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1

关键词:体育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开发创新

互助县“轮子秋”、乐都区“南山射箭”被命名为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这次调查是对海东市本土体育历史文化与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一次梳理。实际上调查行动的推进过程本身就是体育文化的实现过程,它会对民族体育文化生态的营造,人文气质的塑造以及文明素质的培养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不可估量的辐射效应。

一、青海东部体育文化遗产情况梳理

海东市境内以汉、藏、回、土、蒙古、撒拉六个世居民族为主体的青海各族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丰富多彩,有神话与传说、青海方言、谚语、禁忌、音乐舞蹈、戏曲曲艺、风俗、民居、饮食、服饰、民族体育等,这一切恰是青海文化的精神所在,是青海民族的标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民族之魂。它深厚但也脆弱,部分内容已逐步消失。因此,应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要求,从“体现青海地方特色、能系统地挖掘出相应的体育文化体系、在青海东部普遍存在或曾经普遍存在”三个方面出发,根据初步资料,整理基本框架如下,并给出挖掘保护的初步意见。

二、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2004年我国加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就成了我国文化遗产研究的工作重点。在良好保护政策和文化旅游的社会氛围下,“体育文化遗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传承。2008年,由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申报的“轮子秋”荣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打造了“轮子秋”在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表演,向人们展示的不仅是土族的魅力,更是展现了“轮子秋”复杂的民族传统体育技艺,从而大大提高了“轮子秋”的知名度,

三、进一步推动民族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建议

1、加强民间的普查和建立体育文化博物馆

实施“体育文化”的传承,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所要传承的对象和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保护与传承,对现存的民间“体育文化”资源实施全面的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体育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体育”及其产生过程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特别是对有特殊文化含义的实物要全面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普查的过程需要有资金作为后盾,为此应调动政府、社会两方面的力量,建立相应的投资渠道和资金扶持机制,确保“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保护有必要的经费支持。海东市应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用于“体育文化遗产”文化保护及创新研发的专项资金,为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经费保障。

2、加强对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人和体育文化广场项目的培养

任何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都关系到人。“体育文化遗产”为一种活态文化遗产,其传承发展的关键在于人,传承人的存在是“体育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源泉和基础。因此,传承人的培养在“体育文化”传承发展中据首要地位。

3、开发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文化节庆活动,宣传好“民族体育文化”

民族体育文化在保留其原生态文化传统的同时,深受多民族文化影响,其节庆活动非常丰富。节庆旅游,是以节庆活动作为特殊的旅游吸引物而开展的旅游活动,是旅游地主题性很强的旅游产品。现阶段,我们可以以现有民族体育文化产品为基础,遵循原生态原则,打造有特色的青海东部区域民族体育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开展体育文化艺术节,开发主题鲜明、系统性强、独具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4、全面加大对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

相对于传统意义的民族体育文化产品而言,现代的“体育文化”在改革和创新的基础上,有了更广泛的用途。它不仅是贴近老百姓生活、娱乐的必需品。开发体育文化旅游商品,时下应该保持民族体育原有的和原生态的生产方式,把注意力放在挖掘壮大丰富的文化内涵,强调其历史性、原生性和文化性,将它作为一种青海东部区域的传统体育民间手工艺术品来体现其商品经济价值。以旅游开发的模式带动“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极大地拓展它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5、发挥青海海东地区区域旅游主体资源优势,开发融合民族“体育文化”旅游线路

在“体育文化遗产”发源地除传统体育技艺外,也存在有雄奇秀美的自然景观和风格迥异的人文景观。如果能合理规划这些旅游资源,创造出既有自然景观,又不乏民族风情的文化旅游产品,这不失为充分利用地区资源的有效形式。目前,海东市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迷人胜景很多,有风格独特的群山峡谷群;宗教寺院等等……这些自景观具有十分可观的开发价值。海东地区的民族风情多姿多彩,闻名遐迩,土族“六绝”、歌圩、舞蹈、婚嫁和奇风异俗以及各种风味小吃,“农家乐”及农业观光,这些资源不仅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海东地区应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东风,推出一批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在开发景观旅游的同时,把体育文化寓于奇山秀水之中,使之更具文化底蕴。让人们在陶醉于秀美山川的同时,也被“体育文化”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所陶醉。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体育文化遗产”既是青海东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活态文化遗产,我们对“体育文化”应持原生态传承的态度,不再囿守传统的生活传承方式,应积极添加现代因素,利用技术优势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努力做到在开发利用中去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在现代社会和文化旅游语境下,“体育文化”是可以作为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而存在的,通过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用旅游产品的创新形式去实现它潜在经济价值,这对实现“体育文化”技术的传承与创新,筹集保护资金,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文化”的传承不仅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提供生动的实物材料,还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民族传统体育史增添活的例证,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起到积极的作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可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方式进行有效对接,促成旅游发展、“体育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王昱.青海省志索引[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

[2]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3]向云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4]向云驹.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5]国家民委.互助土族自治县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胡小明、陈华.体育人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崔永红、张得祖等.青海通史[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2

[关键词]广西 区域艺术 艺术欣赏

[作者简介]吕屏(1979- ),女,广西柳州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族民间艺术、艺术人类学。(广西 桂林 54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广西优势艺术资源运用于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JGA045)、2010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性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10C0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45-02

“艺术欣赏”是高校重要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出台,此课程被摆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然而,当前不少高校教师对区域艺术资源在“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对存在问题认识不充分,因此,本文拟以广西为例,对相关问题及可供选择的措施作初步探讨。

一、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应用在高校“艺术欣赏”教学中的意义

本文所指的区域艺术资源,主要是指广西特有并在国内外同类艺术课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及影响力的资源,包括民族歌舞、民间美术、民族工艺等。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运用于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实践中,其意义主要在于借助地方文化艺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地方特色课程、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具体体现在:

(一)有利于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引入“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有利于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广西区域艺术具有鲜活性和真实性,它作为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比起传统的教科书,内容更具现实性和实践性,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因而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提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相对于传统教育的古板、枯燥无味,利用区域艺术资源,拓展教学内容,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区域民族文化艺术的喜爱与认知。这是传统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二)有助于开发地方特色课程

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学习纲要中,明确要求地方高校应建设体现当地资源与文化特色的课程。教师将区域艺术资源融入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丰富了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共性和特色的相结合,有助于突破传统、陈旧、单一的课堂讲授形式,创新艺术欣赏课程的授课方法与教学模式。而且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运用于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使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走向社会、走向民间,有助于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欣赏》教材,丰富和完善高校“艺术欣赏”教育课程体系。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将地方区域艺术资源引入“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艺术,让学生了解自己当地文化艺术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认同感,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还能强化学生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有利于实现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教育宗旨。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就指出:为确保学生接触区域艺术,学习对社区艺术资源的创造性和经常性的利用便成为重要的因素。日本在艺术教育中也强调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美术馆、博物馆等设施和文化财产。通过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地方优势艺术资源的挖掘及应用,不仅使艺术教育获得来自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滋养,也将使艺术教育的课堂成为文化传承的空间与阵地。可见,对于地方优势艺术资源的拓展与利用已成为各国艺术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二、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应用在高校“艺术欣赏”教学中的问题

应用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在高校“艺术欣赏”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艺术资源应用不足、教学内容脱离区域现实、教学方法单调等方面。

(一)区域艺术资源应用不足

广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征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然而,在不少高校,承担“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特别是对可能增加的教学负担的担忧,在实际教学中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了对区域艺术资源的应用。其实,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如民族音乐、舞蹈、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这些艺术资源不仅蕴含着各自民族的审美心理、风土人情,还折射出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色彩,为地方高校“艺术欣赏”教学提供了丰富且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几大资源类型缺少足够关注和了解,难以对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资源加以灵活应用。此外,网络的普及,使外国文化更容易对本土文化造成冲击,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对区域教育资源的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造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区域艺术资源了解不够、把控不力、应用不足。

(二)教学内容脱离区域现实

由于地方高校在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一直使用教育部统一规划的教材,系统讲授宫廷、文人、精英化的艺术,这样的授课内容不仅远离广西区域实际,也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当下艺术欣赏课程教育的现状来看,统一化、单一化的教学内容无法充分体现区域艺术资源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地方特有的优秀艺术资源的学习与传承,造成了地域民族文化认知教育的缺失,使得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此外,虽然我国大多数高校都以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教育,然而,这些不同层次的艺术欣赏课程却大同小异,授课内容的重复、简单化倾向,容易导致艺术欣赏课程缺乏吸引力,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单调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方式单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主要是以教科书为教材,没有或很少联系区域艺术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致使教学内容单一,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不多,以“照本宣科”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觉得课程索然无味,从而影响学习的动力。二是教师对区域艺术资源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因此无法科学地选取有特色的区域教学内容,对区域艺术教学资源与课程的结合方法缺少设计与规划,致使课堂教学散漫无边,讲到哪算哪,有随意之嫌。教师具有“授业、传道、解惑”的责任,如果自身对课程内容不够了解,又怎能解决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呢?可见,这两方面因素的存在,使教学方法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在“艺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如何有效地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应用于“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是承担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构建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

对广西区域艺术资源布局、结构进行全面详尽的调研,通过对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区域艺术资源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构建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框架。如对广西红水河流域的铜鼓艺术文化圈、广西左江流域的岩画艺术带、桂东北地区的民族风情艺术圈等进行挖掘与整理,加强不同区域艺术资源的联结,整合孤立、分割的区域艺术板块,形成资源丰富、特点明确、相互联动的广西区域艺术资源体系。收集整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现状的一手资料和最新数据,以生动的文字、真实的图像和影像等方式,编撰、构建“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为其运用于地方高校“艺术欣赏”教学做好资源素材上的准备。

(二)将区域艺术资源作为教学内容

对广西区域艺术资源的分布状况、艺术特色以及相关的历史发展和民俗演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将其中具有价值的资源作为“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为单位,以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着眼点进行分层次、有重点的设计。此外,以统一性和民族性相结合为原则,通过编写与之相适应的地方教材,不断完善区域艺术课程资源体系。即在选用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的同时,增加一定分量的区域艺术教育,使地方高校学生既能学到全国统编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又受到地方民族文化的熏陶。在这部分教学资源的选择中,不仅要处理好广西壮族艺术与汉族艺术内容之间的比例关系,更要在开发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时,避免走民族极端主义。这就要求从具体现状出发,进行教学内容比重的调整,注重结合共有的文化艺术和地方优势、特有的文化艺术,激发学生关心区域各民族文化的兴趣,以树立起多元文化的观念。

(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广西的区域艺术资源大多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具有广阔的生活基础和空间,各种艺术的传播途径和媒介以及对生活的体验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对“艺术欣赏”的教学方法不能以简单的讲解、欣赏方式实施,应突破传统单一课堂讲授方式的束缚,大力加强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小课堂”教学和地方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多渠道教学方法。如,可有计划地组织师生深入民族地区参加民间音乐、舞蹈表演等活动,从中体会各种典型而实用的歌唱方法、各种民族器乐的演奏技法。这种真实的生活环境、艺术环境,不仅有助于创造出一个更开放、更具情境化的学习氛围,而且通过亲自参与动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更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的吸引力与感染力。除加强实践教学以外,为将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更好地运用于“艺术欣赏”课程教学,还应采用单元授课、网络教学等多形式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增强其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根据数字化信息发展的新媒体时代特色,建立健全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数字化网络体系。它超越了传统媒介,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特性,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建立区域艺术资源数据库,利用网络、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区域艺术资源的远程共享,让广西区域艺术资源成为更开放的教育内容,进入更普及的教育领域,努力扩大广西区域艺术资源的影响,使广西地方高校的“艺术欣赏”课程教学更加生动和丰富多彩。

广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区域艺术类型丰富。将地方区域艺术资源运用于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是弘扬民族文化的良好途径。因而,我们应根据这一客观实际,对地方高校艺术欣赏课程教学进行大胆的探索与改革,努力走出一条实践教学的新路径。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3

1.唐山在京津冀美术类微文化中的优势

1.1区域发展大环境的优势

京津冀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础坚实、前景广阔。同时,随着我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稳步落实,充分发挥其支撑和引导作用,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机遇,实现项目的有效推进,促进京津冀三地文化艺术活动的健康蓬勃发展。

1.2人才竞争力方面的优势

京津冀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经济体制,也是一种竞争体制,实际是经济竞争背后的人才竞争。因此,经济结构与人才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京津冀三省市行业分布广泛,在客观上存在着同构竞争,目前唐山人才资源拥有总量大、产量高、劳动力低廉等特点,人才的潜能尚未充分挖掘,人才资本的价值和人才效益也可以更好更充分的发挥与实现。

2.唐山在京津冀美术类微文化的潜能分析

2.1京津冀探索区域内文化协同大发展

众所周知,唐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山美术类微文化产业资源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艺术脱颖而出,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承载着燕赵大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京津冀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多年,提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将京津冀三地文化协同大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

。2.2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唐山美术类微文化

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唐山美术类微文化,艺术资源丰富,传承不败的唐山民间文化艺术瑰宝,是传统民间美术类微文化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山的美术类微文化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特色,在众多的民间美术类微文化中,主要包括唐山陶瓷、唐山皮影、乐亭泥雕、乐亭塑纸等等,其中皮影和陶瓷尤为耀眼夺目。这些宝贵的美术类微文化资源饱含着唐山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是民土精神和艺术文化完美的结合,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传承和保护。

3.吸引京津美术类微文化产业创新建议性对策

3.1京津冀美术文化加速融合

唐山美术类微文化艺术资源丰富,传统的皮影、剪纸雕刻、泥塑、木版年画、陶艺、根雕木雕等等,是文化艺术与乡土精神的完美结合,无论是从文化性还是艺术性上看,都值得珍视、传承和保护。京津冀美术文化的相容性是产业合作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的突出优势。搭建京津冀三地美术创作、艺术交流、人才培养与一体的青年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京津冀三地美术类艺术活动的健康蓬勃发展及相互融合。

3.2唐山美术类微文化产业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寻新发展

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显得尤为重要。寻求新的发展是河北美术类微文化的当务之急。唐山民间艺术形式多种多样。首先,实施“人才战略”,对于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一定要加以特殊“保护”。其次,转变思路,实施“特色文化战略”,以文化交流,工艺展览,多割多元生产模式。再者,坚持以继承为原则,加大高校相关课程学习,教育培养接班人让唐山美术类微文化艺术得以传承下去。再次系统化科学研究微文化艺术使其学科化。创意产业品牌建设不得不说是一条寻求新发展的策略,将唐山美术类微文化创设为产业品牌去推广运行,积极利用这些资源,形成品牌和特色,构成唐山新的文化地标。

3.3吸收京津美术艺术之精髓与唐山艺术文化交织将其推出河北推向世界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4

【关键词】民间艺术资源 产业化 路径探索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的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产业化越来越为人们所认知和重视,民间艺术资源的产业化发展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越来越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不仅可以使文化市场更加繁荣,而且也促进了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河北省是北方汉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其汉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特征鲜明、丰富多样、历史久远,最具发展和研究潜质,所以对其产业化发展路径的研究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河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产业资源化发展现状

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经济市场对文化行业的冲击,河北省目前正面临着许多珍贵的民间艺术资源处于一种被闲置、甚至几近流失的境地,如不及时发掘和发展研究,这些珍贵的文化艺术资源将会逐步消失。这些民间艺术资源一旦流失,其给社会造成的损失便是无可估量的。就河北省而言,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唐山的皮影戏就作为河北省唯一的民间艺术形式,进驻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中国河北民间艺术的独一无二的魅力。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间艺术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不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产业化的成功范例,但对于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路径研究,尤其是对于河北省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路径的研究,还为数不多,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方法。若能形成系统性的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体系,必将会为河北省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产业化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途径,从而进一步带动该省区域经济的发展。

河北民间艺术资源状况

河北民间艺术资源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魅力,发挥着它的作用,在服务经济建设、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凝聚民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功效。

地方戏曲。河北省拥有许多古老的传统戏曲。评剧就是在河北省境内莲花落子的基础上创新产生的,初创于清末民初,1935年定名为“评剧”并盛行全国,至今久唱不衰。除此之外,在明清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弋阳、昆山、梆子、二黄等戏曲形式,也先后在河北盛行。40年代末,影响最大、发展最快的河北地方剧种除评剧外,还有河北梆子。目前,在河北流行的剧种,具有代表性的有河北梆子、保定老调、安国老调、平调落子、新颖调、横歧调、哈哈腔、唐剧、唐山皮影等等。剧种多达30多个,其中河北土生土长的就有26个。

民间舞蹈。河北省民间舞蹈蕴藏丰富、绚丽多姿,素有北方汉民族歌舞之乡的美称,据统计全省民间歌舞达150余种。民歌:吹歌是河北省独具风格、广为流传的民间器乐吹奏形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演奏主要以唢呐为主,配以管子、笛、笙、板胡等和锣、鼓、钹打击乐器等,在风格上可分为冀中、冀南和冀东三个流派。

山歌。主要流行于北部燕山山脉和西部太行山区等地,由于地理和自然环境的接近,河北境内的这些山歌同晋西北的小调、内蒙古的爬山调、陕北的信天游无论从形式和风格上都有类似之处,风格粗犷、高亢淳朴、热情豪放。

小调。亦称小曲,曲式结构多样,内容有反抗阶级压迫及外族侵略的激昂悲壮的战歌,也有表现节日喜庆、轻快活泼的歌曲,还有多种委婉细腻的抒情歌曲。

乡村古民乐。河北乡村古民乐长期活跃于河北境内民间乡村,至今保留较为完整的主要有:保定涞水县的南高洛古乐、廊坊市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邢台市广宗的太平道乐、巨鹿道教音乐班打醮科仪音乐、军卢村音乐等。这些种类音乐的共同之处是以为宗旨,以民间音乐为表现形式,被誉为僧儒道三家并用的庄重典雅音乐。这些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是河北省乃至我国民间艺术资源的瑰宝,它们以其古朴、优雅、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民间资源的宝库中独放异彩。

河北省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意义

从国内外发展现状来看,国外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研究早于我国,在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化进程和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竞相将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作为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关于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研究也日趋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研讨和落实的重要议题。在这方面,我国西部、云南及浙江等地走在了前列,但河北省内进行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路径研究,还为数不多。我们可以结合河北省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出适合该省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规律和路径,科学有效地促进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进程,这将对河北省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该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它不仅可以使河北省内的民间艺术资源得以挖掘、拯救、保护和传承,繁荣河北省文化艺术事业,更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产业化发展路径,促进和带动河北省区域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从而达到一举双收的目的。

河北省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民族艺术在我国艺术大花园里奇葩独秀,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和古老的乡土人文历史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文化,河北省地处华北中原,民间艺术形式种类多样,但普遍具有北方汉民族文化气息浓郁的特征,可以此为优势,打造河北民间艺术形象和品牌,通过科学手段研究总结其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首先,要以历史悠久、资源较为丰富、地方特色较为浓厚的地域为研究对象,选择其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尊重其艺术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形成品牌特色;民间艺术资源普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所以,以某一个区域作为民间艺术资源的试点,形成特色形象,推出特色品牌,是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可以以保定或唐山等区域为试点,了解发掘现存的民间艺术资源,就以保定为例,因为保定自古便是燕赵文明的重要传承之地,其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5

关键词: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群众文化;发展

作为组成国家、社会文化极其重要的部分,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不但能够详实、充分地体现出区域历史文化遗产的类型和特点,而且能够深刻、生动地反映出这一地区、社会人文精神与景观。与此同时,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群众文化形式和内容而得以传承,使区域内外的受众从这一层面更好地了解当地人文风情、文化风俗,从而与其更好地交流、沟通甚至融合。

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间的联系

(一)传承是发展的前提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之间并没有“鸡生蛋或蛋孵鸡”式难解的主从关系,一般情况下,追根溯源起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往往会在一段时期的传承后逐步以相对固化的模式在群众文化形式中体现出来。而群众文化则常常又会随着时间推移和时展,让原本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内涵出现若干变化。举例来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形式已流传了两千多年,不过这一文化艺术形成之初乃是战国时代楚国文化中人民群众纪念爱国忠臣屈原的历史史实演变而来的。民众包粽子的目的在于抛入江中喂食鱼虾,以避免屈原的遗体被鱼虾吞食。而赛龙舟的本意则是民众在江水中焦急地搜寻屈原遗体而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但发展成为一项群众文化形式后,粽子不再被人们抛进江河里,赛龙舟也成为了端午节日庆祝活动的娱乐形式。可见,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间存在着先有传承的形式与内容,再影响群众文化的发展。

(二)发展是传承的渠道

有了传承的前提与累积,群众文化的发展就成为延续和弘扬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最核心、最关键,也最有效力的途径与渠道。应当说,由于有了群众文化的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以被最充分地理解和认同,并且通过脚踏实地的融合而具有了顽强甚至强大的生命力量,这样的力量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得以经历漫长的时间考验,不至于因为历史或时代的变迁而被全然磨蚀甚至湮灭。发展群众文化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牢牢地根植在最广泛、最基层的民众层面,不仅通过成千上万普通民众的口耳相传或者专门教育实现了代际间的传承,更有可能随着国家与社会的不断壮大与繁荣使影响力进一步延伸、扩展。仍以端午赛龙舟为例,如果说改革开放前,龙舟竞渡还只是中国国内特有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那么,随着中国的经济体量扩大,国家实力日益强盛,这一兼有竞技性质和娱乐成份的文娱行为则已经走出国门影响到了世界。特别是近几年,端午前后总会在各大媒体报道中领略到亚洲、美洲、大洋洲各国人民群众赛龙舟的风采。甚至在某些地区,这一来自东方、起源于中国民间的文化艺术形式甚至被作为了相对专业的比赛内容而为当地人津津乐道。从这一现象可以发现,群众文化的发展正在让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变得愈发活跃和兴盛,甚至涉及到超越本民族文化范畴外的区域和人群。

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与发展是社会经济繁荣的结果和体现

纵观古今历史,一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兴起、普及、传承与发展总是处于一个经济相对繁荣的时间和场合。正如“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的理论模式一样,唯有足够坚实的社会经济做支撑,文化艺术才能有所依靠,并在此依靠之上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有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斗茶”文化。“斗茶”文化的出现和繁盛恰恰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最为迅速、体量极其庞大的唐宋时期。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累积程度的突飞猛进让茶叶这一普通饮料越来越走向高端化、奢侈化,手头余钱越来越多的文人、商贾、士大夫阶层再也无法满足于日常品茗的平淡与寻常,而是将攀比甚至炫耀的眼光转向了贡品茶叶、珍稀茶具和日益繁琐的冲泡茶汤的仪式化程序之类。社会经济整体水平的抬高让曾经只能出现在皇宫内苑的贡品茶有了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机会,为了凸显茶叶品质的高贵,有钱又有闲的人群动起了“斗茶”的脑筋。原本仅仅是为考评茶叶质量而出现的“斗茶”雏形逐渐演变成为流行于文人、商贾、士大夫阶层娱乐消闲的活动,不仅用于“斗茶”的茶叶质量越来越高档,与之相匹配的,包括茶盏、茶碾、水壶、茶筅等无不随着这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成型而极尽奢侈之能事。与此同时,这一兼有文化和娱乐双重作用的活动更是从朝廷蔓延到了底层百姓,但凡手头有些余钱,即使只是小门小户的民众也逐渐流行起在街头巷尾一品“斗茶”趣味的活动来。

(二)传承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

经济与文化恰如水与船之间的关系,水涨则船高,经济繁盛之下的文化很少不出现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故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常常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反向作用于社会经济,成为促进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的又一推手之一。仍以“斗茶”为例,随着全民皆乐于斗茶之趣,作为活动主角的茶叶自然是最先走向“豪门”式发展的主体之一。比如唐朝江浙两省总是在各自的名茶“阳羡”和“紫笋”间一较高下,甚至连白居易的诗词中也有涉及“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紧随其后向奢侈、高端发展的则是茶盏。当时流行于全国的是产自福建的“建盏”,通体乌黑或暗紫,又有“黑建”“乌泥建”或“紫建”的别称。由于所用釉彩中包含金属元素比例的差异,当遇上较高铁元素的釉彩时,烧窑过程中极度的高温融化铁元素,使其如同流水般缓慢划过盏体,形成细丝状纹理。出窑后呈现出如兔毛般纤细的图案,由此得名“兔毫盏”,乃是“建盏”中的极品,不仅难得,也奢侈昂贵。甚至连苏轼都忍不住作诗慨叹“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全民性的斗茶行动在刺激国内茶叶生产、茶盏制作及其附属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同时,也日益影响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比如日本在当时就曾有众多僧侣前往浙江天目山修行,在惊叹于中国人“斗茶”文化的同时,也将这一民间民俗艺术形式连同“建盏”一并传回日本国内,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日本“茶道”和“天目盏”的盛行。及至当今,日本正式场合的茶道所用也仍是末状茶粉和黑色的茶盏,这皆是几百年前唐宋时代文化作用于经济发展的遗留佐证之一。

三、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传承和群众文化发展的举措

(一)与时俱进,紧密联系时展特点

改革开放进入到更深层次的今天,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需要更加密切联系新时期时展的特点,走与时俱进的道路。比如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加深刻地注入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制造业的持续性衰退使旅游业、服务业成为新时期国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则成为了旅游和服务行业中越来越发挥支柱作用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在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曾经属于小众活动的冰上、雪上运动与文娱活动仿佛一夜之间成为了全国人民开展旅游活动的热点和焦点。特别是在南方众多城市中,市内溜冰场开始聚集起越来越高的人气,家长着力培养子女冰雪运动能力的情况也日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及至假日,到北方有冰雪的地方度假、感受冰雪文化的乐趣也逐渐成为国人假日旅行有所侧重的项目。

(二)勇于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发展

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并发展群众文化还需随着时代变化有所选择与创新。尤其是大量经历了漫长时间跨度的文化形式与内容中,与新时代主流思想、社会主义新文化需求有所冲突甚至背离的部分都需要进行清理直至清除。比如在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中存在着不少宣扬封建迷信的内容,就与无神论的社会主义文化存在着本质上的对立,需要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着力剔除。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市场化发展速度过快,国门的敞开让外部思潮迅速涌入,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中出现了一切以经济利益为重的倾向,而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宣扬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等的错误形式和内容。近段时间以来国家和社会大力宣扬和提倡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对这些曾经的文化偏差进行的纠正。同时,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融合新时期主流文化思想元素也是勇于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比如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过程中,不少乡村地区的传统戏剧如黄梅调、淮海戏中就出现了不少向农民普及法律常识、鼓励群众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以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新剧目。这些“旧瓶装新酒”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让民间戏剧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更让社会主义新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元素在群众文化发展中得到了更加生活化的普及。

四、结语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群众文化因为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之密切和深入,在很多时候难分彼此,在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同时,群众文化得到促进和发展,而群众文化的发展常常又会反作用于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形式或内涵。可以说,在时代和历史的推进过程中,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传承往往因为群众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得以改变,而变化后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不断的传承与发扬中又常常使群众文化发展走向更多创新的境地。因此,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在本质上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传承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水融的过程,不能很清晰地割裂或划断。故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都需要与时俱进,在时代、社会、经济、文化诸多元素共同影响下积极地创新与变革,实现各自与彼此间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泽玉.刍议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魅力中国,2014,(01):36.

[2]张健健.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5.(06):18.

[3]赵晓微.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J].赤子,2014.(06):9.

[4]刘晓霞.浅论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创新[J].科教文汇,2012,(01):26.

区域文化艺术研究范文6

【关键词】群众文化;全民艺术普及;优化机制

促进全民文化艺术普及,满足城乡居民的文化艺术需求,还要从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和广泛化的群众文化艺术需求出发,合理的组织多种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更好发挥文化馆的阵地作用,切实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力量的广泛联系,构建更加科学、有效和低成本的群众文化工作机制。

一、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机制建设的现状

(一)供需不对等的问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还没能充分地考虑群众需要,存在群众文化供给与服务之间不对等的问题,导致群众文化艺术服务的定位不准确,供需不平衡,在数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例如,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对戏曲文化感兴趣,但总体上戏曲文化艺术活动的供给不足。而且,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形式单一,免费开放场馆资源相对有限,现有群众文化设施不能充分满足群众艺术活动的需要。目前,还缺乏完善的群众文化服务创新供给机制与优化体系,不能灵活地调整群众文化服务内容,因此影响了群众文化服务的整体质量。(二)管理机制有待优化。首先,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与管理机制不完善,未能全面调研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现状,不能深入总结群众文化普及的问题,未能加强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导向管理。其次,政府对社会主体的群众文化服务供给的评估不足,未能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机制,导致群众服务供给质量参差不齐,政府购买群众文化艺术产品的成本过高,未能有效约束市场主体。因相关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动态化管理能力不足,导致群众文化服务效率低下的问题。(三)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树立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均等化的意识,才能更好地落实群众文化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虽然政府在群众文化普及中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仍然存在城乡服务不均等问题。目前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存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均匀,各区域性水平差距较大,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未能深入基层的问题。例如,有些地区品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开展,广泛地组织社区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但是乡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不足,乡镇群众文化艺术的创编能力不足,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群众文化艺术影响力不高。

二、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群众文化产品的精品化。群众文化艺术创作应当走精品化路线,全面加强市场调研工作,进一步提高创作队伍的质量,积极创作反映群众需求的文化艺术作品,这样才能激发群众情感共鸣,促进群众文化广泛传播。(二)完善群众文化服务机制。过去的群众文化服务具有自由而下的特征,虽然提高了群众文化服务的规模,但是与群众的心理期待距离较大。新时代的群众文化服务还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重点建立群众反馈评价机制、供需导向机制,探索自上而下和上下结合的机制,创新群众文化服务方式,探索群众文化的供给侧改革,能够充分的评估群众文化服务的效能,避免群众文化服务供过于求的问题。应当探索群众文化服务精品化的基础上避免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成本过高和效率低下的问题。(三)优化服务供给主体结构。新时代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应当破除主体结构单一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强调根据不同角色、不同优势完善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机制。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加强政策制定,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指导纲要,由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多元化和特色化的群众文化艺术产品。(四)积极提高群众的参与性。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服务的对象,号召群众参加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才能促进群众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突破传统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弊端。为此,应当简化群众使用群众文化艺术场馆和各种设施设备的程序,提供丰富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形式,积极创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品牌,建立促进群众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激励机制,促进群众在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时良好的体验感,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和机制创新路径

(一)建设数字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共享平台。各级群众艺术馆、区、县(市)文化馆应当大力开展数字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充分地利用国家数字文化云、数字文化馆建设、微信平台公众号等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一站式综合群众文化信息的使用需求。持续扩展数字文化艺术的服务项目,进一步发挥云课堂、云赏析、云点播、云互动的效用。例如,2016年正式上线的上海文化云成为全国范例,该平台融合了七百余家市、区县、街道文化场馆,市民可以通过APP了解全部线下群众文化资源,实名注册后既可以进行线下课程和场馆的预约,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再检索舞台、戏剧、器乐等在线资源。(二)以多元化主体满足群众文化艺术需要。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公共文化的财政支持。目前,各级政府普遍地加大了对群众文化的建设投入,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文化的新机制,从而弥补群众文化艺术资源不足。为此,应当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机制,积极完善群众文化服务活动项目的招投标机制,通过云平台尝试建立群众文化艺术资源的招标机制。还要大力探索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建立理事会制度,通过理事会广泛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进一步引导文化艺术服务企业进行针对性的资源供给。例如,嘉兴市探索建设了群众文化艺术服务的订单式供给模式。运用互联网+方式整合各类群众文化艺术的场馆资源,将社会力量举办群众文化纳入供给服务范围。群众可以互联网+平台以订单、众筹方式表达个性化需求。(三)大力加强基层群众文化骨干队伍建设。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文化馆为载体的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的领导力量,目前还要加强志愿者、群众文化艺术团队骨干和群众文化艺术创编人员的建设工作,这样才能促进群众文化艺术地快速发展,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整体质量。首先,应当大力打造群众文化艺术志愿者队伍,尤其重视聘请具有艺术专长,有丰富教学经验,有群众文化艺术作品创编指导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投身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辅导培训中,发挥专业艺术院团、各大专院校文艺人才指导作用。其次,大力提高免费开放群众文化活动质量,发挥各级文化馆馆办文艺团队的示范作用,通过优质群众文化艺术团队的表演、展示、活动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影响力,对广大市民形成示范效应,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第三,各级文化馆还要组织开展一系列各艺术门类骨干人才的辅导培训活动,经常性的举办各类辅导培训班,着力提高群众文化艺术团队和群众文化活动带头人艺术水平。(四)建立需求为导向的群众文化服务工作体系。首先,应当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水平,促进地市级群众艺术、区县级文化馆与社区(乡村)文化中心(文化)站的开放,形成区域服务机制。例如,惠州市围绕打造“城市十分钟”“农村十里”文化圈,通过惠民文化大讲堂、百姓欢乐舞台,以及各级文化馆、社区文化中心等满足每个社区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需要。其次,大力加强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根据市民群众的需要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供给项目,基于地域特色打造别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例如,哈尔滨市道里区结合“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品牌,积极组织开展惠民性、覆盖性、参与性较强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号召居民自导自演群众文艺节目,每年在道里区的街角打造小型艺术舞台30余个,组织各类群众文化艺术演出千余场。(五)加强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绩效考核工作。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支持,建立健全群众文化艺术普及考核机制,分析以往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工作的得失,才能纠正不良支出,有效降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中的成本,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质量。首先,应当充分组织开展各级文化馆、乡村文化站的评估定级活动,发挥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引导作用,把文化馆建设纳入地方政府工作考核体系当中,引起各级政府对群众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其次,完善地方群众文化服务资金与项目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群众文化绩效评价的指标,从而对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与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中肯判断。(六)促进城乡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均等化。构建以均等化为基本理念的群众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乡镇人口涌入城市,乡镇群众文化更需要与城市同步振兴。应当在促进群众文化资源流动的基础上推动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首先,把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充分地挖掘乡镇旅游文化资源,基于农民丰收节、乡村特色游等推动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积极挖掘乡镇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乡镇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其次,大力加强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工作,积极进行群众文化设施设备的无偿供给,由上级文化馆进行乡村文化设施调研,有计划的补给群众文化急需的舞台、音响、信息技术设备等。

四、结论

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普及与机制创新的主要目标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还要全面了解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探讨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精准化机制,合理调配丰富的群众文化艺术资源,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提高品牌群众文化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辅导培训活动,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评估,发挥文化馆站的阵地作用,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蓬勃开展,解决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碧云.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普及机制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7,(3):30.

[2]车塔云.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6,29(09):36.

[3]傅佩蓉.浅谈新形势下文化馆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J].大众文艺,2018,(07):32-33.

[4]林玉坤.全民艺术普及机制的创新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8,(5):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