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1

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不仅是西方文明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集中的碰撞与交融,也是中华民族在百年梦圆后国运复兴的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奥运开幕式的盛装演出展现了一个大国的文化底蕴与深邃思想,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如下的思考:在全球文化交流的背景中如何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的价值?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如何认识现代文明?在全球化时代中国能否为人类文明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奥运会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将如何延续?等等。

带着这些问题,人民论坛特别策划《大国的演出》专题约请知名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层探讨与分析。策划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文化长歌”,下篇为“国运惟新”。专家们在各自的文章中阐述了一系列精彩观点。

有专家们指出,中国百年的奥运之梦折射了面对西方现代文化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也体现出对世界大势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开放的心胸。对中国文化的自我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寻找其五千年文明绵延不断的精神魂魄,将是我们在全球化时代贡献于世界的基点。

有专家分析,人类文明正在进入“新轴心时代”,中国正在崛起为一支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与之匹配的是,中国文化能够对人类共同问题的解决做些什么,对此人们不无理由充满期待。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和平与发展”的问题,就是要求解决好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华文化中的“和”的思想可以为这方面提供有价值的资源。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世界表达了中国的声音,“和”是最好的回答。

有专家表示,奥运会所焕发出来的民族凝聚力可能暂时抑制民众对改善自身境遇的要求,但奥运会过后,它们将释放出来。执政者只有在法治、框架内找到重新安排权利、权力的办法,经济、社会领域的变化才不会动摇政治之本,持续国家的繁荣兴旺。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2

摘要:不久前,中国政府发表白皮书回应世界对中国的关注。白皮书高度概括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也深度阐发了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申言“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和平发展的文化理念,主旨是“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面对多元文化催生的多元价值观和人权观,中国政府“大力提倡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交流,消除意识形态偏见和隔阂”。中华文明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因生生不息而源远流长,二是因源源不断而兼收并蓄。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自洽共荣的文明,还是“以己推人”、“以人度人”的文明。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亚洲各国文明间的共同性远远高于差异性。民为本、和为贵、兼相爱、交相利、执其中、顺其势、固其本、通其变……,是我们对话的气场和交流的平台。各国文明的独特性和各国文明间的差异性,源自各国文化的历史积淀,也在当下发展道路的选择中呈现出时代张力。文化多元和文明多样性既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演变发展的重要动力。亚洲各国文明间的对话和交流,不仅是当前多样性文化和谐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构筑全人类文化和睦共荣的根基。多样性文化来自文化独特性的多样,文化的自主选择与相互调适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当代中国;亚洲;文化繁荣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一、不久前,中国政府发表白皮书回应世界对中国的关注。白皮书高度概括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也深度阐发了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申言“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亚洲文化论坛——10+3主题会议”的主议题,是亚洲的文化艺术多样性与和谐发展。这个主议题包含着文化艺术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和一个良好愿望。文化艺术的多样性,一方面来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一方面也基于人类社会面向未来的诉求。也就是说,文化艺术的多样性不仅是一个已然的事实,而且也会是一个必然的趋向。于是,多样性的文化如何共存、共生以及共荣,就成为每一种文化都不得不正视和深思的时代课题,成为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时代背景中的文化抉择。当然,我们也可把“文化艺术多样性与和谐发展”这个主议题视为中国文化学者乃至中国政府的一个主张,这个主张的要义不是强调“已然存在的合理性”而是为“未来合理性的存在”寻求共识。不久前,中国政府发表白皮书申说《中国的和平发展》。这个白皮书回顾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开辟,提出了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陈述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方针政策,强调了中国和平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还申说了中国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对白皮书最关心的可能是“对外方针政策”与“世界意义”,而“世界意义”其实又是对“方针政策”的深度诠释。我们注意到,中国的和平发展以不争的事实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坚定地、持续地走着“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二、中国和平发展的文化理念,主旨是“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面对多元文化催生的多元价值观和人权观,中国政府“大力提倡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交流,消除意识形态偏见和隔阂”。白皮书在陈述“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方针政策”时,开宗明义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中国倡导并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的,是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中国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五个方面陈述了自己的主张,其中文化上的主张是“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大力提倡不同文明间对话和交流,消除意识形态偏见和隔阂。”我们注意到,这个文化主张的本质是“多样性文化的对话与交流”。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不是消除特性和差异,而是消除偏见和隔阂;不是唯我独尊、妄自尊大,而是潜心向善、躬身睦邻。在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往中,中国政府一方面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一方面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亚洲文化论坛”的举办,便是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的重要举措。事实上,文化的地区合作不会不关涉政治、经济、安全、环保诸方面。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拥有如此众多的邻国,因此也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尊重邻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中国政府一再申说不谋求地区霸权和势力范围,也一再强调通过谈判对话和友好协商解决包括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在内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我们的文化交往也会在这一理念中寻求互补、增进互信、扩大共识、实现共荣。三、中华文明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因生生不息而源远流长,二是因源源不断而兼收并蓄。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自洽共荣的文明,还是“以己推人”、“以人度人”的文明。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印度文明是亚洲历史文明两个最重要的策源地,它又和韩日文明构成当代亚洲文明重要的先遣队。由于中国在亚洲相对居中的地理位置和相对复杂的生存环境,中华文明注定要成为一种注重交往、包容差异、讲究实际、强调传承的文明。历史上有佛陀西来,有鉴真东渡,有昭君出塞,有文成入藏;近现代更有仁人志士求真索理于俄罗斯、勤工俭学于法兰西、习法通变于东瀛国、借石攻玉于美利坚……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延续性、包容性和开放性。也可以说,中华文明的包容来自于它的开放,而正是这个开放中的包容才使得它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就文明的形态特征而言,中华文明有两个互为因果的特征:一方面,它的源远流长使它善于兼收并蓄;另一方面,又是它的兼收并蓄使它更加源远流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自洽共荣的文明,也是辩证取舍、系统整合的文明。中华文明的这一本体特征,使它由衷地主张和谐发展并认同多元发展,也使它通过“以己推人”的“本文化中心”理念实现着“以人度人”的“文化相对主义”的主张。四、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亚洲各国文明间的共同性远远高于差异性。民为本、和为贵、兼相爱、交相利、执其中、顺其势、固其本、通其变……,是我们对话的气场和交流的平台。尽管我们包容差异、主张多元,但其实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亚洲各国文明间的共同性远远高于差异性。在许多世界史的研究者看来,欧美因其工业革命率先发生,是较早具备现代性的文明;非洲、澳洲以及拉丁美洲,是部族文明遭遇殖民文化的混合物。亚洲文明的共同性在于,在遭遇西方列强之前,它有着独立发展、长久发展、和谐发展的古典文明。这种文明创造过人类历史的诸多辉煌:从宗教到哲学、从道德到伦理、从文学到戏剧、从建筑到音乐……无不如是!它不为发达的强势文明所屈服,也从不歧视相对弱势的发展中的文明。亚洲文明是尊重人的尊严、保障人的权益的文明。在亚洲各国文明的共同性中,其实都不乏民为本、和为贵、兼相爱、交相利、执其中、顺其势、固其本、通其变……之类的主张,而这些是我们对话的气场和交流和平台。文明是人类的创造物,确切地说,是人类适应生存、谋求发展的历史沉积物,是特定时期、特定群体的生存必需和发展轨迹。我们说亚洲各国文明的共同性远远高于差异性,正在于我们不仅曾经面对着相近的历史情境,而且当下也面临着类似的时代课题。对于生存与发展的时代课题,我们可能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可能进入不同的解题阶段,但我们需要回答的时代课题是一致的——那就是让我们的人民更幸福、生活更美好!这是举办“论坛”根本的意义所在。五、各国文明的独特性和各国文明间的差异性,源自各国文化的历史积淀,也在当下发展道路的选择中呈现出时代张力。文化多元和文明多样性既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演变发展的重要动力。正视各国文明的独特性和各国文明间的差异性,是我们开展对话与交流的必要前提。但显而易见的是,对话与交流的目的在于对“独特性”的真正理解和对“差异性”的有效沟通。文化的多元是历史的产物,为既往相对封闭与隔绝的历史所陶塑。这种封闭与隔绝的历史导致了不同文明间的隔阂、误解甚至偏见。对于我们已身临其境的全球化时代,虽然看起来由经济生活所驱动,但科技力量正使它成为日常生活最真切的感受。人的“网络化生存”作为当代人类的基本生存状态,使得“差异的文明”在计算机“统一的编程”中运演,正在降临的“云计算”更为这种“编程”的运演推波助澜。置身“统一编程”境遇中的“差异文明”,一方面为“差异比较”中出现的文明新质所诱引,一方面也为“原汁”文明出现的“比较差异”而纠结。中国古代哲人庄周曾讲述一个“混沌开窍”的寓言,“无窍”(无眼、耳、鼻、口等感觉器官)的“混沌”原本也自足自在且自娱自乐地生活着,但他的两位大神友人见“人皆有七窍”,为混沌的幸福考虑将其“日凿一窍”,结果是被“开窍”的混沌“七日而死”。其实,我们遭遇的“全球化时代”并不意味着强势文明“可以”或“应当”一统天下,在趋利避害的“经济一体化”背后,有着同样避害趋利的“政治多极化”。“政治多极化”其实并非历史文明陶塑的意识形态偏见,而是对借用“经济一体化”主宰、盘剥世界的某些强势文明的抵御与博弈。“文化多样化”作为“政治多极化”的一翼,必然在当下发展道路的选择中呈现出时代张力,也必然构成人类社会演变发展的重要动力。六、亚洲各国文明间的对话和交流,不仅是当前多样性文化和谐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构筑全人类文化和睦共荣的根基。多样性文化来自文化独特性的多样,文化的自主选择与相互调适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则。中国已故学者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文化自觉”的理念,此后15年间这一理念一直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中心话题。所谓“文化自觉”,是对置身现代境遇的历史文明的一种建设理念,它的一个重要主张是历史文明面对现代转型时的“文化自主”,也即所谓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请注意,文化的“天下大同”是“美美与共”的“大同”,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共荣”。但是,“文化自主”不是“文化自守”,不是“抱残守缺”而是在“各美其美”中扬长避短,在“美人之美”中取长补短。于是,“文化自觉”的文化建设理念还暗含着另一个重要主张,这便是先生提到过的“文化调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既然包含着形态的建构和道路的选择,就不可能没有“调适”。因为任何一种文明的历史建构,在接踵而至历史进程中都比照出正面、负面与中性的价值差异,都体现出有继承、有扬弃、有革故鼎新、有推陈出新的“文化自觉”!事实上,“文化自觉”并不以文化本身特别是不以文化传统本身为“自足”,它关涉到一种文明在时代境遇中的生机与活力,关涉到由这种文明所维系的人民的幸福意愿与发展意向。最后,我想以《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即“中国基于自己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基于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对21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安全格局变化的认识,对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认识,郑重选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作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参与国际事务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路径”。可以延伸的是,这三个基本认识、一个基本路径也将促进亚洲的文化共荣!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象形文字;道德根文化;文理基因

1 根文化的基因系统

世界各国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根文化。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都有一个共性的现象。每当历史进入转折期,步入兴盛阶段时,都会伴随着文化的复兴运动。而且每一次文化的复兴都会回到历史文化的源头上,在文化基因、在根文化中重新发掘创造的潜力,然后才会创造出更辉煌的成绩。

欧洲文化借助研究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站在欧洲古文化的源头活水中汲取精神营养之后,从而开创了欧洲文化的新纪元,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全面发展。

在中华传统文化以2500年前出现的轴心时代为分水岭,2500年以前的文化是中国的根文化时期,主要以伏羲的易道文化、黄帝的法道文化、老子的德道文化为核心,所以2500年之前的文化又称之为道德文化。道德文化是其后世各种新生文化的主根,故又称之为中华道德根文化。

世界各民族根文化的基因系统,全都具备着三大系统,性慧基因系统,文理基因系统,以及字形系统。不同的只是由于历史进程中的各种原因,造成许多民族的文化基因发生了断裂、消失和异化。唯独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的基因,在世界上是保存最为完整。

性慧基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先天文化基因系统。在文字语言为产生之前,人类是处于自如地应用性慧文化基因的过程,这个过程极其漫长久远。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交流处于不需要语言作为传递工具就能相互没有障碍交流的时期。在中华土地上,直至黄帝时代苍颉创造文字,这种文化基因仍然还未退隐消失。

但是由于人类后天智识思维系统逐步萌生,人们完全运用性慧文化基因就能相互彼此完全了解和交流的状态开始出现障碍。交流需要载体和工具来表达慧性思维中的内容,同时又使后天智识能够解读与掌握,从而与慧性思维同步把握。因此,道德根文化中基因系统的第二系统,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应运而生。

人类各民族的文字,包括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象形文字隶属于中华根文化基因中的文理系统。巴比伦人,苏美尔人,埃及人,玛雅人的文化,中全都存在着与中国相同的文理基因系统。他们的先民都有使用图画和象形文字的遗迹。欧洲许多地域也同样存留着岩画的遗迹。这些共性现象,说明人类发展之初的根文化基因具有同源性,同样存在着“文理”向“字形”发展的过程。但是,世界各国现代普遍使用的拼音文字,并不具有根文化基因的特点,不能把拼音文字当成根文化的基因或人类文化的原生态。

2 东西方对语言和文字的不同观念

世界各个民族文化的细胞即文字和语言,这是两个基础元素。文字和语言,是构成文化特色的细胞,所体现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因为不同的语言和文字必然造就出不同的文化环境和土壤基础,由此而诞生出不同的文化、科学、哲学研究方法。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范畴篇》:“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口语是记录心灵经验的符号,而文字是记录口语的符号。”所以西方人对文字的理解用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的话说:“文字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表现语言”。所以西方文化对语言和文字在社会交流中的工具功能非常侧重。

其实,文字和语言的关系绝非如此简单。文字和语言是两套独立的代表概念的符号系统,任何文字系统都有其内在独立性,都有语言所不能具备的功能。尤其是汉字,中国的“语”和“文”是分离的,中国的文字是可以各立独立存在,而又被各种“语言”所共用的。

3 拼音文字的产生

公元前5000-4000年左右,埃及象形文字也有取材于自然形态,与汉字一样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绘画,及表达思想的记号,也是表现声音的符号(其写法能表现发音的方法),这种符号后来被视为声音符号的起源。

在公元前1500-1000年左右,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因与埃及人交易,饱学的僧侣们把简单的象形文字,改写成有秩序的字母,其对商业交易帮助很大。而希腊人也因与腓尼基人交易,进而认识了字母,在公元前400年左右被予以采用。由于希腊人文化水准高,他们还发明了表达母音的文字,并把各个字母加以整理与美化。同时把腓尼基人由右至左的读法改成横写的由左至右。这就是现代西洋文字左起横写的起源。即拼音文字是三千年前由腓尼基人因为商业需要而创造形成的一种文字。这种文字作用于商业,方便易记,容易掌握,所以很快被西方民族采取。

但是这给整个欧洲带来了历史性的不可治愈的伤害。从欧洲考古的岩画遗迹看,欧洲的先民同样曾经使用过象形文字。但是拼音文字的出现,使得欧洲的先民们在他们的根文化基因中,没有保存和延续使用古老的文理基因系统,图画与象形文全部都失传。而拼音文字彻底取代了欧洲地域文化基因的文理系统。

很可能就是因为拼音文字的推广运用和取代,才导致了欧洲象形文字的彻底消失,从而产生了整个欧洲历史文化辨识的严重断裂层,使欧洲人无法追溯到三千年以前,去解读和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

4 汉字的产生

诞生于人类文明发生的源头泉点之上的最古老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从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史迹来看,世界各民族都诞生过自己的象形文字,只是这些象形文字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如埃及象形文字圣书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还有古代印度的梵文、古希腊文字等等,都随着古代文明的消失而湮没。汉字却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全面保存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古老的文字。

在道德根文化之中,文和字的本义,是两个各自完全独立的系统,文是文,字是字,绝不能混为一团。中华道德根文化基因中的文理系统,既包含着最原始的图画,也包含着象形。

文理基因系统才是人类文明发生原点中的最古老的文字。文理系统中的图画和象形是后天智识载体工具逐步产生与形成的基础。这就是人类的“有记录的文化”的开始。

文:甲骨文的这个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本义指:花纹;纹理。《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文即纹,如脉络,依类象形,能够独立表现事物。理:《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因此,文与理可以共同构成这一基因现象的经纬。

从这里,我们要了解西方文化基因的不足,西方根文化基因片段的丢失,才是整个世界产生疾病的根源。这些问题全都迫在眉睫,亟待全人类的补救。

但是,西方根文化中的这些天然缺陷,在中华根文化之中全都可以找到预防和避免的良方。因为中华道德根文化是最接近自然真理和规律的一种根文化,中华道德根文化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人类理解并尊重着大自然,人(下转第301页)(上接第139页)和天地是同生共存的,人类从未将自身凌驾与自然之上,东方文化中的尊道贵德是人们天然的共识,所以中华道德根文化是基因齐备而且完整的文化系统。

所以中华道德根文化的复兴,势在必行,而且必定会迎来一个被世界各民族共同认同并研究实行的时期。

【参考文献】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 新媒体 传统艺术 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艺术又叫数码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新事物的产生对于旧事物往往是致命性的,但是新媒体艺术却以其独有的包容性特质集合众多艺术形式的精华。在多元并存的艺术现实之中,新媒体艺术跟传统艺术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新媒体技术利用电脑等新科技手段将传统艺术中的绘画,书法,摄影,摄像,舞蹈,音乐等各种艺术形式集中融合,最后相互作用,不仅延伸了传统的艺术形式,而且也丰富了自己的艺术内涵。

众所周知,传统的艺术形式种类繁多,发展也已经相当完善,进入20世纪,随着摄影,摄像等艺术形式,使得人们对于艺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每一种艺术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影像艺术将各种艺术形式非常好的表现出来,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性的同时,也扩大了传统艺术的影响力。自新媒体艺术(第四媒介)的产生以来,表现出比广播及电视更为广博的涵盖性以及应用性,它不仅可以将传统的艺术形式非常合理的融汇贯通,也可以运用其科学技术,将一些无法呈现的场景,构思虚拟出来,极大地丰富了影像的艺术表现力和表现范围,将自身化为其中的一部分,这极大的提高了艺术的高度和宽度。当今,新媒体艺术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被众多的艺术学者所认可。新媒体的艺术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影响是巨大的。

1将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相交融,丰富其文化的样式

新媒体艺术以其自身的包容性使传统艺术形式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新媒体艺术,利用电脑技术和现代的科技手段,将传统的绘画,书法,舞蹈,音乐,摄影摄像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同时新媒体艺术利用电脑技术及网络等媒介很好地扩展了传统艺术的表现空间,与此同时新媒体艺术因融汇各种艺术形式为一体,所以为传统艺术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的条件。正因这些特性,新媒体艺术对传统的艺术形式有着良好的带动作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新媒体艺术因其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很好将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强有力的扩展艺术的表现力

传统艺术的表现都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如早期的摄影摄像只能拍摄以实体为原型的人或事物,但是新媒体艺术则不然,利用科技和虚拟技术可以很好将不存在的事物展现出来,当前的3D、MAYA技术等可以将人物、建筑、动物、或想象的事物非常逼真的表现刻画出来。当前的影视、电视等领域,新媒体艺术已被广泛的应用,将虚拟的场景和人物与现实的人物表演相结合,极为出色地增强了影视的表现力。再者,运用电脑技术结合传统的水墨画效果可以很好的实现技术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再者将传统的艺术形式与新的艺术相结合也可以很好地促进传统艺术的更好发展。

3新媒体艺术延伸了传统文化的艺术领域,也将各类传统的艺术形式对人们及社会的影响放大

传统艺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发挥了深远的影响。每一个时代伴着新科技文明的诞生而衍生的艺术形式也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对人类及社会产生极为强大的反作用。不仅如此,新艺术形式的产生或多或少都对旧的艺术形式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新媒体艺术的诞生不仅没有威胁到传统艺术的发展,反而为传统艺术形式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集各种艺术精华为一体。与此同时,新媒体艺术形式由于其技术性和包容性等特性,不仅可以融汇各种艺术形式,并且将各种艺术形式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产生1+1>2的艺术效果。人们在感受到传统艺术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的同时,心理上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认同感,这对优秀文明的保留及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的同时,也加强了传统文化对于人们生活和整个社会的影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又会为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延伸出了传统文化的艺术领域。不仅如此,由于新媒体艺术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弃其糟粕,故自身有着正确的价值观,久而久之,便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对于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4结语

新媒体艺术正在慢慢地渗透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艺术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结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流,实现了各种艺术形式相互交融互补的局面,不仅拓宽了艺术的表现领域,增强了艺术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将是一次大的变革,人们需正确理解新媒体与传统艺术的关系,才可以一正确的视点来审视新媒体艺术的重要性,体悟到新媒体艺术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石磊.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语言;思维;认知科学

中图分类号:H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178-01

一、引言

语言既能够影响人的思维,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然而万物皆流,世界上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语言也是这样,在不断的交流互借中强化着自己的功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的贮存,它创造着思维同时又被思维所创造。同时,可以通过一种语言成长与发展的历史窥见一个民族文化特点和地域风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认为思维决定语言,语言仅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在二者的关系上,人们也一直认为语言居于完全被动的从属地位。然而,语言的起源与思维并非同时。从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看,语言发展中存在非思维阶段,思维发展中存在非语言阶段。但是语言和思维一经产生后却又常常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和制约。在很多情况下,语言和思维直接联系,但也确实存在语言与思维分离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主张: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同。这一说法虽有道理但过于绝对化。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比喻:“讨论语言与思维如同在木头炉子里生火”,可见我们的确不能在语言之外进行思维,也不能在思维之外运用语言。语言对思维和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不能因此说,人的思维和行动受着语言的“残酷”限制,而不能冲破语言的束缚,只能做语言的“囚犯”。任何语言中的科学发明和创造都可以被其他语言所理解。可是,反过来说,如果在语言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都在用英语表达思想,那么对同一问题,世界范围内的人类是否会用同样的思维去思考呢?在这里,我们不妨借用一下索绪尔用弹钢琴来的这个比方,即使每一个键盘手用同一架钢琴弹奏相同的曲子,演奏出的乐曲也会各有各的特点,有的可能舒缓,有的急切;有的含蓄,有的奔放;有的低沉,有的悠扬等等。

三、语言为人们提供了整合各种信息的工具

斯伯克(Spelke,E. S.2002)通过一系列研究认为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类掌握了语言这种可以把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的工具。他认为动物和人都被赋予了核心知识系统,但是这种与生俱来的核心知识系统有它的局限性:这些系统传递的表征是没有经过整合的。这些核心知识系统是人们从出生到成人一生都具有的,同样,动物也具有这些核心知识系统。人之所以比动物更聪明,是因为人拥有自然语言这一工具,它允许人对具有上述缺陷的核心知识系统进行合并整合。

四、语言趋同的程度讨论

实际上,语言的改变只是语言的外在符号的变化,具体的说,也就是音和形的变化。它所承载的文化的根源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彻底的同化。英语在随着经济一体化发展不断向全球传播时,也成了各种文化相互冲突、对话和融合的媒体。它甚至缩小了世界上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时空距离,推动着全球化的进程。虽然世界上说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但每个民族的文化核心包括世界观、、民俗风情等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中国人说英语,并不能从改变自己东方思维的模式,也不会因此摆脱自己的本族文化。这就好比一台电脑,安装了不同的软件,却永远不可能因此改变它的硬件配置。所以,尽管各种语言的词汇在不停的互借,但外来语给语言带来的表层变化并没有使得持不同语言的民族思维得到根本的同化。语言外在形式的部分改变,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维模式,语言全球化的倾向也不可能形成人类思维的全球化。语言只能解决“用什么说”这样的方式问题,而“说什么”才是人类思维的本源。在物质条件无法彻底同化的前提下,语言形式本身的改变不会导致思维的方向性。

五、结语

语言是人类精神所创造的最有意义的成就,它能表达一切可以交流的经验。这个形式可以受到个人的无穷的改变而不丧失它的清晰的轮廓,它的更新与发展有着其特定的运行规则。民族文化、生产方式、地域风情、历史文化、个体差异等因素是影响思维的重要因素,语言只是其中的一种,语言形式的趋同不会对人的思维模式带来根本的改变,同样也不可能给人类文明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相反也许会是更快速的发展。

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范文6

院长女士,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来到久负盛名的塞万提斯学院与大家见面。中国和西班牙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今天的座谈会以文化为主题很有意义。贵国著名剧作家哈辛托・贝纳文特曾说过:“文化是理解与沟通的良师。”文化交流对增进我们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国友好合作必将起到有益的作用。

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博大精深,从未间断。在此,我想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主要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一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那样奋斗不息、积极进取,坚持独立意志、人格尊严和做人原则。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重要因素。这种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

二是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

三是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书于殷商时期的《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就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在平等、自由的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中国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思想。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是天地所生,人民都是我的兄弟,万物都是我的朋友。这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如果破坏了自然,人类迟早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和欧洲的文化都源远流长,共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的商品和文化就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南欧国家。公元13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来到中国。16世纪末,西班牙人门多萨写的《中华大帝国史》一书,是西方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宗教以及政治、经济概况的著作,在欧洲引起轰动。《周易》、《老子》、《论语》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翻译介绍到欧洲,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东学西渐”。18世纪,欧洲近代的先进科学文化成果传播到中国,掀起“西学东渐”的热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西班牙文明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班牙文学、绘画、歌舞、体育等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文学巨匠塞万提斯、画家毕加索、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都为世人耳熟能详。我年轻时就读过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其深邃的思想至今仍给人以智慧和启迪。我经常在思考,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就不仅要有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更要有人遥望星空,坚守精神家园。这样的民族才有希望,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才能有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