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与家庭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诚信与家庭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诚信与家庭教育

诚信与家庭教育范文1

一、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诚信品质的紧迫性

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诚信品质不仅必要,而且十分紧迫。这种迫切性主要是由于当下诚信缺失的严重性与幼儿时期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尽管中国传统社会是具有较高诚信的社会,然而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行为对传统诚信的冲击,导致传统诚信日益消解。而现代诚信尚未建立,传统诚信与现代诚信出现断裂,诚信系统呈现“空心化”的状态,导致诚信缺失严重。在诚信系统建设中,人的因素是主要因素。通过诚信制度和诚信道德建设,目的是规范和引导人的理性,约束人的非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在诚信系统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诚信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树立现代诚信观,养成诚信人格品质,而在诚信教育系统中幼儿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时期是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形成的启蒙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起始阶段,是建构诚信品质的奠基时期。〔6〕在幼儿时期,如果通过家庭教育能为儿童的诚信人格培养打好基础,能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播种现代诚信观,会为将来人才诚信道德素质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现代诚信观、诚信品质不仅有利于幼儿全面成长,使其更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更利于国家的诚信建设长远目标。

二、幼儿诚信现状及幼儿家庭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不容乐观的幼儿诚信现状了解幼儿诚信现状,需要从幼儿说谎和诚信两个方面来考察。首先,幼儿阶段儿童说谎发生率较高,幼儿对说谎的理解与道德评价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有研究发现,即使是3岁儿童,违规后出现说谎的人数至少在一半以上,而4、5岁儿童的说谎人数显著地多于3岁儿童,〔7〕而且4岁儿童比3岁儿童在说谎时更有策略,儿童的说谎水平与错误信念水平有显著相关。〔8〕幼儿对于说谎的理解与道德评价尚不稳定,年龄差异和情境差异显著。交往对象及说谎情境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说谎概念的理解及道德评价影响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说谎的理解更多依据事实判断;3岁~4岁是幼儿对说谎理解及道德评价发展的重要时期。〔9〕其次,幼儿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诚信观和诚信认知。幼儿认知的发展以直觉思维为主,其诚信品质初步形成,但尚不具备跨情境的稳定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幼儿期家庭诚信教育应更多地培养儿童的诚信品质的稳定性。正如陶行知所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在6岁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10〕正是基于此,幼儿时期诚信品质的培养会为成年时期诚信观和诚信行为打下良好的铺垫,对个体一生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问题众多的幼儿家庭诚信教育当前,由于社会诚信缺失严重,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11〕很多家长出于保护孩子安全的需要,从小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这本身并无可厚非,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信任、责任、诚实、信用的教育,使得诚信教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一直处于缺失状态,这种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家长缺乏诚信教育意识。部分家长尚没有认识到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价值。现代诚信是契约诚信,是陌生人间的诚信。在现代社会的整个道德结构系统中,诚信处于核心的地位。可以说,人们要适应现代生活首先应具备现代诚信观。当前,部分家长尚未意识到培养幼儿诚信品质对于孩子将来适应现代生活的必要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忽略幼儿诚信品质的培养。第二,一些家长自身常常失信,难以为孩子树立诚信榜样。班杜拉认为,幼儿学习主要是模仿学习。幼儿诚信道德品质的获得,也常常是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家长的诚信行为和诚信观念而习得。然而,在现代社会失信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一些家长形成了失信的习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常常难以树立诚信榜样。第三,一些家长教育方法不当,重言传轻身教。由于幼儿正处于直觉思维阶段,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主要取决于知觉到的事物显著特征。言传说教的道德教育方法不太适合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第四,部分家长注重结果,轻视过程。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存在浮躁心理,过于看重孩子行为的结果,忽略孩子行为的心理过程。这种教育方式使得一些孩子为了避免惩罚或为了获得赞扬而说谎。一旦幼儿发现通过说谎可以逃避惩罚或获得称赞,就会进一步强化其说谎行为。

三、家庭教育中幼儿诚信品质培养体系、路径与方法

(一)家庭诚信教育体系的建构从心理学上讲,诚信主要包括诚信认知、诚信情感、诚信意志力和诚信行为。因此,家庭诚信教育体系的建构应在遵循幼儿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建构以诚信情感为基础、诚信行为为重点、诚信认知为导向、诚信意志力为保障的诚信教育体系。具体说来,家庭诚信教育体系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建构。第一,树立诚信规则,提高幼儿诚信道德认知。研究表明家庭规则、家庭诚信教育是影响幼儿诚信品质发展的直接因素。家庭规则愈明确、严格,幼儿诚信品质发展水平愈高。〔12〕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为幼儿制定明确、严格的诚信规则,并明确告诉幼儿如何遵守诚信规则,遵守后的积极结果和违背后的消极结果。尤其应抓住幼儿诚信认知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对说谎理解、道德评价的能力。第二,聚焦日常行为,让幼儿获得诚信或失信后的情感体验。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认识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而形成。〔13〕这一理论启示我们:家庭教育应注意培养儿童诚信认知情感体验。家长应在家庭生活中及时捕捉幼儿的诚信教育时机,对幼儿的诚信行为大加赞扬和肯定,对失信行为给予严厉批评和惩罚。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会体验到诚信后的受尊重和赞赏,失信后的内疚、愧疚,从而形成对诚信道德规则的敬畏。第三,通过自我控制力的培养,提升幼儿的诚信意志力。幼儿不诚信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自我控制力差,难以抵挡环境中的诱惑。幼儿自我控制主要由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和自我延迟满足组成。〔14〕通过培养幼儿的这四方面能力会提升其自我控制力,进而提升诚信意志力。第四,通过强化,塑造儿童的诚信行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采用连续强化、定时强化、变时强化、定比强化、变比强化等各种强化方法,引导幼儿做出诚信行为。

(二)失信控制和诚信行为引导的双重路径选择培养幼儿的诚信品质,在路径选择上应注重失信控制和诚信引导。一方面,控制幼儿不诚信行为。以说谎为例,父母应了解儿童说谎的原因、说谎的目的,在了解幼儿说谎心理的基础上,控制说谎行为发生概率,引导儿童诚实守信。对于不同类型的说谎,家长应采取不同应对策略。对于幼儿早期的无意说谎,家长应采取顺其自然的策略。因为这种类型的说谎主要是由于幼儿还不理解说谎的概念,纯粹是无意识的和不自觉的行为,属于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15〕而对于有意识、有策略的说谎行为,父母应高度重视,可以告诉孩子说谎的严重后果,并给予惩罚,让孩子在心理上形成对诚信道德的敬畏。另一方面,引导幼儿的诚信行为。对于幼儿诚信行为的引导,家长可以采用自身身教和诚信故事言传的方式。家长在生活中“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作风和信任、诚实、守信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诚信榜样。幼儿在家庭中耳濡目染父母的诚信行为,会潜移默化地习得诚信态度和行为。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积累与诚信有关的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解,让孩子理解做出诚信选择的过程、结果,知晓诚信行为后他人对行为者的积极评价,以及行为者的积极情感体验。通过这些积极的评价和情感体验引导儿童做出诚信行为。

诚信与家庭教育范文2

一、学校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家庭教育纳入议事日程,发挥好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毋庸置疑,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可厚非的。学校应制定指导家庭教育的方案,把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与教师的考核、奖惩挂钩,以调动教师对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为了指导好家庭教育工作,学校应建立“两 个制度”。

1.建立家访工作制度

家访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教师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至少要家访一次,并做好家访记录。在家访工作中,应做到“一忌”,坚持“二原则”“三家访”:“一忌”是忌向学生家长告状,以致使学生受家长训斥打骂,产生逆反心理和错误行为。坚持“二原则”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坚持一视同仁、人人平等的原则。“三家访”包括了解性家访――在接新班时,为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而进行的家访;探望性家访――当学生家庭发生变故或因病在家休养时及时登门看望,以沟通和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预防性家访――当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偏异的苗头或有越轨的动机时,及时家访,和家长恳切谈心、交流看法,委婉说明,晓以利害,取得教育上的一致,防微杜渐,把不良倾向消灭在萌芽状态。

2.建立学生家长座谈会制度

学生家长座谈会,能增进家长和学校的感情,能使家长加深对孩子在校的了解,能使家长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因此,每一个班每一学期至少开一次家长座谈会。召开家长会应做到“三忌”“四结合”。“三忌”:一忌指名道姓批评某学生,伤害家长自尊心;二忌批评学生家长,把家长座谈会变成“家长批判会”;三忌教师“一言堂”,不给学生家长发言的机会。“四结合”:汇报工作与表扬学生成绩和发现学生闪光点相结合,教师发言与家长发言相结合,典型学生专题发言与典型家长专题发言相结合,提建议与提要求相结合。

二、建立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培训班

学校要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教原则、科学育人方法传授给家长,使他们更好地和学校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的培训,使学生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则,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科学育人的方法。

1.使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四条原则

一是目标性原则。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应与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教育的同向、同步与整体优化。二是表率性原则。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谨言慎行,正直诚实,既庄重稳健又和蔼可亲,做到以德育人,以情动人,家长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处处为孩子做表率。三是诱导性原则――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多进行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启发疏导工作。四是养成性原则――从孩子的童年时期开始,对孩子的行为提出适当的要求,通过长期训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2.使家长懂得家风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家长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举止、情感变化都对孩子产生相当大的感染力,其家庭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质等直接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要求家长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作风修养,在家庭中应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3.使家长处理好“爱”和“溺爱”的关系

要求家长对孩子不能盲目地爱,当孩子犯错时,不能纵容、迁就、偏袒孩子,否则会给孩子带来危害,给社会带来不安,甚至会使其走上犯罪的道路。对孩子要理智地爱,做到感情与科学育人的统一。

4.使家长懂得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家长在家庭教育时,要遵循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各自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教育要宽严适度,合情合理;抓住最佳教育时机,因势利导,使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要为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同时要指导好孩子择朋交友,千万不能让孩子“跟着巫婆跳假神”;批评孩子时要注意场合,讲究分寸;注意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将其作为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孩子前进的起点。

5.使家长懂得家庭教育中应着重注意四点

诚信与家庭教育范文3

【关键词】新媒体 英语听力 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口经济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以构建能力测试为主体目标的外语课程考试模式改革与研究》(编号:hjyj2012008z)、海口经济学院教研教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模式的改革研究》(编号:hjyj201202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94-0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以往大家关注的是互联网等技术带给英语的全新教学理念、内容、及手段,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产生,英语专业学生如何有效使用新媒体所提供的丰富资源来学习,以及英语教师怎样利用新媒体来有效的监控评估学生的学习,这是新媒体环境下专业英语教学研究的新方向。

一、新媒体的资源优势

(一)新媒体的含义

新媒体是指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而出现的媒体形态,比如数字广播和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等,其突出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声像俱全。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新媒体来接触这些生动真实的语言学习资源。例如,有些媒体推出了英文版的手机报,学生可以通过其中中英对照的新闻版块来学习英语,而且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二)新媒体所独具的资源优势

随着新媒体资源不断的出现,互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开始积极的创建属于自己的校园网,还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扩大互联网的使用范围。新媒体作为新的传播形式,具有许多传统的多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在当前的英语专业听力课堂上,由英语教师主导视听资源,并统一控制听力学习的进程,在期末学生统一接受教师的评估考核,且传统的语音室自主听力软件不能及时的进行更新,这很难反映出学生的听力能力是否有所提高。随着新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专业英语听力的教学中,对于英语听力教学思维优势日益凸显出来,不仅提高了英语听力课程的教学实效,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起到了巨大作用。

二、新媒体同英语听力教学的关系

听力课程是高校专业英语的一门主要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的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以往的英语专业听力教材陈旧,并且英语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通过放磁带或光盘的方式,让学生边听边做练习,最后由教师对答案或者稍加解释,这样听力练习就算完成了。在这种情况下,英语专业的听力课程很难获得成效。新媒体的出现,促使高校的专业英语教学从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模式过渡到现在的新媒体教学模式。利用新媒体将声音、图像、文字巧妙的结合起来,使之具有直观、高效、趣味的特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英语听力课程教学的有效率。

三、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有效利用新媒体丰富的学习资源

形成性评估是指将评估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对学生平时学习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观察、记录、以及反思等作出的发展性的评价。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并且形成性评价是双向的,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也可以促进英语教师有意识的总结经验,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及处理,在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合理有效的利用新媒体提供的丰富的资源,保证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采用合理的形成性评估方式

1.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试方法

利用网络、手机、MP4、MP5等,让英语听力学习可以随时随地的展开,为了防止学生盲目的进行试听,而实际听力能力没有取得有效的提升,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时段进行评估,以此确保学生在新媒体的环境下紧靠教学大纲来学习。

2.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方式

新媒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电子杂志、网络视频、数字广播等等,这些都是学生们可以采用的视听渠道。听力形成性评估可以将这些形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问答、作业、日记、自我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有目的性的完成听说练习。新媒体的学习形式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多元的评估形式也能够减少学生负面情绪的产生。

3.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

形成性评估的教学模式是专业英语听力课上的练习与课后巩固,学生资助选择与教师推荐,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的完美结合,能够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做完阶段性评估之后,英语教师应整理听说结合的项目,同时收集好评率高的视听内容,表扬学习效果最好的学生。与传统的英语听力课堂相比较,结合科学评估的听力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4.建立反馈机制

评估只有有了反馈结果才会发生作用,反馈结果是对教学结果的显示,同时也能够指导师生进一步的提升。英语教师的反馈应以激励学生为主,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英语教师应以关怀的态度来指出学生的不足与欠缺的地方,并向学生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此外,英语教师还要注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学习积极性与主动的提高。

四、总结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多种新媒体来获得大量真实、生动的英语学习资源,学生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英语学习。我国的新媒体的应用还处在初始阶段,未来新媒体的应用将会逐渐增多。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将形成性评估引进英语听力教学,促使英语教师能够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监督学生进步,进而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拥有比传统英语专业听力课堂上更多的展示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饶小飞.罗森塔尔效应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外国语文,2012(S1):l55-158.

[2]史冬梅.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

[3]林莉兰.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英语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效果研究-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实验[J].外语研究,2006(2).

[4]李烨辉.浅析新媒体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中国传媒大学外语部教学改革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6):124-125.

诚信与家庭教育范文4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发展;影响与措施

一、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

家庭教育在中国古代便早己有之,那么,究竟什么是家庭教育,怎样对其进行理解,由于它受各个历史时代的制约,迄今为止没有一致的见解。按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生活中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台湾学者王连生认为家庭教育既有狭义的家庭教育又有广义的家庭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即父母对儿童所施之情感生活之指导,与道德观念之养成。广义的家庭教育的解释是一个人从生到死,受家庭环境、成员、气氛的直接熏陶或间接影响,在情感生活的学习上,伦理观念的养成上、道德行为的建立上,获得身心健全发展的指导效益。”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1.家庭教育影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儿童的教育首先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其健全的人格也是在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由父母主导的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子女不仅有生育、抚养的义务,而且有教育成才的责任。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从出生到三岁左右是认知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期的培养、教育任务主要是通过家庭来完成的。如果儿童在这个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将对以后的成才将会发生重大影响,甚至影响整个一生。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稚期(初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语言、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这个时期打下一个基础,倘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

2.家庭教育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目前,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物质条件的丰富,大部分家庭都够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生活条件,父母对孩子身体的健康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但正因为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导致一些家长盲目认为给孩子吃最贵的,最好的就是对孩子的最大的关爱。殊不知,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儿童肥胖率的增高就说明了家长严重缺乏对孩子身体营养均衡发展的指导和教育。而对于很多忙于自己事业,或是学历层次较低的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指导更是力不能及。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主要表现为:积极而良好的人际交往心态;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得精力充沛、不怕困难、反应灵敏;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能经受挫折,面对现实。

3.家庭教育影响儿童智力水平的提高

家庭是儿童生命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早,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幼儿在岁5以前是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父母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学校教育固然是孩子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学习亦有很大影响。父母经常跟孩子一起学习,探讨各种学习方法的利弊,分析不同的解题方法,讨论对各门功课的态度,与孩子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等,都无疑对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有莫大的帮助。父母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天文地理知识,或者经常给孩子讲各种故事,朗读各种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丰富孩子的知识,增长孩子的见识,陶冶孩子的情操,而且无形中也将有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1.赏识教育

即家长对人对事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注重自我成长,用信任、尊重、理解和激励、宽容、提醒对待孩子这种方法能够使孩子充满自信,在快乐中不断地成长进步。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学习不行时,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

2.疏导教育

疏导教育是指进行教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即说服教育的方法。这种方法建立在尊重信任孩子的基础上,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孩子辨别是非。这种方法不仅使孩子易于接受,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和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在家庭教育中,疏导教育应该表现为父母对孩子自尊和个性的尊重。在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注重对孩子进行精神上的启发和语言上的诱导,而要避免简单粗暴的专制教育。在教育子女时,还应注意启发疏导,家长应承认子女在学习中的主动地位和独立人格,注意调动孩子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发他们自觉努力,自由发展。家长应认识到,强制的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加诸与孩子之上,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孩子是一个不断成熟的独立个体,对周围的事物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家长应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因势利导,及时引导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规避不利的发展因素,在尊重孩子独立个性的前提下与孩子采用疏导教育的方式,与孩子形成行之有效的沟通模式。

3.身教教育

身教胜于言教,子女往往是听父母所言,观父母所行,因此,在家庭里,父母在子女面前一定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给孩子做出榜样。“身教”就是要求家长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要求家长一言一行都足以作为孩子的模范。家长的言行就是孩子模仿的榜样,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甚至是终生的影响。特别是在儿童的幼年时期,家长更是对学生的初期对社会的认知和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从出生到进入学校学习,会连续不断地从家长的行为举止方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不仅是文化知识上,更是道德、行为举止上的方方面面,这无疑对儿童未来的身心发展起到了基础的奠基作用。如果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行为举止不足以起到对孩子的模范作用,那么无论多么用心地向孩子灌输正确的道德思想,合适的举止行为,都无法让孩子信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很注重身教的重要性。因此,家长要坚持教育与身教相结合,做到既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

参考文献:

诚信与家庭教育范文5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

1、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诚信是儿童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孩子在进入社会独立生活之前,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父母身边度过的,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家长的教育和熏陶。

2、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从出生到四岁左右,是其智力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期间的教育对其身心发展,学习、思维、诚实守信、生活习惯及成长发展等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儿童少年尚未定型,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在生活上,心理上对家长的依赖性极大,父母的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及诚实守信无以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

3、家庭教育的作用:(1)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子女教育具有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2)感染作用。父母与子女拥有血缘亲情,息息相通,对子女具有天然的感化作用;(3)长效作用与学校、社会相比较,家庭教育具有永恒性,连续性,有利于子女牢固思想品质的形成;(4)针对性作用: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知子莫如父母"。父母对子女思想道德品质、诚信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随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4、实践证明:家庭教育不同,子女成长迥异,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

二、学校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1、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以情交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心情舒畅的催化剂,师生的心理相融情感共鸣,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学生就亲其师而信其道。以情动情是力量的源泉,融合的开端,教师只有真诚地对待每个学生,用柔和的语言激励学生,与学生以心换心,心心相印,心心相融,方能不断增进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互相尊重,对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才会如小溪流水,常流不竭,滋润学生的心田。

2、尊重学生人格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前提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存在的消极现象,培养学生识美丑,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崇尚科学,拒绝一切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2)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能力,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消除学生自卑感,自觉遵守纪律,自觉管理自己,自觉讲诚信,培养学生朴实、勤奋、诚实勇敢和坚强的毅力;(3)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心境。

3、强化自身修养,树立师表形象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面对个性独立、思想鲜活的个体,他们时刻模仿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只有教师时刻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道德情操,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和正确的言行教育学生,方能保证儿童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因而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强化教育工作者的自我修养,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自觉做诚信风尚的引领者。

三、社会教育

社会的"大气候"影响着"小气候",良好的社会教育能够提高家庭、学校政治思想道德的功效;社会教育能够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受教育者可以经过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自由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按照自己的愿望参与教育活动,正是在这些教育活动中,培养了受教育者的识别和自我教育能力;社会教育扩大了儿童少年的人际交往,丰富课余生活,它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的逐步形成,增强社交能力,发展智育都有促进作用。

四、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学校、社会是儿童少年成长发展的整体环境,这三方面以不同的空间占据了儿童少年的整体生活环境。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发展离不开这三个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关键是这三个方面(教育方向,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上保持一致,形成共识,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五、学校在"三结合"教育合力中起主导作用

首先,学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统一的教育计划,有较完备的教育场地,设施和图书资料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其次,学校是对儿童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学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教师,他们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懂得教育规律和技巧,了解儿童少年的特点,并能帮助引导家长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者根据儿童少年道德发展的阶段特点,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诚信道德的提升和发展。

再次,学校可依据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以及儿童少年发展的特点和心理活动,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中有利于教育儿童少年积极的因素,为儿童少年终身成长,发展奠定好的基础,对儿童少年施加正面教育的影响,广泛开展各种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为儿童少年提供参与多种诚信道德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诚信道德水平。

诚信与家庭教育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 缺失 对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无信不立”、“言必行,行必果”等经典名言一直流传至今,是人们的道德风向标。诚信即诚实守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着很严重的诚信危机,如作弊现象严重、信用意识缺乏、就业虚伪包装等。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实际上是社会、家庭、学校诚信缺失的一个缩影。导致大学们诚信缺失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以及维系市场经济信用关系的制度和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导致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失信现象严重。如一些官员为了个人职务的升迁,欺上瞒下,搞假学历、假数字、假政绩等失信行为屡见不鲜。再加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守信者没有得到相应的鼓励和收益,失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谴责和惩罚,在客观上助长了社会成员唯利是图的意识和急功近利的心理。这对一些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2.学校教育滞后

我国的教育体系一直扎着应试教育这根针。从小学到中学,无数学生都是在应试教育中度过他们人生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可惜的是,受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中小学教育不得不把中考和高考的录取率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重视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大学阶段,尽管目前中国的大学都设有“两课”,但教育效果却不太理想。德育课仅仅是局限于道德理论的教学,甚至把德育智育化,把书面考试作为德育主要的评价方式,而不是注重道德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实践行为的培养。因此很难谈得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包括诚信品质。

3.家庭教育乏力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孩子的品德形成,父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都是多数是独身子女家庭,而绝大部分家长“重成绩,轻品德”,忽略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有些家长任由孩子自由发展,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放任不管,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做出违背诚信的事情,所以,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4.自律意识较差

在义利面前,部分大学生往往站在利的天平上,个别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不惜考试作弊;有的学生为了获得助学金等困难补助,在申请书上作假;有的学生为了签到更好的单位很少考虑用人单位利益和学校声誉,从而任意毁约等,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经济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学生自律意识较差。

二、大学生诚信重建的对策

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是个浩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采用切实有效处所法,才干达到教导目标,为国家造就品德崇高的大学生。

1.加强诚信教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

(1)正确的家庭教育

一方面,要发扬中国古代家庭诚信教育的的优良传统。诚信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正确的引导,通过讲中国古代的诚信故事教育子女,如管鲍之谊、商鞅立木、刘备三顾茅庐等,有些因不守信用而致败亡的历史典故,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等,其警戒作用很明显。

另一方面,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要树立德育为先的观念,要把培养孩子的“诚信”、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健康等各种非智力因素与开发孩子的智力相提并论,坚持“两手抓”,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适应目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2)要加强学校教育

首先,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应有地位。要改变重智轻德的现象,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德育课到基础课、专业课,从日常行为管理到各项校园活动,都要把诚信的内容加进去,让诚信的意识渗透到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个角落。

其次,要该进教育方式。改进教育方式要做到两点:一方面诚信教育不能仅限于课本和课堂,要走出校门,让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在参与和体验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教师队伍自身也要开放,要大胆学习和借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诚信教育的好经验,好作法,使诚信教育更富实效。

2.营造诚信氛围

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

一是要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从而把诚信重建摆上议事日程。

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的宣传。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

3.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

学校为每位大学生建立“信用档案”,从一年级新生入学至毕业,将学生的遵章守纪、不无故拖欠学费、按期归还贷款、学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考核情况等诚信状况记录在案,真实地记录大学生在校的学习诚信、经济诚信、生活诚信、交往诚信等作为年度评奖评优的必须依据,毕业时纳入毕业生档案,并向学生本人发放“信用大学生”证书。学校设立“大学生诚信网信息”平台,以向社会用人单位提供信用人才,在校期间详实的个人信用资料。

三、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肩负重担,必须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从小事开始做起,诚信做事、诚信待人,做到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相统一,实事求是,成为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