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运行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运行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运行管理

城市运行管理范文1

【关键词】城市管理公共服务贴心城管APP运营

1背景

随着信息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规划与管理、社会的稳定与安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面临严峻挑战,城市运营与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另一方面,社会民主政治建设进度加快,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不断提高,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意愿逐渐增强,政府在管理职责、权力监督等方面亟待都亟待转变。

杭州市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面向市民的系统,是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贴心城管”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杭州城市管理部门服务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

2现状

杭州“智慧城管”是浙江省智慧城市首批13个试点项目之一,2014年4月3日,杭州智慧城管重点项目——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平台结合网站互动、微博等应用,通过数据整合和交换,初步将传统的以电子政务应用为主的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转向市民互动服务类应用,打造了集便民服务、市民互动、宣传引导为一体的“贴心城管”APP。

平台对“服务型管理”理念的诠释主要体现在:

(1)从城市管理的目标来看,平台是以实现明确的公共利益为目标,以为社会提供公共福利,满足和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为基本目标。

(2)从城市管理的内容来讲,平台旨在“弱化”城市管理的行政功能,“强化”城市管理的服务属性。

(3)从城市管理的途径来看,平台将充分关心公众的需求,为市民搭建理性表达诉求的通道,高度重视公众的反馈和建议。

平台在强调城市政府服務功能的基础上,既用增加透明度和提高公众参与程度来实现民主参与,同时也关注城市管理中的商业质量观,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

3运行成效

平台目前包括我来爆料、服务地图、人行道违停、找找车位、停车缴费、停车补缴费、行政审批查询、每日一题、评优评先、城管动态、消息公告等十余项服务功能,形成了集信息服务、市民互动、政策宣传三大类智慧城管综合服务系统,市民点点手机就可以获得一站式城市管理相关的服务。截止2015年底,平台共城管机构385个、公厕1380(社会性公厕243)处、便民服务点136处,停车泊位1291处,共响应市民服务请求11302245次,共受理市民上报的城市管理事件13419件(受理率100%、答复率100%)。

平台的运行成效主要体现在:

3.1推动政府服务转型,提升杭州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该平台将原有分散的公共服务整合到一个统一、便捷的平台上来,不仅整合了市民互动平台、数字城管系统、停车诱导系统等核心业务系统,还整合了便民服务点、公厕、城管机构、城管窗口等便民数据,未来还将接入整合更多的系统。平台建立健全了杭州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杭州市城管委的服务转型,极大提升了城管委为民服务水平和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深度。

3.2引入社会化信息采集,提高事件发现能力

社会参与城市管理,是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目标的重要保障。随着杭州的城市发展,引入社会化信息采集可以提升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层次,建立起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的可持续体系。平台通过“我来爆料”功能,拓展了城市管理原有的采集渠道与方式,让每个市民都成为城市管理的主人,成为信息采集员,满足了市民希望参与城市管理、享受政府服务的需求,又能降低政府开支,提高问题的发现速度和处置效率,提高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3.3推进政府数据公开,实现数据服务价值

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城市管理有关数据的公开、共享,以及便捷市民的查询、投诉、建议等。举例来说,道路停车泊位信息的公开,有效的引导市民的停车行为,缓解城市道路拥挤情况;公厕、便民服务点等信息的公开,满足市民在城市生活中的各种需求,提升市民的城市生活体验;只有将政府数据进行有效的、有限度的公开,才能实现数据的服务价值,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管理、配合城市管理,共同推进城市管理建设。

4发展方向

4.1在互动中进行完善

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不是一个一次性的项目,而是一个长期的、不断进化的云应用。面向市民的应用需要通过不断探索市民的刚性需求,创新能形成用户沉淀的核心应用,并通过合理的商业运营服务拓展服务内容、深化积分奖励措施,进而能更大程度地促进用户参与城市管理互动,最终实现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有机结合,构建新型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体系。

4.2探索商业化运营

政府是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往往又是直接生产者。政府必须从一些领域抽身而退,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向“掌舵”,为“划桨”做好服务工作。下一步,平台需要探索构建政府为主导、市场和社会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构架,并且将平台运营交由企业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形成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间的良性互动。

4.3社交电商生活一体化

当下,整个互联网市场APP的发展趋势是社交电商化,电商社交化。如微信引入微商、微店,支付宝开始做社交。在内容为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借助智慧城市建设的契机,平台应不断探索市民的需求,形成一批用户沉淀的核心功能。

当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用户、条件成熟后,政府公共服务也可以与电商社交相结合。对市民而言,可以形成一个集社交、电商、生活于一体的一站式应用;对政府而言,可以形成一个以APP养APP的模式,甚至可以产生盈利并投入其他公共服务中去。这也是将来可能存在的一种发展方向。

5结论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管理的成果已经成为市民的一项社会公共福利,要求不断增强城市管理的社会福利化趋势,完善的公共服务对城市运行管理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对以期提高公共服务平台市民服务效果,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观林,孙欣欣,李圣权,房立洲.基于智慧城市视角的浙江省智慧城管推进机制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5(03):86-90.

[2]宋刚.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创新2.0视野下的城市管理创新[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2(06):11-14.

城市运行管理范文2

[关键词]水利工程 水泵站 安全运行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V6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085-01

一、水利工程泵站优化运行管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泵站的建设、管理秘科研都得到了很大的进展和提高。实践证明,泵站在抗洪排涝、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高产稳产农田、跨流域调水、解决城镇供水都起着生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今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有更多的泵站兴建。

二、泵站不能安全运行的原因分析

1、规划设计方面不合理,泵站工程施工、安装质量低劣。有些单位不遵照有关的规划进行设计,使得设计方面存在不少隐患。有的单位对电气设备、机组的安装不按规程操作,甚至

不了解国家有关施工规程的内容。少数施工单位对隐蔽工程施工马虎,敷衍了事。

2、没有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虽然规定值班人在操作时必须按规程进行操作,但有部分人对操作规程理解不透彻,对于要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目的认识不足,怕麻烦,图省事,不按规程进行操作。

3、在泵站运行期间值班人员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机组运行监测马虎。有少部分人值班期间睡觉,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认真巡回检查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使机电设备的故障前兆不能得到及时发现。

4、没有严格执行维修保养制度。一部分人认为能将就开机就行,忽视对泵站的机电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使电气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保养,形成一种只知使用而不知维修保养的恶性循环。

5、技术水平低。操作运行人员文化程度低,这些职工上岗前只是进行过一般的操作培训及有关的安全知识教育,对泵站机组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多,一旦出现故障不知如何处理。有的人懂了一点就摆弄一些保护装置,结果在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不动作,使故障扩大。

6、用电调度方面没有配合好,电、水调度方面有时不能协调,机组正在运行时,不预先通知,突然停电,机组产生的水锤作用对泵站机组和建筑物造成很大的危害。

三、提升泵站运行效益及管理措施

1、科学设计 优化运行

科学的泵站设计是泵站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多数泵站设计和运行当中由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导致本站机组在一开始设计和选型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对于泵站机组的配套选型简单化了,导致很多泵站没有相应的调角、调速等设备,导致在泵站投入实际运行中,严重影响了使用效率。因此在泵站建设和施工阶段就要严抓设计关卡,需要全面的分析泵站机组的基础上实现相关的控制和调节,并充分的结合经济效益来分析最优化的设计方案。

另外还要加强泵站运行的优化管理,结合每一台本站装置的工作效率和类型类分析开机台数以及叶片角度的最佳方案。一般来说本站的装置工况可以通过变速边角、变速调节、边角调节等,从而提高运行效率。变速调节和边角调节都是在变角和变速系统的泵站才能进行,通常边角调节的调节效率、范围以及操作更简单。

2、 完善制度 着力执行

制度完善是结合现有管理制度为基础的,并逐渐的构建和完善安全运行管理有关的制度体系。坚持制度约束人,通过制度的管理来预防和杜绝风险的存在,一定要避免人管人,通过制度来规避由于人带来的安全风险,提高制度的执行效率。在安全运行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确保制度有着较好的可操作性、可行性,为此各项制度一定要精细化,在出现问题后能够有迹可循;其次是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落实程度,以“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为原则,将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到每一个岗位责任中,明确安全事故的责任范围,通过制度和规范来提高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

3、 建立标准 规范流程

建立泵站管理的标准化是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泵站的现代化管理建设过程必经之路,能有效提高运行效率,并推动安全运行管理的标准化建设。为此,可以充分的结合多年的泵站管理经验,分析近几年安全运行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将近几年出现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分类,结合管理资料记录来整理出初步的风险处理和预防标准。同时对于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预测,后期加强巡逻和检查,并建立风险跟踪机制,了解风险的发生、跟踪和解决过程。标准化的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基层泵站管理的规范性,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4、 精心、精确管理

精心管理是保证泵站效益发挥的第一要求。精心管理的核心是泵站管理工作的全面投入,包括经费投入、人员投入等。精确管理是当前我们泵站管理的必要手段。 我们的泵站管理经费还不很充足,我们的泵站设备制造水平还不很高,自动化程度还不很先进,这一切的实际情况,要求我们在泵站管理中,准确管理、精确管理。泵站精确的管理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需要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这样能帮助尽早发现泵站运行的小故障,不至于发展成大故障,近而影响泵站安全运行,从而不会造成泵站大的经济损失。

5、 机械设备管理

对主水泵、主电动机进行检查养护,更换填料、除锈、除湿。对泵站辅助的闸门、起闭机进行保养,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所有钢丝绳和转动部件均补充加油。对泵站的油、气、水辅助系统设备进行检查养护,检查相关闸阀转动是否灵活,检查有关填料、螺丝等;做好转动部件加油,更换损坏的保险销,加注减速机内油等;对所有管道进行全面检查、除尘,对部分堵塞和渗漏的管道进行清理和处理,并按照闸阀转向和管道内部油气水的流向用箭头标注相关流向、指示等。

6、 电气设备管理

按规定及时做好泵站的全部电气试验工作,相关数据需全部合格,对于存在的仪表故障或损坏等及时编报备品件购置计划,并积极组织落实;认真检查电机滑环,检查碳刷,调整压力;检查相关仪表,维修发生故障或者损坏的设备;对所有高、低压开关柜进行检查和外表积尘清理,对所有辅助设备电动机进行检查、养护;对直流蓄电池系统设备、可控硅、保护和励磁装置及其元件的检查、维护、调整等。在做好电气试验、电气设备检查养护的基础上,试运转相关电气设备,并及时处理有关故障,确保泵站所有电气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7、 注意维护 合理改造

定期检修和维护是提高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行风险。因此在泵站运行管理中一定要做好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开机率和机组完好率都要达到 100%,并做到保持干净整洁,随用随护,机电设备内部无灰尘可以正常启动和关闭。定期检查沿线水中建筑物是否出现了错位和裂缝,运转部件定期做好密封止水、加油等,汛期前对做好丝杆的包养、、清理。另外由于多数泵站年久失修,设备出现了一定的老化和病害,因此这些设备除了基本的检修维护还需进行预防性试验。

结语

泵站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是提高其运行效率、保障其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泵站安全运行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财产和国家、社会的利益。因此必须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来抓,坚持“养重于修,防重于治”的原则,管好用好机电设备,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维修保养,使机电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力求做到安全、高效、低耗运行。我们相信,只要加强管理,坚持维修保养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加强教育,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就一定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泵站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城市运行管理范文3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电缆;运行管理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262-02

前言

电力电缆的应用日益增加,电缆网络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城市基建的不断加快,使电缆逐渐成为电力配网不可替代的建设主力军,但也是配电网络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电缆事故也随着城市建设频繁发生,电缆一旦发生故障,容易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降低供电企业的可靠性管理,同时对居民生活也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避免电缆发生事故,就必须加强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防患于未然,但是目前电缆线路在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1)电缆管理上职责不清晰。有的单位没有专门的电力电缆管理部门,在职责方面不清晰,互相推诿等现象。

(2)电缆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不完善。一些单位没有制定有效的相关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不统一,部门间不兼容,一部门一标准等现象。

(3)电缆线路运行未能获得有效监测手段。电缆巡视无规律,不到位,致使电缆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所以加强电力电缆的运行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我认为做好电力电缆的运行管理,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电力电缆的管理工作

(1)电力电缆线路运行维护工作,是一个专业化的工作,所以电缆运行维护人员必须由具备相应电缆知识的专业人员组成,才能更好的维护好电缆运行工作。

(2)电力电缆必须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成立专门的电缆管理部门,其中包含电缆管理人员、巡视人员、检修人员,对电缆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工作。其职责主要是负责电缆施工、检修、试验、验收工作,每一个成员必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巡视人员在巡视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电缆管理人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及施工方案;在检修人员检修试验的同时,电缆管理人员负责进行中间验收和技术把关,检修完毕后检修人员将设备改动情况及试验报告整理后上交给部门电缆管理人员,统一入档,从而实现专业化、专人管理,提高电缆线路的运行水平。

(3)切实做好电缆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管理,根据电缆的建设发展,及时修正相关的电缆数据,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通过电缆资料的建立,可以使电缆运行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电缆线路的巡视、缺陷、事故、检修等运行维护情况,从而实现对电缆线路状况的动态管理。

2 电力电缆的巡视工作

定人、定线、定时进行巡视检查。巡视检查类型分为日巡、夜巡、特巡。其侧重点各有不同,其中日巡是对设备最为全面巡视检查。日巡的周期宜1~2月进行一次,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1)直埋电缆线路:电缆线路的标志、符号是否完整;外露电缆是否有下沉及被砸伤的危险;电缆线路与铁路、公路及排水沟交叉处有无缺陷;电缆保护区的内的土壤、构筑物有无下沉现象、电缆有无外露现象;有无受机械或人为损伤的地方有无保护装置;路径附近地面有无挖掘;沿路径地面上有无堆放重物、建材及临时设施,有无腐蚀性物质排泄;室外露地面电缆保护设施有无移位、腐蚀及松动。

(2)敷设在沟道、隧道及管中的电缆线路:沟道的盖板、井盖是否完好有无缺陷;沟道中是否有积水或杂物:沟内支架是否牢固、有无锈蚀、松动现象;铠装电缆外皮及铠装有无锈蚀、腐蚀护套,电缆外皮有无损伤及鼠咬现象;沟道内有无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或其它异常变化;电缆井、沟、隧道内的中间接头有无损伤或变形;电缆本身的标志有无脱落损失。

(3)电缆终端头绝缘套管应完好、清洁、无闪络放电痕迹、附近无鸟巢;电缆芯线、引线的相间及对地距离是否符合规定,接地线是否完好;电缆相色是否明显;电缆的外护套、裸钢带、中间头、户外头有无损伤或锈蚀;户外头密封性能是否良好;户外头的接线端子、地线的连接是否牢固。

(4)夜巡应在负荷高峰和大雾气候条件下,检查户外终端头有无放电和接触不良发热等现象。

(5)特巡应在线路发生故障或根据特殊需要进行。此外每季度及高峰负荷时应对电缆头接线端子进行红外线测温,防止电缆接线端子过热引起故障。

(6)其他巡视内容:电缆分支箱有无放电声、是否锈蚀、绝缘气体压力是否合格等现象。

3 电缆线路的监护工作

(1)电缆线路的事故,多数是由于外力机械的损坏而造成。为了防止电缆线路的外力损坏,必须重视挖掘监护工作。

(2)经运行部门同意在电缆线路保护范围内进行施工的工程,由运行部门通知运行班组派人到现场监护。监护人员应向施工单位介绍电缆线路的走廊、走向、埋设深度等。并按电缆线路的装置要求,指导施工人员做好电缆线路的临时保护措施。

(3)未经运行部门同意在线路保护范围内进行施工的工程,巡视人员应立即制止施工部门的施工,并上报运行主管部门。运行主管部门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拍照记录,并根据《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向施工单位发出《安全隐患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来保护电缆。

(4)经运行部门同意必须挖掘而暴露的运行中的电缆,应加护罩,并派人在现场监护。监护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得离开现场。施工完毕,监护人员应认真检查电缆外观是否完好,放置位置是否正确并做好挖掘监护记录,待回填完毕后方可离开现场,如发现有电缆损伤,应及时处理。

(5)监护人员应会同资料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更改电缆线路图纸。以保证电缆图纸的准确性。

4 电缆线路的温度监视工作

电缆表面及其周围温度,应定期检查并记录。

(1)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测量同地段的土壤温度,温度计的装置点与电缆间的距离小于3m,离测试点3m半径范围内无其它热源。并且应选择电缆排列最密集或散热情况最坏处测量。

(2)测量电缆温度时,须测量同地段土壤温度及当时的大气温度,计算月土壤平均温度、空气平均温度,并绘制年度土壤、空气温度曲线图。

(3)直接埋设的电缆,在夏季要加强温度监视,测量温度应在负荷最大时进行。

(4)当测得电缆温度不正常或超过允许温度时,必须绘制温度及负荷变化曲线,分析其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消除。

(5)同热力管道并行或交叉敷设的电缆,必须进行特殊的温度监视。

(6)电缆最大运行电流下的导体温度,不能超过其使用寿命确定的允许值。

5 电缆的绝缘监督工作

(1)目前电力电缆绝缘监督主要通过高压电气设备的交接试验和预防性试验以及运行情况综合分析,若发现绝缘缺陷,先要摸清绝缘老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以利于及时消除存在的缺陷,保持设备良好的绝缘水平。

(2)电力电缆的负荷监控。电力电缆的日常负荷监控是一个有效监控手段,对于一些电流重载的电缆需要对电缆进行必要的辅助测温工作,以保证运行电缆的各项运行指标在可控范围之内。

6 电缆线路的敷设、验收工作

(1)规范供电企业配网电缆敷设作业工作程序,不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实现配网电缆敷设作业规范化、标准化。配网电缆敷设作业人员应由有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且熟悉电缆规程、电缆头、中间头工作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操作证。作业中认真执行安全规程和工艺质量标准,保证施工质量。

(2)电力电缆的竣工验收是整个电缆运行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包括土建验收、电气验收、竣工资料和技术文件的验收三部分。其中竣工资料和技术文件的验收非常重要,因为电力电缆的技术文件和竣工资料等原始资料的收集是将来电力电缆管理部门电力电缆运行管理的必要保证。除了工程竣工验收外,工程施工中的中间环节验收是保证电力电缆安全可靠运行不可或缺的一环。强调工程中间环节验收这一环节是因为电力电缆敷设于地下,是隐蔽工程。电力电缆工程施工一旦施工完毕,施工过程中的很多步骤就看不到了,很难进行有效验收。单靠竣工验收达不到验收真正的效果和目的,且验收发现问题的返工工程量较大。

城市运行管理范文4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664 文献标识码: A

污水处理厂与其他生产型工厂虽有所不同,但在运行管理上大同小异,要使出水水质达标排放,首先有先进的设备、切实可行的工艺、资金的保障和科学的管理,其最终生产目标是保证产品质量,并通过节能降耗等科学管理手段降低成本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故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应针对其特点总结一套有安全生产、科学生产和成本核算的科学管理体制,并严格落实执行。

一、 城市污水处理运行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 管理的不规范

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在进行运行管理工作的时候,往往会忽略污水处理过程中规范化管理。这就使得整个运行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给污水处理的各项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运行模式的杂乱无章,运行成本的不定性,污水处理各个部门的不协调等等,都直接导致了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低效化,都直接给污水处理厂带来了极大程度的经济损失。

2、 污水污泥的处理效率低下

污水处理效率永远是污水处理厂首要解决并需要不断提高的一个方面。由于我国国情,国土资源现状,除资金问题之外,直接影响污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还有另外几点:对域内污水处理缺少必要的建前规划,这会使部分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偏大,处理厂设计超前,造成污水处理能力闲置的状况;一些污水处理厂由于地区财政问题,导致配套管网建设滞后,技术落后,比如一些污水处理厂未能运用高效的AAO 工艺,相关建设资金难以落实,影响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另外一些污水处理厂得不到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同样导致建设困难,通水试行难等问题。污泥处理问题是污水处理厂的后续工作的重点,部分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力度相对不理想,没有加强污泥利用率的AAO 工艺,一些处理厂污泥处理效率低下。未处理的污泥除臭味强烈外,还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以及各种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这些未得到有效处理的污泥对周围的环境保护会造成严重影响。

3、 处理成效流失

再生水资源是污水处理的最主要成效,但由于人们对再生水资源的认识不足、再生水利用的宣传工作不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其它的各方面因素,都造成了污水处理成效的流失,让整个污水处理过程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重视,进而对整个污水处理带来了极大的阻力。

二、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措施

1、 健全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厂安全、稳定、达标运行,运营管理单位必须制定岗位责任制、设施设备巡视制度、运行调度制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设施设备操作规程、维护保养手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手册。要编制进水水质严重超标准、停电造成污水处理厂停运、暴雨造成污水处理厂淹泡、设施设备故障、人员触电、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定期对规章制度、操作手册和应急预案进行更新。

2、 引进合适的工艺

污水处理厂应根据水质情况引进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例如倒置AAO 工艺,其是由AAO 工艺优化而来,是污水处理厂根据水质情况处理污水的主要体现之一。改良的AAO 工艺是污水处理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突破,现如今已被很多污水处理机构所采用,并针对各个厂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该工艺通过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化学原理大大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且由于个别区域水质、地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AAO 工艺可根据不同污水处理厂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改良创新,更有效的处理污水。已使用AAO 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应针对本厂的具体情况,考虑到相关各方面有利以及不利因素,针对污水处理问题对已有的AAO 工艺进行相对可行的改良优化。未引进AAO 工艺的污水处理厂更应该尽快投入建设中,实行这一污水处理的高效可行的措施。

3、 规范运行管理体制,加大监管力度

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必须建立精简、高效、职能明确的执行体系,由运行管理人员组成的调度班子负责污水处理厂的全面管理工作,相应配备的各职能部门和运行管理人员听从调度班子的统一指挥,根据水质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运行工况,根据设施设备运转周期安排维护、保养、维修计划,出现突发性事件时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只有充分发挥强有力的管理体制作用,才能保障污水处理厂朝着良性方向运行。为了持久地达标运行,有关主管部门要给予污水处理厂有利于运行管理的支持与政策,但对于只要支持和政策而在管理上不认真、不负责,甚至出水水质不达标的个别污水处理厂,有关主管部门要有严格的监管,甚至要给予批评、通报和处罚。

4、 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设施、设备管理

设施、设备的完好使用是保障污水处理厂安全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工作应按照设施、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规定执行。操作维护人员应正确掌握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内容及流程,对设施、设备按照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出现问题要及时排除,对设施、设备进行周期性检修,并将其维护、保养、检修的全部内容列入设施、设备管理档案。设施、设备应达到内无尘、外无垢、铜亮、铁不锈、螺栓不松、油不漏的标准和要求。

5、 力求精细化管理,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污水处理厂是耗能大户,各种设备的运转离不开耗能,要通过技术更新、工艺改造、设备调整等方式,通过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途径,带动运行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从而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6、 做好人员培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操作维护人员对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性作用,各岗位的运行管理、操作维护人员应经培训后持证上岗,并应定期进行考核,特殊工种应根据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取得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工作。通过定期培训和考核的运行管理、操作维护人员才能清楚本厂污水处理工艺特点,了解设施、设备的基本概况,掌握运行、维护要求及技术指标,才能具备污水处理厂安全稳定运行的管理能力。

7、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建立应急预案系统

在污水处理生产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一般都比较严重,应急处置工作不当往往会造成事态扩大,因此应急处置必须迅速果断,及时有效地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防止事态扩大化; 其次是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总结救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迅速、准确、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行动,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后果的关键和有效手段。但是很多污水处理厂缺少应急观念,没有应急措施,一旦出现事故不知所措,盲目援救,由于没有应急预案而造成重大人身、财产损失,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即是典型案例。

总之,随着政府及公众对污水处理节能降耗社会效益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污水管理单位自身经济效益的迫切要求,污水处理行业需围绕运行管理理念,进入规范化、合理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宗静婷,丁晓倩.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资源化途径探讨[J]. 生态经济. 2011(07)

[2] 余国柱,林作胜. 城市污水管网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影响[J]. 科技传播. 2010(18)

[3] 王奇志. 浅谈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J]. 科技风. 2010(01)

[4] 黄昀,王洪臣. 浅谈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问题[J]. 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 2007(01)

城市运行管理范文5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对于水工程的运行管理而言,其更是贯穿于水利工程的全使用周期内的,因此,加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意义重大。当前,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不断暴露出了管理水平偏低、管理机制不合理的问题。对此,水管单位必须结合市场情况及本地区实际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与管理措施,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1.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概述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规模的修建,其有利于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在水利工程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技术要求开展相应的管理工程,从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用,延长其使用寿命,最终达到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1]。

2.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意义

2.1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自负盈亏的一个经济主体,通过引进先进管理方式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长期存在权责不清、管理方式落后的问题,对此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革,从而不断适应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趋势。

2.2实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从我国水利工程当前的建设现状来看,其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也就对其运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因此,必须在适应当前经济体制的前提下,改革管理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使得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其应用的效用,最终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2]。

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

3.1转变管理理念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广泛认可了“无偿供水”或是“低价供水”这一观念,水管单位尝试作为一个不计成本的服务单位而存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进行,这就要求水管单位脱离政府的扶持,完全成为一个自负盈亏的主体,其应严格遵循市场规律,通过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强化人力管理等方式,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2做好水管单位分类定性

在进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改革过程中,必须对水管单位进行科学的分类,界定其性质,以便确定相适宜的改革措施。根据水利工程功能及其收益,可以将水管单位分为三类:一是纯公益性单位,二是准公益性单位,三是经营性单位;而根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中的相关规定,水管单位的性质可分为两种:一是事业性质,二是企业性质。当前,经营性单位的主要目的即为通过供水、发电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定义为企业性质;准公益性单位则是兼具经济效益与公益性质,原则上定义为事业性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部分已经专制为企业的准公益性单位,无论其具不具有相应的自收自支能力,均要定义为企业性质[3]。

3.3强化水利工程分级管理

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改革中,分级管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措施。对此,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制定详细的管理条例,从而明确水管单位相应的职责。

第一,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做好流域性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统一管理。第二,针对流域性河道堤防、湖泊,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各个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相配合,做好统一和分级管理工作。一方面,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河道堤防工程进行相应的审查、监督管理,并发放一定的除险加固补助费用;另一方面,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属地的划分,做好提防的分段管理工作。第三,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及镇水管站的管理对象如下所示:(1)市:影响范围处于一个市内,两个县以上的水利工程;(2)县:影响范围处于一个县内,两个镇以上的水利工程;(3)镇:影响范围处于一个镇内,跨村并没有相应的水管单位的公益性水利工程。

3.4推广管养分离制度

我国水利工程传统的管理模式即为管养一体,这也就导致经费混乱、人员富余等问题十分严重,使得工程管理情况不容乐观。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必须积极做好机制改革,实现管理与维修职能的分离。首先,水利工程的维修队伍应脱离管理机构存在,提高其专业性。其次,应通过招投标机制,进行维修养护单位的选择,从而将水利维修、养护推向市场,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维修养护质量。

3.5优化用人机制

在水利工程管理管理中,人员富余问题亟待解决。对此,必须做好用人机制的优化工作,根据岗位的不同,合理安排人员,禁止出现人员随意编制的现象。此外,水管单位应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并做好相应的招聘、考核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水管单位还应重视人才的培训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其自身素养,使其成为主干力量。

3.6开展多种经营

在当前市场体制下,水管单位应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方式,提高自收自支能力,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第一,水管单位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水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建立水电站、开发旅游等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第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土地出让,建设景观开发区、房地产等等措施,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第三,充分利用砂石资源。对于水利工程而言,洪水带来的砂石直接危害到水库大坝运行安全,对此水管单位应建立专门的砂石开采单位,一方面有利于疏通河道,另一方面还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4]。第四,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当前,我国水管部门集中了大量的水利人才与管理经验,对此其可以通过为地方相关部门提供有偿服务的方式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例如:咨询服务、水利工程设计服务等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是水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做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其有利于实现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转变管理理念,其次则需做好水管单位分类定性、强化水利工程分级管理、推广管养分离制度、优化用人机制、开展多种经营,以实现管理水平的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邝雪琴.关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应用[J].大科技,2013,(15):117-118.

[2]高瑜,闻丽颖,付静.水利工程在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112-112.

城市运行管理范文6

关键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我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然而农村在经济发展方面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我国总人口数的80%都为农民,发展农村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农村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满足农民日常生活饮水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实际当中我国从上世纪开始就已经进行了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工程在运行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农村居民用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加强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重视,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饮水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

(一)供水保障率不高

当前国内的农村饮水工程多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卫生改水、除氟改水时期群众组织建设的供水工程,工程在处理设施、规模、建设标准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进而导致了供水保障率不高的现象,实际当中的经营和维护管理活动都存在较多困难。

(二)更新改造能力不强

通常情况下农村供水工程只能执行低于运行成本的水价或成本水价,无法计提维修经费和工程折旧,这种情况超过农村供水工程寿命期的工程更新改造只能依靠外部支持实现,仅依靠自身能力难以实现。

(三)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很多农村供水工程存在水费收缴难、管理组织不完善、工程产权不清等问题,加之很多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工程缺乏资金补助、设备缺乏维修更换,最终造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老化、供水单位严重亏损等问题,并使得农村饮水工程整体的良性运行造成影响。

(四)水质不合格

造成饮水水质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工程管理不到位和工程标准低,通常超标的物质包括浑浊度、大肠菌群、氟化物、亚硝酸盐、硫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细菌总数等,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则是饮用水遭到农药、化肥、粪便的污染。

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模式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属性是准公共物品,其本质是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对全国主要省市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权和所有权的系统分析,可将我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管理模式氛围以下几类。

(一)公有模式

其中公有模式又分为完全公有与公有自来水公司两种模式,当供水单位是地方政府组成部分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属于完全公有模式,其中工程建设和设计由供水单位负责,而工程经营和运行则由政府服务机构负责,这些机构不具有回收成本和供水服务的目标,但随着市场机制越来越多的被引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这种模式已经很少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见到。公有自来水公司模式由水务公用事业单位组建的公司主导,当地政府职能部门或政府为股权所有者。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全国范围内的自来水公司获得了有效的发展[1]。

(二)准公有模式

在准公有模式中政府成立的专门供水单位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管理,其中管理局、协会是常见由政府成立的单位。同时相关部门还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中纳入对这些单位的调整,对其自主经营权等权利、职责、任务进行明确。当前的准公有模式包括供水协会管理、村集体管理、乡镇水利站管理等模式。

乡镇水利站的管理模式特点: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更加科学的开展管理工作,进而促进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稳定运行。但是乡镇水利站隶属于地方政府,还无法实现完全的自主经营。水利站职工是管理人员,其工作成效通常不会对工程经营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导致很多员工缺乏责任心,管理方式粗放,对水利站的长期运行造成不良影响[2]。

村集体的管理模式特点:对于集体经济水平高、管理班子能力强的村,由村集体承担饮水工程日常维护和运行费用,能够实现较为有效的管理,但是经常存在“福利水”、“大锅水”的现象。一旦管理班子存在问题,安全饮水工程的运行也会受到威胁。当村子经济收入低,不具备改造维修供水设施能力,经常会出现安全饮水工程无法维持运行的状况,进而停止供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稳定运行无法得到保障[3]。

供水协会的管理模式特点:由协会管理村安全饮水工程,能够有效消除不同村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尤其是能够对水费的支出和收取进行规范,进而实现财务的公开透明。但由于采用单村合算的方式,从经济学上单村工程的良性运行难以维持。

(三)委托管理模式

委托管理是在设施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委托合同方式由工程所有者向承包租赁者委托供水设施管理权,授权方式通常包括特许经营合同、租赁合同、合同管理等方式[4]。

承包的管理模式特点:通过承包管理模式的运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中责任落实不到位、维护水平差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承包人为了尽可能少支付维修费用,会有效的开展工程维护保养工作,并且提升服务水平。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中引入私营企业这一方式,在很多地方都收获了良好的效果,该模式适宜用于规模较大的供水工程管理[5]。

(四)私有模式

农村供水工程的商业化、私有化发展运作逐渐取代传统的国家所有、政府经营方式,通过在供水产业中吸引更多私人资本解决了政府部门对基础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其中拍卖产权管理模式、私人投资管理模式、公司管理模式是主要的类型。

股份制公司的管理模式特点:所有权明确,有效落实经营权,不存在争议,较少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建成的工程能够实现企业化运作。这类工程的管理模式有效降低了政府部门投资压力,由公司运作群众投劳集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降低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

私人投资经营的管理模式特点:经营权和产权明晰,个人完全拥有工程产权。这种情况下,个人投资者会通过各种方式降低管理费用,并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加客户满意度,进而增加税费收益,提升盈利水平[6]。

拍卖产权的管理模式特点:工程完成拍卖后,为了创造收益和回收成本头这人会调动各种可利用资源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同时政府部门利用调整企业较高利润和监控水价的方式,有效解决集体或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

结语:

通常以上内容可知,当前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中存在多种模式,这些模式对于工程管理各有利弊。地方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管理模式,进而切实有效的解决好当前安全饮水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促进城镇供水一体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柏卫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现存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220.

[2]刘子维,董国华,孙晓茵.福建省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水利,2011,(08):45-47.

[3]侯亚萍.杨凌示范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与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03):160-162+168.

[4]姚志春,姚永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4,(11):53-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