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学前心理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现阶段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频繁发生,孤独、抑郁、自闭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幼儿自杀现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时代的呼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都突出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园组织活动中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必要性
1.学前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学前心理学是论述入小学前的儿童(0~6、7岁)身心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及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及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特别是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为幼儿园教师了解学前儿童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在幼儿园组织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学前儿童在成长前期、中期和晚期阶段的不同表现,从学前儿童语言活动、科学探究、社会交往、健康教育以及艺术活动入手,学前心理学为心理发展各异的幼儿认知、情感以及个性养成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引导方式,在结构上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作为导向,采用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实际的引导方式来促进其成长。学前期正处于向义务教育过渡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内心世界多样化明显,学前心理学则对学前儿童成长中涉及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语言、情绪控制与宣泄、意志行动、个性表达等进行系统性总结,为学前儿童的成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作用,在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2.学前心理学的应用意义
早在上世纪初期,儿童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便日渐普及,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学前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学前心理学是学前儿童成长中的掌风舵,为家长更好地抚养学前儿童以及幼儿园教师更好地教育学前儿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幼儿园老师有意识地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并了解他们在幼儿园多样化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从学前儿童兴趣出发是确保幼儿园组织活动稳步开展的前提。学前心理学还综合考虑了学前儿童成长的延续性特点,将服务教育对象拓展至0~3岁的婴儿,对学前儿童入园前后的心理发展起到重要的衔接作用。
再者,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活动是最主要的认知途径和学习方式,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了学前教育,在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下的多样化游戏活动为不同学前儿童个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从他们心理发展规律入手,探索其心理发展的内在优势,改善学前儿童接触新环境、新事物时的紧张和封闭状态,降低与父母等主要抚养人的分离焦虑,促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幼儿园大集体,促进心理健康良好发展。
最后,学前心理学为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性的指导。在学前儿童成长的过渡时期,幼儿园教师对学前儿童观察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等进行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指导,可以激发他们浓厚的求知欲,加速他们积极主动、乐观向上、乐于学习、文明道德等良好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学前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以及未来成长起到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
二、幼儿园活动组织中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题现状分析
1.教育工作者教育理念过于落后
近年来,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家园纠纷问题不断出现,受此影响,许多学前教育工作者为了“免责”,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学前儿童安全、确保平安回家等方面,为了避免与家长产生纠纷,获得家长的“完全满意”,甚至纵容学前儿童在学校里的各种错误行为,在学前儿童出现错误时不及时指正,影响学前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其次,多数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许多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更是缺乏主观认知,片面认为保障身体成长比心理健康更重要,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发掘和解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并没有与儿童教育有机融合,更没有得到落地实施。
2.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许多幼儿园老师在活动组织中仅仅起到“保姆”角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活动组织、饮食安排、上下学分配安排等各种教学任务方面,留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匮乏,而且在繁杂保育工作之余,也难以很好地开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多数幼儿园园师资力量严重缺乏,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等心理问题,一些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得不到根本解决,出现了幼儿园教师责骂幼儿、体罚幼儿、掌掴幼儿甚至是针扎幼儿等极端现象;在心理健康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下,多数幼儿园也缺乏对幼儿园老师心理健康引导方式的培训,使得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实现显著提升和改善,对学前儿童不可避免地造成心理伤害。
3.人际关系教育不够健全,学前儿童间关系和谐度有待提升
当代社会,教育领域对知识掌握的关注要高于心理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活动组织过程中,多数老师重视活动形式,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从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入手,导致许多活动尽管被机械化地开展,却没有实现心理健康元素的有效融入,这些片面性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学前期阶段又是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过渡初期,处于发展期的学前儿童缺乏社会交往技能,在新环境里会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心理状态,难以敞开心扉与周围的伙伴友好相处,久而久之,会让学前儿童产生一定的冷落感和孤独感,在家里被父母当成“小皇帝”“小公主”集万爱千宠于一身,而在学校里却感觉不到关注,这种心理落差下,也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幼儿园园活动组织中灵活应用学前心理学的建议
1.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
首先,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到学前心理学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及时转变过去忽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错误观念,将学前心理学相关理论普及应用到学前儿童活动的方方面面。其次,在大力对学前儿童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不应忽视老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各个幼儿园应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讲座,必要时还可以将幼儿园老师的心理健康培训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鼓励老师在做好学前教育之余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且广泛学习,并且立足学前儿童心理特点,认真分析学前儿童表现出的各种行为动作,积极主动地贴近学前儿童生活,分析学前儿童内心世界,让学前儿童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营造温馨和谐平等自由的师幼关系。总之,幼儿园老师应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有意识应用学前心理学,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以学前心理学为指导,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对学前儿童而言,幼儿园是学前儿童走出家庭后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由此,学前教育应立足学前心理学理论指导,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参与中获得认知,提升交际水平。
首先,应定期开展分享活动为学前儿童提供自由表达和表述的机会;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分享总结、合作交流是主要的认知方式;针对儿童内向和腼腆的特点,老师可以携带学前儿童感兴趣的玩具或者喜欢吃的零食一块进入课堂活动,当学前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时,便可以给予棒棒糖、小红花、贴纸、五角星及微笑、鼓拥抱等作为奖励,提升自尊和自信心。
其次,老师还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将自己携带的零食分享给小伙伴,在分享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由最初的“拘束”和“不好意思”逐渐变得开朗和活泼,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变得自信和主动,而这些又会激发学前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又是帮助学前儿童敞开心扉、进行交往的有效方式。
3.以学前儿童兴趣点入手,丰富活动形式
学前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着各种懵懂和好奇,当遇到新鲜事物时,会产生感觉新奇而又会因胆怯不敢去接触和尝试而纠结,此时,老师应以学前儿童的兴趣点作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前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如游戏,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等,满足学前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学前儿童对节日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老师可以适时开展一些与节日相关的趣味性游戏活动,让学前儿童在多样化的游戏形式中,感知无拘无束且丰富有趣的春节氛围,让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長。
4.针对学前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在学前儿童活动中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时机
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学前教育 财政投入 幼儿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78-02
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对孩子成人后能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家庭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心理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都会不同程度地强化学龄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但无论政府、媒体或教育工作者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的问题都关注太少,专门针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政府财政投入就更少了。相对于高等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凸显,财政投入不足和投入比例失衡都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而其中在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就更令人担忧。为此,探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的影响,可以为学前儿童健康成长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的依据。
1 我国在园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
心理学家费洛伊德认为: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重要。众多的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了3-6岁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若是抓住这个教育的最佳时期,实施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将有益于终生。心理学家把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概括为:情绪基本愉悦稳定,求知欲较强,合群,诚实,有自尊心和自信心。据调查显示,我国多个城市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另据某地区对3000名4-6岁的幼儿心理的调查,8.8%的幼儿有不良行为,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8.5%的幼儿忧虑、紧张。由此可见,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在幼儿园就读的幼儿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与人格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由矛盾心理原因引起的神经。如强迫行为、歇斯底里、神经性失声、心因性不食等。第二,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如过度焦虑所引起的神经质式的敏感、多虑、害怕、烦躁,过分依赖父母、教师,或和别的孩子总是关系恶劣,甚至有敌对情绪。第三,性格方面的问题行为。如性格显著偏执、爱发脾气、粗暴、性情反复无常,或过分胆怯、退缩、孤独等。第四,学习(智力活动)方面的问题行为。智力水平低难于适应学习要求或学习压力过大而引起的厌学、弃学、逃学等。第五,活动过度的问题行为。如注意障碍、冲动、综合多动症等。第六,习惯性方面的问题行为。厌食、儿童遗尿症、吮吸手指、睡眠失调等。
2 学前教育投入现状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2.1对学前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扶持太少
虽然在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受到重视的今天,很多幼儿园却依然对健康的理解停留在生理保健的层面上,还没有对幼儿心理健康引起足够的关注,而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是体制和政策问题。这些年,政府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扶持,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却相对较少。2008年预算内学前教育总支出仅占预算内教育支出总量的1.29%,预算内生均事业费为443.38元,分别占小学和初中生均经费的16%和13%。而这些投入中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就更少了,即便是在大城市的公办幼儿园,也很少有国家拨专款建设的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设施,这就极大得限制了对在园幼儿心理问题的干预和治疗。
2.2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探索和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国家的重视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还非常短暂,尤其是专门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更为短暂,专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还很少,更难以在短期内发展为较为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一,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第二,无论是中等师范院校,还是高校开设的有关学前教育的专业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很少。第三,在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用于指导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都是一些内容分散、零乱、不能自成系统的文章和书籍,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2.3对学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输入和培训匮乏
公办幼儿园教师事业编制一直难以有效持续补充,师生比缺口不断加大,教师能保证幼儿的生活和基本教学已不容易,根本无暇顾及那么多幼儿的情绪和心理问题。私立幼儿园教师任职资质及学历无法保证,且工资待遇低,教师缺乏相应专业素养,师资队伍也不容易稳定,很容易对孩子造成情感上的伤害。新进教师无法保量保质,而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又投入不够,无法有针对性,系统性地对现有师资进行专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这让教师经常对幼儿表现出来的种种心理问题感到不知所措,也无法进行及时的矫治,而预防儿童可能出现的心理疾病则更加困难。
3 提高在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途径和对策
3.1应立法加大对学前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
“其实,今天对儿童脑的研究,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研究都表明,对人类早期阶段的教育具有重大价值,在人生早期的投入将惠及人的一生。”因此,政府在推进学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上应发挥主导作用,逐渐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地位,增加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人员和硬件设备的投入,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力度。参照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工资标准,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教育的工作中。
3.2搭建幼儿园与高校合作的桥梁
当前,幼儿园的师资培养主要由高校和中等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来承担,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情境中遇到的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都由自己摸索解决,非常缺乏成体系的科学指导。高校虽然开设了涉及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但大多是对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的介绍,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因此,搭建幼儿园与高校的合作的桥梁显得尤为必要。可从选择部分幼儿园为试点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合作,高校具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背景的老师到幼儿园开展培训,帮助幼儿教师了解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并定期进行督导,促使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3提高幼教工作者人格素养和专业素质
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他们个人的心理和人格健康水平尤为值得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因此,说一个教师的心理健康会影响一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是一点都不为过的。为此,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应给幼儿教师提供各类有益身心的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开展培训和讲座。让幼儿教师能够学会自我调节和增强求助意识,尽可能避免其将个人情绪及心理问题带到工作中。另外,提高幼教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促使他们掌握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技巧,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积极地运用到学前儿童教育工作中去,更好地促使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郦燕君.学前儿童卫生保健[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4.
[2]朱家雄.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57.
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对策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市转移,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打工就业,形成一个新的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留守儿童如何健康成长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全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1留守儿童的界定及现状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在其他地区务工6个月以上,独自留守在户籍所在地就读,不能和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由监护人(父母单方、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他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其年龄一般在16周岁以下。由于长期的情感缺失和教育失衡,许多留守儿童不能健康地成长,其心理健康状况已是教育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帮助。
一、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与成因分析
1、性格孤僻,容易自卑
留守儿童一般都是在年龄很小的时候,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就外出打工了,其很容易产生一种严重的心理落差以致于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爱交谈、不愿意和别人交往。久而久之,其性格就变得越来越压抑或者抑郁。另外,由于留守儿童多数都是隔代监护或上辈监护,他们不能将自己的心事与人分享,不能得到适时的情感慰藉,只能靠自己小小的肩膀承受所有,时间一长,他们也变得越来越冷漠和孤僻了,甚至不愿与人交谈。
2、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强
由于家庭温暖的缺失和家庭监督的不严,留守儿童在情绪方面表现得极其不稳定,固执、敏感、为人处事不合群、人际关系紧张。一些孩子动不动就与他人发生冲突,有的甚至出现暴力倾向。有调查显示:在回答“与别人发生矛盾的处理方式”这一问题时,有超过40%的学生选择了争吵,有16.2%的学生选择忍受,选择采取其他行为发泄的占了21.6%。
3、学习目的不明确,主动性差
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再加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文化水平偏低,不能辅导其功课,常此以往,许多孩子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越来越差,同时他们的学习信心也越来越低,有的甚至害怕学习,经常逃学,逃学后又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更加不喜欢学习,由此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一方面,因为心理上的孤单以及对父母的思念,课堂上他们注意力不易集中,不能全身心地集中于学习,时间一久,有些便会感到学习压力增大,从而导致厌学情绪增强,成绩下滑等现象。
4、人生观与价值观易扭曲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打工,不能给孩子感情上的慰藉,许多家长就选择了在经济上给孩子更多的弥补,他们认为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孩子的心灵就能得到安抚。虽然是一片苦心,但是有时候却做了坏事。有的孩子,拿着父母给的钱与他人攀比,比吃比穿,唯独不比学习;有的小孩甚至认为,父母只有小学或者初中文化便能挣着很多的钱,于是便有了自己学好了也没用,将来一样能挣钱的侥幸心理,不好好学习。孩子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在这些不良的思想中慢慢发生了变化,有的甚至出现了扭曲。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对策探讨
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现主要应从家庭、学校以及政府相关部门三方面着手。
(一)政府方面——强大后方,有力支持
政府部门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强大后方。首先政府应加快缩小城乡经济差异,重视发展农村教育,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上议程。其次,可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监督,有意识的对其培训或者指导,对其强调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那些监督部力的监督人予以一定的处罚。第三,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在乡镇或者村社建立心理咨询中心,让大学生定期对所在乡镇及村里的需要帮助的儿童进行及时的辅导。
(二)家庭方面——第一现场,有意引导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父母、长辈应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身心发展,在外务工的时候应该多给孩子打电话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尽量定期安排回家看望孩子;多向老师打听孩子的情况,加强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尤其是与班主任的沟通。
(三)学校方面——主导地位,积极教育
学校作为孩子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上占据着最主要的作用。目前而言,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具体工作:
1.重视开展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健康课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2.完善各种沟通渠道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从各方面来支持工作的开展。首先可以成立学生心理咨询平台,不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知识宣讲;其次应该开通家校合作平台,学校应该让班主任掌握每一位家长的联系方式,定期的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经常与家长的沟通。
3.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校可以为留守儿童建立特殊的成长记录档案袋,包括其家庭情况,学习情况,身体情况,心理情况等全方面的了解学生。这样的记录利于有针对性的教育。
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4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分析和观察,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性格孤僻导致不善交往
依恋父母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影响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和性络特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父母双方外出后,留守儿童普遍有一种严重的失落心理。他们不爱交谈、不愿和别人交往、性格抑郁。再则,即使有隔代监护或其他上辈监护,但因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有心事也藏在心里,只用自己幼嫩的双肩扛下所有问题,从而形成了精神或人格的障碍。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变得自闭,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等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2.内心失衡导致心理偏差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亲情,不能享受到来自家庭温暖,所以在心理上有失衡的倾向。表现为自闭、不愿与人交往、虚荣攀比。而父母用金钱补偿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的缺失,因此留守儿童用物质来掩盖自己的自卑,在攀比中,获得较多的自信心;有的逆反或者仇视。一方面,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教师和同学,甚至是长辈。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犯罪现象。
3.内心焦虑导致自卑严重
在生活中,儿童往往对父母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他们遇到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时,往往更多地依赖父母寻找解决的办法。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大多缺乏依赖感和安全感,虽然有祖辈们的照顾,但老人们所能给予的更多的只是身体方面关心,而在心理方面大多爱莫能助。这种长期的矛盾心理导致了留守儿童极易产生心理焦虑,他们很敏感,常无端感到恐惧、紧张,遇到提问、考试、比赛,心理容易出现异常。此外,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总觉得缺乏心理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再加上同伴们的冷嘲热讽以及学业不良而招致老师的消极注意,他们更易表现出胆小怕事、行事猥琐以及自认为不如别人等消极心理。
二、引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
1.家庭教育不当
父母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和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不能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所以会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的缺失,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在隔代监护中,监护人多数是其祖辈,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祖辈的思想、生活习惯多与时代不合拍,不利于儿童社会化,易造成儿童适应不良;祖辈大多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放松和原则放宽,易使孩子养成刁顽任性的不良个性和行为。上代监护一般为亲戚或朋友来代养的方式,对孩子的监督也大多不如父母强。一是亲友要维持自身生计,难以全精力投入教育孩子。二是孩子不属亲生,或过度溺爱,易使孩子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或过于严厉,易使孩子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和行为。
2.学校、社会教育不足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将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但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目前,对于留守儿童较好的管护措施是实行寄宿制,但大部分农村学校缺乏寄宿条件,即使有,一般条件都较差,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也很少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其心理健康发展缺少正确的引导;部分教师忽视了与留守儿童的沟通。社会对少年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这一块尚处于真空之中。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一些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也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就为他们的不良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三、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法
1.家庭要加强情感教育
许多家长认为,为人父母无非就是照顾好孩子的吃喝拉撒,孩子交给学校教育理所当然,忽视孩子的德育和个性培养。对此,需大力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性,增强家长对子女全方位教育的责任感。开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采取多种方式教育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成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教给家长教育常识以及对儿童的保护常识。召开座谈会,及时沟通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采取必要的保健制度,及时加强对生病、受伤害留守儿童的治疗。
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落实,也跟随社会发展的潮流发生了改变,由以前的农业为主转化为社会经济结构为主体的时代潮流。我镇外出打工人员的数量逐年提高,大批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拥入到务工行列,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增多,新的问题――留守儿童随之突出,留守儿童已成为我镇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一种脱离亲情的特殊环境氛围之中,缺少第一监护人父母的体贴、呵护及教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就涌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呈现焦虑、烦躁、悲观等系列消极的情绪感,使其对学习失去进取心等心理问题。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我镇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一)亲情脱离
由于父母的外出务工使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亲情关爱、呵护及监督,使他们经常感觉有一种情感欠缺的现状,使其该学到的知识而学不到,该拥有的亲情关系却无法享受。和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他们学习的机会受到限制,得不到父母的督促,久而久之就形成焦虑、悲观、消极的情绪感,失去对学习的进取心。看来家庭亲情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缺失
根据问卷抽查,长时间和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厌学的较严重,并且成绩较差。造成的原因是长时间父母分离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疏导。然而学校是育人之地的处所,可见也是留守儿童的教育主体,理应承担起全面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学习的信念。
(三)村委会和政府部门的关注欠缺
据调查,多数村级干部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他监护人父母的私事,他们背井离乡打工到外地,必须得先把家里的一切事情妥善的安排处理好。这种不良意识的存在,从各级部门来看,则是提倡农民打工,提高当地人民的人均收入,所以实施一些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但对留守儿童将产生的问题却掌握甚少,更提不起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首先,应重视家长教育辅导,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是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场所,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通过言语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首位的。虽外出务工,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务工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或发邮件等方式经常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各方面的情况,掌握关心子女的健康成长。同时家长也经常与所任学生的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在校情况和学校发展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子女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和子女沟通时,既可采用鼓励,也可以批评等方式来教育监督他们,但具体方法的使用特别应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遵循孩子们的发展规律。家长应重视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尽全力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还能感受到父母虽在异地,但父母的爱经常伴随着自己健康成长。
其次,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学校教育。现代化社会日益紧张和繁忙,给我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了心理压抑感。教师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一定会导致些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们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学校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使教师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应用科学的知识来调整自己心态是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健康心理状态。把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常主动靠近他们,抽出更多的时间与他们谈心联系,对他们的道德素质和精神素养的需求给予关注。使学生把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乐意与教师交流,将心中的苦恼和悲伤对老师说说。平时要多创造一些愉快的专职的场合以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工作中去。
再次,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功能。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他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学生的视野较广阔,也有更大的抱负,但是由于自己各方面的发育均未成熟,接触事物又较广泛,很容易产生不良心理状态。教师和家长应及时引导,对学生采取有效的调整方法来清除他们的不良的心理影响。在引导教育时,教师帮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观念,“别人行,我也行”来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增强自我改变现实的信心。总之,首先应培养“留守儿童”的个人素质,让他能够正确地面对现实中的不足,克服自卑、疑虑的不良心理。其次要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提高他们的意志力。最后,要培养“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成千上万的农民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外出务工、创业,而把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照料,导致大量留守儿童出现。某些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有效的监护和家庭教育,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为保护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做出了专门的制度性安排。《意见》明确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关爱保护。学校作为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应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呢?
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缺乏亲情和关爱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监护人和生活时有变化,生活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学校作为儿童成长的一个主阵地,应长期跟踪和把握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为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一份成长记录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学习成长情况,把握其成长轨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如每年开学初,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调查工作,对所有在校学生进行普访,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摸清本校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的详细情况,为每个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信息应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父母姓名、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委托监护人的姓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年龄、与留守儿童的关系,等等。同时,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学校要安排专人进行专门的管理,并根据学生的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有关内容,确保每一位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确保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及时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爱、指导与帮助。
二、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的沟通
学校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密切联系,通过多种方式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进行沟通,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交换意见,形成家校关爱合力。
1.建立定期家访制度,加强与留守儿童身边的委托监护人的沟通。留守儿童身边的监护人多为孩子的祖辈(如爷奶奶)和父辈亲戚(叔婶姑舅等)。这两类监护人各有特点,祖辈由于隔代亲的缘故,对孩子多是百依百顺、溺爱有加,加上农村一些老人观念落后,缺乏文化知识,对儿童教育与学习即使有心也无力;亲戚多于父母同辈,某些抚养人碍于情面,对于朋友或亲戚的孩子多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即使发现孩子学习或行为上的问题也不想多管,以免严厉管教伤了感情,因此对留守儿童多采取“物质+放任”的教养方式。为此,学校要建立定期家访制度,增强学校与监护人的沟通,积极指导留守儿童的祖辈或亲戚的家庭教育,向他们介绍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指导他们学会正确的亲情关爱与教育,充分发挥自己身为监护人或抚养人的抚育责任和义务。
2.开通“师―长热线”,加强与留守儿童外出父母的沟通。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把孩子托付给他人抚育,但依然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负有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重大责任。因此,学校可开通“师长热线”,加强班主任与留守儿童父母的沟通,及时交流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向留守儿童父母介绍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儿童的方法技能技巧,引导他们如何做合格家长,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经历,他们比一般人更敏感,教师在平时教育中必须更小心谨慎,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1.营造温馨的人际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某些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日常多表现为敏感脆弱、性格孤僻、胆小怕事、多愁善感或过度保护自我、多攻击等。为此,学校可通过“亲情导师制”、“亲亲一家人”等活动,让留守儿童与学校的老师、同学结成亲密的“一对一”帮扶互助对象,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里时时刻刻体验到老师、同学的关爱,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
2.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升留守儿童心理素质自我防护水平。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开始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增加学生的心理体验,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活动方式。如在实践中可开设“我是生活小能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感恩亲情”、“我能行”等教育活动,让留守孩子和其他学生一起,在活动中体验亲情、友情,学会理解父母、感恩亲情,学会合作与互助,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通过诸如“我的心情我做主”、“月有阴晴圆缺”、“我的烦恼”等心理健康活动,引导留守儿童体验学习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升心理素质。通过“卫生习惯与健康行为、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意外伤害预防与自我防护”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活动,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做好个别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学校除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外,还应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注意细心观察,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搭建亲子沟通平台
亲情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任何来自家庭外部的P注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关爱问题。父母不能在留守儿童身边进行日常的管理和教育,并不一定意味着不能对孩子进行教育。马卡连柯说:“正确的教育并不要求家长寸步不离自己的孩子。”“随时都在进行着教育,即使您不在家时。”为此,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为留守儿童搭建多种与父母沟通的平台,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交流中感悟亲情、享受亲情、弥补亲情教育的不足,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1.开通亲情电话。所谓亲情电话,就是让留守孩子能和父母在学校里进行原声交谈。它是一条连接留守孩子与其父母的神奇纽带。学校的亲情电话和他们在家里打电话不同,因为在家里总是有祖辈或监护人的旁听,所以许多时候,电话都成了“告状”的替代品,而学校的亲情电话,排除了第三者的干扰,让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尽情享受与父母心与心的联结。通过亲情电话,学生可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汇报自己的近期学习生活情况,提出内心的想法与困惑;父母可以借此指导子女的生活与学习,表达对子女的疼爱与鼓励,并提出期望。如学校在家访或“师长热线”中,告知家长学校的亲情电话号码及各年级开通亲情电话的时间,并安排好相应的教师组织活动,做好记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安排每位农村留守儿童一周或半月与家长进行一次交谈。
2.开通爱心邮箱。所谓爱心邮箱,即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情感交流。在现实中,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一年才能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他们认为自己外出打工也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但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会或很少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有些孩子对父母很陌生,甚至亲子关系出现了障碍。另外,电话沟通依靠的是口头语言,它与书面语言有着很大的区别,孩子与父母在电话中可能羞于使用“甜言蜜语”,孩子无法充分感到亲情的滋味。为此,在开通亲情电话的基础上,学校老师可指导学生给远在异乡的父母写亲情书信,引导留守儿童将平时在生活中想说又因为种种顾虑而没有说出来的话畅快地表达出来,如可以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可以倾诉对父母的思念,可以表达自己的愿望,等等。同时鼓励父母对学生的书信进行回复,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疼爱、对孩子的思念、对孩子的期望等。通过亲情书信的往来,达到互相交流感情、消除隔阂、增进了解的目的,使亲情在交流中得到培植。学校可建议或引导每个班的留守儿童,每半个月或每个月给父母写一封信,并在“师长热线”中提醒家长及时给孩子回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Z].国发〔2016〕13号.
[2]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的通知[Z].国卫流管发〔2016〕20号.
[3]马卡・连柯,著.丽娃,译.家庭和儿童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9.
[4]黄艳萍.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