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改进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实验改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实验改进

初中物理实验改进范文1

1改善演示实验的观察效果

1.1改进实验装置,增强实验效果

演示实验是指物理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在讲解具体知识时配以相关实验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利用演示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还能将原本复杂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以及分析的过程中找到答案,使学生豁然开朗.虽然演示实验的作用突出,但是在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仍存在一些实验仪器小,实验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因此,为了改善演示实验的观察效果,物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增强实验效果.教师可以以日常温度计、天平、卡尺为模型,指导学生亲自动手自制放大仪器.这样,在演示实验中,学生就能拿着自制的实验仪器对照教师的讲授完成实验,而教师也能指导学生觉察自制实验装置的优缺点,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与意识.当然,有一部分实验是无法通过自制仪器或者放大仪器突出实验效果的.在针对这些实验时,物理教师不妨另辟蹊径,用新思路解决老问题.笔者就曾在电磁感应实验中利用平面镜反射投影将检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投射在教室正前方的墙壁上,这样,学生们可以直观观察电磁感应实验的效果.

1.2了解实验本质,讲授探究方法

众所周知,物理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但是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初中生还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肉眼直接去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从一些简单现象间接理解复杂实验.例如,电流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教师为了让学生通过探究掌握实验的本质,可以指导学生设计一个闭合电路,并通过展示小磁针偏转向学生传递电流的磁效应知识.并要求学生探究思考电流还有什么作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得出结论.这样,初中生潜在的探究的热情就会被激发起来,学习也会更有动力.

2尊重传统实验大胆创新

在物理实验教学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型的、大型的实验仪器,但是往往这些仪器的作用并不突出,大多数教师不会在实验课上演示大型实验,而是借助传统实验,并根据教材内容在尊重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新时代物理教师仍需要引导初中生学会在尊重传统实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能让学生敢于创新、无畏创新.对初中生来讲,实验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实验的过程.以“物质的密度”实验为例,在测定物质(石块、盐水、牛奶)的密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烧杯、天平等,并按照传统的实验步骤先让学生测量出石块、盐水的密度,再让学生测出牛奶的密度.当学生在进行最后实验时会发现有一部分牛奶留在了烧杯里,影响了实验的准确性.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时机,询问学生应如何改进传统实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学生通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推测和猜想,再通过动手实验便能得到最终的结果.这种建立在尊重传统实验基础上的创新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获得最为准确的实验结果.

3合理划分物理实验小组

初中生的年龄大都集中在十四岁、十五岁.由于年龄限制,他们容易接受一些直观、形象、具体的事物和知识,灵活性也较强.但是这部分学生也存在合作意识差、好胜心强的特点.如果教师不能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将学生的好胜心转化为他们进取的动力,就会直接阻碍实验教学效果.所以,教师需要合理划分物理实验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以及竞争的积极影响.教师以小组为实验单位可以激发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寻与求知欲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履行职责,互帮互助,会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与沟通能力.例如在讲解摩擦起电现象时,教师便可以要求各个小组准备不同的实验素材.如小组A准备格尺与纸屑;小组B准备塑料棒与头发等.要求各小组详细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让学生通过真正动手实验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规律.摩擦起电属于小实验,初中生可以独立完成,但是笔者之所以提倡小组合作参与实验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不论是小实验还是大实验,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实验可以相互磨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笔者认为,只要物理教师把握好小组实验的时间,提高实验的效率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实验改进范文2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改进;创新

在新课程标准下编订的初中物理教材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探究实验特别多。物理学本来就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主的科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等基本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终生学习和创新的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面是我多年来在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改进教材上实验,使实验简单,现象明显

在《声波》这节内容中有这样一段叙述:“用橡皮锤敲一下音叉,就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让悬在线上的小球靠近音叉,小球就会被音叉弹开,这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着.如果捏紧音叉的叉股,使它停止振动,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用橡皮锤敲一下音叉,其直接振动及发出的声音均很微弱,教室前排的学生也很难看清或听到,因而音叉的振动及发声必须通过音叉与其它物体发生作用才能显示出来.

实验改进如下:在演示音叉的振动时,可将敲击后的音叉叉股直接轻触桌面,便能听到叉股与桌面撞击时发出的喀、喀声.将敲击后的音叉叉股直接与硬纸片接触,整个教室内都可听到硬纸片在振动的叉股作用下发出的响声,这些现象都能表明音叉的振动;在演示音叉发声时,可将音叉的底部与课桌等物体紧密接触,这时用橡皮锤敲一下音叉,整个教室内可听到音叉发声引起的共鸣声.如果用手捏紧音叉的叉股,就听不到声音了.这一实验不需增加其它器材,但效果却十分明显.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直接把激光照到空气中并不能看到直线传播的路径,为了能清楚地演示光的传播路径,常采用向空中喷水雾的方法,但水雾在空中持续时间短,可视时间不长。我就用一个大的雪碧瓶子,在瓶口点一盘蚊香或一支香烟,等瓶中充满烟雾后,用激光照射,可清楚地看到在烟雾中有一条红色的光线;演示光在液体中沿直线传播时,我采用的是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这样当用激光手照射时,就可以在液体中清楚地看到一条红色的光线。《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原来用的是烧杯,后来改为大号试管,改进后水量好控制,从加热到沸腾时间明显减少,还可以直接加热,很是方便。

二、把身边的小物体当实验器材,完成重要的探究实验

新课程标准物理教材每一节课都有实验可以做,很多实验器材都是我们身边的随手可得的小物体,别看是小物体,却帮我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探究实验。例如:在讲《惯性》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小纸条,上面放一块橡皮或一个钢笔帽,快速拉动纸条,小石子或钢笔帽还留在原地。在讲《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可以用一个矿泉水瓶子和一块海绵,可以使瓶子底部放在海绵上,一次装满水,一次装半瓶水,观察海绵凹陷程度。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可以把瓶子装满水,一次瓶底向下,另一次瓶盖向下。这样的实验,学生平时也可以去做,让他们在做这样的实验时明白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演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为了说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教材中是让带电的物体去靠近一堆纸屑,很多纸屑飞向带电体,又飞散开来,纸屑的飞散吸引了学生过多的注意力。改进的方法是:取一小块泡沫小球,在其中穿一孔并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当带电体靠近泡沫小球时,可以看到细线弯曲,泡沫向带电体靠拢。这样既增强了演示效果,又使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三、结合教学的实际应用,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进行了一点创新

1.摩擦力方向实验的创新。

(1)使刷子在桌面上运动,让刷子的毛发朝下,刷子毛发侧倒的方向与摩擦力的方向一致,摩擦力的方向一目了然。

(2)相对运动摩擦力的方向的模拟,让刷子的毛发相对放置,并让它们相对运动,摩擦力的方向很直观的看到了。(下面放置的刷子固定在桌面上)创新后的优点:用毛发侧倒的方向形象的模拟摩擦力的方向,轻易的化解了判断摩擦力方向的难点,变抽象思维为直观感受,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增强了教学效果。

2.大气压实验的创新。

(1)用一个空的易拉罐;在里面装少量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停止加热,然后用面团迅速堵住它的开口,易拉罐会变瘪。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停止加热,然后用面团迅速堵住它的开口,易拉罐会变瘪。

(2)大的可乐瓶内灌满水(一定要满),盖子拧紧,用锥子分别在瓶子的底部,侧壁钻几个小孔,水不会流出来。瓶盖稍微松动进入少许空气后,水才能从小孔一点点流出来。

创新后的优点:有效地展示了大气压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无处不在以及大气压的强大,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物理学中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理论的建立都有赖于实验,学好物理就要做好实验。只要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对实验的不断探究、改进和实践,就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能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实验改进范文3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素质教育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加强实验,突出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指出:“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观察有关的现象,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大纲的这段叙述阐明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却比较困难,其中有认识上的问题,也有客观存在的困难。如何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以推进物理素质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认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过去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物理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对比,判断推理,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能力等,能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综合培养和发展,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以新大纲为基础的初中物理教材都非常重视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通过实验检验猜想,发展知识;通过实验培养兴趣和能力,体现初中物理教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课程教材注重了在每章、每节的开始尽量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现象引入,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也应力争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这样既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社会的科学情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而过的知识。通过实验,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初中物理教育理念亟待更新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要想进行物理创新教育,首先就要对教育理念进行更新,达到改变教育方向的目的。我国之所以重视教育工作,就是为了通过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素质,为祖国培养出有素质、有理想的接班人,物理教育作为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要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在近些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学生还是把重点放在了考试和升学率上,而忽略了物理教育的真正意义,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提升。

1.归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的目的正是为社会培育人才,因此,教育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因此,在今后的物理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有效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及时归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尽可能地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记的尴尬局面,要在最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使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提升他们的求异创新意识,最终促进其整体的发展。

2.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学

课堂是学生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教师时间,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互动手段和方法,积极地进行高效互动教学,使学生明确教学目的。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教学是灵活运用实验的功能,创设学习物理的环境,即通过实验,为学生展现物理现象和过程,使学生在有效地获取知识的同时,开发智力,发展能力,进而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之,物理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静.实验教学管理与实验教学[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8(01):51-52.

初中物理实验改进范文4

论文关键词:用注射器改进的物理实验装置二则

 

纸片都将不会落下来。这是广大物理教师非常熟悉的覆杯实验。该实验取材非常容易,操作较为简单,结果出乎意料,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极大的调动学习得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该实验越来越遭到教师的冷遇。苏科版教材用大气压挤压易拉罐的实验取代了覆杯实验作为导课实验,覆杯实验羞答答的出现于课后的习题中。而大气压挤压易拉罐的实验明显相对于覆杯实验器材准备量大、操作耗时长、干扰知识多、有一定的危险性等缺点。编者为何要弃优用劣?却又对其念念不忘?

(二)、实验的缺陷

越来越多的老师发现,在做覆杯实验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在做完覆杯实验后提问“为什么水没有晒下,纸片没有落下?”时,有学生会回答“因为水将纸片和杯子粘住了、分子间有吸引力”,身为教师很难有力的否决学生的这种认识。有的教师在做覆杯实验时不小心将气泡混入杯中,学生认为实验失败时,却发现被子倒置后水和纸片都没有落下,再做,发现杯中空气再多一些实验也能成功,即使没有水,潮湿的杯口也能将纸片吸住不掉,这些现象似乎在佐证学生分子间有吸引力的认识。这样的情况使实验本身的效度荡然无存初中物理论文,加上大部分教师自己也很难对此给出一个令自己信服的解释,即使有的教师能给出科学的解释,却也无法向学生解释清楚,直接简单硬性说明“是由于大气压的存在将纸片托住了,从而使一张小纸片托住了满满的一杯水。”2、覆杯实验中,玻璃杯的杯口水平放置以及其他方向时,理论上由于空气和水一样都是流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水和纸片都不会落下,但实际操作时实验的成功率不高。

(三)、实验的改进

我尝试着实行以下改进,克服了以上不足之处,增强了演示效果,可见性强,操作方便,安全有保障,易取材,易制作。

改进制作的具体方法:取一支50ml注射器替代覆杯实验中的玻璃杯。

操作时只需拔出注射器中的活塞,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筒内注满水,盖上纸片,将其倒置水和纸片都未落下,而且注射器筒口水平放置以及其他方向时也不会落下;松开手指,水和纸片都落下。

改进后的实验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可靠,整个操作保持着覆杯实验操作的过程及其简便性。仅仅增加一个手指的“堵”和“松”的动作。通过上述两次实验对比,实验的指向性强论文提纲格式。可以轻松地在不经意间排除学生的“水的粘力”的猜想,让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现象的奇妙,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可以自然地引导学生对气体压强的猜想,同时也为后面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做好了强有力的铺垫。

二、演示气体对外做功实验的改进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认为做“空气膨胀做功内能减小”实验时,依照苏科版教材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进行演示实验,但要实现理想的实验效果,让全班同学都看到透明的塑料盒中出现白雾,盒盖飞出的现象,不仅操作比较麻烦、时间长,而且易出危险,这样便给课堂教学带来不利影响初中物理论文,使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优

化实验方案,改进实验的某些环节,在短时间内迅速、

高效、完美地完成本实验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实验的缺陷

若将电子式火花发生器插入塑料盒中,会发现电子

式火花发生器很容易从塑料盒中脱落,这就需要把电子

式火花发生器与塑料盒的底部要固定在一起,否则实验时盒盖和塑料盒都会飞出去,易出危险。此过程不仅操作比较麻烦、时间长,而且由于塑料盒没有密封酒化效果不明显,电子式火花发生器不能一次打火成功,使实验时间延长。

(三)、实验的改进

我尝试着实行以下改进,克服了以上不足之处,增强了演示效果,可见性强,操作方便,安全有保障,易取材,易制作。

改进制作的具体方法:取一根直径为16mm的小试管,配一合适的橡皮塞,一次性塑料输液器1副,50ml注射器一支。将输液器最前面带针头的一节拔下插入并窜过橡皮塞,然后往回拔一点使针头不露出来(如图3所示),将橡皮塞盖紧小试管,输液器的另一端(接针头细管的一端)对接注射器,整个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

操作时只需拔下橡皮塞,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后拉使筒内充满空气,再向试管中放少许酒精,然后用橡皮塞盖紧试管。实验时教师只需一只手抓住试管的底部,另一只手抓住注射器的活塞,像医生打针一样将空气压入试管,在此过程中就会看到橡皮塞飞出去(由于橡皮塞与接针头细管以及注射器相连在一起,避免了塞子弹出伤人);而且玻璃透光性好,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试管内和管口冒出白雾,实验现象不仅清楚,而且持续时间长,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据此现象,学生感知到了酒精蒸汽推动橡皮塞做功时,温度降低,从而自然而然得出“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减小”的结论。

改进后的实验,消除了师生在演示、观察时的恐惧心理,增强了安全感初中物理论文,而且器材获取方便;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效果好;实验过程所用时间短;增强了实验效果的可见性,实验效果明显增强。

(四)、改进实验的另一用途

演示模拟潜水艇的浮与沉,将上述装置的橡皮塞上再插入一根注射器的针头并使其窜过橡皮塞,然后将针头得另一端向下弯折,管口能没在水面以下即可(如图5所示),为使管口能没在水面以下,可在管口绕几圈铁丝,作为配重,使它能没在水面以下,整个实验装置如图6所示。

操作时将实验装置中的试管放入大玻璃水槽中,使它水平浮于水面。用注射器从试管中抽气,试管里的水就增多,潜水艇自身重力增大,当重力>浮力时,潜水艇下沉;往试管里压气,试管里的水就减少,潜水艇自身重力减小,当重力<浮力时,潜水艇上浮。从而控制进入试管内的水量来实现试管在水中下沉、上浮或悬浮。

初中物理实验改进范文5

关键词:物理 实验 改进 创新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且我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呈阶梯式上升。自古以来,很多人认为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通过实验了这个错误的认识。矿泉水瓶中有气泡时,很多人错误认为当瓶子突然向前运动时,气泡是向后运动的。我们只有不断完善实验,才能获得正确结论。物理实验的改进,要本着实验原理、实验目的不变的前提下,从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器材等方面突破,最大限度地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改进后的实验要求科学性强,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直观,才能使实验达到最佳效果,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现将多年从事物理教学过程中自己学到的、从生活中发现的、学生的问题中、试题研究过程中、教研的启迪中的所得所感,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对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和完善,归纳总结了几个实验的做法如下: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八年级物理上册,P77“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存在着操作重复、整体对比不强等问题,不利于学生简便直观地看出实验结果。可进行如下改进:

1.“一对蜡烛”增加到 “三对蜡烛”。学生在做此实验过程中,只选用一对大小相等的蜡烛,随着实验过程的进行,两只蜡烛大小就不相等了,学生就不便找到物与像的大小关系了。同时,在测距离时,还要分三次变化蜡烛的位置,操作不方便。在实验中,同时采用三对等大的蜡烛放在不同的位置,在观察大小和测距时就不需要变动蜡烛的位置了。

2.用“坐标纸”替换“白纸”。教材的实验是在桌上铺一张白纸,然后记下蜡烛、像、平面镜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分析得出结论,但这样操作起来很不方便。把白纸换成坐标纸,让学生通过看坐标纸上格数准确判断像和物的位置,而避免了多次测量带来的不便。

3.“厚玻璃板”换成“薄玻璃板”。在此实验中,由于玻璃板较厚会出现两个虚像,因为它两个表面各成一个虚像,所以采用的是较薄的玻璃板。

4.“白天做实验”改成“晚上做实验”。白天做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由于玻璃板前后光线强,实验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在学习这节内容时,通常安排在晚上进行更好。

改进后的实验,方便、简明、直观,实验效果明显。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用手电筒或小灯泡来代替蜡烛,克服点燃的蜡烛会滴蜡、火焰还在跳动、不稳定带来实验中观察的不方便。

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59,在这个实验中由于酒精灯火焰比较小,石棉网本身吸热、散热,再加上烧杯中要装的水较多,导致把水加热至沸腾耗时太长,学生很难完成本节课的实验内容。所以作了如下的改进:

改进方法一:“酒精灯”改为“热得快”。用一个大的烧杯,装上水,把一个热得快放入水中直接加热。采用电加热,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但要注意安全。

改进方法二:“烧杯”改为“试管”。用一个大试管代替烧杯,在试管中装上一定量的水,做“观察水沸腾实验”。点燃酒精灯,用外焰直接加热试管。从对水加热至水沸腾这一过程中,读出不同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就可以了。此实验我们把烧杯换成大试管,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且水的质量小,大大缩短了加热的时间。

三、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木块、木板、重物、弹簧测力计;实验原理为:二力平衡。实验过程: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于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拉力与摩擦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便可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很难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2.弹簧测力计在运动过程中很难读数;3.读数时视线与板面垂直难以做到,导致实验数据误差较大。

改进一:改“拉木块运动”为“拉木板运动”。把木块放在木板上,弹簧测力计一端拴在木块上,另一端拴在一个固定的支架上,拉动木板便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样做的好处是人和弹簧测力计相对静止,便于读数,不需匀速拉动木板,操作方便。

改进二:用“鞋刷”代替“物体(木块)”,观察摩擦力的方向。此实验学生很难看出摩擦力的方向,而增加一把鞋刷,把物体放在鞋刷上,鞋刷的毛向下,向右拉动鞋刷,可以看到鞋刷“毛”向左弯,说明地面给物体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左的。

总之,改进实验,是为了让学生更易认识物理实验、掌握物理知识,也是我们教师的职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科学探索是无限的。我们只有在不断求知、勇于创新的过程中完善自己,人类才能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万山 《对几个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补充》。

初中物理实验改进范文6

关键词:电学实验 改进 创造

【分类号】G633.7

多年的一线教学使我对电学实验够更深的认识,现将实验改进的一点体会作了归纳总结,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在测量类实验中增加创造性思维成分

初中电学测量类实验,涉及到量度工具或仪表的正确使用问题。教学时,我们如果采用“先介绍测量方法再进行实际测量”的传统方法,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如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呢?对于只需通过专用量度工具或仪表直接进行测量的物理量(如电流、电压),可采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学习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时,课堂上,将仪器发放到学生手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学生很快就可以熟悉仪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效果要比只让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和教师的演示好得多。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思维得到了发散。

二、改演示实验为探索性的学生实验

从教改趋向可以看出,演示实验要精练、要典型化,学生实验要加大。因为学生实验比演示实验能更好地为学生手脑并用创造必要条件,它使学生在充分动手、动眼、动脑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知识、获得知识和提高创造能力。因此,教学中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很有必要。

例如:在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让同学们先猜想,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再设计实验来验证猜想。同学们个个积极思考,大胆猜想,最后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器材:同样粗细、同样长度的2B铅笔芯、HB铅笔芯各一根,稍细的同样长度2B铅笔芯一根、电池、开关、若干根导线及一只电流表。实验步骤:(1)研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2)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3)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采用这样的处理方法,将一个演示实验无形之中改成了学生实验,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比实验,发现这样的教学方法,比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学生还能领悟到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加强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培养创造能力

设计性实验是由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己进行设计和实验。它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能力。但应注意:

1、精心设计实验课题

设计性实验的课题可小可大,小的如一道实验练习题,大的如科研训练课题。无论何种规模,都应该力求使学生感到有探索价值和设计的必要,能引起学生兴趣,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技能的本领,能使学生学习到一些科学的方法。如在学习电能表、电功率后可布置如下设计课题:a、如何用电能表测功率;b、如何测定电冰箱每天消耗的电能。

2、突出探索方法

常用的有实验归纳法和实验验证法。在教学中,对这两种方法也都应当加强基本训练。例如,为了探索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就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为了从串联电路实验中学习探索过程,首先由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根据欧姆定律,设计一个电路,测定各段电阻的值;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并从实验数据中归纳出R串=R1 +R2 的经验规律,最后教师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和欧姆定律,从理论上加以推导也得出同样的结果。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学会设计实验,总结规律并从理论上论证的初步方法。对于并联电阻的探索,又可以用另一种方法进行,先由教师从理论上推导出1/R并=1/R1 +1/R2 ,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电路操作实验,验证这一关系。最后由教师总结,并且联系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对于并联后总电阻减小做出解释。这样在获得关于并联电阻的知识的同时,学习了实验验证法。

3、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锻炼

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当在设计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训练。例如,在讲解电路的两种基本联接方式时,可以先给学生出示这样一个问题:有两节干电池、两盏灯泡、一个开关、若干条导线,请你设计一个电路,满足以下要求:闭合开关时,两盏灯同时发光;断开开关时,两盏灯同时熄灭。根据学生设计的各种不同方法,再深入分析各种方法的联接方式。把设计方案变为实践,需要解决许多问题,教师要起指导作用,不应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任不管,要不断帮助学生自己纠正出现的错误,一步步探索结论。有时可以让学生碰碰钉子,从正反两方面锻炼才干。在实验成功的基A上,再组织学生汇报讨论。交流成果,使多数学生受到教益,成功者也得到鼓舞,这样就能充分发挥设计性实验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实验,解决电学难题

学习电学时总有同学认为,电路中的某一个地方发生开路,在电源的正极和该开路处之间还有电流。为了更正学生的这个错误观点,可在“组成串联电路”时,先将开关分别接在电源正极与灯1之间、灯1与灯2之间、灯2与电源负极之间,观察开关的控制作用是否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