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结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247-02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培养学生知、情、信、义、行和开导大学生思想的有效方式,要承担起调适大学生心理的重要任务,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愈发显得突出和重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研究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同时也使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随着社会更趋开放化和多样化,大学生增多了许多接受各种思想文化的渠道和机会,各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教育者对现阶段的深层次理论研究不足,无法对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热点问题给予及时、准确的回答,在某些方面现有的回答也比较苍白,说服力不强,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对一些原则性问题产生模糊的认识。
(二)文化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网络的全面普及,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日渐明朗。在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西方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也得以广泛传播,加上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措施滞后,引发了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上的偏差,淡化了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加大。
(三)缺乏稳定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有效的保障机制
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的主体构成,有一些是未经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系统培训的人员,人员结构层次参差不齐,而且每个人的业务工作量大,精力有限,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其次是运行机制不稳定,分工不明确,保障机制不健全,硬、软件建设滞后。各种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无法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没有形成有效的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激励与保障机制,不能很好地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或躯体正常,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满状态。”由此可见,身心平衡、情感理智和谐是一个健康人的必备条件。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多关心社会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而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学校在评价一个学生时,标准包括政治立场方面、思想观点方面、道德品质方面,唯独没有心理健康方面。没有把心理健康和人文精神放在应有的地位,学校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的预防性教育严重缺乏。
(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相对薄弱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来完成,主要是由专业政工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的。多数辅导员是大学刚毕业就踏上这个岗位,缺乏社会阅历、社会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对很多社会问题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缺乏具体深入的分析,因此无法对学生做出深层次的解释,只好在实际工作中用制度和纪律来管理大学生。相关管理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匮乏,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不深入、不具体,方法和内容单一,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矛盾,没有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解决学生思想上、心态上存在的问题,因此也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保障体系不完善
很多高校在财力、物力、人力上还没有给心理健康教育以很大的支持。经费上的保障是具体工作能否真正落实的关键,高校应保证每年拨一定的经费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否则,一切将虚于形式。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着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存在着严重的缺口,或是出现经费经常不到位的情况,还存在诸如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资格的认可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施的购置与经费来源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进修、职称评定问题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意义
(一)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者和权威者,更应是协助者和统治者。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心理条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扩展和延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内在信息的接受者。思想属于心理现象的一个部分,而且是高层次部分,因此,思想教育过程不仅是以学生掌握道德知识、训练行为习惯为基础的过程,更是一个注重学生潜能开发、认知能力培养及健康人格发展的过程。
(二)拓宽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运用说服、榜样、评价、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对于工作对象进行理论说服教育,工作对象处于被动地位,内心想法容易被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地位由主导、权威者变成协助都和治疗者,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人格缺陷。这种角色的转换,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容易改变自己的原来态度和行为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三)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适当扩充与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目标与内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在政治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一些最起码、最基本和最一般的人格内容,如学生如何认识目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结合,并坚持对自身不断超越的发展状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情况,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从而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发展
从实践角度,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萌芽阶段,即使是倍受关注的高校也没有真正将此作为十分重要的课程,其形式还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科学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将之纳入现代高等学校教育体系,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特别是在专业人员匮乏的情况下,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而且符合我国现实情况。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措施与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依靠思想政治教育为自己导引方向,并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拓展自身的操作途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和“方法”,主动地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更坚实的后劲。
(一)在教育内容和目标上的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是作为学生,他们遇到问题不仅有思想方面、品德方面、行为习惯及法律观念方面的问题而且还伴有心理方面的问题,而且大学生所碰到的各种现实矛盾与问题,许多是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相混杂,仅靠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奏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遵循大学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从心理的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在教育策略和方法手段上的有机结合
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恰当地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享资源、互补互益、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多采用和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真诚、接纳、倾听、尊重、同感等理念,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在教育引导学生中感受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方式,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特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在方法上,心理学关于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为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可以为思想政治工作直接所用。在整个思想教育中,推广运用心理学中的心理引导、心理相容、心理共振等一系列心理原理和心理方法,帮助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的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
(三)在教育队伍上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结范文2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生理、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却面临着高于其他同龄群体的多重压力。近年来,高校不断出现因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发生的恶性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重视大学生家庭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渴求知识、追求进步、积极向上,他们志向高远,胸怀博大,能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融入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宏图伟业中,这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流。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发生很大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们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因心理问题走上极端的大学生呈上升趋势。据教育部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校20.33%至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二、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有许多研究表明:大学生部分心理问题来源于他们原生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和家庭经济状况等。
(一)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直接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行为发育和健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王玉洁2004年对郑州铁路职业学院医学院分院的165位大一至大三的学生所做的调查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青年期心理健康状况有直接影响。父母的温暖、关怀、体贴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自尊独立、有坚持性、积极情绪较多的人格特点,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羞辱、自卑、自罪、无助,办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害怕被他人拒绝,不懂什么是爱,更不知道被爱的滋味的心理。父母过分干涉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缺乏自信、过分自我约束和依赖等不良人格特点。
(二)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卢勤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家庭信息问卷,对成都市某大学5090名2009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结构对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性3个因子得分均具有显著影响。寄居家庭相对于其他家庭的学生与人交往时更加敏感,单亲家庭学生的抑郁程度更高,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更差。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障碍较严重,心情抑郁、性格孤僻、自卑多疑、逆反心理严重,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子女往往会失去与父母中的一方进行交流的可能,相对只能获取部分关爱,与正常家庭的子女相比较,其心灵会蒙上一层阴影,很容易产生敏感、自卑心理。
(三)家庭氛围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又一因素
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使子女身心愉悦,心理压力减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不和谐家庭中,争吵、溺爱、冷淡和家庭暴力都会给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溺爱和暴力两种家庭氛围尤为突出。
三、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意见及建议
(一)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自觉承担教育义务
家庭教育在个体成长中对个人素质的贡献方式比较特殊,更多是家人之间相互交流中的潜移默化、相互浸染,这种印刻在内心深处的“素质”对人的成长影响深远,家庭教育一旦出现误区,往往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源于家庭”。因此,家长必须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承担起大学生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
(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大学生子女能够敞开心扉
家永远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长需要努力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大学生子女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子女的诉说,让子女能真实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用关爱滋润子女心灵,使家庭真正成为大学生避风的港湾,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强后盾和精神支柱。
(三)针对大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家庭教育
大学教育与早期教育的目的不同,学生的学习已不再仅限于对知识的积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和创新,在于全面发展。因此,家长要提升自己对大学教育的了解,更新教育观念,而不能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要积极支持子女走出课堂,参加各种学校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为子女今后发展目标指明方向,增强其学习目的和动力,总之,家长既要关注子女专业学习,又要注重其心理健康教育。
四、小结
家长、学校双方积极主动沟通,了解身心发展状况。家长要主动经常浏览孩子所在学校的网页或学校寄发的有关通知,及时了解孩子大学的动态,与孩子的辅导员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有条件的家长也可以到学校探望孩子,在于同学和老师的聊天中了解孩子的成长轨迹。学校也要与家庭保持联系和沟通,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引导,为家庭教育发挥作用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 周留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7):67-68.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结范文3
关键词:心理教育;大学生;创新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048-02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受到日益复杂的外界以及自身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高校正常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开展。为此,积极的进行大学生心理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构建和谐校园至关重要。新时期,为了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需要积极的进行创新。
一、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教育体系
对高校而言,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需要构建相应的教育体系。学校要注重健全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信息渠道和快速危机反应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各学院年末工作考评;设立心理健康专项经费,打造专兼职心理教师团队、学院心理辅导员、学生同辈咨询团等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构建全面覆盖、无缝对接、及时有效、动态跟踪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学校可以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其中,团体辅导室既可用于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团体辅导,也可用于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小型培训,这样可大幅提高心理干预的实效性。建立班级心理气象员、院级心理辅导站、校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与医校合作专业医院“四级联动”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危机预警与处置工作体系,形成心理危机信息实时报送制度、心理危机干预制度与心理危机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切实构建起大学生心理危机快速反应机制。建构信息化沟通途径,利用人人网、微信、易信等网络途径宣传心理知识、传递心理信息。建立网络心理测评系统、心理中心与院系心理辅导员信息工作平台等;不断完善信息报送制度,日常工作月报,心理异常学生日报,保证沟通渠道及时畅通。拓展的心理咨询服务渠道,“多形式、全覆盖”自主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网站,网站定期更新心理健康知识、提前预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时答复学生咨询;开通心理健康热线,有专职心理咨询师守候学生求助电话;开设心理健康工作QQ群、“心灵有约”微信、“心理助手”微博,让学生拿起手机即可向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敞开心扉、获得帮助。构建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宣传普及、课堂教育、团体辅导“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心灵关怀模式,建立了专业的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二、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心理教育氛围
为了更好的进行大学生心理教育,还需要积极营造出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各高校要注意积极的拓宽宣传渠道,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各高校领导层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教育,坚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学生的心理成长服务”的工作理念,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为宗旨,立足校本学情、创新工作方式,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心灵护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专家,走进大学校园,通过现场解答、派发宣传材料的方式,营造良好、和谐的心理健康氛围。宣传活动中,专家们还可以重点向在场的大学生讲解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睡眠恐惧症等大学生群体常见心理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健康保健意识,并掌握一定的自我调节和保健技巧。另外,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发挥各种新媒体的作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开通新浪微博等,并综合应用校电视台、广播站、校报等多种形式,开办各种固定的心理教育栏目。不断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力量,从而努力营造一个乐观、向上、尊重、友善、宽容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积极通过各种活动来进行心理教育
学校还可以积极打造各种各样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特色活动,例如大学生成长团体辅导、心理健康工程、心理普查和题班会等。开展各类心理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每年针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对问题学生进行约谈,制定干预措施,及时追踪回访;安排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各种心理教育活动的开展,强调团体内人际交往作用的重要性,鼓励各位同学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促进个体良好发展的同时也更好地助人和自助。同时也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地发展,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丰富课余生活的平台,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强大的教育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为更好的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效果,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将心理健康技能纳入辅导员技能大赛。在师资队伍方面,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和专业督导,支持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强化心理工作参与者专业性培养与发展制度,心理中心专职教师定期参加部省级各类专业培训及心理咨询督导,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参加学术研究活动,按照省教育厅的部署进入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系统。专职心理教师、心理辅导员及心理委员(心理社团骨干)定期参加省(部)组织的专业心理培训;邀请心理专家对从事心理工作的师生进行心理培训。在教学方面,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必选课,安排16~32学时、1~2学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建构信息化沟通途径,如设立“神农心园”心理网页,在西祠胡同―南京校园论坛中设立“敞开心扉 放飞心灵”版块,建立QQ心理交流群,利用人人网、微信、易信等网络途径宣传心理知识、传递心理信息。建立网络心理测评系统、心理中心与院系心理辅导员信息工作平台等;不断完善信息报送制度,日常工作月报,心理异常学生日报,保证沟通渠道及时畅通。通过“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引导辅导员参加各种心理咨询师培训班,获得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等。学院可以鼓励支持辅导员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并定期组织大家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技能培训和研讨交流,以提升辅导员自身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设置专业的职能老师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从总体上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学院职能老师每个月都会定会召集各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心理知识和实务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以便协助辅导员开展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的心理教育过程中,在各班级层面,指导辅导员做好谈心记录。每次与学生谈心后,及时做好谈心记录。除了单独谈心外,还要鼓励广大辅导员们经常性的走访学生寝室,细心观察学生与室友及班级同学的相处情况,通过学生的言谈举止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有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大学生活失去信心;有的学生因为感情问题,情绪波动较大;也有的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对工作,对未来充满焦虑和迷茫。面对种种问题,都需要辅导员进行悉心的引导、殷切的关心。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做好日常的观察和排摸工作。辅导员可以通过关注学生在人人网,微博,易班或者QQ上的状态信息等方式,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出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
五、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提高警惕,未雨绸缪,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在危机预防方面,学校应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心理危机排查;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予以重点关注。并构建完备的预警机制,确立“防先于治”的危机预警理念,出台多项规章制度与管理方案。施行心理测评及筛查制度,通过新生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逐个进行面谈及心理辅导,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危机预警档案。落实系统管理制度,每月度宿舍开展一次“寝室生活研讨”、班级组织一次主题心理班会、心理社团举办一次主题心理活动、院部举行一次心理委员及心理社团骨干工作会议、心理中心召开一次院系心理辅导员会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建立网格化工作格局,构建“校专兼职心理教师―各院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成员―寝室心理联络员”四级校园危机预防与干预网络,责任明确,步骤协调,共同筑起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防护墙”。构建“全员介入”的支持系统,通过系列心理自助教育活动,强化大学生自助系统;通过与家长沟通,巩固家庭支持系统;通过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等形式,发展朋辈支持系统;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小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基础,对各高校而言,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继续本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理念,不断推进、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飞.创新思政教育措施加强心理教育的开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8):241-242.
[2]罗平,魏晓波,马海林,等.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模式的实验研究[J].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4):162-166.
[3]周东滨.和谐社会视野下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策略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11):41-43.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结范文4
一、新媒体概念
(一)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主要是依靠网络技术与数字通信技术的形态,向人们传递数字信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目标。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成为跨越性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从而实现信息全球化。
(二)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1.受众具有个性化、针对性强
受众多样性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区分,而新媒体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满足不同阶层主体的需求,甚至可以“私人定制”从而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
2.信息呈现出复合型和共享性
与传统媒体单一性相比,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呈现多元化,既融合了传统媒体形式,将视频、图片、文字、声音等融合一体,整合了多种信息资源,让各种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3.传播性广,实效性更强
新媒体是数字技术信息等基础上,利用借助移动APP终端,实现信息,接收和传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能够广泛地进行信息的获取、反馈、表达和交流,从而达到信息超越时空性。
4.交互性和参与性强
与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显著的差异,传统媒体对信息传播具有垄断和掌控性,新媒体独特的传播手法让群众获取信息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新媒体快速传播信息的渠道让当网络信息环境变得更为复杂,新媒体平等自由传播方式的传播概念理解超出国家、媒体、群众等边界,为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更多话语权,人民不但能够接受信息,还能更多信息,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给人民生活和学习方式产生更大变革。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现状分析
(一)新时代媒体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我国高校承载着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艰巨任务,而当代大学生承载着国家未来、家庭的希望。现代大学生群体成与以前大学生群体发生巨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是生活处于信息?r代与互联网飞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其中大部分学生都是95后到00后的且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宠爱中长大,自身具有非常成熟且独立思想,与之前80后和出生在90初的人相比。他们身上具有非常独立意识,勇于尝试新鲜事物,对于新事物新现象都有自身独立的见解,具有非常强的自我意识。当他们进入大学之后,一旦脱离父母掌控与监管,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的多元价值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冲击。如果这些学生迷失在新时代媒体下,没有正确的引导,就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严重还会产生社会交往困难障碍。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挑战
1.新媒体让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下降
当信息以爆炸形式出现这就让学生出现以量的形式作为积累,而忽略了信息“质”积累,有的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无法对当前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往往浅尝辄止,从而导致不好结果让学生无法判断,这就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2.容易让学生受到不良影响信息侵染
在新媒体时代中,信息呈现零散混乱甚至呈现出十分混乱的场面,良莠不齐。这样情况下会让很多学生无所适从。信息包含不良思想,比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西方的一些极端主义等,会对的大学生产生很多负能量,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3.对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负面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可以使人们的交流不受到空间和时间限制,让人与人之间交流更为便捷。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更多采用视频、音频、文字等形式代替人与人的实体方式,反而让学生在现实中社交能力有所下降。新媒体的交往方式过于片面,长期下去让大学生变得感情淡薄,变得更不愿意与人交流,宁愿在网络上与人交往,而不与现实中与人交往,这就不利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下给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机遇
1.有利于新媒体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丰富,促进交流
与传统社交媒体相比,新媒体时代广泛性让信息极大的丰富,且覆盖面很广。新媒体具有及时性和便捷性,可以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知识与信息。新媒体时代的健康教育工作者将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小视频、图片等信息及时发给学生,这样有利于扩充大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直播、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利用。[1]
2.不断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增强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作为一种现代化信息交流平台,而作为教学者与学生借助新媒体从而用便捷方式促进二者平等交流,让更好的互动和交流。在沟通交流中解决他们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宿舍关系上的困惑,帮助他们提高应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新媒体时代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升完善大学生自我的心理机制
大学生处于不断认识和提升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感情很丰富且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的速度快,传播的范围变广和传播数量较大邓优势,因此,新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可以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多方面的信息资源,更好地认识和感知自己,并将其与自身的市级状况相联系,不断提升自己,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养成。[2]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路径优化
(一)不断更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改变传统工作模式
1.保证经费投入是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运行根本
在新媒体运营中保证体系中信息资源的系统性、操作性,从而达到信息与资源共享机制。要确保大量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投入和开发,设立相应心理健康信息库和校园资源交流机制。资源信息库是要不断充实大学生心理健康资源质量,同时在在资源求得上更加倾向于积极向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在资源开发上偏向于教育意义深远,新颖,寓教于乐的接受型软件。
2.建立符合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主题网站
根据学生立足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兴趣。但是当前大部分高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相对较为匮乏,再加上心理资源理论课程较为枯燥,让很多大学生提出不起兴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借助网络多种新媒体形式,把丰富多彩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一些优质教学资源可以实现全部和部分镜像。甚至校方可以让老师制作出一些优质教学软件,或者校方出资去资源网购买一些正版课件。
3.根据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开放性,建立开放民主对话形式
采取专业师资配备,以对等交流机制循循善诱,用心交往,让学生领悟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真谛。
(二)建立完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新媒体不仅仅获取信、信息和交流信息的平台,更是不断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平台,更是完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在新媒体平台下教学者与学生可以进行实时互动,让学生及时进行网络测试,最终让学生进行网络确诊。教学者通过网上心理辅导与治理,预防和矫正大学生在新媒体思想冲击产生心理健康疾病。[3]
当前所有的人都可以是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当前所有的网民、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来获取资源,开发资源。利用新媒体时代这个大平台,建立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学生工作事务融合在一起,学生不仅可以在网上寻求帮,也能在网上找到相应的贴合自身发展信息以及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从而为新媒体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三)建构完善新媒体时代心理问题的预警干预机制
当今的高校要借助一套完整心理测试、心理诊断、通过观察了解等多种手段,认真开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排查,从而建构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机制。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疾病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从而有效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及时干预。
当前很多高校的心理问题预警机制还不够完善,同时相应配备心理咨询老师也严重不足,所以更多依靠的是仪器进行筛选,在筛选中有心理健康问题倾向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和干预。对于测试中没有反应突问题出的问题的学生,采取忽略其内心问题变化,有些学生在遭遇重大挫折或重大?故之后,情绪十分低落,通常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帮助,导致其精神临界点产生过激的行为。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关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状态、言语行为,从而及时干预。放眼望去当今高校应该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建立一套从寝室-班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到院系-学校式阶梯性心理危机阶梯式反应队伍,从而及时获取学生心理异常情况,并且构建一条从系校到心理咨询部门专业通道。[4]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结范文5
高等医学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造就未来优秀医务工作者的摇篮和基地。
因此,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掌握医学生人格特点、规律及其差异,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医学生的了解和认识,改进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因人施教,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管理水平。
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尤其是随着我国高校并轨的完成和高校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双向选择就业机制的逐步建立,对医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校生面临着各种压力,势必会影响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文通过分析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为医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岛大学医学院2001级和2005级本科学生共计60名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该量表由90个条目组成,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
采用五级评分制(1分=无,2分=轻度,3分=中度,4分=偏重,5分=严重)。由被测学生自行填写,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参照有关标准,本文SCL-90,9个因子中只要有1个因子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者,则被认为可能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1]。
1.3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结果
2.1性别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可看出性别对心理障碍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中有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11.67%。男生心理障碍率为10%,女生为13.3%。由此可见性别对心理障碍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显著(表1)。女生与男生相比,在躯体化、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意、焦虑各因子存在显著差异(表2)。
3讨论
3.1性别与心理健康有研究发现,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相比,心理健康问题差异不大,这个结论与有关研究一致[2],但是不同性别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分的比较结果提示女生情感比较丰富、细腻而脆弱,情绪波动大。
男女大学生表现出明显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①由于我国家庭教育的特点,对女生的教育相对于男生更趋于保守,使她们在交友、社会活动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受到很多的约束,这可能导致女大学生的社会阅历相对减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男生要弱一些。
②同时考虑到女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特征,使得女大学生在面对各种成长与发展问题时在心理上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
因此,在心理健康方面对女大学生进行特别关注显得特别重要。
3.2不同年级与心理健康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五年级。原因可能是:
①一年级学生刚从父母身旁来到他乡独立生活有一种不适应感。
②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反差和矛盾造成了他们对旧生活方式的依恋,难以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③加之在生活中受到挫折,想象中的殿堂式校园与现实的不符打破了他们的浪漫梦幻,就更加滋生了他们“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情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怀旧情绪和对陌生环境新生事物的紧张情绪,从而产生了心理障碍。
3.3来自城镇与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通过调查表可以看出,城镇与农村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从出生到成长的整个环境与所受教育存在的差别使其在焦虑,抑郁、敌对、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都存在显著或极其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
①我国目前城乡差别还比较大,农村文化落后,思想闭塞,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子女的教育比较简单。
②有的家长教育比较粗暴,不能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方向给予必要的关注,完全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奋斗。
③学生成长过程中内心的困惑、矛盾、痛苦等不能给予其正确的引导,久而养成农村学生敏感、多疑等性格。
④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环境变化大,难以适应。
如人际关系上的自卑情绪,城市大学生高消费和自身经济窘困矛盾下的种种尴尬……,这些情况需教育上的正确引导。
4小结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迫切的工作。医学生是在应试教育下,挤过“独木桥”走进大学校园的。他们中许多人虽然文化素质达到了录取线,但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应该说是未达到或是未完全达到“录取线”,特别是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环境变化的压力和影响[3],易产生心理恐慌,茫然,不知所措。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①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这是面对全体大学生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全面系统的课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调节能力,保持心理健康状态。②开展团体咨询。对于因子分≥3的部分学生通过分类,把有相同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团体咨询。超级秘书网
对于总均分≥3的少数学生,应主动约请,建立咨询关系,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症状自评量表[M].精神病科评定量表手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27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结范文6
关键词:体育舞蹈;大学生;心理健康
Abstract: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more or less all kind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sports dance on the positive health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sports danc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1 体育舞蹈概述
1.1 体育舞蹈的概念及分类
体育舞蹈是“艺术”和“体育”的完美结合体,它集舞蹈、音乐、体育为一体,具有观赏、审美、消遣、竞技、健身等多种价值。体育舞蹈是一门融体育、音乐、美学、舞蹈为一体,以身体动作舞蹈化为基本内容,以双人或集体配合练习为主要运动形式的娱乐健身型体育运动项目[1]。体育舞蹈既符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更加为大学生所接受。
体育舞蹈根据其技术风格特点分为两大类即标准舞和拉丁舞。标准舞也成摩登舞,体育舞蹈项群之一,内容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特点是以逆时针的方向沿舞程线绕场行进。拉丁舞是体育舞蹈的另一个项群,其内容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特点是舞伴之间可分离可贴身。各自在可控范围内变换方向角度,展现舞姿,拉丁舞的步法灵活多变。
1.2 体育舞蹈在高校开展的现状
1987 年北京体育大学将体育舞蹈列为教学,标志着体育舞蹈开始进入高校。体育舞蹈不但能够满足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并且以独特的方式把“快乐体育”的理念溶于体育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体育锻炼,也提高了其社交和审美等综合能力,为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此课程在高校开设后,便迅速成为大学里的热门体育课程。上世纪90年代,《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施,使学生的体育课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2]。有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体育舞蹈项目的喜爱程度上,共 61.1%的大学生会选择“喜欢”或“比较喜欢”,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青睐于体育舞蹈运动。
2 体育舞蹈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2.1 当代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
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化的今天,更多的竞争是心理上的较量。新形式下的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素质,还必须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竞争和价值观的变迁。当前随着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明显增多只有努力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摸索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并结合当今社会时代的变化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见成果[3]。
2.2 体育舞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2.1 自信心
运动自信心是运动员处在某种特定情境时所产生的主观性感受。在此过程中就产生了是否自信的体验。能力、情境和任务组成了运动自信心的三个基本要素[4]。选择什么教育方式去塑造完美自信心或采取何种途径塑造大学生良好的自信心?舞蹈是一个很好的回答,体育舞蹈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对于一个人而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缺乏自信心、惧怕失败、遇事总是沉迷、放弃,那么这样的人很走向成功,所以,自信心是个体获得成功的基本保障。体育舞蹈是集表演性和观赏性极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它有两种基本的运动形式:一是练习和锻炼,二是竞技比赛,两种形式都会使参与者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集体练习时,在音乐的伴奏下欢快的起舞,或在众人面前赏心悦目的表演,无疑会增强练习者自信心,而自信心在失败中也可以体会到,如比赛中的失利,找到自己的短板与薄弱环节,从更加坚定战而胜之的信心。
2.2.2 合作能力
当今社会,95%以上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离婚率的不断攀升,造成单亲家庭的学生的比例也在上升。有关研究表明: 由于独生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较强,通常表现为自私,交往能力较弱。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因为缺乏父爱或母爱,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会而变得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忧虑、、情绪低沉、孤独、失望性格孤僻等。如果学校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和及时疏导,长此下去,其心理或多或是会出现问题。体育舞蹈是常采取群体练习的模式,在集体场所进行,把“我”置于“我们”之中,能使参与者体验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因而对于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打破了各种的界线,由于“舞伴关系”的搭建从而建立起男生与女生的正常交往,形成良好而和谐的氛围。一些性格孤僻、内向型性格的学生有了很好的机会锻炼自己,甚至改变自己。采取热情大方性格主动的学生与孤僻内向型的学生搭档,搭档几次课后再另换搭档,互换几次后,慢慢地低头,脸红,害羞的现象慢慢消失,大家在一起练习与切磋是逐渐趋于正常状态,集体观念到强化,整体观念加强,学生通过课程中舞蹈双人的练习不断地意识到自己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分子,并且,必须认真地对待与维护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形象,从而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们的责任心和集体观念。自己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一员,而是整体里的一部分,不可替代与缺席。经过多次的磨合和练习,无形中提升和锻炼了女生互相交流的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使他们同时还学到了基本礼仪及姿态及交际场合待人。每一个动作都要用身体语言尽情地去突出展示人体自身的动作美、线条美和姿态美,并且在与舞伴的练习中需要消除隔阂、解除戒心,做到相互了解、相互交流思想、相互配合、积极评价学习效果,从而增进人际交往和友谊的作用,形成了积极团结协作的精神。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要[5]。
2.2.3 人际交往
体育舞蹈是一种男女搭档的双人舞蹈,在如此合理化、公开化、练习方式中,男女大学生找到并释放着一种自然的健康的情绪状态,从而弱化和克制他们对待异性的轻浮行为、化解过激心理的交往,这些无疑对大学的男女交往提供了健康而正确的引导方式。这种积极功效正是源于规范性的和礼仪化的和身体接触,从而实现相互间的信息交流与心理沟通。在优美、融洽、和谐、高雅的练习气氛中―――男带女随、女展男托、互相依托、引导与反引导共存的气氛下,既满足了交往与寻觅知音的审美需要也拉近了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再者,此交往中的审美需要,也正是因为体育舞蹈是体育美中的佼佼者,无论是自身的练习跳舞过程,还是驻足观赏他人练习,都是一种美的体验,也是实现自我体验美的愿望、满足他人赏美创造了大量的审美客体,在审美修养心理方面,体育舞蹈有其他项目无法比拟的影响力。
3 小结
体育舞蹈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运动方式、极具观赏性的特点,深受广大学生所喜爱,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起到积极影响,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整合前人的调查研究,也进一步验证了该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大学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具有深远地意义,不但能够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同时顺应了“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张清澎.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杨德芳.体育舞蹈训练对成都市大学生自信心水平影响的调查与研究,2010.
[3]李阳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A] 西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