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培养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质学培养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质学培养方案

地质学培养方案范文1

关键词: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99-03

《普通地质学》课程是各高校地质类专业大学一年级所面对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作为与其配套的野外认识实习课程,不仅是一门必修课程,而且因其很强的实践性和授课对象的普遍性而受到高校和大学生的普遍重视。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野外教学实习课程更是面向地学类所有专业,包括地质学、矿物岩石矿床学、地球化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以及地理学等,每年有近300名学生参加,学校投入30多人次的师资,在南京湖山地区、六合方山、苏州、宜兴和连云港等地,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进行为期1~3周的野外实习。作为大学一年级的新生,第一次用专业的角度去观察野外岩石露头,他们对体验地质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充满了好奇。因此,野外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在野外复习和巩固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更直接影响了学生能否获得更高的兴趣进一步学习地质学专业知识,以及他们将来的就业取向。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南京大学创新性地提出了“三三制”培养方案。为了让学生打下宽广的基础,得到全面发展和拓宽就业渠道,该方案将大学一年级作为“通识教育”阶段,要求在一年级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更丰富的专业信息和更自由的选择空间。这一方案的提出和实施,正在引发一些列相关的教学改革,包括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培养目标的转变等。《普通地质学》及野外认识实习课程作为一年级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改革中首当其冲。如何结合地质学专业的特点,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是适应和配合新的教学改革方案及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将根据作者近年来在《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教学中的体会,分析在教改新形势下该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和新机遇,提出如何提高野外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以供与同行进行交流与探讨。

一、新教改带来的主要变化

1.适应社会需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大学和教师的职责和目标是给学生传授好专业基础知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全面型和创新型人才越来越为社会所需要。从高校走向社会的毕业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很强的学习和融会贯通能力。这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启发式教育,不仅教会学生基础的专业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去思考,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朝哪个方向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突出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与人才成长规律,走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不是给他们带来烦恼和压力,而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快乐中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潜力。

2.调整课程设置以增加通识教育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南京大学此次“三三制”教学改革的特点之一是将课程选择、专业选择和发展路径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为此,一些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主要集中安排在一年级通识教育阶段。以往在大学一年级只有《普通地质学》一门专业课,在新教改方案执行以后,《构造地质学》也放到了一年级进行。这一变化,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一年级结束后对自己的专业进行再次选择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进一步培养一年级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另一方面,《构造地质学》课程的基础理论也是《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中必须的专业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在野外认识实习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有关地质概念,增加野外教学的效果。

二、适应教改形势,提高野外教学质量

新的教学改革,引发了大学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与专业设置等各方面的改变,给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作为地质类专业大学一年级通识教育阶段的公修、必修课程的《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有效地提高野外教学的质量,既要让学生复习、巩固《普通地质学》课程中学习到的基本概念,领会和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更要在野外体验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引领他们在娱乐中了解地球,理解地球,并探索地球,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地质人才。

1.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好奇心。要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对教学内容感到好奇,就必须改变灌输式、传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学中从新获得主动权。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学生在野外从被动接受转变到主动获取讯息。这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往往一开始对野外现象没有专业的认知能力,需要教师带到地质露头,在听教师的讲解中获得信息。随着对野外工作方法的熟悉和掌握,学生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思考接下来教师将要讲解的内容,带着好奇的心态去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这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先介绍当前露头所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根据地层新老过度关系、构造接触关系等,推测路线前方可能出现的地质现象,然后鼓励学生到下一个观察点去验证。当观察与推测一致时,如何将不同观察点看到的地质现象联系起来,讲述实习地的地质概况以及地质构造演化。如果所观察到的现象与推测的不同,则要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原因。应该注意的是,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强调从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到地质解释之间的推理过程,解释可能有多解性,教会学生如何用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到各种不同的解释,以及每种可能的解释所需要的支持证据。这样的方式方法,相对于单一的说教式讲解,或者将观察与解释混杂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能体会科学的严谨性,以及教师实事求是的作风,也有助于学生对地质过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回答,必要的时候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相比以前的学生,现在的大学生在高中及其之前的学习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课外的一些知识,其中包括有关地球地质方面的知识。他们有时提出的问题可能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的可能是比较初级的“外行问题”。无论是哪一种问题,都应该从鼓励学生提问的精神出发,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问,对于不能解答的问题,可以与其进行平等的讨论,或者留下来作进一步的资料调查,以待后续解答。在讲解和回答问题时,尽量避免命题式的方法,而是用客观推理的方法,特别是对一些不能确定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地调动,也能激发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好奇心。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选择好实习基地,是野外地质实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实习基地的建设,是不断提高野外实习教学质量的保障。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主要基地位于宁镇山脉西段湖山地区和苏州、连云港地区,也是国内众多兄弟院校的实习地点,具有近半个世纪的教学实践的悠久历史。尽管如此,该实习基地的建设仍然不能放松,原因有两个:(1)虽然该基地发育的地层、岩石、构造和古生物等地质现象比较典型、简单,但仍有很多学术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不断更新并提高以往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清楚、完整、合理地理解实习区的构造、古地理演化简史;(2)由于开山采石等人类经济活动,使得以往典型的地质剖面遭到破坏,同时又开辟出新的剖面。这需要实习队不断去寻找、选择合适的教学剖面,并首先对剖面进行研究,制定教学方案。

3.稳定野外教学队伍与吸收新鲜血液相结合。野外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野外地质现象,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嘴勤”,不仅需要说教式的教学,更需要教师身先士卒,做好示范作用。这就需要有一些喜欢、愿意和善于进行野外工作和教学的教师,投身于《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的教学工作中来,用他们在野外的工作热情,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他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教会学生如何在野外进行观察,并如何将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提升到认识和理解地质过程中。只有在这样的教学中,野外地质工作才不会被片面地认为艰辛和枯燥无味,而是在娱乐中探索自然的奥秘,实现人生工作与兴趣的统一。保持野外教学队伍的稳定性,让熟悉教学基地地质情况的有经验的教师承担《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的教学,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有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加入或者轮替,这样有助于野外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也有助于适应学生和后继教学工作的需要。

4.坚持小论文写作,起航从学习到学术的转型。实习小论文的写作,是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教学近年来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学术小论文的写作,让学生对实习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学术论文写作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并有一次从选题、文献搜集、实验和论文写作的全程学术性过程,能够帮助他们体会基础知识学习与学术研究的差别,并开始对如何开展学术研究有了一定了解。南京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三三制”方案力求引导大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以后实现从学习型到学术型或职业型的转变。对那些有志于在专业方面进一步深造并投身于科学研究的学生来说,《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小论文的写作,一般是在实习结束以后,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的一年内完成,这完全符合“三三制”教改方案的目标。在近几年的实习中,大学生参加小论文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形式从独立完成和小组合作完成不断革新,小论文质量也不断提高,收效甚好。参加过小论文写作的同学,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论文研究的热情更高,也明显更加专业。这说明,小论文的写作实习是成功的,在今后的野外教学中仍应该坚持。与此同时,还应该在小论文选题、组织形式、辅导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在经费支持和实验资源等方面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

《普通地质学》野外认识实习作为地质类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必修课程,是检验课堂知识学习效果的考场,更是提高和深化理论基础知识,学习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培养专业兴趣的重要一环。在新的教学改革环境下,该课程的教学遇到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得到了难得的机遇。野外教学中应本着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和稳定教学队伍,坚持教学创新,努力提高野外教学质量,为国家选拔未来的地质人才。

参考文献:

地质学培养方案范文2

关键词:工程地质 ,环境 ,人才 ,机遇

Abstract: as the 20th century was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a discipline, very close with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disciplines,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quality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work of engineering plan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decision making and project construction smoothly. We will try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vironment and engineering geology,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environm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geology, engineering accidents have occurred, to the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bring great losses, the phenomenon of decline in the quality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specting, engineering geology analysis in-depth, some eve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valuation of conclusive mistakes. So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geology should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in order to meet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future.

Keywords: engineering geology, environment, talents, opportunities

中图分类号: P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就工程地质学科来说,对对地质师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所以要使勘测队伍要走向市场,必须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承担着,防止灾害,造福人类,艰巨任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更要迎接机遇,为人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的工程地质工作存在的很多问题,只有理性的分析问题,找出解决的对策,才能是我国的勘探队伍有长足的发展与美好前景。

第一,工程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一般问题较多的是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更大。

相关专业的理解问题。一种情况是地质师对其它专业不理解,这需要加强跨专业的学习。另一类现象是设计施工等相关专业对工程地质的不理解。有的不懂地质却偏要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勘探要求,有的工程由设计人员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有的设计人员对地质专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以为是包打天下,不结合地质条件设计不当;也有的是不尊重自然地质规律,野蛮施工,严重破坏地质体的自然结构,造成重大工程事故。所有这些非地质专业的问题,往往在出了问题之后又向地质专业推卸责任,令地质师们不知所云。工程地质界知名专家学者孙广忠教授指出:“实际上,在地质工程实践中脱离地质实际的实例随手可拾,可以说,地质工程施工中出现事故的绝大部分是设计和施工脱离地质实际的结果,或者是对工程地质条件没有搞清楚或认识不清的结果,如果离开了地质基础,则其理论必将脱离地质实际必将作出错误的结论”。 潘家峥院士等前辈专家早已强调过地质学水工,水工学地质。足以可见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问题,早已被专家们的真知灼见道出了关键,就看我们作何行动。

勘测周期不合理的问题 。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有些工程没有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一旦要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还有些工程是今天提交了可研报告,明天就提交初设报告。此类情况多为地方性工程,一般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多。没有足够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地质条件不清楚,投资控制不住,施工后修改设计,或由于地质问题造成承包商巨额索赔等等。更可怕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规程规范的问题。规程规范的问题较多,甚至产生了一些混乱。水利系统与水电系统的勘测设计阶段不一致,规程规范也有区别。历经十多年的编写报批,1999年才颁布的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在勘测程序和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都已经明显地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经颁布实施就难以把握。更为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另一部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并不完全适合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而建设部的一些工程勘察监督机构则以此为依据对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实施质量检查,使勘测单位不得不准备满足两种规范的两套地质报告分别对付审查和检查。规程规范的修订和出台周期太长,完全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水利与水电分家之后,对于工程地质这个专业来说其工作性质是一样的,但却存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勘测程序,这种情况还要继续下去,需要寻求解决或协调方案。

人才问题。十年造成的人才断层已经出现。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前辈地质师相继离岗,各勘测设计院明显缺地质总工人才,八十年代期间各院比较整齐的地质副院长和院级地质总工,近年来在一些勘测设计院已经相继断档,或后继无人,或后备人才尚不成熟。勘测行业不景气,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与工程地质专业不相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局限,人才资源开发机制的问题,择业行为中的浮躁动机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优秀地质师的成长。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地质分析成果,出自于高水平高素质的地质师。有人说二、三年就可以培养出地质专家,实属无知。要培养出一个具有工程地质分析能力,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地质师,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大量的工程实践,自身的敬业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相关学科专业的学习和渗透,是决不可能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地质师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培养优秀地质师的难度可以说远远超过培养博士、研究员和教授的难度。社会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对地质师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最好是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勘测队伍要走向市场,必须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

技术管理问题。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控制,技术管理是主要环节之一。近年来一些单位提交的勘测设计报告中的地质章节不是地质师写的,报告的编制人中没有地质专业负责人,或地质报告没有院级地质负责人审查把关,报告和图纸中的错误较多。这种情况给总院增加了审查难度,同时也有损勘测设计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形象,还会延误工程报批的时机。当然也有上级单位工程审查把关不严,助长了这种技术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第二, 解决问题的措施

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清责任。规程规范和部分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应该由总院负责;勘测周期不合理,前期工作投入不够等问题应该是地方部门或者计划部门负责;质量、人才、相关专业的协调等问题自然应该由勘测设计单位负责;其它问题大家都有责任,但主要还是取决于大环境。责任分清楚了,落实到要有人来抓,所有问题虽然我们不敢说都能很好地得到全面解决,但至少可以前进一大步。最可怕的是大家都在畅谈必要性重要性,结果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行动。笔者在这里也就是夸夸其谈而已,不可能提出可以操作的具体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也不该我们提,该谁提?当然应该是谁负责抓,谁就提方案追落实精指挥勤检查,最终归结到谁领导的关键问题上。到此为此,我们的对策就算出台了。其实,我们这里列出来的众多实际问题,本质上和深层次的是体制和机制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随着勘测设计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与旧管理的冲突,老观念与新思想的交锋,既是矛盾又是改革的动力,这是不难理解的。

我们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把环境放到首位,在地质工程建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环境的影响。同时,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当前工程地质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才能实现我国地质工程的进步。人类的每一次产业革命,无不与工程建设有直接关系,与地质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应注重地质师的作用,培养良好高素质的勘探队伍,为我国地质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思敬,工程地质学的任务与未来,《工程地质学报》1999年第3期

2崔政权,《系统工程地质学导论》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5

3孙广忠,论地质工程的基础理论,《工程地质学报》1996.第4期

4韦港 《工程地质随想》 1997年4月24日

5何培玲 张婷 《工程地质》 2006年1月

地质学培养方案范文3

工程地质学是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学科的一门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是以地学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应用数学、力学的知识和工程学科的技术与方法,来解决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有关的地质问题[2]。由于工程地质学涉及内容多,概念广,实践性很强,且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机会,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使学生既能牢固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又具备分析工程地质条件、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在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经验,针对目前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一、煤炭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多,授课学时少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近些年来,多数院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存在着向公共课倾斜的现象,这使得专业课学时被不断压缩。主要表现在课程学时少,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过去动辄几十学时乃至上百学时的课程,现在多为32~48学时。在多数煤炭院校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开设有基础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具有一定的地学背景。即便如此,工程地质学课程仍涉及工程岩土学、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岩土工程勘察等方面的内容,这使得该课程教学内容繁杂,教师上课难度增大。在此情况下,如不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就无法很好地完成相关内容的讲授;同时学生对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也将停留在较浅的感性认知阶段,不能理解机理性的问题,更不能深刻地认识该课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这势必对学生未来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单调

工程地质学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较多,同时该课程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单一的多媒体或板书授课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之个别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而个别教师授课又完全脱离指定教材,这些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此外,课程中涉及的一些教学内容,诸如崩塌、滑坡等灾害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等比较抽象,单纯在PPT中以图片形式展示,不能很好地呈现,学生缺少感性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践环节薄弱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张,教学资源的投入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具体到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野外实践场地或基地功能缺失,满足不了野外实践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人数与设备台套数不成比例,同时也存在部分试验仪器无场地安放的尴尬局面,导致部分试验无法开出,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此外,还存在实验教学方式和时间不灵活等问题。目前多数院校的室内实验都是教师准备好试验后,学生在制定的条件下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学生真正思考的较少,部分学生既不动脑也不动手,而是依靠同组其他同学来完成实验,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或丧失。

(四)考核方式单一

考核成绩比例分配不合理,多数院校该课程考核成绩都是由期末考试成绩(约占70%~80%)和平时成绩(占20%~30%)组成,而平时成绩又多以上课出勤率、课外作业以及实践环节表现等形式存在,其中上课出勤率占主导地位。这样难免会存在一些学生到课不听课,考前突击且考分很高的现象。此外,考核的内容也不够全面,多侧重于理论知识,往往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最终导致校内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不利于综合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等几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专业通识教学为行业特色教学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院校的特色优势。针对煤炭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具有地学背景这一特点,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可主要讲解三部分的内容,即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研究以及工程地质勘察等。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研究是该课程的基础,该部分主要讲授土的物质组成、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研究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讲授学时应占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该部分主要讲授活断层和地震、斜坡、岩溶、泥石流及地下硐室的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地质勘察部分主要讲授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以及长期观测等几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课程教学要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突出重点,同时也要注意前后所学课程内容上的衔接,避免重复。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单一的满堂灌为交互式教学

工程地质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对于工程地质现象的认识、判断能力和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这需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紧扣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组织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取的知识较多地局限在抽象的经验上,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抽象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观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讲授滑坡、泥石流等内容时可采用flash动画或影像资料展示灾害的形成过程、危害以及其防治措施;在讲授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内容时可结合典型的地震(512汶川大地震),讲解地震发生的机理及预警预防措施;在讲解地下硐室位置的工程地质论证时,可借助物理模型来分析地形、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对硐室位置的影响等等。这些方法和手段的引入不仅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同时也可节省一定的时间,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鉴于该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可采取学生自学、教师课堂讲解和课外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就工程地质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设置课堂辩论。通过教师布置论题学生收集资料学生课堂辩论教师讲解剖析的教学过程,改过去教学单行道(教师到学生)为双行道(教师到学生,学生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针对近期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设置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人类活动or自然条件的论题,让学生通过查阅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相关的资料,展开讨论与辩论,从而达到牢固掌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相关知识的目的。此外,还可增加一些工程实例课,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利用最新发生的地震、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工程实例,探讨这些灾害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从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改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索

在实施实践教学活动时,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进行实验之前,指导教师可提出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并给出参考意见,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将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开拓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洞察力,培养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野外实践应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在进行野外实践教学时地点应尽可能选择工程地质现象丰富的地方。对河南理工大学而言,可在市区北部的缝山针公园进行为期半天的实践教学活动。结合园区内原有采石场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讲解边坡的应力分布状态及变化特征,边坡变形破坏类型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同时还可结合该园区的生态恢复治理工程讲解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原则和措施。此外,可结合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意愿和方向,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安排一些与工程地质有关的实践内容,例如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或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以及煤矸石堆积体稳定性分析等。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方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完善考核内容与方式,改重视理论考核为突出实践性考核

改变考核成绩的比例组成,将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提高10%~20%,弱化到课率在平时成绩中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实践环节的综合表现。同时加大课堂表现方面的考核力度,就重点内容的一些问题进行课堂提问,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者每次加2分,答对的再加3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在考核内容上要增加一些综合能力的考核,不仅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设置一些案例分析题,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地质学培养方案范文4

 

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开办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本科专业成功通过教育部审批。该专业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列入教育部新专业目录(080908T),隶属于计算机一级学科(0812)。目前国内已有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院校开设该专业,各校依托优势学科,分别侧重于测绘、深空探测等领域的空间信息机理研究及应用,人才培养各具特色[1,2]。

 

我校开办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等国家重点学科,以培养地质信息技术复合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近年来在学生复合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入地研究与探讨。

 

一、多学科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基础、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科面宽、基础扎实、专业特色鲜明。广泛调研各校教学计划并结合本校地学特色整体规划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我校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主要侧重于地矿勘查(察)的空间信息机理研究及相关软件开发应用[3,4]。在夯实计算机技术基础上,构建“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核心课”的课程体系,注重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地质学与资源勘查学和地质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围绕《地质信息系统》和《地学三维可视化与过程模拟》两门核心课程配备专业主干课程,开设《空间数据库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建模与数据分析》和《遥感地质学》及地质类系列课程,从地质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建模、可视化及评价等不同角度构建地质信息处理专业知识体系。在夯实地学基础的同时强化计算机开发能力培养,并突出地质信息技术应用特色。

 

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按复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地质、计算机、空间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存在课程多、课时少的矛盾,需通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为此在专业建设中采取以下措施。

 

1.优化课程体系。在强调知识系统性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各主干课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定位、目标,梳理课程间的衔接关系,重新就部分重叠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归属,局部调整学时。比如数据库方面开设了《空间数据库原理》以及《Oracle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两门选修课。其中《空间数据库原理》与《Oracle数据库技术》部分内容有重叠,调整后数据库的基础原理部分放在空间数据库原理,SQL语言适当提前讲解。针对几门课使用的数据库工具不统一的问题,统一设定为Oracle,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一个工具。同样对于《空间数据库原理》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模型中三种空间关系内容重点放在《地理信息系统》课程中讲解,《空间数据库原理》只重点讲述TIN和DEM的存储管理,等等类似调整工作较好实现了课程间的融会贯通。

 

2.教学方法改革。在优化课程内容的同时,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实现知行合一。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了基于PBL问题式学习、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慕课、导师制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如编译原理课程学习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PBL自主学习方式[5]。通过提问或给出小项目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小组讨论,集体合作完成;课堂上学生主讲,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采取“案例教学法”,在整理知识点的基础上设计经典案例库,以例题的形式贯穿各知识点。这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强化课堂教学,加强课程间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构筑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设计、专业实习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1.课程实验。通过前三年专业及基础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一个较为完整的地质信息系统。根据该教学目标,统一部署了各门课的实践教学内容,注意实践内容的层次,加强课程间的衔接。如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加强OpenGL三维图形编程框架、基本语法以及图形绘制和变换方法等教学内容的实践,为后续课程《地学三维可视化与仿真》能够直接采用OpenGL实现三维可视化场景服务。但大量的OpenGL API函数调用,要求前导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加强Windows程序内部运行机制和绘图的讲解,能够应用Windows API函数进行编程。《地学三维可视化与仿真》、《地质信息系统》等课程则采取项目引导的实验教学,统一采取QuantyView二维、三维教学版实验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实习。

 

2.专业实习。为实现地质与计算机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专业实习方面采取室内教学与野外地质实习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其中第5学期在野外实习基地安排4周地质教学实习,第7学期安排4周的应用开发实习,以突出地学特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基于CDIO项目驱动的应用开发实习。应用开发实习是全部专业课程结束后的一次综合实习,基于CDIO的核心理念,采取模拟项目的方式,按软件工程流程,开发一个实际的地学开发项目,充分融合专业技术和实践[6]。在开发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甲方,提供数据支持、技术顾问;3~5个学生组成项目研发小组,完成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工作;整个实习对项目组织三次评审,对原型设计、文档书写、汇报、团队协作等环节进行评分,综合评定学生的能力。实习期间,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地质信息化工作流程。

 

(2)野外地质实习。为夯实学生的地质基础,专业学习前两年开设了《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地层学原理与方法》、《构造地质学》及《测量学》等课程。第5学期在国家级秭归地质实习教学基地安排了4周的地质教学实习,进一步将野外观察到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与课本知识结合。要求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三大岩野外观察方法,识别褶皱、断层等构造现象,整理资料、绘制相关地质图件,独立编写报告。2014年第一次使用野外数据采集仪,实现数字化采集及电子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

 

四、导师制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科研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构筑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导师制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多层次是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项目设计。通过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低年级参与兴趣引导、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的认识和设计型实践,高年级参与项目或竞赛的综合型和研究型实践。2014年所在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仿真大赛获特等奖,2015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复赛银奖、铜奖各一项。

 

多渠道指产学研结合,打破单一的课内教学模式,将课外实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与企业合作建设实习基地,派遣学生参加实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校企互聘,将业界新技术引入课堂,跟踪最新的技术前沿。目前已与国家级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武大产业园地球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北京中交宇科、福建省地调院、武汉地大坤迪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导师制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理论、科研与实践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五、结语

 

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本科毕业生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自专业创办以来,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教学改革为驱动,努力探索地质信息技术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构筑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导师制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相关工作将对地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领域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在未来的人才培养中还将在优化实习教学内容、研制基于CDIO项目库、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

地质学培养方案范文5

钦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地质学基础的课程现状

钦州学院于2006年2月开设地理科学本科专业,其中目前地理科学普通本科专业包括四个方向:师范方向、地理信息系统方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海洋遥感与信息处理方向,均开设《地质学基础》课程。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地理科学专业已经成为钦州学院的重点发展和优势学科专业之一。《地质学基础》一直是作为自然地理学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来进行讲授的,且不同方向课时均有限但又有所不同:地理科学师范方向的学生要在一学期上完自然地理学(一),其中包括了地质学基础、水文学、植物地理学三门课程,一共80学时,每门课程的课时由任课教师灵活掌握;而其他三个方向只上自然地理学这一门课程,一共54学时,地质学基础的课时也由任课教师灵活掌握,但学时有限,对于地理科学的专业理论来说是十分欠缺的,基础也不够牢固。而其他的同类型的师范类院校,大部分都对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气候学等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进行单独授课,有固定的课时,从而保证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扎实性和学科知识的通识性,并且不是仅仅针对地理师范教育方向。目前,地质学基础的讲授只有一名专任教师,教学方式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式,学生也会有参与课堂的机会,主要是回答问题的方式较多。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多媒体幻灯片、音频视频等综合手段来讲课,教学效果受到教师自身讲课水平影响较大。

以往对于该课程成绩的记分和考核方式主要是:平时成绩(作业、考勤10%)+期中成绩(试卷30%)+期末成绩(试卷60%),成绩往往是以期末论成败,以背书答题论分数高低,这样的记分方式本身也容易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即平时不努力,在期末突击背书往往获得高分,而实践能力不强。地质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内容的实习涉及到两个环节:一个是校内实验室的实践环节,另一个是野外实践环节;二者共同构建了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完整性实践教学过程。对于那些刚学习了理论知识而又充满新鲜感、好奇心的学生来讲,校内实验室的实习无疑是把课堂教学文字图片知识、影像知识与现实的标本相结合,更加直观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更准确地理解理论知识。而就钦州学院的校内实验室情况来讲,教学资源十分缺乏,表现为:实验用的岩石、矿物、化石标本数量有限,往往是5-8人共用一盒标本,且实验盒装标本较小(不超过4cm)且不够典型,有些矿物虽然是这个矿物名,但标本却是多种矿物存放在一起,即便多次进行提醒,仍然有学生混淆误以为是一种矿物;实验课的小刀、放大镜、无釉小瓷板、稀盐酸等常用教学工具缺乏,使得一些基本的矿物岩石的物理性质难以得到确认。上述室内实验课必备的教学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室内教学的开展,学生室内实践学习收获也十分有限,而最重要的是会挫伤学生学习地质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由于地理科学专业以前只有地理师范方向才会有相应的地质学基础实习,并且是和其他的地貌学、水文学课程合并在一起称为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实习的地点和实习出发时间不固定,实习的目的和任务不够明确,使得学生不像专业实习而是走马观花的体验式旅游见习,其结果是实习过程中实习点的学习印象都有,但收获较小,野外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地质学基础课堂教学的改革

地质学基础一般是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课,在此之前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了地球科学概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该课程的教学包括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因此,针对地质学基础当前面临的教学现状和问题,应从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两方面进行。就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言,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来进行:地质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针对地理科学的四个方向做出如下改革尝试:将地质学基础的课程内容分为:通识性课程内容的课堂教学和专业方向性内容的课堂教学,其中通识性内容主要是包括地质学的四大版块[5]———地球(自身的形状与大小、物理性质)、地球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地球的行为(构造运动与构造变动)、地球的发展历史(主要是地壳演化简史),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基础知识点。而专业方向性内容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在学生掌握了上述通识性内容后进行的针对学生本专业方向与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应用性的学习。通过对教材教学内容的拆分,有助于分清教学的重难点与内容的层次性,将引导性和核心性教学内容作为专业的重点知识和基础性知识,将专业性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难点,按照专业方向进行针对性分解,争取让学生学到与专业方向有关的“有用的知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教所储祖望教授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地学类本科生的培养方法[12],认为美国大学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建立以本科生研究探索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探索者,本科生可直接参与以前只有研究生才能参加的科研活动。

如MIT制定“扩大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此外,还开设了大量研讨式课程,激发学习积极性,养成科学探索精神。由于受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条件等的限制,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还是以教师单纯的讲授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且很少参加科研及其他实践活动,导致我国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从教学方式上可以尝试借鉴美国大学的这种教学模式,具体模式有二:一个是可以以学生的探索研究为主,教师作为导师以指导总结为辅,即将每个班按照课程内容分成若干个组,在每次课前分配给学生一个课要讲授的内容任务,以组为单位对其他小组进行讲授,教师进行点评,在学生讲课的过程中要特别鼓励小组间的互动,允许各种质疑与讨论,通过研讨的方式强化知识学习;另一个方式是以传统的教师引导讲授为主,但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每次课要对教师的讲课内容提出问题并通过学习能够答疑解惑。一般情况第一种方式适合于基础较好、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由于对学生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实施有难度,所以可以作为一种尝试性选择性的教学手段。而究竟选择哪种方式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可以做一个摸底测验)和实际接受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两种方式可以交叉进行以体验教学效果的好坏。就目前实践情况看,以讲授为主,一学期会穿插大约两次小组讨论模式。课程的考核是对教学效果最好的检验方式,合理的考核方式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变大学课程临时抱佛脚突击背书的学习方式,可以尝试在课程成绩的记分方式上进行改变,变“期末突击”的方式为“功夫在平时”,具体的改革方案为:平时成绩(作业、考勤30%)+期中成绩(书面考试10%)+校内实习成绩(实习报告、实习测验结果20%)+期末成绩(40%,可以笔试或ppt展示)。这种新的记分模式需要说明两点:一是平时成绩中的作业,应该设置每堂课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简短的地质新闻或地学前沿信息的播报;一是期末成绩的考核方式可以不只是试卷而是教师命题或学生自主命题进行的一个地质学知识扩展的报告,以幻灯片的形式,个人阐述。#p#分页标题#e#

地质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改革

地质学培养方案范文6

[关键词] 专业建设;地球化学;人才培养

Abstract: The optimization of geochemical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perfect geochemical curriculum system, strengthening of laboratory and practical bases, relying on the background of graduate teaching, drawing on the graduate training model,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strengthen the geochemistry professional building tasks.[Key words] :professional building; geochemistry; personnel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P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球化学是地质学科领域的重要分支。其基础是地质学,但涉及化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是研究地球乃至宇宙中化学元素分布、存在形式、共生组合、集中分散及迁移循环规律的科学。因此培养大量的适合形势发展的、高水平的地球化学高级专门人才就成为必须和急需。

一、地球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地球化学专业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人才

地球化学在资源、环境、生命与健康领域的研究显示出勃勃生机。在国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专门列有地球化学学科。根据郭进义对2006年度地球化学领域项目评审与成果分析,地球化学学科每年基金受理350项左右(2006年度364项),涉及学术单位119个。从国内外学科发展趋势及所涉及的大量用人单位来看,必然需要大量的地球化学理论研究人才。

2.国家重点资源能源发展需要大量的地球化学应用型人才

资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中国人均资源量很少,随着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资源压力日益显著,形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家需要加大勘查和开发矿产资源力度,必然需要大量地球化学高级专门人才充实各地质部门及地质队,此外,国家安全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核威慑力。无论是核电还是核军工都需要大量的铀矿资源作为后盾。因此培养大量的适合形势发展的铀矿地球化学高级专门人才就成为必须和急需。

3.环境友好战略的需要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已经深入到城市、矿山、农业、生态等各个领域,科学地开发利用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因此,培养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研究和工作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提高地球化学专业建设的建议

1.优化地球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球化学系根据社会需求,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确定了地球化学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专业定位:瞄准地球化学学科发展国际国内前沿,以矿床地球化学和环境地球化学为主要专业方向,继承放射性地质学科专业优势,注重地球化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结合,培养理科为主、理工结合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科研、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球化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基础工程等方面从事生产、测试、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2.完善地球化学专业课程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建立扎实的数理化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化学与地质学,通过对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课程的学习,对化学和地质学内容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如何用化学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地质问题;设立并加强特色课程的建设,石油既是我们的特色,也是我们的强项,因此在理论课程中加大与油气的关联度,加大有机地球化学和油气地质学课程设置力度;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完善实验室功能,向学生开放;组织学生自主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设置“资源与环境论坛”,开展“大学生学术论文报告会”、“定向越野大赛”等课外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借鉴。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精英式培养;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真材实料、真题真做,年年不重复,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开设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参与的油气地球化学及环境地球化学论坛,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好一个专业,需要高水平的师资。专业建设要靠教师去完成,有了一支好的师资队伍,教学才有保障;有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必须要有一个学术造诣深、管理民主及富有感召力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学科专业带头人的水平代表着学校在某学科专业的水平,是学校声誉和教学质量的标志。

4. 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专业教学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加大对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改革。建设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课件、板书,外语和汉语交错讲授。在教学方法上,努力探索研究型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方式,因地制宜地采用引导启发式、问题研究式、课题参与式教学方法。建设数字课程资源,合理使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效果。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大胆改革。

5. 推进教材建设

根据学校的定位、特色及专业自身培养目标,地球化学专业结合学校“十二五”本科专业规划建设,进一步围绕教材建设开展工作:加强地球化学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建设的计划与实施,主干课程配套教材建设的计划与实施;加强地球化学专业特色课程教材建设的实施,特色课程配套教材建设的计划与实施;加强地球化学专业课程配套题库建设的计划与实施;组织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组织编写以现场案例分析和习题为主的辅助教材。

三、结论

综上,只有不断提升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不断完善实习基地和实验室配套设施的建设,不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评价体系,才能使实践教学体系与时俱进,开花结果。希望这些经验也能对于理工科其他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地球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 欧阳自远,倪集众,项仁杰.地球化学: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6.

[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高等地球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