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经济学重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经济学重点范文1
关键词:高考政治 时事政治 经济观点
在新课改继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调整政治教学以适应新课改的变化,以及如何应对高考越来越高的能力要求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它需要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下面,我就2012年政治高考中涉及经济学知识的题目作简答评析,并简单谈谈我对于政治教学中要注重向学生传递科学的经济学知识和观点这一问题的具体看法。
一、2012年高考政治试题选析
1.关于经济学知识的时事政治题
例1 (2012年江苏卷)2011年11月,为使更多低收入人口享受到国家扶贫优惠政策,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了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标准为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不变价)()
A.1274元 B.2300元
C.3500元 D.4000元
解析:选B。本题是对新的国家扶贫标准的考查,属于学生日常要注意收集和了解的知识。
2.关于经济学知识的基础题
例2 (2012年安徽卷)右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他因素不变时,收入(M)变化引起A商品需求量(X)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
②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减少
③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增
④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收入是影响消费需求的基础,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在不断减少,所以B正确。
例3 (2012年安徽卷)读下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A.50% 40万 B.80% 80万
C.100% 80万 D.200% 160万
解析:选C。本题考查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由4减少至2,说明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了1倍,即100%。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故选C。
二、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传授科学的经济学知识
日常教学要注意对学生经济学知识的传授,依据课本,适当拓展经济学知识供学生开阔视野。
1.经济学基础知识
要解答经济学的题目首先就要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比如说货币的起源、功能、发展,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劳动与经营等知识。要切记所有关于经济学知识的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而其中的“宗”就是最根本的、也是最基础的经济学知识。
2.适当拓展
除了要传授学生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之外,教师也要适当拓展这些基本知识。比如在学必修一《经济生活》中“投资的选择”时,就可以了解一下学生家庭里有没有炒股票或者买基金的投资行为,有没有贷款创业的行为等,进而可以由此展开延伸,可以讲述一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次贷危机;或者考虑存款利息的计算问题,比如说如果存的年数不一样,采用哪种方式和哪家银行对自己最有利等。这样可以在传授知识之外,向学生传递简单的投资知识和意识等,为培养新世纪需要的经济人才贡献力量。
三、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向学生传递多重经济观点
1.教学中注意多角度解读经济事件
多角度解读经济事件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深化其初步建立的经济学基础框架。比如就目前的房价问题,教师就可以拿到课堂上来供学生讨论,然后综合收集到的信息向学生多角度解读。比如从人民群众的角度,从政府的角度,从房地产商的角度,从中间投资者的角度(炒房的人),等等。
2.关注经济人物
各个行业都有处于其领域前列的人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多关注经济人物,从而增强自身的经济素养。比如可以让学生关注著名经济学者郎咸平教授,或者关注每年的CCTV年度经济人物等。
劳动经济学重点范文2
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人类探索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成果,两者既非完全对立,也非完全统一,而是对立统一的。正确研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歧,解析两者间的联系和结合之处,既能科学地说明两者的本质关系,又能有效地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兴趣和实效性。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异同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个在的理论体系中占据着极端重要地位的学科,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理论体系本身的重要历史地位与政治地位,所以人们通常会在研究中把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做以区分,挖掘其中的个性和共性。而且,搞清楚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对于正确看待这两个不同的经济学说以及正确理解和处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矛盾来说,都有很大的意义。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经济学是指马克思的《资本论》学说,西方经济学是指从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以后到目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发展起来的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说,以塞缪尔森、斯蒂格利茨、曼昆等人的《经济学》为代表。
一、起源与轨迹差异
众所周知,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者共同的起源,其代表人物是英国人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以劳动分工为起点,详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初始的分配规律和生产模式。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认为亚当•斯密为自己提供了思想的灵感和来源,只是这两个经济学在后续的发展和继承中走上了分岔路而已。马克思认为,亚当•斯密在描述关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上是准确的,但受限于他的时代,亚当•斯密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发展将被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这一历史规律。马克思通过改进这一学说使之能够伴随历史进步而坚持其正确性。但西方经济学家们在亚当•斯密原有理论基础上,通过对思想具化和数学建模的方式对古典经济学中的缺陷不断修缮完善,像类似不对称信息、外部性理论等,类似凯恩斯主义则是回应经济失灵现象。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只是从不同的视角对亚当•斯密的理论做了发展完善,它们只是在同一理论源头发生而形成的不同理论。
二、理论形成路径的差异
政治经济学几乎可以算是马恩两人的合作的成果。《资本论》真正的创作时间,应从1844年马克思把研究重点从哲学转入政治经济学后起始,直到1865年底第三部分草稿写作完结,至1867年第1卷的出版,大约20年时间;后期第2和第3卷的写作和修订持续到19世纪70年代,总共大约40年时间。所以说,马克思本人对《资本论》核心思想的创作应该集中在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间。而西方经济学是由西方众多经济学家共同积累而成的。自1870年边际革命的蓬勃,马歇尔的集成,到张伯伦等对微观部分的完成,自凯恩斯开创宏观体系,希克斯等人的完善,到塞缪尔森的整合,再到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对自由主义的回归和供给曲线对宏观经济学的革命,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正是由于这种不同的创作史的路径,相对于经济来说,西方经济学发展经历的时空跨度更大更长,所以流派缤纷,但是西经的内在体系逻辑不如马经的清晰连贯。
三、研究对象上的差异
虽然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部分组成,而西方经济学也包括这四部分。然而对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来说,可以援引塞缪尔森在他《经济学》著作里的话:“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决定,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消费之用。”简而言之,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中合理配置而使人类需求获得最大满足的一个社会科学;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通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表述我们可以窥见一斑:“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由此便知,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的看法是有明显差异的。通常来讲,“生产关系”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与生产力建立联系来探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系,而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政策问题作为其研究对象。相比较而言,马经因为其建立的经济范畴都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故而它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性的社会关系更为重视,但西经则对解释和预测表层经济现象更为重视。
四、利益和立场上的差异
经济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科学,所以它有一定利益立场。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就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立场。从阶级性上讲,政治经济学代表着工人阶级利益,力证社会财富是工人阶级劳动创造的,那些被资产阶级占有的财富理应重归工人阶级所有。而西方经济学的阶级立场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古典主义,通过表现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关系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全民福利、有利于把财富这块蛋糕做大等优势来证明其合理性。但双方无论从彼此汲取多少对自己有益的成分,都不能从本质上改变自身的本质属性和阶级立场。历史和实践向我们明示,经济学家总会主动或被动地去接受代表自我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代表自我阶级的利益,维护自我阶级的立场,选择符合特定阶级利益的价值判断等态度去研究、解释和解决经济问题,鲜有例外。
五、研究内容上的差异
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建立的基础。由于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价格只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政治经济学还认为,虽然变化的供求关系会对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但商品的价值才是商品价格的最终决定因素,供求关系只会使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而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是以供求均衡为基础的,它不像马经那样存在独立于价格之外并决定价格的抽象的价值本质,而将商品的价值视作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种商品实物交换比例,在货币条件下表现为商品供求均衡时的价格,这样价值就与均衡价格完全一样了。正是因为把价值定义成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在政治经济学的视野里,对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转化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一切非劳动收入,工人工资只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转化,全部价值均由工人的劳动所创造。而西方经济学把“经济人”视作起点来研究,认为商品价值是由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仅把劳动当作一种生产要素进行研究。所以说西方经济学将工人的工资视同如利息、地租一样的生产要素对生产贡献的报酬,因而不存在对工人剥削的问题,认为这只是社会成员各方自发自愿交换的结果。
六、研究方式上的差异
通过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政治经济学认为无论哪种社会形态都不会一直稳定永恒,所以视社会发展为一个由客观规律决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过程,认为社会经济形态总会向更高级的形态更替。但是西方经济学始终坚持理性主义和唯心史观的方法论,由于西方经济学基于这样的方法论,因而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将永恒稳定的存在,构建了一种确定性的经济社会观。政治经济学对规范分析也十分重视,用抽象定性的方法研究掩盖在物与物的关系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的经济制度本质规定,要特别注重对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分析。但西方经济学却重实证分析,通过描述、推理、计量、检验等方式,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具体资源配置、分配制度、运行规律、运行机制、宏观和微观的市场调控方法进行探究,可达到为经济主体和政府提供政策建议的目的。
七、结论上的差异
综上所述,不管是起源轨迹、理论路径、还是具体研究对象的确定,抑或是研究方法的选择,总之以上多种差异,最终归结为马经和西经关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结论上的不同。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问题的阐述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它更着重于通过概括经济规律而使企业和社会利润最大化。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却是通过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特点来揭示资本主义的黑暗以达到弘扬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目的。简而言之,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经济和供求关系,但政治经济学则着重考虑资本再分配问题,把资本在整个社会生产中以利润最大化为流通方向的整个过程作为研究重点。
作者:刘玥 单位:西安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德林.新制度经济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塞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劳动经济学重点范文3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模式 劳动经济学 运用
参与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知识取胜提高到思想取胜。过去包括劳动经济学在内的经济学课程教学,基本上都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即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记忆和掌握知识,考试也往往只是这些知识的重复再现,这种模式已不再适应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学生不仅要了解知识本身,而且要学会观察、探究、解决问题,并通过这个过程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掌握多种技能。所以在劳动经济教学中,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外,更应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劳动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经济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如失业与就业问题、工资与收入分配问题、人力资本投资等问题,一直都是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学生们日常关注的话题。将参与式模式引入劳动经济教学中,通过教学互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形成公正、平等的学习气氛,引导学生透过劳动力市场中的纷繁现象探究其背后蕴含的经济学规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从而全面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一、劳动经济学参与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设计
课堂提问是劳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提问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思考或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习的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获得新知识。在课堂提问这个环节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得体、精巧,决定着能否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影响到能否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获取知识。
在劳动经济学课程设计中,可以在每一章的开篇都提出几个与本章教学内容相关,同时又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可能接触或思考的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作答。由于此时并未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的回答往往缺乏理论性。但这些问题可以给学生很好的引导,使他们产生一种用劳动经济学理论解释这些问题的兴趣,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相关课程知识。如在个人劳动力供给这个问题的讲授中,可以让学生首先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收入高到一定程度之后,你会不会减少劳动时间?”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劳动力供给行为与一般商品供给行为存在的差异,从而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学习兴趣。在学习“家庭劳动力供给理论”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通常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学生在最初分析的时候往往会把一些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作为重点分析内容,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从劳动力市场中男女收入差距入手,分析从整体效用最大化角度出发进行的家庭内部分工,进而分析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设计会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初就意识到这些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对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更浓,好奇心更强,求知欲更高。
二、劳动经济学参与式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设计
案例教学是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形式,近些年来在高等教育各类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
在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案例的选择问题。目前各类劳动经济学教科书中,国外的案例较多,而国内的案例则较少。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状况,以及政府干预体制等方面都与国外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选择这些远离我国现实的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则很难引起共鸣,无法将知识融会贯通,也达不到从案例教学中加深对原理理解的目的。因此,在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教学中,要尽量选择国内案例或者与国内实际情况相近的国外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这些案例内容,并对案例产生认同。在案例选定之后,就要求学生课后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查阅相关数据文献资料,撰写详细具体的书面发言材料,做有准备的分析和辩论。在课堂案例讨论中,如果学生的分析内容涉及范围广泛,但缺乏深度,这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从问题的表象深入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讨论。当学生的分析出现偏离主题现象时,教师应及时纠正,使讨论方向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劳动力市场的情况非常复杂,涉及雇员、雇主、政府、工会等个体和各类组织的行为分析,而这些个体和组织的行为受到现实经济社会各种条件的限制,因此,案例所提问题的答案往往并非唯一。同时,要随时注意引导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归纳总结出与原理有关的规律性结论,并将这些结论在黑板上书写,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劳动经济学参与式教学中的小组课堂演讲设计
小组课堂演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围绕劳动经济领域的一些重点和热点问题,在课堂上给一组学生布置一些题目或让他们在某一范围内自由选择题目,然后让小组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形成小组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并在课堂上选择1―2名小组成员当众表达观点。与一般的个人课堂演讲相比,小组课堂演讲是在组内学生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的,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劳动经济学小组课堂演讲设计中,演讲主题的选择非常重要。当教师布置题目时,应尽量使题目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相接近,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比如大学生就业难这一主题,既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又是大学生非常关心的话题。对于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讨论,可以使学生对劳动力市场中的供求运动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就业总量与宏观经济变动的关系,以及人力资本理论中个人教育投资决策的相关知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而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的讨论,则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的一些具体措施。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主题。如布置学生就最近的一周当中,劳动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新闻进行课堂演讲。学生课下可以进行小组分工,小组成员通过电视、互联网、报纸、杂志等媒介,广泛搜集、整理相关信息,最终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演讲。小组课堂演讲的时间控制也非常重要,课堂教学仍应以知识讲授为主,演讲不能占用太多时间,一般以10―15分钟为宜。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秩序,用信任、期望的目光激发学生的热情,当学生在演讲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用启发性、提示性的语言帮其阐述观点,同时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演讲。在学生演讲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演讲进行评论,用肯定、赞扬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成果,用谅解性、引导性的委婉语言指出学生的不足并促使其改进。
参考文献:
[1]钟有为,黄伟.“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4):120-124.
[2]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李崇光.案例教学:参与式模式在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0,(5):71-72.
[4]王永峰,邬秋燕.参与式教学中问题设计探新[J].宁夏教育科研,2008,(3):56-67.
劳动经济学重点范文4
《资本论》; 意义;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75-02
1学习《资本论》的意义
《资本论》不仅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经典著作,而且也是全部经济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马克思在深入研究已有的经济理论成果,特别是古典经济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作的。学习和研究《资本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研究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现实问题: 《资本论》对早期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生产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研究。从商品的二重属性入手,运用科学抽象法,逐渐深入到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本质,进而论述了劳动价值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把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阶级对立展现在读者面前。再通过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还原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指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利息等式怎样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的。
由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的是早期资本主义的一些经济现象,而资本主义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已经很不相同,所以西方有些人认为《资本论》已经过时了。但最近几年,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学者和政府重新开始重视对《资本论》的研究,认识到马克思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对于研究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现实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进行深刻严密的经济学思维训练: 从事经济学研究,分析解决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离不开深刻的经济学观察力。要取得这种观察力需要经历深刻严密的经济学思维训练。[1]学习《资本论》,我们不仅是要学习其中的理论知识,更是要训练经济学思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经济理论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逻辑和数学推导,通过对《资本论》的学习,读者跟随作者的思维,会使我们逐渐养成这种严密的思维习惯,对于我们学习其它的经济学知识和进行经济学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2.1马克思的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2.2学术界的不同理解: 对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没有取得统一的看法。主要的争议来自对“生产方式”的理解。通常我们讲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但《资本论》中用的“生产方式”的概念,与通常意义的生产方式并不一致。这里的“生产方式”,可以是生产的技术方式,也可以是生产的社会方式。基于此,学术界对生产方式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1)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2)它是最基本的、基础性的生产关系,是直接生产过程的生产关系,即狭义的生产关系;(3)它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如胡钧认为应把《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理解为属于生产方式范畴的劳动方式、生产方法……恰恰是马克思的本意;(4)它是介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独立经济范畴。
对于经济学和传统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别,很多者认为:着重研究了经济的一些本质的关系,而所谓正统经济学只研究了经济的一些现象形态,即层次不同论。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研究的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而正统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和市场经济的日常运行机制。对于这一问题,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社会经济活动存在二重性:一是物质生产问题,二是社会交往或经济关系问题。樊纲认为经济学和传统西方经济学对这两方面都有所研究,但它们各自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西方经济学重点研究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问题,即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配置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经济学重点研究经济关系问题,即经济活动中人们相互间历史地发生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的原因和规律。
3《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4现实意义
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和财富增长,不仅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论证,而且对经济现象背后人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随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演变,资产阶级经济学逐渐倾向于对经济现象的论证,对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本质问题却不做分析。从W.S.杰文斯开始,逐渐用“经济学”来代替“政治经济学”,认为这样更符合学科的对象和主旨。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回归,使经济学理论重新回到研究经济关系本质上来。《资本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中经济关系的分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看到了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必然规律。虽然在解决一些具体的经济问题时,应着重对经济变量的数量关系进行论证,但是要把握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就必须分析经济活动的本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所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也是为何马克思要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3]张衔:《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专题研究讲义纲要.2007年
注释:
劳动经济学重点范文5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五大学科门类,学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同时入选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多科性财经类大学。劳动经济学获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入选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
3、上海对外
(来源:文章屋网 )
劳动经济学重点范文6
[关键词] 李嘉图;劳动;价值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58
[中图分类号] F0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136- 02
0 引 言
劳动决定价值,是威廉・配第最初提出的,亚当・斯密是第一个提出较为系统的劳动价值论的人,并使他的全部经济学说和他的劳动价值论有了联系。李嘉图批判地继承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坚持了正确的一面,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克服了他的错误,使古典经济学达到了比较科学的程度。
1 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产生的背景
劳动价值论是说明商品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价值量是怎么决定的理论,它的产生需要必要的社会经济条件。资本最开始是出现在流通领域的,然而,它的生产方式的出现,是由于资本主义在生产领域中成立,由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是由商人和小生产者变成产业资本家来实现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总的生产过程就包括了流通,所以,人们的视野就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产业资本家需要购买工人的劳动进行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劳动的耗费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根据一般情况来看,产业资本家离开劳动谈论价格是不可能的,于是,人们从生产与劳动的耗费中寻求价格形成的基础有了可能性。
2 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2.1 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
斯密把价值做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李嘉图接受了这一点,但是,他比斯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斯密曾错误地指出,没有效用的商品也是有交换价值的,而李嘉图则正确地认为:对于交换价值来说,使用价值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看出,李嘉图已经把使用价值当作了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在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做了区分之后,李嘉图进一步研究了是什么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李嘉图那里,商品被分成了两类:第一类商品,它们的交换价值取决于它们的稀有性,比如罕见的雕像、珍贵的葡萄酒,这种商品比较少见,他研究的重点不在这里。第二类商品可以通过人类的劳动来无限制地增加它们的数量,李嘉图研究的重点在这里,这类商品的交换价值并不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斯密将耗费劳动和购买劳动相混淆,李嘉图批判了这一点,在李嘉图看来,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才能决定商品价值,它的大小同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而且,斯密还认为,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权出现后,即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价值不是由劳动决定的,而是由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决定的,李嘉图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三种收入是价值的分割,不论怎样分割,都不会改变它本身的大小,价值始终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2.2 价值和生产价格
在李嘉图那里,价值和生产价格是相混淆的,所以出现了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即价值规律和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矛盾。如果依据价值规律,所有企业的产品都根据价值销售,这样一来,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利润就低于平均利润;相反,就高于平均利润,这样,按照这一规律,同样多的资本就不得到同样多的利润。但是,假如所有商品根据平均利润率销售,企业可以得到平均利润,于是却与价值规律相悖了,因为有机构成低的企业,低于其价值出售商品,相反,则高于其价值出售商品。
李嘉图是在讨论工资涨落对商品相对价值的影响时发现这一矛盾的。李嘉图之前始终认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工资的增加或减少只会使利润发生变化,但是不会影响价值。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工资的变动是不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值的。然而当他进一步研究时,发现了矛盾,就是只有当各部门的有机构成相同时,工资的变动才不会影响价值。所以,李嘉图感到之前的理论出现了例外,价值量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一原理需要修正。
3 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
3.1 不研究价值实体,只研究价值量的决定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仍然保存着斯密价值理论的根本缺陷,就是不研究价值的实体,只研究价值量的决定。因为他不研究价值实体,就不可能科学地说明价值量的决定,所以,对于为什么从产品变为商品,劳动就具有两重性这个问题不理解,就不能把价值和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分开,于是到最后,自己也发生了矛盾。此外,不研究价值实体,正确说明价值量的决定也是不可能的。这样,也就不懂得价值为什么会表现为相对价值,他认为自然就表现为相对价值,所以也就不会研究相对形式的发展,在他看来,根本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他更不懂得商品生产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不但价值表现为相对价值,而且会让相对价值形式从一般形式到最后的货币形式的发展,进而不理解货币的本质。进一步,他看不到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不懂得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转化,首先需要社会承认它的质为前提,然后再由社会计算它的量,即价值量的决定,从而使得他的货币理论出现矛盾。
3.2 阶级局限性
李嘉图是为资产阶级说话的,他所研究的劳动价值论是以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的,所以,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现象都是自然的存在,是确定不变的事实,资本主义不但使个人的最大幸福成为了可能,还使得生产率持续发展。他虽然也看到了阶级之间有利益的冲突和对抗性,但是,不能从社会经济制度出发去找其根源,而是当作自然规律看待。于是,一切经济范畴在他看来不是历史的范畴,而是自然的范畴。
客观说,李嘉图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成长起来的,当时资本主义还处在自由竞争的时代,生产和资本还没有集中,金融垄断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条件,对他的眼界有一定的限制。所以,他看不到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进而不知道它们是造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不承认资本主义世界可能爆发全面经济危机,也就看不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事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参考文献
[1][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3]陈其人.李嘉图经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赵峰.新编经济学说史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