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范文1

关键词: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在煤矿实践运行中,如果由于某一方面的疏忽造成安全问题,其后果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也非常之大。因此,需用全面贯彻以“安全第一”为总方针的生产原则。此外,对于煤矿本身来讲,开采的现场环境较为复杂多变,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对开采现场的施工管理发出了挑战,这就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措施,将一些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通过多方努力、加强煤矿开采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进一步保障从事煤矿开采者的人身安全。

2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水平低

大多数煤矿企业都没有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将具体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人,煤矿的安全监管部门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再就是煤矿本身的安全防护措施较低,一些安全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安全管理常识,造成安全管理工作的表面化、形式化和片面化,这些因素的存在给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体现了我国煤矿开采的管理水平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

2.2采矿技术落后

煤炭在我国属于基础性资源,各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开采方面的问题,在某些地区还因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造成各种信息的不畅通,目前还在采用传统的采矿模式以及勘测技术。在实际开采过程中,由于安全防护不及时,导致了安全事故的频繁出现,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节约开支,仍使用过去的一些老化设备,这些不仅体现了采矿技术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状态,同时给采矿工作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2.3采矿安全意识淡薄

在实际采矿工作中,由于一些工作的疏忽,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影响。时至今日,我国政府也对煤矿的开采安全加大了重视的程度,现阶段煤矿的事故发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每年还是会有一些事故的发生,这些事故都是由于安全意识的淡薄所造成的,比如对一些机械设备操作失误、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按照矿产开采标准及要求进行施工的,这些都造成不同程度事故的发生,给煤矿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3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策略

3.1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职能

首先,建立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领导班子,由副矿长(矿长)、安全矿长及安全员等相关领导组成,对于煤矿的日常管理工作要执行值班监督制,保障24小时的轮流值班,全面掌握每个班组的工作状况,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处理。由副矿长负责带头下矿井进行安全管理检查,对采掘工作流程进行监督,做好不定期的巡视工作,确保安全隐患的消除;其次,加强对煤矿现场安全管理。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监督管理奖惩措施,对某些不遵守安全生产规范以及开采要求的,要予以严惩,对一些表现良好的要给予奖励,以此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对煤矿开采的现场也要不定时的进行抽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根据奖惩制度对在煤矿现场违章操作的,要连同现场管理人员及实际操作者予以严重处罚。要牢记“安全第一”的生产原则,加大对煤矿开采监督与执法,真正地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监管,为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提供保障。

3.2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开采方案

以煤矿安全开采为前提条件,对煤矿的开采工艺进行设计,选用适合的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技术进行开采前的规划。在煤矿的开采方案确定中,结合地质因素以及采用的技术和仪器,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有序性和安全性。在对煤矿的巷道进行布置时,布置内容要简单实用,在对某些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中要及时比对不同技术方案与技术策略的合理性,保证技术方案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科学应用。

3.3加强对煤矿采矿人才的专业性培养

作为煤矿开采企业,要制定科学、完善的人才梯队培养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专业采矿技术人才体系,为煤矿开采的科学性、安全性提供有力的保障。首先煤矿开采企业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技术的采矿人员;其次,加强采矿工作人员的灵活度培养,对一些煤炭专业的高校提供一些资金与政策方面的支持,以此与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丰富煤矿企业自身岗位与综合素养的同时,为煤矿专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张卫东 袁孝阳 单位:陕西省崔家沟煤矿

参考文献: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范文2

关键词:煤矿采矿;安全管理;意义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在煤矿企业产量迅猛发展以及整体煤矿开采行业不断发展时,安全事故频发,给煤矿企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命安全、国家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加强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煤矿行业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加强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的意义

采矿的安全管理直接决定煤矿生产能否顺利进行,是保障矿业公司效益的关键,也是推动煤矿发展的前提,所谓安全采矿管理是提前检测各种危险,并对其加以分析,然后制定应急措施或是在采矿开始之前将其排除,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矿业工作者的安全,减少甚至是避免各种损失,杜绝伤亡事故发生,提高生产力。安全管理工作如果不能做到的细致安全,往往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纵观国内发生的几起重大事故,大都可以归咎于此,可见安全管理在采矿安全中的作用。所以,要加强采矿安全的管理,对采矿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降低安全风险。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利用制度优势增强广大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增强企业领导的责任感,落实各项政策规定,切实保障采矿工作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持续稳定发展。

二、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煤矿采矿中管理及监管力度不够

当前,很大一部分煤矿开采企业的管理部门,监管部门,地方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部门,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从思想与认识上真正意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从而造成了实际的煤矿开采中,安全生产没有作为首要标准来执行。当生产效率,生产效益和安全生产发生冲突时,没有严格基于安全生产的要求与标准进行,而是迁就生产效益或生产效率,从而造成了煤矿开采的安全隐患。

2、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不足

煤矿开采企业对煤矿内部安全生产措施的重视不够,使得对于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资金不足,造成了部分煤矿企业安全防范的设备陈旧,一旦发生煤矿安全事故,安全防范设备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3、采矿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煤矿企业需要大量的采矿工人,进行采矿工人的招聘过程中,要求不严格,煤矿开采的主要采矿工人是农民工群体,相对而言,他们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安全防范的意识比较淡薄。煤矿井下操作要求相关的技术水平,操作流程要求符合规范,但是,煤矿开采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时通常不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全防范的意识比较薄弱,从而造成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4、煤矿采矿现场的管理不严格

部分煤矿开采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煤矿安全开采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很少下井,对矿井下的实际的工作环境没有充分的了解,造成了安全管理比较松懈。实际的煤矿开采过程中,一旦不严格遵循规范,不严格要求管理,那么就会造成违章操作的问题,从而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5、煤矿企业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不健全

部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预防措施不完善,甚至存在着煤矿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的存在知晓,然而依然继续生产的问题。最终会发生煤矿开采的安全事故。另外,部分煤矿开采企业对工人没有进行全面的安全知识的培训,对煤矿工人的安全教育,通常是形式化,表面化,安全教育真正的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三、加强煤矿采矿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1、完善规章制度,促进采矿技术的规范化发展

在未来阶段下,需要根据煤矿资源的开采要求建立好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企业的工作目标与工作流程,让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可以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方式。在确定好任务与方式之后,即可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只有实施该种制度,才能够促进新型技术的规范化使用。只有做到这一点,大家共同配合才能够在保障工作效率的同时促进采矿技术的规范性发展。

2、加强培训,提升矿工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的应用发展与技术人才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此,煤矿企业必须要定期对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与责任意识。还要注意到,矿工是煤矿开采工作的实施者,他们从事的工作重复、繁琐,虽然他们对自己的工作熟练,但是其工作都是体力活,为了激发出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企业需要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让矿工能够不断的掌握新知识与新技术,从而不断的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只有打造一支综合水平过硬的队伍,才能够为煤矿企业的高效生产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3、加强创新,不断研发新技术

为了避免煤矿管理者只注重短期利益导致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受到限制的问题,政府可以制定好一系列的鼓励措施,让他们可以积极的去创新,引导他们发展新型安全与采矿技术。煤矿企业与其他行业一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新技术的研发复杂、艰难,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是,一旦新技术在生产工作中得到使用,就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好的价值。在传统模式下,政府主要采用技术产权保护、研发补贴等方式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这对于促进新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些政策主要针对一些新型企业,并未制定与煤矿企业相关的法律,这也是制约煤矿安全与采矿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根据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措施,这样,煤矿企业既能够研究新技术,也可以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这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与长远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而对新技术的产权保护工作不仅是政府对于企业技术上的认可,也是对煤矿企业劳动成果的保障。

4、注意自然因素,防患于未然

威胁采矿安全的人为因素需要不断地加强管理完善应急措施,但是,对于自然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最主要的还是在事前进行预防,防患于未然。采矿前的预测及应急措施的制定对采矿安全意义重大,例如,采矿前进行的地质勘探,可以有效地防止采矿时遇到断层或是褶皱,从而避免发生坍塌或是其他的事故,减少工作量、降低工作难度,自然也会降低成本。再比如对天气状况的监测,突发的恶劣天气总是会让人措手不及,事前对天气做好监测,尽量避免在暴雨天气或是其他不利于采矿工作进行的天气下井采矿,可以避免发生流沙或是其他状况时带来的损失。

5、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

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各项工作均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进行,并按照“企业全面自查、市县重点督查、省级同步突查”的交叉方式组织开展。检点为各县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主体企业对“不放心煤矿”挂牌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以瓦斯、水患、火灾防治为重点的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及治理工作情况;防治水、防汛、瓦斯等专项检查查出的隐患和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备案、演练情况以及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情况、领导带班和应急值班情况等。

结束语

总之,要想加强采矿安全管理措施,就要善于分析采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对其加以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然后从中吸取教训,进一步改进工作制度和管理模式,为以后的采矿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段明泽.煤矿采矿技术应用问题的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2,(06).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范文3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 问题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11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27801

煤矿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而煤矿最易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其危害更大,平均每死亡1人,经济损失不少于50万元,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幸。因此,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一套完整地、有效地安全管理体系,在实际生产中切实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作出积极努力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

1.1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

1.1.1自然条件恶劣

我国煤炭所在地域大多处在地址条件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区域。据统计,煤矿开采中85%以上属于井工开采,平均在400m深处的地下作业,自然条件的制约是导致煤矿安全生产过程复杂,常常受到地下水、瓦斯、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而且随着作业面的不断延伸,一旦发生灾害治理起来将更为困难。

1.1.2技术条件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还处于相对落后,许多煤矿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信息化、自动化、机械化水平不高,煤矿从业人员,尤其是小型煤矿企业受其资金等条件制约,人员安全生产技术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地发展要求。此外,因体制、资金等制约,煤矿生产领域内重大安全技术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企业的逐利性和经济实力的限制,对涉及行业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的重大技术攻关还有待于政府的支持。目前,我国煤矿在“一通三防”、防治水、矿井深部地压、冲击地压、高温热害和支护等方面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尚未解决,严重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

1.2煤矿安全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

统计表明,我国煤矿安全事故的90% 以上是由于管理上出现漏洞所致。在重大矿难的背后,凸显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欠缺和不到位。

1.2.1产业集中度不高

80年代,为增加煤矿的生产量,国家采取了鼓励集体、个人办煤矿政策,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了较长时间内国有与集体、个人煤矿企业之间无序竞争,煤矿生产企业“遍地开花”。如今虽然政府关闭了一些小煤矿,但由于基数大而集中度不高。

1.2.2管理人员不足,培训力度不够

除了国家重点煤矿外,一些中小型煤矿企业由于煤矿工作本身具有风险大、强度大、报酬低等特点,专业管理人员严重缺乏。许多小煤矿的经营者大多自身文化低,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重视不够,多是凭借经验进行运营管理,没有系统的对一线开采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很好的培训,即使有培训大多也是临时的,应付性质的。

1.2.3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

部分煤矿主受利益驱动,无视政府监管,是煤就采,违规回采煤柱,大肆开采帽子煤,甚至一些煤矿主对政府的监管是阳奉阴违,哪怕是停产整顿期也想方设法生产,全然不顾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一线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这些管理思想上的麻痹松懈,不严格落实相关责任常常是诱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1.2.4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幅员辽阔,煤矿企业众多,但安全监察人员长期不足的现状并未有大的改变,即使是一些大中型煤矿既要受当地政府相关职能监管,又要受上级监管部门监管,这种多头监管容易出现“都不管”或者相互推卸监管职责的局面,加之现有的监管技术水平落后、人员素质不高、措施不完善等等问题的存在,导致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管理领域问题较为突出。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及监管体系不完善

虽然我国于2002年就颁布出台了《安全生产法》,但随着煤矿生产领域和整个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一些法律条款已出现了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前瞻性和统一性等问题,煤矿安全监察力量严重不足,而且现有体制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只可根据下面上报书面材料进行安全管理,缺少相应的现场监督检查;与煤矿行业的高额利润相比,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显得明显不够,违法成本低导致许多煤矿主“宁愿花钱挨罚也不愿加大安全监督力度”。

2.2缺乏对人的因素的重视

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统计表明,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 以上,煤矿行业也有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管理不善或者现场违规操作造成的。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广大采煤操作人员没有得到系统有效的培训,从业人员技能素质普遍不高。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构建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煤矿作业是在特殊且复杂的环境下开展,这就要求始终把安全摆在首位,抓好从生产到管理的全方位立体工作,探索建立完善的科学体系。具体而言,应该是生产、管理人员要树立牢固的安全理念;建立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系统;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建设。

3.1安全生产理念培养体系

安全理念的渗透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先进安全理念的树立可以对推动广大的生产管理人员正确识别和把握安全生产规律,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工作目标,激发员工内心深处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定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培训,培养全员安全生产理念必不可少。

3.2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煤矿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完备的机制保障,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高效生产、减少煤炭生产事故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该套系统应该具备保存传感器的实时采集数据;能够随时统计不同站点的通讯、供电、报警、断/复电状态;具有累积量采集和显示功能;依据采集数据能迅速生成各种报表;配齐检测瓦斯含量的各种防爆传感器,地面中心站要具体负责系统的配置和对监测数据的正确处理。

3.3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是对复杂的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相关数据和指标的一种综合反映。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其考核评价的指标应是建立在其生产要素上,即,人、机、环境三个方面,坚持准确、全面、可指导性、可比性等原则。其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线开采人员,其心理、生理、安全意识、经验以及自身素质等因素都与煤矿事故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人”的考核评价指标应该是对其工作性质、能力、工具、工作方法等指标进行考评;其次是对“机”的考核评价,“机”作为煤矿的劳动工具,衡量其尺度便是机械化水平,机械化水平越高生产效率就会越高,与之对应的事故发生的次数和频率就会大为减少。“环境”的考评主要是指“自然环境”。我国煤矿开采大多是以井工开采模式,因此其受自然地质因素影响较大。因此,这里的环境考评指标应包括所采地域的地质构造、水文地址、煤层埋藏条件、瓦斯等级等等,这些因素直接会决定矿井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回采工艺等等。

3.4构筑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体系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范文4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在煤矿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关系着煤矿能否实现安全生产,能否最大程度地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说搞好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对煤矿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这就要求我国的煤炭企业要倍加重视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因为企业要生存发展,关键在于加强管理。而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是煤矿管理系统中重要体系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

1、提高生产效率

煤矿开采和施工大多在地面以下作业,难以完全通过人工方式完成,煤矿机电设备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据统计,在我国煤矿的固定资产总额中,55-65%是机电设备和设施,其运行维护成本占煤炭生产成本的40%以上。随着机电设备的越来越现代化,传统的管理手段逐步被高科技所取代,煤矿生产效率不断得到提升。可以说,机电设备的现代化是煤矿企业现代化的标志,也是决定生产质量的基本要素。煤矿产业的不断进步,对机电设备管理也提出新的要求,并承载更多的责任,如性能更高、功能更强,精度更准等,机电设备的日新月异,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同时提高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2、保障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每一个生产型企业的基本要求,由于煤矿开采和作业的复杂性和高危性,安全生产更是永恒的主题。在机电设备广泛运用并取得高水平生产力的同时,矿山企业必须做好后续的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如果配套安全管理有所缺失,机电设备出现问题后造成的损失和伤亡可能会更加严重。据调查,而每年的矿山生产事故中60%以上是由于机电设备故障引发。机电设备运转出现问题,不仅影响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还会对煤矿作业人员构成一定的人身安全威胁。

因此,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也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

二、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完善

很多煤矿企业重生产而轻管理,尚未建立完整的机电安全管理体系和健全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仅靠电工负责,机电设备的性能也没有按要求进行测试。机电设备从选型、采购、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还存在一些疏漏的环节,设备验收、使用制度执行不严,不合格产品仍能入库和使用,在用设备没有使用编码管理,机电设备管理运行还存在很大提升和改进空间。

2、机电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

机电的专业性很强,一名新手只学习了专业理论后,需要在岗位上培训锻炼半年以上时间才能熟练。但有些煤矿企业急功近利,新招的工人只进行短时的培训,就匆匆上岗,给工作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结果造成很多安全事故。有些煤矿企业也专门建立了安全教育的培训机构,教育培训往往没少搞,经费也花了不少,但效果一直不好。主要表现为:培训观念落后,重视理论缺少实践,学与用分离;目标分散,教育形式枯燥,参加培训员工没有兴趣;考核不严格;只要来上课,人人都能过;培训走形式,虽然培训拿证了,但真正上岗时,依然缺少实际工作能力。

3、设备管理不到位,机电设备存在隐患较多

一些煤矿企业受资金制约,不能及时进行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存在设备数量不足,品牌不同、规格不同的情况,没有达到相关的煤矿机电设备标准规范的要求。很多煤矿的机电设备老旧,带病运转,在后期的设备运行工作中,很多设备不能进行较好的维护,甚至该报废的未报废。例如,一些煤矿中还存在老绞车、老的防爆高压开关、未更换的非阻燃胶带等机电设备。其次,存在设备运行环境、安全设施、管线吊挂、安全间距等不符合机电专业质量标准化的要求,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普遍。再加上测试手段落后,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导致产生了很多安全隐患。此外,机电设备维护人员平时不重视对设备的维修保养,机电设备定点定期检修工作不能落实或落实不到位,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运行维护的主要措施

1、健全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以及事故追究责任制等,重点建立健全机电设备使用与操作规程、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机电设备现场管理制度及机电设备采购与验收制度等具体的规章,同时配套相应考核措施,真正让管理制度起到一定的约束力,规范各项管理行为。

2、提高员工技术素养

必须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才能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才能展现先进设备的优势。因此,业务技术培训是煤矿机电管理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参加培训的人员,不但要学习基本知识,还要学习如今管理、使用和修理煤矿机电设备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方式、方法也要形式多样,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方法,都必须做到切合实际,学用一致。

3、抓好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优化机电设备水平

要抓好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首先要发挥机电科生产和管理的双重职能,切实做好检查和考核工作,逐步完善机电标准化工作,制定出机电管理标准化检查评分办法、设备维修制等制度,使现场管理有章可循。其次,强化机电设备点检和保养,及时发现和治理安全隐患。机电管理职能部门要经常深入井下检查监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设备运行中设专职管理员对设备的运转情况做巡回检查。机电设备操作人员要不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每一个部位都要做到不漏油、不漏电,特别是要保证机电设备周围粉尘浓度不能太大,保证油路的畅通无阻,保证各个部位的轴承性能。此外,加大机电装备资金的投入力度,采购技术先进、科技水平高的机电设备。对存在缺陷的机电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改善设备自身的缺陷,将安全性能低、消耗高、效率低的工艺设备进行淘汰,坚决不使用老化、生锈的机电设备,提高机电设备系统的可靠度。

4、增强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在各生产部位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机电设备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煤炭生产是否正常开展。所以,对机电设备实施完善的综合信息管理显得不可缺少。开展采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引进“煤矿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软件,对整个矿上机电设备实施全方位的跟踪管理,方便、快速、全面的掌握机电设备的情况,规范了机电设备的管理,规范了操作人员的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运行维护是煤矿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矿企业应高度重视并充分认识机电安全管理及维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源头控制、问题排查、过程管理和细节处理,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促进煤矿健康、有序、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泽斌.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10).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范文5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措施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X952 文献标识码:A

煤炭行业是事故多发的高危行业之一,作为我国西南的贵州,由于受矿井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决定了大多是高瓦斯矿井,所以,瓦斯突出事故时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发生不仅给职工家庭带来了极大痛苦,同时也给企业和国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深入分析煤矿生产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天灾;二是人祸。天灾是生产自然环境中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的事故;人祸主要指生产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违反规程操作所导致的事故,这也是通常讲的“三违”。从煤矿生产事故的发生深层次原因分析,煤矿生产事故绝大多数由“三违”导致,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三违”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生产事故。

1 煤矿生产工作中“三违”现象的主要表现

1.1 采煤方面

(1)支护质量差,造成空顶、漏顶、冒顶。这类事故在采煤过程中经常发生,具有极大的危害性。特别是采煤面顶板不好时,表现突出。

(2)违章进入机道作业。

(3)维修时不按操作规程施工。

(4)煤壁片帮处理不及时或不按规程处理,采煤工作面煤壁出现片帮垮落,造成事故。

(5)违章操作机械设备导致的机械人身事故。

(6)安全工具没有配备或使用不当。

1.2 掘进方面

(1)顶板支护不及时、支护质量差。

(2)施工人员违章进入空顶区。

(3)没有坚持敲帮问顶制度。

(4)独立作业岗点人员随机性、随意性,散兵作业、管理分散。

(5)违章放炮。

(6)空顶作业。

(7)不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1.3 机电方面

(1)不严格执行规定,随意停送电。

(2)登高作业不按规定佩带使用安全防护工器具。

(3)工作面设备安装撤除过程中违章安撤装运。

(4)电器安装设置不规范,甚至失爆。

(5)电器设备维护维修不到位,带病运转。

(6)启动运输机、掘进机不发出警报或声光信号而直接启动。

1.4 提升运输方面

(1)违章提升或松车。

(2)“行车不行人”制度执行不严格,由于井下巷道空间相对狭窄,《安全规程》规定必须严格做到“行车不行人”,严禁人车同行,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一制度没有得到严格执行。

(3)不按规定使用安全设施或安全设施不完善,擅自从事生产作业。

(4)把钩工处理跳道车前,不用打点信号或电话与绞车司机联系。

(5)不按规定存放矿车,乱停乱放。

(6)在平、斜巷扒、蹬、跳矿车和胶带。

1.5 “一通三防”方面

(1)随意停开局部扇风机,造成工作区域瓦斯积聚。

(2)不爱护通防设施随意开启风门,造成风流紊乱、短路。

(3)风筒中距迎送距离超过规定,造成供风量不足。

(4)不严格按规定使用瓦斯监测探头和便携式瓦斯检查仪检查瓦斯,造成数据失真。

(5)不按规定进行洒水降尘,导致发生煤尘堆积和煤尘飞扬。

(6)随意损坏风筒,造成漏风。

(7)瓦检员空班漏检。

1.6 其它方面

(1)对隐患排查处理或超前预防治理不及时和处理隐患时采取的措施不当。

(2)对小隐患重视程度不够,在安全管理上抓大放小,不注重细节,导致小隐患引起大问题。

(3)对隐患没有超前治理预防使事故发生成为必然。

(4)工作安排失误,主要包括用人不当,安排业务技术不熟练的人从事业务技术强的工作,把不适当的人安排到不该从事或无能力从事该项工作的位置岗位,工作量安排不科学、不合理;工作设备设施、工器具等操作机械不符合现场工作实际。

2 “三违”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员工素质方面

(1)员工队伍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员工无论是文化素质、理论素质、还是操作技能较低,有章不循,违章蛮干,这是导致事故发生主要原因。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代职工,从职业道德、技术素质、爱岗敬业方面与上一代职工比都有差距,要坚决抛弃危重行业是低素质人员集合的认识上的误区。相反,危重行业生产作业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危重行业人员应该是高素质人员的组成群体。

(2)煤矿生产的复杂性、艰苦性等特点致使技术工人严重缺乏;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志愿到煤矿一线工作的逐年减少。目前,煤炭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表现“青黄不接”现象。

2.2 员工行为思想方面

(1)安全业务技术素质低,不知道怎么干,分不清遵章与违章的界限。

(2)不能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违章作业的危害性,图省事怕麻烦,碰侥幸,“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不牢固,安全法制观念淡薄。

(3)受利益驱动,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争时间抢速度,不严格按工艺流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操作,在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仍以生产为主。“安全第一”在实际工作中演变为“生产第一”。把超产超掘和实际产量比计划产量提高,视为主要的工作成绩。

(4)思想方面:一是无所谓思想,视安全制度、规定、措施为束缚他们手脚的条条框框,对安全持“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二是麻痹思想,知道安全重要,但不重视安全,做事马马虎虎,得过且过,麻痹大意,无认真精神;三是侥幸思想,明知道有危险,但怕麻烦不愿意采取措施和执行规定,明知违章,却要冒险蛮干,企图蒙混过关。

2.3 环境及设施方面的原因

(1)自然环境方面。由于受矿井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工作环境恶劣艰苦、生产条件复杂多变,特别是不可预知的环境突变因素仍随着采矿业长期存在,这是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客观因素。

(2)装备设施方面。我国大部分煤矿安全生产中无论是在生产工艺,还是在装备设施,或是自动化、现代化方面与世界上其他主要产煤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装备水平上不去,有的长期带病运转或存在不健全不完善。

2.4 管理方面的原因

(1)规程、规章制度“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目前各单位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作业规程、施工措施、操作规程等等应该说是比较齐全完善的,但贯彻落实不到位。

(2)在查处“三违”方面,对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执行较严,而对于违章指挥的责任追究,特别是没造成重大事故或伤亡事故的违章指挥的责任追究则失之于宽,这是在安全管理上的偏差,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深处分析,违章指挥要比后两者严重的多,因为有违章指挥资格的都是管理人员,都有一定的公共权力。这是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3)“四个关系”处理不好。在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上,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造成抓生产增效益,忽视安全抓产量,给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

(4)监管责任不明确,未形成监管合力,检查执法力度有待加强。一些矿井对于“三个监管”、“三个必须监管”的要求仅停留在纸面上,从而没有健全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未能形成煤矿安全监管合力。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对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本地区乡镇安监站和驻矿安监员队伍建设不够重视,有的矿井还存在着一人兼多职,导致驻矿安全监管人员起不到督促监督的职能。

3 有效扼制“三违”现象发生的措施与对策

3.1 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安全基础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是管物和管人,其中管人为核心,只有管住人、管好人,做到人人遵章守纪、按章作业,才能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一是针对员工素质较低特别是操作技能较低的实际,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改进员工培训方法,提高员工培训质量;二是加大安全教育力度,使员工真正认识到违章作业对国家、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危害性,把遵章守纪、按章作业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把从被动地要员工安全变为员工主动地“我要安全,我必须安全”观念。三是加大安全管理力度,严格各项规章制度,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精神严肃查处各种违章现象;四是善于用人,对具体作业人员要心中有数,特别是要对什么人能从事什么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五是科学合理安排工作量,做到生产时间服从生产质量、生产安全,增强工作实效。

3.2 建设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文化与制度的紧密结合,从“重物”转向“重人”,解放生产力,深层次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它是企业的核心灵魂,将企业的文化精髓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和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工作。虽然制度管理最直接、见效快,但以发展的眼光看,企业文化这种无形胜有形的软约束,能更好地引导员工的行为,使员工的素质迅速提高,更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遵章守纪,做到安全生产。

3.3 健全完善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安全职责

进一步完善各级岗位责任制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明确各级的安全职责范围,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革、安全与发展的“四个”关系。始终做到“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3.4 推行安全生产科学化、程序化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四个主要环节,第一是源头管理,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超前安排、超前治理、超前预防;第二是过程控制,把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第一”的工作观念贯穿于工作全过程,落实到每一个作业环节;第三是应急救援(发生事故后,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对事故进行处理,把事故损失降至最低限度);第四是调查处理,找出症结,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搞好下一步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把最主要的精力和大量的工作放在源头管理方面,其次更多地抓好过程控制,实现安全管理科学化、程序化、精细化。

3.5 做好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工作

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制度,坚持对各类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坚持以法治矿,增强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变“从严、从重、从快”严肃处理为按规章制度,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3.6 切实落实监管责任,加强联合执法,形成监管合力

要按照“三个监管”、“三个必须监管”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队伍建设,形成煤矿安全监管合力。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大执法力度,突出矿井要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加强监管。切实加强本地区乡镇安监站和驻矿安监员队伍建设,配备具有相应煤矿安全业务知识和能力的驻矿安监员,确保驻矿安全监管职责履行到位,督促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大检查执法力度。

3.7 提高煤矿现代化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到员工幸福、企业发展、社会稳定,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抓好安全生产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以对员工对企业和对国家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抓好安全生产,走科技兴安、管理保安之路,打造本职型安全矿井,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4 结束语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范文6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安全隐患;危险源识别;制度建设;动态控制;综合效益

0 引言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对煤炭企业确保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把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用经济杠杆为手段,以确保矿井机电设备安全为中心,确保矿井机电设备可靠,效率高,操作安全。

1 存在问题分析

1.1 机电方向人才不稳定、严重缺失

煤矿行业相比其他行业来说,是一种高危、条件艰苦的行业,环境较差、风险较大,收入较低;煤矿由于工作地点偏僻,不安全因素又多,被社会人士广泛认为是既脏又累还不安全的工作,对高层次专业人员及有经验的工人缺乏吸引力,所以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员不愿意在煤矿企业上班,很多企业很多年都招不到对口的毕业生。 煤矿企业只能开展人才自我培养,由于部分激励措施不够优越,加上很多煤矿企业认为机电工程属于辅工程,不加以重视,不提高待遇,造成机电专业人才思想情绪波动较大,一些专业的人才在岗位上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当可以独当一面时,又陆续跳到效益较好的单位或者被某些条件好的单位挖走, 甚至有些人员把煤矿变成自己培养锻炼的垫脚石。

1.2 机电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

机电的专业性很强,一名新手只学习了专业理论后,需要在岗位上培训锻炼半年以上时间才能熟练。但有些煤矿企业急功近利,新招的工人只进行短时的培训,就匆匆上岗,给工作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结果造成很多安全事故。有些煤矿企业也专门建立了安全教育的培训机构,教育培训往往没少搞,经费也花了不少,但效果一直不好。 主要表现为:培训观念落后,重视理论缺少实践,学与用分离;目标分散,教育形式枯燥,参加培训员工没有兴趣;考核不严格;只要来上课,人人都能过;培训走形式,虽然培训拿证了,但真正上岗时,依然缺少实际工作能力。

1.3 设备存在较多隐患

如今很多煤矿企业中,机电设备非常陈旧落后,经常带病运转,安全配套不够, 与目前我国相关的煤矿安全规定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由于煤矿企业工作环境比较差,湿度又高,空气灰尘较多,机电设备在矿井中实施存放、运输时,如果不采取防锈、防尘以及防潮等措施,则会加快机电设备的腐蚀与损坏;再加上操作人员的认识不到位,往往会导致事故发生。

1.4 机电设备使用不按要求进行

一些矿井企业有大生产主义观念,重视生产忽略机电,只要机电设备能启动就行,电机只要能转就不会理会,野蛮使用设备,超能力生产,连轴转拼设备,机电设备维修时间没有保障,维修保养不到位,尤其在生产任务较重时,更加不安规程操作,设备运行状况严重恶化。

1.5 机电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一些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监察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到位,标准掌握不够严谨,检查广度与深度不够,井下监察只看表面,不看关键工作与隐蔽工程,查不到实质的隐患。甚至有的监察人员查到隐患后,轻松放过、执法不严,或者是把隐患的单子开完就一走了之,既没有整改指导意见,也没有跟踪落实,隐患整改没有反馈,同类的隐患经常出现,一直存在,给事故留下了不安全因素。

1.6 对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过少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一二十年都没有大的资金投入,大量的已经超出服务年限的煤矿机电设备仍然在使用,对照“煤矿安全规程”标准要求,很多机电设备的工作性能及参数已经达不到,但一直没有更新与替换。正是因为井下机电设备已经老化,新的设备却不能及时更新,最终产生煤矿机电安全事故。尤其在进行煤矿深度开采时,长期服役的老化设备显得力不从心,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2 管理方法及整改措施

2.1 设备综合管理及设备点检制

针对上述的煤矿设备存在的多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煤矿设备综合管理机制,就是在继承传统煤矿设备管理好的方面的前提下,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方法,以提高机电设备的综合效率与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为指标, 对设备寿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从技术、经济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实施综合研究与管理,管理好、使用好、维修好、改造好机电设备,不断完善和提升企业装备素质,发挥设备最大的效能,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而服务。

设备综合管理最大的特点可总结为“一生管理,两个目标,五个结合”。

一生管理,是指设备从前半生的规划、设计、制造和安装,到后半生的使用、修理、改造、更新、报废全过程的寿命周期管理。

两个目标,是指提高机电设备综合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其中寿命周期费用是当今国际上机电设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五个结合,就是坚持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

本文采用的设备管理方法是点检制,点检制是点检员根据规定的标准和周期,对机电设备规定的部位定期检查,以便更早察觉设备的故障隐患与异常现象,立即采取防范措施,保证机电预防性的管理和维修的紧密结合,点检的类型可分为日常点检、精密点检与定期点检。

设备的点检制通常采用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较多。通过点检制记录日常机电设备运行情况,并按照点检周期,提前产生出点检提醒,提醒操作人员完成点检任务。

点检制的主要做法有“三位一体”点检制和“五层防护线”。 “三位一体”是指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五层防护线” 中的第一层防护线是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行为; 第二层防护线是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行为;第三层防护线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行为;根据前三层防护线,对前三层点检中找到的问题,实施技术诊断与倾向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做出决策,这是第四层防护线;第五层防护线是每半年或一年一次的精密检测。

2.2 整改措施

(1)制定方案留住机电专业人才

企业的竞争实力最终看企业人才的实力,尤其煤炭企业引进和稳住专业人才不容易,因此煤炭企业要大力进行人才资金的投入,尽最大可能的把那些思想端正、有真材实料、对企业诚实守信的人留住。尽可能的创造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氛围。

(2)增强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在各生产部位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机电设备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煤炭生产是否正常开展。

(3)提高员工技术素养

必须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才能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才能展现先进设备的优势。因此,业务技术培训是煤矿机电管理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3 结束语

总之,对于一个煤矿企业,如果想做到安全,就必须防患于未然,做好一切的安全保障措施,并根据实际现场的需要,制定行而有效的安全保障管理体系,杜绝一切可能事故的发生,确保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只有做好这些煤矿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工作,就能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证,并能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和谐、持续发展,为煤矿生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