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与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品设计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品设计与管理

产品设计与管理范文1

关键词:电子产品市场管理;库存管理;三层架构

中图分类号:TP311.5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得到的信息也会更多,对于企业的决策者来说,处理这些信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人力,这不仅仅增加了企业成本,也充满了不稳定性。设计一个包含采购、入库、销售、出库等内容的电子产品市场管理系统,提供成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查询功能,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对成本对象的定量分析。

1 系统分析

电子产品市场管理中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统计中心等业务是系统需要实现的基本工作,是系统实现的重点。

采购管理包括增加供应商,增加电子产品和采购以及采购账务的查询等。销售管理包括增加客户和销售以及销售账务的查询。库存管理包括入库,出库和非正常产品的上报。非正常产品的上报是对于库存的电子产品的损坏及其他的意外因素所设置的,它能自动的改变库存的数量,以及自动的提高库存的电子产品的单价,以实现成本的回收[1]。

统计中心主要进行系统的数据统计。采购统计是按照电子名称和采购员来进行查询。入库统计是按照电子名称和库存元来进行查询。销售统计是按照电子产品名称,销售员和客户查询。

系统核心功能可分为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统计中心模块、系统设置模块、采购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等六个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功能结构

2 系统设计

电子产品市场管理中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统计中心等业务是系统需要实现的基本工作,是系统实现的重点。

2.1 功能模块设计

2.1.1 采购管理子系统模块。采购管理模块,采购员可以进行增加供应商、增加电子产品、采购、账务查询的功能。采购员需要输入采购编号,单价,数量等信息,然后点击提交按钮,进行采购。账务查询:采购员需要输入采购编号,然后点击查询,获得相应的信息。

2.1.2 销售管理子系统模块。销售管理模块。客户添加:销售员对于第一次的客户,需要录入相关的信息,以备查询。销售:销售员需要输入销售编号,数量等进行销售。账务查询:销售员需要输入销售编号,获得销售的相关信息,用来进行结账等业务。

2.1.3 库存管理子系统模块。库存管理模块,库存员可以进行入库,出库,非正常产品上报的功能。入库:库存员根据采购表,进行入库,同时更改库存的数量和电子产品的单价。出库:库存员根据销售表,进行出库,只需要选择销售编号和电子产品名称。非正常产品上报:库存员对于已经失去实用价值的电子产品进行上报和统计。

2.1.4 统计查询子系统模块。统计查询模块。供应商信息查询:管理员可以输入供应商名称和地址进行查询;客户信息查询:管理员需要输入客户的名称和地址进行查询,从而获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人员信息查询:管理员通过输入姓名,职务来进行查询,从而获得员工的信息;采购信息查询:管理员通过输入电子产品名称等信息,来进行查询;销售信息查询:管理员通过输入客户等相关信息,来进行查询,从而获得自己需要知道的信息。

2.1.5 基本信息子系统模块。基本信息模块。供应商信息管理:管理员通过输入查询条件,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进行修改和删除;客户信息管理:管理员通过输入查询条件,然后进行修改和删除。

2.1.6 系统设置子系统模块。系统设置模块。设置类别:管理员对于系统中不存在的类别,进行添加;设置售价:管理员对尚无售价的电子产品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成本升高的电子产品进行售价的设置;备份与还原:管理员通过输入正确的路径进行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

2.2 数据库设计

电子产品管理系统的实体对象:人员、电子产品、客户和供应商,系统主要数据表:人员信息表、电子产品信息表、客户表、供应商表、采购表、入库表、库存管理表、销售表、出库表、非正常产品上报表等[2]。

2.2.1 电子产品信息表。电子产品信息表包括电子产品ID,电子产品名称,电子产品简称,电子产品规格,电子产品包装,供应商名称,备注信息,类别名称,其中电子产品ID为主键。

2.2.2 电子产品类别表。电子产品类别信息表包括电子产品类别ID和电子产品类别名称,其中电子产品类别ID为主键。

2.2.3 采购信息表。采购信息表包括有采购ID,采购编号,电子产品名称,进价,包装,数量,供应商名称,采购员名称,总价,日期,其中采购ID为主键。

2.2.4 出库信息表。出库信息表包括有销售ID,销售编号,电子产品名称,售价,包装,数量,库存员名称,日期,其中出库ID为主键。

3 系统实现

在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后,接下来是对系统的实现。首先根据系统的需求编写DAL和BLL,然后设计UI并在UI层中调用BLL中的函数,实现其功能。

采购管理主要是为了采购员能够进行电子产品的采购,还能提供电子产品的添加和供应商的添加。本系统的采购利用DATATABLE实现向datagridview添加数据。

销售管理主要是为了销售员进行销售,在这里销售员可以添加新的客户。销售员在进行销售的同时,利用触发器实现库存数量的变化,保持数据库的一致性[3]。同时还能在账务中查看到利润,实现自动的计算。

4 结语

本文主要采用C/S模式和三层架构的方法设计与实现了一个电子产品市场管理系统。系统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进行开发,通过触发器来实现系统的部分功能。本系统主要完成了电子产品市场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主要实现电子产品的采购、入库,销售、出库、统计等核心业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宋辞,吴维敏.信息系统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2,29(7):847-850.

[2]吴越钟.基于MVC模式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J].科协论坛,2012(6):87-88.

产品设计与管理范文2

【关键词】 车载 电子 工艺管理

按照目前汽车业的发展来看,车载电子产品肯定会拥有潜力的市场,我国的车载电子产品生产商应该抓住这个良好的时机,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实行自主创新。消费者目前选购车载电子产品的指标也趋向于耐用性、可靠性、方便性等等因素,究竟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那就要求车载电子产品的工艺设计和工艺管理应该有着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本文浅析车载电子产品工艺设计的重要性和工艺管理,意在打造更科学的、更有市场的车载电子产品。

1 车载电子产品的工艺设计重要性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和赢得市场竞争,企业需要为定制化、个性化产品提供相应的服务,并满货周期短、低成本和高质量的要求,很多企业因此采用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生产模式。产品族(product family)作为支持多品种、系列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已成为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一项主要技术,其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技术多样性实现尽可能多的功能多样性。目前基于产品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面向大规模定制的设计(design for mass customization,DFMC),包括产品平台、产品配置、模块化、柔性等,基本属于通用技术领域。因而结合车载电子产品设计的成果,提出车载电子产品工艺设计的解决方案,实现设计、工艺与制造的集成,具有积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自主品牌汽车主机厂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发适合企业自身的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工艺设计与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最终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 车载电子产品的工艺管理

车载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对其质量的影响是最大的。在图纸及工艺相关文件的指导下进行产品生产的制造过程中,必须对其技术、材料和纪律进行管理,否则极容易引起生产秩序紊乱,造成整个生产线的损失。

一般来说,影响车载电子产品质量的五因素大致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环境因素、生产工艺及其方法和生产材料。要实现对车载电子产品生产的管理,需要从这五要素着手,进而实现对生产工艺的质量控制管理和生产工序的质量控制管理。具体方法可参照以下若干建议:

2.1 加强工艺基础建设

行内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还有一句话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器”也好、“刀”也好,从工艺专业的角度看,应该是指工艺设备、工艺装备或成套生产线等,这些都属工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不少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和先进技术,这无疑加强了我国相关企业的工艺基础,提高了工艺、技术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但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先进技术成果的作用,还需我们做“消化吸收”的工作,需要在工艺基础建设方面合理投入,扎实工作,认认真真地把基础夯实。

2.2 重视工艺管理和工艺技术人才的使用和培养

人才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高层次的、全局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所述的仅局限于车载工艺管理和车载工艺技术人才的使用和培养问题。

(1)汽车企业着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通过引进吸纳、人力培养、放手使用等措施,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工艺队伍;

(2)从事工艺工作的各类人才,不论是管理人才还是技术人才,都要不断地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不断地了解和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开拓创新,提高业务素质;

(3)通过集中学习或短期培训等方式,学习、掌握和运用先进的高科技工具和手段,开拓创新,更新知识结构,强化实操技能,提高工作能力;

(4)工艺人才不仅要迅速完成由传统工艺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变,而且要勇敢地面对由此而引起的工艺路线的变革所带来的各种难题。为此,工艺人才仅局限于上艺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体系是不够的,还应熟悉其它管理体系的运作,如物流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等。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推荐“PDCA”方法进行过程控制。在工艺管理体系中也可采用“PDCA”方法。

生产过后,还要进行电子产品的检验。一般而言,现在的技术主要是通过电波暗室进行检验,能够分析几乎所有的在80MHz到18GHz的射频频率范围内的电子产品的抗扰度特性,并且这一检测还是针对包括了测试产品的样品主件、产品内的线束、产品的辅助装置在内的整个系统的检测。因此,采用电波暗室法,那些射频频率范围符合要求的电子产品,基本上都能够较为科学而且系统测量出其电磁兼容性以及电磁抗干扰能力,能够为产品的生产厂商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并且加以解决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如果产品通过了检测,那么基本上也可以确定产品在80MHz到18GHz的射频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兼容性以及电磁抗干扰能力没有任何问题,可以正式投人量产。现在大多数蜂窝电话采用的无线技术是时分多址(TDMA),这种复用技术以Z17Hz的频率对高频载波进行通/断脉冲调制。容易受到RF干扰的IC会对该载波信号进行解调,再生出217Hz及其偕波成分的信号。由于这些频谱成分的绝大多数都落人音频范围,因此它们会产生不想要的听得见的“嗡嗡”声。

产品设计与管理范文3

对于汇添富基金的主动清盘,业界褒贬不一。但一贯长袖善舞的汇添富基金显然有备而来,充分进行舆论导向,诸如“汇添富的一小步、基金行业的一大步”、“汇添富清盘行为:理性选择值得‘点赞’”之类的文章充斥媒体,使得原本算不得光彩的事件俨然变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勇者。事实上,被迫清盘暴露出的是汇添富基金产品设计的缺陷,而大量“僵尸基金”的存在,反映出来的是汇添富基金一直以来重营销、轻管理的缺陷。

短期理财原本就是营销噱头

事实上,从基金公司一度热衷的短期理财产品设计来看,原本就是为了迎合市场营销噱头而出现的。相对于货币基金而言,无论是流动性还是收益率,都没有任何优势,甚至出现了很多短期理财年化收益率低于货币基金的情形。但在银行理财产品热销和投资者教育滞后的背景下,短期理财基金一度热销。《股市动态分析》曾在2012年11月发表“基金业的困惑”一文,指出,“短期理财产品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销售成绩呢?一则是短期理财产品在某种意义上迎合了销售渠道的需要,满足了商业银行的需求,因此在银行渠道被热推,另一方面,基金投资者教育工作依然不够,投资者对于货币基金的优势缺乏认识。对于基金业而言,与其将精力放在短期理财产品的创新上,倒不如加强投资者教育。因为总有一天,投资者会知道真相。”

本刊的预言终于得到验证,曾经喧嚣的短期理财产品,终于沉寂下去。

汇添富基金是最早开发短期理财产品的基金公司之一,产品包括60天、30天、28天、21天、14天、7天等,曾经帮助汇添富基金迅速膨胀规模。如今,这些基金规模普遍大幅缩水,特别是14天、21天、28天三只产品,规模分别仅有1.17、0.83、1.34亿元。此次,汇添富选择性清盘规模相对较大的28天产品,可能与其和30天产品雷同有关。但未来,14天、21天产品同样不具备生命力,恐怕也难逃清盘命运。

汇添富旗下僵尸基金众多凸显产品设计缺陷

事实上,汇添富基金旗下规模偏低的“僵尸基金”数量众多,并非仅仅上述几只短期理财产品。汇添富旗下多只ETF产品(中证主要消费ETF、中证医药卫生ETF、中证能源ETF、中证金融地产ETF、汇添富深证300ETF)规模均在1-2.4亿之间。汇添富旗下一批债券基金如汇添富信用债、汇添富新收益、汇添富双利、汇添富可转债、汇添富高息债、汇添富安心中国等,规模均在几千万到2.5亿之间。此外,汇添富旗下几只QDII产品(汇添富黄金及贵金属、汇添富恒生指数、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规模也都低于2亿元。

如此多的僵尸基金产品足以让汇添富基金堪当“僵尸基金”专业户的称号。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也凸显出汇添富基金在产品设计方面的缺陷。尽管公司依赖场内、互联网等新渠道成功推出收益快线、现金宝、全额宝等产品,掩盖了产品设计方面的不足,但可以看出,除了货币基金外,公司在其他产品设计领域鲜有成功案例。

重营销、轻管理制约汇添富基金长远发展

产品设计与管理范文4

摘要:本文论述了产品作为企业信息的综合体现,是企业活动的中心,而对产品感觉的注重贯穿于整个设计管理始终,涉及到产品各个层面,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延伸到整个企业多种的产品组合,设计管理从而成为企业产品感觉的导演。

一.产品是企业信息的综合体现

企业把科技、生产、工艺、材料、市场促销、媒体传播、经济、社会、人文等多种学科的互动与协调,物化为产品。就是说,作为一个出产品的企业,在其产品上会给人们提供一种综合的、全方位的信息。

通过该企业的产品,人们可以了解其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严格的质量管理,创新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工艺技术,高效的生产管理,完善的售后服务,高超的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的魅力等等。产品折射出多种信息,从而营造出脍炙人口的品牌,进一步塑造了企业形象。因此,企业形象,最终是体现在它的产品上,所有的软件资源是体现在产品这个实实在在的硬件上,因此,与其说消费者在消费该产品,不如说在消费信息,消费上述的种种软件资源。

二.以产品为中心的企业活动

作为一个出产品的企业,产品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企业所有活动都围绕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而展开,企业所有的职能部门为此而建立,能否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正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我们可以根据资本的循环增值来考察这一点。

这个理想的资本增值活动中的一个单位循环,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经济活动的展开,资本由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料,再到产品,再到商品,再到货币。其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本在企业中最终会物化为产品,进入市场流通成为商品能够为消费者接受,正是其价值能够实现的关键。企业所有活动正是围绕此展开。

我们也可以通过企业的组织架构来考察这一点。

从类型学来说,商业组织共有五种基本架构(RichardL.Daft,Management):

1.功能型(Functional)

2.部门型(Divisional)

3.矩阵型(Matrix)

4.团队型(Team)

5.网络型(Network)

这几种企业组织虽然形式各异,适用范围不同,但都为了的产品的生产活动组织起来。因为可以把企业看作一个简单黑箱,输入的是资本、人力、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输出的是产品。黑箱内部虽然形式各异,但是所实现功能都是一样的。

企业活动以产品为中心,客观上还提供了以下的好处:

1.提供一个可感的实物。这个实物就是产品,一切活动与讨论围绕此进行,减少了不确定性。

2.提供进程明确的标志。根据对于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可以把企业活动的进程区分开来,易于控制,从而形成分工与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

三.以产品感觉为中心的设计管理

设计管理的定义:在谈论设计管理之前,我们首先要对本文所说的设计作一个界定,本文中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这一职业的一个统称,可分为四个类别: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图形设计(《DesignManagement》BorjadeMozota,p5)。设计管理是针对以上四类设计活动所作的一种管理。

产品感觉定义:产品感觉统指人对产品的感受,包括产品的舒适性、安全、和美学吸引力。虽然每个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许多的共同的感觉。

以产品感觉为中心的设计管理:对于出产品的企业而言,产品感觉是设计管理的中心,也是设计管理的目标所在。

设计所具有的最本质的作用在于,它赋予了产品形式上的秩序与生命力。产品有着物理上的结构,同时也体现着人类的文化精神。一件成功的产品仅有物理上的结构功能正确是不够的,同时要符合人们文化上审美要求,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们低层次的物理需求已经得到满足,需要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企业间的产品竞争也日益转向高层次方面。虽然人类已经有着丰富的知识及发达的理智,但形式上的秩序,即美感并不能够直接由工程师根据公式推导出来,而是要由专门的设计师来进行处理,这就进入了设计的领域,而比较复杂的设计需要很多设计师的合作,这就产生了设计管理的问题。

对产品感觉的控制要成为长久萦绕在设计管理者脑海里的一个中心概念,直至成为一种本能,一种习惯。设计管理者通过多种方式控制产品的感觉:或者直接控制产品的进程;或者直接控制设计师,间接控制产品。

一个好的设计管理者,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因而设计管理者常常是从优秀的设计师中脱颖而出的,因为设计师由于多年的训练与职业生涯,常常具备了非常敏锐的职业感觉,以及对这种感觉几乎成为本能的实现能力。但是,优秀的设计师不一定必然成为优秀的设计管理者,因为作为设计管理者所具备的能力结构与作为设计师的能力结构并不相同。作为设计师,理解客户要求,迅速高质提出创意是最重要的能力;而作为设计管理者,协调各方面资源,完成最终的设计创意是最重要的能力。这两者并不相同,后者在设计学校中并不教授,往往是个人自学实践中得到的。

四.整体产品概念

为了方便我们进行设计管理,从而找到控制的着手点,我们有必要对于产品概念进行分析。

市场营销理论把产品分为三个部分: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

核心产品指消费者购买某种东西时所追求的利益,是顾客真正要买的东西,因而在产品整体概念中也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并不是为了占有或获得产品本身,而是为了获得能满足某种需要的效用或利益。

有形产品是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即向市场提供的实体和服务的形象。如果有形产品是实体物品,则它在市场上通常表现为产品质量水平、外观特色、式样、品牌名称和包装等。产品的基本效用必须通过某些具体的形式才得以实现。

附加产品是顾客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包括提供信贷、免费送货、保证、安装、售后服务等。附加产品的概念来源于对市场需要的深入认识。因为购买者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因而他们希望得到与满足该项需要有关的一切。

五.设计管理作为企业产品感觉的导演

设计管理通过把产品的三个层次的感觉整合起来,成为企业产品感觉的导演。

在核心产品层:设计管理可以通过概念设计,提出有核心性的概念。比如汽车公司每年提出的概念车,以及在设计竞赛中的概念设计。通过概念设计可以把对未来的设想可视化,从而把概念明确化,从而可以直观地进行判断。通过这种概念的创造与发想,引导技术进行革新,创造出新的核心产品,可以为公司树立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在有形产品层:设计管理通过对产品外观,包装,品牌,结构的优化,创造出差异化的产品,为公司赢得竞争力。这层是设计活动参与最多的一层,当然也是设计管理参与的最多的一层。

在附加产品层:设计管理通过对附加服务的设计增加产品的价值,如售后服务的设计,购物环境的设计,直销渠道的设计、策划促销设计。这层是在现代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全面设计(globaldesign)的概念。

六.产品生命周期与设计管理

任何一项成功的新产品都会经历从开发期经商品化而进入市场,为市场所接受,经过成长、成熟和衰退以及最终退出市场而消亡的过程。营销学上把产品从投入市场至退出市场的全过程成为产品的生命周期,为了研究设计管理在其中的作用,这里我们把产品开发期也加入,形成广义的产品生命周期。当然,不同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不同的。有的新产品被市场接受的时间较长,有的则进入市场不久便夭折,有的甚至在投入市场之前便终止了继续开发。

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开发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设计管理在不同的阶段参与的设计领域重点不同。

1.开发期

这一阶段产品孕育的阶段,企业理解市场需求,提出产品概念,制作原型机,试制样机,为量产作准备。

开发期在营销理论上常常不列入产品生命周期,因为营销理论研究的是产品进入市场后的价值实现,而在设计管理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设计管理主要进行产品创新设计管理。

2.导入期

导入期是产品进入市场后的第一阶段,产品开始按批量生产并全面投入企业的目标市场。这个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销量低,销售增长缓慢。在这个阶段设计管理:产品创新设计管理,展示设计管理、包装设计管理。

3.成长期

新产品从投入期转入成长期的标志是销售量迅速增长。另一特征是竞争者纷纷介入,当新产品盈利较高时更是如此。

在这个阶段,设计管理主要进行:产品细节创新设计管理、广告设计管理、分销渠道设计管理。

4.成熟期

成熟期时产品在市场基本饱和,虽然普及率继续有所提高,而销售量则趋于基本稳定。由于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时出现价格竞争,使产品差异化加剧和市场更加细分,顾客对品牌的忠实感开始建立,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主要决定与重复购买率的高低,维护市场占有率的所需的费用仍然很高,因此少数财力不足的企业被迫退出市场。

在成熟期设计管理进一步对产品细节进行设计管理,利用企业形象设计管理,进一步维持市场。居安思危,及早考虑产品的升级换代,从功能、形态、技术等诸方面考虑新产品开发,以从总体上延续本企业产品家族的产品周期连续不断。

5.衰退期

由于市场竞争势态,消费偏好、产品技术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产品销量减少而进入衰退期,从而必须要有更新的产品面世。这时原有产品普及率迅速降低,成本回升,分销环节转向营销新品。

这时为了能够保持企业的生命力,必须投入已开发新品,从而进入新的一个产品生命周期。

七.产品组合与设计管理

作为一个出产品的企业,往往不只有一个产品,而是有着众多的产品,为了能够获得最佳的效益,需要对产品组合进行战略设计,而对于每个战略部分都要进行不同的设计管理。我们在这里引入日本SONY公司使用的SAB方程式,作为产品组合战略分析。

SAB产品组合战略:

S--STAR,明星性产品,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品,

A--ABILITY/AWARENESS,优先性产品,确保企业产品质量与美誉,

B--BUSINESS,辅助型产品,技术成熟,数量大,确保企业的盈利,另外利用产品量的展开,吸引眼球,提高企业的认知度。

八.结语:设计管理--以产品感觉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

综上所述,对于产品感觉的注重贯穿于整个设计管理始终,涉及到产品各个层面,扩展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延伸到整个企业多种的产品组合。我们可以说设计管理是一种以产品感觉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它不同于传统全面质量管理,那是以数字、规范为依据的,而设计管理以产品感觉为中心,更具开拓性与创造性,进一步把企业的产品提升到艺术的境界,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作为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一样,满足了比较低等的生存需要之后,必然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学需求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在其中,设计作为一种满足高层次需求的手段得到越来越大的应用,设计管理也随着设计活动的开展而展开。

作为一个不断要求上进的企业,作为一个想把做到艺术境界的企业,作为一个想在消费者需求越来越高市场中的赢得胜利的企业,必然要引入设计与设计管理,这不仅会改善其产品的品质,更会改善其公司的气质,还会通过产品改善社会情调。

参考书目:

1.BrigitteBorjaDeMozota,2003,DesignManagement----UsingDesignTOBuildBrandValueANDCorporateInnovation,AllworthPress

2.PeterGray,1994,Psychology,WORTHPUBILISHER,SecondEdition,

3.RichardL.Daft,1997,Management,THEDRYDENPRESS,FourthEdition

4.《现代营销管理》张大亮,范晓屏,阮志毅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1998年9月第1次印刷

5.《创新管理》ManagingTechnologicalInnovation陈伟著,科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1996年5月第1次印刷

产品设计与管理范文5

【关键词】服装设计;设计管理;设计增值

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是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发展关系着工业设计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设计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设计管理时代。增值就是相对价格的提高,实现等价的财务节约或收益。所谓设计增值就是为设计增加价值,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1 服装设计管理与设计增值

设计管理是从现代管理学科这棵大树上萌生的蘖枝,它是依靠群体力量才能完成的产品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设计管理是为图谋设计部门活动效率化而将设计部门的业务进行体系化、组织化、制度化等方面的管理。服装设计管理的工作及包括对以设计师为主的人员管理,又包括对设计资源和设计方案的管理以及对设计相关工作的衔接,必须建立在一定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才能得以有效的实施。目前,设计管理已成为设计公司提高效率、创造财富得一件利器。所谓设计增值就是为设计增加价值,指的是某一种商品相对于其它商品的价格有所增高,这就是说,增值(或升值)是相对的。如何通过综合消费者的动机、营销、设计、营运与其它行业的分析比较,深入挖掘目标客群消费潜力成为设计增值的关键。

(1)设计管理是一项逐层递进式的工作,协调各个设计岗位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分解设计任务,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深入开发设计人员的工作潜能,保证部门内部的设计工作顺利进行。

(2)服装设计管理工作是企业内部的作业链管理,是将管理的内涵融入到设计工作中去,对工作环节和人员进行组织协调搭配,对工作内容和结果进行策划、评价和修正,落实设计工作分工和责任,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最佳工作成果。

(3)服装设计管理中与策划、营销等环环相扣的多层过滤的评价体系不但对设计工作起到了检查和督促的作用,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设计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为后续工作良性运营提供指导。

所以要想设计增值,离不开设计管理,只有充分发挥设计管理的作用才能使设计得以充分体现,才能为设计增值,为企业创造一个又一个经济神话。

2 服装设计管理对设计增值的意义

一个符合逻辑的有创造性的灵活的管理能够带来持续不断的设计发展和创 造性的产品开发,以及经济方面的可行性与利润的保障。

(1)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出现,既是设计的需要,也是管理的需要,设计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产品开发设计的效率。

服装产品的变化速度快,生命周期短,加上服装产品的个性化分类需求多,因此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设计管理,才能使设计成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与各学科、各部门相互协作的组织行为,才能创造设计出具有生命的产品,从而节约大量的时间和宝贵的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

(2)在设计成为一种企业资源和管理手段并进入决策层的情况下,设计的价值在于影响管理层,让产品往一个更好的、更利于用户的方向发展。

设计管理不是把设计局限在设计本身来考虑,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更合理地使用”就是要求产品的设计创新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通过新产品开发创造出新需求和新市场,从而带来企业利润增加。

(3)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很好地满足公司在业务上的需求,帮助公司达成其商业目标。

以满足业务目标为首要考虑,应成为所有设计师基本的工作原则。只有作品为公司在业务上带来实际的用处,设计师的工作才有价值。设计管理不是把设计局限在设计本身来考虑设计问题,而是把设计放在企业的全程盈利链中,通过设计创意规律、产品盈利规律,研究企业在不同阶段与设计相关的所有问题,继而通过建设和优化企业现有的设计营运体系,解决设计环节需要提升的问题,使设计产出盈利达到设计增值的目的。

3 服装设计管理对设计增值的作用

好的设计管理产生的不仅是优秀的产品设计,也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助于企业建立起整合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保持竞争力的再设计,正确地选择战略性发展方向,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服装设计管理源于服装市场需求细分和工业大生产双方面的需要,适用于既要求有鲜明风格又要求有销售规模的成衣品牌。

设计管理的范畴是贯通消费认知、目标管理、设计营运的综合过程,把设计作为一种商业手段,使企业有效利用设计这一资源,提高产品竞争力,提升企业整体形象的整体规划战略性发展方向,涉及到产品设计、企业形象、品牌策划、营销方案等各个方面,使各方面的设计规划相互统一、协调一致,使设计活动符合企业目标和市场预测、确保产品的实效性,为企业增值。

(2)摒弃无效设计和过时设计,成功地进行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为设计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

服装行业对设计管理统筹感性效果和成本、效率、速度、市场需求和竞争的综合要求极高。只有不断的更新设计以符合更多人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求,成功地进行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为企业增加效益。

(3)优化内部管理,引进人才,提高待遇,扩大团队,提升企业形象及竞争优势。

设计管理作为应对激烈市场竞争最具潜力的工具,越来越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各部门协作的组织行为。优化内部管理使设计要在各方面达到统一,对产品、包装、宣传、广告营销等方面通盘考虑、系统发展。

4 结论

服装设计管理观念的引进扩充了设计的内涵和外延,把设计的概念贯穿在服装的产品定位、开发、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和分工,充分调动起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从全局出发,优化企业产品定位、稳定企业设计力量;把设计师的个人才华和科学理性的分析结合起来,提高了产品对市场的把握度。

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市场瞬息万变,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已经渐渐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及社会的发展,设计管理是现代服装企业首当其冲的任务。只有管理发挥了作用,才能真正发挥设计的价值创造力,使服装企业能真正在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1]刘瑞芬.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杨威.服装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产品设计与管理范文6

关键字:产品色彩设计管理;产品色彩实现管理;色彩规划;

从广义上说,凡与产品色彩有关的内容都应纳入产品色彩管理的范畴。一件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由不同的人员分不同阶段共同完成。产品设计师提出产品外观设计,工程师和后期加工制作人员则参与具体制作完成。因此,从产品完成阶段上划分,产品色彩管理可分为产品设计色彩管理和产品色彩实现管理两大类。两者之间紧密联系,各有特点和执行原则。产品设计设计师对于产品色彩的选用基于产品的实用性、使用环境和文化性等综合考虑,属于感性范畴。人们不断在追求“所想即所得”的理想境界,如何运用软硬件的配合,使纯感性的色彩被纳入现代生产力的生产方式,最终呈现优秀的产品,则属于产品色彩实现管理的研究内容。它属于理性的范畴。长期以来,关于产品色彩管理的研究分别朝着各自的方向不断发展和深入。

一、产品色彩设计管理

J.赫斯凯特曾对工业设计作了这样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个与生产方法相分离的创造、发明和确定的过程,它包括对各种因素通常是矛盾因素的分析,并最终以三维形式的面貌出现。”[1]实用价值是产品价值的主要方面,是产品设计的根本与产品之所以存在的前提。但产品一旦在使用中与人类发生了关联,人类就不会仅满足于使用价值,必然地还会对源于产品的功能与形式所产生的主观价值也就是产品的象征价值提出要求。产品外在的形态、色彩等共同组成了产品的形象具体载体。色彩规划是产品设计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成分。

(一)产品色彩设计

一般来说,产品设计师对于产品色彩设计的理解偏向于抽象化和感性化。不同文化背景和经验体会构成了各自对于设计的看法和理解。有效的产品色彩设计管理能极大促进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广义地说,色彩设计是由(1)色(色素的构成),(2)素材(涂料),(3)材质及表面处理(触感),(4)标记(可供识别产品的商标记号),(5)装饰(抽象、具体、几何学等主题)等各要素所构成。[2]色彩是种直接诉求于人类感觉的东西。色彩可以说是刺激消费者去购买和拥有一件商品的动力,图案、商标、装饰、文字这些要素都会对提升商品形象的色彩概念有着重要帮助。

面对一项商品时,色彩设计的各要素都是紧密关联的,所以应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对于这一阶段的产品色彩管理而言,重要的是基于色彩感性的基础,整合各项资源,遵循各项色彩规划原则,完成尽量完美的产品色彩设计。

(二)产品设计中的色彩规划原则

色彩规划完全服从于产品设计这一整体,所以产品设计中的色彩规划也必然地追求一种近于规则依存性的传达。

1. 产品色彩的功能性原则

众所周知,产品的功能是产品存在的前提。产品功能的传达不是画饼充饥,必然是通过以本体感为主的综合感觉符号来实现的,色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色彩规划中的色彩功能性原则,就要使色彩符号的语义与产品的应有功能一致。所谓色彩符号的语义是分别建立在共感觉、联想与象征这三个层面上的心理意义。[3]

2.产品色彩的环境性原则

产品所安置的场所是一个环境,它是物质性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色彩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即产品设计的色彩环境性原则,这对一般有固定的安置场所的产品将有更大的支配力。

3.产品色彩的流行性原则

不难发现,某些产品会在一定的时效内出现一种因社会广大民众的普遍喜爱而被广泛采用的色彩。这种色彩被称为流行色。流行色与其说是人类色彩嗜好的集中表现,不如说它是在工业化的背景下,人为推动的一种社会心理的集中反映。

流行色源自自我表现与模仿这种等级化社会的社会心理,而真正形成广泛性的大流行则完全出自商业策略的考虑。[4]从这一点来说也是发展现代生产力最典型的思维方式,与工业设计存在着很多的共同性。流行色带来的商机将不断影响到更多非色彩商品的色彩化、流行化。鉴于此,对于色彩产品的设计,色彩的流行性原则是其色彩规划中必须认真对待的内容。

4. 产品色彩的象征性原则

一个产品有其特定的功能与形式。这种功能与形式往往又形成使用者对它的主观价值,这种主观价值就是产品的象征价值。产品中所反映的这种象征性是否为顾客所持的文化所能接受,成为象征性原则的主要出发点。

不同的文化发展背景、市场的地理位置、环境,消费者的生活形态都是形成色彩喜好的重要因素。

5. 产品色彩的工艺性原则

产品设计是利用形状、材料与色彩三类要素进行产品技术美的创造。产品色彩规划不仅要追求单纯的形式美,更重要的还在于与产品特性相关的功能性、工艺性、环境性,以及与文化、社会特性相关的象征性与流行性的高度结合。消费者是以感觉和思考面对工业产品的,而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色彩设计中则要考虑所有拓展这些感觉和思考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后期的产品色彩实现管理奠定良好的可行性基础。

二、产品色彩实现管理

(一)产品色彩管理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色彩实现管理系统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是相当复杂的,不止是国内,即是国外也有大量的问题尚待解决,这主要是因为在深度的产品色彩管理系统上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设备投入,以至于相关的有效解决方案在具体的应用上显得少之又少。例如手机巨头Motorola公司开发的V70手机在产品设计开发上无可挑剔,但是在配色问题上最后确显得漏洞百出,不但不同批次的产品在配色统一上存在大量的问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也大量出现了色彩磨损和退色的问题。因此目前在全球范围上包括LG、通用等相当数量的跨国企业正在建立相关的色彩研究中心,也试图在产品的材料、产品开发软件,色彩渲染方式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式上建立某种标准,以适应消费者对产品色彩越来越高的要求。

现在的全球色彩管理体系每一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每一个处于数字服务领域的设备制造商群雄逐鹿,都拥有自己在色彩管理的系统标准。怎样进行对于颜色管理的有效应用,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世界范围内的统一标准,而其中的关键部位就是对于颜色外观模式的如何应用(Color Appearance Modeling)。[5]如何对现有的优势色彩管理细节进行整合并使之适用于企业的制造层面无疑是新产品开发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批量化生产产品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产品色彩实现管理的工作方式

色彩实现管理系统协调不同设备的色彩空间之间的差异。它是对电脑配色操作系统、色彩管理软件、设备特性档案、应用软件,以及生产流程中涉及的所有软硬件设备的综合管理。色彩管理系统使用显示器的配置文件,将产品的实际颜色转换到显示器的色彩空间。在输出文档时,色彩管理系统参考输出设备的配置文件,将文档中的颜色值成功地转换到输出设备的色彩空间。当然,总会有一些颜色不在输出设备的色域内。这时,需要不断调试色彩处理的软硬件设备,结合产品的加工工艺和材质等特性进行综合考虑。

(三) 产品色彩的工艺性标准原则

如果说设计师们在前期的产品色彩设计上是感性抽象的,那么在后期产品加工制作阶段,所有的色彩都将最大限度数据化,以保证设计和生产中的还原一致性。

不同于传统的造型艺术或工艺美术,现代社会的产品设计与生产为了满足最广大消费者的巨大需求,在生产中采用现代化大工业的工程工艺技术,设计与生产被严格分工,以尽可能大的生产力来大批量复制产品。

产品是生产实践的产物,生产实践中所产用的工艺技术将很大程度地影响到产品的设计及其色彩规划,使产品的施色带有非自由性与非直观性的特点。在产品设计中必须实现充分考虑到工艺技术可能产生的影响来进行色彩规划,即产品色彩的工艺性标准和原则。

总之,产品色彩管理应该是一个综合范畴。从产品色彩设计管理和产品实现管理两方面着手,对产品的设计和实现加以控制,使产品色彩最终呈现得以完全把握,以适应现代市场产品生产要求。

作者单位:东华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 [美] J.Heskett. Industry Design[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10.

[2] 张展,王虹编著.产品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68.

[3] 张宪荣,张萱编著.设计色彩学[M].上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