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观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哲学的基本观点

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1

关键词 哲学与人生 教学探析 课程特点

进行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的探究,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深入分析“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准确把握其教学内容,努力探索“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特点,对中职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对中职生的成长来说,他们有很多人生的困惑需要解决。在中职生德育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哲学与人生”课程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他们的人生具有统领作用。一个人拥有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具有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才能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优秀的心理素质。用哲学点亮学生的人生,引导他们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能更好地提高中职生人生发展的能力;能更有效地引导中职生自觉思考人生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深入分析“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准确把握其教学内容

(一)“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

“哲学与人生”课程改变了过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强化了德育课特点,既学哲学又用哲学。

课程将哲学知识与人生发展问题联系起来,发挥哲学的指导性,用哲学指导人生;将人生问题与哲学道理的运用结合起来,用人生体验哲学,用智慧感悟人生。将学哲学和用哲学结合起来,用哲学影响、感染、引导和鼓舞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合,体现了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结合。

(二)“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内容

“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

本课程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设置了二个重点,一是哲学基本观点的重点,二是人生问题的重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难点主要是哲学与人生的结合。一是如何从人生的具体问题中提升出哲学问题,二是如何以哲学的观点来感悟人生。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内容的每一单元,每一课都有两条线:即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人生问题。分为三个教学单元:唯物论-尊重客观实际;辩证法――一分为二看问题;认识论--知行统一提高能力;历史观--历史规律与人生理想,人的本质与自由。

第一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人生问题的主线是走好人生路。第二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人生问题的主线是人生态度。第三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人生问题的主线是人生实践。每个单元分为三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按照两条线。

三、努力探索“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特点

(一)“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整体设计思路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原则,遵循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知、信、用相统一,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的素养,又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要遵循教材内容的基本线索即哲学基本观点、人生哲学知识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基本线索来设计教学过程。

在实施两条主线内容的教学中,讲哲学知识,要注意以解决人生的问题为目的,把握重点 ;讲人生问题,要注意哲学知识的运用,把握人生问题中的哲学意义 。实现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的结合。

(二)教学创新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活动。

内容设计要跳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为学生而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使教学内容精炼化、生活化和生动化。以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丰富教材资源,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教学方法提倡讨论式、体验式教学。重视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三)“哲学与人生”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和基本环节

“哲学与人生”作为德育课应该是直通学生心灵的教育:应以生动案例内化于心;以多样形式体验于心;巧设情境感染于心。最终实现德育的终极目标:教会学生做人。

“哲学与人生”教学方法的选择,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是以大量的来源真实的案例供给学生分析探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哲学与人生”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导入、理解分析、实践等教学的基本环节。

导入环节:案例+问题。选取案例导入或者情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情趣 ,把学生融入其中、营造和谐氛围,理解尊重学生、营造语言情境,感染其心灵;精心设计问题,具有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理解分析认环节:案例+体验。包括认知理解、问题分析和讨论。以案例理解基本观点,用基本观点分析案例 ,提出问题讨论,加深理解和掌握基本方法(应用)。

实践环节:活动+方法。设计学而思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思考、讨论探究,老师引出哲学观点和方法,进而分析人生中的实际问题,最后,教师归纳评价(我们应该怎样做)。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合。

参考文献:

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2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体验哲学 认知科学

1.引言

西方哲学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哲学的对象有两次转变:第一次是在近代,从古代哲学对客体的研究转为近代哲学对主体的研究;第二次转变是二十世纪初,从纯粹的主体研究转向主体与客体的中间环节――语言。其中出现了英美分析哲学、数理逻辑方法研究语言,如结构主义的诞生(formalism)。在语言学中亦是如此。语言学习者、研究者在理解一个语言理论时都要追寻她的理论引导者,也就是哲学的足迹。对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认知语言学也是如此。

莱考夫和约翰逊(1999)将认知科学分为两代:第一代认知科学,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研究方向,转换生成语言学渐成主流,计算机被运用于只能和人知的研究,以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和先验哲学为基础;第二代认知科学起源于二十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发展迅猛,对第一代认知科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积极倡导体验哲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乔姆斯基用以发展成熟的形式化方法研究语言,建立转换生成与语法,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先天主义和心理主义基础之上的,属于英美分析哲学的传统。乔姆斯基将笛卡尔哲学和形式主义哲学加以综合,形成了一种混合哲学,构成了他的语言学基础,与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观点基本一致。第二代认知科学出现于二十世纪70年代,以体验哲学为基础,对第一代认知科学提出了尖锐有力的批判,坚决反对分析哲学的基本观点、认知心理学的符号加工假说和转换生成语言学中的先验哲学假设。认知科学家对于一些基本的哲学问题的看法提出新的见解,对关于真实、本质、因果、自我、时间、道德、价值等问题做了重新思考。

认知语言学发端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在吸收了认知科学及其他领域,如认知和发展心理学、认知人类学、神经生物学等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传统哲学认为这些是一些抽象的和深奥难懂的问题,而认知科学家则认为理解这些问题都需要涉身的体验(embodied)和反省(introspection)。因此,思考这些问题是跟我们日常处理经验的能力有关。认知语言学创始人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知识(包括概念和推理)不是先天的,而是通过感官后天习得的。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1999,Lakoff & Johnson)。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涉身哲学――被体验的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1999)一书中,开篇就阐明了认知科学的三大发现:认知的无意识性、心智的体验性、思维的隐喻性。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与第二代认知科学一致(王寅,2007)。以下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这三大发现,以证实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

2.认知的无意识性

莱考夫和约翰逊(1999)认为,有意识的思维只是冰山之巅而已,95%的思维在表层意识之下进行,并塑造与结构我们所有的思维。认知的无意识性是指对我们心智中的所思所想没有直接的知觉,我们即使理解一个简单的话语也需要涉及许多认知运作程序。例如,对话的复杂过程包括:访问与说话内容相关的记忆;领会作为语言的音流,将它分为能够区分的语音特征和片段,划分因素,并将它们组成音素;指派一个结构给该语句;选择词语并赋予它们与语境相应的意义;将语句的语义和实际意义理解为一个整体;根据相应讨论内容制定谈话框架;对正在讨论的内容作出相应判断;对相关的内容做出内心的想象,并检查这些现象;填补谈话中的空缺;注意并理解对话者的肢体语言;预期谈话方向;想好说什么以作应付。看似简单的对话过程竟包含如此多的无意识行为,而且这种对话能力也是无意识中习得的。分析的神经过程是如此复杂,但是不为人所觉察,运作太快,即使集中注意力也不能觉察到,而且不需要花什么努力就能进行这种自动化的运作。视觉、听觉、嗅觉、感觉等神经加工过程是不可能被意识到,大部分推理也不能被意识到。语言的习得也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无意识中的空间关系和意象图式这类成分与理解具有因果关系。当我们理解“在花园里的一只蜜蜂”时,我们就把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容器结构加在“花园”上,蜜蜂在这个容器之中。加在“花园”上的认知结构就被称为“容器意象图式”。认知结构在形成理解时就起到因果作用,此时的理解,就将蜜蜂概念化为处于某物之中。

3.心智的体验性

心智、概念、推理、认知是出自身体,概念系统也是出自身体,意义也是基于我们的身体经验,也是通过我们的身体经验形成的。又由于我们绝大部分概念是隐喻性的,意义不完全是字面上的,因此传统的真值对应理论是错误的。王寅认为“体验性心智”假设(the embodied-mind hypothesis)了传统哲学的基础,彻底批驳了二元论、先验论、客观主义、形式主义。倘若这些观点不成立,整个西方哲学就不成立。因此体验哲学是对西方哲学的一个挑战。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点是: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其最基本形式主要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的感知而逐步形成的,归根结底,认知、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首先体验的是空间,包括地点、方向、运动等,这两者便是人类概念和语言之始源。人类的认识是基于对自身和空间的理解,沿着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身体和空间间到其他语义域的道路逐步发展起来的。关于体验的对象首先是空间(包括地点、方向、运动等)这一观点,认知语言学家对这一观点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解释。认为在事件和状态的语义域中,事件、状态、路径、地点-功能是用来分析空间和运动的子集。其次,在人类的感知和体验过程中,身体是我们形成若干其他概念(包括抽象概念)的主要基础,是人类原始思维的出发点,也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根本来源,在形成认知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头”、“腰”、“脚”可用来对应地表示山的部位:山头、山腰、山脚、树头、树腰(树干)、树脚(树根)等空间体验。

4.思维的隐喻性

莱考夫和约翰逊于1980年出版《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指出:“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英语里大约有70%的表达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隐喻是我们形成概念、进行推理的基础。人类的思维蕴于身体,我们拥有现在所有的这一些概念隐喻,都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和物理经验(bodily and physical experience)决定的。隐喻是植根于我们的生活经验的。以MORE IS UP这一概念隐喻为例,Lakoff &Johnson(1980)最早对其进行了讨论,这一隐喻反映在很多日常表达中,比如Prices go up,His income came down,Unemployment is up,Exports are down,etc.认知语言学认为这一隐喻产生于类似下面列举的一些日常生活经验:往杯子加水,随着水越来越多,杯子里的水位也逐渐上升;书堆得越多,每增加一本书,整体的高度就会往上升。这样的生活经验有很多,而且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即数量域与空间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多对应上,少对应下。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获得基本概念,这是形成隐喻的根据。隐喻是身体、感知、体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体验才能获得意义,这样就把主观判断与感觉运动经验连接起来。

5.结语

体验哲学强调概念、范畴、认知、心智、推理等基于身体经验,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强调身体和大脑的第一性,强调经验和实践的决定作用,是符合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同时,体验哲学也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哲学理论,对传统哲学中基本观点和思想进行了挑战,对于我们今后理论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Lakoff,G & Mark J.Metaphors We Live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Lakoff,George,& 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

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3

传统教科书对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的误读

对于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是以“传统哲学教科书”为参照来进行理解的。而所谓的“传统哲学教科书”是指以苏联斯大林时代哲学教科书为蓝本、以我国学术前辈编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权威的哲学教科书的理论体系[2]49。这是基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即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对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所做的理解,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以形式逻辑作为自己思考问题的道和理的,采用的是抽象同一的A=A的形式规律。首先,他们认为所谓的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在世界观形成之后,人们用其中的观点去解释世界中的现象,处理各种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把世界观直接当成指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活动的原则方法,把方法论当成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因此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就被概括为,世界观的观点等同于方法论的方法,即“对世界的基本观点怎样,观察、研究、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也就是怎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去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便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即所谓“辩证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又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此外并没有脱离世界观的单独的方法论”。[3]

但是这样一种将世界观与方法论等同起来的观点,忽略了指导人们的世界观所具有的一般性,即如果要使其成为具体性的方法论还要经过科学的转化,从而使其转变成特殊性的环节以适应改造世界的需要,做到一般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这样才有可能成为贯穿人们的实践过程、起指导作用的方法论。其次,传统哲学教科书认为,哲学是一种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物质世界观。它追求的是世界的始因,通过把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思维都消解还原为物质的方式,试图建立一种世界万物都统一于物质的世界观理论。在这样的世界观理论下,支配人们活动的是自然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自在物质的实体性和客观性在此得到了空前的强调。这样一种世界观虽然可以精确地描绘物质世界的运动,但是如果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也把这样的世界观当成方法论来指导实际工作,就会忽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人以及人的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之间的复杂关系。究其实质,这种世界观是敌视人的世界观,在其中人被当作物,人的一切都会作为无关于本体论的无意义现象,像杂草一样从这种无垠的广袤之中被彻底清除掉。最后,传统哲学教科书把哲学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应用。哲学是既唯物又辩证的,强调唯物是相对于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而言的,强调辩证是相对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直观而言的,但这是经典作家对马克思哲学思想所进行的理解,而不是基于马克思本人的思维方式所进行的理解。依据这种理解,他们把哲学当成是通过简单地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所进行颠倒、结合而形成的哲学。因此,综上所述,基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这种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解,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使得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只实现了对事物“真值”的追求,而忽略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目的是对“真”、“善”、“美”的统一性的追求。

新哲学对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的理解

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也就是说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4]对对象的理解不能只从客观的或者主观的方面去理解,而要从主客观相互统一的基础上去理解,从实践上去理解,这是哲学的本质特征,也是哲学的“主义”所在。因此,为了和传统教科书中的哲学相区别,我们称其为新哲学。它要求我们要立足实践,即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去重新理解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这一命题,从而使哲学的教育走出困境,在现实的活动中突显哲学的本质特征。传统哲学教科书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对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所做的理解,存在着种种缺陷。而新哲学是就其区别于古代本体论哲学和近代认识论哲学而言的,它是应用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来对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所进行的理解。首先,它认为哲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思想”,是在显层态上从实践理解而形成的世界观即实践的世界观,这是学说的“形”。它不同于传统教科书的物质世界观,而是指“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根本特征的世界观,是立足于实践的本性和规律、从实践理解属人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哲学从实践理解、把握属人世界———实践存在的理论成果和表现。”[2]194

这种实践的世界观不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而是通过实践把整个自然界、社会和现实的人的发展联系起来,认为实践是生成现实世界的“道”和“理”与内在规律。它虽然也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即承认自然界在时间上的优先性和客观的外在世界即自在世界,但是这个自在世界是“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5]因此,新哲学的世界是与人有关的,是在人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属人世界。这个世界虽然是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却是人类的实践对象化的产物,它“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6]197因此,用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来对哲学所作的理解,才能体现出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在这种科学的世界观中体现的概念、观点和范畴才具有科学的方法论的意义,才能体现出哲学“主义”的所在。其次,它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本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逻辑来理解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即实践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指“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根本特征的方法论,是立足于实践的本性、规律和逻辑,从实践理解属人世界的方法论,是从实践去思考把握存在、诠释评价存在,实现思维和存在统一的方法和逻辑。”[2]198这是隐层态上哲学的方法论,是一种规则性的“思考”,是哲学的“魂”。因此,这种意义上的理解才能体现用马克思本人的精神来思考问题。所以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来对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所作的理解,才能在主体改造客体的双重对象性活动中,体现出主体的主体性,才能明确地表达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取向,即追求“真”、“善”、“美”三者的有机统一。#p#分页标题#e#

在传统的教科书中,一般强调把世界观的观点和理论直接运用到解决现实的问题上,认为哲学的方法论就是对世界观的直接且不做任何改变的应用。所以新哲学针对传统哲学教科书中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解释上的缺陷,做出了全新的阐释,即实践世界观和实践方法论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对立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及其与实际的联系程度不同上面。实践的世界观是从实践理解形成属人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一般要经过向实践观念的转化才能指导实践活动。实践的方法论是从实践理解属人世界的方法论,是从实践思考把握存在、诠释评价存在,是实践思维和存在相统一的方法和逻辑,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根据这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提供进行研究的出发点和供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以解决现实问题。从统一性来看,二者的理论前提和理论目的是一样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实践世界观和实践方法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一方面,从的生成来看,是“思考”决定“思想”———即所谓的“方法论”决定“世界观”。因为形成属人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的前提是从实践进行理解。这种方法论不在世界观之外,而在世界观之中,即只有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才能形成对人与世界之间关系进行理解的正确观点,才能实现正确的世界观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指导。另一方面,从对哲学的运用来看,是“思想”决定“思考”———即所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在实践的世界观中,一般的理论、观点,由于它的一般性、抽象性不能直接地指导具体的问题,但世界观中的概念、范畴、观点、理论体系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从而能够在的实际运用中体现方法论。所以,作为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本质特征的新哲学,使我们纠正了以前对哲学中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解问题,使其凸显出真正的“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正确理解哲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4

关键词 黑格尔 思维 存在 同一性

中图分类号:B526 文献标识码:A

1黑格尔的主要思想

黑格尔从他的唯心论的人本主义出发坚信人类理性的力量,主张思维和存在的同一。他认为合理的东西必定能够实现,换句话说,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黑格尔哲学的基本观点,反映了刚刚形成的德国资产阶级对实现自己阶级的要求的信心的增强。黑格尔所有著作都是对这个基本命题的论证和发挥。

黑格尔认为,存在是唯一的。存在是一个不可分的连续的唯一整体。存在是不动的。他认为永恒、不变、唯一、完满、必然的东西就是存在。这为人类认识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绝对理念”能够实现自己,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黑格尔哲学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绝对理念”能够实现自己,或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以“绝对理念”为基础的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同一,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集中表现了德国古典唯心论哲学的人本主义精神。

2.1法国革命经验的德国式概括:思想能够建筑现实

黑格尔关于思维和存在同一的学说,从理论上说,是从康德的“理念”学说出发的;从实践上看,是黑格尔站在德国资产阶级立场上对法国革命所作的新的哲学概括。

黑格尔从法国革命中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依照思想,建筑现实”。换句话说,“绝对理念”是万能的,它有能力实现自己。从黑格尔关于法国革命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所谓的“绝对理念”的具体内容就是所谓“自由”、“平等”。这种“绝对理念”实质上就是资产阶级意志的哲学意志的升华。而且,黑格尔深信“绝对理念”的力量,黑格尔坚信“绝对理念”能够自己实现自己,确信资产阶级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能够改造世界。黑格尔的这个思想,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刚刚形成的德国资产阶级对实现自己阶级要求的信心明显增强。

2.2在“绝对理念”基础上的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同一

黑格尔认为,思想之所以能够建筑现实,就在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这里应当指出,黑格尔所说的“思维”和“存在”和我们日常所说的“思维”和“存在”的意思是不同的。他所说的思维主要是指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某种“客观思想”也即“绝对理念”,也包括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而对于黑格尔所说“存在”并不是指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具体事物,黑格尔是明确否认这些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根本否认事物的存在。黑格尔认为“存在”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一切事物(“存在”)都不过是“客观思想”(“思维”)的异化物,是“客观思想”的外壳或皮囊,而“客观思想”则是万物的内在根据和核心。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意思就是说:思维是存在的本质,一个事物的存在只有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地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同自己相符合。

3理性和现实是同一的

黑格尔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学说的两面性,集中地表现在黑格尔自己也非常欣赏的下面这个命题上:“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黑格尔这里所说的现实的东西是合理的,并不是说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现实的和合理的。实际上,在现存的一切有限事物中,一部分是现象,仅有一部分是现实的。那么,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够被称为是“现实”的呢?首先,黑格尔指出:真实的现实性就是必然性,凡是现实的东西,在其自身中是必然的。其次,黑格尔所说的现实的东西是合理的,并不意味着现实的东西就绝对的符合理性,都是好东西。黑格尔认为,有些坏东西也多少符合理性,否则它们就不能存在。依照黑格尔的这种观点,我们可以说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不管这种存在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再次,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说现实的东西是合理的,也不是说现实的东西就是僵死不变的。黑格尔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过是“绝对理念”的“外壳”或“皮囊”,是“绝对理念”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当一个具体事物符合“绝对理念”的发展要求时,它具有必然性,也就是现实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它就会和“绝对理念”向前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相矛盾,从而丧失其必然性,变成不现实的、趋于灭亡的东西。

从这里我们看出,按照黑格尔的观点,一切曾经是现实的东西,必然会转化为不现实的东西;而一切符合“绝对理念”发展要求的东西,不管它同现存的一切怎样抵触,也必将会变成现实的。只有“绝对理念”是永恒的,一切有限的事物都是注定要灭亡的。

参考文献

[1] 冒从虎.欧洲哲学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2]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商务印书馆,1961.

[3] 黑格尔.历史哲学[M].三联书店,1956.

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5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3、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4、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畏天命,畏圣人之言;

5、元气才是唯一的存在;

6、存在就是被感知;

7、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唯心主义:即唯心论,又译作理念论,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哲学的基本观点范文6

关键词: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哲学;启示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philosophy guiding role of city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philosophy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y of city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design theory focus on the inspiration, hope for the city to sci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iscipline further, perfect and the maturity of a role.

Keywords: cit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philosophy; 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起到了提示、指导、促进乃至推动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融合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空间科学和管理科学、城市规划科学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其在城市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与延伸,故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GIS与城市相结合的运用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从哲学思想方面审视有关的理论、技术、管理与应用问题,使得GIS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发展。

1实践论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启示

GIS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其价值在于直接应用于城乡规划与管理、城市资源管理与配置、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与模拟、城市防灾减灾等实践方面。在GIS的研究过程中,对实践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有主动性与被动性、计划性与探索性、自觉性与自发性之分,只有正确地理解、运用辩证思维,才能使两极对立发展到某一点,实现对立统一,而这个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

1.1实践是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应不断地随着技术和管理实践向前发展,许多GIS理论或经验是经过人们实际工作检验,体会到它的利与弊之后,不断地总结出来的。但由于信息的更新之速,客观上要求GIS开发建设必须运用更先进、更科学,与城市经济大环境相适应的管理思维和方法。在进行GIS设计研究时,通过主动制定计划,并逐步付诸实施,在不出现意外情况的前提下,效果应当是最理想的,但在实践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打破了计划,以至于被所出现的问题阻碍研究进程,这恰恰是实践的被动性。但是有些时候这种被动性并非都是坏事,有些理论和新事物的出现就体现了这种实践的被动性。但是,GIS设计研究与实践,都应要时刻准备应对意外情况。因为有“物极必反”的教训,一些不曾预料到的情况,渐地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会超越其变化的阈值,阻碍计划的进一步实施或者被迫放弃原计划。

因此,只有承认实践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也是一种盲目性,树立随时可能被置于被动局面这种符合哲学基本思想的观念,才可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适当措施扭转被动局面。

1.2 实践是计划与探索性的统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重视科学研究的预测性和计划性,没有目的地任意设计,无疑是盲目的。而光希望所有的实践都预测准确、安排周到、行之稳妥也是盲目的。一切实践都具有某种探索成分,而越是创新的,越是超前的实践,其探索性越强。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等都是在不懈地探求、不停地摸索、不断的失败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只有注重预测计划,同时又讲求摸索前进,才可能有所发展。实践是计划性与探索性的有机结合,正确地对待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事情,成功的把握性就大一些,同时也避免了GIS发展发展道路的弯曲。

1.3 实践是自觉性与自发性的统一

实践是一种自觉行动,是既有普遍性,又有偶然性 (或叫不可预见性)的行动。在实践过程中,总会有自发性的一面。GIS的理论研究和开发建设以及其进行各种城市规划管理研究等都要吸收这一思想。同时GIS的研究与应用也证明了实践的自觉性是不断发现和消除自发性之后产生出来的,而自觉性的出现必将大大地减少GIS研究与开发的盲目性。

2认识论对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启示

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又是无限的。微观与宏观的联系与过渡是一个重要的认识论问题,以GIS开发为例,如果许多开发者都按同一思路和方法进行开发设计,从微观上看似乎十分有序,但是从宏观上审视,其科学认识必然是非常单一和呆板的,这恰恰是哲学观点中的“真正无序”。相反,如果从微观上做到百家争鸣,尽展各家千秋,那么微观上看来似乎千头万绪,而在宏观上则一定是科学认识更加深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这才是真正的“高度有序”。从微观过渡到宏观 ,实现无序到有序的转化,体现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

GIS是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学科交叉越多,要求的知识就越丰富,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水平越高,未知的东西就会越多,这体现了认识的有限性;但只要社会存在,只要人类进步,就永远不会出现那样一种现象——从此不存在未知的东西了,这就是认识的无限性。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新的问题会不断被发现,随之解决的方法也将越来越多。因此,所有从事城市建设工作的人都必须建立这样的观点和信念。

3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需要哲学的指导

GIS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需要哲学指导,虽然哲学不会直接告诉我们具体的系统设计、集成、管理、应用的理论和方法,但它的许多基本观点,将给予研究与实践工作以巨大的启示,如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关于确定性和随机性的问题等,这些都需要运用哲学思想和观点去研究解决。

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同时又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所以它对所有的城市建设实践工作都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哲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许多有成就的学者都是从基础人手,用浅显的哲学理论和基本的哲学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相信借助哲学基本思想的指导,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建设、应用等研究理论和方法会更加完善和成熟,同时它也会在城市规划管理及资源管理配置等支持决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孔云峰,李小建,乔家君,等.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中几个基本问题探讨[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