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

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1

关键词:民间艺术;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我国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基础理论研究已经在多年的积累中收获了比较理想的成果,这促使广大艺术工作者和教育者对它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在各大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更加体现出民间艺术的无限力量,其为艺术设计提供无限的灵感,构建了一个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为当代多元化、多视野、多层次的综合性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丰富的非物质资源,并为应用型艺术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师在作品中加入了传统民间艺术中的某些符号性、抽象性的元素,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开辟了一条民间艺术现代化演绎的艺术设计道路,用新兴的艺术手段来演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现代艺术创作已经慢慢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艺术类的教学也要向这个方向发展。作为艺术创作人才的培养基地,各大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也势必要沿着这条线路前进,建构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与创作体系,立足地方民间文化优势,设置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这对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发展和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1民间艺术引入艺术设计教学的特征

1.1民族性特征

民间艺术一般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同一民族的人们长期在一起生产、生活,形成了相同或相似的习惯、情感、文化和心理,这决定了民间艺术的民族性特征。这些特征能够体现他们共同的文化状态和情趣,反映了在共同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风格和气派。这是在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成的艺术资源,体现出该民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理解。各个民族生活和生产的过程有所不同,它们的艺术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民间艺术的风格和特色。

1.2大众性特征

民间艺术具有突出的大众性特征,与宫廷艺术、宗教艺术不同,它具有明显的实用

1.3地域性特征

民间艺术还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的人民长期面对同样的生活环境和地域特点,每个地方都有独特又稳定的自然风光、动植物分布和风俗民情,这些特色环境造就了他们共同的性格和审美特点,他们的艺术作品能够反映出这种共同的艺术特征。然而不同地域的民间艺术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风格,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有的地域渊源,如北方地区的民间艺术风格是比较粗犷、直接的,南方的民间艺术则比较含蓄、精巧。

1.4独特性特征

根据民间艺术的人群差异,各种民间艺术都具有其独特性特征,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无论是取材还是形式,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在建筑设计艺术中,有石刻、青瓷和木雕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在民俗活动中,有龙舟、风筝、年画、脸谱等,取材多为当地人民所熟悉的事件和场景,在材料的选取上,多为当地随手可得的廉价材料,如石头、泥土、木头、皮毛、纸张等,体现了劳动人民渴望圆满、和谐、安定的愿望和鲜明、质朴、纯净的风韵。

2将民间艺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2.1有助于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美术文化得到传承

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和文化,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生活点滴之中,其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伴随着人们的衣、食、住、行,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种影响是潜在的,也是持久的。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样化的创作手法、广阔的应用范围、原汁原味的生活情趣等特点,无疑让民间艺术成为了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应当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学体系,是现代科技与民间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体系。

将民间艺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正是顺应了全新、现代的艺术设计教学理念。在教学和研究中,教师应重点探讨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审美特征、造型规律、艺术形式因素以及精神内涵,力求让我国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民间美术凸显出特有的风采;将其传统的实用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合在现代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中,不断吸收、总结和归纳民间艺术的理论和技巧,以此作为创作源泉,发展现代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理论;在我国美术院校中,应形成具有民族性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特色,使我国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不断创新和发展。

2.2对我国以及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经过一代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传承,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国本土艺术语言形式较为稳定,民间美术造型元素突出,有较强的包容性,具有精神和物质文化双重因素。这反映在题材与内容方面,不仅体现事物或生活本身,而且把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鸟兽虫鱼,以主观的想象,通过形象之间的组合,寓意人们的意念与感情,使民间艺术的美术造型特征得以长期的通用。

我国向西方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抛弃传统的民族文化,也不能忽视民间艺术的魅力和深度。多年来,很多艺术家在美术创作中达到了别人所不能达到的高度,主要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因为他们能够从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中汲取文化的精髓,并把这些精髓运用于自己的美术创作中。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很多源于民间艺术的优秀艺术设计作品,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也要不断地向民间艺术汲取能量,不断从民间艺术中获取灵感,让学生的学习和创作激情能长久保持。

3民间艺术引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策略

3.1通过研究民间艺术作品的样式和风貌开阔美术教学和创作的视野

传统的民间艺术是我国农耕文化发展和传递过程的产物,是我国艺术和文化的宝贵资源,它具有丰富而又独特的质朴美感和富有哲学韵味的创作观念,包含着社会生产第一线劳动人民的无限智慧和创造力。这些民间艺术主要有玩具类,如泥玩具、纸玩具、陶瓷玩具等;刺绣染织类,如蜡染、土布印染、刺绣等;家具器皿类,如日用陶瓷、木器、竹器、漆器等;服饰类,如民族服饰、嫁衣、绣花鞋垫等。它们都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通过对这些民间工艺的研究和考察,挖掘它们的形态特征和造型特点等,可以学习民间艺术造型和样式的历史发展与形态变革,进一步归纳这些直接来源于劳动一线和广大普通民众的美术形式,探索其最原始的创作动力和能够传承千年的文化因素。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和发展,民间艺术的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已经超越了那些实用功能本身,含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和哲学思想,早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可以开设一些民间艺术作品欣赏课,让学生在丰富的民间艺术中,了解民俗和造型样式,大胆探索民间艺术的设计风格和技巧,在生活中吸收艺术的营养,开阔美术教学和学生创作的视野。

3.2通过深入了解民间艺术的造型方式和技巧来丰富美术设计造型手段

中国人对艺术和情感有着特别的表达方式,形式风格比较自然。在民间艺术中,造型意识与手段相互作用,呈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其造型方式,同时还有这种造型所依赖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内涵。民间艺术造型风格多样、变化万千,强调精神表现力,其造型风格来源于中国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结构所形成的审美意识,来源于中国古老的文化构成和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依赖于民间艺术家们独特的造型意识与造型技巧。在创作和教学过程中,引入民间艺术,将民间艺术的造型和图案作为创作素材,总结民间艺术造型的技巧和规则,充实学生的创作思想,提高学生的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造型手段。

3.3通过不断挖掘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来增加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文化底蕴

民间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灵魂。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受“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观念的影响,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民间美术是人们为了装点自己的生活环境而创作的,其蕴涵着人们丰富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因而具有群体性的特点,表现着人们生活的朴素美。在现代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不断挖掘民间艺术的深刻文化内涵,把握民间文化和艺术活动的本质,借助民间艺术的造型观念和手法创作出不失民族风格特色的作品,增加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文化底蕴。这样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活动是值得探索的。参考文献:

[1] 邹寅.对当前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职业时空,2010(8).

[2] 袁浩鑫,肖宇窗.传承与超越――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几点启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7(4).

[3] 李洋.论中国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

[4] 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2

关键词:民间艺术;高校;人才培养;教育模式

近几年,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了保护和传承我国民间艺术发展,人们开始重视一些生存在边缘、形式比较独特的民间艺术,高校在艺术教学中也开始越来越注重把民间艺术精华引进到艺术教育教学中,对保护民间艺术和传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目前民间艺术和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我们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民间艺术教育资源推动地方艺术院校对民间艺术的深入研究和培养地方艺术院校特色人才,开办有鲜明地方特色、为当地经济文化服务的地方性艺术院校。

一我省高校民间艺术教育发展现状

(一)教学内容单一,教育资源匮乏当地高校在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选择面比较单一狭窄,教育资源匮乏,从而导致课程设计缺乏吸引力。各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课堂教学,但是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艺术教育设施都很难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提并论,因此,各高校要利用校外的艺术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最大限度的接受艺术教育,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省内民间艺术手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们学习艺术的兴趣,让学生从更广阔的途径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使我们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二)缺少对民间美术热爱随着社会和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更多的途径了解外国文化,人们在追捧外国文化和艺术的同时忽略了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精髓,很多年轻人认为民间艺术是很土的,没有西方的艺术洋气,正因为如此现在民间艺术的传承存在后继无人的现状,所以目前我国需要一批有责任心、热爱民间艺术的年轻人承担起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的重任。因此在高校艺术教育中,注重民间艺术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引入更多形式的民间艺术来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继承民族特色文化,唤醒当代年轻人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增强他们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责任心。(三)课程体系布局不合理由于受到河北省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实施与推荐,我省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逐渐重视,不少高校都在艺术教育课程中引进民间艺术,但是很少设置民间美术专业,处在需求与条件、目标与现实的矛盾。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好奇心很强,艺术门类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们对不同艺术的学习欲望,因此完善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二高校培养民间艺术人才的意义

(一)高校民间艺术的培养可以唤起当代大学生对我省民间艺术的记忆,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彰显了地方民族特色,将民间艺术精髓深深扎根于心中,使他们成为传承和保护我国民间艺术的接班人。(二)开展民间艺术教育可以挖掘民间艺术精华,丰富我省高校的艺术教育,提高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当代大学生素质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民间艺术的整理、挖掘,对提升和创作民间艺术作品提升了新的切入点。(三)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高校这个平台使民间艺术能够得到重新定位和认识,使民间艺术登上高雅的艺术殿堂,增加民间艺术的知名度。(四)民间艺术是由当地的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生活、风俗所创作的,是反映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信仰的艺术形式,其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但是由于民间艺术乡土味十足的特点使得它一直不被社会重视,导致多年来人们对民间艺术的价值一直熟视无睹,然而随着民间艺术面临逐渐消亡的趋势,人们又开始关注民间艺术,古语道:“天行地生,百物宜殖”,保护和传承我国民间艺术刻不容缓,而这个重要的使命就落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因此,高校开展培养民间艺术教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三利用河北地域民间资源创新高校民间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

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如何利用和整合我省民间艺术资源建立高校民间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创新首先,高校要将传承地方性民间艺术发挥重要作用,明确学校艺术教育办学思路和教学目标,将民间艺术列入教学计划,建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河北省具有地方性的民间艺术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其次,从教学角度来讲,要对本地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调查筛选,了解民间艺术在不同地域和形式上的差异,探究民间艺术课程的表现空间,这样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更新和优化,从而拓展高校课程资源,使学生通过对民间艺术的课程学习,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最后,对于教学方法,民间艺术专业与传统的美术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有所不同,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比较注重强调造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缺少一脉相承的理论研究;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法过多的强调学生对技能和市场的杠杆调节作用,创新能力不足。民间艺术的培养应该吸取两者的教学优点,既要注重艺术审美造型又要有创新,在汲取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加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二)教材创编注重民间艺术理论研究,更新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与民间艺术资源传承和保护相结合,教师应该多去实地考察,进行艺术实践,从而创编特色教材,将本地民间艺术内容作为科研和教研的重点。(三)技能培训由于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日渐稀薄,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和民间艺术形式已经慢慢的淡出我们的视线,开发和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学习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由于近些年来高校扩招迅速,高校大多都引进比较年轻的硕士毕业生,年轻的教师队伍富有朝气,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是由于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多数年轻教师教学任务中,整天忙于教学,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改、科研和进修,缺乏实践教学能力。所以一方面高校应该强化在编教师对民间艺术知识、技能、创作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还要将地方优秀的民间艺术传承人请进学校,补充学校的师资力量。(五)民间艺术进校园由于高校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设置和艺术配套设施,学生在接受民间艺术的时候大多处于被动状态,表现不是很积极,因此,高校可以利用本地传统的民俗活动和文化节日来展示民间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识,也促进了民间艺术在新时期吸收新的血液和营养,以提高当代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共同参与到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行动中。如:河北省高校可以利用河北省的民间艺术资源,组织唐山皮影、武强年画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走进校园,使学生和教师更近距离的接近民间艺术,体会它艺术价值,进一步促进我省民间艺术与高校教育紧密结和,开拓了民间美术发展和传承的新途径。

四总结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传统文化和科技发展融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的载体,民间美术的魅力在于它能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特色,是我国的一种文化财富;大力挖掘民间艺术,在高等院校开展民间艺术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可以培养和加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好的保护、复兴和传承民族文化,因此,如何整合和利用河北省地域民间艺术资源,对推动艺术院校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和培养民间艺术人才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高校艺术专业教学和改革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佟利平.本土民间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及方案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10):260-260.

[2] 袁玲.高师民间美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初探[J].美与时代:下,2012(3):122-123.

[3] 马越颖.河北民间美术引入大学校园的调查与分析[J].戏剧之家,2014(12):140-140.

[4] 王胜彩.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美术资源调查研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2(3):69-70.

[5] 苏娟娟.高校美术类专业民间美术课程资源整合的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4(16):164-164.

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3

关键词:民间艺术 民间美术 现代设计 中国文化 借鉴

1 民间艺术的价值思考

民间艺术,从历史上看,是相对于宫廷艺术、文人士大夫艺术而言的;从现代来看,则是相对于专业艺术工作者的艺术而言的。多是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中创造的,用来美化自身及生活环境、表达思想和情感等,因而带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质朴和审美意识。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承载和表达着各民族最具特征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中国具有五千年历史,民族众多、地域广阔,有着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和财富,这些带有原生态意味的民间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独特的审美享受,更是现代设计创作的思想源泉。

从不同的角度看,民间艺术的价值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1)艺术价值。劳动者的艺术创作,反映出一种率真淳朴的美,表现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成为发展专业艺术的基础。

2)文化价值。譬如在思维方式上和表达方式上,其文化底蕴都非常深厚,是研究历史文化的形象资料。

3)实用价值。民间艺术作品中的大多数都是为劳动者的生活需要而创造的,因此可以体现出他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具有实用性。且其体现出的设计意匠和形式特点,能给现代设计以启迪。

4)历史价值。有些民间艺术品的传承,带有某些原始的形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

5)经济价值。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已作为一种地方风物、装饰品、旅游纪念品,显示出一定的商业开发价值。

随着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浪潮冲击,中国民间社会生活和作为传统文化形态的民间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破坏。我国的现代设计起步较晚,且主要是西学为主的教育方式,如何将中国现代设计本土化,把中国民间艺术有机地融入现代设计成为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瓶颈。

如果设计师在进行现代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借鉴,则非常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从小生长在中国,从中国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获取灵感,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达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国化的必要途径。

2 民间艺术对于现代艺术的可借鉴性

由于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在本质上有许多相似点,这为在现代设计中借鉴民间艺术,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2.1两者均为大众审美服务

民间艺术的服务对象是劳动者本身,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它并不是为少数权贵服务,因而它不需要刻意迎合当权者的审美趣味,也不会要求观赏者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作品通常直白易懂,具有直观外露的美感(如年画、剪纸等)。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能体会到喜庆吉祥祈福愉悦的情感,获得美体验。

现代设计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关涉社会的诸多方面,它是一种把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同样是为广大人民大众服务的。现代设计与艺术创作是不同的,艺术创作呈现出来的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物态化,是艺术和个人审美情趣的体现,而设计不仅需要为大众审美服务,同时还可以起到引导大众审美趋势的作用(如时装设计)。

2.2两者均具有实用性

民间艺术作品中只有小部分(如年画、剪纸)近似于纯美术,而绝大部分(如服饰、器具)则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艺术作品。

它们大多数都是为劳动者的生活需要而创造的,因此可以体现出他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具有实用性(如花灯、紫砂壶等)。即使有些物品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生活,但其体现出的设计意匠和形式特点,仍能给现代设计以启迪(如绣囊、水烟壶等)。

现代设计—方面要求具有艺术性、审美性,另—方面要求必须具有实用性。如果一把椅子只能看而不能坐,它可能是一件成功的艺术品,但。已决不是一件成功的设计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设计不仅具有实用性,还需考虑物质功利性,也就是为人们生活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物质财富,因此其目的就落实到经济效益上,现代设计的实用性较之民间艺术更具经济性。而这一点也正是民间艺术被挖掘吸收运用到艺术设计的一个推动力。

2.3两者均具有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极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以民间美术品为例,因其特定的性质、形态、功能所形成的品种、类别及所用材质等,都远远地超出了宫廷美术和文人美术的范围。既有代表精神层面自勺祭祀礼仪、游艺竞技、戏曲表演,也有日常茶酒烟食、服饰卧暖、女红文具;既有建筑陈设中的彩梁画栋,也有环境装饰中的年画、剪纸;既有生产劳动中的竹编藤编艺术,也有商品流通中的包装招幌。

而现代设计的种类也相当多,与美学有关的主要有: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网站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等。现代设计发展迅速,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的设计手段的加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作时,往往会使用多种艺术元素、表现方式等,如多媒体形式的应用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人民大众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已无法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从民间艺术这一广泛的沃土中寻求营养,以提高现代设计水平。

3 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借鉴民间艺术

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借鉴民间艺术呢?要想在现代设计中合理借鉴民间艺术,就需要首先加深对民间艺术的学习、认识和了解。要下功夫研究民间艺术独特的文化内涵,探究民间艺术的本质和美学特征,分析民间艺术创作者的审美心理。

具体的借鉴方式,大致有三个层面,或者说要经历三个阶段:

3.1形式上的借鉴

民俗艺术的设计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3.1.1图形符号

图形符号所反映的地域性的特征使得民俗艺术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

具体借鉴方法为:在创作过程中,将民间艺术的图案纹样、造型作为一种创作素材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使现代的设计作品更具有民族性特征。以民间艺术品的图形、色彩尤为突出,这些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图形符号,可以让我们很容易识别,如鱼莲生子、年年有余、祥云图纹等。图形符号来源于人们在创作和使用过程中的思想、意识,民俗艺术的造型观念与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密切相关。每个地方都有它的文化特征和象征性的符号,我们可以从其外在的造型及其表现的图形符号、艺术形式进行解析,研究这些形态、形式的文化内涵、思想观念和地域性审美意识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取设计元素,为现代设计服务。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的设计中就借鉴了祥云纹样及书卷造型。

3.1.2色彩搭配

色彩是展现民俗风格的最直接的表现方式。

具体借鉴方法为:主要借用色彩的象征性意义,运用图案造型,来表达人们某种意念。色彩的搭配及色彩倾向与社会心理及主体的个性心理有关,不同色彩代表了不同的象征性意义。世人对某一种颜色的喜恶往往源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神话故事或。而每一个民族有不同的色彩喜好,我们中国人偏爱的色彩是红、黄、青、白、黑。在中国人的色彩情感里,红色几乎是至高无上的。它是发达、喜庆、吉祥、辟邪的象征,大到宫殿栋梁,廊柱、城墙,小到年画与剪纸,聚到国家庆典,散到百姓婚礼,红色被广大民众认可,成为一种民族审美的共呜点。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的红色则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是“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激进、暴力、危险、紧张等。因此,如何在现代设计中巧妙融合本民族传统元素,色彩在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在现代设计中借鉴民间艺术色彩搭配,能够快速直观地表现出其地域特性。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采用“中国红”为主色,极具中国特色。

3.1.3材料、工艺等

由于民间艺术具有普遍性,因而其所运用到的材料与工艺也是非常广泛的。我们在现代设计中可以取其精华,加以运用。例如,竹子在民间艺术作品中运用十分广泛,在风筝、竹篓、笔筒等物品中十分常见。相比于木头,竹子具有生长周期短等优势,更为环保。因此在现代设计中,可以加以借鉴。图4和图5是“知竹”2011北京国际三年展中展出的两件作品,一个是日本设计师设计的蘑菇凳,一个是菲律宾设计师设计的佛肚竹自行车。

民间艺术还有许多独特的工艺,如蜡染、刺绣、版画、雕刻等,恰当地加以借鉴,能够丰富现代设计的表现形式。

图6是笔者在借鉴了当代农民画、版画的画面构成方式和色彩搭配后,进行的创作探索。作品名称为“宿舍”,画面中以四个年轻女性为主体,四个女孩举止各异、打扮不同,代表了不同的个性;她们周围围绕着充斥在宿舍里的各种生活、学习用品,展现大学里艺术学院的女生在宿舍的生活状态;背景色彩一分为二,表达宿舍里日间和夜间不同的氛围……

3.2民间文化营养的吸收。

将民间艺术作文一种民族文化的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修养。

现代设计师还应当努力探求民间艺术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对表面形式的挪用、变形。

图7名称为“色涩”。是笔者进行的设计尝试。在运用京剧脸谱图形元素的同时,挖掘其隐藏的内涵,来进行再创作。该男性脸谱为梁太祖朱温,三十多年征战,建立了梁朝,可是却荒无度,最终命丧子手,只坐了六年江山。作品中,从脑部的美女处开始产生裂缝,并蔓延至整个画面。以表现“祸从色起”的主题。

中国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始终蕴函着丰富的仁德礼信的儒家思想、通达净静的佛教境界和物我合一的取法自然,这是中国民间艺术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的基础,因为它激发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共鸣,才能够交融、发展、传承。中国现代设计要达到真正中国化,必须了解、吸取其文化内涵。

3.3基因的传承

设计者需要将民族与文化的基因在自己的精神追求与思维方式上得到全面体现与集成,进而达到一种自由的、出神入化的境界。

日本设计大师柳宗理也在这一方面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他对日本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民艺精神超寻常的了解和热爱造就了他独特的设计成就。他的作品是包豪斯功能主义与日本民间艺术的完美结合,他将传统文化及民间艺术的精髓运用到了产品设计中,而不是简单地运用艺术符号和装饰。(如图B)

华人设计师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即是成功的示例。他汲取苏州建筑、园林的精髓,并运用借景等方式,以最简练的几何形式概括出苏州印象。他以最现代、最大气的方式,演绎了苏州特色,而不仅仅流于风格和形式。他为苏州博物馆同时赋予了历史感与现代感。

4 总结

民间艺术与设计—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设计本身就是科学与艺术、智慧与创造相结合的表现。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中很重要的—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各族人民的精神财富,它需要我们不断地传承与发展。

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4

关键词:现代美术;民间艺术造型;色彩运用

现代美术有着十分广泛的内容,以现代哲学和叔本华的唯我主义的本体论思想以及尼采、弗洛伊德的有关精神领域的相关分析为理论指导,主要指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术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艺术代表作是梵高的《向日葵》。与此同时,现代美术的起源、发展和形成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影响,特别是中国民间艺术的艺术造型和色彩等方面。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术以及贵族艺术有着明显的区别,指的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民间艺术从狭义上指的是由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等各种表现形式构成的民间造型艺术;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传统刺绣、民间印染、中国织锦的染织绣类,面塑艺术、木偶艺术、泥塑艺术的塑作艺术,剪纸与刻纸、皮影的剪刻艺术,彩画、农民画、年画的绘画之类,川剧变脸、民间音乐、舞蹈、戏曲的表演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民间艺术在创作过程中主要从生殖崇拜、、岁时节令、辟邪祈福、民间故事和人生仪礼这些主题出发,通过运用取材生活、色彩丰富、充满寓意、变形夸张、简朴单纯、符号意义这些艺术表现形式,让民间艺术具有观赏玩乐、表达情意、礼敬诸神和装饰美化的功能。

一、现代美术元素中民间艺术造型的应用

造型艺术是艺术形态的一种,指的是通过利用各种艺术创作手段对绘画用颜料、布、纸、木板、石、泥、玻璃、金属等物质材料进行第二次创作,追求空间的静态之美和动态之美,以此来反映社会实际生活和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目,是再现空间艺术和静态视觉艺术的综合。造型艺术涵盖的内容从绘画、雕塑到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在不同的造型艺术领域中,因不同领域中的定义、标准和对造型要求的不同,使得不同领域中的造型艺术在审美特征上都有其领域显著的个性特征。然而正如加莱辛所说的“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经过归纳总结我们会发现在个性的审美特征当中存在着共性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造型性、到达顶点之前的永固性与瞬间性以及从再现到表现这三种。其中民间艺术造型凭借其独特的造型特色和艺术价值成为现代美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在现代美术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和谐过渡”造型的应用

民间艺术受中国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投射在造型艺术上就表现为通过线条变化等方法实现在具体造型和抽象造型之间进行“和谐的过度”,避免让观看者产生别扭不自然的观看体验,使其变得自然统一。其中将“和谐过渡”造型运用到极致的就是民间艺术中的民间绘画艺术。民间绘画艺术将各种不同时空的东西放置在同一创作平面当中,通过将作品中融入不同的景物特点或者一些小细节,将看起来似乎是毫无关系的东西进行联系,对人们的逻辑思维进行颠覆,缩减了不同物品之间的距离,让其变得和谐统一,与作品融为一体,充分显现出创作者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保持着对生活的好奇心以及对美的追求。除此之外,中国水墨画通过留白等方法,对实虚之间进行有效的转换,构成一幅幅美不胜收、意蕴无穷的艺术作品。黑色墨水和红色墨水在画家的奇妙创作中变成了一幅腊梅图。现代美术在设计过程中经常需要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实体和抽象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特别是随着思想解放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追求个性化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美学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为现代艺术的设计增加了难度。在此背景下,现代美术以民间艺术中的“和谐过渡”造型为中间点,将抽象和具象进行紧密连接,实现广泛应用,例如,海报、宣传册以及网易标记的设计等。

(二)“阴阳相济”造型的应用

阴阳是古人通过对自然现象中的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的仔细观察,再从哲学的思维角度出发将这类自然现象归纳而得出,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之一,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阴阳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数学、物理学、医学和易学命理等众多学科,形成了以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为主要思想的阴阳学说。中国民间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受到了相关阴阳的观点和学说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就是在中国民间艺术造型领域形成了“阴阳相济”的造型方法。“阴阳相济”造型强调和平、安静的同时,追求和谐之美。“阴阳相济”在中国剪纸艺术领域应用得就十分明显,有各种阴阳剪法、混合剪法等。太极图堪称中国民间艺术“阴阳相济”造型最为显著的应用,太极图将抽象的阴阳用简单的黑白来表达,化抽象为具体,与中国传统哲学观、宇宙观、人本观相通,形成突破,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寓意着“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思想。除此之外,中国民间艺术“阴阳相济”的造型在实际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以古钱币造型为基础,简化成外圆内部含有一个“中”字的造型,将虚和实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其对称的结构更是为整个造型增添一种和谐之美,实现了从形似和神似两方面对“阴阳相济”造型理念的最好阐释。“阴阳相济”造型的背后蕴含的是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哲学理念,而现代美术因其所存在的时间比较短,在设计的过程中缺乏深厚的文化做衬托,因而“阴阳相济”造型在现代美术设计中进行应用正好可以丰富艺术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

二、现代美术元素中民间艺术色彩的应用

(一)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特征

中国民间艺术色彩主要集中表现在民间美术色彩这一方面,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历经时间长河的洗礼和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美术色彩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民间美术在传统的赤、青、黄、白、黑的基本色调基础上,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形成绚丽、丰富的色彩艺术,给观看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具典型性的是民间年画、民间彩塑、戏曲人物造型,其中陕西年画中的门神最为出名,大红、桃红、黄、绿、黑五色为最常使用的颜色,其绘制粗犷、风格豪爽、明快、洒脱。其次,中国民间美术色彩注重对色彩进行冷暖对比、补色对比、纯度对比和面积对比。正如民间画诀云:“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青紫不并列,黄白不随肩”“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红花要靠绿叶扶”“红离了绿不显,紫离了黄不显”等,这些俗语在一定程度上都表明了民间美术在发展的初期,虽然思想上并没形成一定的色彩原理,但是创作者在创作这些美术作品时也在尽可能地依靠自身的美学直觉通过色彩对比来提高美术作品的整体美感。例如我们熟知的泥玩具在制作过程中采用黑底上绘制红、黄、白、绿等纯度较高的颜色,从而让泥玩具的其他部分以极其饱满的色彩与底色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使红色更艳,绿色更鲜,白色更亮。最后,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包含着色彩的象征意义及其中承载的文化特征。从色彩本身而言,色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的客体。但是实际上,世界上每一种色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受历史文化、审美取向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因而色彩除了客观性之外,更是具备深厚的情感性。在这方面,中国色彩就表现得更为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历史的发展和世世代代色彩文化的继承过程中,色彩的内涵受到了我国传统思想、宗教精神、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等多元文化的影响,因而每一种客观的色彩都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红色是在中国生活中运用最多的颜色,例如春节时需要张贴红色的对联,结婚时新郎新娘需要身着红衣,张贴红色的窗花、喜字等,主要是因为红色在中国色彩文化中象征着吉利、幸福、生机,同时也象征着对于妖魔鬼怪等一切有害生物的威慑。不仅如此,红色也是中国民间美术中最为常见的颜色,特别是在各种年画作品当中。除此之外,创作者在进行民间美术创作时,表达的主要情感也是以积极乐观向上为主,消极阴暗抑郁的情感表达在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中很难看见,因此,一些明亮积极的色彩如红色、绿色和黄色等在中国民间美术中也应用得较为广泛。

(二)灵活的色彩变化

民间美术色彩在现代美术设计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平面设计领域、包装设计领域、服装设计领域以及装饰设计领域。平面设计领域虽然对民间美术色彩的应用程度不高,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上提高了对民间元素的重视,使得很多平面设计师开始意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性,逐渐接触和了解中国民间文化的特点及其丰富的内涵。包装设计领域对民间美术色彩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包装设计产品外观时,从消费者的色彩心理出发,将色彩的视觉效果结合民间文化的思想,充分运用民间美术色彩的“以色夺目”的创作理念,以此来促进消费者进行消费。随着中国风的兴起和影响,使得很多服装设计师为了顺应时尚潮流的发展,纷纷在服装的设计中提高了对民间美术色彩的应用,以此来实现中国复古风服装设计的目的。目前,装设设计师在应用民间美术色彩时会在保证色彩的丰富配合以外,将复古的风格进行融入,通过对文化特质的拓展和价格、价值的再创造来实现对民间美术色彩的发扬和流传。

三、结语

色彩艺术和造型艺术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精髓部分,值得现代美术设计对其进行广泛的应用。然而现代美术设计在应用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将中国传统的一些元素进行继承之外,更加需要在立足当前发展潮流的基础上为民间艺术造型和民间艺术色彩注入新鲜的内容,让其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兼具现代设计的优点,从而避免被社会历史所淘汰,实现中国民间艺术造型及色彩的继承并促进现代美术设计长远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陈清.试论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J].艺术•生活,2006,(06).

[2]吴癑.从设计角度谈中国民间美术传承[J].美与时代(上),2007,(10).

[3]玄颖.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8,(09).

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 民间艺术 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民间艺术的鞑ゼ壑挡唤鲈谄浔旧恚更在于文化精神

民间艺术带有鲜明的东方伦理特征,蕴含着民族气质、民族审美和民族特色。其创作和发展的源泉来自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现了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弦歌不断的精神动力。

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的主体是劳动人民,其生存发展的空间也在民间。传统社会中的民间艺术传播形式往往停留在原始的方式,即家庭传承和带徒授艺。这两种传播形式主要是靠言传身教、代代相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由于停留在家庭或行会之间,民间艺术的传播范围较小。加之民间艺人们往往较为重视技艺的传承,对文化内涵缺乏有效交流,因此传播效果不甚理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少年轻人对民间艺术的兴趣不浓厚、不愿关注学习、民间艺术传承青S不接的困局。

民间艺术不仅指其表现形式,还包括内在的民俗、禁忌、规则、制度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艺术的生存土壤日益缺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当下,以民间文化为纽带的中华文化正在召唤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增进了解、自觉传承。

随着国家对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强调,民间文化也需要逐步扭转传承的困境,改变现有的传承方式。在民间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播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更要深刻理解其中的文化精髓。

互联网将会改变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受众的感知方式和民间艺术的传播对象

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其《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作中谈到:“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和应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会改变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受众的感知方式和民间艺术的传播对象。

互联网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一直以来,民间艺术的流动范围都相对封闭,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的媒介发生了改变,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也更加快捷多元。借助这些媒介进行传播,民间艺术将会在传播速度上获得质的提升,这样的优势是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借助互联网数字化技术,我们可以对民间艺术进行记录和还原,通过公共媒介的传播,使大众可以随时接触并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互联网的运用丰富了公众感知民间艺术的方式。在传统社会中,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徒之间的口头相传,传承方式比较单一。此外,民间艺术的演出也多是通过走村串户的方式,人们想要观看表演,只能在特定的时间亲身前往特定的地点。当然,这样的现场表演形式固然会使观看气氛和观看效果更佳,但是一旦错过了演出场次,就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等待下次演出,时空局限较大。此外,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演出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一些民俗活动、民间演出、民间艺术品等都可以通过技术处理,将声、像、图、文融于一体,对演出现场进行高保真的还原保存,用高科技手段再次将其呈现给观众。这样一来,观众便不再受时空的局限,可以尽情领略民间艺术的风采了。不仅如此,观众之间还可通过网络交流,分享不同的民间艺术,从而促进民间艺术的传播。

互联网的运用拓展了民间艺术的受众群体。传统社会里,由于民族文化传播方式的限制,民间艺术的传播区域仅限于本民族、本村、本镇等,传播对象多为本族或本村的居民,受众相对较少。由于传播途径狭窄,愿意了解或学习民间艺术的人并不多。对于多民族共同发展的中国而言,我们更需要各具特色的文化来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相应的,不同的民间艺术也需要更多的人了解其特色、传承其技艺。互联网以方便、快捷、传播渠道宽泛著称,让民间艺术成为人们触手可得、随时可见的事物,让更多的人都成为民间艺术的爱好者与传承者。

如何利用互联网为民间艺术创造新的生存空间和传播渠道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民间艺术带来了生命活力,这不仅体现在为民间艺术带来更为宽广的生存空间,更表现在丰富了民间艺术的传播手段,使民间艺术的普及程度增强。

利用互联网拓展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互联网不仅给民间艺术的传播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更为民间艺术提供了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产业化是指把资源变为商品并形成企业运作的动态过程,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较为有效的保护和传播措施。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多元思潮并存的社会状态,民间艺术就要以产业化的形式发展,并不断进行总结、提升,按照市场规律有序运作。这样一来,民间艺术就可以在自身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既能使民间艺术得到有效传播,又增加了大众对民间文化的了解。产业化的形式有很多,如影视作品、动漫作品等,都是时下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形式。借助产业化浪潮推广民间艺术,将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去发掘民间艺术的价值。

利用互联网丰富民间艺术的传承手段。民间艺术的口头语言是经过民间艺人世代加工、提炼而流传至今的,其朴实无华、自然清新的风格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但由于人的记忆能力有限,按照记忆复述出来的内容难免出现偏差,因此呈献给听众的也主要是大概内容和简单线索。如果该听众要将故事传承下去,就必须凭借脑海里的记忆,对其进行领悟、想象,在此基础上再去进行第二次创作。但在这一过程中,原本的民间艺术很可能会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在互联网时代,文化产品的制作一旦完成,就可以得到完整保存,很少出现重要环节缺失的现象。人们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对文化的学习更加主动。不仅如此,互联网还能增强人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利用计算机或者数码技术,可以将民间艺术以绘画、摄影等形式保存下来,随后再通过网络进行共享,这些方法都是让民间艺术得以广泛传播的有效手段。

利用互联网加速民间艺术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民间艺术代表了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特色,由于时代局限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大众往往难以直接对其产生共鸣。互联网的产生,刚好可以弥补这个缺憾,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共享推动了信息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通过现代媒介的传播手段,使民间艺术以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在接触民间艺术时,受众就不再单纯依靠视觉、听觉上的感受,而是从民族文化的高度去理解和发掘民间艺术的内在价值。同时,网民可以在了解民间艺术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共同分享,甚至可以向国际友人介绍我们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文化,宣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互联网让人们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也势必对文化传播产生重要影响,更为民间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民间艺术亟待传承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借助这些快速有效的传播方式,让民间艺术进入大众的视野,重新焕发出民族文化的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均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①赵潇:《中国民间艺术传播方式探析》,《青年记者》,2012年第23期。

②夏兆冬:《新媒体时代下民间艺术保护与传播的新思路》,《美与时代(上)》,2015年第2期。

③[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6

1、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是高校的职能所在。

大学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能认知民族民间艺术,引领艺术设计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广西经济的发展起步较晚,经济的落后造成了本土文化的势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与国外文化的接触越来越紧密,各种文化思想大量涌入,特别是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正逐步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虽然西方文化中反映时代要求和社会进步的部分,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们也需要看到,西方思想文化中腐朽没落的东西也确实对本土民族文化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正是这种文化渗透中的不利因素,使得广西民族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加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一般以西方现代设计课为主,民间美术设计课则很少开设。伴随着影像文化,尤其是外来的影像文化成长的新一代,已经或正在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西方艺术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下,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在专业教学中播下民间艺术和民族精神的种子,培养出具有民族情感和精神的艺术设计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地方高校培养出的艺术设计人才应该具有民族的审美观和自信心,在艺术设计活动中传承弘扬广西民间艺术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提高中国设计水平,提升国家与民族文化软实力,这是广西高校的职能所在。

2、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专业基础较好,兴趣比较高,多为兴趣而学。因此,在专业教学的同时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既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又能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广西民间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涉及到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美学、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它既有实用功能又有审美功能,例如壮族的织锦,首先是对人们生活提供帮助,使壮族人民的生活得到实际改善,同时又兼备审美功能,斑斓的色彩、丰富而精彩的服饰纹样强烈地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它还兼备教化功能,例如在《布洛陀》这个故事里,布洛陀是一个极聪明能干的人,他懂得许多道理,人们有什么不明白或纠纷争吵,他都去说理排难,所以,人们都很敬佩他,推他为头人。这个故事讲了用“说理”来排解人们的纷争,也就是用“理”来评说人们的行为,起到了教化的作用。广西民间艺术保存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对艺术设计专业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想载体,有利于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培养大量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我国目前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事业进行结构优化、形成良性发展的内在需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在本科教学中,艺术设计专业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应用学科,下设广告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环境设计、网络多媒体设计等多个专业方向,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艺术设计人才。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都应基于市场需要。市场需要怎样的艺术设计人才,是经典设计的模仿者、时髦的追随者抑或是具有独到的见解、敏锐的市场嗅觉,市场需求是动态的,不同的时段市场需求在发生改变,我们很难去掌握。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设计作品要想引起人们的兴趣,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联系大众的已有经验。

什么是大众的已有经验,就是我们长期受到的文化熏陶,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丰富多彩的民俗节日等,总而言之,就是我们民族的根,就是我们的民间艺术和文化。没有根的民族是空旷的,是没有希望的,没有根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大众的东西才有时效性,才会被市场、社会所认同。享誉中外的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将水墨意境、吉祥纹样、民俗元素及东方哲学等巧思创新,运用于平面设计作品之中,无处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韵。广西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璀璨多姿,是广西各族人民生活实践的积累,有着共同的体验,是民族的根。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推进民间艺术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这种发展既为地方高校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特色,这是摆在地方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和投入,肩负着以人才支持、知识贡献和社会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历史使命。作为广西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在专业教学中推进民间艺术教育,培养有民族特色的应用型人才既符合市场的需要,同时又体现出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服务地方的使命。

二、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的途径

1.在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推进广西民间艺术教育。

大学教学最主要的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推进民间艺术教育的重要方法。艺术设计完全可以和民间艺术教学相结合,将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大一、大二的专业基础课到大三、大四的专业课,要贯彻始终。例如,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在《设计概论》或《设计史论》中系统地对广西民间艺术进行介绍,从历史的、考古的、人文的、社会的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对广西民间艺术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在《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课程中,把广西民间艺术的造型观、色彩观、宇宙观等融入教学中,在学习现代设计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广西民间艺术传统设计方法和观念进行总结,并有目的地应用于课堂实践。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在《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和《网页设计》中有意识地运用民间艺术元素和民间艺术方法论进行设计与制作。除此以外,还可开设公共选修课,例如《广西民间艺术欣赏》,和举办讲座等方式,使学生更加了解民间艺术产生、发展和现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

2.在实践教学中强化民间艺术教育。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艺术实践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艺术教育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开辟适当的空间进行民间艺术实践,同时利用艺术采风这一传统,深入民间进行考察,虚心向民间艺人请教,切实了解和把握民族民间艺术作品的色彩、材料、技艺、情趣、造型及品位等,注重第一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为艺术创作积累素材,提高对广西民间艺术的认知。加强对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选题的设计,提供一些结合民间艺术的选题,通过进行毕业设计,锻炼学生运用民间艺术素材和设计方法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加深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和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3.加强对广西民间艺术产学研一体化的开发和应用。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应用型很强的专业,是现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产物,它与商品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广西高校应该借助本地优势,将广西民间艺术资源进行整合再创造,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段使民间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是进行民间艺术产学研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对广西民间艺术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开发和应用,使学生在艺术设计实践中得到实惠,设计理念得到贯彻,设计能力得以提高,从而推动广西民间艺术教育。钦州学院美术学院在民间艺术产学研一体化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做的比较成功,以省级教学中心———陶瓷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结合本地优势,对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民间传统艺术产品坭兴陶进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中心整合地方企业力量,与当地坭兴陶企业合作,建立多个实训基地,把实验教学与当地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构筑了课内外结合、校内外合作的教学与实践综合环境,促进了实验教学效果的稳步提高,强化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承担了多项陶艺研究课题,一些研究课题已取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