。所以,深化学生对物理量的理解,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量来源于生活量。在生活中,我们描述生活现象时用到各式各样的生活量,而其中有科学价值和物理意义的量,被科学家抽象出来,定义为物理量,方便于之后的科学研究。如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会学习长度、时间等物理量。这些物理量的教学难度不大。原因是学生在生活中一直在接触和应用这些量,且物理量抽象程度不高,生活量和物理量内涵趋近于同一,并无太大区别,学生易于接受。这也是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都把长度的教学放在了学生刚学物理这门课程的时期的原因。所以,生活中越是经常提及的量(如:长度、时间、速度、温度等),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障碍越小,此时,生活经验对教学起到正迁移作用。对于生活中不经常甚至从未提及的量(如:压强、电压、功、能、比热容、电场、磁感应强度等),在教学中物理量概念的建立和理解就困难。此时,生活经验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就减弱了很多。另外,生活量描述的随意性,更给物理量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起到了负迁移作用。例如:学生把重力等同于质量,认为压力大小都等于重力大小,摩擦力属于阻力等错误认识。

在抽象程度高的物理量的教学中,教师有时利用类比法,将学生不容易认识理解的抽象概念逻辑类比为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形象的概念逻辑,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理解规律。例如:在电流和电压的教学时会类比水流水压等。比热容是学生较难理解的物理量之一。教师对学生概念的建构和相应知识的应用都颇费功夫。很多学生在学完知识后,还是不能真正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认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多少就可以比较吸热能力。把“能力”混淆为“多少”的错误,究其原因,还是生活中根本不提及比热容这个量。而生活中的逻辑却经常用“多少”来描述“能力”。例如:吃饭的能力被描述为吃的多少,“饭量”这个生活量就是这么来的。由于生活中这种“思维的惯性”,负迁移作用增强,教学中就遇到了困难,很多学生学完比热容的概念,却又回到了生活逻辑中。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教学也必须遵从生活的规律,找到生活中合适的逻辑关系与科学中的逻辑关系进行类比,便可破解学生“思维的惯性”,使生活经验对物理学习产生正迁移的作用。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实际上就采用了生活逻辑类比科学逻辑,找到合适的生活中的事例促进学生的理解,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正迁移效果。如把吸热能力类比为生活中的消费水平[2],或者比为挖掘的工作效率[3]等。

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将生活中人喝酒的生活逻辑类比物质吸热的科学逻辑,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加深了对比热容这个物理量的理解。小组实验原理图和数据如图1和表1。

教师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科学逻辑的思维过程,纠正学生片面地、不控制前提条件地认为“吸热多的物质吸热能力强”的错误认识。此时,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但是,通过和多数学生的课下交流,他们虽然理解但内心总感觉有些“别扭”。而这里所谓的“别扭”,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概念的认知是教师通过建立科学实验的情景强加给学生的,学生不能将生活经验迁移到科学实验的理解中,自然觉得“别扭”。于是,笔者在完成比热容的教学之后,又做如下的三部分思维引导:

1.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比较人喝酒的能力,人喝了酒体温升高脸会红,若把刚才小组实验的过程认为是“水”和“煤油”两个等质量的人喝酒的话,时间物理量就相当于喝的“碗数”,温度物理量就相当于“脸红程度”,如何分析哪个人喝酒能力强呢?学生对“水”和“煤油”二人喝酒过程讨论的生活逻辑如表3展现。此时,将生活中人喝酒的生活逻辑类比物质吸热的科学逻辑,学生自然就不会感到“别扭”了。

2.学习了比热容的知识后,我们知道描述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即“比比谁容的热多”,那生活中我们经常认为“喝酒多”的人“喝酒能力强”就不“科学”了,“比比谁容的酒多”应该有个“科学”的物理量才行。此时,学生会对这种牵强地硬把科学和生活拉近的解释报以理解的微笑,“比酒容”这个“科学”化的生活量也跃然脑中。这样就通过幽默的方式深化了学生对比热容物理概念的理解。

3. 在吸热的科学实验中,我们不方便直接测量吸收热量的多少,保证两个加热器规格完全相同,就可以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吸热多少了。在喝酒的生活实例中,我们不方便直接测量两个人喝酒的多少,保证两个人喝酒的碗倒满相同的酒,就可以通过比较碗数多少来比较喝酒多少了。如此这般逻辑类比,深化了学生对科学实验中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理解。

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量来源于生活量,科学逻辑来源于生活逻辑。实际上,科学的创新和进展也往往受到生活的启发,科学上的已知和未知的真理也早已隐含于生活真理之中,利用生活逻辑类比科学逻辑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物理量的理解,对学生在今后的探究中建构科学知识和创新科学理论的能力素养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东亚.物理量在物理学中的作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6,25(1):29.

比较难的科学实验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突破;实验;局限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233-01

众所周知,科学一般是以观察、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分析、推理和判断,提出假说,再用实验验证、充实或修改假说最终形成理论的。没有实验就难以正常开展科学教学活动,脱离实验,科学课堂教学就失去了坚实的认识基础。同时,在科学教学中,仅仅依靠常规实验这单一教学媒体,存在着不少局限性。要优化科学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使科学教学中的实验与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媒体组合的综合教育功能。以便将抽象的、难以为学生掌握和理解的知识,形象、直观、简洁地让学生接受,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重点,逐渐养成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及学习科学思想的方法,更好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1.跨越时空的局限

有些科学现象或科学过程,利用传统的实验是不能或很难实现的。如太阳系的运转、分子的运动、玻尔模型等教学内容,由于受时空的限制,教学中难以用实验进行演示,模型展示又不易让学生对学习对象形成完整的科学形象。如果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成CAI课件模拟演示,就能突破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在教学"四季的成因"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美景,然后,再动画演示: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太阳照射地球角度的变化,从而使地球各地接受太阳热量不同,于是,产生了一年四季,从而使学生生动形象地感知一年四季的形成原因。又如,在"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学中,首先通过对植物生长的全过程的录像进行凝缩处理,把植物生长的漫长过程凝缩到几分钟里进行展现,从而突破时间的限制,使实验得以在课堂上进行。

2.突破实验条件不足的局限

有时如果因缺乏实验设备或仪器数量不足,或因为偶然原因导致实验条件不具备,教学便要受到影响。如在进行"光的色散"教学时,为了演示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的实验,有时会碰到没有太阳光,实验便不能进行。我们可以操作多媒体课件,让课件显示色散情况,且可分层次显示:一束单光照射到三棱镜后的色散情况;几束平行光照射到三棱镜后的色散情况;多束平行光的色散情况;红色光、蓝色光、复色光照到三棱镜后的色散情况。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无须过多地讲解,只需把握时机,用恰当的启发性语言进行适当地引导,而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得到了充分的观察、思考,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生动活泼地探索真理、掌握知识。

3.突破实验本身难度和可见度的局限

有些实验,仪器装置与实验步骤很多,实验中需几次重复,且人为的各种因素会拖延时间,教学任务较难完成,要达到理想效果很难,且有时现象和过程可见度小,不易被全班学生观察到,有的甚至根本无法观察到实验现象。这些都易让学生对其科学性产生怀疑,从而使概念的形成变得模糊。传统科学实验与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可突破这些教学难点,弥补传统实验可见度差的缺陷,从而提高实验效果,增强教学效率。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演示实验,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制作适合自己的录像带。教师在播放录像时,要注意暂停键等功能键的使用。边放边结合录像讲解,同时可配上声音的效果,让学生从声音、图像全方位的感受,如置身于其中,可有效地突出重点,易化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突破从现象到本质的瓶颈

传统科学实验与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符合学生"具体->半具体->抽象"的认识规律。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现代多媒体的实验大都包含在塔的中间层,传统的实验分布在塔底,而理论则分布在塔尖。这说明,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作为学习经验的手段,它具有介于学生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之间桥梁的作用,能大大弥补传统实验中过于具体之不足。学生从直观实验到图像替代再到利用抽象符号学习,是逐层发展的过程,恰能顺应学生抽象思维正处发展阶段的认识水平。所以,科学教学中,传统的实验与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既顺应了学生认识的规律,又适应了学生学习的需要。

5.变小容量慢速度为大容量快速度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传统的实验常常受制于实验设备条件的优劣和教师水平的高低,在信息传播速度方面显得比较慢,部分实验可见度和可闻性不高,而且传输信息的形式较单一,从而限制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传播容量。要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方法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向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多媒体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内容。例如,在教学"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可通过播放现成的一些科教片断,让学生了解诸如植物的结构,养分的输送,叶绿素合成有机物的原理,水份的蒸腾等内容,有效扩大教学信息容量。克服了传统实验中受实验条件的限制,无法直接观察和整个实验过程缓慢且繁杂的影响,可使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序,从而提高实验效果,增强教学效率。

6.让多媒体技术为实验的"节能增效"

比较难的科学实验范文6

关键词:实验教学;巡视;策略

有效的课堂巡视,可以从实验操作、实验记录、课堂纪律入手进行巡视。有些老师会犯巡而不周的问题,会落下个别小组;也有老师对不合“胃口”的记录视而不见;还有些老师淡化了学生的经验。笔者将结合一线教学浅谈巡视的一些策略。

一、巡而视之,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师的巡视是为了更好地“深人”学生,巡而视之,在科学实验中笔者认为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笔者执教三上《比较材料的韧性》,课本中呈现的材料是带有小孔的塑料尺、铁尺和木尺,实际上教具中的材料为塑料棒、铁棒和木棒,这无疑给操作带来了难度,我的做法是在材料的一端挂重物,为了不让重物滑落,就用手指抵住重物,我觉得较难操作,学生在用手抵住重物时的力度不好掌握,轻了要滑落,重了弯曲的距离就变短了,量弯曲的距离也是较难的,对于这样难度的实验,老师的巡视就变得尤为重要,我采取先整体巡视后个别巡视指导的策略,尽可能不落下一个小组,对于实验展开较为顺利的小组只需稍加停留,简单指导即可;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小组,老师一定要耐心指导,有必要的话,老师可亲自示范一组实验,剩余的让学生操作。在学生实验时,老师的巡视不仅要照顾到每个小组,而目对于一些:意外情况尤其要关注,问清原因。

二、巡而查之,关注学生的实验记录

很多公开课,老师会在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去巡视,既然去巡视,应该要落到实处,除了关注学生的操作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验记录。比如,涉及到数据的话,老师应该记下各小组第———手的数据,以便于更有效的汇报。市里有位老师执教《摆的研究》,有个环节是“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无关联的研究”,最后呈现的数据是这样的。这样的数据非常完美,学生顺理成章的得出了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没有关系。整节课似乎无懈可击,看来老师的巡视是有效果的,是不是真的是这样?事后了解到有一个小组原来的数据并不是一样的,后来偷偷改的,因为老师让做完实验的小组把数据展示在白板上,这个小组受到了其他小组数据的影响,所以他们在私底下偷偷改了数据,才有了这样完美的数据。如果老师能够在巡视时能够先记下各小组的数据,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汇报时就能发现改数据的情况,老师可以做相应的调整,培养学生尊重数据的科学态度。笔者在执教《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巡视的时候发现7个小组的记录单都写着实心木片是浮的,只有第8小组、写着实心木片是沉的,跟他们交流后,他们的看法是木片吸水后变重了,所以沉下去了。那么第8小组还要不要汇报?笔者认为必须要汇报,还要让全班同学一起来思考,同时也让第8小组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发现是有价值的,让学生明白凡事无绝对,总有特殊情况存在。老师在巡视学生记录的时候,不可打着巡视的大旗寻找所谓的“标准”答案,置其小组不顾,发现某些小组的记录跟结论相悖时在汇报阶段直接跳过,追求所谓的“平顺”,这样的巡视不要也罢。老师发现不一般的记录应该要与学生对话,或帮助或解答或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如果采取冷淡处理,长此以往,学生的实验兴趣肯定大打折扣,甚至对科学课丧失兴趣。

三、巡而亲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课伊始,老师应该以亲切的目光扫视所有的同学,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由于科学课的特殊性,基本上都是几个小组围坐一起,虽然铃声已经响过,还会有有些人还在“高谈阔论”,此时老师可以走下讲台轻轻地走进他的身边轻抚他的小脑袋或轻拍他的肩膀,相信学生会明白老师的用意。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讲课时或学生发言时也会有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老师可借机巡视轻抚提醒,既保护他误的隋况不宜直接否定,而是要先肯定学生的思考过程、再明察思维过程、规范书写过程。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去认识自己错在何方,同时善于抓住学生的合理推导展开探究,带着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讲课时或学生发言时也会有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老师可借机巡视轻抚提醒,既保护他们的自尊,又不会中断发言者的思绪。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经常能听到“老师,他们不让我做实验”了类似的话语,还有一些受到冷落的学生,他也不向老师诉苦,就坐在座位无所事事,像这样的学生老师在巡视时一定要多关注,帮助他们融人集体。我喜欢在上课前问课代表,上一节课哪些同学被批评了,那么在巡中可以给他们一个微笑或肯定的眼神,尽可能让他们多发言,一扫前期的阴霾,重新找回自信。

参考文献:

[1]刘芳.试论小学科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技风,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