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管理法治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管理法治化范文1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城市建设上下足了功夫,颁发并实施了多项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的法律政策,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国家更是加大了建设投入力度,实现并促进了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需要进行相应完善。
1、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1.1、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
自20世纪40年展经济学家提出基础设施概念以来,罗森斯坦・罗丹、舒尔茨以及魏礼群等人先后对基础设施进行过研究。对于基础设施将其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基础设施主要是对经济性物质基础设施,而广义的基础设施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还有教育、法律、卫生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1985年,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把城市基础设施定义为:“城市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了公共设施,其也作为一个物质生产,它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促进城市的建设,
1.2、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
①规划约束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是以促进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因此,应当做到规划先行,依据当地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并支持总体规划的实施。
②宏观经济影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于宏观经济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有利于国家或地方经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在项目实施前后变化很大,潜在需求变数大,从而具有突变性大的经济效益。
③超前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建设工期或实施周期长,具有明显的时滞效应,为了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综合功能的同步形成,一般要适度超前的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进行考虑。
④具有地域性特点。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一般在特定的城市区域选址建设,一旦形成将不再发生转移,其服务的受益区域一般存在明显界限,为特定地域内的消费者提供专门服务,一般由地方政府统一建设和管理。
⑤自然垄断性。城市基础设施的自然垄断性是指,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具有的变动成本的比重较小,沉淀资本比重大,因此在客观上形成了市场进入壁垒,即使在没有管制的情况下,竞争对手依然不容易进入该类市场,从而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自然垄断性。
2、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2.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城市基础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工程。所以在这个工程的建设中必须要确保充足的资金,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施融资渠道还是比较单一,主要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和银行贷款,资金不够,对于基础设施的维修养护工作不能够正常的开展,从而不能保障设施的质量,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进一步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2.2、信息化程度不高
城市基础设施绩效管理的关键之一是对绩效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传统的绩效信息收集18方法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获得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难以保证。而信息化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状况,城市基础设施绩效管理信息化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实现电子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绩效管理活动,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管理服务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政能力,更好的联系和服务群众,打破传统官僚制在空间、时间以及条块分割的制约。
2.3、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能不明确,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管理需要通过绩效评估水平的提升来想实现效率最优。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权利过于集中的问题,当市场经济体制贯彻落实时,权利的集中起初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不过随着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单一的经营主体造成垄断后,就会出现垄断竞争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使得经济秩序开始混乱。基础设施相关部门成为了管理和经营的同一人,必然不能够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经济环境。因为绩效管理的理念缺乏科学性,阻碍了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
3、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措施
3.1、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城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保障是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能够大大改善基础设施低的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对于比较单一的资金投入可以采取引入民间资本的方法将以前的政府主导的资金方法,从而使得资金充足,因为民间投资产权关系相对明晰,委托一链条较短,同时自己承担全面风险责任,从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一般状态都是自己建设、自己运营,所以对于项目的管理业不会很复杂,只要按照一般的程序进行就可以。政府进行投资会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产权关系、委托一链条、承担风险等,所以进行项目管理内容非常的复杂,所以其也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管理研究的重点。引入民间资本,需要政府做好以下的几个工作:1)做好政策保障,扫清民间资本投入时于遇到的问题。2)鼓励民间资本市场化运作,但是必须要保障基础设施收费的公益性。3)做好监督工作,引导民间资本进行建设的时候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有条不紊、保证质量、保护环境。
3.2、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化建设
作为现代城市管理的方向,法治化的城市管理模式要求管理主体在管理事务中不能有超出法律许可范围的行为。目前,虽然规范的城市管理法律、规章已经建立,但离完全满足城市管理法治化的需求仍有不小的差距。执法不严、管理力度不够以及执法主体和执法者的素质不高,是影响城市管理法治化效果的主要原因。要加快城市管理法治化的步伐,就要着力在严格执法和依法行政上下功夫,一是要强化宣传引导,普及城市管理政策法规,营造人人关心城市管理、齐心协力优化法治化城市管理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高违法的成本。三是要深化规范管理,要求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提高一线执法人员的专业技能,实现城市管理的和谐发展。
3.3、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顺应自然,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将涉及民生和城市安全的重点项目纳入城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同时,加快投融资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积极推进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全面放开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市场,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建立健全以城市道路为核心、地上和地下统筹协调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推行在政府主导下,建设、运营、监管分开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全面实行“建管分开、管办分离”模式。改革现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向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企业化管理模式转变。进一步完善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价格形成、调整和补偿机制。对市政设施管护、园林绿化养护、道路清扫保洁、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优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高运行管护效率和水平。
结束语
基础设施供给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我国基础设施供应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伴随城市发展的全球化,各级政府增加了公共支出方面投入,而公共支出的主要方面是为人民提供各种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绩效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城市管理法治化范文2
第一,坚持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实现公平和效率统一,是一切管理的主题。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也是社会加速转型的过程。如何兼顾效率和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是加强和改善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统筹兼顾好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全体市民的利益,防止在考虑和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时,影响和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建立一个更加人性化、更具包容性、更加和谐的城市。比如,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我们需要规划建设机动车道、立交桥,拓宽旧街道,同时我们又要充分考虑行人的方便、自行车的方便、居民生活的方便,不能一味迎合小轿车的交通需求,大量挤占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而要在确保公共交通畅通的前提下,兼顾各方面交通需求,建立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现代交通体系。再比如,为整治市容,我们需要规范经营行为,合理布局经营场所,解决乱摆摊、乱设点问题,但是,我们又要充分考虑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解决他们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使城市管理更加人性化。又比如,城市建设既要重视主街道的建设和美化,又要重视小街小巷的改造;既要重视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又要重视提升老城区的公共设施建设水平,使全体市民都能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全体市民创造更好的生存、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条件。离开了这一目的,城市管理就失去了意义。我们要以精细化管理求效率,以人性化管理求公平,防止简单化、片面化,努力走出一条城市管理的新路子。
第二,坚持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城市管理法治化,也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在城市管理中必须强化现代法治理念,走制度化、法制化的路子,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不仅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强化法治管理,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管理,也要强化法治管理。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逐步健全和完善地方性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保证有法可依;要加强普法工作,提高全体市民的法制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要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提高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水平。在城市管理中,执法不公正、不文明的行为时有发生,已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有的甚至激化了社会矛盾。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执法者,首先要增强法制意识,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坚决防止和克服城市管理中的执法不公、执法不文明、以言代法、重罚轻管等现象。同时.要进一步健全综合执法与专业执法、统一执法与分级执法、日常执法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执法体制,大力提高执法管理理队伍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把城市管理真正纳入法治轨道。
第三,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机制。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要全面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必须改革创新。比如,目前城市管理涉及的部门和层次很多,由于多头管理、责权不明、职能交叉,造成重复管理、无人管理、交叉管理,既影响管理的效率,也引发不少矛盾。要按照规划、建设、管理分离,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的原则,继续推进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适应城市综合管理、系统管理的要求。如何筹措城市建设资金也要有新思路、新机制。这些年来,全省各地普遍建立了土地收购、储备、出让制度,运用城市经营的办法,筹集了大量建设资金,推进了城市建设。在继续完善城市土地管理、出让经营制度的同时,要进一步创新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拓宽城市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积极推进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外资和各种所有制企业参与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运营,加强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同时,要大力创新城市管理的手段,逐步建立科学、系统、完整的城市管理评价指标,运用信息化等现代管理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尤其要看到,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科技的发展,现代城市危机的种类不断增加,城市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城市灾害波及和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要建立健全规范化、综合性的应急管理体系,快速、全面、正确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的消极影响,创建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
城市管理法治化范文3
一、抓队伍建设,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把抓好队伍建设作为开展城管工作的重要任务,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拓宽工作思路,转变思想观念。
1、始终强化班子的领导建设,促进班子团结协作,以领导班子带动整个队伍建设,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前提下开展工作。
2、狠抓学习教育培训,促进业务能力的提高,创新城管执法工作理念,改进城管执法工作方式,提升日常管理服务水平。
3、积极完善考核督查评比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人,促使大队管理朝着正规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市容秩序标准
1、推行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市容环境管理水平。按照城市管理的要求,完善管理措施,创新工作方法。建立完善的督促检查机制,做到发现一处,督促一处,整改一处。
2、推行科学化管理,严格规范市容秩序标准。按照县城区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小巷逐步规范的工作方针,采取“疏堵结合、严格执法”,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城区不同管理标准区域,实施分级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三、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切实提升城市品质
1、在加强市容秩序管理方面:在日常管理基础上,以专项整治为突破口,全面整治违规占用城市道路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严禁沿街店面出店经营,严禁在沿街两侧搭建各类棚点、堆放物料;积极引导流动摊点进入疏导点内规范经营;对影响县城区市容市貌的各种违规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2、在加强违法建设管理方面,依据《万载县规划区范围内违法违规建筑管控办法》,采用无人机空中巡查和控违队伍地面巡查相结合的手段,“日巡夜查”和“重点巡查”相结合的模式,确保日常巡查中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失位;发动村、社区加大控违工作力度,力求早发现、早制止;对发现违规建设行为,及时移交属地乡镇(街道),促进责任主体的工作落实;积极联动,控拆结合,确保每处违建得到及时处理。
2、在加强建筑垃圾管理方面,以有效控制县城区扬尘为目的,积极指导余土公司规范运输作业行为,在建设工地出口安排执法人员,实行定人、定岗责任负责制,责任落实到人,对违规运输建筑加大查处力度,杜绝污染路面现象。
城市管理法治化范文4
关键词:石化项目;投资控制;全过程控制;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石化工程项目建设的设计不仅关系着工程的整个造价投资,同时对石化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石化工程造价投资控制管理的时候,必须要重视工程项目的设计,确保其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这样才能对石化工程造价投资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是每个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设计阶段投资控制是石化工程全过程投资控制的最关键的阶段。
一、当前我国石化工程造价投资控制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在我国的石化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些工程项目的造价投资控制管理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不仅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同时还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后续工作。目前我国石化工程造价投资控制管理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投资工程项目的过程中,一些建设单位所提出的有关投资评估内容过于单一和简单,存在漏项现象。由于在这个阶段过程中,主要是以分析经济为主,一些建设单位对工程量并没有进行明确,没有认真研究工程项目的工艺流程,导致石化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准确性下降。同时一些建设单位甚至还故意降低投资估算,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投资估算的准确性。第二,工程项目的设计没有与造价投资控制管理工作相联系,由于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通常是由工程项目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调查,并进行设计方案的选用,而造价人员却很少到施工现场进行勘查,对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了解比较少。
二、石化工程决策阶段投资控制管理方法
(一)、石化工程决策阶段投资控制的意义
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关键是企业石化工程的决策,是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拟建企业石化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不同建设方案及做出决定和判断的过程。来源于正确的项目投资决策为正确的项目投资行动,由此可见,完善企业石化工程的决策机制的重中之重是一套科学规范的决策程序,是控制投资与合理确定的前提。
(二)、石化工程决策阶段投资控制的管理方法
作为设计概算的最高限额,决策阶段可行性研究中的投资估算可以按照生产能力、项目规模或服务能力指标匡算,主要方法有系数估算法、生产能力指数法、比例估算法。对工程建设信息建立了数据库的地区,可以采用调用数据库的方法。此外,实行分阶段负责制对可行性研究成果的质量责任。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由编制单位负责;研究可行性报告的审查,对审查结论由审查主持单位负责;研究可行性报告的审批,对审批意见由审批单位负责。为了达到对石化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通过各阶段的严格把关。
三、石化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管理方法
(一)、石化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意义
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工程设计是设计者根据已批准的设计任书,为具体实现石化工程的安装及设备制造等所需的规划、经济、技术要求、图纸、数据等技术文件所进行的工作。它具有决定意义的工作阶段,使石化工程由计划变为现实。
据国外权威机构投资控制提供的数据表明,影响石化工程投资的可能性在初步设计阶段,为75%~95%;影响石化工程投资的可能性在技术设计阶段,为35%~75%:影响石化工程投资的可能性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为25%~35%。设计阶段确定了建设标准和建设规模,同时也对石化工程的投资规模决定了大小。当石化工程决策以后,设计阶段就是控制其投资的关键环节。因此,石化工程投资控制的重点是设计阶段。
(二)、石化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管理方法
在设计阶段,我们可以实行限额设计、应用价值工程、推广标准设计等技术方法,实施有效地控制石化工程的投资。我们可以在投资控制管理上采用以下方法:
1、加强设计概算审查
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概算,是工程石化工程使用所需的全部费用文件从筹建至竣工验收交付。编制的依据是概算指标、初步设计图纸或概算定额、项目所在地的自然、人文、技术经济条件及各项费用定额等。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编制完后,首先在内部初审,按规定的报批程序然后报批,在报批概算文件的同时报批设计文件。主要审查内容为工程量的计算、编制依据、采用的指标或定额和费用等。
2、推行设计监理和设计招标
引入招投标机制在石化工程的设计阶段,必定会引起行业竞争,设计者对设计工作会更精益求精地做好,努力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设计质量,为降低石化工程的投资,提高石化工程的整体水平起到深远的作用。虽然工程投资设计阶段不大,但节约投资的潜力很大,对工程投资的影响巨大。推行设计监理对设计过程可以有效地控制,投资控制更好地实行。
四、石化工程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管理方法
(一)、项目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意义
一般在工程项目中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是指已完成施工招标,并且工程承包合同签订以后的投资控制的工作。尽管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在这一阶段中,已经很小,但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却很大,应放在全过程跟踪控制和事前的主动控制上为投资控制工作的重点。作为投资控制的目标值以计划投资额,定期地进行投资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找出投资目标值与实际支出额之间的偏差,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始终使工程项目投资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提高投资控制的效果和水平,这就是投资控制中的良性循环。
(二)、项目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管理方法
为了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在石化工程施工阶段,我们可优化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采用低价性能一致的材料和先进施工技术。我们进行投资控制采用表格法、净值法、横道图法、曲线法等偏差分析技术辅助。我们可以在管理上对企业石化工程的投资控制采用以下方法加强。
1、完善合同管理
发承包双方应当在施工合同中约定合同价款,实行招标工程的合同价款由合同双发依据中标通知书的中标价款在合同协议书中约定,不实行招标工程的合同价款由合同双方依据双方确定的施工图预算的总造价在合同协议书中约定。在工程施工阶段,由于项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承包双方在施工合同中约定的合同价款可能会出现变动,要在订立施工合同时,根据工程计价方式和项目特征,严格约定合同价款调整事件。
2、规范建设监理的管理
推行设计监理制优化设计工作的推广,仅靠政府监控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设计监理已成为形势所迫,业主所需。通过设计监理可以打破设计单位自己控制自己的单一局面。因此,主管部门应在搞好政府监理的同时,尽快建立设计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条件,加强设计监理人才的培训考核和注册,制定设计监理工作的职责、收费标准。通过行政手段来保证设计监理的广度,为设计监理的社会化提供条件。
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工程的实际施工在工程石化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情况需要对工程进行变更,与招投标时的设定条件不一致,这些变更包括工程项目的变化、工程量的增减及施工条件的变化等。发生设计变更在施工过程中一般会引起增加投资。为了在预定的目标值内控制投资,必须严格控制和审查设计变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真正做好设计阶段投资控制,单单靠某一方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政府主管部门、业主单位、设计单位共同努力,才能使设计达到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使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效益,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多作贡献。
城市管理法治化范文5
关键词:城市园林; 绿化管理; 对策建议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城市园林绿化步伐,走一条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道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国家已把园林绿化作为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运用园林绿化所使用的树木、花草等,合理布局组成植物群体,从而发挥出与人类的生存、生活、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的多种功能。
1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虽已编制了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但由于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协调,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和居民对城市绿地的生态保护和游憩休闲等方面的要求。比如,对城市绿化格局的规划。就需要按照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对于城市的气 候、水文、地质及绿地格局进行认真分析,依据景观生态格局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结合整体用地性质确定。在绿化建设的其它方面,比如,物种的选择与搭配,生态过程的分析等方面,也需要大量科研分析和相应技术的运用,而我国现在基本还停留在主观和概括描述的阶段。主观决断比较多,量化分析比较少,容易造成决策失误。我们现在的情况是绿地率低, 绿化景观层次性差、布局和物种搭配又不尽合理,绿化效益和投入资金相比不成比例,因此,我们要强化园林绿化管理力度。
1.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在本质上仍未从根本上消除计划经济时代管理的运行痕迹和框框,政府挑着经济与社会两副重担,明显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管理机构的设置有悖于强化公共管理职能和精简高效的原则。园林绿化管理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目前,许多地方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各自为政,如:各开发区、各开发商及企事业单位等有关部门的园林绿化管理,自成体系,缺乏全局性、系统性、规范性的管理体制。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不健全,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使得侵占城市园林绿地事件时有发生,随意伐木毁绿事件更是屡屡发生。有些城市由于管理力度不强城市整体绿化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1.3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问题根源分析
通过对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问题分析,存在体制不健全、规划缺乏长远性与科学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下列原因造成的。
①体制原因。这主要是追求政绩、短期效益所造成的。城市管理和决策者,急于通过城市形象的改变来显示政绩。②社会原因。这主要是实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造成的。是有限实力和理论认识上的差距使城市难以深层次进行优化和改造,造成了城市建设以表面美化为主。③缺乏整体考虑。对于绿地系统的格局缺乏整体的系统考虑,建筑优先、绿地填空的现象非常严重。④专业知识和审美取向的局限。
2 完善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2.1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要规范化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是伴随着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起来的。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既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又是一项引导城市园林绿化的政府行为一种鼓励公民参与的社会运动。它的制定一方面要具有综合性、权威性、前瞻性、阶段性、区域性等特征。另一方面要依据国家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与区域规划; 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来编制。
2.2 政府实施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管理
城市人民政府依法律授权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体现为依职权的主动行为和依申请的控制、引导行为。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城市规划,组织编制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以使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从而可以付诸实施操作。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及信贷等筹资手段,直接投资于某屿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如城市公园建设与改造,城市街路与广场建设与改造等,以体现其规划所确定的城市性质和职能。
2.3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要法治化
2.3.1 坚持“以法治绿”的原则。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必须强法和执法。管理法规要完善。并要严格执行,依法办事。管理监察队伍,要知法执法守法,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各级管理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克服“以权代法”、“以人代法”的倾向,从人治转向法治轨道。
2.3.2 要加快出台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健全城市绿化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加强管理,走依法治绿之路。“十一五”期间,要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初步形成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衔接的、比较完善的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规,规章框架,形成和进一步完善严格、规范、文明的执法制度和依法行政的工作程序及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城市管理法治化范文6
在新时期下,工程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建筑工程具有复杂性,建筑工程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工程项目之一,这个特殊性在于它比其他工程项目更难,因为建造一座建筑,它会花费施工人员几年的时间,可以看出它耗费的时间长,再加上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所以施工会更难,另外由于一些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天气因素,运用材料质量的好坏,这都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未来。正是这一系列的复杂问题,才更需要我们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方法,加强监管手段,做好建筑工程中管理的这一环节。其次是建筑工程的责任具有突出性,一项建筑工程的建设与人民的生活安危息息相关,如果在某一环节上有疏漏,可能就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造成不可计量的后果,这就需要整合管理系统,在管理上不可疏忽,因为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责任都非常重大,在施工中需要认真负责,不可偷懒,管理人员就更需要制定出管理条例,同时他们也需要在建筑施工中负起主要责任,尤其是出现安全隐患时,需要及时解决问题并承担即将会出现的后果。
2 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智能化需求
智能化管理主要就是利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资料处理方式,使得建筑管理更加的科学而经济。其主要的管理手段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现场管理的制度柔性化,一个层次就是设计和分析过程的计算机化。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还处在较为落后的阶段,这时因为一些现金的管理方法还没得到全面的推行,市场的机制还不能完全指导建筑工程的实施和获取效益,国外大多数的建筑企业都实现了软件化管理,而我国真正能够实现软件管理的还很少,能够实现的也仅限于少数的大规模公司,此种形式对我国实现建筑工的智能化管理显然是十分不利的,而另一方面,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作业空间的拓展,加之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智能化管理手段和措施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总体看,我国需要智能化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和制度。
3 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的必要性
3.1 责任的突出性
建筑工程跟其他工程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其他工程更加的复杂,无论是对于建材还是对于技术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工程在一开始就要做好各项工作的整体分配工作将工程的责任制落实好,让每个部门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每个施工人员都知道自己的责任以及义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强调的是施工责任,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责任,所以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智能化管理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责任落实工作的保证。
3.2 工程的复杂性
建筑工程管理的最大特點就是工程的复杂性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整个过程涉及到的内容太多施工工期长工艺复杂人员混乱,工程的范围比较广,另外工程在施工期间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洛种影响因素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换句话说无论哪种影响因素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无形中造成工程的难度加大。所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相关的管理智能化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3.3 工程的延续性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建筑的工程是需要投入到日常使用中的,在日常使用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很多都是需要通过找到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资料才能做进一步的维修工作,所以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前期资料的整理工作至关重要,关系到工程的后期维护,也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 智能化管理方法的应用
4.1 明确工作目标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针对上文提到的诸多问题,要想促进企业发展,就需要加强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应用。首先,应该先明确智能化管理应用的目标,建筑的智能化,主要是为社会提供较为舒适,快捷和安全的服务,与此同时,建立较为完善和科学的管理机制,从而可以进最大可能的降低相应的人工成本。这也是建筑智能化的建设目标。这样的发展方向是借助了时代的优势,着力发展相应的建筑信息管理,这也是符合了时代的发展要求,促进经济较好较快增长的重要渠道。因此,要先建筑管理智能化,就需要相应的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对智能化管理实施方法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4.2 建立管理制度
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管理存在着彼此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将工程的智能化进行加强,就能够保证相应的工程质量进行提升,促进其他工作的正常实施。但是,相应的工程智能化管理中包含了较多的内容,例如在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要进行施工设计,这样的过程在相应的智能化管理中,就需要着重保证设计质量,要在智能化的管理中进行具体施工,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工程竣工之后,还要对相应的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从而保证售后处理,便于提供相应的依据和数据证明。
4.3 实施现场管理
在智能化管理中实施智能化的管理制度,能够对施工中的人员行为进行具体的规范和明确,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因此,要想实现建筑工程的智能化管理,首先应该从施工场地进行着手,促进各部门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加强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意识,将管理工作切实执行,从而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能够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员,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坚强各部门的监管工作,提高工程的实施质量。与此同时,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素质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技能和思想意识,增进管理的具体实施。并且要注意施工的顺序,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实施,以保证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收工之后的质量问题。推进智能化管理工作的实施,还要对施工中的进程进行控制,发挥计算机的监管水平和计算能力,从而促进管理的实施,加强工程的质量,保证过程的安全。
4.4 统一管理信息
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相对于企业的,相对于工程的等等,它们的存在对于施工的进行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智能化的建筑管理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控制和管理,要对不同阶段产生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管理,使其形成独立的体系,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帮助信息进行完善。从而促进施工的正常进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结语
随着城市化建设脚步的加快,建筑工程管理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虽然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弊端凸显,手段技术有待提升,但这也并不能阻挡我国提升智能化技术的脚步,只有运用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处理来进行工程管理,才能保障建筑工程顺利完工和促进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林初国.浅谈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构建[J].建筑设计,2015(01):134-135.
[2] 花娜.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弊端及应对措施[J].建筑设计,2015(08):123-124.
[3] 刘龙.浅析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4(04):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