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业发展日新月异,行业规模日渐扩大,员工能力和素质也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建筑的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更让人自豪的是我国的一些单项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发水平还比较低,建筑业的劳动力密集型的状态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需要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我国建筑业今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在工程中、建筑业的各个领域中合理运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质量得到保证的科研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领域中科技成果的转化不断加快、施工技术科技含量得到提升,从而促进施工技术的进步并提高施工技术整体水平。

1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领域中的各个方面也有很多技术得到改进。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施工技术和工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新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大大地解决了过往传统施工技术难以突破的困难,使得施工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施工成本得到了降低、作业时间得到了减少。此外,新技术加强了施工的安全性,使得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新的建筑技术和工艺,为我国建筑业的平稳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施工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2.1防水施工技术

施工中的防水实际上就是在建筑工程中对于会与水接触的部位进行防止发生渗漏和有害裂缝的出现。施工前应做好正确的规划,对规划进行设计时要遵照防排并用、多道设防、节点密封、综合治理、复合防水等原则,按情况合理选用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

对于屋面的防水措施,有种新技术叫做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法应用较为广泛。用这种方法进行施工时,要先把板缝、节点和基层等结构处理好。塔楼和裙楼的屋面进行施工时,涂膜应分两次涂布。要等第一遍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才可涂布第二遍涂料,两层膜的涂布方向应该垂直,表面的膜厚度不能够小于1mm;给涂膜防水层收头时,要用防水的涂料多次涂布,涂布要均匀,以不流淌和不堆积为标准。防水层反起墙面要在250mm以上。

在外墙防水方面,如果墙体采用加气混凝上砌块砌筑的方法,为了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在进行抹灰之前,应先在即将抹灰的墙面上挂钢丝网并使之固定,然后进行基面处理(用 20%的108胶水和 15%的水泥混合成的浆体进行涂刷),之后进行抹灰层的施工。砌筑需要注意使用的砖不能是干的或水分饱和的砖,不可随浇随砌。施工作业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且至少持续3天。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混凝土之中水泥水化时会放出热量,这是非常复杂的反应,当放热产生温度造成的膨胀力超出了混凝土自身拉力的极限时,混凝土就会出现开裂现象。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防止这种因为有害温度而引起的开裂现象(包括因收缩引起的开裂)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在施工之前就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出可靠的浇筑方案,然后根据方案确定浇筑所需的设备和工艺。

依据具体的情况和温度适应力的计算,来确定浇筑方式是整体还是分段浇筑,之后依据合理的施工计划来安排混凝土运输设备、浇筑设备和捣实机械的预备工作,并确定施工人数。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时,一般是混凝土输送泵和振捣机械配合使用。施工时应该注意按次序分层进行浇筑。使其逐层均匀的上升,挠筑时应保持较低气温,以防浇筑时混凝土温度超出。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分段浇筑工作完毕后,要在混凝土初凝和终凝之间的时间段进行振捣或表面的抹压,稳固混凝土的浇筑,消除掉出现的表面裂缝。在混凝土被抹压密实后,还要及时地覆盖塑料薄膜,以保持混凝土的凝固状态完好,再用岩棉或草帘等保温材料做好保温工作,并定期测定其表里的温度,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此外,混凝土要在潮湿环境下进行养护,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制成的混凝土,养护时间至少7d,掺加了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则至少14d。

2.3钢筋连接施工

现如今,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即直螺纹接头式连接。直螺纹接头连接有三种形式“I”型、“II”型和“III”型。

对于工程施工中的钢筋直螺纹连接,在标准接头的连接时,首先要在接头一端上装好连接套筒,然后把它连接到钢筋上,要注意套筒外露的丝扣部分不能超过1个完整扣,则连接工作完成。

对于加长丝头型接头的连接,要先将锁紧螺母与及标准套筒都按照顺序安装在加长丝头的钢筋一侧,等靠紧了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后,之后要将套筒拧回标准丝头的一侧(即接头位置),并借助扳手拧紧,最后把销紧螺母与标准套筒拧紧固定,连接就完成了。

对于完成后接头的检验工作,需要由专门的质检人员进行分批检验。检验需要按照已下的标准:接头两端的外露螺纹长度是否相等(目测)且不能超过一个完整丝扣的长度(不包括加长螺纹),以300个接头为一组分批,每一批要抽验3个接头,对钢筋连接的要求达100%的质量合格。

2.4金刚砂耐磨地坪

金刚砂一般来说是指一种加有级配配置的金刚砂骨料与高标号的水泥还有其他添加剂等搅拌混合而成的一种粉剂。通常用在初凝之前的混凝土上表面,借助提浆、抹平、收光过程使混凝土表面形成一个硬化层。这种技术有加强混凝土的表面硬度,提高它的耐磨度和防止地面起灰等作用。金刚砂地面的耐磨强度很大程度上由粉剂中的金刚砂骨料决定。金刚砂骨料主要有钛合金、炭化硅、氧化铝、氧化铜、石英砂等。

金刚砂地坪主要有两种施工方法:一种是一次成型法。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要初凝时撒上金刚砂,然后提浆、抹平、压光。这种施工方法比较简单直接,同时还可以避免起层、空鼓。但是这种方法难以保证平整度。在对平整度要求高的地面进行施工时难度会很大。另一种二次成型法是先浇好混凝土的地面基层,等基层的强度达要求时再进行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的施工(在找平层上撒金刚砂,然后提浆、抹平、压光)。这种方法能够保证地面有很高的平整度,但缺点是结合面很难处理,易造成空鼓、开裂。

2.5屋面施工

屋面施工主要环节当属屋面的防水施工,一般用传统的防水卷材。传统的防水建材包含了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三个系列,其中主导的品种是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两种。

过去在我国,屋面建材的粘贴都用传统的“满粘法”。不过随着工程实践的大量开展,满粘法的施工工艺不能满足卷材防水层适应基层变形的需求,致使防水层开裂或渗漏。为了使卷材防水层质量达到要求,发展出了一系列新的施工工艺。

3结束语

科技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更多有关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将会不断涌现。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敢于创新,大胆实践,并在工作中积极地吸取经验,结合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在建筑业中不断地取得好效绩。与此同时,为了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进步,加大推广建筑业适用先进新技术的力度,我们应该合理的对建筑业新的技术内容加以调整和补充,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生产力的要求,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如今建筑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在市场中开拓出一席之地,并且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以增强企业的实力,保证施工的关键技术、材料、工艺、设备紧紧跟上国际的发展趋势,与行业中的先进企业齐头并进,依靠增加施工的科技含量来提高工程的质量,降低成本,创造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光福.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2[26]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

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技术创新的人力和财力投入越来越大。建筑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代表作社会的发展程度,施工对建筑工程的建设意义重大,施工技术的创新能够扩大建筑业的规模,提高建筑业的产业素质,为建筑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是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要真正认识到引进施工新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应用施工新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新技术培训,利用新技术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降低建筑工程建设风险,提高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一、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建设离不开施工环节,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建筑质量的根本保证。而施工中的技术应用,又对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起到了根本性的影响。施工技术先进,则会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施工技术落后,则会阻碍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近些年,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不断得到创新,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水平也因此获得巨大发展。但是,现有的施工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还不能充分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于是,不断将新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则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点上,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理念,永葆对新技术应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淘汰落后的施工技术,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技术,或是加大投入,自己研发新的施工技术,并对施工的全部环节加强监管,做到建筑工程施工的系统化、科技化、持续化、综合化,最终实现对施工效率的提高,对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社会发展的带动和帮助。

二、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现状

新的发展时期,我国正在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就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在突飞猛进。建筑业正在改变以往的模式,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实际作用。新的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以不断地推广和使用,突破了传统施工技术的瓶颈,实现了对高难度建筑结构的施工,大大加快了施工的速度,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推广的主要有十项新技术。它们包括特种钢筋连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企业管理技术和企业计算机技术等。建筑施工的新技术带来很多难以预想的好处。例如在软土层进行架桥作业时,深基础的使用寿命会因地基的沉降和塌陷大大减少,而深基坑支护技术解决了这一难题。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桥梁的结构设计上,以稳定性为根本追求,对低级的塌陷问题采用有效手段予以解决,使得深基础的寿命大大延长了。再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更加注重节能减排的要求。施工人员采用精心设计、承压能力更好的空心砖替代传统的耗材较大的实心砖,大大节约了建筑材料,减轻了地基承受的建筑本体的压力,使建筑的寿命得以延长。

三、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实际应用

1真空预压法软土地基加固技术。

真空预压法软土地基加固技术是在需要加固的软土地基地区,设砂井、塑料排水板等,在地面上铺设砂垫层,覆盖密封膜,使软土、大气之间相互隔离,通过埋设在砂垫层的滤水管,用真空设备抽气,以此将膜中的空气有效的排出;在膜内外产生气压差,使之变成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地基随着等向应力的不断增加固结度提升。抽真空之前,土中的应力与自重应力相等,抽真空一段时间的土体应力为该时土的固结度、真空压力乘积值。密封膜中的真空度应当保持在80kPa。砂井、塑料排水板深度范围内的固结度应在85%以上;滤水管四周应当填盖厚度为100~200mm 的砂层、透水材料。所需抽真空装置数量,以设备可抽真空面积来确定。当地基承载力要求更高时,应当联合堆载以及强夯,进行综合加固;预压之后,建筑物在荷载作用下,其沉降应当满足设计要求。该技术适用于软土地基加固施工作业,尤其在海相、湖相以及河相沉积的土层的应用最为广泛。

2 大型钢结构滑移施工技术。

在大跨度空间结构、钢构件安装施工过程中,为提高施工进度、减少胎架用量以及节约机械设备,可选择滑移安装施工技术手段。滑移技术,即在建筑物一侧搭设施工平台,在建筑物的两边铺设滑道,将所有的施工构件都在平台上完成组装,然后分条组装,通过牵引设备牵引滑移。结构滑移设计过程中,应当对滑移工况受力性能进行严格的验算,确保结构杆件内力、变形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同时,要准确计算滑移牵引力,当钢与钢面滑动磨擦时,系数以0.12~0.15 为宜;在滚动磨擦过程中,滚动轴位置的磨擦系数以0.1为宜;不锈钢、聚乙烯板滑动摩擦时,系数以0.08为宜。该种技术,主要应用在大跨度网架结构以及平面立体拓架的钢结构屋盖施工操作过程中,尤其是现场环境条件受到限制时,吊车难以直接施工安装的结构,建议采用该种方法进行施工作业。

3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与吊装施工技术。

对于模块式钢结构组装与吊装施工技术而言,即将大型的超高钢结构框架有效的分割成框架模块,然后分别在地面上组装各个框架模块;基于吊装能力的考虑,将框架中的相应设备、部分管道等,预先安装到位,以此来减少高空作业量,选用适合工况条件的起重机设备,分别将框架单模块吊装就位。从应用效果上来看,该种施工技术的应用有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分段立体式的地面低空组装,可以有效减少散装大型钢结构在高空组装测量过程中,因受到风载荷、或者温度的影响而影响测量效果;采用分段、立体式模块,以框架模块地面进行组装施工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大量高空作业量、组装吊装施工的难度。第二,模块框架模块地面组装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脚手架搭设量,实际操作过程中只需搭设部分简易脚手架即可完成施工作业。对于该技术指标而言,满足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适用于钢结构框架总体高度超过50m 的建筑施工要求。

四、结语

综上诉述,新型的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可以降低施工的成本,提高施工的效率,还能保障施工的安全。它的优越性,是传统施工技术所不能比拟的。新型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对建筑业来说是巨大的进步和革新。对新技术在施工中显现的问题,技术人员也要尤为重视,加大对技术难点的突破力度,让新技术真正服务于建筑行业。

参考文献

[1]郭少康.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探析[J].门窗,2013(4).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范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also had the change rapidly changes, so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rket competition is very fierce, in order to develop, adapt to the market, to achieve greater development, better, we must rely on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enhance its competitive strength through new process, the new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for large area concrete ro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waterproof, large volume rei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mparison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mmonly used are analyzed, and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some of the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ow to apply these new technology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Keywor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new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 [TU76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虽然近几年年来我国的建筑业产业规模与产业素质在不断发展、提高,但是从整体建筑市场上来看,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建筑工程作为传统的劳务密集型产业以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如何将先进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领域,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科技含量,全面的促进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技术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促进建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是将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大量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科技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个领域上。

二、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屋面施工技术

目前多层面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屋面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是无缝施工技术,无缝施工技术是在旧的留置后浇带施工技术与伸缩缝施工的基础上结合、发展的新型屋面施工技术。该技术的施工要求,是在进行地面混凝土施工时,并不设置伸缩缝与后浇带,而是利用施工缝把屋面按照一定的尺寸进行划分,分为若干部分,在相邻的部分进行间隔浇筑,等先行浇筑混凝土在经过比较大的收缩变形之后,再把屋面连接浇筑成为一个整体。通过对建筑屋面施工缝的设置,将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屋面分正若干个小部分,设置每一块为一仓,施工浇筑期间使用分块跳仓浇筑的施工方法。这种浇筑施工方法主要是采用短距离释放应力的方法来应对混凝土比较大的收缩,施工后等混凝土经过比较大的温差与收缩变化后(大约7~l0天),再将各个部分浇筑连接成一个整体,其采用的是“先放后抗,抗放兼施,以抗为主”的施工原则。

在建筑工程多层面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的施工中也可以采用无缝施工技术,施工要求:“室内地面的水泥混凝土垫层施工,应该设置纵向缩缝与横向缩缝,并且纵向缩缝的间距不能大于6 m,横向缩缝不能大于12 m”; “混凝土屋面的垫层底板长度应该在超过60 m时设置后浇带,并且其间距应该在30 m~40 m左右,带宽在l 000 mm左右”的规定。该施工工艺与设置后浇带的施工工艺相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施工工期,并且在合理的施工组织与不需要特殊施工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三、防水施工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防水的施工,实际上就是在建筑结构中与水接触的部分进行防渗漏施工以及防止有害裂缝的出现的施工。在施工中我们必须依照正确的设计原则。施工中应遵守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的原则,还要合理的选择施工工艺和防水材料。

对于屋面防水的施工,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比较新型的施工技术: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必须对板缝、节点以及基层进行良好的处理。建筑塔楼屋面以及裙楼的屋面在施工时,涂膜施工应该分遍,分层进行涂布,当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之后,再涂布后一遍涂料,并且铺设方向应该互相垂直,最上面一层涂料的涂层厚度不能小于1mm。对于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该采用防水涂料进行多遍涂刷,并且不能出现流淌或者堆积的现象。

对于外墙防水施工,应该采用加气混凝土砖墙施工,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抹灰之前,应该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挂上钢丝网。在将钢丝网固定之后再对基面进行处理:采用20%的108胶水,再搀和15%的水泥配制成浆体对墙体进行涂刷施工。基面施工时要先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在墙体砌筑施工时严禁使用干砖或者含水饱和的砖,并且水平灰缝厚度与竖向灰缝的宽度应该控制10±2 mm的范围之内,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应该大于80%。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过程中,应该采用低污染防水涂料,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的方式分别刷道,其厚度大约3mm,在使用施工完成后,还要及时的进行淋水养护。

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因为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比较复杂的放热反应。所以如果产生的热量应力超过混凝土结构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现象。因此控制混凝土浇筑是要注意由于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问题,以及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的里外温差等。在施工中防止混凝土结构产生有害的温度裂缝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与温度应力的计算,来确定是进行整浇或者分段浇筑。然后再按照已制定的施工方案计算出捣实机械以及劳动力的使用数量。在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时应该合理的分段、分层进行浇筑,使混凝土均匀上升。

在大体积混凝上进行分段浇筑完成后,应该在混凝上初凝之后、终凝之前必须进行一次振捣或者进行表面的抹压施工,还要排除上表面的泌水,并用木拍进行反复抹压施工。

五、钢筋连接施工技术

对于钢筋的施工主要是连接问题,在钢筋的连接施工中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更好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就以钢筋直螺纹连接为例,在具体的施工中对于接头的连接施工,首先将装好连接套简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的钢筋上,使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超过一个完整扣,这样钢筋连接就完成了。对于加长丝头型接头,应该先把锁紧螺母以及标准的套筒依照顺序全部拧在加长丝头钢筋一头,然后再把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与之靠紧,将套简拧回到标准丝头上,用机械拧紧,再把销紧螺母及标准套简进行拧紧锁定,连接完成之后还要对接头进行检验:当进行接头连接的检测时,应该由质检人员进行分批检验,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是否相等,并且不能超过一个完整丝。抽检要每300个接头为一批,每批中抽验1个,并且要求钢筋连接质量要100%合格。

六、其他方面的建筑施工新技术

目前建没工程施工新技术还有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七、总结

只有将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才能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变得成熟稳健。特别是在近几年来,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建筑结构,对新的施工设备和施上工艺的推广与引导,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仅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而且还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随着新的施工技术的发展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我国工程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李晶.商品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预控措施[J].安徽建筑,2009,02.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范文4

1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1技术创新能够提升社会生产力

建筑工程的生产力直接反映出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生产力的提升,不仅为科技创新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也直接反映出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潜力。施工技术创新与施工生产力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唯有两者的共同进步和提升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因此,为了顺应时展的步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迫在眉睫。

1.2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带动了很多行业的改革。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在某种意义上也降低了施工技术创新的成本。与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是传统型行业,唯有创新才是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根本,才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发展。

1.3技术创新能够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在行业中获取长远发展并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就必须重新审视发展环境,让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够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技术创新及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2施工新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防水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屋面防水的有效性,防止墙面、屋面在与水接触之后产生的渗漏和裂缝。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较新的屋面防水新技术———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技术,应用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提升了墙面和屋顶的防水性能。在施工中,首先,对板缝、基层和节点进行处理。其次,在塔楼屋面和裙楼屋面施工时,应将材料进行均匀涂抹,在涂料已经干燥并凝结成薄膜之后,再进行下一层的涂抹。并且,涂抹的方向要互相垂直,并且最上层的涂层厚度应大于一毫米。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进行反复涂刷,保证不会出现堆积或者流淌等现象。

2.2混凝土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技术创新的重点在于降低混凝土水化反应中产生的热量温度差,由于温度变化会使得混凝土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很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采用的混凝土浇筑方法为塔式起重机浇筑或者混凝土泵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分层按计划进行,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使混凝土以均匀的速度上升,并尽可能在温度较低的室外进行。混凝土分段浇筑完毕之后,还应在混凝土凝固期间进行振捣或者抹压,将表面分泌的水分进行清理,再用木板反复进行抹压密实,从而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特别是在冬天施工队时候,由于气温非常低,因此,因适当增加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凝结,保障混凝土的质量。

2.3钢筋链接新技术的应用

在钢筋连接施工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规范,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易控制等问题。当前出现的钢筋连接施工新技术为直螺纹接头连接,由三种不同的方式,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一般先将装好连接套筒的一段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使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超过一个完整扣,就连接完毕。在连接完之后,质检人员应对其进行检验,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并且不能超过一个完整丝。

2.4屋面施工新技术的引用

严格来说,屋面施工的核心在于防水施工。一直以来,多应用传统的防水卷材,采用的方法为满粘法,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基层变形的勤快,使屋面施工的效果大打折扣。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创新施工工艺和创新防水材料出现在屋顶施工中,有效避免了防水层开裂、渗漏的现象。如条粘法、点粘法、机械固定法都是当前较常见的施工新技术。

3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信息化趋势

当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并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当中,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也开始应用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使建筑工程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信息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还能够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优化房屋建筑施工流程,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并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多施工技术中也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加入其中,加强了对一些特殊问题、细节问题的处理,从而为建筑施工行业提供了很多的技术方便。

3.2人性化趋势

当前,社会获得了稳定、积极的发展,更加考虑到居住者的要求,因此,不管在设计上还是施工上都更加倾向于人性化的发展趋势。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与发展是建立在对社会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上的,当前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是遵循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希望能够在设计和施工上更加注重对能源的节约,使房屋建筑工程在它的全寿命周期内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发挥出最大的社会经济效应。在这种人性化、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房屋建筑工程开始采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并且在户结构设计、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尽可能采用人性化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使人们的居住体验更加舒适和健康。

3.3创新材料的发展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施工材料也将呈现创新性的发展,如膜材料、纳米材料、生态材料等。例如,随着纳米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中也出现了纳米材料的身影。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当前主要的研究课题是纳米复合聚氨酯合成革材料的功能化和纳米材料在真空绝热板材中的应用,通过对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使纳米的氧化分解能力得到了发挥,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促使建筑空间更加绿色、生态。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范文5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筑行业中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开拓市场站稳脚跟,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实力,保证施工的关键技术设备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靠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

虽然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产业规模、产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建筑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单项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建筑技术的水平还比较低,建筑业作为传统的劳务密集型产业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建筑工程领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推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建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的唯一的途径就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将科学的管理和大量技术上先进、质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

1、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供,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也相应得到了相当成熟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更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目前建设部重点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包括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2、施工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2.1防水施工技

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防排并用、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

对于屋面防水,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

对于外墙防水,宜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即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砼砌块墙体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20%的108胶水,再掺以 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不得随浇随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10±2m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砼过梁。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对于大体积混凝上施工中,大体积混凝上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包括混凝土收缩裂)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根据具体情况和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是整浇或分段浇筑。然后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数量。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土泵浇筑或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浇筑混凝土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上浇筑温度不宜超过。

大体积混凝上分段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上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压,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在冬期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抹压密实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再覆盖保温材料(岩棉被、草帘等)。非冬期施工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也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表面四周筑堤,灌水20-30cm深,进行养护。并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

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的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

2.3 钢筋连接施工

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宜控制。如遇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略超过些也是符合要求的。受压区则不限制,否则就?ldquo;判罚尺度过严“。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受拉钢筋梁、板、墙类不宜大,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受拉钢筋不应大于50%,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因此梁中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是一个底线,不应越过,其他构件则可以放宽,但必须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如般柱子钢筋(特别是构造柱),也可设置一个搭接头,这将方便于施工。

目前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出现了,即直螺纹接头连接;直螺纹接头连接分别三种不同的形式。

对于钢筋直螺纹连接,在具体施工中标准接头的连接时,首先把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使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超1个完整扣,连接即告完成。加长丝头型接头:先将锁紧螺母及标准套筒按顺序全部拧在加长丝头钢筋一,将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靠紧,再将套筒拧回到标准丝头,并用板手拧紧,再将销紧螺母与标准套筒拧紧锁定,连接即告完成。 对于接头检验时,当接头连接完成,由质检人员分批检验。按如下方式进行检验: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加长螺纹除外),每300个接头为一,每批抽验一,要求钢筋连接质100%合格。

2.4屋面施工.

屋面施工主要环节应该属于屋面的防水施工,通常采用传统的防水卷材,包括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三个系列。防水卷材的主导品种是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新技、应用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from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the rebar connection, roofing construction, emery, wear resistant floors and other several common construction aspects, new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in one of the appl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certain point of view.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new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建筑行业中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开拓市场站稳脚跟,谋求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增强企业实力,保证施工的关键技术设备紧跟国际发展趋势,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靠增加科技含量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最佳效益。

1、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供,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也相应得到了相当成熟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更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目前建设部重点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包括深基坑支护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钢结构技术、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技术、企业的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2、施工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2.1防水施工技

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防排并用、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

对于屋面防水,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

对于外墙防水,宜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即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砼砌块墙体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20%的108胶水,再掺以 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不得随浇随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10±2m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砼过梁。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3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对于大体积混凝上施工中,大体积混凝上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包括混凝土收缩裂)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根据具体情况和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是整浇或分段浇筑。然后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数量。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土泵浇筑或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浇筑混凝土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上浇筑温度不宜超过。

大体积混凝上分段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上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压,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在冬期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抹压密实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再覆盖保温材料(岩棉被、草帘等)。非冬期施工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也可在混凝土终凝后在其上表面四周筑堤,灌水20-30cm深,进行养护。并定期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

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的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

2.3 钢筋连接施工

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宜控制。如遇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略超过些也是符合要求的。受压区则不限制,否则就?ldquo;判罚尺度过严“。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受拉钢筋梁、板、墙类不宜大,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受拉钢筋不应大于50%,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因此梁中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是一个底线,不应越过,其他构件则可以放宽,但必须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如般柱子钢筋(特别是构造柱),也可设置一个搭接头,这将方便于施工。

目前一种新型的钢筋连接方式出现了,即直螺纹接头连接;直螺纹接头连接分别三种不同的形式。

对于钢筋直螺纹连接,在具体施工中标准接头的连接时,首先把装好连接套筒的一端钢筋拧到被连接钢筋,使套筒外露的丝扣不超1个完整扣,连接即告完成。加长丝头型接头:先将锁紧螺母及标准套筒按顺序全部拧在加长丝头钢筋一,将待接钢筋的标准丝头靠紧,再将套筒拧回到标准丝头,并用板手拧紧,再将销紧螺母与标准套筒拧紧锁定,连接即告完成。

对于接头检验时,当接头连接完成,由质检人员分批检验。按如下方式进行检验:目测接头两端外露螺纹长度相等,且不超过一个完整丝(加长螺纹除外),每300个接头为一,每批抽验一,要求钢筋连接质100%合格。

2.4屋面施工.

屋面施工主要环节应该属于屋面的防水施工,通常采用传统的防水卷材,包括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三个系列。防水卷材的主导品种是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防水卷材

3、结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要勇于创新,大胆应用,并结合现代化科学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生产中不断取得好成绩。同时,为不断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加大建筑业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的力度,对建筑业新技术内容也应加以调整和补充,不断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崔京浩,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2

[3]江正荣,建筑工程师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