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音乐教育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音乐教育故事范文1
【关键词】初中 音乐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32-01
音乐课程是人文类学科中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是对学习者开展美育的主渠道,而初中音乐课堂又是对初中生群体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方式,是面向全体初中生的一门必修课。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升初中音乐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亟待破解的问题。下面,将就此谈谈看法。
一、创设一流的初中音乐教学氛围
既然音乐教学属于美育范畴,那么布置好初中音乐教室就能够创设出一种优美的环境,让学生们一进入教室就能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再加上悠扬的音乐,会让人感到爽心悦目。学习者能够极快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很好地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所以,音乐教师应当勤于动手与动脑,依据需要对音乐教室实施改造。比如,在座位设置上,可打破一贯以来的单一呆板的排列方式,设计出富有艺术感的圆形或者半圆形等新排法。在教室的墙壁上,还可贴出一些著名音乐家的画像,也可贴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风景图片。比如,一次在让学生们欣赏《祖国颂》时,就挂出了一幅名为《江山如此多娇》的图片,其中包含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山水。初中生们顿时就被吸引住了,就如同置身于美景怀抱之中。可见,根据画面来加以欣赏与体会,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音乐是一种代表美的艺术,而音乐教师则是美的化身和使者。音乐教师应当用赞美、肯定、微笑的神情来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初中生们在课堂上回答的问题,均应予以充分地鼓励,为其带来勇气与信心。同时,要尽量让每一位初中生均能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在关心、帮助他们。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和畅所欲言,从而让初中音乐课堂中展示出浓郁的民主意识,让每一位初中生都能有发表自身见解与上台进行表演的契机。在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之后,其思维就会变得极为活跃,这就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全力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
要依据初中生群体心理与思维特征,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出初中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学生们认真欣赏音乐的主动性,并且还能实现提升教学成效的作用。在新赏乐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们依据音乐与画面以感受到音乐所具有的力度、速度以及乐器音色等。所以,多媒体教学就能为初中生们欣赏乐曲营造出良好的情境,发挥非常强烈的感染作用。在每一段音乐欣赏好之后,学生们就能十分容易地区分出各段乐曲所表达出来的意境与情绪,从而自然地产生出美好的联想。
四、充分拓展初中生的想象空间
初中音乐教材只是一种材料与资源,只是帮助学生们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工具,但是课后所提问题与作业设计均具开放性,其答案主要不是唯一和不确定的,如此做就是为了促进与发展初中生们的个性,鼓励其自身探索与思考。这与每一个个体对音乐所具有的理想与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依据初中生们的个性特征,赋予其以巨大的想象空间,从而发挥出初中生们的创造能力。比如,在让学生们欣赏民乐《百鸟朝凤》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依据自身的爱好与特长,运用绘画、表演或者讲故事等方式展示出自身对于此首乐曲的深入理解,其结果是:一部分学生画了百鸟鸣叫的欢快场面,另一部分学生走至讲台前生动地描述森林中鸟儿吵架的故事,从而展现出丰富的创造力,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积极鼓励初中生实施自主性评价
笔者觉得,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对于教学考核的标准应当不再进行统一地规定,考核的标准应当具有更大的弹性以及开放度,倡导自主性评价,让同学们在自主性评价过程中发现、提出与解决问题。以往,对初中音乐成绩的考核都是实施期末一次性考核的,考核的内容和形式十分单一,考核的标准显得过于僵化。在考核过程时,学生们为了能够得到理想的成绩,只能一味地适应于这一考核的标准,这就限制了初中生的思想。音乐教师为了发挥出每一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所具有的主体性,从而让学生成长为实施自我评价的主人,从而展示出评价的自主化程度。比如,在音乐考试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在演唱完毕之后先依据评分标准实施自我评价,随后再由本班同学进行集体审评,最后再由教师来决定分数。因为每一位学生都会希望自己是最优秀的评委,所以他们在考试过程中都能集中精力听取他人的演唱,并给予其他同学以公正评价。运用这一考核方式,课堂教学气氛往往会十分活跃,同学们经常会为了某人的评分而进行交流、探讨乃至于争辩。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提高初中生群体的音乐表现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们了解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明确自身在音乐学习上需要加以努力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激发出其创新之欲望,从而推动了音乐教学的质量提升。
六、打造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
音乐对于培养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均具有难以低估的重要作用,甚至将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修养与思想境界,决不能懈怠。各初中学校应当高度重视音乐教学,强化对音乐教师人才的培训,持续提升其综合素质。从方法上来说,可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各种途径提升教师群体的音乐素养,进而提升初中音乐教师的总体素质。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育在我国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上。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想方设法,努力培养与发展初中生的音乐思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为他们其他各个方面的学习创设出良好的条件,以实现初中生群体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斌,金亚文. 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J]. 中国音乐教育,2002(1).
[2]刘蓉. 关于中学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商,2008(20).
[3]伊拉拉塔. 更新观念是成功的基石——论中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性[J]. 科教纵横,2011(4).
初中音乐教育故事范文2
新课改后,很多学校改革了音乐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多元化教学,唱歌、乐器、识谱、乐理统统纳入了音乐教学体系,有的学校还开设了音乐教学的课外平台,如音乐社团等。总之,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但是,与国外的音乐教育相比起来,我们仍有较大的差距与进步空间。
一、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的基础音乐教学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但是,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仍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以下三点问题:
1、部分师生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音乐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音乐素养对丰富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开发人的智力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显然人们还没有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上升到这个层面上,没有在思想层次上完成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以致学生、教师都无动力,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考试也可有可无。
2、音乐考试内容单一、方法简单。长久以来,初中音乐考试基本处于简单唱唱歌或者发一张音乐理论试卷,进行开卷考试的状况。有的学校还甚至没有音乐考试这样的要求。这种音乐学习评价状况不可能全面了解学生认识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得不到切实提高。
3、音乐考试要求不严、不规范,评价效果不尽人意。初中音乐教学是按照国家教育部以及教育法规的要求开设的,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很多学校从不将音乐考试列入到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考试范围中去,有关部门也很少有人去视察、调研音乐教学的情况。这种状况就造成了学生对音乐课漠不关心,音乐能力根本没有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
二、巧妙运用导课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育日渐成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知识,对音乐理论问题也有所关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及,学生接触的音乐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看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越来越新颖,因此,音乐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巧妙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艺术世界的殿堂。
1、利用多媒体音像画面导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广大音乐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手法。的确,多媒体画面内容丰富有趣,形象逼真,加之多媒体音响效果,能是音乐的感染性充分释放,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获得形象生动的艺术形式。
2、以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中学生对叙事性内容的艺术作品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一点,在课前准备一段与课题相关的视频或故事作为开场,使学生在学习之前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如在鉴赏《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时,因艺术内容取材与我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情感变化跌宕起伏,叙事性很强,所以教师在正式引领学生欣赏前可以先讲述故事,了解艺术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作品的内在深意。
3、以配乐朗诵导入。音乐本身具有模糊性、非语言性的特点,在音乐鉴赏中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借助诗歌的艺术形式来导课,即是学生喜欢的形式,又能突破传统导课模式的瓶颈,创新导课形式,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联系在一起,为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推波助澜。
4、用演唱的形式导入。演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尤其是教师或学生的引唱,更是同学们所关注的,通过范唱的形式,能使学生对音乐获得整体的认识与感知,并留下较为深刻的记忆,有助于下一步的教学开展。用演唱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歌曲导课,不仅显得贴切自然,而且还丰富了主题内容,扩增了知识量,是一种很好的导课方式。
三、重视合作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策略与理论,已经成为新课
以来最成功和最重要的教学改革之一。合作教学是一种综合活动,它将分组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将传统意义上教学活动中的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变成多向交流,使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歌唱课的合作教学。在以往的歌唱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习惯于让教师来牵着学生走,学生只能紧跟着教师的思路与步伐。即:教师先分析作品基本的调性、调式、主题风格、演唱形式等,然后让学生沿着教师预先设定好的轨道行进,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先入为主,学生多被硬性的、被动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极大地消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而合理地应用合作教学,则教学效果就会有较大改观。
初中音乐教育故事范文3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育;现状
音乐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大家庭,虽然我们肤色不同、种族不同,但是优美的音乐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会在音乐中产生共鸣,在音乐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那么,在应试教育的中国,这一门艺术科目该如何让中国的孩子感受音乐的美好,享受心灵的洗礼呢?
一、音乐的意义
音乐是一门艺术,从妈妈的摇篮曲到入学后的《少先队员对歌》,再到各个国家的流行歌曲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所有的艺术都是为了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慷慨激昂,给人以生命的动力;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奏出悲凉的一生;莫扎特的《小夜曲》安详而美好,所有的作曲家所作的音乐都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写照。音乐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还引人深思,听到一曲震人心魄的音乐总会让人或思考人生、或感悟真谛,总之,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一支新队伍的崛起总会伴随一首振奋人心的歌曲。在慷慨激昂的乐曲中,在豪迈雄壮的歌词里,这些音乐总能激发战士们的斗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每每响起,都是让人想起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然后不自觉的紧攥拳头,这就是音乐的凝聚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要感同身受,从音乐里寻找战胜困难的力量。
在一些心理诊疗中心,心理医师在为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会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在一个放松的环境里放下心防,安静的思考。这说明音乐具有一定的医疗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心情烦闷的时候听一些轻快愉悦的音乐,之前的阴郁会一扫而空;当我们沉浸在幸福的环境里,一曲悲伤的G大调,会立刻让你心沉谷底。音乐是一剂神奇的良药,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聆听、享受的佳品。
二、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
如今高年级艺术课开展的难度大,主要是环境影响和没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物质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风气越来越浮躁,即使是身处在学校的中学生也会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上中学的学生都处在青春期的阶段,内心有着极大的叛逆思想。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激进、乖戾,内心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初中生对自己的生活抱有很大的不满,这对一些艺术老师开展艺术类的科目有很大的难度。我们现在的音乐课本里基本上都是一些民谣、红歌,还有一些描写童年时期的歌曲,这些音乐本身对叛逆的初中生就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再加上现在出现的商业音乐更加符合当下的流行趋势,这就使得初中生的音乐教育有一些荒废。音乐老师,作为授课老师在某些程度上无法采取一些强硬的手段,导致音乐课成了学生们放松、休闲的课后时间。
三、音乐对初中生的影响
上文说到,初中是一个敏感又重要的过渡,是孩子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的想法很容易被影响。在一些积极观念的影响下,他们的内心会变得柔软、温和,对待不同性质的事情都会冷静、积极地对待;相反,在接受到一些消极、反叛的思想后,这对他们将来的生活、学习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他们渴望释放心中的不满,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引领学生缓解这一时期的烦闷,成了重要的课题。其实,音乐是位很好的心理辅导师,不同的音乐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和启迪。音乐课本上的乐曲与现如今的社会状态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使得学生们在上音乐课的时候没有积极性,其实音乐是相通的,没有时代、国界的划分,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音乐的背景与实际相结合,突出音乐的涵义,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到释放与美好,这样才达到开展音乐课的真正意义。
在特定时期选择不同音乐的教授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缓解课业的压力。在大考前期,可以选择一些励志、富有激情的音乐来帮助学生增强斗志、战胜恐惧;在升学阶段,可以多选择一些舒缓、悠扬的音乐,帮助考生缓解在升学压力下带来的消极情绪。一些音乐家的成长故事也是很好的教育课本,每一位优秀的音乐家的背后都有着艰难的过去,他们用音乐抒感,用音乐寄托希望,这对每一个成长中的学生来说都有很珍贵的意义。只有在积极、健康的艺术熏陶下,才能帮助学生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如何提高初中生音乐教育质量
提高初中生音乐教育质量,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配合。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一所包罗万象的学校。不同领域的变化都来自社会的变化。在这个经济时代,出现了很多经济产物,流行乐就是其中的一种。时下的流行乐很多都是描写爱恋的歌曲,这对正处在发育期的初中生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早熟、早恋的现象;在一些摇滚乐中,还会有一些片面消极的情绪,甚至有愤世嫉俗的思想,这样的音乐会对学生刚建立起来的世界观产生巨大的动荡。在这样的音乐中,如何能让学生用健康的身心对待现在及以后的学习生活呢?学校对每个人来说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在初中生这样敏感的阶段,老师对他们的要求更多的是在学习成绩上,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情绪。其实,学生生活态度、学习积极性,与心理情绪都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健康阳光的心态才能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学习充满热情。学校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在升学面前,有些家长的紧张程度不亚于学生。在这种心理下,家对一些初中生来说不是温床而成了第二考场。其实在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后,家长应该适当的帮助学生缓解一下心态,在休息的同时,给学生听一些轻快、悠扬的古典名曲,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增加动力,缓解疲劳;在睡前欣赏一曲温暖悠扬的音乐可以帮助大脑减压,让第二天的学习效率更高。
结语:
音乐的功效往往比药物更有用,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音乐会让人有不同的感悟,带给人的帮助也不同。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音乐更是起到了辅导老师的作用。现在,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加强对心理上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塑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杨阳.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6)
初中音乐教育故事范文4
一、强化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
也许很多人都会发现:近年来,各种音乐类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如中国好声音。通过认真观察这些音乐类的节目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即选手在比赛的过程中,纵使有再多的歌唱技巧,但如果歌曲中缺乏情感,那也将会被淘汰。所以说:情感对于歌曲而言是比较重要的。这里所说的情感,就是我们文中所谈论到的音乐的美育功能,音乐对人心灵和情感上的震撼作用。由此可见,对于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而言,教师要想给学生讲解再多的音乐技巧是不现实的。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则具有很大的可行性。那么,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审美教育具有哪些积极的意义呢?
1.有利于实现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音乐学科而言,更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音乐的德育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音乐的审美教育,本身就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因为,审美教育重点是要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强化学生的歌唱技巧或者给学生讲解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师仅仅是通过情感的熏陶,增强学生美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在这种情感的熏陶中,提升自身的思想和情感认识。
2.有利于促进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
在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省事,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给学生讲解一些干巴巴的音乐理论知识。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音乐学科本来就没有受到重视,所以,一些教师的教学往往都是为了应付差事,一些教师直接是让学生“自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失去了音乐教学的意义。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可以改变传统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实现音乐的审美教育呢?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情感的熏陶往往需要一定的氛围和环境。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良好的审美教育效果,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下,获取美的体验和感受。例如,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天亮了》,这首歌曲是2001年韩红作词作曲并演唱,这是一首感受亿万人的歌曲。如果教师将这首歌曲用于初中音乐的课堂教学中,在学生不了解这首歌曲背后所蕴含的故事时,也许只会觉得这是一首普通的歌曲。但是,如果教师在给学生听歌曲之前,先给学生讲解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渲染人世间这种伟大的父爱和母爱,让学生为这个故事感动,那效果就不一样了。笔者在教学中,曾经将这首歌曲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学之前,笔者给学生讲解了歌曲背后这个感人的故事,然后再给学生播放歌曲,现场的学生,无一不流下感动的眼泪。这是音乐给人以情感的震撼力量,正是这种情感的震撼,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正是这种情感体验,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和道德素质。
2.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将初中音乐与审美教育有机整合起来,是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创造美,让学生有美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只有具备发现美的能力,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本领,发掘一些未知的领域。学生所拥有的音乐审美能力,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采茶舞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聆听。教师告诉学生“同学们,我们将听一个优美的旋律,你们通过聆听去猜一猜这个旋律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情景”。教师为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去聆听。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初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中的美, 并能发现音乐作品的内涵,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3.结合音乐,提升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
初中音乐教育故事范文5
关键词:初中音乐;学生能力;习惯
音乐是一种健康积极的文化艺术,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姿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活动,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审美等能力上,让学生享受音乐带来的精神享受和文化熏陶。以下是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几点探究,仅供参考。
一、丰富教学形式,锻炼学生能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首先教师要不断思考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学目标,如何才能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其次,要积极优化目标实施策略,改进目标实施手段,深化目标意识理念,坚持从听、动、看、唱多个角度深化目标的实施。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运用各种先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以及游戏竞技这些教学手段的优势,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深化教学的目标信息,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技能,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伏尔加船夫曲》这节课的时候,由于学生对那些人们的生活情况不太了解,因此,笔者在教学前先给学生介绍了几幅有关列宾的图片,然后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看画的感受,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奴隶们的生活状况,将自己看图的感受和自己的情感结合起来,在无意识中引感的共鸣。另外,在这种信息交流过程中学生会经常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这恰恰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教师要把握住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锻炼,增进师生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悟能力。再如,在学习《彩云追月》这首合奏打击乐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跺脚和拍手来模仿各种伴奏乐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对小组的互动指导,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节奏美感、旋律美感和意境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二、利用生平事迹,培养学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讲解中外音乐家的生平事迹,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克服音乐在学生心中的畏惧感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这些音乐家的故事会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精神支柱,学生会将音乐家当成自己的榜样,从而促进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拉德茨基进行曲》这部音乐作品的时候,笔者为学生讲述了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和音乐的故事,包括约翰・施特劳斯六岁弹奏自己创作的圆舞曲,偷偷学习小提琴,最终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成为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通过约翰・施特劳斯的故事,笔者主要是想告诉学生一些道理,比如“有志者,事竟成”“天道酬勤”,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将这些音乐大师作为自己模仿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努力奋斗。另外,我们还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音乐家从困难和低谷走向巅峰的故事,鼓励学生不要放弃希望,相信“我能行”,树立坚强的信念,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三、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习习惯
单一的教学方式会消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只是一味地学习乐理知识学生会觉得音乐学习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因此,我们要延伸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例如,我们可以开展音乐表演或举办知识竞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首先让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用自己的方式将乐曲表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老师要用音乐情感陶冶学生,用音乐美感感染学生,另外,我们还要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推进美育发展。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更新理念,调整心态,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莉萍.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8).
[2]程琳.初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神州,2013(35).
初中音乐教育故事范文6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激发兴趣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6-0067-01
音乐教育对培养初中阶段学生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启发学生智力、提高修养、健全学生个性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长久以来,各学校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而且学生本身对音乐课程的兴趣也不够,认为音乐课是副科,不重要,加之学校的硬件建设也跟不上,多种原因共同导致音乐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目前利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教学是教育界越来越重视的教学方法,而且已成为新时期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体现在例趣、问趣、喻趣、形趣等方面,同时这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逆反心理、求新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改革传统的以“教师教、学生练,理论灌输、歌声演示”为主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一 充分利用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趣味教学主要体现在寓教于乐、学趣并重的氛围下,让音乐知识生动化、丰富化,挖掘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欣赏《森林狂想曲》时,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想夏声夜昆虫鸣叫和激情舞动的景色,并可以让学生把听到的和想到的东西说出来,之后教师利用大自然中的声音和乐器演奏的结合来引导学生喜欢器乐作品。在教学生演唱《西部畅想》之前,则可以先给学生讲关于西部的一些故事,如三峡水利工程等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学习《二泉映月》时,先把这部作品的背景故事作一些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其有所了解,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欣赏兴趣也随之倍增。通过故事或传说为开篇引入正文的方式,一方面可让学生在对课堂内容的背景知识感兴趣,进而调动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学到文学知识,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进入音乐课程教学正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地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真正起到授人以渔、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教学中有许多定义、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休止符以及各种发音方法等,用语言描述或单纯的演示无法让学生提起兴趣。如讲授附点音符时,如果教师直接讲“附点音符是谱中用来表示某个音需要演奏时延长一半的原时长”,样对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来讲,理解起来肯定有困难。而如果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尤其是他们经常听到的一些包含附点音符知识点的动画片等的主题曲,肯定可以吊起学生学习的“胃口”。又如,进行发声训练时,如果单凭语言描述舌头、喉咙等如何做动作,学生肯定感觉不直接,若结合多媒体采用画中画的方式,在同一界面中同时将发声时口腔、牙齿、舌头等不同部位、不同角度的动作幅度、姿态全方位地展示出来,分解给学生们看,以此通过语言讲述、多媒体展示并配以板书对重点知识进行简图标记,再结合现场音乐欣赏的观摩讲解,让知识变得形象,音乐变得生动,使知识立体式地进入同学们的脑海,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三 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音乐教学是以内容美和形式美来陶冶学生们的思想情操。内容美表现在音乐中是声音的美;形式美包括置景、音响、舞台之美。这些内容完整的体现只有在音乐表演中,尤其是一些高水平的音乐表演中才能展现出来。因此教师应结合讲授的知识点,充分开发第二课堂,结合实际条件带领学生观看歌唱表演,尤其是正规的音乐演出,并多给学生们创造登台表演的机会。音乐知识只有在真实演出中才能得到锻炼,让同学们在不断的演出中得到肯定,树立信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间接提高教学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 强化理论传授,熏陶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大多在十四五岁,正是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好奇心强,但缺乏耐久性,容易浮躁。所以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感觉到音乐课程的内在美,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尤其学生对于音乐蹈的认识也处于启蒙阶段,因此更需要有效的理论传授,能使学生从理性上深入认识音乐与审美、音乐与情操的陶冶、音乐与人的气质之间的关系,从而强化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另外,从源头上让学生在不同文化交融与碰撞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可以让学生认识音乐、熟悉音乐、热爱音乐,也是最终让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意识并且有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些对于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五 结束语
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来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改变学生由被动为主动地学习,创新学习思维,开发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音乐课作为反映学生审美境界及欣赏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初中学生素质的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依靠适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授课效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干,提炼音乐教育学科价值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