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1
关键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56-02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在既不影响发展的情况下更好地保护环境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环境科学专业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在培养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社会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门类的相关知识。其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现代社会经济、社会和法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科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环境学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核心,它着重于利用法学基本理论对其进行专业研究。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的特点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讲授过程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环境科学和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法律过程的内容规律,懂得环境资源与法律的关系和作用,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等法规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了解环境、资源和持续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及环境保护法学的重要意义。这样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环境资源保护法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环境资源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明确破坏环境资源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通过紧密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了解环保,支持环保,推动环保事业发展。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革新
1.优化教学方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变过去以讲述为主,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互动法、任务法等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第一课堂,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改变过去单一的粉笔加黑板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图、文、声的立体再现,并引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经典案例分析,使学生进入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定、贯彻、执行的角色中去。同时,选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的若干热点问题,让学生准备素材逐一进行讲解并进行点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编选配套的录像资料,其内容涉及国内外的污染事件、资源与人口、国内外环保领域的新技术等,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增加学习兴趣、拓宽专业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2.更新课程内容。通过不断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力争以每年10%的课程内容更新为指标,结合最新教材将讲授内容涵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基本理论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问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主讲教师每学期授课都用自己重新整理、更新的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进行授课,充分体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专业功能,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着重建设课程网络教学的网站,主要包括: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大纲、网络课件、电子教材、国际上重要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事件、教材及参考文献、习题与思考、课程考试等。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课堂听讲变为课下的主动学习,对于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未能了解、学习的相关知识可以通过网络教学来实现,此网络教学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形式,同时增加了互动功能,对于学生在线提出的相关环境问题予以解答。
3.完善考核方式。《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原为考试课,采取结课后由学校安排指定时间、地点的方式进行开卷考试,不设期中测试,最终总成绩以“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以及“不及格(60分以下)”五种等级显示。在原来经过2~3轮课程的教学后,任课教师和学生一致认为此种考核方式对学习本门课程的本科学生并不适合,其总体成绩中正态分布并不明显,其中得到“优秀”和“良好”的比例偏高,“中”及以下等级学生人数偏少,可能与开卷的考试方式有关。且旧考核方式中各个等级的分数覆盖区间太广,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因此,通过结合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课程特色,在2011―2012年度提出新的课程考核方式:①变“优良中差”为百分制。②变“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即增加2~3次课程期中测试,测试成绩占最终总成绩的40%。③增加对学生出勤环节的考核,以被动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占最终总成绩的10%。④增加对课上互动环节的考核,在课程结束前争取做到每位学生被问到2~3次,以主动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成绩占最终总成绩的10%。⑤变“开卷考试”为“闭卷口试”或“闭卷面试”,即在课程全部讲授完毕后,仍然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在指定的地点对学生进行“面试”,学生采取抓阄的方式分别在“名词解释”、“辨析”和“案例分析”试题签中各抽取一定数量试题,在课程教师的面前当场回答,由教师打分并计入成绩,此项内容占最终总成绩的40%。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改革的探讨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改革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教学视频素材文件30余个,总时长15小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课件一套,建立内有200余题的试题库一个,搭建起课程网站框架结构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形成了具有3名专任教师的授课梯队。以上条件的创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上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上课的总体满意度较好,课程测评连续两年成绩优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为适应新时期的特点,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必须对高校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基本实现了由传统教学方式向全方位综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随着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的继续深入,将使学生获得更新、更全面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龙,刘菲,金森,等.森林防火课程综合实习改革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7-58.
[2]曹翌.基于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9,(20):39-40.
[3]黄慧,舒展,李宏罡.水污染控制技术综合实验的设计革新[J].现代农业科技,2011,(17):37-39.
[4]张洁,李燕,张雁秋,等.“水污染控制工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高教高职研究,2010(42):214-215.
[5]邵凤娈,姜巍,赵倩.高校开设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探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2):5-10.
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2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城域网;资源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4-0000-01
Study on Discipline Teaching Resources database Of Web-based Environment
------ Information Tech Web Resources of Hongze Education MAN As an Example
Lv Fubing
(Hongze Teaching&Research Office,Hongze2231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mmunity's emphasis on education and government financial,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dvances steadily in all places,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also will vigorously develop,and teaching resource database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imperative.In this paper, taking an examp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s network education resource database construction in Hongze County MAN Education we try to make some study and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 database.
Keywords:Educational information;MAN;Resource database;
Construction
2005年6月,江苏省委省政府颁发《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10年,江苏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江苏省教育厅也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由全省统一部署的“校校通”工程实施完成也助推了各地教育信息化驶入快车道,教育城域网的建设规模日益壮大,但仍有部分地区对教育城域网建设只考虑硬件环境建设,忽视了应用软件和教学资源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学校各自为政,重复购买软件,造成资源的浪费,对教学资源在地区范围内快速、有效的共享重视不足,缺少对教学资源的建设模式的研究和探讨。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教学资源主要是指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数字化的多媒体类的信息资源。包括教材、案例、视频、图片、课件等,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教育网络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为了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对网络教学资源的需要,减轻教师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负担,避免教育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洪泽县教育局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要求,开始着手规划本地区的中小学教学网络资源库建设,洪泽县教研室信息教研组承担了全县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库建设任务,并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申报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市级课题,旨在通过课题研究,构建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新机制,并集中本地名校、名师的优势力量,利用教研系统的管理优势,调动各学校的积极性,共同研究开发适应学校需要的网络课程资源。
二、教学资源库分类及内容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主要是素材类教学资源的建设,根据我国《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可以分为以下九类:(1)媒体素材: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2)题库:题库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教育测量工具;(3)试卷素材:各个学科有典型意义的试卷集合;(4)课件与网络课件:课件与网络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5)案例:案例是指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6)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7)常见问题解答:常见问题解答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8)资源目录索引: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9)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要求
为了保证所建设的网上教学资源库的先进性、完善性和可扩充性,在规划和设计资源库系统时,必须遵循一系列的设计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系统的开放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前瞻性和兼容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标准化原则。
根据上述原则,结合《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开发标准》制订符合本地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
四、教学资源库建设方式与途径
(一)上级配发资源。国家、省、市各级教育部门配发了各类教学光盘资源,通过卫星接收的资源等等,通过整理可以加入到资源库中。
(二)网上整合。随着互联网上的数据不断膨胀,其中不乏大量有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众多的教育网站和个人网站是建设资源库重要的资源来源。每位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查找并下载与我们教学相关的优质资源,或通过修改、整理后可以成为适合我们的教学资源并加入资源库中。
(三)自创特色。这是获取教学资源的主要方式,也是打造具有我县特色的资源库建设的主要途径。各个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是资源库建设的主力军,由全县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完成。各中小学教师制作出教学所需的各类教学资源,通过学校、学区、县级有关单位的逐层评优、筛选,最终由电教信息中心对各学区(校)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总结、分类、修改处理后添加到教学资源库中。
(四)外部采购。按照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可以根据学科和教育的需要,选择实用性比较强的资料购买,充实到教育教学资源库中。
五、教学资源库的维护和更新
随着教学资源库逐步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因为技术或网络的原因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需要一个团队去更新维护。我县目前已经拥有一支稳定的信息技术教师师资队伍,但要合理科学的利用现有的资源,制定详实的网络资源库维护及奖励管理办法,明确每位教师都有建设资源库的义务和责任,教师自己开发的课件、教案等不是自己的私人物件,而是集体的智慧财富,应该积极把自己的课件等资源及时添加到我县的资源库中,来提高全县整体的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顾鹏尧.校园网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中小学电教[J].2003,5
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3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154-03
地理学经过长时间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教学课程体系早已相当成熟。随着全球性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退化问题、城市化问题等的出现,传统的地理学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发展。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地理学由原来以学科分化为特征的自然地理专业和人文地理专业,调整为以学科层次为基础、学科综合为特征的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地理信息系统三大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设置顺应了时展的要求,理论上可解决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介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二级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设立的时间短,但开设的院校数量相当多。据统计,自从1999年设立该专业开始至2006年底,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已达125所。且开设的院校类型多样化,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工程类院校,也有农林类院校和建筑类院校。该专业主要是面向如何正确处理、协调资源、环境以及城乡规划三者间的关系。已有的高校多建立在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资源环境类、城市规划类、管理类等已有学科的平台上,并密切结合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科学的核心内容,涵盖知识面很广。该专业的主要应用方向有: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等。涉及的应用面相当广,且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包括面向管理层的应用——研究区域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等的协调发展;面向操作层的应用——工程化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体系层次的发展需求不断深化,相关学科知识交叉性的日趋增强,资环专业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广、拓深,可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层面日益拓宽,具有特色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逐渐显示出其发展生命力。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受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速度迅猛,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在1999年仅有32所,2002年达到55所,2006年则增至125所。在该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多年的办学实践经验和日趋严峻的学生就业压力说明,资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正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逐渐增加的就业难度和近似饱和的人才需求市场对该专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该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
1.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厚基础、宽口径。开设该专业的院校类型多样,如综合性院校、理工院校、农林院校、地矿院校。学校所依托的基础平台多元化,为了体现、突出学校特色,不少高校都基于优势学科和平台开设了一些方向模块课程,致使过早地脱离了地理科学这一专业的“母体”。但受传统的、经典的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多数院校在设立之初并无明显特色。
2.资环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各高校专业人才不足,师资短缺现象较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杂乱无章,专业培养方向不够明确,课程教学体系结构不尽合理,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课程体系构建较盲目和随意,大多院校基本上采用类似的专业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片面的追求专业主干课程的细而全。有些高校的特色方向与依托的平台近似,并没有形成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实践性课程设置也大都依赖原有专业条件,缺乏实践创新体系。
3.现行课程体系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不明确,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从专业的培养目标上看,资环专业的宽口径,可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以及相关教学研究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就业。但由于该专业与其他专业有较大的专业课程重叠,致使该专业的毕业生与城市规划等老牌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竞争力不强。虽然不少学校设置了几个特色专业方向,力图将学生送往对口的部门工作,但效果不明显,结果不尽如意,导致学生就业并没有固定的行业领域。此外,随着该专业就业对口单位对用人的学历门槛、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更使得资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加突显。
据调查,全国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多样化,去除考上研究生要继续深造的人数占较高比重外,其余的就业类型比例分布较均匀,分布在各类机关、企事业、科研设计单位、工程单位及部队等,毕业生就业方向呈现出“满天星”式的局面[3]。
三、当前地理学新技术介绍
近年来,地理学受到大量新技术的冲击,并逐渐与之相渗透、融合,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专业方向[4]。新技术主要有:①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以空间数据库为平台,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数据更新、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及为各种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实际应用提供咨询和辅助决策,是空间信息技术的主要部分。它以空间分析和地学应用模型为支撑,实现各种信息的模拟与综合分析。GIS使得地理学家更加便利的分析、挖掘已拥有的地理资源和信息,为进一步的地理研究应用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②遥感。遥感技术是指在远距离不接触目标物体前提下,可根据接收到的物体所反射、发射的电磁波来判定、测量并分析探测目标物体的性质。从资源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到实验室分析,遥感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主要的数据信息来源。随着遥感向“三高”(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的发展,大量复杂的地理问题都可直接或者间接地借助于遥感得以解决。③测量与地图学。测量和地图学提高了地理工作者对地理数据的获取、分析和结果输出等工作的效率,并对地理空间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数字制图的标准化、规范化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④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通过对长期积累的地理资料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可以获得具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是GIS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主要标志,可为地理知识的空间表达提供重要的依据。⑤计量地理学。该学科运用多种数学统计的方法,从更高层次上来分析、理解、解释地理现象,侧重于用多种经典数学模型来对地理学进行定量表达。
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
当前,关于资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的研究并不多。要对资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认真分析社会人才需求、客观分析专业定位,要突出专业方向,体现学科特色。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适应面广”的原则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结合现在通用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在上述地理学科新技术支撑下,采取了相关优化措施。
1.调整课程结构。开设了该专业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选修课数量偏少、范围偏窄,在教学计划中占分值比重偏小的现状。应考虑适当压缩专业必修课的比重,加强专业选修课的比重,提高选修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经综合考虑,各类课程的学分结构可调整为:必修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占60%~65%,选修课占35%~40%。选修课在专业培养中地位十分重要。
2.基础课模块。基础层次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专业有明了、宏观的认识。基础课程可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铺垫,基础课程的开设对专业的建设方向意义重大。基础课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球信息科学、测量学等。
3.专业必修课模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综合性很强,其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科学、地球信息科学。为了明确专业定位,反映学科特点,突出专业特色,专业必修课模块应包含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遥感技术与应用、地图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生态学、管理学、GPS原理与应用、计量地理学等课程。突出地理科学和生态科学及相关科学的地位,培养学生基于人地关系和区域规划视角下对资源、环境等全面观察、深刻思考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时代,更应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3S”技术,培养综合能力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4.专业选修课模块。高校可根据已有的基础条件、学生对课程的多种客观需求以及社会对毕业生不断变化的需求状况,灵活开设“课程超市”,让学生有更多的课程选择范围。课程应多样化,明确方向性和灵活性,以拓宽学生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进行“自助式”的课程消费。
5.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是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分散性实习、集中性实习、教学实习、野外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其中社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在企事业和政府部门中进行。学生通过在不同阶段的实习,将城乡规划与管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各项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还可以酌情对兴趣浓厚、独立能力较强的学生增设具有高难度训练和科研双重性质的第二课堂,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长见识,拓展视野。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课程设置、技能培养等环节都大量的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地图学、计量地理学等地理学新技术的支撑。以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导向,按照现代社会综合素质人才质量观,以“3S”技术应用和物质层面上的城乡规划管理为重点,将多专业学科交叉渗透、互相支撑、协调发展。为了培养既拥有扎实的地理学专业思想内核,又能掌握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可以基于突出地理学科新技术,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多学科融合、分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探索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工程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4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GIS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03-0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9年增设的,是对“经济地理学”、“城乡区域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专业的合并调整,是一个涉及地理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三大学科的宽口径的理科专业,同时与资源开发、城市开发及经济建设等也联系密切。旨在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地理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为培养培养面向资源规划和管理专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不断加强GIS课程的建设,使学生熟练掌握GIS技能,具备分析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1、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现状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与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因此自专业设置以来,由于人才市场的需求较大,发展速度迅猛,据统计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有162所,包括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林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工程类院校及其他类型院校等。
近些年来的办学实践和学生的就业压力表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办学模式与课程体系越来越受到多方面的挑战,特别是该专业的学生就业与市场的需求相对饱和对该专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如何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社会对该专业的要求,成为该专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2、GIS课程教育现状与趋势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一门融计算机技术、测绘学、遥感、应用数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于一身的综合和集成的信息技术,为空间数据的采集、量测、存储、分析、管理、显示提供了有效手段。现阶段,GIS已经成为一门集地理学、测绘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农业生产、自然资源调查、生态环境评估、公共设施管理等多个领域。这一学科自问世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同时在高校教学计划中,GIS技术类课程也被作为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得以实施。
目前开设GIS课程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农学、林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由于越来越多的行业认识到GIS技术的重要,与其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也出现了GIS课程的名称,因此GIS课程已成为一门必不可缺少的基础技术类课程。
3、面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GIS课程教学内容设置
目前,各院校的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均将GIS作为该专业的专业技术类课程开设,围绕着不同的办学模式GIS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别。面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GIS,主要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等方向结合,从各办学模式和市场的需求分析,该专业的GIS教学内容应结合各院校的办学模式,为专业方向课服务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GIS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同时又与计算机技术密不可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GIS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相结合。
3.1 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方法,提高理论教学质量
GIS处理和解决的是复杂的空间现象与事件,其主要处理的对象是空间实体,对空间实体的描述称之为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的结构又使十分复杂的,利用复杂的空间数据可进行各种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GIS最强大的功能所在,也是同其他信息系统区别的主要标志。这些是GIS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理解,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表达这些抽象的内容缺乏生动性,需要借助其他先进的教学手段,可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制作内容丰富的课件,利用多媒体的声音、数字、图像、表格、影像的手段使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方便学生直观的理解和掌握,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利用网络技术增强学生课外信息容量。
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采取启发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被动式的教学,这使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依赖性,学生难以融入到课程里,对知识的理解也是片面的,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学生没能领会到GIS的精华所在。启发式教学主张主动的学习,要求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以积极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较难、较抽象的问题,教师可以用简单的实例帮助学生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注重结合案例进行教学。GIS最强大的功能是空间分析,也是各行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学生对于GIS的学习其目的是在实践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引入实例辅助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2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GIS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GIS的实践部分可分为内业实践和外业实践,内业实践要求学生掌握一款以上GIST具软件,具备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空间数据库的维护与管理、空间数据的分析与显示等能力,外业要求学生具备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使用多种GIS辅助设备,为内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发掘其他教育资源,提高学生质量
除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外,还可发掘其他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对GIS课程的学习兴趣,如增开GIS课程的前驱课程,丰富GIS的理论知识,加开GIS的后续课程,引导学生使用GIS方法解决不同领域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研究的真谛;可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GIS竞赛,扩大学生的学习视角;积极鼓励学生到实际生产部门或企业,增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为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5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创新创业;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6-0144-02
2016 年是国家实施十三五战略规划的起始之年,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下,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机会和挑战并存的形势,浙江省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点省,“十三五”期间,将是浙江省强化创新驱动、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转型期和升级期,这样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对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社会对应用型复合人才需求量将会不断加大。而从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地引导和整合。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高校商科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高校十分重视教学实践,大部分的高校都构建了适应自身学科特点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但也缺乏有效的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没有系统地规划,应用不高。实践指导教师的创业实践经验缺乏,创业创新类实践性教材发展滞后,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要求和社会的需要。
1.1 商科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融合不够
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足,许多高校不重视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简单地认同于就业培训,在观念上还只是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创业者经历”的层面。创业教育只是体现在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综合素质培养层面上,这使得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存在偏差。此外,目前高校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通常会增加一些创业和创新的课程,在不改变原有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这些课程往往与专业学习没有直接联系,与企业的专业要求没有太大的实用性。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是目前高校商科类专业教育的新目标,不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更容易导致创新和创业教育走向简单形式,难以反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预期目标。
1.2 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中,在系统地开发和科学设置创业教育课程过程中,高校重视不够,往往只是形式性地开设几门相关创业课程,开展校内创业大赛或者联合校外企业举办几次创业讲座,这些工作显然在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方面还远远不够,创业教育本质上还脱离学生的专业特点,使学生失去了自身在商科专业发展上的优势动力。
1.3 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缺乏创业文化的导向和制度化的保障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商科专业在创业文化在知识建设方面还明显不够,缺乏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大学生就业还是以传统行业为主,这些都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开展创业实践。创业文化的形成和创业实践的相互促进作用不明显。高校缺失健全的创业教育机制,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就没有保障。缺少创业教育积极性激励机制,没有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去鼓励学生创业,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也没有相应政策鼓励、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创业;资金保障机制也运行不畅,无法对创业者提供场所、资金、联系等方面的支持。
2 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化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学校要加强外联,打通关节,抢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地,实现对全体学生的全辐射,打破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各种束缚和限制条件;在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的前提下,要深化教学内涵,厚植土壤,凸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优势,学院要积极承担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责任,以创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把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作为根本目标,通过着力构建“全面覆盖+分类推进+重点突破”的多层次创业教育体系,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教育,凸显学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优势;要内外联动,互为支撑,通过构建分层次的有特色的创业基地,培育若干创新创业品牌工程,整合、规范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分层责任制度,打造具有特色的创业教育,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
2.1 建立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平台
建立商科各个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中。根据相关专业的业务流程来设置相关的课程内容,发挥数字化校园现有资源作用,从培养创新能力、经营风险预测和应对、企业管理能力提升等教育素养。创新能力培养来如何发现创新点,如何实施技术、产品、管理创新等。学校深入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努力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使人才培养质量紧密地对接社会对外经济发展需求。
2.2 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企业是一个实践应用主体,让学生了解和深入企业实践,对学生实践思维能力的培养,企业基本技能的培训,行为规范的培养有重要作用,能使学生了解最新的企业用工信息,这样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从上到下推进。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尤有必要。信息大数据时代为高校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业务模拟环境,创造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平台和实践平台、服务平台,为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
整合高校校园内的数字资源,积极开展校内各种模拟创业大赛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搭建校校协同平台,与高水平大学的战略合作,选派优秀学生进行专业访学;深化校地协同,加强与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合作,构建“政府-学校-企业-协会”合作平台,优化办学资源;强化校企协同,引入企业实务前沿课程,聘请企业高管合作授课,实施“百名企业家进课堂”和“百名教师下企业”“双百计划”,聘请成功企业家和高管担任客座教授,开展“成功企业家与学生面对面”系列活动,形成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办学的开放式联合培养机制;加强国际协同,通过与国外高校的课程引进、学分互认改革等探索,每年组织多批次学生出国(境)交流活动。
2.3 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建立合作创业园作为创业企业孵化器等相关服务。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创业基地为创业型企业的具体创业项目导航;积极探索社会资源,多渠道深化创业园等。创业导师团队则为具体的创业项目提供培训和指导,坚持项目带动活动,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创业项目,体验真正的创业过程,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水平。邀请工商企业专家和学生一起参加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高校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对创业项目设计和策划的运作进行模拟,形成风险项目的运作和管理方法和流程,编制风险项目管理手册,为实际本科创业项目的选择、规划和指导管理。
高校要集中学校优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资源,发掘校企合作办学的机制优势,以战略为引领,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为特色,以校内外创业实践中心(创业园)为平台,以社会服务项目为创业教育与实践载体,以“学校统筹、资源整合、学院和部门协同、机制创新”为原则抓建设、促发展,建立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制定和实施好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兴趣学生创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系,逐步深化能较好展现优势的规模适度、方案完善、平台成熟、保障到位的创新创业人才教学体系和管理体制,着力深化学生创业意识,增强创业实践能力。
3 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3.1完善创业课程设置,奠基创业理论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出台相关制度,开展系列的创新和改革,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校要面向全校学生开设通识必修课《大学生创业基础》,同时开设《创业基础》、《创业创新领导力》《创业精神与实践》、《创业型企业财务管理》、《创业模拟实训》等选修课。学校还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研训练项目、学科竞赛项目、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和社会实践项目等列为奖励学分。
3.2构建可持续的创业“第二课堂”,增强创业技能
学校坚持从服务对外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出发,积极探索对外经贸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践育人新途径。学校与其他大学确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共建项目,共建精品课程、导师团队、骨干队伍、实践基地、研究智库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促进协同发展;合作建立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引进国际行业认可的专业课程和证书,并与大型企业建立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建设多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合作基地。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第二课堂”活动的发展,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以组织开展以专业协会为平台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定期举办由创业论坛、创业沙龙、创业计划研究和创业培训等组成的研讨会及一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这些活动可以在广大学生中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开拓学生的创业视野。同时在模拟实践中将创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技能。
3.3扩大创业实践平台,历练创业经验
组织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学校每年组织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电子商务节等创新创业活动。校内大学生创业园模拟孵化基地,织开展国境外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活动。学校积极利用国外办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目前已选拔资助数批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营项目、计划等境内外创新创业项目训练活动。
认真研究分析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需求的变化趋势,学校将进一步坚定服务地方对外经济需求的办学追求,积极实践和落实人才培养体系的各项建设要求,努力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要深入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融合,以及努力搭建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等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这两项能直接促进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关键性工作,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紧密地对接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3.4优化实践基地功能,打造校企合作型创业实践平台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设定创业项目。根据就业的需求变化和学生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四个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实践以创业学院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发展锻炼平台,要努力从思想教育活动,社团活动和竞赛活动,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与社会实践锻炼环节,各种与专业教学相关的实习实践活动等方面,全面落实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使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养更具竞争力,学校培养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的质量,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作,初步构建特色鲜明的以“全过程的职业认知和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全覆盖的精细化就业指导服务、全员化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服务支持”为主要内容的“三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开展了国(境)外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建构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等符合学校实际的创新工作措施。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授课方式改革、创业师资培养等方面成效明显,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涌现了不少成功创业的典型,为学院的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光辉,苏荣萍,王文韬.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8).
[2] 李丽芳.基于创造力价值链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
[3] 翟艳.地方高校实践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索[J].法制与社会,2011(10).
[4] 罗堰.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探究[J].时代金融,2013(12).
资源与环境科学范文6
[关键词]环境科学基础;教学探索
为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两大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国家教育部于2010年批准设立了一个新兴交叉学科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科学基础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该课程涉及面广,既有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工程学、法学、社会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又有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知识[1]。而且由于该学科发展极为迅速,课程内容的理解差异较大,如何紧跟时展的步伐,全面体现该课程的科学内涵,是环境科学基础教学中应该时刻思考的问题。
1教材的选择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陆续出版了多部关于环境科学的教材,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清华大学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中山大学唐永銮主编的《环境学导论》、东北师范大学盛连喜主编的《现代环境科学导论》、南京大学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等。其中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被多家院校选为教材,因为该书理论体系较完整,既包括环境污染,环境评价、环境规划,又涵盖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是以环境问题为导向,更偏重于环境问题的具体解剖和解决技术。唐永銮主编的《环境学导论》比较重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有一定深度,较适合研究生教学。盛连喜主编的《现代环境科学导论》则以生态环境为主线,淡化了环境污染问题。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引入了人居环境和景观环境,在基本原理上有所突破[2]。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普遍接受。关于环境科学的一些教材也比较重视人口、资源及其生态问题,涉及面更广。通过考察国内的多本教材,结合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我们最终选定的教材是南开大学鞠美庭教授主编的《环境科学基础》。该书教学内容以环境基本规律为主线,分别从全球环境问题、资源与环境、人口与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处置与管理、物理环境、生态城市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本教材中添加一些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的近期研究成果,同时重要概念均配英文解释,这更加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也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环境研究技能基础。
2教学模块的构建
以鞠美庭教授主编的《环境科学基础》为基本教学内容,我们设置了三个教学模块,第一大模块包括绪论、全球环境问题、资源、人口及生态系统与生态保护;第二大模块分述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物理污染等方面的环境保护问题;第三大模块是生态城市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探讨与实践。通过第一模块的教学使学生对环境科学学科有综合、系统的认识,明确环境科学的研究范畴、任务和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通过第二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机制以及污染物的危害,了解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途径和环境管理体系。通过第三模块的探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环境科学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使命感。此外,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有深有浅、有详有略。比如,考虑到本专业学生后续课程中会深入学习固体废物资源化,因此讲授固体废弃物时资源化部分则略讲。鉴于学生对资源和生态系统等方面的部分知识已在中学掌握,这些方面的部分内容也略讲。而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探讨,则不仅限于教材内容,还就书本上未涉及的海洋污染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3教学模式的探索
环境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而成的新兴学科。由于本课程是在学生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所以整个内容的讲解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背景,又要激发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还要让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研究的发展领域,了解环境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成果。针对上述基本要求,为了实现由“专业对口”观念向“专业适应”观念的转变,由“应试教育”模式向“知识、素质、能力”并重教育模式的转变,我们在本课程的教学别注重对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有效地探索。首先,注重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备课过程中我们广泛收集、筛选、归纳相关材料,通过列举大量的案例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力,通过案例分析梳理专业知识,通过分享国内外前沿的科研动态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领域最闪光的前瞻性思想和环保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这门课的意义。其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中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展现案例。注重课堂互动,将案例分析、专题讨论、项目调查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作用。可以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辩题,通过辩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去查阅资料、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再次,角色互换模式。分配部分章节让学生搜集资料,分组讲解。通过收集资料、甄选资料、制作课件、讲解阐述等环节,锻炼学生制作PPT课件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通过角色互换模式,在培养学生个人素质的同时还有助于增进班级团结,有助于建立更融洽的师生关系。综上所述,环境科学基础的教学须不断探索,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环境科学基础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梁红,郭硕.当代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