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酒店管理专业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酒店管理专业分析范文1
关键词:酒店管理;教育针对性;教师素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这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目前,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服务产业得到了不断完善,游客对旅游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伴随现代旅游接待的需求,酒店服务的重要性更加突显。从整个规模发展趋势来看,酒店服务业的就业前景是相当广阔的。但是,与之相矛盾的是,近年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招生规模却呈下跌趋势,且当中有不少学生表示毕业后不愿意从事酒店行业。同时,此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且酒店原有的员工队伍中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导致人才缺口越来越大。这些现象暴露出员工的职业认同感缺乏,毕业生的就业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同时,高职教育问题丛生,矛盾凸现,有的教师得过且过,有的学生无所事事,有的学校苟且度日。一方面,一些教师授课倾向于因循守旧,职业倦怠情绪明显;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厌学情绪浓重,只想混个文凭。酒店管理专业要想做到五个对接,必须积极考虑如何培养符合要求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酒店从业人员的生力军,学校教育要注重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使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实现新入职毕业生能够迅速融入酒店的员工队伍,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以,只有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才能激发学生的就业热情。对于酒店而言,顾客所得到的服务质量才有保障,员工队伍的稳定也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作为提升专业教育水平的前提,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能力水平决定了教育的成败优劣。所以,提高教师的内涵素养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提升教师的内涵素养呢,通过近期接受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应做一个真正称职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师
马克斯•范梅南有一段关于教育的文字描述:我们为一个孩子擦鼻涕时,如果是别人的孩子,我们更多的感觉是在擦鼻涕,而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我们则感觉在擦孩子。透过这段文字,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对于同一对象和同一事件,基于不同的认知而形成迥异的心理感受,其行为方式和结果也会明显不同。精于教学敏感的教师,就能保持一颗“擦鼻涕如同感觉在擦孩子”的心,在教学时长袖善舞,灵活把握分寸,建构有效课堂。什么是教学?教学是实现共同意义的学习,也就是教学者和学习者都能理解的共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学必须独立完成,教学者只是传达授课主题的相关概念,并解释这些概念的使用,但学习者必须自己要学懂。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内容主要以企业为了维持近期生存而需要的技能为主导,教学方法多采用灌输式方法,学生被动接受,其独立思考能力未能得到重视与发掘,这些教学技巧和方法早已过时。从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者技术上常常是合格的,但在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方面却不合格(ColucciL.A.andMichaelJ.Flannery,1983)。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各种各样体验教育的出现以及技术革新,要求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视为一种高度组织化的、以行为技能为目标的过程,一种充满个性和影响力的过程。通过国培班的学习,对《酒店管理》专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作为一名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师,对于本专业的法律法规、发展动态,前沿信息的学习和认知,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至关重要。这些知识使得教育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教师的内涵素养的提升更是教育教学具有针对性的前提。
1.1教师应对国家政策法规的现状及制定历程有足够全面的认识
中国旅游产业、世界旅游产业、旅游业发展史、休闲时代与大旅游时代的特点,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实际案例的掌握是信息时代一名《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必备的能力。经济进入平稳发展期之后,国内高端星级酒店面临挑战。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酒店必须考虑如何转型的问题。酒店管理教育随着市场的变革,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教学内容。而这些调整过程,需要教师了解和掌握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并具有未来眼光。
1.2教师应对酒店行业的行业性质,行业特点,各种常见情况有全面的认识
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思考如何结合线上线下的宣传和经营来促进业务发展。从业者应对旅游酒店突发事件及棘手的问题有预判意识和解决智慧。通过深度解读旅游政策与法规,在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贯彻。旅游主要要素从过去六要素,即:行、住、食、游、购、娱,增到吃、厕、住、行、游、购、娱、文、尚、养、学、闲、情、奇等14要素。根据国务院最新的旅游要素为参考,我们不仅需要在实际接待中对每一个要素加强细化服务,而且要在学校教育中强调对最新动态的了解和加强相关服务。教师应对旅游行业的人力资源需求有前瞻性的认识。教师应对旅游及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具有详细系统的认识并分析其内在原因。对于酒店行业人力资源瓶颈问题,有必要考虑开设有针对性的专门课程(例如:根据不同就业目标酒店实际使用的客房管理系统来确定学校信息系统课程的设计等),努力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与对接,分析酒店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关对策等解决方法。
1.3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职业礼仪素养和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应不断学习,开阔眼界,储存知识。教师要了解海阔天空的大自然、包罗万象的大社会,兼涉文理史地,自然人文,视野必须涵盖古今中外,包括天文地理,人情风物以及食、住、行、游、购整个第三产业的所有领域。为别人准备一杯水,自己必备一桶水,只有教师的综合素养修炼好了,才能够教育好学生。作为教师应扮演好教师的角色,教师要符合角色期待。教师应从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礼貌礼节、知识传播等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各种知识,把自己打造成为有素养、有知识、有人格魅力的偶像型教师。教师应思考《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创新发展问题。同时,对酒店管理招生、培养情况需要有全面了解,从而明确教学目标,明晰教师定位。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要求,积极思考创新教育思路。教师应努力与学生完成互动式教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思考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及如何进行讲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提问和互动。课程组织中基于问题的学习很具有启发性,如:先对课程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自主学习找出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将快乐学习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2了解行业需求,使学校的教育与企业的需求相对接
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间的矛盾,要求我们基于工作过程设置课程,突出专业建设的特点和优势。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能体现工作过程的各项要素,并反映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学生在这种教学中能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能借此获得工作过程知识,而不仅仅是操作技能。对于我们以就业为导向,突出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特点和优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酒店管理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酒店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但其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仍以学问为导向,因而在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导致行业对人才的需要出现严重脱节,培养的学生不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学校教育离不开行业的需求,脱离行业,教育就无法立足。因此了解酒店最新发展信息及人才的需求,设备技术的更新情况,从而调整学校的课程教育,量身定做,符合市场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现代酒店常用的软件有:OPERA、FIDELIO、罗盘、西软、中软、千里马、泰能等。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应是学生必备的能力。所以,在学校的相关课程中这些软件的操作,训练环节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学校的知识才能与企业的需求有效对接。另外,目前不少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训课教学都采用讲授法和操作示范法,一般都是“教师讲解知识、技能操作要领教师演示服务技能学生观察、模仿、练习操作教师指导纠错”的固定模式。这种模式是实训教学必不可少的,但是只采用这种单一的模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机械地练习技能操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为例: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就业面向当地五星级酒店的各工作岗位。即:内蒙古新城宾馆、锦江国际大酒店,喜来登酒店等。针对内蒙古的五星级酒店订单培养,不仅需要掌握内蒙古的人文基本信息,掌握当地少数民族的习俗特点,而且,运营模式的学习和管理软件的操作也是非常重要。同时,根据不同酒店的性质和企业文化掌握各个酒店的相应操作习惯,加强针对性知识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新城宾馆以政府接待为主要特色的国宾馆,所以对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素质有较为严谨的要求;锦江国际酒店与喜来登酒店的企业文化较浓,管理灵活,喜来登外宾较多,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好的民俗,宗教文化素养和较高的外语的水平。
3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重视综合素质及实践教学的环节
对于从业者来说专业知识的学习,业务的熟练程度很重要。但同时职业道德、服务意识、人文修养也非常重要,甚至高于技能水平要求。每一个酒店的实际情况有所差异,酒店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各有不同,多数学生顶岗实习后只是餐饮技能、客房技能更加熟练,基本实现酒店理论与实践的局部结合。顶岗实习学生更多反映一个问题,仅在一个岗位实习,实习后发现对与酒店整体管理观念并没有清晰概念,如主管、经理他们的实际工作只能在书本上体现。实习酒店里管理概念比较模糊,酒店管理岗位工作情况如何、酒店内部之间的协调如何操作、酒店管理者如何控制酒店服务质量和控制酒店成本等,学生期待的一些基本问题,即酒店实际管理与学生理论管理没有实现大方面结合,导致学生对于酒店的局部印象,包括一些酒店内部管理问题如老员工的恶习、分配不公平等现象,直接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改行,酒店专业的人才流失。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十分重要。酒店业要求管理人员由端盘子的服务员做起的通则,可能使得大学生们一下子无法看清自己未来的发展机会。据此,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深入的再认识,明白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并对自己的所长及所短有个客观的认识,然后才能进行细致的职业规划。告诉他们酒店的一般晋升制度和路线,同时结合酒店对大学生的要求及其个人特长和能力,设计他们的职业发展道路。学校不妨在开发学生智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改进他们待人处事的能力,使他们的心智得到磨炼,正确面对挫折,把逃避不利的境地转化为勇于克服面临的困境。学生如果能够理性地自我分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投身到酒店这样一个几十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行业中,事实上是大有可为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引导,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结识万人友。学生的学习阶段,正处于身心、智能和品德的发展过程中。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不断学习,加强品格,陶冶情操,追求人格的完善。同时,结合案例,讲授如何提升从业者自身价值,注重加强人文修养的修炼。在工作中除了业务熟练之外更重要是职业道德水平,即如何做人。所谓先做人,后做事。从业者应热爱自己的岗位,热情主动地为顾客服务。除此之外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行业中普遍反馈的建议。通过课内课外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参加各种技能比赛,参观,走访或暑期社会实践的方式帮助从业者开阔眼界,熟悉业务,熟练实操,为胜任本职工作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景韵.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课堂教学敏感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4.
[2]廖文娟.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对策研究[J].轻工科技,2013,(03):121-122.
[3]黄玉理.运用新技巧和新方法提高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9):93-96.
[4]刘佩.浅谈酒店管理专业如何进行“任务”教学改革[J].企业导报,2012,(01):177-178.
[5]白利芳.浅议如何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训-以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实训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194-195.
[6]焦艳芬,肖延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岗位实习调查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02):115-117.
酒店管理专业分析范文2
“角色”一词原本是戏剧中的专门术语,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社会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特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实习生从学校来到酒店实习,从单一的“学生”角色变成双重身份的“学生兼酒店实习生”角色。身份的不同,责任的承担,角色转变中的各类冲突,心理压力不断增大,这些现象是实习生刚踏入职场的一种必然出现的现象。但是实习生普遍存在从“学生”向“酒店员工”这一角色转变的困难,不能很好的适应新角色的转变。
一、酒店实习生角色转换中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一)因理想与现实差距而产生的角色距离
角色距离就是一个人自身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在调查过程中,随机对三亚学院2012届酒店管理专业的王同学进行简短的访谈。王同学是一个外向、开朗、喜欢与人打交道的同学。实习的工作岗位是餐吧,每天主要做的工作是出品酒水及兼传菜。对于工作的挑战性和吸引力,王同学是这样的回答的。“工作没有难度和挑战性,只是一些简单反复的工作内容,而且缺少专业性的东西。与课堂里的专业知识相差很远。如果是一份涉及专业知识并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会让人很专注和投入。其实我更想去前厅的接待部门,想通过与客人的接触更多的去观察其消费动机。这样就可以把专业和实践相结合,而且有挑战性的工作让人很有成就感,也很有吸引力”。王同学的英文水平流利,期望在前台实习,但由于身高不足,形象欠佳,所以最后选择餐吧的岗位。从理论的角度来说,王同学符合“进入角色”的条件,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其对角色的期待为前厅部门的前台接待,而现实中的实际角色为餐吧服务员,并且将其工作归结为简单的反复重复工作,失去了对实习岗位的角色认知,认知的欠缺导致无法很好的本次实习的定位,距离感也应运而生,同时滋生出对自身角色的低认同度。在实习岗位安排中,65%实习生的个人兴趣会被考虑但最终还是以酒店需要而定实习岗位。个人的角色期待与实际扮演角色的差距,导致了低的角色认同。
(二)因酒店工作本身性质产生的角色压力
1、酒店工作是非常繁琐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顾客需求的多样性、无节假日,在旺季的时候这种现象更突出。调查表明19%的实习生认为酒店工作压力非常大,让他们喘不过气,59%的实习生认为压力大,仅有4%的实习生认为没有压力,可以轻松面对工作。实习生在酒店工作超时的现象较为严重,在被调查的实习者中,每天工作超时的有31.92%,经常工作超时的有31.11%,有时工作超时的有25.53%,偶尔工作超时的有10.63%,从未工作超时的有2.13%。从数据中可知,实习生每天工作的强度非常大,承受的角色压力变大了,角色扮演的困难也随之增大了。实习生一下子适应和接受不了这样的工作强度,心里留下阴影,造成大多数人毕业后不愿继续留在酒店行业。调查数据显示,24.43%的实习生毕业后不会选择酒店这个行业,更不愿在酒店一线部门工作。原因是酒店行业工作时间太长,经常加班,工作量大,导致角色压力变大,而角色压力变大,也会加剧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感的产生。
2、实习生不仅需要提供体力劳动,而且需要提供情感性劳动,即通过情感管理,抑制某种或伪装某种情感,形成他人可观察到的面部表情或者肢体语言来影响顾客的感受。服务质量如何,客人是否满意都取决于服务人员的服务。人毕竟不是机器,有时会出现身体不适或心情不佳,那么服务质量肯定会下降。在对李同学的访谈中,李同学说“我是在宴会实习的,如果身体不适或心情不好时可以申请到后台去帮忙,不用面客服务。如果情况不严重的就调整一下,继续”。从调查中可知,一般情况下,服务人员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努力表现顾客需要的情感,压抑自己的个人情绪。为此面临着情感压力,这是构成角色负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因认知和定位的偏差而角色模糊
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都不止一个,扮演的角色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角色间经常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角色模糊即是个人无法获得清晰的角色期望,个人对行为结果了解不明确,缺乏预测能力,以致于无法获得清晰的角色期望,或者出现的期望不一致的情况。访谈中,被访者李同学表示,对于上司的具体工作要求感到不明确,最清楚的一点就是上司要求工作中不要出差错。因为李同学实习的单位比较特殊,是军队的疗养院,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同其他酒店不一样。李同学在一次服务中,因为上茶的顺序弄错了,因此经理在第二天的早会上批评和强调此类错误。上茶前先了解在座客人的职位,先给职位最大的客人先上茶,然后顺/逆时针依次上茶。如果实习生都不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那么工作中如何保证不出差错。调查发现,在被访者中有超过55%的实习生对于管理者的具体工作感到模糊不清,同时也不太清楚自己的工作岗位具体是做什么的。也许是实习生没有正确理解管理者的意思,又或者是管理者在传递信息时不够准确。为此,管理者应该在实习生正式上岗前针对其日后所做的工作给予一个正确的充分的讲解和细化,让实习生明确知道管理者对其自身的工作要求,以及今后的工作如何开展,确保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那么实习生作为新员工,作为下属,应该要多学多问,遇见问题可以请教同事或上司,和同事上司之间多交流多沟通,了解上司和同事的想法,也让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然后慢慢进入角色,适应工作生活环境,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四)因挫折感和失衡感而产生的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或与角色期望相矛盾,而出现的心理上的行为上的不适应和不协调状态。63%实习生在实习前期望的实习岗位和在实习时所在的岗位不一致,这就产生了角色扮演和心里角色冲突。72%实习生比较期望自己的实习岗位能在前台或者二线部门的岗位,为今后毕业的职业发展做个铺垫。但是仅有少部分人能实现这样的期望。作为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们觉得应该做管理者,接受不了从最基层的服务工作做起。除此之外,作为酒店的新员工,有34.04%会受到老员工和其他实习生排挤,酒店出现排外现象。实习生在上级和同事之间也会产生矛盾冲突,导致实习生缺乏对酒店安全感和认同感,打击其工作积极性。不仅如此,实习生的工资待遇较正式相比差一倍之多,而工作分配上却和正式员工一样,甚至有时做的更多。这诸多不平等待遇造成实习生心里不平衡,引发实习生与酒店之间的角色冲突。
二、角色转换现实困境
角色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避免的,不能完全消除这样的问题,只能减少问题产生的不良影响。对于角色问题产生的原因,实际上可分为学校,酒店,实习生、家庭教育这方四面,可从以上四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并采取措施来减少角色转换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不良影响。
三、促进角色转换培养建议
(一)学校方面
专业教学中强化酒店职业意识。充分利用课堂教育对学生进行意识、能力、心理及态度的培养。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例如职涯规划讲座、邀请企业人士演讲或校外参访相关产业。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在实习前就对酒店行业的现况有所了解,也可降低资讯不对称中的失误与挫折感。
(二)酒店方面
对实习生实行人本管理。酒店要关注员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关爱员工突出人的地位,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习岗位根据个人特点、特长、意向及综合能力安排。提高员工福利,建立有效的“物质+精神”结合的激励机制。制定“1带1”老员工带新员工实习计划。酒店加强与实习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实习生的想法。区别对待实习生。
(三)学生方面
明确方向,加强自身职业规划,提前做好角色转换准备。利用假期时间在社会上实践,提前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实习生做铺垫。正确对待挫折,积极接纳自我。树立职业意识。提升自身能力。
(四)家庭方面
酒店管理专业分析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酒店管理
近年来,中国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尤其是酒店高级管理人才。而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在酒店行业就业的人很少,即便是从事酒店管理专业也只不过将该行业作为他职业生涯中的跳板,为什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学校学习4年,走向社会却不从事这样的行业呢?我们针对现状又应该如何改变呢?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计和教材的选用不够严谨
从课程的设计和教材的选用来看,课程的种类繁杂,很多课程的开设,不是取决于能力的需要,而是取决于现有教材的状况。再加上所选定的教材只是介绍的课程泛泛的东西,很难讲深讲透,所以既符合自己院校要求,又符合行业地域要求的专业书籍很难找到。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框架体系不统一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开发由于受到教师和教材的限制,很难达到很高的职业水准。每个学校都关起门来自己搞教学计划、 自己设计课程、 自己指定考核标准,看似都取得了相当的专业开发的成果,实际上学生走出校园以后用人单位的反应是:学生动手能力差;学生的直接反馈是:所学与行业严重脱节。酒店管理专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差距明显。
(三)教师是制约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现阶段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大部分实际从业经验缺乏,事业心较差。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很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这样的模式,很少教师参加过相应的专业实习,即便是有也是基层实习,而未介入到管理层面,让他们来教给学生酒店管理方面的内容也只能是流于表面,不能挖掘深层次的东西出来。
另一方面,从事酒店管理的人才学历普遍偏低,许多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酒店管理人才,由于学历因素的制约,很难有机会到高职院校任教。
(四)偏重学历教育,忽视岗位技能培养,实践环节薄弱
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查等方面依然沿袭传统本科院校的做法,重课堂教学,轻实践环节。同时也很少有教师自己编写相关的内容,一是由于他们自身水平所限;二是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将自己大部分精力花费在一个杜撰的项目和内容上。另外就是学校的实习基地建设还有待提高和进一步丰富。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设想
基于这样的现状,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不得不改,怎样改培养出来的酒店管理人才能够与社会接轨呢?
(一)优化课程,实行“宽基础,活模块,多方向,人本位”的课程设置结构新模式
“宽基础”是指着眼于未来,让学生在从事相关工作时有较宽的知识面。当然这得有一个前提条件我们得在保证专业课的基础上拓宽他的知识面。当然酒店专业的专业课及技能课在开设之前要充分进行社会调研,并按照酒店管理行业发展的需要来开设;“活模块”是指适应职业群的需要而设计的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以专业技能为主,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所以高职院校在开设课程时,可以采取模块的形式,根据学生及酒店未来发展趋势来自由选择,可以变换;“多方向”课程设计及开设要考虑学生兴趣所在,根据其兴趣在大一将学生所要学习的所有专业课程全部开设完毕,后两年就要根据学生兴趣不同来选择不同方向的课程来学习;“人本位”是指课程的开设要以完善学生的个体人格为导向。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高职院校的课程就得有自己的校本教材。
(二)做好专业剖析,编制教学计划
由于现阶段出现了专业人才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基于此种原因我们在编写该专业的教学计划时一定得符合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剖析酒店专业人才所需的基本能力,并将实现该种能力所对应的课程罗列出来,再根据“宽基础”的课程设置要求编写合理的教学计划及人才培养体系。
(三)加强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培训,提高该专业教师综合素质
现在多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教学水平差、专业技能不高,所以各院校需要加强该专业教师的培训。
同时高职院校应通过有效途径,把教师输送到一流的酒店实地兼职,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对行业的认知、解决学生的应用能力薄弱等问题。而且我们高职院校还应该严格教师准入制度,若有可能尽量招聘既有学历又具有本行业的工作经验的人员到高职院校任教。
(四)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
酒店管理专业操作性较强,必须通过多种教学媒体,以实训、现场教学的形式加以演示。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团队合作,实行学生自评、小组考评和教师评价三方相结合的考评体制。
(五)加强与跨国连锁酒店集团的合作,保高质量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酒店管理专业分析范文4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随着酒店行业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竞争的不断加剧,酒店企业对于从事酒店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不符、专业课程设置未能与时俱进、课程讲授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校酒店管理专业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了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近年对酒店企业的调研,确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为:面向现代酒店,为适应酒店、会所等企业的前厅、餐饮、客房等岗位需要,熟练掌握酒店服务及岗位群工作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项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应用能力、能从事酒店服务与基层管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就业单位包括高星级商务酒店、高级度假酒店、高档连锁餐饮企业、豪华游轮、高级会所等,主要岗位有前台接待员、餐饮部服务员、客房部服务员、销售部营销员、调酒员、部门行政人员,以及各部门主管或经理等。
2构建课程体系
由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和酒店企业技术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组成专业课程开发设计小组,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根据就业岗位群的任职能力要求,通过详细深入地研讨论证,进行了课程体系构建,如图1。本课程体系由公共课、专业课和拓展课组成。公共课程立足于为学生打基础;专业课主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展课主要是业务领域的拓展、自主创业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3确定主要课程学习情境
课程构建完后,选取了5个工作任务和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使酒店各岗位的工作过程包含在任务训练中。如表1所示。
4确定核心课程
根据学习情境,确定5门课程为核心课程,并为每门课程编制课程标准,开展科学有序的教学。
4.1酒店管理概论
包括饭店管理的一般理论、饭店各主要部门的管理常识及相应的服务操作技能。它对学生从事饭店管理与服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2酒店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
主要包括前厅部的工作任务、前厅工作人员的素质、前厅部的组织机构、前厅各岗位职责、客房预订业务管理、接待业务管理、礼宾行李业务、总机业务。本课程注重知识性,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另一方面也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4.3餐饮服务与管理
主要包括餐饮服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及餐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餐饮管理目标、餐饮业的发展趋势;餐厅服务技能、宴会服务等;菜单设计、厨房管理、原料管理、餐饮成本管理、餐饮营销等。同时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4.4酒店职业英语
本课程培养学生在酒店情景下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主要包括客房预订、登记入住、应接服务、叫早服务、外汇兑换、处理投诉、问讯处、结账等;客房服务、迎客入住、介绍宾馆设施、客房清洁、洗衣服务、处理设施故障、迷你吧、换房、紧急情况处理以及其它客房服务;餐位预订、迎客、点菜、处理投诉、客房送餐服务、席间服务、西餐付账等。
4.5酒店营销实务
本课程主要讲授酒店市场营销观念、酒店市场营销环境分析、酒店市场调查与预测、酒店消费者行为、酒店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的选择、酒店市场营销战略(4ps)、酒店销售渠道策略、定价管理、酒店促销策略等。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酒店市场营销知识、技巧和策略,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熟悉旅游酒店行业的营销管理规则打下基础。
5实施教学改革
5.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在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才能胜任教学。因此,必须要求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深入酒店挂职锻炼,真正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同时聘请富有经验的酒店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
5.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应包括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室。校内实训室包括前厅实训室、饭店客房实训室、饭店餐饮实训室和形体训练房等,最好按照星级酒店的标准来建设和完善,既能为学生提供实景训练,又能为酒店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校外实训基地应与国内外知名酒店合作,为学生提供规范的实训和实习基地。目前,我校已与东莞帝豪花园酒店、江恒盛国际大酒店、武汉新港国际大酒店等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训和实习基地。
5.3革新教学方法
传统填鸭式的理论教学已不能满足就业市场对于学生高技能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例如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做学合一,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酒店管理专业分析范文5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酒店需求;差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221-03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如此。根据近年的统计结果,在全国的高等院校当中,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达到一半,占整个高等院校的半壁江山。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和学生数量在飞速增长,但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并没有像其规模增长那么突出,并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难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和酒店行业的发展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人才与酒店实际需求差异分析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人才与酒店实际需求差异总的来说,就是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无法达到酒店行业实际用工标准,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酒店行业各岗位,达不到企业、学校、学生都认同的效果,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种。
1.学生缺乏酒店行业认同感。学生对酒店行业的认同度不高,在心里看不起从事酒店行业的工作者,实习或毕业后不愿从事酒店行业的工作,就算在从事酒店行业的工作,也没有想真心把工作做好,只是把该工作临时作为一个替代选择,这在目前学生群体中,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2.学生无法承受酒店工作强度。酒店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之中的旅游接待业,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为人服务,属于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且劳动工作强度非常大,上下班时间不固定,加班的情况非常普遍,受到的精神和身体压力都比较大,学生无法适应。
3.学生无法坦然面对客人。我们都知道酒店的客人,特别是高星级的客人,一般非富即贵,我们的学生在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很容易对此产生抵触逆反心理,从而抵触酒店工作,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4.学生职业素质达不到酒店要求。(1)职业道德低下。学生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很大一部分不懂职业道德,不讲职业道德,缺乏基本的职业规范,让用人单位不满,使学校尴尬。(2)行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生行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在很多情况下,学校教育已经涉及的内容,学生无法表现和发挥出来,不能体现一个受过大专层次教育的学生应有的水平,用人单位对此感到不解和疑惑。(3)专业技能不够娴熟。不管你受到何等程度的教育,从事酒店行业必须从基层开始做起,也就是从生产一线开始做起,所以相关的专业技能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明显不够娴熟,无法做到直接上岗。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人才与酒店实际需求差异产生的原因
针对以上出现的种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人才与酒店实际需求的差异,我们逐一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社会传统偏见,造成学生无法认同酒店行业。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曾对各行各业的社会认可度进行排序,于是形成了传统的“士、农、工、商”这种职业贵贱划分。到当今,这种职业贵贱的区分虽然有了一些改变,但是对于某些行业,仍然得不到社会普遍认可,而酒店行业首当其冲,被认为是伺候人的行业,是下三流的行业。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我们的学生的思想无疑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其今后的就业和择业。
2.生活条件改善,造成学生丧失吃苦耐劳的精神。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再加上我国特有的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独生子女的增多,使我们的子女在一个非常优越的环境中长大,他们除了读书之外,几乎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参加体力劳动更是少之又少。可想而知,在这种优越环境下长大成年的孩子,如何面对工作中的辛苦、劳累和压力。
3.学校培养不当,造成学生职业素质不高。学校培养不当,体现在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首先,对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我认为,学校做的是不够的,欠缺的。学校在学生的管理方面,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是“超人性的”(松懈的,放任的)。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有很多高校形同虚设或者没有重点关注。举例来说,中餐摆台的能力和宴会台型设计能力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哪一个更重要?有些老师可能就选择了前者,这其实是有悖于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来看,造成了我们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不高,不受企业欢迎。
三、减小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人才与酒店实际需求差异的途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归根结底应该是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学生,我们无法做到让用人单位百分百满意,但缩短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人才与酒店实际需求差距是可行的,意味着我们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否合格并不断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学生满意度。因此学校和企业必须相互学习,同时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家庭等主体的作用,形成“政府引导、行业参与、校企合作、家庭介入”的优势互补的综合人才培养模式。
1.政府引导。政府优势在于其政策和舆论导向在我国能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政府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能发挥重大影响。特别是当旅游酒店业成为一个地方的支柱性产业的时候,政府更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以海南为例,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必定需要大量的国际化旅游人才,这些人才不能只靠引进,同样需要海南本地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同时能否培养优秀旅游人才本身也是衡量一个地方旅游业是否发达的指标。那么如何培养本地的国际化旅游人才,可以从加大教育投入、降低旅游企业税收、提高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待遇、推行职业资格制度、表彰优秀旅游从业人员等方面给予政府支持和引导。我相信这对于我们培养优秀酒店管理人才有重大帮助。
2.行业参与。这里的行业主要指行业协会,行业协会的优势在于其对整个行业动态的把握,包括行业发展状况、人才供需情况、行业待遇发展情况,未来发展情况预测,这些信息对于学校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人才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需要行业参与进来,共同担负起为行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当然,这应该是行业协会最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
3.校企合作。酒店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是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在酒店人才培养方面,酒店和学校各有优势和劣势,且面临不同的机遇和威胁。酒店的优势恰是学校的弱势,酒店的威胁在于其产品是有价值体现的服务或消费品,酒店关注的最重要的目标是经营业绩,会导致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得不到重视和发展,出现较高的员工流失率,从而影响酒店的运营。基于此,学校和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双方资源、深入合作,达到优势互补,抓住机遇,应对外来威胁。(1)学校应该吸取酒店员工管理优势。企业的人员管理相对于学校来说,是规范而高效的。职业教育就应该体现其职业性,因此在学生管理方面可以吸取酒店员工管理的优势,规范学生的管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2)学校教师教学应该学习酒店员工培训优势。学校教师教学模式、方式方法相对僵化而陈旧,在这方面,教师也应该汲取酒店在进行员工培训时的教学方式的优势,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案例的选择、作业安排、课堂布置等,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效果。(3)学校应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对于酒店行业来讲,学生技能掌握的重要性并不像其他行业那么明显,但是作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技能的学习是职业教育的一大重要内容,而且每个从事酒店行业人员,都需要从基层的一线员工开始做起。所以,学校有必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当然,这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酒店在这方面的优势,实施共同教学,但需要校企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运作机制。(4)酒店应该同时关注学生职业发展。对于一个酒店来说,经营业绩当然是最重要的,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只有有了优秀的员工才会有好的业绩。在这方面,酒店应该向学校学习,学校把学生作为产品,酒店也应该把员工作为产品之一,关心员工及其发展,提高员工待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高的员工流失率所带来的威胁。
4.家庭介入。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尤其是在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等意识形成方面,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这些意识其实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已经基本成型,所以好的家庭教育引导,对形成子女正确的意识观念至关重要。
四、结语
只有政府、行业、学校和企业充分利用资源,政府和行业加强对学校和企业的引导、支持和宣传,学校和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才能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学生对酒店行业的认知,正确认识酒店行业的发展前景,才能培养既愿意又能够从事酒店行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满足酒店的人才需求,最终形成学校和酒店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良性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韩鹏.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以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1,(10).
[2]段金梅.珠三角地区酒店人才需求现状与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9).
酒店管理专业分析范文6
关键词: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2-02
为酒店行业输送高质量实用型专门人才这一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酒店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决定了顶岗教学实习成为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校内组织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实践教学环节,至少半年的时间在酒店进行教学顶岗实习,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索质、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但是,到酒店实习的学生必须暂时离开学校进入社会,这往往导致许多问题的凸显,影响了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对于这样的状况,只有在学生、学校、酒店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保证顺利完成专业实习,实现学校的教学目的,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的问题分析。①对实习的性质和目的理解有误,学生没有认识到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掌握服务技巧、培养服务意识以及积累服务经验的必经环节,而简单地将实习理解为完成学校任务或者到酒店实习就是参加工作,因此对实习津贴的多少非常介意,排斥到津贴不高的酒店实习,出现敷衍工作或者抵触情绪等问题。②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认识存在误差,许多学生怕苦怕累怕脏,不愿意去做铺床、洗马桶等基层服务工作,没有从本质上认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酒店高层管理者,必须要有基层服务工作的经历。只有胜任了基层的工作,才能提高服务技能、操作技能,积累服务经验,为以后从事酒店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的学生认为酒店工作从事的应该是轻松的管理工作,而无法接受需要从一线的基层服务岗位做起的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降低了学生对酒店工作的认同感,从而产生实习只是完成教学任务,拿学分毕业的消极思想。③心态未及时调整。学生到酒店实多被分配在客房部、餐饮部等部门从事一线工作,工作辛苦,报酬不高。与受教育程度比自己低,但职位或工资却比自己高的酒店正式员工相比,实习生通常会认为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不对等,甚至认为自己是酒店的廉价劳动力而对实习产生抵触情绪。④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现在的大学生多是“90后”,没吃过苦受过累,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弱,涉世之初,实习生往往很难在短时间里转换角色,在新环境中不能形成迅速适应新环境的心理机制,面对酒店快捷高效的工作节奏,不容易产生归属感,易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形。
2.酒店方面的问题分析。①缺乏系统培训和晋升机制,影响实习生对酒店的认同感,出于节约培训成本的考虑,很多酒店并不重视对实习生的职业培养,只是简单地作为短期的劳动力使用。实习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激励,这些都会让实习生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和前途,从而出现对酒店的认同感低,以至于消极怠工等情况。②岗位分配不尽合理,基本不提供轮岗,通常整个实习期学生始终是在一个岗位进行实习,这就无法满足学生想要多接触一些岗位,加深对酒店行业了解的需要。另外,岗位基本是按照酒店人力资源需求来设置,不会太考虑学生自身的意愿,这样很可能造成实习生工作积极性不高,实习情绪低落的局面。③酒店方缺乏与实习生的有效沟通以及情绪管理,作为企业,酒店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接收实习生多是出于节约员工成本,降低用人风险等原因,因此酒店通常将实习生等同于正式员工来管理,而忽略了对实习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性能力的培训,缺乏与实习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得实习生工作中积累的一些负面情绪无法得到及时调节。
3.学校方面的问题分析。①对学生实习前的教育不够重视,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学校在平时的教育中应加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专业认识教育则应该贯穿平时教育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从一进校就有一个正确的理念: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需要有较强实际操作性经验的行业,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高层酒店管理者,必须从服务员做起。另外,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因此,在以自我管理为主的实习期间,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尤其重要。学校要提前对学生进行相关提醒和警示,避免工作和生活中出现任何安全事故。②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尽管学校对实习生的教学实践非常关注,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实习培训、全面的跟踪辅导,没有配备专业指导老师的实习管理机构,因此只能粗放管理,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学生及时解决业务上的问题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③缺乏系统的实习效果考评体系。顶岗实习缺乏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考核方式多采用学生交一份实习报告和酒店出具一份实习鉴定,而酒店给学生的实习鉴定内容大同小异,这样单一的考评方式不能真正体现实习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表现,对学生没有很强的约束力和激励作用,从而无法督促学生认识到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优化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的对策
1.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现在很多学生怕苦怕累,不愿从基层做起。学校在平时的教育中就必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心态,摒弃对酒店管理专业错误或有偏见的看法,认识到不精通业务的人做不好酒店管理,将自己定位为有娴熟的专业技能、高超的服务技巧、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一定管理能力的酒店专业人才,而不是只有理论知识的后备管理人员。
2.加强实习考核评定管理。实习成绩是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参考依据。学校应制订科学的实习考核体系才能激励和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实习。这个考核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酒店对实习生的综合评价,指导老师对实习生的评价,对实习生撰写的实习报告的评价。结合学生的表现给出客观合理的实习成绩。只有以完善的实习考评体系作为支撑,才能保证实习生达到专业实习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3.酒店与学校应建立深层次合作,加强沟通。酒店应注重与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对实习生多进行企业文化、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培训,给予他们更多的激励和肯定,及时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对酒店专业的认同和对酒店行业的憧憬。
4.学校应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建立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学校还可以把酒店职业经理人请到学校给学生讲授操作实践课,形成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模式。另外还可以参考国际上流行的理论课和实践相结合的酒店教学方式,即学生在学校上一段时间课,到酒店实习一段时间,然后再回来学习,再出去实习。
对于操作性很强的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教学顶岗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对学生、酒店和学校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学生要端正态度,加强专业认知,做好实习心理准备,学会自我管理。酒店应重视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和心理辅导,给予实习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学校应当依据酒店行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制订出科学的课程设置,并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沟通。在学生、学校、酒店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培养出大批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酒店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清德,蔡平.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体系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2]冀东怡.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2008,(9).
[3]李莉.旅游院校酒店实习问题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
[4]刘天曌,方煜锋.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中岗位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0,(3).
[5]杨娜.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管空间,2011,(8). 允迪安执デ樾鳌"芏陨缁岬氖视δ芰Σ睢O衷诘拇笱嗍恰后”,没吃过苦受过累,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弱,涉世之初,实习生往往很难在短时间里转换角色,在新环境中不能形成迅速适应新环境的心理机制,面对酒店快捷高效的工作节奏,不容易产生归属感,易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形。
2.酒店方面的问题分析。①缺乏系统培训和晋升机制,影响实习生对酒店的认同感,出于节约培训成本的考虑,很多酒店并不重视对实习生的职业培养,只是简单地作为短期的劳动力使用。实习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激励,这些都会让实习生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和前途,从而出现对酒店的认同感低,以至于消极怠工等情况。②岗位分配不尽合理,基本不提供轮岗,通常整个实习期学生始终是在一个岗位进行实习,这就无法满足学生想要多接触一些岗位,加深对酒店行业了解的需要。另外,岗位基本是按照酒店人力资源需求来设置,不会太考虑学生自身的意愿,这样很可能造成实习生工作积极性不高,实习情绪低落的局面。③酒店方缺乏与实习生的有效沟通以及情绪管理,作为企业,酒店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接收实习生多是出于节约员工成本,降低用人风险等原因,因此酒店通常将实习生等同于正式员工来管理,而忽略了对实习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性能力的培训,缺乏与实习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得实习生工作中积累的一些负面情绪无法得到及时调节。
3.学校方面的问题分析。①对学生实习前的教育不够重视,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学校在平时的教育中应加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专业认识教育则应该贯穿平时教育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从一进校就有一个正确的理念: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需要有较强实际操作性经验的行业,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高层酒店管理者,必须从服务员做起。另外,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因此,在以自我管理为主的实习期间,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尤其重要。学校要提前对学生进行相关提醒和警示,避免工作和生活中出现任何安全事故。②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尽管学校对实习生的教学实践非常关注,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实习培训、全面的跟踪辅导,没有配备专业指导老师的实习管理机构,因此只能粗放管理,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学生及时解决业务上的问题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③缺乏系统的实习效果考评体系。顶岗实习缺乏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考核方式多采用学生交一份实习报告和酒店出具一份实习鉴定,而酒店给学生的实习鉴定内容大同小异,这样单一的考评方式不能真正体现实习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表现,对学生没有很强的约束力和激励作用,从而无法督促学生认识到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优化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的对策
1.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现在很多学生怕苦怕累,不愿从基层做起。学校在平时的教育中就必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心态,摒弃对酒店管理专业错误或有偏见的看法,认识到不精通业务的人做不好酒店管理,将自己定位为有娴熟的专业技能、高超的服务技巧、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一定管理能力的酒店专业人才,而不是只有理论知识的后备管理人员。
2.加强实习考核评定管理。实习成绩是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参考依据。学校应制订科学的实习考核体系才能激励和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实习。这个考核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酒店对实习生的综合评价,指导老师对实习生的评价,对实习生撰写的实习报告的评价。结合学生的表现给出客观合理的实习成绩。只有以完善的实习考评体系作为支撑,才能保证实习生达到专业实习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3.酒店与学校应建立深层次合作,加强沟通。酒店应注重与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对实习生多进行企业文化、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培训,给予他们更多的激励和肯定,及时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对酒店专业的认同和对酒店行业的憧憬。
4.学校应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建立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学校还可以把酒店职业经理人请到学校给学生讲授操作实践课,形成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模式。另外还可以参考国际上流行的理论课和实践相结合的酒店教学方式,即学生在学校上一段时间课,到酒店实习一段时间,然后再回来学习,再出去实习。
对于操作性很强的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教学顶岗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对学生、酒店和学校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学生要端正态度,加强专业认知,做好实习心理准备,学会自我管理。酒店应重视实习生的岗前培训和心理辅导,给予实习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学校应当依据酒店行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制订出科学的课程设置,并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沟通。在学生、学校、酒店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之下,培养出大批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酒店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清德,蔡平.酒店管理专业实习教学体系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2]冀东怡.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2008,(9).
[3]李莉.旅游院校酒店实习问题的探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
[4]刘天曌,方煜锋.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中岗位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