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1

关键词:字幕翻译 文化差异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国际间的人际交往愈加频繁,要想全面、具体、真实、完整的了解国外文化,欣赏其影视文学作品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渠道,因为影视文学作品的一个突出功能是向我们展示世界各民族的生活图景,由此,影视字幕翻译的存在便成为了中外跨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我国每年引进国外影视作品的速度、数量都是非常惊人的。优秀的影视字幕翻译能够让观众在没有丝毫文化障碍的情况下,酣畅的欣赏到原作的风采、领略各民族的生活图景。针对影视翻译形式上的短暂性和同步性,内容上的通俗性和融合性,要想翻译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必须要熟知国外文化,因为不熟悉国外文化,会对影视字幕翻译产生如下影响:

一、文化差异引起词汇歧义

如在英国电影《呼啸山庄》中的一段对白:

Isabella:It’s a brother’s duty,dear Edgar。to introduce his sister 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young poets。

Edgar:Oh,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Yes,I do With a fierymustache。

在这段对白中,dragon一词在中西方具有截然不同的意义,西方人认为dragon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恐怖的动物,在英语词典中的释义为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而在汉语言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所以在这段对话中,如果译者不熟悉西方文化,按中方文化将其译为“龙骑兵”,就完全改变了这段对白的真实含义。根据西方文化,试将该对白译为:

依莎贝拉:埃得加,这是当哥哥的义务,你总不能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风的诗人吧。

埃得加:哦?难不成你想找一个粗鲁的人?

依莎贝拉:是,不仅如此,还要长着红棕色的胡子。

如在被青年观众多喜爱的美剧《吸血鬼日记》中的一句话:

But 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

在这句话中,lemon的字面意思是柠檬,但在美国俚语中,lemon的意思是次品、令人讨厌的人的意思,若不了解这点,把lemon直译成柠檬,就会造成目标观众的不理解,试将该句翻译成:但是,如果命运真的如此......

二、文化差异引起语言差异

在影视翻译中,不难发现语言差异,如《吸血鬼日记》中:

I suggest you reconsider.我劝你三思而后行。

I make a deal, I keep a deal.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另外,语言差异尤其体现在对电影名的翻译中,如:

Speed译为《生死时速》,Pygmalion译为《窈窕淑女》,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Gone with the Wind译为《乱世佳人》

从上述影片名的翻译中,不难看出,英文电影片名往往比较直白,而中文电影片名比较凝练,这是因为西方人比较重视个体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强调个体性,重形合;而中国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天人合一,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到语言上,就表现出一种重视整体和意合,强调整体的和谐感、统一感,在语言表达上倾向于凝练的语句,如四字成语,所以在翻译电影时,用四字成语和中式俚语不仅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三、中西方不同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在电影《木乃伊归来》中的一句台词“He went out west,” 这句话看着很简单,如果不熟悉西方民族文化背景知识,很容易将其译为”他去了美国的大西部“,而在西方,went out west是指某人去世的委婉表达方法。

在《老友记》中瑞秋和众人谈及其逃婚原因时说了一句“How much Barry looks like Mr. Potato Head”. Mr. Potato Head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卡通人物,其面孔与笑容滑稽可笑,而中方国家的人一般不了解Mr. Potato Head的样子,文化形象的空缺就阻塞了幽默效果的传递。由此可见,影片对白中可能会出现大量涉及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内容,若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在影视翻译中就无法正确、合理地翻译。

综上所述,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影视字幕的翻译存在着很大的影响,针对影视翻译这种特殊的翻译,要想译出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译者就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1.经常阅读一些有关中西方国家风土人情 、历史地理、政治与文化、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书刊资料,熟悉中西方文化差异,以便完整准确的理解原文语言之外的内容,清晰地判断出语言中的典故、双关语、俚语等,在翻译时,对这些内容进行对等切换,方便目标观众理解。

2.亲身到中西方国家去领略其风土人情,只有具备中西方国家的生活经历,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中西方国家的语言特色和差异,以便翻译时,使译文语言更符合目标观众的日常习惯。

3.经常观看中西方影视作品,并对其做对比,了解中西方影视作品各自的特点,以及中西方人思维方式和审美的区别,针对这些特点进行翻译,使译文更容易被目标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总之,只有不断掌握中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及其差异,才能在影视字幕翻译中尽量缩小文化差异对其的影响。或者说,对中西方文化知识和各个领域的知识掌握的越丰富,对中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越了解,对中西方语言特色越熟悉,对原作品的理解才会越深透。其译文表达才能更符合受众的审美,从而更吸引受众。

参考文献

[1] 胡磊. 影视字幕翻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J]. 电影文学,2012(03).

[2] 麻争旗. 影视译制概论.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2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国文化;西方文化

跨文化交际是对不同文化源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社会文化、心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因为文化差异,阻碍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如何扫除这些障碍,使商务活动能够有效沟通和进行,最终取得商业活动的成功,这个问题成为越来越多人在商务活动中关心和急于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跨文化商务交际(ICBC)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化差异根源、差异主要表现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对中西方跨文化商务交际冲突进行分析阐述。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中国的地理环境是一面临海、三面险阻的陆路交通地理环境,它使得中国与外界相隔绝,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内陆性质的“大陆民族文化”。中国长期处在这种半封闭的环境中,培养出老百姓仁爱善良,朴实平和的民族性格。但同时,自我封闭和天朝上国的保守意识,盲目自尊的大国心态,在一定的程度上阻滞了中国文明进步的步伐。中国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其文化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农业为主的社会型文化、和谐统一型文化、人文教化的道德型文化。在政治制度方面,封建统治制度一直是中央集权帝王统治的,下面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在中国人们的心中。这个也反映在商务活动中,总裁制定计划和制度。公司的员工只是遵守规定或是按章办事,创新意识被大大的减弱。

与中国文化相反的是,西方文化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特别是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和希腊半岛,它的源头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与希伯来文化,是一种较开放的“蓝色文明”。人们注重与外部联系,向外扩展,强调竞争和个人主义,具有较强的冒险和创新精神。西方文化有别与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宗教,基督教在西方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人们有很强的,“人生来就有罪”这一思想意识一直存在于他们脑中。因此,他们渴望被救赎,渴望灵魂得到拯救,祈求来世幸福。宗教文化上的不同,也影响到商务活动中,尤其是很强的国家,我们在同其交际中,要格外注意。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人们普遍把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Eduward Hall)的著作《无声的语言》视为跨文化交际学的开端。霍尔在这本书中,对于时间、空间与交际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使用时间、空间表达思想时会产生差异。探讨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冲突,提到文化差异的表现,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分类,荷兰霍夫斯泰德提出了国家文化维度模型,他从权力距离、对不确定因素的避免、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男性化和女性化,以及长期导向和短期导向五个方面分析了各国文化。我国学者吴为善和严慧仙在编写的《跨文化交际概论》一书中,从五个部分介绍了跨文化交际中存在差异的原因。分别是语言行为差异、精神文化差异、制度文化差异、行为文化差异、非言语行为差异。参考了前人的观点和理论,本人认为,至少有几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一)语言差异

语言是用来表达人们思想和情感的一种工具,它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载体,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当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商务活动的时候,语言的差异往往是商务活动失败的重要原因。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通过本族文化与其他各族文化的比较。在差异中找到特点,从而掌握它。在当今的国际商务活动中,产生出越来越多的新型词汇,我们在掌握不同语言交际和和交流背景的前提下,才能更有效的沟通。中国向来是一个崇尚个人内在修养的民族,不喜欢咄咄逼人的雄辩,表达语言时,以委婉、简约、含蓄为常,不轻易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异议和不满,肢体语言也较少。而西方人强调拼搏,鼓励独立思考,在语言表达时,多为精确、直接、单刀直入,肢体语言也较为丰富,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商务活动中使用英语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引起双方反感的词句,注意避免西方人忌讳的事物和表达。在交谈中,要体现出真诚和自信。

充分地了解西方国家的,不但可以树立良好的民族形象,而且方便人们更好地进行商务活动。

(二)社会规范差异

社会规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一定区域内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约定俗成的。风俗、道德、法律、宗教条文等都是社会规范的具体形式。中华民族的礼仪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传统的家族观念使中国人有明显的长幼尊卑意识。中国人崇尚和谐、与人为善、礼貌待人、重视亲情。在商务交际中,喜欢礼尚往来,古语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说法。与中国不同的是,西方人喜欢自由和冒险,崇尚个人主义。在国际商务交际中变现尤其明显。他们喜欢直接进入主题,经济利益方面,他们尤为关注近期利益。而中国人比较喜欢运用关系,更看重长远的利益。

(三)思维方式差异

由于文化土壤不同,各个民族的知识、观念、思维意识也各不相同。中国人的思维受地理环境和长期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影响,产生出一种大一统的思维方式,具有求稳、保守及求得统一的观念,强调整体。不像西方游牧民族和海洋文化那样,具有冒险性和扩张性,强调个体的思维方式。比如在商务活动中,中国人取得了一点成绩,总会说:“在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全体成员的努力配合下,才取得这点成绩。”这些话都表现出中国人强调集体力量,即使取得了好成绩,也不忘强调别人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这在西方人听起来好像取得的成绩不在自己而在别人,很是迷惑不解。同时中国文化中也反映出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中国自古就有“物生有两、一阴一阳”的辩证思想。例如,汉语中有“今天死活完成不了”的说法。这里的“死活”外国人很是费解,又是死又是活,事情发展到这么严重的地步了吗?外国人不理解,这里的“死活”是一种程度,是表达“无论如何”的意思。

(四)价值观差异

提到价值观,其实包含了很多的方面,如时间观、金钱观、隐私观、宗教观、个人集体观和社会观等,这些价值观念都是在社会习俗和日常生活下形成的。中国人的价值观还体现出了古代儒学的中庸之道,无论办什么事情都不走极端,采取一种平衡的做法。在时间上,一次商务活动中,外商问中国代表,“你晚上九点能来我房间一下?”中方代表回答说:

“不一定,看情况再说吧。”这就体现出中国人既是又不是的价值观,倾向于否定,但话里留有余地,没有说死。在个人集体价值观方面,西方人重视个人主义,中国人重视的是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个人潜力的发挥、目标的实现。中国人注重群体关系和谐,集体努力达到共同目标。价值观是某种文化中所蕴涵的无形力量,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各种文化中的商务活动。

综上所述,我们要想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获得成功,不是单一处理好其中的一项或两项问题,而是要综合的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差异,从总体上把握。

三、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应对策略

了解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和表现,我们就可以有目的的提高涉外人员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对此,我建议采取一下策略:首先。我们应对各国文化的差异持乐观的态度,树立多元文化概念。其实各国的基本文化概念是可以共享的,比如责任、荣誉、爱、公平、公正等等。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与生物多样性一样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可以使我们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商务活动策略,而且让我们的举止更得体。其次,我们在国际商务活动时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各国的文化都有其民族特色在里面,我们要相互理解,避免产生冲突。最后,对于那些国际商务恬动中的涉外工作人员,我们要有意识的进行培训,内容包括:不同国家的人文状况,了解其他国家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制度法规,聘请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官员对其进行商务方面的专业培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交际问题的产生源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如果我们缺乏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就很容易出现摩擦。因此,具备对文化的敏感性,跨文化商务交际,多元文化概念等很是必要。交际在从事跨国商务活动时,应当了解、重视、研究各国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使跨文化交际顺利的进行,商务活动最后获得成功,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王宏印.跨文化传通[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3]刘易斯.文化的冲突与共融[M].新华出版社,2002.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3

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引言:在精神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对外交流也愈来愈密切。不管是在商业洽谈,或是朋友的聚会中,我们都意识到,了解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异,对我们日常交流有着至关重要。其中,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则是一个门槛,它是我们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和试金石。

从餐具摆放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通常就餐之前,在中国筷子的摆放应该放在饭碗的右侧,并且一定要两端对齐的整齐地摆放。如果是就餐期间使用筷子夹完菜之后,但是并没有连续进食,筷子则应整齐地竖向饭碗的正中间。在餐具摆放中,各个西方国家摆放西餐餐具遵循的共同规则是:“垫盘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1]具体的规则有:“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2]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

从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因为在中国,上菜时多以顺时针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优先受到照顾。“中座为尊,面门为上,观景为佳。”[3]在西方, 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定。以主人的桌为基准,右高、左低,近高,远低。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

从中西方上菜顺序方面差异看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就餐程序不同。中餐的出菜顺序:首先是开胃菜,通常是四种冷盘组成的大拼盘。主菜紧接在开胃菜之后,又称为大件、大菜,“主菜的道数通常是四、六、八等的偶数,因为,中国人认为偶数是吉数。”[4]点心指主菜结束后所供应的甜点,如馅饼、蛋糕、包子、杏仁豆腐等。最后则是水果。“西餐菜单上有四或五大分类,其分别是开胃菜、汤、沙拉、海鲜、肉类、点心等。”[5]正式的全套餐点上菜顺序是:头盘,西餐的第一道菜是头盘,也称为开胃品,因为是要开胃,所以开胃菜一般都有特色风味,味道以咸和酸为主,而且数量少,质量较高。汤,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汤。西餐的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副菜,鱼类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称为副菜。品种包括各种淡、海水鱼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类。主菜,肉、禽类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称为主菜。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如布丁、煎饼、冰淇淋、奶酪、水果等。 咖啡、茶,西餐的最后一道是上饮料,咖啡或茶。

从就餐氛围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是中西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6]。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一团和气”。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

结语:探究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西方餐桌文化礼仪差异的了解,避免不必要的信息误解,同时这必将在我们日常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将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民以食为天”,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度,饮食是人生活第一要素,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映射,能在不同餐桌礼仪文化中游刃有余,是做好跨文化交流的前提,也必将是现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

[2]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谈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4]林丽端.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2009(18)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4

关键词: 哲学角度 中西方价值观 差异

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根源,是导致中西思想沟通困难的主要因素。因此说,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同时研究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高中国人文化修养和塑造中国人良好形象的需要。

一、价值观的内涵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在中国,虽然传统的价值观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然而一种严密的、不可抗拒的价值取向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交际习得价值系统,它变成他们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他们的信仰、心态、行为、生活等诸方面可评价系统,变成他们民族性格的基石。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它与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用肉眼无法看见,但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持有什么价值观。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根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哲学基础和历史发展。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们的行为。

(一)哲学基础

对中国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的佛教。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言外之意”,乃至对重“含蓄”、追求“韵致”的思想方式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不想让人马上知道,而要让人想一想后领悟出来。中国人的思维更具有模糊性。

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从后来的16世纪到18世纪的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试验,注重形式论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形态的外露以及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英美国家的人更重视表达的确切性,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

(二)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并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表现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而西方哲学观自古就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的精神。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觉得“人言可畏”,为了“面子”和“脸面”,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有时甚至说假话,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西方人对“原罪”的自我意识使他们为赎罪而不屈不挠地征服自然,改造自我,从而得到神力,达到神人合一。西方人的“天人相分”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取向。所以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个性展现和自我发展。“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在构造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交际行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 个体与群体

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和中华文化的群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个人主义意味着对自由、对差异的追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体本位的意识是西方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具有最高的价值。西方文化把“个体主义”比作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个性在西方文化中是极其重要的价值观念,个人潜能的发展、个人的志趣爱好及个人权利等常常是至高无上的。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利的东西,而且好斗、崇尚竞争的缘故。

天人和一必然导致群体取向,就如同天人相分势必导致个人主义取向一样。中华文化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一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特别是忠孝一体的泛家族主义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如:“在家者孝于亲”、“在朝者忠于君”。虽然中国古代是私有制,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依然强调集体主义,以维护整体利益为宗旨。中华文化强调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是每个个体所围绕的核心及追求的共同目标。古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家”、“国”、“天下”的和谐,追求整体的利益,可以看出古人以家、国、天下利益为重的群体价值取向。

无论是中国的群体价值观,还是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都在其各自文化中的交际行为方面充分表现出来,都为其不同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交际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本民族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价值观又是自己民族性格的基石。

(三)权威和平等

中国是崇尚权威的国家,在中国下级服从上级、下属要按领导指示或意图办事、尊敬长辈、教育孩子首先是要听话等,这些都是服从权威的表现。崇尚权威是与中国的内陆文化和儒家思想直接相关的。农业文化是以家庭为基础,靠血缘来维系,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人际关系呈等级性,人际交往中重关系的价值取向。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和“礼”,就是人一方面要自立,另一方面要助人。“礼”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主张克制自己,从而达到仁,也就使社会达到和合。孔子的“礼”就是“伦理”,强调的是辈份等级差别。“仁”主张的人际关系的准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五伦”思想。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礼仪”是指交际准则,即“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即做事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谦卑,人们称自己的房子为“寒舍”,就连皇帝也以“寡人”自谦。因此中国人忠顺、容忍、重义、守信、谦恭、敬老尊师,人际和谐,社会有序。但是中国人也因此抑制个人欲望,限制人的发展,思想保守,人们缺少开拓进取精神。

平等思想在美国深入人心,美国的家庭提倡平等,而不是等级,把孩子看作成年人来对待,尊重其人格,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孩子可以自己作出抉择。美国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平等地对待别人,也希望自己受到平等的对待,在生活中人们不看重家世背景,更注重本人的能力。

平等的价值观是以海洋文化的契约关系为基础,在西方古代哲学和宗教的影响下形成的。海洋文化使人们在从事商业活动中,交易双方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也只在有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达成交易,才最终达成契约。基督教主张众人平等,甚至要爱自己的敌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这些都为人人平等奠定了基础。

(四)从人际关系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用中国文化的交友方式来与美国人交朋友显然是行不通的。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主要差异: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偏向于“感情型”,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差序格局,与其对应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不仅构成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标准,而且成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种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满足,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需求;在公务处理上,公私不分、个人情感关系和公共关系混淆,是典型的情感型人际关系模式。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则偏向于“工具型”。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父母和子女都是平等的,可以直呼其名,可以相互竞争。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很少顾及人情、面子,人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人们的交往原则:利己、对抗、竞争、平等、独立、求异、求新、自由、自助、直截爽快、注重隐私等。在资源或物质分配方面人们也不会“人情为一线,日后好相见”,这种关系惯常以“公平交易”为准则。人们按法则办事,即是亲朋好友也是“人”和“事”两清,公私分明。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一点不讲人情,他们也广交朋友,对人热情周到,但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作交易的手段。西方文化中这种理智、逻辑超过感情的人际交往形式是典型的工具型人际关系模式。

(五)价值观与家庭观念

在西方国家,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一直渗透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在家庭观念很淡薄的美国家庭,各人的卧室是各自的castle(堡垒),其他人不得擅入;连父母想进入子女的房间,都得敲门获准。作为对个人“利己”观的认同,西方国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造访他人必须预约,否则就侵犯了别人享受独处的自由;作客时不可在主人房内擅自走动,四处张望;未经允许连桌上的书籍、报纸都不能动,否则便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也就是说,每个人自我“利己”的权利在这些规范中得到了确认。

美国的家庭行为在中国人看来,大多是难以理解的。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家”是避风港。和爱国一样,爱家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夫妻之间互敬互爱,“没有隔夜的仇”;兄弟之间情同手足,有矛盾也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长幼之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家人“尊长爱幼”便“家和万事兴”,就受到公众舆论的尊敬和羡慕。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家”的神圣性很淡薄,而“亲情”氛围尤为浓郁:既相互“利他”和睦相处,“远亲不如近邻”,又乐于以“自家”的优势帮助他人。法律也有保障发扬“利他”精神,“见义勇为”者的利益的专门条文。

(六)稳定与变化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生活是“万物不变”,或“万变不离其宗”的。稳定是中国人的一种价值观,人们希望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希望家庭稳定,生活平静,实现“安居乐业”。中国社会就是在稳定中求发展,使得几千年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完整。这种价值观与儒家、道家及佛教思想有关。儒家提出“内求”,主张“明心见性”,求内省及人格完善;道家倡导“无为”;佛教主张通过冥想和反省来获得自我认识、拯救和内心的平静。因此中国提倡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的内心平静,生活恬淡。

美国文化的真谛是“变化”,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而且变化永无停顿。美国人喜欢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并且不断创新,小到个人服装各异、家居和建筑各具风格,大到科技创新,无不体现变化的真谛。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不同形态的流动方面,如地域、职业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流动,这种变化过程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财富,更多的闲暇。变化这种价值观与海洋文化和基督教有直接的关系。海洋文化就是征服自然,从而获得个性解放,这个过程本身是运动变化的过程。

(七)从时间观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在时间观念上,中华文化是环式的、向后的,而西方文化是线式的、向前的。西方文化着眼于未来,强调向前看,认为时间去而不返。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切着眼于未来,因此未来取向是他们的重要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来说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后退是没有出路的,而且他们对目前也不是十分在意,尽管眼下生活很幸福,但他们相信未来会更幸福。由于这种取向,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更注重过去,过去意味着习俗、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国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对未来没有像对过去那样感兴趣,过去的经验教训往往是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过去的所作所为往往成为衡量今天人们所作所为的标准。循规蹈矩已成为集体的无意识行为,因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及“前所未有”、“后继有人”之说。中国人虽然也叹息“岁月不待人”,然而昼夜更迭、季节交替的环式时间观使中国人在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做事慢慢来是一种主要倾向。人们对“时过境迁”有心理准备,并慢慢地期待着“时来运转”。

总之,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追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价值观是蕴涵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且这种取向一旦形成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但是,价值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总习惯于用本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思考判断,排他文化的价值观念往往会导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及跨文化交际的失败。随着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 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的跨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避免和解决交际中的冲突,以及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Richard 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Canifom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5:89.

[2]Myron W.Lustig.Value Differenc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larry A.Samovar& Richard E.Potter,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Wadsworth.Inc.1988.

[3]陈桂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4]程立,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词典[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5]顾嘉祖.语言与文化[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8]李听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J].青岛远洋员学院学报,2004,(4).

[9]深圳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6:1-15.

[10]宋莉.跨文化交际学导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11]王娟.中西文化群己观的差异对交际模式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33-34.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5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商务交往;时间观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0-0248-02

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交往的机会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往往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跨文化沟通和协调问题。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人们不同的观念和交际方式,对时间观念的认识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差异。不同的时间观念反映到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会引起交流的障碍甚至冲突。本文就中西方文化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和分析,在中西方进行商务交往中减少冲突,达到最佳的商务合作。

一、时间观的理解及分类

(一)时间观的理解

时间观是非言语交流的一种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可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交换信息,具有自身独特的交际功能。美国人类学家E.T.HALL曾这样说过:“如果有什么能改变生活本性的话,那就是时间是如何使用的。时间并不像英国人类学家所描述的仅仅是一种习惯,它是生活中最基本的组织系统的一个因素,因为所有情景中的行为都存在着时间和空间规范。”对某些文化来说,时间的意义很小,而对另一些文化来说,时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张敬松,2003)。

(二)时间观的分类

世界著名的跨文化管理咨询专家理查德刘易斯将全球的时间观分为三种:一是单线活动型时间观,如北欧、北美人;二是多线活动型时间观,如南欧人;三是环型时间观,如在亚洲和非洲。“线性”的时间概念,即认为时间包括过去、现在、将来等不相重复的时段,每天都在变化,其中“单线”活动型时间观习惯在同一个时间段只做一项工作。其优点是可以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然后迅速地转移到另一项工作,有助于提高工作时间的使用效率。但缺陷表现为不易兼顾其他工作。南欧人属于“多线”活动型,此类时间观强调在同一时间段可以同时开展其他工作,如开会时可以打电话、聊天或干其他私事等。这样,从一项工作转移到另一项工作的时间就会很长,效率低下。而东方文化则认为时间像一个封闭的圆环在滚动,循环不已,这就是典型的“环性”的时间概念(庄恩平,2004)。

二、时间观产生的历史根源及表现

(一)历史根源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时间概念。东方人认为,时间如同地球自然周期运转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因而归纳出时间会自身复归的观念。西方人则把时间比作河流,河水只能从河流一头流向另一头,而不会倒流;时间也被比作河流,河水有始有终,由此而培养了西方人较强的时间观念和珍惜时间的习惯。他们办事有计划性,有时间概念,考虑问题着眼当前和未来,而不是过去(关世杰,1995)。

(二)时间观的表现

由于文化差异,人们对时间会持不同态度和观点,对“准时”与“不守约”也有不同的理解,对如何安排时间及如何从事活动会有不同的做法。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做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如果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随时随地随便上门是不礼貌的行为。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在中国,亲朋好友和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便,邀请别人来访无需为对方确定时间,自己去探访别人也无需郑重其事地征得同意。

三、不同民族的时间观及案例分析

美国人的时间观及案例分析。

美国人闲不住,时间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和昂贵的成本。所以,他们的工作节奏往往很快。在办公时间内,他们马不停蹄地处理各种事物,甚至往往要加班加点。美国人也非常守时,他们认为浪费别人的时间是缺乏诚意的,在工作事务中谈话一般只简单寒暄几句就进入正题,他们讨论或开会都简单扼要,期望在20~30分钟内解决问题。在美国人看来,时间就好像一条从源头直奔入海口不断流动着的河流,时间一旦流便无法挽回,所以美国人格外珍惜时间。

案例:某建筑工程公司欲投资8亿美元兴建一座大厦。由于资金不足,公司向美国的一家跨国银行贷款并请国内某地方银行做担保行。美国银行派来了一位项目经理大卫。大卫以前做过律师,对所负责的工作极其认真,每次与担保行会晤都要带上所有签署过的文件,似乎总是要找到中方的工作失误不可。由于在材料准备阶段出现了延误,大厦的工程完工延误两个月。大卫宣布工程违约并拒绝工程公司继续提取贷款,合作双方为此发生冲突,最后走上法庭据理力争。中方人员认为,大卫对最后期限过于认真。

四、如何处理时间观的矛盾

(一)面对面交流的原则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对于我们从事跨文化的商务交往中,要充分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底蕴,在进行商务交往之前,对其时间观念、生活节奏、商务礼仪等都要进行研究,才不至于在行进过程中产生矛盾。如果是跟英美、西欧、日本等国家的商人做生意,就必须守时守约,对于巴西、印度尼西亚、沙特等国家,碰到迟到的情况也不能大动干戈,要从对方的国情进行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在交往中才不至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万一已经造成误会了,也不要慌,首先,可以向他们道歉,说明一下原因,毕竟西方人也不是不讲理的人,然后双方坐下来协商,如果已经造成损失了,高讨责任该怎么划分。

(二)通过邮件交流的原则

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务交往都通过邮件交流,在通过邮件和外国客户交流时,要注重效率,有时候拖了一个下午或者一天,可能就意味着失去了一次很好的赚钱的机会。要让客户觉得我们是把他放在心上的,这样才可以得到客户的信任,然后进一步的商务交流,有可能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

结束语

时间观念的差异反映了来自不同文化人们的心理倾向和文化积淀。时间观念是长期逐渐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中西方人们交往的日益增多,这些无疑将会对各自的时间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中西方时间观念作为各自文化的深层因素,其定式与偏见有其根深蒂固的一面,短时间内难以消除。它们的差异不仅表现在非言语系统的表达层面,而且更多地在潜移默化中作用于人们的思维、言语和行动中。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首先要克服 “民族中心论”,如果以本国的行为准则、文化标准、思维模式去观察事物、评价工作、经营商务,不仅会使文化冲突难以调解,新的矛盾还会接踵而来。一旦错过了正确的时机,就算在语言专业上有多强的实力,也无法挽回对时间观理解错误所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庄恩平.跨文化商务沟通案例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10-123.

[2] 罗伯特·列文.世界地图[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187-195.

[3] 赵艳萍.文化与交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93-303.

[4] 张劲松.东西方时间与跨文化交际[J].集美大学学报,2003,(7):6-9.

[5] 贾育新.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78-99.

[6]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60-262.

[7] 海丛.从时间观念和使用上的不同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成人高教学刊,2002,(1):2-4.

[8] 王勇剑.现代商务中跨文化冲突现象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6):6.

Analysis of the Time Conception in Cross-Cultural Business Contact

PAN Hong

(Jinhua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llege,Jinhua 321000,China)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范文6

关键词:中西方 时间观 差异 分析

1.中西方时间观差异之比较

1.1 圆式时间观与线式时间观

东方人的时间观念属于圆式时间观。叔本华曾说过,“时间就像一个旋转的圆,下降的弧是过去,上升的弧是未来,相交处的切线相连点是现在”。圆式时间观的支持者认为日夜交替,世纪轮回;按照钟表的形式来看,时间就是周而复始的更新着、消逝着。他们往往表现得很悠闲,在时间使用上比较随意,灵活性强。

而西方人的时间观念属于线式时间观。时间好比一条直线,是一种线性的单向持续运动,时间是“行进,流逝,飞行;是河流,大江,瀑布”。而且根据犹太——基督教的传说,时间不是圆式的周而复始的运动,它是有始有终的。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认为时间是有限的,有去无回,一刻都不能浪费。因此人们每天都匆匆忙忙,从生到死。对时间的不同认知决定了人们支配时间的方式。

1.2 多向时制与单向时制

文化学者Hall 把不同文化的时间的使用分为两种范畴,一种是多向计时制,一种是单向计时制。多向计时制把时间看成是分散的,一般可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几件事情,东方多采用多向时制。单向计时制把时间看成是可以分隔,但不可重复的,有始有终的一条线,西方多采用单向时制,他们在工作中事先将要处理的事务列成清单并制作出时间表,然后按照清单顺序一件件去处理,通常一个时间点只处理一件单一的事情。

1.3 过去取向与未来取向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儒道两家思想相反相成,二者都主张回归自然,回归过去。这意味着,在时间上,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人们做什么,要考虑此事过去做过没有,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老祖宗是如何做的等;而且今天做的如何也往往以过去为标准,因此循规蹈矩已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与此相连的是人们崇拜祖宗,敬老尊师,重经验,重年龄,因为这些方面都与“过去”相关。

与中国文化的时间取向相反,西方人一切着眼于未来,因此他们重要的价值观是未来取向,对他们来讲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后退是没有出路的。受这种取向的影响,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年龄和经验也未必值得敬仰,他们更不相信命运,因此他们的精力和努力都放在实现近期规划方面。

2.影响中西方时间观差异的文化原因

2.1 “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与“物我二分”的二元对立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基本的命题。中国哲学坚持有机联系的整一宇宙观,努力将人投入到自然中,以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合一为认识的基本前提;而西方哲学则专注于对事物作本质区别,细心地分解万事万物,以独立主体的确立作为认识的基本前提。

“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使中国文化在感知事物时强调主客一体,导致中国人对时间的感知带着浓厚的主观色彩,受客观时间的拘束程度很小。人们对客观时间的感知界限比较模糊,最明显的是汉语语法构词系统中没有表示过去、现在、将来这些时态变化的语法标志。

西方文化采取的是“物我二分”的思维模式,将主体与客体明确分开。这种哲学观念使西方人对时间的认识更加客观。与汉语截然不同,西方语言大多需要通过动词复杂变位表示动作时间的明确差别。如英语中各种时态的运用对于没有相应时间概念的中国人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2.2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

中国传统的人性论是性善为本,这种人性论渊源于孔子思想,他指出,“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发展了孔子性本善说,注重发扬人与生俱来的善性。“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文化中基本的人性论。性本善使中国人容易往后看,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向后看意味着向善的本性复归,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在时间取向上采取过去取向。

与“性本善”相反,影响西方的基督教的人性论是“人之初性本恶”,人们认为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即原罪说。对西方人来讲,回归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向前,向前超越才有希望,因此,在时间取向上,西方人是未来取向——一去不复返的线式前进取向。

3.结论

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强调万事万物的整体性,在时间观上持圆式时间观,因此,在时间的分配和利用上遵守多向时制,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人是时间的主人,可以随意支配时间。中国人赴约、看朋友的时间也很少确定,“不见不散”意味着时间可以拖延。西方人持线式时间观,是典型的单向时制偏爱者,在西方社会里任何人都难逃时钟的“铁腕”控制。在跨文化交往中,遵守单向时制的人认为遵守多向时制的人对他们不尊重,同时安排好几件事情;而遵守多向时制的人认为遵守单向时制的人只强调时间表,不问客观情况,只要时间一到,立即结束活动,不合情理。中国是以过去时间取向为主导的文化,经验、资历在社会生活中显得非常重要。西方是以将来时间取向为主导的文化,在西方人心中,“老”意味着青春消逝,是能力衰退的代名词。

所以,中西方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要了解双方文化中时间观的差异,尽量避免由此引发的冲突和障碍,从而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英语系)

参考文献:

[1]韩银燕,钱鑫.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比[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9卷第4期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