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艺术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艺术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视觉艺术基础课 人文素质 创造 渗透
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艺术人才,对人才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是多年从事高校视觉艺术基础课教学的教师,深深体会到视觉艺术基础课对于高等院校各门类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门好的基础课教学课能够成功影响和引导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以至于去发现自我,表达自我,在有兴趣的专业中体现自我价值。
众所周知,早年的美术学校就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基础教学,画家刘海粟建立了相对明确的教学思路,开创了以西洋写实造型观念为主体的训练模式,主要以培养现代新型美术人才为目的。徐悲鸿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和体系化,同样以写实造型训练为基本的教学方式,其目的也是培养擅长主题性、写实性的艺术创作人才。
近年来各美术院校也都在发展建立有特色的教学体系。例如中央美院基础部教学强调学生掌握造型艺术形式规律,提高色彩修养,了解空间与结构关系,推动想象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中国美术学院在教学中强调对基础教学中纵向历史与横向宏观的把握,在实践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掌握造型的一般性规律,加以创造与变化。各院校设计基础课的教学也是沿用包豪斯艺术设计学校的教学思路,“教授学生基本的设计原理,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①“抽象形式构成的练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同时发掘了新的表现手法。”②可以说,这一系列的教学理念、方式的实践对培养现当代艺术家、设计家、艺术工作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正因为基础教学的重要,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深感这一教学阶段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有一种因素十分关键,却由于没有直接而相应的参照标准,往往较难把握,容易被师生忽视,这就是人文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与渗透。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艺术与设计在人类社会中与人们生活日趋深入地融合在一起。现当代艺术与设计理念的拓展与变化,使得当代艺术从业者的思维模式与感悟方式发生了改变。艺术与设计生活化,生活亦艺术化、设计化。艺术工作者、艺术家不但美化着人们的生活,亦从观念到思想上承担着引领大众、启悟大众的责任。艺术与设计中的人文精神越来越突显出它的重要性。这就为培养全面素养的艺术人才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基础教学实践中应该更加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强化人文素质的渗透,以围绕文化内涵的教学模式为导向来指导学生的造型训练与创作实践。如果理顺这样一条思路,就能在一定范围内对创意性的基础造型练习提供相应的指向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不合理的教学倾向,同时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形态塑造与创意并非是某种笼统与肤浅的样式,并非是简单地进行抽象与变形,也并非是材料的简单堆叠与并置,而应有相应的内涵性成分。在写生与临摹的过程中也能有选择地进行针对性练习,在一定的程度上领会艺术大师作品中更多的内涵。笔者认为,这种内涵性的培养在教学中有助于人文素质的提升。
人文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现今的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普遍开设了文科类的公共科目。但本文强调的视觉艺术造型基础课的“人文素质”的成分有其特有的专业背景和方向,有其应该相对重视的落脚点和指向性。这与普通的文科教学科目(如历史,文学,乃至艺术史,艺术哲学等)是有所不同的。因为这里更强调的是与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结合,与更细化更直观的感性体验相结合。“渗透”一词更能体现其感性实践内涵,这里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体现在实际操作性上,与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与志趣发生联系,落实在一切细化的直观形态描绘上,而且与每一个学生的造型能力与色彩感悟能力相互关联,这一点不易操作,但十分重要。渗透于内的“人文”素质是核心,造型技术的涵养是内核的外在表现。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表里。
如何将“人文素质”的培养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首先是对教师的内在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自身有了相应的高的业务水平与教学水平,这样对提升教学质量就有了基本保证。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在几个能力方面的培养,即对视觉艺术中造型的理解领会能力、对造型特征的分析鉴赏能力、对造型文化的综合判断能力。
在《罗丹艺术论》③中,有一段罗丹与其学生著名的对话,即罗丹与其学生争论是艺术创造的形态真实,还是以严格按照科学的计量方式得出来的数据为准的形态真实的问题。实际上这是由两种看待事物、理解事物的观念差异造成的结果。在罗丹看来,真正好的艺术形态离不开人的主观感悟,人的情感和体悟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罗丹的艺术作品多以人物人体为其表现对象,从人体塑造的动态到躯体结构的夸张变形无不体现出艺术家强烈的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着艺术家浪漫气质的张扬。在科学解剖的意义上讲,“不准确的”结构和形态特征恰恰表现了艺术家内心深处的“准确性”,每一种造型特征恰恰反映了艺术家个人的体会。
在浪漫主义潮流盛行的时代,艺术家大多带有这一种对创作主体主观表达的强烈诉求的因素。教师可通过讲解罗丹创作时期的背景知识,罗丹等浪漫派艺术家创作的目的、艺术家的情感特质、作品意蕴,通过观摩相关罗丹生平的史料与纪录片,比较同一时期的其他文化艺术作品,强化学生领会在艺术创作中夸张变形的根据,加深学生对造型艺术中情感参与过程的印象,在作品的细节处多做分解性讲述,对学生讲解在具体作品中的夸张变形部位等等。训练的过程中,带着这样的理解,在领会形态的能力上就能有一个较有针对性和较为深入的维度,在实际绘画训练操作上就能进一步加深其总体印象,提高其形态的塑造能力,而不是空泛地简单描摹。这一点也是站在罗丹这一艺术家的理解角度和范畴中去看艺术创作的问题。
对艺术形态的创造内涵的理解十分重要,这是造型艺术基础训练中的基础。培养一个好的形感与色彩感需要看学生能否有恰切而深入的理解。罗丹与学生对话这一例子启发我们如何去提示学生对艺术造型形态的理解方向,教师可以在课堂训练中通过更多的实例参考去激发学生对形态人文内涵的研究,在临摹与写生的过程中去有步骤地观察和体会,一点一滴地进行揣摩。
在鉴赏分析能力的提升上,教师可通过做更多的对比细节性解析而达到这一目的。在分析与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具体作品上进行分辨,引发学生们在“人文”层面上的思考。在这一要点上引导学生思考乃至争论。在更广泛的层面加强学生的鉴赏分析能力,通过对比的强化训练激发学生对造型观念的扩展,其在实践创作时就更有主观能动性与针对性。
分析鉴赏能力的培养可以细化到具体的作品中去,在比对不同艺术家的不同风格作品做出具体分析,也可以针对学生的某一件作品与其余作品乃至其他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找出可以对比的同异因素。这些方法不一而足,教师和学生可以灵活运用,促进学生进一步进行探讨和领会。
简单来讲,综合判断能力就是凭借良好的艺术直觉能力对艺术作品进行价值判断与评价。其实,一件艺术作品能否打动艺术作品的欣赏者,除了其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技巧与感染力外,艺术作品与其欣赏者在品位上具备某种共鸣也十分重要。经过艺术训练与培养的艺术院校学生在品鉴与判断的水平上理应达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与层次。因此,好的判断是基于恰切的理解与敏锐的鉴赏之上的。审美的判断从何而来,就在于基础课堂中、课余之外的一种综合能力的提升。好的判断力需要学生有更高的专业眼光与感知水平,这对现代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现今的艺术环境与艺术市场中艺术作品的样式多元繁杂,品位与价值水平参差不齐,艺术市场中充斥着数量庞大的鱼龙混杂的作品。学生面对这一切往往会无所适从。因此,如果其能够有效建立起良好的感知标准,评价系统乃至认知立场,将会对其专业选择、艺术方向的认定产生积极而又决定性的作用。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具备综合的人文素质作为其基本的认知参照与价值尺度。学生在有了较为深入而全面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去进行有效的自我判断,具备了有效的判断能力,也就能独立地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而不再依赖教师或其他人的判断。
最后,笔者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在视觉艺术基础课教学渗透取得良好成效的理想状况是:学生养成赏鉴与研究视觉艺术作品的习惯,同时保有良善的人文价值尺度与恰当的人文观照方式,以进行艺术创作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提高人格修养品性,在对一切未知领域抱有好奇态度的前提下,积极投身到自己的艺术与设计创造专业领域中去。
注释:
①②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大师和学生们[J].艺术与设计,200(5):49;53.
文学艺术基础知识范文2
一、要丰富感官体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
对作品语言的感受力,首先来自于感官体验,也就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对象直接感性的认识和反映,这是进行审美活动和审美判断的前提和基础。美学家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语文教学缺乏音乐美术等学科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直接的刺激和体验,而主要通过语言刺激感官,再由感官体验引起想象、联想、再创造等思维活动。因此,要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就要从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上寻求突破。
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丰富学生感官体验,增强语言的感受力,让学生在“如真”的映像体验中感受作品蕴含的审美意境。如《威尼斯》、《天山景物记》,学生很难亲身感受作品中的意境。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感受威尼斯水域的建筑、绘画乃至音乐美,可以感受天山的景物之美以及经纬度的分明。
二、要增进生活认识,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
对作品语言的感受、理解,还来自对生活本身的认识。文学作品本身蕴含了作家对生活丰富的体验、认识和理解。学生的年龄、生活经历造成了他们很难理解、把握作品意旨和主题。因此,要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语言的准确感受理解力,还要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理解上下功夫。说:“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待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更有待于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进一步深入的推进。
例如《祝福》,可以依据课文,将影视作品中涉及祥林嫂三次肖像描写的镜头进行重组编辑后显示给学生,让一个活生生的人,从能干、强壮到手脚笨拙、神色黯然,再到眼神呆滞,乃至毁灭,就能使学生对一个无助的,却背负着沉重精神重压的农村妇女,如何在封建礼教社会中挣扎和毁灭,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学生通过语言加深对作品的审美理解力。
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买橘子过铁路的细节让学生反复诵读,再引导学生感受一下自己生活中体现父母之爱的细节,学生就能深深体会朱自清父亲的爱子之情,体会父爱的深沉。
三、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加强对作品语言的感受理解,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件文学作品既然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反映,就必然寄托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爱与憎的情感。罗丹说:“艺术也是情感。”托尔斯泰说:“文学就是表现和传达感情的。”文学艺术作品是靠情感感染读者的,文学作品的审美活动也就伴随着情感,“逆境心生怨,观物亦凄然”,“一叶落而知秋,心境亦凄凉”,审美活动不仅有情感的参与,而且情感对审美感知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审美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而且要注意培养恰当的情感,才能使欣赏者和创造者在思想认识上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学生对文学语言有相当的感受、理解能力,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来促进学生对文学语言的感受理解的程度,激发学生从表象认识到本质研究。
文学艺术基础知识范文3
一、学校简介
安徽大学(AnhuiUniversity)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当前正加快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
安徽大学位于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现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校园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馆藏图书336余万册。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6个学院(系、教学部),84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汉语言文字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0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合作设立孔子学院,成立国(境)外“中国中心”3所。学校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学校还被外交部列为选拔录用公务员的定点高校之一。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依托安徽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院现有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美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绘画(含中国画、油画方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音乐表演(含声乐、钢琴、萨克斯、手风琴方向)、戏剧影视导演等5个本科招生专业。学院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多家国内创作研究机构、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演艺集团等省内大型文化企业以及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多所高校都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逐年增高,职称结构不断完善。学院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种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良好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各种人才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005年以来,艺术学院教师作品先后获得全国美展银奖、音乐金钟奖优秀奖等在内的各类奖项约40余项;在《美术》等各类书刊公开发表作品1000余幅,多人次参加国际、国内展演。
通过“211工程”和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的重点支持建设,艺术学院目前教学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一流,拥有总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的艺术楼,1300平方米设施先进的实验剧场、6个戏剧排练厅、3个舞蹈练功厅、黑匣子影棚以及先进的摄影实验室、线性编辑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音频制作实验室、广告设计实验室等设施。学院与安徽歌舞团、安徽省话剧团、合肥电视台、安徽出版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10多个实践实习基地。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长期坚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着力培养符合时展和社会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专门人才,学生知识面宽、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深受社会欢迎。2007年,平面设计专业岳贤德同学在全球“寻找吉利新车标”的活动中独揽金奖,2012年,戏剧专业杜肖宇同学在《今天我主持》华语主持人大赛中摘得冠军,都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二、专业简介
1、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符合文化创意产业要求,具有宽厚设计基础知识、前端设计理念、活跃的创意思维和较高的艺术表现力,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且将新媒体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融入创意表现,能从事品牌建设研究、视觉表现研究、媒体策略、广告设计、商品包装、书籍装帧、企业形象设计和展示设计等视觉传达方面的设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本学科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授、副教授组成的学术队伍和一批极具开拓精神的青年设计师,他们在设计领域实践经验丰富组成一支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设计美学、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版面设计、纸品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广告创意、包装设计、品牌设计、动画设计、新媒体界面设计、展陈设计等。
就业去向:广告公司、文化传媒、出版、企业形象策划、高等院校等。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2、环境设计(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并且有创新能力的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高等艺术学校从事环境设计或教学、研究工作,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本学科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师组成的学术队伍和一批极具开拓精神的青年教师以及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建筑与环境设计史、设计美学、当代设计理论与思潮、速写、立体构成、人体工学、空间解析、建筑初步、材料预算与施工工艺、设计表现、展示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家具与室内陈设、公共艺术设计、景观雕塑等。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专业设计机构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等相关设计工作;优秀的毕业生能胜任大中专院校的教学研究,以及在房地产公司或相关企事业单位担任设计和工程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3、绘画(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在绘画创作、绘画史论等专业方面具有较强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美术系绘画专业现有中国画、油画两个本科方向。采取整体绘画制作技术、技巧、创作的培养方式和方法,研究系统的画论知识、美术史学方法、绘画形式专题和绘画创作实践以及综合制作技法,使学生精通技法和相关艺术理论、有较高创作能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本专业倡导以人类文化为凭籍,以民族文化为依托,提倡兼容并蓄,鼓励创新。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针,实行综合多元的教学方式。
本学科拥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授和副教授组成的学术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思想端正。汇集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授、学者和画家,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
主要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素描、色彩、解剖、透视与构图、风景写生、中国画基础、材质与构成、中外美术史、民间美术、美术概论、美学、艺术考察);专业核心课程(国画方向:山水临摹、山水写生、山水创作、篆刻、书法、白描人物、工笔人物、写意人物、工笔花鸟、写意花鸟、花鸟创作、毕业创作;油画方向:油画静物、油画临摹、油画头像、油画半身像、油画全身像、油画人体、油画风景、毕业创作)。
就业去向:各类大中专院校、中等学校、文化团体、企事业单位。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4、戏剧影视导演(表演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文学艺术修养,具备戏剧、电影、电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舞台剧、影视剧、广播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技能,可以胜任在各级文艺团体、影视公司、中高等院校等相关单位从事表演创作、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师组成的学术队伍,并且有一批极具开拓精神的青年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戏剧影视启蒙、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表演理论与技巧、剧目排练、台词、舞蹈、音乐、视听语言、影视艺术、化妆造型、观摩与评论等。
就业去向:戏剧影视导演(表演方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文艺团体、影视剧及广播电视文化娱乐及制作部门承担表演工作,能在新闻媒体及文化单位承担理论研究、评论等工作,能在中高等艺术院校承担教学和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5、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主持方向,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文学艺术修养,具备戏剧、电影、电视、广播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播音与主持艺术基本理论和技能,可以胜任在各级文艺团体、传媒机构、中高等院校等相关单位和部门从事播音主持、表演创作、宣传策划和教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师组成的学术队伍,并且有一批极具开拓精神的青年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中国戏剧史、外国戏剧史、播音与主持艺术、节目制作、媒体写作、表演理论与技巧、剧目排练、语言、形体、音乐、影视艺术、化妆造型、观摩与评论等。
就业去向: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主持方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广播电视网络节目中从事播音及主持工作,在各级文艺团体和演出机构中承担表演和主持工作,在中高等艺术院校承担教学和管理工作,在文化传播机构及相关部门从事宣传策划及公关工作。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6、音乐表演(本科)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等发展需要、有艺术表演潜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社会文化等部门从事音乐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音乐表演专业现有声乐、钢琴、萨克斯、手风琴四个本科方向。有一支由多名具备指导硕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师组成的学术队伍,具备很强的学术研究队伍和合理的学术研究梯队。从事本研究方向的人员大部分毕业于国内及欧洲院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丰厚的学术蕴涵,同时又具备踏实、严谨的科研作风。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复调、曲式分析、和声、乐理、视唱练耳、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音乐美学基础、民族音乐概论、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名作、艺术概论、即兴伴奏、正音、钢琴基础、合唱指挥、声乐主课、钢琴主课、萨克斯主课、手风琴主课、声乐伴奏、音乐欣赏、表演、形体等。
就业去向:各级专业文艺团体、广播电视传媒机构、影视剧制作中心,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部队等与音乐表演相关的部门。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三、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培养
层次
计划
招生省份
备 注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60
安徽、山东、湖南、湖北、河南、江苏、浙江
省内统考
省外校考
环境设计
本科
60
安徽、山东、湖南、湖北、河南、江苏、浙江
省内统考
省外校考
绘画
本科
30
安徽、山东、湖南、湖北、河南、江苏、浙江
省内统考
省外校考
音乐表演(声乐)
本科
16
安徽
省统考
音乐表演(钢琴)
本科
5
安徽
省统考
音乐表演(萨克斯)
本科
2
安徽
省统考
音乐表演(手风琴)
本科
2
安徽
省统考
戏剧影视导演(表演)
本科
20
安徽
校考
戏剧影视导演(表演主持)
本科
20
安徽
校考
合 计
215
文学艺术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诗词复习 “变”
诗词,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高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认识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上,诗词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对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小学到中学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中都安排了古代诗词的学习内容,各省市的考题中也均有对学生诗词积累情况的考察题目。例如:2008年河北中考题,(1)往矣,_______,还看今朝。(《沁园春・雪》)(2)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3)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再如:2008年河南中考题: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这些题目看,初中阶段对诗词的考察主要侧重对学生诗词的积累以及诗词内容的简单理解上。基于中考的这种导向,从初一到初三,诗词的复习也就成了语文基础知识复习的重要内容。那么,诗词复习课应该怎样上才有味,怎样上才能使学生爱上呢?
首先,一些老师的复习模式要更新。从以上所列两省诗词的考察题型看,大多数是完成简单的诗词填空,或根据对内容的理解写出相应的诗句。这种考试模式就造成了目前诗词复习的一种应试状态――以学生的背诵默写为主,就是对于需要理解的诗句,老师也往往会直接给出题目,学生直接填出答案就可以了。于是,诗词复习课就被有些老师简单处理为“背诵――老师抽查”、“背诵――学生默写”、“背诵――过关测试”等简单的模式,虽然这种反复记忆、反复检测的手段在应试中也能帮助学生较顺利地完成题目,但静思其弊端却着实不少。这种教法注意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了吗?在各个学科齐头并进、紧锣密鼓的复习阶段,这种简单而又枯燥的复习方式会有高效率吗?此外,复习就仅仅等于知识的简单回顾和重现吗?这种复习方式对“温故而知新”又作何解呢?复习应该达到在原有理解认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得更透些,领悟得更深些,其最终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况且,诗词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这其中蕴含很多耐人寻味的精髓。简单背诵能体会到诗词的意境、诗词的美吗?能感受到诗词炼字的精妙吗?能悟透诗作的情感吗?所以我认为,这种应试的复习模式应该休矣。语文老师应该给诗词复习课加点“盐”,让课更有“鲜”味。那么,具体到日常教学,老师们可以怎样做呢?我认为不妨在以下几个“变”字上出招。
一、变自由背诵为才艺朗诵
自由背诵时,学生往往追求背会背熟即可。而朗诵讲究节奏、重音以及情感,精彩的朗诵或低回婉转、或高亢激昂、或慷慨悲壮,朗诵者能用她的声音传达出诗作的内涵情感。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朗诵者还是欣赏者都能被诗歌所创造的意境所感染,而这读诗的趣味也在朗诵中产生。这绝非自由背诵所能比得了的。
二、变简单抄写为每周书法
干干净净一张纸、或横或竖几道格、或硬朗或娟秀的钢笔字,无论给谁看都是一种享受,学过的这些诗词经过学生的精心雕琢,一下子就以另外一种气质展示了出来,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抄了一遍诗这么简单。
三、变“大杂烩”为“整齐划一”
这个方法体现的是诗歌复习的筛选分类。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按照内容将诗歌巧妙分类,例如:乡情系列、爱国系列、四季系列、田园系列、亲情爱情友情系列、山川秀水系列,等等,相信学生从这些类似的素材中一定会获得深刻的感悟。
四、变考试为竞赛
学生都有一种表现自我的欲望,老师就可以为他们创设一个可以展现自我的轻松愉快的平台,诗词复习就是一个绝好的素材,可以组织学生比比谁积累的诗词多,谁对古代诗人最有研究,看一看谁对诗词有独到的见解。精心挑选两个学识气质俱佳的小主持,认真撰写出具有一定语文水准的主持词,再加上两队严阵以待的男女生赛手,精心设计的诗词题目,相信这堂课一定比埋头苦写来得有意思得多。
五、变简单记忆为自由表达
文学艺术基础知识范文5
一、关于《左传》介绍的教学设计
进行《段于鄢》教学,必不可少地要给学生介绍一下历史散文著作《左传》,传统教学模式一般就是直接给学生介绍它的体例、内容、文学价值等等,这样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一种模式化、程式化,好像古代作品的教学就是要先讲出处,比如讲《蒹葭》,就要先介绍《诗经》,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就要先介绍《论语》等等。为了打破这种模式,笔者在介绍《左传》时,采用与《春秋》对比的方式:同学们,在先秦时期有两部非常有名的史书,一部是《春秋》,一部是《左传》,实际上这两部史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你们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吗?(先请学生回答,老师再讲解。)
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不能完整的回答出来,在他们想知道却说不出来的情况下,老师再讲解,学生兴趣就会高涨。讲解可以抓住以下几点:
联系:都记述了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重大事件和矛盾斗争。所谓“传”,就是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左传》据说就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春秋》这部史书做的传。《左传》也叫《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与另外两部注释《春秋》的书《谷梁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
区别:①《左传》比《春秋》记载的历史多13年,《左传》记叙的是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共254年间的历史,而《春秋》起止时间是从鲁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前722-481);②《左传》比《春秋》记载的历史更为详细,《春秋》记事很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③《左传》文学性更强。表现在第一是它善于对纷繁的材料进行剪裁,繁简得当,章法有条不紊,善于用委婉曲折的文笔表达外柔内刚的外交辞令;第二是善于用简练的语言描写头绪纷繁、波澜壮阔的战争,揭示敌对双方力量的消长和战争胜负的原因;第三是善于通过人物的对话、行动、内心活动和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所以我们说它是文学价值很高的散文名著。
介绍完以上的内容后,可以以这样一句导语“为了体验《左传》的魅力,我们来学习它的首篇《段于鄢》”自然过渡到该篇文章的教学。
二、关于《左传》文言基础知识掌握和文意理解的教学设计
1.教师首先朗读一遍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文意,然后探讨一个问题,即:“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一场家庭纠纷。因为这场家庭纠纷发生在特殊的国君家庭,所以是一场争夺权位的斗争。记叙了郑庄公同其亲兄弟共叔段为了夺国君的位置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2.在此基础上,布置阅读预习
①参照注释和工具书,弄懂全文的意思。
②朗读课文不少于5遍。(第一课时结束)
3.第二课时开始时,老师可以这样一句导语导入新课:
学习古典文学作品(文言文),首先要过的一关就是文句理解关,这是学习这类文章的基础,过好了这一关,一切学习、欣赏、探析都能展开,否则如同隔靴搔痒,蜻蜓点水,学不到深处。上节课,同学们已经自己对文章进行了学习,今天大家与我过两招,如果接得住我这两招,就说明你已过了这一关了。
第一招,提出本文中的重要词句,找同学解释,然后老师加以强调补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
第二招,用原文中的语句或段落回答几个问题:
(1)母子不和、兄弟相残的祸根是什么?
(2)共叔段被封于京之后,如何在母亲姜氏的支持下,一步步得寸进尺,扩大势力,企图篡夺王位?
(3)郑庄公的大臣和他自己对于共叔段的嚣张有何反应?
(4)解决了弟弟之后,又如何处置他的母亲,母子之间的关系怎样得以和解?
过招测试后,老师再简单归结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学生齐读体悟,结束这一环节的教学。
该环节教学设计的特点就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掌握文言知识和理解文意,特别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以过招测试的方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性,又避免了逐句逐词讲授的枯燥乏味,使学生的大脑一直处在一种紧张学习的状态。因为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角,所以课堂效果比较明显。
三、关于《左传》人物和写作特色教学设计
在彻底搞懂文章内容之后,再来评价其中的人物。可以一连问五个问题,和学生探讨。
1、@个故事中的家庭你喜欢吗?
2、母亲姜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哥哥郑庄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4、共叔段这个人又如何呢?
5、在郑庄公处置了弟弟共叔段后,郑庄公和母亲搞得非常僵,这个僵局由谁来打破的,为什么他能成功?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和学生一起欣赏故事中的人物,感受文章写人的艺术和古人进谏艺术,从而回归到刚上课时《左传》的文学艺术上,让学生对《左传》的文学艺术有个具体感受。
四、关于“春秋笔法”的教学设计
教学的落脚点最后还是要落在《春秋》与《左传》写法对比上,从孔子对这种道德沦丧深恶痛绝的态度入手,引入《春秋》对该事件的写法,从而体验“春秋笔法”的妙处。具体过程如下:
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各诸侯国之间开始了互相兼并的战争,各国内部统治者之间争夺权势的斗争也加剧起来。为了争夺王位,骨肉至亲成为殊死仇敌。孔子对当时道德沦丧的现实深恶痛绝。因为他讲究“礼”。具体表述就是六个字:义、行、慈、孝、爱、敬,即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孔子认为按照这个要求去做,就能处理好君臣、母子、兄弟之间的关系。孔子一生都主张克已复礼,要恢复以前的“礼”,因此,孔子对郑国国君家庭内部争权夺利不顾伦理道德的情形也是十分不满,表现在哪里,表现在他在《春秋》里对这件事的写法。
“段于鄢(yān)”,六个字中有丰富的含意:“书(指《春秋》)曰:‘段于鄢。’段不弟(不像弟弟),故不言弟;如二君(像两个国君相战),故曰:‘克’;称‘郑伯’(称爵不称兄),讥失教也(兄本有教弟之责,但庄公不教弟,反而养成其恶),谓之郑志(说这是郑庄公的本意)。不言出奔,难之也。”(“出奔”是有罪之词。如果说“段出奔共”,不说“段于鄢”,就说明整件事情都要归罪叔段了;其实庄公也有罪,难于下笔,所以“不言出奔”。)
这种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的写法就叫“春秋笔法”。
文学艺术基础知识范文6
一、当前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艺术素质普遍低
1.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音乐艺术方面的课程不受重视,有的被其它课程取代,导致学生艺术想象创造力、思维观念贫乏等。2.大学扩招后,音乐专业采取了降低文化成绩录取分数线,报考音乐专业不需要有很高的文化水平的观念,强化一下音乐考试的内容。即“文理走不通,艺术好成功”,通往大学之门的捷径。3.音乐高考在题目与内容等方面也过于简单程式化,几十年来没有多大变化,测试点往往是考生的技能和技巧,而没有增加测试其艺术修养和系统知识。学生的艺术与文化素质就成了音乐教育教学起点低的重要原因。
(二)文化综合素质不高
长期以来实施的应试教育,训练出了一大批考试机器,人文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对落后,导致学生素质畸形不健全发展的恶果,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和职业,使学生难以适应要求。当前学校教育的问题是过弱的文化熏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学科专业知识使学生的视野不宽基础不牢;过重的实用主义导向使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个性发展不足,缺乏独立思考、钻研和创新的能力。
二、学校音乐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和方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国民素养
转变教育的观念,切实将音乐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是历史的必然,是教育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结果。对此我们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办学宗旨,贯彻因材施教的方针,促进学生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教育转为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的学生。要通过向全体学生实施有效的素质型的音乐教育,全面进行音乐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改革,并以这种音乐教育观念为主导,努力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提高人类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格美等不断探索,孜孜不息地追求着物质与美的享受;缺少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乃至畸形的教育。而国民审美意识的强弱和审美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于美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与实施水平。因此,对美育在国民教育中地位的认识水平及意义无疑是正确有效地实施美育的最重要前提。
(二)开展人文文化素质教育
在音乐教育中开展人文文化教育。人文文化重点应是文学艺术、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社会科学等领域。人文文化的作用不可以低估,它的巨大力量是形成人的综合素质的基础。首先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就是在本民族长期的人文文化的教育熏陶下形成的。二是人文文化能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如何去做人,提高道德情感,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与感化,心灵得到升华,给人以间接的人生哲理和体验。三是人文文化可以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学会处事做事,人的人文文化底蕴越宽厚,其视野就越宽,创造才能就越高,就愈能成就事业。而这些恰恰是传统教育不能达到而又为素质教育所希冀的。而目前不少艺术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了解得太少,掌握得更少,这无疑是严重的缺憾,也很难适应提高素质的要求。
(三)加强艺术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