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1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金融项目下的对外投资包括对外直接投资(FDI)、证券投资(股本证券、债务证券)和其他投资(贸易信贷等)三大部分。本文着重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
一、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企业跨国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正日益跨越国界流动,促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最优配置,也有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各种投资机会,实现其利益追求目标。在我国现阶段拓展海外投资的进程中,政府“扮演”着引导和服务的角色,企业是核心。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规模扩展和方式演变,不但体现出国家的对外政策更加宽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障和资助扶持,而且还反映了部分企业已不满足于国内市场所提供的发展空间,更需要通过多样的方式寻求海外资源和市场,特别是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开始进入到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国际化整合和开展国际化经营,来获取专业人才、专利技术、管理经验和海外市场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培育。
(二)实现产业的国际转移,规避外贸壁垒和摩擦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曾采取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策略,而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也看中了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广大的市场,纷纷向我国进行产业转移,使我国成为其跨国集团的商品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沉重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并且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遭遇了较多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使商品输出面临阻力。而此时,我国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已有很大提升,无论是在资本、技术、管理方面,还是在人才方面,都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为改变我国制造业的低端产业链,扩大新型产业的发展空间,为有效地规避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对外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应通过发展对外投资,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国际转移,实现我国从劳务输出、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特别是金融资本输出的转变,以顺应国内资源环境和国际市场对我国对外合作方式转型的要求。
(三)全球范围获取战略资源.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当前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对资源能源的大量需求,但相对需求而言,我国自然资源匮乏,很难满足未来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据报道,当前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达53%,2007年我国原油产量不到1.9亿吨,而原油进口量则接近2亿吨。为保障资源供应安全,我国必须通过发展对外投资,跨国并购一些石油和矿业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掌控必要的石油及其他战略资源,缓解资源缺乏所带来的压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有效地运用外汇储备.调控经济、分散风险、提高收益
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一路上扬,加之外商投资和各类投机资本的流人,由此形成的双顺差带来了巨额外汇储备,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截至2008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8万亿美元。随着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央行被迫向市场投放大量基础货币,使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凸显,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也使人民币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与此同时,我国巨额外汇资产也面临着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和长期保值增值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大对外投资、力促企业走出国门、转变对外投资策略、增加外汇利用渠道等,就成为消化市场过剩流动性、有效调控宏观经济以及保障国家外汇资产安全的必要途径。
二、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一)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发展迅速
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首破200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超过900亿美元。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位于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13位。,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265.1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5.3%,而存量则达1179.1亿美元。其中,非金融类为1011.9亿美元,占85.8%;金融类167.2亿美元,占14.2%。2008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又飞速地增长,仅前6个月投资额已达257亿美元。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一是投资方式中跨国并购比较活跃。2006年,我国通过收购兼并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为82.5亿美元,占当年流量的近40%,其中÷非金融类70亿美元,金融类12.5亿美元。2007年,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对外直接投资虽较上年减少20%,但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国外的资源、技术和市场,仍将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和培育跨国公司的重要途径。
二是投资行业分布比较齐全。2006年底,商务服务业、采矿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位居对外直接投资的前4位,占投资存量的70%。在2007年底,商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政业合计占存量的80%。
三是投资地区分布渐趋平衡。2006年,在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和流量中,亚洲与拉丁美洲之和,均占到90%。2007年,我国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非金融类对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投资增长1倍以上。地区分布不平衡的情况有所改善。
四是投资主体呈现以国企为主的多元化。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继续保持多元化格局,当年未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为33%,位居境内投资主体数量的首位;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为26%,位居境内投资主体总数的第2位;私营企业所占比重为12%,位居境内投资主体数量的第3位。2007年,国有企业占整个境内投资主体的比重较上年有所下降,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上升较多。从对外直接投资数额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三)对外证券投资的发展与创新
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起步较晚,1997年只有不到10亿美元,1999年突破100亿美元,2001年突破200亿美元。近两年来,由于外汇储备大幅增加,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使我国对外证券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各种突发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波动较大。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2006年为112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96%;2007年为23亿美元,比上年流量下降98%。2007年末,我国对外证券投资存量为2300多亿美元。我国原来的对外证券投资主要是商业银行购置境外债券,最近两年又推出合格境内投资者(ODll)的对外证券投资。
(四)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IC)的对外证券投资
2007年6月,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作为中司的资本金。2007年9月29日,中司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金达2000亿美元。中司的经营目标除去向国内金融机构注资,依法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责外,主要是经营运作国家的外汇储备,投资于境外金融产品,使之成为创新对外证券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司在2007年所做的几笔主要的海外投资,均属于对外证券投资。
三、我国未来发展对外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创新对外投资
当前,从经济和技术上都要求我国加速对外投资发展步伐。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分别仅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2.72%和0.85%。这与我国已有的经济总量、国际竞争力和长远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学者建议可抓住此次海外金融危机的机遇,开展新一轮海外并购。但同时,也要注意汲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大规模海外投资的经验教训,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外投资行为。要进一步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从行业来说,除继续加快发展矿产、金融等行业对外投资的同时,应加大制造业对外投资力度,更好地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地域分布来说,除继续加快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境外加工贸易和境外矿产资源开发等投资的同时,应加大对美、欧、日的投资力度,通过技术寻求型对外投资,来获取国际先进技术;从投资主体结构来说,应改变国有企业占比过大、民营企业占比过小的状况,发展民营企业投资会更有利于冲破投资壁垒,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加强我国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财政、税收和金融对企业海外投资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投资目的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经济形势、投资环境、法律规章、行政程序、税收政策以及金融、外汇等方面的信息、咨询和服务,帮助企业顺利走出去并站稳脚跟。要完善对境外中资企业的监管制度,规范境外企业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惩处。政府还应重视统筹对外投资扩大与国内经济金融发展的关系,保持国内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为顺利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基础和保障,必须防止类似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经济金融大起大落。
(二)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化解对外投资中的政治风险
当前,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东道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其中,有些国家的国内政局不稳,社会矛盾较尖锐,加之文化、宗教、民族、部落等冲突,以及经济利益分争,蕴含一定的政治风险。如,2007年,我国境外企业和人员在外遭遇了10余起安全事件,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化解对外投资中的政治性风险,在处理好国与国之间政治关系的基础上,加强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要素的相互流动,促进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并推动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保护主义,构筑和谐共赢的对外经贸关系。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运作中除应高度重视与各国政府部门以及同业间的沟通、对话外,还要善于与当地工会、媒体、社区等民间组织打交道。可根据不同投资地的风险状况,选择采取全资、合资、建立分支机构等不同的直接投资方式,或者采用参股第三方国家的公司,再由后者到投资地国去直接投资·的方式。还要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不断地加强对企业海外投资行为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化解潜在的政治风险,消除企业海外经营的顾虑。
(三)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对外投资中潜在的金融风险
在现代国际金融形势下,对外投资会面临诸多金融市场风险。一是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失。对外投资目的国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就会使汇市、股市、债市等大幅波动,使对外投资遭受风险。二是金融衍生市场的陷阱。金融衍生产品对投资者来说既可成为其分散风险、获取暴利的工具,也可成为投资风险陷阱。三是国际投机资本的危害。国际投机资本不仅会以“热钱”的形式流入他国,促使资产“泡沫”膨胀和引爆金融危机,而且还会对别国的对外投资进行劫掠。因此,也应逐步培养优势产业,进行多元化投资,正确处理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证券投资的关系。在进行海外投资时,注重对投资目的国、投资行业和品种以及投资时机的选择,注重长期收益。要注意防范超范围从事境外期货、股票、外汇炒卖以及金融衍生品交易等高风险业务,加强疏通资本流通渠道并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预警体系,防范资本外逃、侵吞国有资产和洗钱等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2
一、我国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特点
(一)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及特点。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基本模式定位于外向型开放式发展,有利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与此同时,我国大力发展出口产业和外资引入,在提升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市场化经营管理,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据海关初步统计,截止到2010年12月末,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9727.6亿美元,较09年增长34.7%,其中出口总值为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总值为13948.3亿美元,增长38.7%,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减少6.4%。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出口与进口继续大幅增长且贸易顺差有所减少的特点,这主要源于国际经济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开始复苏,我国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完善使得进出口增长逐步趋于理性,并且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随之显著提升。
近些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面对新形势的不断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逐步巩固了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并且对外贸易顺差逐步缩小,使我国进口与出口贸易趋于理性增长;其二,加工贸易一直是我国发展经济、改善经济结构、吸引外资的主要方式;其三,我国工业制品进出口规模扩大,进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其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方式面向多样化发展;其五,我国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对亚洲、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出口增长快速,但是对非洲以及拉美的出口增长不稳定。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
据商务部的《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显示,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7%,年均增速为49.9%,占据全球总流量的5.2%,首次超过日本、英国,跃居全球第五。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2个国家和278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这说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且增长速度远远大于世界年均增长率。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一直贯彻执行“走出去”的战略方针,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其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投资地区相对集中;其二,投资领域拓展速度快,由初期投资于出口贸易、餐饮、航运等领域,拓展到电子通讯、石油化工、设计咨询、交通运输、资源利用、医药、资源利用等众多领域;其三,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包括跨国并购、投资办厂、境外上市、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其四,国有大型企业仍然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民营企业正逐步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生力量,并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其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初步形成市场多元化的格局。
二、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一体化形成的实证分析
本文为验证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一体化的形成机制,研究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因此,借助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和商务部网站上的数据,包括中国1991至2010年各年的对外投资额、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数据对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形成进行实证分析。在这里所指的出口额与进出口总额为货物贸易,而对外直接贸易投资额仅指非金融投资。为了验证许多学者普遍认为的中国对外投资促进了对外贸易这一观点的正确性,笔者首先采取计量方法,得出可以表现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对外贸易之间线性关系的计量公式为IETRADE(中国进出口总额)=3490.5146+42.2976×CFDI(中国对外投资额流量)
由于IETRADE与CFDI的相关系数为0.82,且CFDI系数为42.3,以此证明进出口总额与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具备正相关关系,即进出口贸易总额会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而增加。
由上述检验我们得知,中国对外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是相互关系的,两者是相互互补而又相互促进,我国贸易投资一体化化的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境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
三、我国对外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策略
(一)建立并健全政策体系,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为了有效地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我国应建立并健全与金融外汇、财政税收以及服务等各个方面内容相配套的政策促进体系,并以此来激励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其一,国家应尽快制定并出台《境外国有资产管理法》、《对外投资法》、《对外投资审查法》等法律法规,借此形成较为完整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这样有利于中国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有法可依,进而对各项投资加以规范,使之能够健康稳定发展;其二,应建立境外投资管理机构。该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对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时,给予一定的协调和管理,并为进行境外投资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研究并总结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及企业跨国经营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作为依据,不断地完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其三,在财政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可以通过建立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进行境外投资。为了便于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应对当前现行的境外投资上缴利润进行适当的改革,并建立健全与国际规范相符的各类税收政策,避免双争双收的情况发生。
(二)增强产业扶持,发挥品牌效应,致力于跨国公司的培育。
现阶段,世界各国均将培育跨国公司作为提高本国综合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水平高低,由于中国在发展跨国公司方面起步较晚,跨国公司也均以中小型为主,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加快世界级跨国公司的培育,这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思。首先,应从政策上对重要产业给予一定的扶持。根据国外大量的成功经验表明,国家应在跨国公司发展的初期阶段,给予政策上的扶持,这一时期属于公司的重要成长阶段,通过政策扶持可以使之渡过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难关,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品牌的跨国公司。同时政策扶持应遵循扶优扶强的原则,这样有利于促进大企业快速成长;其次,应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加之对外开放政策的鼓励,使得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将投资的目标转移到境外,基于这一现状,应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带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三)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多元化战略。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3
关键词:
对外投资;投资环境;韩国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2009202
1我国对外投资综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和入世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开放程度取得了巨大进步。其中,在对外投资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商务部联合的《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746.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5%。截至2011年底,中国13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4247.8亿美元。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近2万亿美元”。
其中,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资依然是目前我国的对外投资密集地点。
2韩国投资环境分析
2.1国家概述
韩国曾经是贫穷的农业国。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因此市场规模也相对较小,经济对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当高。自1962年开始,韩国着手发展经济,30多年来保持了年均8.6%的搞经济增长率,经济规模,社会财富、基础设施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准不断提高。在短短30多年间,韩国从成立之初的贫穷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总额据世界前列的新兴工业国。1995年,韩国人均国民收入首次突破1万美元,达到11432美元。(中国在2009年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为3650美元)
2.2产业结构
目前,韩国的产业结构有以下特点:
首先,制造业发达。韩国经济的增长主要归功于具有
全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主要产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制造业。电子工业以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为世界十大电子工业国之一,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尤为迅速。
其次,服务业较为先进。韩国的金融体系比较发达,银行网络基础设施先进,寿险和财险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等指标名列世界前茅,证券市场的主板和二板市场也很活跃。批发零售、旅游、运输、文化娱乐和商务服务等行业发展迅速。
第三,农业脆弱。韩国的农业总生产值在上世纪50—60年代增长较快。之后农业增速放缓,但韩国人的主食——大米自给自足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韩国的耕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9%,发展农业依靠提高产量。因此,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迅速减少的问题,韩国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
2.3外商投资环境
(1)吸引外商投资任务。
(2)投资环境。
① 交通运输:韩国陆海空交通运输均较发达,全国已建成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国内的主要运输方式为铁路和公路运输。由于韩国三面环海,航空业也发达,海上运输和航空运输在国际运输和国内的长途运输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韩国总的货物运输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国际货物运输量每年都在增长。
②通信设施:截止2009年2月底,韩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量达到4599万户。截止2008年底,韩国互联网用户达到3536万人,人口覆盖率达到77%。韩国是全球3G业务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手机电视、手机音乐、手机游戏和手机定位等3G业务在韩国都发展得有声有色。韩国3G业务发展一直领先于欧美国家。截至2008年11月底,韩国3G用户数量约为1586万人,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34.95%,比欧美国家28%的平均水平高出许多。
③ 能源状况:韩国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主要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要(转引自韩国统计厅)。
④ 产业格局:根据标准产业,韩国的1121个行业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不适合外商投资的行业,其中公共行政,对外事务,军工,邮递,证券交易所等金融管理、宗教团体等63个行业列在外商投资对象之外。第二类为适合外商投资,其中只有电视传播和无线电广播业2个行业尚未正式开放,禁止外商投资。第三大类为限制投资行业。报纸发行,定期刊物发行,沿岸渔业,发电送电及销售等27个行业部分限制外商投资。第四大类为其余的1029个行业,外资可以自由进入。
⑤ 建立东北亚物流中心:韩国正联合中国和日本,建立东北亚物流中心。建成之后,对东北亚的运输往来具有极大优势。
(3)投资法律与政策。
①贸易投资法律体系:《对外贸易法》和《外国人投资促进法》是韩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管理领域的基本法律。这两部法律与《外汇交易法》、《关税法》及其他专项法律、法规等构成了韩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
② 促进外商投资的法律制度和政策:通过《外国人投资促进法》对外商投资的范围、允许投资类型、投资程序、投资之源等做了有效规定。
③ 与投资有关的贸易政策:韩国关税在实际执行中,超过99%的商品按从价税征收。同时,反倾销税、调节灌水和物价平衡关税所占比重最大。
④ 投资政策分析:现在,韩国对外资的开放程度很高,外商投资自由化指数高达99.8%,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为了促进外商对韩投资,韩国中央政府允许各地政府在一定范围内基于外资超过中央政府范围内的优惠待遇,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优惠以及设立方便外国投资人的学校、医院等生活设施。
(4)投资风险。
① 国内政治风险:韩国政局稳定,国家风险和政治风险较小,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剧烈的政治变动或社会动荡。
② 地区安全风险:韩朝关系、韩美关系、韩日关系都会影响到我国在韩国的投资。
③ 国内经济风险:随着韩国外汇储备和纯债权的不断增加,对外支付能力大幅提升,加上外债结构比较合理,韩国的信用风险大幅降低。
2.4中国对韩直接投资状况
(1)中韩双边贸易。
自1992年建交至今,中韩两国的双边贸易在短短20年间取得了飞速发展。2010年,韩国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对象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中国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国。2005年底,韩国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使中韩企业开展贸易的环境更为公平、公正。同年,韩国成为继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香港和东盟之后第六个与中国贸易规模超千亿美元的国家。
中国对韩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是:一是整体规模不大,平均规模相对较小,多为几万至十几万美元,百万美元以上投资企业少;二是服务类企业居多,主要为金融、航空、海运、旅游及劳务、贸易分公司和代表处等;三是实业类企业并购、参股合资方式投资呈增势并趋于大型化;四是大宗收购项目对象主要为中间产品和元器件生产企业;五是投资主体国有或国有参股企业居多。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4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效应经济增长;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831.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6)06―0066―05
收稿日期:2006-07―31
外商直接投资①中国一直呈现上升势头,这种良好的趋势有两层涵义:首先是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自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保持了良好的增长速度:其次是来华进行直接投资的外商投资主体和投资项目总体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一、中国引进直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跨国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高水平,至今已连续12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首位。
(一)中国在引进外商投资方面的概况 中国1993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其中工业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产业,2002年甚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2004年全国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达到了43664项,比2003年41081项增长了约6.3%,而2002年则是34171项;2004年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也猛增到1534.79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3.38%;2004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是606.30亿美元,同比增长13.32%,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截止到2005年初,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是508941个,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966.0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5621.05亿美元②。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一方面为中国经济注入了直接的资本投入,从而在外延上为经济产出的增长予以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国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使得它能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之外的国民福利增长(主要是技术转移方面的好处),从内涵上为经济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劲动力。在改革开放的早期,前一个作用一直是中国经济理论关注的重点,现在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经济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下渐渐从粗放的外延式扩张向精细的内涵式增长过渡。技术转移无疑是FDI对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内涵式支持的最重要内容。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日本企业最理想的投资国中,中国一直排在第一位:美国公司最想进人的目标市场也是中国。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保持着持续高速增长,这是对外资最具吸引力的因素。中国市场的两大优势――低劳动力成本和大市场,这也是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国积极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放了更多的领域,外商的投资的机会更多,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有以下特点。
1.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长期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从1985年以来的近二十年中,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逐年上升,从未出现过下降的年份,只是年度之间的增长速度有些波动。
2.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引进外资中占绝对主导的地位。与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利用外资一直是以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为主,外商直接投资在全部引进外商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1985年我国实际使用的外资总额为47.60亿美元,其中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为19.56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占外资总额的41.09%。到200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在实际使用外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上升到75.42%①。
3.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产业和空间分布日趋广泛,但工业一直是投资集中领域,东部是投资的主引入地。改革开放后的一个较长时期内,外商来华投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则明显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从外商直接投资所进入的产业来看,对外开放初期主要是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随后逐步地加大在资金相对密集型行业的投资,比如近几年外商大规模进入我国的汽车工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4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内在质量显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近年来大型的跨国公司比如世界的前500强企业越来越多地选择到中国投资,与开放初期主要是中小型企业来华投资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二是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把研究开发活动转移到中国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中国的R&D活动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大。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效应 很多学者认为外商直接投资能给东道国带来资金之外的额外好处,这种好处大多是由技术转移导致的经济效率增长效应。譬如,Beata K.Smarzynska(2002)从企业微观层面进行实证分析,FDI确实在立陶宛存在通过技术转移导致的生产力溢出,并对这种由技术转移带来的生产能力溢出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证明如果立陶宛的FDI流入增长10%,其技术转移能给本土企业带来0.38%的产出增加。Caves(1974)对澳大利亚和Blomstrm&Wolff’s(1994)对墨西哥的相关研究证明FDI能够通过技术转移产生溢出效应,使东道国本土企业的产出水平增加,从而使整个产业的产出能力提高。
从总体上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比中国本土企业要拥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大多数外商在技术、销售网络、出口等方面占有优势。当代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可以归纳为以下主要特点。
1.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技术转移的最主要渠道,尤其是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目前已经成为东道国重要的技术革新动力。
2.技术转移的源泉归根到底是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道国产生技术转移的前提是其自身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自主技术创新也是发展中国家引入外商直接投资期望产生技术转移效应的最终目的。
3.发达国家之间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是主流,也就是说技术转移既可以是水平的也可以是垂直的,但技术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逆向转移――即由技术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向技术相对较高的发达国家转移。
4.跨国公司成为当前世界上技术转移最重要的组织方式,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内部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技术转移的主要表现形式。
技术在转移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效应,其中包含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等各方面的内容。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是否真的产生了技术转移(或
者说技术溢出方面的效应,是否带来了经济效率方面的进步呢?虽然已经有很多文献对这一问题作过方方面面的研究,但针对外商直接投资中与技术直接相关的因素对中国工业所进行的实证分析相对较少。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产业分布、行业分布和地域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很可能对技术转移效应产生地域上的重大影响。从东道国角度,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技术吸收能力是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效应的影响力与影响途径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外商直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效应对中国经济的两个主要贡献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1999年的《世界投资报告》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作用:一是扩大投资的来源,加快资本形成的速度。二是带来技术转移效应,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三是拉动出口贸易的增长,增强出口竞争能力。四是增加就业机会,并改变就业的结构。五是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示范和促进作用。这里从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对外贸易的贡献两个主要方面观察外商直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效应对中国经济的主要贡献。
(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总体特点是技术相对领先、投资效率较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及其技术转移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③。
1.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对全国工业总产值的贡献。外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1992年为7%,1998年为24%.截止到2005年年初已占到1/3,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8%。而本土企业的工业产值虽然比重有所下降,但其增长速度却也达到了历史高峰。
2.实际使用外资额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1992~2004年实际使用外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10%左右,从1992年的7.51%上升到2002年的10.10%,2004年是9.9%④。这意味着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含量得到了一定保证,为其持续的技术转移效应奠定了基础。
3.外商投资企业上交的税收对我国工商税收的贡献。外商投资企业上交的税收占我国工商税收比重逐年上升,从1992年的4.25%上升到2000年的20.5%。2001年就已经达到2883亿元人民币,比2000年的2217亿元,增长了30.4%,占全国税收的19.00%。2004年初的统计显示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税收额占全国税收总额更是达到了近21%⑤。以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为主的涉外税收(以投资额98%以上为外商投资企业计算税收,不含关税和土地税)成为我国工商税收的主要来源。
表1分别列出了1999年度、2002年度和2004年度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几项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经济指标。可以看出,在1999年度外商直接投资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续影响,虽然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相比1998年度出现了负增长,但在随后的几年中很快就恢复到原先的水平,到2002年度已经比2001年度增长了12.51%,外商直接投资在工业增加值和税收方面,无论是总量还是所占比重都有不同程度增长。
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直接投资增幅达到了41.94%的水平,而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幅也达到了25.8%,在工业增加值和税收总额方面,外商直接投资均显示出了对中国经济增长良好的促进作用。
外资在固定资产投资速度的加快,说明外资随着其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其技术密集度也有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本土企业通过技术转移效应获得了好处,加上不同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得他们为了继续保持技术上的优势,必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技术含量。这一点在汽车行业比较明显,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汽车公司已经不仅是在中国生产一些在发达国家过时的低端产品,而是开始缩小中国分部与外国本部之间的产品技术落差,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同步进行。外商直接投资的固定资产投资在总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保持了微微下行的趋势,基本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外资在我国工业产出、税收中的比重增加的同时,投资的比重却没有成正比地加大,这说明外资投入产出的效率在提高。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效应得到了较好实现。
(二)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贡献根据中国学者赵晋平等人(2001)计量分析的结果,1980-1999年的20年间,在中国GDP年均9.7%的增长速度中,大约有2.7%来自于利用外资的直接和间接贡献,也就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的迅速增长是其主要动力来源。根据国际货币基金会经济学家Wanda Tseng和Harm Zebregs(2002)的研究,中国在1990年代10.1%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中,直接外资所起的贡献作用在3%左右,即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0%左右,而同样认为其出口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表2综合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几个方面的贡献,从连续的时间序列上我们除了能够更好地看出外商直接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产值和税收方面的贡献,还能够观察到其在出口中的重要作用。 从表2中看出,1993-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出口总值占全国出口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1993年外商出口就占了全国总出口的27.5%,到2004年上升到57.7%,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报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总值达到4442.1亿美元,占总出口的58.3%。近几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都在一半以上;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出口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3.65%、30.20%.比全国进、出口总值的年均增长率15.43%、12.27%分别高28.22及17.93个百分点⑥。由此可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对外贸易的增长是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源泉。
众所周知中国的出口增长成绩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突出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上中国产品在二十余年的时间内之所以能够保持不衰的势头,除了成本方面的优势之外,不可否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快速提升。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出口的持续增长仅靠成本来解释是说不过去的,其在中国进行生产所采取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本土企业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和增幅方面虽然表现没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那么出色,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成长速度也是惊人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与本土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各种方式的合作,使得技术在部门内和跨部门之间都得到了较好的转移效应,这种技术转移效应主要体现正是
他们(特别是本土企业)在总产值、增加值和出口方面的优良表现。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出口的迅速增长主要是建立在中国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和相当技术水平支持基础上的。根据经济学一般规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小,所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近期的出口增长主要是依托技术水平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水平保持提升趋势是其技术转移效应实现的前提条件,所以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的迅速增长暗示了技术转移效应的良好展开。而同期本土企业在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效应的带动下自身的出口也得到了较好发展,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出口结构都有了明显改善。
三、结论
如何更加有效率地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从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上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要已经不再那么迫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动力也就开始转向对其技术转移效应的重视。随着WTO相关承诺的兑现。中国开放的市场经济制度会更加完善,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巨大吸引力还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而在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主体也在悄悄发生变化,更加先进和规范的投资者日渐成为在华投资的主角,特别是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兴趣有增无减。
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具有越来越明显的技术转移的特征,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代表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水平的资本和研发投入对中国本土工业企业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技术转移效应。而从更长时期看,作为考察对象的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效应最重要的体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二是对出口的促进。对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可以从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税收等内容可以看出,而对出口的促进则主要体现在占出口比例的不断增长。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效应的实现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这种趋势得以继续保持乃至优化,外商直接投资有可能将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加显著的贡献。但从另一个侧面这也或多或少表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隐患――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性,外商直接投资在经济指标中的上升趋势既说明了通过资本投入和技术转移使得中国经济发展从中获益,也表明了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加强。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牵引力是公认的,而外商直接投资在出口中的强势表现实际上对中国经济提供了投资和出口的双重动力,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加强,随着中国经济中的技术水平提升,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边际效应逐步趋小,对东道国的经济控制力逐渐增强,外商直接投资有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破坏性作用,毕竟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完全离去。
作者简介: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5
(一)地理格局:亚洲国家(地区)占主体的对外经贸关系
我国已与世界所有国家建立了经贸关系。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对外经贸关系迅速发展。2009年,我国已同世界上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来华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90个,对外投资目标国达到102个,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对象国达到183个,对外援助对象国(经常性援助)达到123个,并与1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并实施了自由贸易协定,经贸关系拓展的深度和广度均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亚洲国家(地区)在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是从亚洲起步的。1978年,我国贸易伙伴国仅为40多个,其中,亚洲占16个,对亚洲贸易占外贸总额的49.2%;利用外资主要来源于日本、东盟、香港和澳门,约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70%以上。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集中在伊拉克、埃及、索马里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尚未起步,对外援助主要面向亚洲周边国家和部分非洲国家。2009年,亚洲国家占我国对外货物贸易总额的53.1%,亚洲十国(地区)占我国利用外资总额的63%,亚洲占我国对外投资流量的77.9%(2008年),占我国工程承包总额的51.1%(2008年),占我国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的79.2%(2008年)。从对外开放三十年来发展变化的态势看,我国对外经贸关系正在逐步从亚洲向全球更广泛的区域拓展,但以亚洲国家为主体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
(二)领域格局: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领域各有侧重的经贸关系
1 以货物贸易为基础形成的对外经贸关系全方位格局。中国的对外经贸关系格局是从发展双边货物贸易关系开始,逐步形成的。目前,我国货物贸易往来对象遍及全球所有国家(其中包括25个没有外交关系或已经断交的国家)。我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贸易规模持续扩大。1978年至2009年,我国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由206.4亿美元扩大至22072.7亿美元,共计增长了105.9倍。
2 依托外商直接投资不断深化的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利用外资是我国深化与其他国家经贸关系的重要纽带,以发达国家为主体,投资与贸易相互促进成为当前经贸关系格局的主要特点之一。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前10位投资来源地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0%。1992-2009年,美、日、欧发达国家占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虽然没有显著提升,但我国与上述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额的比重却从35%提高到43.4%,说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的更快发展。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来源国(地区)约有190多个。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近68万家,实际使用外资9850亿美元,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跨国投资东道国,在国际投资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3 依托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迅速发展的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与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结构相比,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对外投资及对外援助等各种形式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均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对象。2008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91%,对外劳务合作的86%,对外投资的93%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对外援助也以“南南合作”为主要特色。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仅促进了东道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为进一步密切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1990年至2008年,我国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货物贸易年均增速达到21.4%,与非洲发展中国家贸易年均增速达到28.6%,均高于同期我国对外贸易增速。
(三)产业格局:依托制造业分工合作形成的对外经贸关系
制造业是我国发展对外经贸关系的重要载体。从贸易角度看,一是货物贸易发展规模大于服务贸易,2009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22072.7亿美元,服务贸易总额为2868亿美元,前者相当于后者的7.7倍;二是货物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2009年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达到82.1%。从投资角度看,一是外商直接投资以制造业为主,2009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占比达到52%;二是对外投资主要体现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下游环节的对外延伸。虽然2008年我国对外投资产业类别中商务服务业的占比达到29.7%,居第一位,但这些领域的投资大多是制造业下游环节的对外延伸。因此,我国当前的对外经贸关系发展主要是以制造业为载体形成的。
产业分工合作是当前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一特点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我国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已经由1981年的5%提升至42%。其中,加工贸易进口主要来源于日本、韩国、东盟和中国台湾,占我国加工贸易进口总额的57.4%,加工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占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61.9%,这一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的对外经贸关系主要体现为美欧发达国家与亚洲周边国家在产业梯次转移过程中形成的多层次的分工合作关系。
(四)发展模式:双多边合作共同推进的对外经贸关系
1 世贸组织框架内机制性开放条件下推进多边经贸关系。2001年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经贸关系发展模式从双边框架下的自主选择性开放,转变为多边框架下的规则机制性开放,对我国经贸关系发展规模、水平及经贸关系处理方式等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有利的方面看,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的经贸发展环境更加开放和透明,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经贸关系的发展,2002年至2008年,我国外贸总额从6207.7亿美元增加到25616.3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26.6%,高于1978-2001年的年均14.9%的增长速度。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527亿美元增加到1083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12.8%,高于1979-2001年的年均11.6%的增长速度。大型项目、高技术含量的投资项目显著增加,对外经贸关系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从不利的方面看,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贸易摩擦的数量显著增多,从加入世贸组织前年均22起发展到目前的年均82起。据世贸组织统计,自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以来,成员方反倾销立案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调查案件占总数的七分之一左右,且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目前,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反倾销案件针对中国。2008年全球
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中国已连续十四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三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2009年1至8月,共有17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50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13起,特保7起),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贸易摩擦的增多对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 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下更为紧密的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关系。自2002年中国签署《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我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形成了新的推进机制。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目前,我国已与14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并实施了自由贸易协定,加快了双边和区域合作进程的发展。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加快了我国与有关国家的关税减让和领域开放进程,提高了领域开放程度,对发展更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中国一东盟自贸区为例,2002年以来,我国与东盟各国货物贸易年均增长率达到27.1%,高于自由贸易区成立前年均17.4%的增长水平。中国与东盟的相互投资也取得了较快增长,2009年,东盟主要国家对我国的投资额达到43亿美元。2008年,我国对东盟各国的投资额达到24.84亿美元。东盟在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以货物贸易为例,我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额占我国货物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002年以前的8.2%提高至9.1%,在亚洲国家(地区)中的地位从第四位提高到第二位。我国的对外经贸关系格局呈现出“多边框架下全面推进与区域、双边框架下重点发展相结合”的局面。
二、我国对外经贸关系格局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平衡”的经贸关系格局
1 地理分布不平衡的经贸关系格局。目前,我国经贸关系格局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理失衡现象,贸易与投资的主要合作伙伴集中于少数国家。从货物贸易领域看,2009年我国货物贸易前十大贸易伙伴分别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印度及俄罗斯,与十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额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76.4%。从服务贸易领域看,也存在着贸易伙伴集中度较高的现象。2009年,我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依次为香港地区、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与该五大伙伴之间的服务贸易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68%。从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看,截至2008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中,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美国和中国台湾省居前五位,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68.1%。从对外投资发展看,截至2008年,我国对外投资存量排名居前五位的分别为中国香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占我国对外投资存量总额的83.4%。综合比较,美国、日本、东盟、欧盟在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高度失衡的经贸关系格局将增加我国对外经贸合作发展的风险。
2 领域分布不平衡的经贸关系格局。我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而在世界投资格局中的影响力则相对较弱,表明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领域格局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从货物贸易发展看,2009年我国占世界贸易比重达9%,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其中,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进口则仅次于美国、德国,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从服务贸易发展看,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已经达到3060.3亿美元。其中,出口1471.1亿美元,进口1589.2亿美元,分别增长了66、57.8及82.6倍。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排位也不断提高,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及进口在世界的排名已升至第五位。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看,2008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仅占全球FDI流量的6.4%,截至2008年底,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仅相当于美国的16.6%。从对外投资流量和存量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占比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仅占全球的3%,而对外直接投资年末存量的占比仅为1.1%。由此可见,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以货物贸易为主的不均衡现象是十分显著的。这种领域分布的不均衡使我国在处理对外经贸关系和应对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方面的灵活性大大降低。
3 贸易收支不平衡的经贸关系格局。这主要表现在货物贸易领域,一方面,近年来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额不断增加,2009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额已达1960.7亿美元;另一方面,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集中在美、欧等发达国家,而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韩国和日本。尽管贸易收支状况并不完全代表国际贸易竞争力和各国实际获益情况,但美、欧发达国家动辄以顺差问题作为其挥动贸易保护主义大棒、干涉人民币汇率问题等行为的口实,这不利于我国处理与美、欧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也不利于我国对外经贸全局的健康发展。
(二)“低层次”的经贸关系格局
1 加工贸易方式占据半壁江山,产业分工层次较低的对外经贸关系。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经贸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42%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完成的。其中,由外资企业完成的加工贸易总额近80%.这表明我国利用外资的较大部分也是以加工贸易为载体实现的。由于大部分加工贸易是以OEM为主要方式,附加值低,加工贸易企业利润率一般在5%左右,大部分处于价值链分工地位最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即使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所占比重也达到81.5%(2009年),这些都表明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产业分工格局仍处于较低水平。
2 关键设备和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贸易竞争力水平较低的对外经贸关系。从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看,我国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达到94.5%,但同时,关键设备和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我国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的对外依存度达到85%,高端核心芯片与电子元器件99%依靠进口,石油化工装备的80%、数控车床的70%,光纤制造设备的100%依赖进口。这说明,虽然我国经贸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在对外经贸关系格局中,特别是同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中,我国的贸易竞争力仍处于较低地位。
3 以价格、资源、环境成本为主要竞争手段,综合收益水平低的经贸关系格局。作为全球第二贸易大国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贸关系发展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但现有对外经贸关系格局主要是依
靠低价格的成本竞争力,并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成本代价形成的。因此,是低收益水平的经贸关系格局。以出口产品价格来看,我国主要商品的出口价格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与发展中国家也存在很大差距。这说明现有经贸关系格局的扩张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不利于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从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看,大量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到我国,在促进我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当前经贸关系格局具有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是综合收益水平较低的发展格局。
(三)“被动型”的经贸关系格局
1 外资企业为主体的被动型贸易关系格局。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外资企业完成的贸易额已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5.2%。其中,外资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5.9%,进口占进口总额的54.2%。由于形成了对外资企业、加工贸易方式的高度依赖,使得外资企业成为左右进出口货物流向和引导外贸关系格局的主要力量,而广大内资企业长期缺乏自主营销渠道和国际化发展经验,市场格局的拓展受制于人,现有经贸关系格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动形成的。
2 “引进来”多于“走出去”的被动型投资关系格局。我国对外投资起步较晚,相对而言,“引进来”的发展规模、速度均大大超过“走出去”。因此,长期以来我国经贸关系的发展,特别是投资关系的发展更多地是以我国接受国际产业转移为主要形式。尽管我国制定并多次修订外商投资指导目录,各级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大多制定了明确的发展定位,但从“被动型引资”向“主动型选资”的转变仅是近年来在部分沿海地区才有体现,而目前绝大多数地方的利用外资仍以被动型接受为主。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虽有较快发展,但主动配置国际资源的能力仍比较弱。因此,投资关系格局总体上仍处于被动状态。
3 缺乏明晰战略的区域合作关系格局。近年来,我国与有关国家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进程大大加快,对提升和深化我国对外经贸合作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我国现行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并无清晰的布局,已经达成协定的国家在我国与该区域经贸关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显著,自贸区协定签署的进程更多地取决于双方合作的积极性(特别是对方国家的积极性),及协定对双方市场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因此,这样形成的区域合作关系格局也带有被动型的色彩,不利于我国优化经贸关系格局,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范文6
关键词:跨国投资;理论;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426;F83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5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28-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中国的资本市场日渐成熟,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日渐加快。一些企业通过并购、新建、独资、合资等方式进行跨国投资。在全球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进行跨国投资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对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跨国投资理论简介
(一)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由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1960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 后在70年代由C·P·金德贝格进行的补充和发展。其主要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具有不完全性:产品市场不完全;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二是垄断优势:市场垄断优势;生产垄断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国家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企业通过跨国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信息与网络优势。
垄断优势理论为后来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但是无法解释不具有技术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也日益增多地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二)内部化理论。内部化理论由英国学者巴克利、卡森及加拿大学者拉格曼于1976年共同提出。其主要观点是:企业内部建立市场,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跨国公司是内部化经营跨越国界的产物。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主要从企业的角度进行研究。但是忽略了国际客观的经济环境。
(三)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是由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迈克尔波特提出,波特的国际竞争优势模型(又称钻石模型)包括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和两种外部力量。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包括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公司的战略、组织以及竞争。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由英国瑞丁大学教授邓宁提出。其核心思想是跨国投资企业要具备以下三种优势:所有权优势即技术优势、企业规模、组织管理能力、金融与货币优势;内部化优势即将企业的资源内部化,以保证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区位优势即东道国在投资方面所具有的优势。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从比较全面与综合的角度研究企业跨国投资,是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但它仍是一种静态的、微观的理论。
(五)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是近年来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是任何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由直接诱发要素与间接诱发要素产生的。直接诱发要素是指投资国和东道国拥有的各类生产要素,间接诱发要素是指生产要素之外的政策和环境要素。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避免了单纯研究发达国家的实践而得出结论的弊端,但是此理论仍然是局限于静态上的研究,缺少从动态上对跨国投资的发展进行分析。
二、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现状
(一)跨国投资快速增长。自2002年以来,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期,并呈现出不断加速趋势,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8.5%,年同比增长率平均达到43.1%。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2008年,该类投资比2007年增长了一倍多,达到559.1亿美元,2012年更是猛增到772.2亿美元。
目前,我国对外投资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一国对外投资存量与GDP之比,能够反映该国对外投资相对其经济的发展水平。2011年,我国对外投资存量与GDP之比,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不到发展中经济体平均水平的1/2,在金砖四国中也是最低的。
(二)跨国投资目标市场日益广阔。我国对外投资的目的地由上世纪80年代集中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扩展到周边国家及发展中国家,2008年成为一个分水岭,对亚洲的投资流量占比呈现出明显的“倒V”型,而对拉美地区的投资则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2008年后,对欧洲的投资增加也比较明显。
(三)跨国投资行业、领域不断拓宽。我国企业在各个行业均有投资。从具体产业看,以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主,2011年末这三类产业企业数量分别占30.8%、25.3%和12.5%,合计占境外企业总数的68.6%。我国对外投资已由初期的进出口贸易、航运和餐饮等少数领域,拓展到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工程承包、服务业等国家鼓励的领域。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各国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开放度越来越大,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行业的跨国购并成为推动跨国投资的最重要力量。
(四)跨国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我国对外投资主体从初期以国有外贸商业公司和工贸公司为主,转变为目前已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为主体。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种投资主体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丰富国家投资渠道,探索特色海外投资类型。
(五)跨国投资形式日益丰富。我国对外投资从建点、开办窗口等简单方式,发展到投资办厂、资源开发,并开始采用收购兼并、股权置换、境外上市和建立战略合作联盟等国际通行的跨国投资方式。尤其是近年来跨国并购投资明显增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并购金额较2007年增长了379.4%,随后除2009年略低于200亿美元外,其他三年均超过250亿美元,显著高于2007年之前的水平。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统计,中国跨境并购数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占全球并购交易案数的份额2008年为1.0%,2011年提高到2.5%。
三、我国企业跨国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一)跨国公司的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还属于起步阶段,管理模式还在摸索。管理体制还不稳定,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对境外企业或管得过严、干预过多,或放任自流、管理失控。高素质、具有跨国管理经验的国际化人才更是匮乏。
(二)东道国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对中国跨国公司形成挑战。东道国对跨国公司的要求日益苛刻,要求企业打破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把对人的关注作为重要尺度,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当今的跨国公司需要承担更多的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我国过去长期粗放增长模式下形成的“三高一低”不良形象已成为开展跨国运营的隐形障碍。部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够强,对当地政治、社会、环境关注不够,也亟须改变。
(三)跨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跨国企业资金规模小,投资领域、行业比较落后,投资模式比较单一,研究与开发能力较弱,投资结构较差。
四、我国企业跨国投资策略
(一)政府应加大力度,健全和完善跨国投资的制度。政府的大力支持是跨国投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政府应高度重视跨国公司的发展,为其进行商业活动提供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同时与国际市场接轨,调节各类投资主体跨国投资行为、促进跨国投资活动的健康发展。政府应健全跨国投资制度,保护投资主体的利益。督促跨国公司建立内部经营体制,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培养国际化跨国投资专业人才。在中国进行跨国投资的进程中,人才的培养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并且人才的稳定性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内部培训,外部锻炼,建立多样化的人才队伍。设立国际化人才培训专项基金,汇聚整合政府、高校、培训机构和企业传播力量,合理分工、有机配合,加强国际化人才培育。
(三)实施发挥比较优势、降低成本的全球化经营战略。实施本地化经营战略,全球一体化经营是跨国公司的一个主要特点,但全球化应该是各国各地区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降低成本的全球化。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时,更加重视实施本地化经营战略。要寻找合适的当地人、律师,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商务习俗,注重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培养本地管理人员。要进行本地研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节约运作成本,研发出有针对性的产品,保持技术优势。要与本地政府建立双赢合作关系,与本地企业建立长期诚信的友好合作关系。让产品满足当地人的需求,经营方式符合当地的法规习俗,经营目标符合东道国的发展战略。通过本地化策略,很好地利用东道国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并强化自身整体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拓展经营领域,更好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
参考文献:
[1] 蓝庆新、张雅凌.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及对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启示[J].东南亚纵横,2009,(03).
[2] 杨正、梁纬.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7,(17).
[3] 高嵩友.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并购[J]经济问题探索,2003, (09) .
[4] 卢进勇.关于加快发展跨国公司的几个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20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