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总结范文1
【关键词】轨道;交通;安全;体系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系统,有自己的信号指挥系统,比其它的公共交通工具更加安全。但是由于轨道交通运量大,设施设备的科技含量较高,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形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所以,安全管理对于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
安全管理措施不得力,例如指挥调度不当、司机失职、乘客缺乏逃生知识等,都很容易造成了城市轨道交通问题。虽然从硬件设备上来看,我国轨道交通都把安全问题放在了第一位,在设计时都考虑到了防和救的结合,但从管理角度看,如何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却还存在一些问题。从1999年和2000年两年中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发生的各类事故的分类统计看,轨道交通中一般性事故与险性事故的比例为5∶4。从事故原因来看,一般性事故多是由于乘客没有遵守安全乘车规则造成的;而险性事故多是由于工作人员职责疏忽引发的。此外还存在借车运营产生事故隐患的问题。
由以上轨道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中可以总结出存在于安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1)随着体制的改革,城市轨道交通部门安全监管的范围、人员、规章制度也都在变,这样就容易形成管理上的漏洞,出现规章制度的不健全、安全考核和相关措施不到位的情况。(2)轨道交通安全监管缺乏必要的手段,使安全监管工作难以实施。(3)虽然硬件设施较为完善,但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防灾意识有待提高。(4)对乘客的安全宣传力度不够大,乘客缺乏发生事故后如何保护自己的有关知识。
二、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若干因素分析
从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来看,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因素主要是人、车辆、线路以及法律等因素。
(1)人的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要以人为本,轨道安全管理也要以人为本。应充分考虑乘客的因素,保障广大乘客的安全。由于乘客的素质对轨道交通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事故都是由于乘客没有遵守乘车规则造成的,所以应加强对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的教育,减少由于乘客拥挤造成对轨道交通安全的威胁。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疏忽引发事故的比例也较大,而且后果严重。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与工作人员的失职有关系。
(2)车辆因素
地铁中虽然车站上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设备、自动淋水灭火装置,但是车厢内为了防止触电均没有安装这种装置;此外,车厢虽然使用的是耐燃材料,但在燃烧后会散发大量的有毒气体。因此车辆所使用的阻燃材料是否合格、安全装置是否充足有效,对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车辆是否符合运行要求、车辆技术状况好与坏,会直接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
(3)线路因素
轨道交通是一个封闭式的交通系统,线路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事故的产生与线路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如地面轨道交通平面交叉口的密度较大、区间隧道内的照明条件差、缺少信号标志等都会影响交通安全。
(4)法律因素
在我国现有的轨道交通政策法规中,对安全管理虽有原则的、定性的要求,但缺少具体的管理条文及定量的衡量标准,也缺少有关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律政策。
三、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和手段
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城市的快速交通工具,安全状况是其管理水平和各种质量的综合反映。“安全第一”是乘客的根本需求和首要标准。轨道交通的安全包括消防安全、行车安全、综合治理安全等诸多方面。除了一些突发性事故外,大多数安全事故都是有前兆的。为了更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必须从以下各方面着手来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1)加大对工作人员培训力度
作为轨道交通的管理者,应建立和完善设备运行状况计量检测体系,确保设备运作的安全度; 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增强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给职工营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并结合人体疲劳周期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应经常对司乘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使工作人员掌握危险时保护乘客减少伤害的技能,在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地组织乘客疏散。
(2)加强对乘客的安全教育
作为乘客,应该增加有关安全、文明使用轨道交通的知识。例如,在车厢内发生意外的事故时,处于第一现场的乘客应该及时阻止事故的恶化;在事故发生后应听从地铁广播和工作人员指挥,紧张有序地离开事故现场;平时应多注意站厅站台上的各种安全标识。
(3)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制定在发生轨道交通事故后所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快排除事故,保护乘客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设施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低程度。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各种不同的紧急情况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不仅可以指导各类人员的日常培训和演习,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准备状态,而且还可以指导应急救援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混乱而延误事故救援,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装备水平
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应尽可能地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高科技手段。如采用高技术支持的信息管理、应急处置系统等来确保各种事件发生时的信息传输通畅以及应对措施的有效实施;采用列车运行智能化调度系统,减少因人工疏忽所引发的各种故障或事故;采用线网综合运营协调系统,保证网络中各车辆的高效、安全、可靠运行。
四、基于安全信息系统的安全信息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安全信息管理机制,同时还要有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体系作为前端支持系统。因此,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之初,就应充分考虑其引起的一些组织机构、管理程序、信息加工处理方式的变化。安全信息系统是安全管理组织的“神经中枢”,信息中心是安全管理活动的“大脑”,负责安全信息的响应和动作,指挥、协调人员和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并统一进程。要使该体系真正有效地运作,必须强化安全信息采集系统和建立有效的安全信息响应保证体系。
1、强化安全信息采集
避免安全信息获取时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是确保安全信息收集准确、及时的前提条件。安全信息的采集包括采集内容和采集渠道。
2、推行消除隐患的全过程管理
全过程管理的核心是强调对事故隐患进行跟踪管理,以对隐患的发现、登记、安全整改措施等实行全过程管理,并将其传送到安全信息中心。对设备实施定期检查制度,其检查过程中的安全信息应传递到信息中心,并将所得信息纳入信息系统备案待查,以指导生产现场正常运行,整理分析出重要隐患,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3、建立落实安全信息采集制度
对安全信息的收集除在组织上保证外,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制度上的保证,需制定一系列信息运行办法、管理制度、奖惩方案,使每个安全员明确其责任、权力和义务。
4、建立立体的安全信息获取网络渠道
为了使安全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处理、存储等有制度保证,应建立严密的纵横交织的安全信息网。纵向安全信息网是指由企业决策层、职能部门、作业班组组成的多级安全信息网,并建立与之配套的各级安全人员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信息的收、发、送工作;横向安全信息网则是由各级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部门、生产单位等组成的安全信息网,依据所规定的义务和程序,及时将有关的安全信息送到安全信息中心。
五、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议
1、做好有关法律体系的建设工作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因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只能依靠行政手段来完成。虽然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一样,都具有强制性特征,但是在明确性和稳定性这两方面却无法与法律手段相比,所以尽管目前依靠行政手段建设的安全管理体系还比较稳定,但是仍然存在着长期隐患。笔者认为,可以首先可以通过建设地方法规的方式来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在取得成效和积累经验的同时推动国家法律法规的建设。
2、对安全监管机构的设置进行合理把握
我国目前负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机构规模大多较小,并且存在着身兼数职、专业人员匮乏等情况,无法充分发挥出相应的监管职能。笔者认为,目前已经完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城市可以采用试点的方式完成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监管部门建设,同时保证该部门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商之问的独立性,并对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进行明确的规定。待一段时
3、明确对设备质量安全的要求
想要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实际效果,就必须要拥有相应的设备支持。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所制定的有针对性的设备质量要求体系。就各地的实际营运效果来看,在营运初期,城市轨道交通的盈利性往往较差,所以对于设备质量安全的要求也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做到规定要求的设备必须投入,规定之外的,由运营方和投资方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是否进行投入,以免使运营商因为过高的初期投入而放弃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工作中。
4、做好评估和审核工作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完成到正式投入运营的这段时间内,运营商必须邀请当地的消防、安全监管部门等对项目进行安全评估,这也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申请运营许可证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在进入正式运营阶段之后,安全管理部门应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检的方式对运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或是由安全管理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科研机构对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如果运营商在明知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做出任何的整改决定,那么安全监督部门就应视实际情况予以吊销运营许可证的处理。
5、做好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
想要做好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就必须从工作人员和乘客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工作人员,除了要安排有关考试科目来促使工作人员对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外,运营商或安全监督部门也应注意定期对那些正式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从而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了解新的安全内容。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通过进行安全演习来锻炼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乘客方面,则主要依靠宣传板、宣传报、乘务人员宣讲等活动使他们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突发的安全事件,另外,就是要严格要求乘客的乘坐行为,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六、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在融合进入我们的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安全隐患,只有绝对的危险,没有绝对的安全,这就提醒我们必须时刻把维护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放在心上。我们还应当分别从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做好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定期进行安全维护保养,并且做好应急措施,将事故发生的概率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崔艳萍;唐祯敏;武旭地铁行车安全保障系统的研究[期刊论文]-都市快轨交通 2004(03)
[2] 张殿业;金健;杨京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研究体系[期刊论文]-都市快轨交通 2004(04)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总结范文2
本文从火灾灾害因素、发生的原因等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整个系统的人员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的对象、环境的影响,其人事管理缺陷等都可以引发事故的原因。本文通过分析、预防火灾事故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典型事故;地铁系统;预防措施
一、国内外地铁火灾事故的统计分析
世界地铁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我国的地铁发展只有四十年,因此,通过国内外地铁火灾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可以归纳总结出地铁火灾的发生原因分析图。(详见表3-1)
二、城市轨道交通火灾事故的预防
1、严格管理制度,分解管理职责
地下铁道管理人员(包括负责人)应该轮流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安全防范措施。管理部门应该将管理职责具体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人员,并且有检查监督机构和奖罚制度。为了防止爆炸和纵火等罪犯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内应有严格的监控措施。在各站入口处、车厢内、过道处和隧道壁上设置自动监测、检查和记录设备,以便能及时发现上述罪犯,并由警方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管理人员在上岗前应受到严格的安全技术、医护急救和消防知识培外,每年还要接受定期训练,以便学习和掌握现代化安全、医护急救和消防,使之能在灾难面前沉着冷静,协助消防人员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2、研究并推广地铁安全设计
在进行地下铁道设计时,应该充分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结合常规设计方法,进行地铁安全设计。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绝大多数是由烟雾中的有毒气体熏倒、中毒或窒息所致,因此,有效的排烟已成为地铁火灾时救援的重要措施。故在城市轨道交通的结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火灾情况下的通风条件。目前我国地下建筑最深已达十几层,这对火灾的扑救和人员疏散是不利的。应该加强工程材料内部结构的不燃化。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5分钟,地铁内的广告牌均采用不燃材料。机车和车辆及装饰品也都采用不燃材料。
3、设置火灾控制系统
设置火灾控制系统时应尽可能将消防控制室与变配电室设置在地面建筑内;火灾控制系统应具备接受火警,指挥安全疏散,开启消防泵,固定灭火装置及防、排烟设备,关闭防火门,关闭电源等功能。各防火区的防火卷帘应与自动喷淋系统联动。大型中心车站应设置感温、感烟报警器和自动喷淋装置。城市轨道交通内应设置事故电话和人工报警按扭。在隧道两侧应设置消防专用门,内装室内消防栓、通讯插座、移动式照明电缆设备,作为地铁工程专用水枪应具有直流、喷雾、开花的功能。在疏散通道明显部位,还应配置呼吸器。由于地铁内空气对流差,湿度大,因此,电器设备和线路应具有防潮、防霉性能。对隧道内的电缆管线应用搪瓷板、石棉纤维板隔热防火。变、配电室应设置独立的通风排烟系统,配备卤代烷灭火器。疏散指示灯的电源应采用15伏,并有备用电源。
4、改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风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环境为完全封闭的地下隧道以及地铁车厢构造的特殊性,城市轨道交通的通风就尤为重要。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客室通风系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离心式风机集中风源、管路送风等方式。例如,上海地铁由德国进口的地铁列车在通风设计上将各节车厢贯通,使列车在速度变化时利用空气的惯性增加了乘客的风感。夏季进入客室的空气首先经过空调降温再被进风机送人客室,完成换气和降温的任务。另一种是采用离心式风机分散风源。例如,莫斯科地铁无空调,采用了安装在座位下的分散离心式风机进风、车顶引流式排风的方案。由于强迫通风与气体自然流动的方向一致,气流组织较合理,列车通风系统温度负荷很小,通风效果也较好。进风不直接吹向旅客,客室内舒适度良好。一般的地铁列车没有空调系统,宜采用分散式通风方式。
6、其他应对措施
(1)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火灾应尽可能驶向前方车站,利用车站站台疏散乘客,利用车站隧道防排烟系统排除烟气,如果列车停在区间,隧道通风系统根据多数乘客疏散相反方向送风,送风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掌握。
(2)当同一区间的其中一条隧道发生火灾时,另一条隧道也应立即停止正常行车。
(3)防排烟系统的火灾运行模式应经过多次实地试验,确定最佳组合。
(4)火灾安全疏散程序应经常进行模拟演练,不断检查各部门、各工种的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以及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安全疏散能力和综合救援能力。
(5)加强对城市轨道交通内各种消防设施设备的经常性维修保养,并做到五查:查站内用电设施、查登记、点部位(站内仓库、储物间等)、查硬件设施设备情况、查贯彻落实使之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
(6)加强城市轨道交通防火知识的经常性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
三、我国在应对城市轨道交通火灾方面的几点建议
1、严格控制可燃材料
2、加强消防安全设施
a.报警监控系统
b.自动灭火系统
c.应急照明系统
d.消防通信系统
3、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的通风排烟
a. 合理划分防烟区分。
b. 明确防排烟方式。
c. 提高排烟设备的耐热能力。
d .设置移动排烟机用的排烟口。
e .设置隧道紧急自然排烟口,在区间隧道宜每隔400m左右设置直通地面的排烟口,以利于隧道的应急排烟。
4、做好安全疏散工作
a .列车在车站发生火灾的安全疏散
b. 列车在区间隧道内发生火灾的安全疏散
四、小结
安全运营是地铁运输的首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安全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因素主要有人、车辆、轨道、社会灾害等。建立科学安全的管理途径及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提高我国轨道交通的安全率。
学习先进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经验,制定适合我国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
(2)装备先进的设备及其检测系统
(3)建立监视及报警系统
(4)事故发生后要注意乘客的紧急疏散
参考文献:
[1]张国宝.《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4
[2]周允基.《铁路火警问题的预防及处理紧急事故的措施》,2004. 1~6
[3]李耀明.《谈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及预防措施》,武警学院学报:2005.12
[4]李启荣,黎少奇.《地铁火灾保障研究》,香港.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5]陈鼎榕.《火灾事故下的安全疏散》,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2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总结范文3
2012年是天津地铁网络化运营的元年,本文在对天津地铁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天津地铁的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网络化运营;安全形势;安全管理措施
Abstract:
2012 was the first year tianjin metro network operation, this paper in tianjin metro security situa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 analysis,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tianjin metro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Keywords: network operation; Security situation;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50.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天津地铁2、3、9号线开通的临近,天津地铁迈入了网络化发展的时代,如何保障网络化运营的环境下运营的安全问题是运营公司急需高度重视的课题,构建运营安全体系、提高运营安全水平,对促进轨道交通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 天津地铁安全形势
天津地铁1号线自2006年6月开通以来,已安全运营6年,天津地铁始终秉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安全管理以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营,制定隐患排查相关政策、预防事故相关措施等,从管理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般而言,地铁事故包括火灾、爆炸、车辆及线路事故、通信及信号故障等,天津地铁1号线2006年至2012年发生事故的分类统计表明,一般性事故和险性事故多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比如乘客未遵守安全乘车规则,工作人员职责疏忽。人员因素是导致地铁事故的主要原因,比如多次出现列车冒进信号事件,以及错开车门事件。车辆因素也是引起地铁事故的一大因素,比如列车出轨事件、列车在站台故障影响运营秩序事件。
随着2、3、9号线的开通,天津地铁网络化运营时代的到来,提高地铁运营安全,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损失,是地铁运营公司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 安全管理理念
天津地铁的的安全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落实责任;夯实基础,持续改进;恪守承诺,遵章守法。”网络化运营的大环境下,运营公司始终坚持秉着此安全方针,深入贯彻安全意识,强抓“安全”这条生命线,以健全的安全管理措施保安全运营。
三、 安全管理措施
1、增强员工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各岗安全职责
统计表明,几乎每一起事故都摆脱不了“人”的因素,即与地铁员工的失职有关,因此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员工的安全意识能很好的体现出运营的服务的品质,天津地铁对新入司的员工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部门级、站室级),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强化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以促进员工安全行为的养成,用安全思想引导安全行为,让安全教育为安全运营护航。同时重点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并层层落实岗位责任,明确各岗人员应该履行的安全职责。
2、加强业务培训,以技术保安全
运营公司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培训考核体系,针对一线员工的业务制定各种培训、重温、考核计划,笔试与实操相结合,及时跟踪员工业务能力,保证上岗人员业务人人过关,从而大大减少了业务问题引发的事故。
3、规范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
规范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实现地铁运营安全的基础,目前天津地铁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灾害应急处理制度、地铁设施设备日常安全维护制度、较完善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同时建立了较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通过各种形式的检查,比如月检查、季度检查、自查、互查等方式,有效保障安全的运营。
4、严格贯彻执行各种轨道交通安全制度
我国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没有独立的系统的安全标准。目前国内轨道交通技术安全方面的标准分散在各个轨道交通技术标准中,如针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有《地铁运营安全评价》(GB/T 50438-2007),借鉴了国外的标准的有《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GB/T 21562-2008),以及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GA∕T579-2005),天津市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天津市安全生产条例》《天津市轨道交通管理规定》《天津市处置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公司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依法作业,从而从法律制度上保证了运营的安全。
四、 结语
在轨道交通蓬勃发展的今天,地铁作为为大众服务的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便捷、准时、安全高效的优势,在城市交通中越来越受重视,地铁的发展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对于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年是天津地铁网络化运营的元年,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实践的进行了总结,同时,运营公司应着重做好地铁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地铁的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为广大人民享受地铁的便利与快捷打好安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志刚,谭复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李为为,唐祯敏.地铁运营事故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总结范文4
关键词:轨道交通;安全技术;分析;现状;展望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无可辩驳的成为困扰城市发展和市民日常生活的一大问题,然而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佳选择,其具有占用地资源少、运载量大、安全系数高、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等特点,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决策性问题。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北京市中心城不断向周边辐射,轨道交通建设的紧迫性也在增加。目前,北京市有计划对市区轨道交通网进行加密,预计到2020年北京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1000公里左右。
1.2 研究目的
通过对现阶段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现状的分析,加强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管理,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及规章制度,规范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预防微小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和大面积坍塌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保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顺利、平安,保障建设周边环境的安全。
2 轨道交通建设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收集到发生在国内外的各类地铁建设工程技术事故,共计111起,其中:明挖法工程事故41起,矿山法工程事故26起,盾构法工程事故39起,地面及高架线事故5起,分别占调查事故总数的36.9%、23.5%、35.1%和4.5%。
本次统计的事故中,北京地区的地铁工程建设事故总数为41起,其中明挖法工程事故12起,盾构法工程事故7起,矿山法工程事故22起,分别占北京地铁工程建设事故总数的29.3%、17%和53.7%。根据事故资料统计,矿山法工程22起安全事故中,环境因素为:雨、污水管线,出现频数为14次,占北京地区矿山法事故数的63.6%。
3 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3.1 安全生产监理制度现状
监理单位均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且人员职责明确,岗位齐全;制订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培训记录较齐全。但个别单位缺少“安全生产责任制”目录;没有专门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只在《监理细则》中有所体现。
3.2 资质、机构与人员管理现状
监理单位均有资质等级许可证书,且资质等级为甲级,符合要求;多数从事监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现场监理人员的资格及到位情况满足合同要求;但个别监理单位不完全符合合同要求,监理人员变更量大,如某施工标段在土建工程完成60%以上时,监理人员的数量有所减少。
3.3 安全技术监理现状
监理单位在监理规划中均有安全控制专篇,并编制了安全监理方案,控制点明确,措施全面;按规定程序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查、审批;参加了设计交底会议;有旁站监理方案,且旁站监理记录齐全;对于重大风险源均有详细的巡视记录;对施工监控量测方案进行了审查,监理周报、月报齐全。但个别单位在监理细则中,质量控制点针对性不足。
3.4 对施工单位资质、安全管理制度核查现状
监理单位均对施工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了审查,有审查记录;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质量保证体系、规章制度进行了核查;对分包单位资质、人员资格进行了核查,且有核查记录。但监理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审查不严格,多数施工单位出现了特种作业人员证书过期,或缺证的情况;对分包单位人员资格的审查不够全面,个别分包单位的上岗人员资格不合格。
3.5 设备与设施安全监理现状
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大型设备及部分小型设备的进行了核查,有核查记录;对特种设备、关键设备进场进行了全面审查,且有审查记录;对消防、易燃、明火作业等进行了检查,有检查记录。但对施工机械、特种机械的审查不够严格:调查发现,个别施工单位缺少缺少施工机械、特种机械的登记台帐,施工机械缺少合格证。
3.6 监理资料管理现状
监理单位的监理日志、会议纪要、月报等各项监理资料整理及时、内容齐全。但个别监理单位的监理资料整理不够及时,监理日志记录不够全面。
3.7 整改通知现状
监理对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有监理整改通知及施工方的落实回复;对安全隐患均有排查记录,且记录齐全。但个别监理人员对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监理的责任落实不够。
4 对策和建议
(1)建立并完善轨道交通建设安全评估制度。针对轨道交通建设风险大的特点,应开展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安全预评价、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评估、竣工后试运营的安全验收评价及运营安全现状评价。通过专业机构的评价评估工作,识别各阶段的安全隐患,加强安全风险管理。
(2)加强对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单位的管理。进一步改善对总包和分包施工单位的管理办法,定期监督和检查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实行统一管理的情况;规范劳务分包单位在工程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如测量方案、起重方案不允许劳务分包单位出等;同时对分包单位的从业人员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分包单位从业人员素质。
(3)加强建设施工安全监管工作。一是针对轨道交通建设专业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应加大对政府部门安全监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监管能力;二是加大安全监管力度,特别是要强化安全风险源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4)增强安全技术管理的针对性。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时,要针对不同施工工法、施工场地及周围环境、地质条件、施工中可能给施工安全和周围地区带来影响和危害等不安全因素,从技术上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5)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机制。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总结范文5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轨道公司”)是经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于2003年11月由北京市国资委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主要担负北京轨道交通新线的建设管理任务。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职能定位,轨道公司作为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专业公司,具体负责轨道交通新建线路的初步设计、施工设计、施工队伍、车辆设备的招标、评标和决标;组织轨道交通新建线路的土建结构、建筑装修、设备安装工程及相应市政配套工程的实施;组织轨道交通新建线路的系统调试、开通、验收直至交付试运营全过程的建设管理。
十几年来,轨道公司秉承“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精品工程”的理念,按照“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功能”五统一的建设方针,相继建成通车轨道交通线路15条,运营里程达到554 km。
轨道交通工程特点
工程特点
轨道交通工程呈线性分布,穿越城市繁华地区,工程施工点多、线长、面广、工程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工法多、作业场地狭小、多工种交叉作业。
管理特点
建设单位依据合同对参建单位安全质量进行管理;工程安全质量责任主体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参建单位多,各单位安全质量管理侧重点不M相同。
建立隐患排查系统
基于轨道交通工程特点和管理特点,北京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大数据态势分析,设立了施工单位自查、监理单位督查、建设单位抽查的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的隐患排查治理方式(见图1)。
新的管理方式通过系统信息推送,增强了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机制;系统内置隐患排查要点,分级分类管理,使参建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精细化、标准化;实现了隐患排查工作从被动搜索到主动推送的转变,隐患排查治理全过程闭环留痕,极大缩短了隐患治理周期;通过系统大数据态势分析,为建设方安全质量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隐患排查系统良好的架构设计确保其具有高度可扩展性,预留与政府部门以及公司其他系统的接口,实现建设方内部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数据整合。
自2011年,北京轨道交通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与信息系统开始应用,已在10条线路、85个施工标段、40个总监办使用,共有55家施工监理单位、1 467人参与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使各方隐患管理责任得到落实,安全管理意识和重视程度得到提高,加强了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安全掌控力度,基本杜绝了安全检查形式化、隐患整改无人负责等现象。
体系特点
信息化平台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设计采用四层结构,自底层至顶层分别是基础设施层、数据中心层、系统接入层以及业务应用层。此种设计有利于系统的功能拓展,能够实现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数据整合,实现系统功能的可移植性。
排查要点标准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历年施工现场发生的事故和常见的安全质量管理问题,轨道公司用时2年,历经多次讨论,反复论证,针对隐患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及社会影响程度,将隐患分为四级进行管理,共编制出39类1 746项隐患排查要点,在排查要点中梳理出日、周、月必查项目16类795项,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精简,总结出462项常见及重要隐患。
全流程闭环留痕
公司层、项目中心层、施工单位层、建立单位层分别按照相应的关键岗位制定了隐患排查频率,并系统记录留痕。
隐患排查信息系统会根据权限,显示用户完成与未完成排查任务提示,对于已经完成的排查任务,系统会自动形成历史记录,留痕。
隐患治理规定根据隐患的级别,各参建单位的各岗位人员要按隐患治理响应时限、整改时限、核准时限以及消除时限的要求开展隐患治理与消除工作。根据用户的角色身份,系统自动推送该用户需要响应、整改、消除申请、核准以及消除的工作任务,系统记录不同参建方协同处置过程记录。
绩效考核
轨道公司实行内部考核,每半年开展一次。对施工、监理单位未按照公司规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通过记分、警告、约谈、通报批评等手段,在追究责任单位违约责任的同时,扣除其相应违约金。按单位、部门、岗位与人员四个层次考核;系统按不同的违规项记分,并自动汇总与排序;可查询记分项的违约事项,违规人员、违规时间等。
大数据统计分析
态势分析
隐患排查系统能够按隐患类型、隐患等级、线路工点等信息自动生成统计报表以及各类图表,直观立体展现施工现场隐患总体态势,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在任意时间段内按隐患类型、级别,按线路、工点,按部门、岗位,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也可以完成项目管理中心隐患对比、明细统计。
考核管理
隐患排查系统能够依据未排查、响应超时、消除超时等8种违约情况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自动记分考评。
同时,轨道公司对建设单位相关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面考核,通过警告、通报、约谈以及违约责任追究等处罚手段,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转。
自动生成报告
轨道公司根据参建单位需求,利用大数据技术生成周报、月报以及隐患整改通知单、监理通知单等报表。
手机客户端
轨道公司还研发了手机客户端软件,方便实时在手机上查阅隐患信息、治理情况,进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跟踪。如图2所示。
应用成果
大数据技术与北京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结合,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轨道公司依托隐患管理平台及强大的综合动态数据库,使隐患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总结范文6
(一)城市交通不堪重负
贵州省会贵阳市地处贵州省中部,是西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由于受地形限制,城市范围较小,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与其他城市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贵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环线的建设、中心区与组团联系道路的修建、中心区道路的不断改造、公共交通发展等,极大地改善了贵阳市的交通环境。但是,近年来,随着贵阳市经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市区房建速度加快、人口和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贵阳市区交通不堪重负,目前,贵阳市机动车总量已突破25万辆,年增长率超过17%,随着汽车数量的迅速增长,市区交通成为突出问题。由于“停车难”等问题未能有效解决,造成市区交通管理不规范,占道停车现象日益突出,城市交通秩序、交通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云岩、南明两城区内长期存在交通堵塞难题。对此,贵阳市采取了道路拓宽、封闭部分路口和拆除部分路口“转盘”等措施,虽有一定成效,但还是标本难治。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无法与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和匹配,因此存在着很多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问题已经成为阻碍贵阳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区交通往地下和空中发展的模式成为首选。贵阳轻轨的建设运营将为贵阳城市发展带来新变化,同时,贵阳城市发展也给未来轻轨运营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岩溶地貌带来挑战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运营是由各个城市的政府主管部门和地铁公司主导,不同城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使轻轨运营组织管理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以贵阳1号线为例,1号线西起金阳新区西侧,于王武监狱西侧到达本线终点。全长29.15公里,共设19座车站,其中地下站9座,高架及地面站10座,5个为换乘站。贵阳喀斯特地质地貌典型,地下水分布广泛,水源离地面较浅,部分地方还有泉水流出;地下裂隙和溶洞发育比较完善。频繁的工程建设、矿物的开采及地下水抽取更加快了贵阳城区及周边区域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同时贵阳属于西南山区,地面崎岖,人居特别集中,地面坡度的落差大,年降雨量充沛,降雨月份比较集中,容易发生地质滑坡及泥石流。这种情况下,除制定合理高效的规章制度以确保轻轨安全有序运转外,还应积极推进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防范应对能力。
二、建立“以人为本、综合治理、节能环保”管理理念
(一)强化以人为本理念
在山区建立并营运轻轨,人是中心中的中心,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是重中之重。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更多的是落实在行动上。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是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的大背景下实现轻轨运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建设贵阳轻轨的高架站和地下站,除应遵守《地铁与轻轨系统运营管理规范》及相关国家强制规定的条例,尚应充分认识贵阳城区及周边区域现状,要结合人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和企业发展做好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贵阳城区修建轻轨尚属首例,轻轨前期运营管理的任务首先要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帮助市民对轻轨交通安全有明确认识。鉴于乘客文化程度不一,理解能力不一,宣传应该具有针对性、多样性和实用性。要采取市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形式,将宣传教育工作做到深入人心,而不是泛泛而谈,敷衍了事。要建立培养造就一支优良的轻轨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队伍,不定期地组织培训,不断提高轻轨交通科学管理与服务水平,为人民平安出行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应该组织相应的培训和设置相关的引导设施,为残疾人士和智障人士提供无障碍环境,比如:导盲图标、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售票窗口等。并对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如遇恶劣的天气变化应为乘客提供临时躲避处,并能及时疏通人流。要建立健全激励和处罚机制,增强员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从而形成独具贵阳特色的轻轨运营文化与管理模式。
(二)树立综合治理思想
1 树立未雨绸缪的理念。在贵阳城区修建并营运轻轨,对于轻轨事故应有“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轻轨事故的警钟应该长呜,轻轨的运营管理不是让我们等待事故来了之后怎么去处理事故、追究谁的责任的问题,问题在于事故未来之前我们怎么去防止事故的发生。任何事故都不是偶然的,事故在发生前都有一定的前奏并且都有迹象可查。如地下站漏水时总是先有浸湿的痕迹然后才发展成为漏水事故,塌方总是先有松动现象才有发展成为塌方的可能。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轻轨安全管理员在事故孕育过程中发现蛛丝马迹是预防事故的主要手段。切实提高轨道交通高架区间及地下站区间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各类轻轨灾害应急事故的发生,应定时与不定时地举行演练,增加各部门和单位的协作与默契,提升各部门单位协调能力,加大平时沟通的频率及效率,才能保证指挥有力、巡查到位、行动迅速、处置果断、配合默契地应对灾害。平时应对轨道全线进行定期安全排查,做好相关的排查记录,并注意和前面的排查记录情况做比较,如有情况应立即报告相关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同时提出相关建议。
2 做好紧急疏散工作。紧急情况下应赋予工作人员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利。当事故发生时,现场工作人员应首先赶到现场,进行现场分析、事故处理,尽快安全有序地做好人员的疏散工作。要保障信息传送畅通,现场的信息必须传得出去,上面的指令在第一时间必须传得进来。
3 做好自然灾害的防范。贵阳冬季可能有凝冻,夏季可能有暴雨。轻轨的运营将伴随着各种极端天气进行,突发性事故有时是无法预估的。事故治理工作并不是简单处理当时情况,而需要全面考虑、总体部署。要清醒认识事故的危害性,深刻总结经验教训,以避免类似灾难再次发生。轻轨运营管理企业对事故应有防范意识,应提前制定相关应急措施。
(三)健全节能环保措施
轻轨作为城市将来的首选交通,将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轻轨的运营不仅满足当前的城市交通状态,还应满足将来城市发展交通的需要。可持续的运营管理要求我们为长远发展打算,设计方案中提及的5个换乘站台均须留出未来发展建设的平台。从贵阳城市规划的角度上看,今后轻轨将继续延伸。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满足当下,放眼未来。在规划中一定要站得高,只有这样才能看得更长远。应考虑到轻轨未来的发展和变化,为变化留有余地。节能环保方面,应采用低耗能环保材料,应用新技术、新能源,加强能源的循环利用及物品的回收利用。比如夏天可以充分利用暴露在外的路面收集太阳能。这时候,路面就相当于是一条聚能带,在轨道梁边上设置集能装置,然后沿着道路运输,最后储藏于地下站。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