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1

关键词:绘画 建筑 雕塑 园林 异同

1、中西艺术的差异及根源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大多是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绘画多写意,音乐重感受,书法写胸臆,舞蹈讲合一;西方古典艺术是写实的--注重的是对自然的重现,反映的大多是自然的真实情况或运行理论。绘画多写实,音乐重和鸣,舞蹈表情绪。

中西建筑之差异分析。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等。中国传统建筑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侧重于空间的群体组合和序列转换,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追求和谐统一,柔中带刚,表现出强烈的是世俗理性精神和政治伦理观念;西方建筑多采用石质材料,气势恢宏,注重造型和空间的变化对比,刚中带柔,带有浓郁、神秘的宗教气息。

中西方绘画之差异分析。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西方绘画由于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理论影响,故西方绘画一般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而整中国画注重的是情感表现,注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创作方法上西方绘画重写实、以块面塑造形体、强调焦点透视;中国绘画重写意、以线造型、追求打破时空界限的散点透视。此外,中国画讲究将诗、书、画、印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画面上,从而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中西方雕塑、园林艺术的特点。西方雕塑的出现首先也是作为建筑艺术的装饰而出现的。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为死人服务的艺术,而西方大多的人像雕塑是为活人欣赏的艺术,显示了 二者在目的和功能上的不同。中国园林强调曲径通幽、含蓄曲折、虚实相生、天人合一。西方园林则已几何规划园林,讲究开阔、宽敞、通透。这与西方重理性思考,重数理几何的科学性等文化情结有关,而阿拉伯的伊斯兰园林则完全以《古兰经》中四条河流为造园的理念。

2、中西方艺术之共性

首先,中西艺术都重技巧。但西方对技巧的是重视归于完美观念的:一方面竭力设计完美的形式,已达到最高的理想;另一方面采取一种客观科学的立场引入透视法、解剖学进行极尽真实的描绘,以给人最真实的幻象。中国之重技巧,却以主体和天地的生命感通为统帅。西方艺术以技为道,技艺高超,被誉为“天才”;中国艺术以道化技,以技入自然为至上。其次,中西艺术都有“意在笔先”的追求。西方艺术的“意”,是一个形象的完整构思;中国艺术的“意”却是当下心神与天地神会。因此,西方艺术的创作是情景置于眼前,再借幻觉的技术把它描摹出来,创作过程是冷静的、精细审慎的、绵长的;中国艺术的创作是有形合于无形,创作过程是活跃的、大而化之的、即时的。象征性和寓意性是中西方雕塑共同拥有的艺术特色。同时,中西建筑的共同点就是两者都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3、中西方艺术发展之现状

当代中国艺术发展概况:中国当代艺术按不同时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后的17年(1949-1966);的十年(1966-1976);结束后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1979至今)。“17”年的艺术主要是表现出朴素的、蓬勃向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并具有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时期的美术带有狂热的红色政治色彩的伪现实主义和伪浪漫主义;而新时期的艺术展现出了开放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术的多元格局。

对于西方而言,即后现代艺术主义,大多说人认为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继续与发展,而更多人认为它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抛弃审美走向文化观念,常常以锐利的锋芒直接介入各种社会问题的批判。后现代的各种艺术形态都充满了对古典主义艺术与现实主义艺术的颠覆,借艺术的衣钵来反艺术。这就是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基本情况。

艺术无国界。无论中国艺术还是西方艺术都是人类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及全人类最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双方应在继承各自优秀传统艺术的同时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并进行大胆创新,从而创造出更加璀璨的人类艺术!

参考文献:

[1]肖鹰.中西艺术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2

关键词:建筑表皮;城市文化;艺术符号;建筑艺术;表皮材料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表皮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并且人们在应用之余,也开始关注起来建筑与表皮到底具有何种关系。过去,西方建筑中经常使用古典的建筑表皮来展现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被一种理论所取代,那就是建筑少即为多的思想,这一思想令表皮逐渐成为建筑界的宠儿,占据了主导地位,众多设计师在进行房屋设计时,将表皮元素融入到房屋的设计中。本文重点研讨了表皮设计的创新性启示,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当代建筑表皮艺术的简述

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表皮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其定义也各具特色。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都要研究表皮与结构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表皮的作用是以功能为主,而当前表皮则以结构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对表皮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也逐渐意识到建筑表皮不同于内在空间的结构,表皮以形象与交流作为主要的功能,独立于建筑内部结构,并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艺术符号,表达人们对建筑融入的思想情感。

在当代建筑的理论体系中,表皮已经受到了热切的关注度。这是由于表皮在艺术方面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能共同技术相互交叉,而在当代建筑中高科技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每家每户,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也必将成为主流。建筑师在设计时能够将新的想法迅速的应用其中,从而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表皮在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夸张的表现力以及丰富的表现形式,使之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形式的艺术,即表皮艺术。这同时也能体现出人们的审美趋势在逐渐发生转变。表皮艺术能够成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其反映着建筑师独具匠心的艺术设计以及完美的诠释了自身对建筑的热爱,是一种无形的沟通,从而进一步使建筑与艺术紧密联系起来,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2 当代建筑表皮艺术的发展脉络

2.1 当代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

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具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并且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色。第一个阶段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导方式为复古,以“民族形式”作为主要的创作思路;第二个阶段的发展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之间,以简约为主,任何形式从简,不追求复杂的变化,因此在这一阶段的作品都没有受到过多的关注;第三个阶段的发展时间为时期,受到政治色彩的影响,其形态特点较为庸俗;最后一个阶段以20世纪70年代为起始,正值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建筑在设计时变得更加多元化,并且逐渐步入正轨。

2.2 现代技术对当代建筑表皮艺术的影响

现代技术对表皮艺术具有深远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在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筑整体与表皮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多样的。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着,同时也带来了资源与环境的突出性矛盾,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建筑表皮进行处理,达到人与建筑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从建筑表皮中我们也能够发现先进技术的影子,这样就起到了相互协调,相互发展的效果。不仅在形式上,科学技术为建筑表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特色,在建筑的最终设计目标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例如英国在1851年曾经举办过一届世博会,其中的“水晶宫”就是将玻璃与钢材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在展现当代艺术的前提下,也表现出了独特的设计构思。

2.3 中西方建筑表皮的艺术区分

中西方建筑表皮的差异源于文化的不同。简单地说,西方敬仰上帝,中国崇拜帝王。西方建筑多钟爱石材,起源多发自宗教影响,倾向于高度的突破,重视技术。而中国的建筑多喜木,受到社会观念和帝王的影响,多是沿平面铺开延伸,重视对称和伦理。而表皮区别在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比较强调“线条美”,讲究流畅、节奏感等特点,所以中国传统建筑无论是外观轮廓线还是内部的柱、梁、额、析、枋、椽、拱等,都与中国画中线的运用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在这里,线不是可有可无、偶然的,而是必不可少的结构本身,既具有装饰美,更体现了合乎材料本性和力学逻辑的结构美,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调。

3 研究当代艺术的意义

3.1 当代艺术对建筑表皮的影响

建筑表皮在如今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那么当代艺术对建筑表皮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建筑表皮艺术主要是通过合理的实用功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显示其艺术性,其审美特征,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建筑空间与实体的造型艺术。建筑的实用性特点,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人们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观念同时反作用于建筑表皮的设计观。

3.2 城市进步对建筑表皮艺术的需求

现代城市的发展对建筑需求量增多,使得建筑艺术也得以快速地发展,建筑艺术依赖于当代艺术,而当代艺术赋予当代建筑表皮丰富多样的艺术生命力。城市需要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以满足迅速发展所产生的需求以及不断提高的居民期望值。国际机场、体育场、科技中心、通信中心,尤其是金融中心等国家标志性建筑的艺术审美促进了当代艺术的发展。而当代艺术的自由性也给建筑表皮带来了多样化和自由化的表达方式。所以,当代艺术对当代建筑表皮的影响是城市进步对建筑表皮艺术的需要。

3.3 未来建筑艺术创新的发展需要

各种建筑项目正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从北京的奥运鸟巢、水立方到世博会的中国馆、英国馆、沙特馆等等。再到“伦敦碗”等奥运建筑,其中也包括修建一系列世纪性标志建筑。除了这些还有其他更多的新兴城市也正在崛起,势必在全球会引起一场建筑的超级风浪,这些建筑也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和代表,同样也是当代艺术的绝好表达和反应。设计师通过当代艺术对未来建筑艺术的预见性和可持续性设计出不同的城市建筑,建筑表皮艺术也能得以充分地的展示。

结束语

建筑表皮已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相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加优秀的一面,促进城市建筑的美化,为新兴建筑贡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万书元.论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J].艺苑,2010(1).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3

世界各族人民留给我们数不胜数的经典建筑实例,本文只选择欧洲古希腊时代的著名建筑与中国古代典型建筑宫廷苑囿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发现东西文化的特征与差异。

一、古希腊建筑风格

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爱琴海和地中海沿岸,暖湿的山地气候,温和的自然环境,明净的海滨之气孕育了一个早慧、醉心思想的民族,使希腊成为欧洲文化的摇篮,其建筑也成为西欧建筑的先驱。古希腊人对科学与哲学的热爱与研究,一开始就为其城邦的建筑打下了坚实的科学与人文根基。由于希腊多山,盛产大理石,早在2000多年前希腊人就利用石材建造房屋,之后他们发明了一种逻辑严密的建筑方式,产生了对建筑艺术影响最为深远的柱式造型,主要有三种样式:一是代表男性美的陶立克柱式,具有粗壮刚挺而起的雄伟感;二是代表女性美的夏奥尼克柱式,修长俊美,柱头有蜗旋纹饰,下有柱础使人产生婷婷玉立之感;三是极具装饰趣味的科林斯柱式,柱头多用植物叶片花纹装饰,代表了丰收的喜悦。这三种柱式一直沿用至今,成为经典建筑装饰的模式。这种精密的建筑中的推理明显得益于古希腊人发达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建造在这样一种思维之上的建筑,必然坚固而匀称,健全而和谐。

1687年火药库爆炸中被一分为二的巴特农神庙堪称古希腊建筑之最。建于伯利克里黄金时期的巴特农神庙,像古希腊的自然界与人一样,各个部分都有一种持久的平衡。它用多利阿式的简单与庄重,仅用看起来完美垂直的线条,便把一种雄健与潇洒的盛世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当时对于柱子的设计,更是让现代的建筑师不得不折服――他们把每根柱子的三分之二加粗,把一切水平线的中段向上提,把一切垂直线向中央倾斜,在原来正确的数学关系上造成一种适应人眼的错觉而变得更加完美的视觉效果。那些柱子和谐从容地舒展着,伸张着,挺立着,像一个奥林匹克运动场上的英雄:健美的身躯与文雅沉静调和得恰到好处。从这座祭祀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古老神庙,我们分明可以看出古希腊人追求唯美的人生态度与极高的审美品位。雅典娜的智慧之光,照耀在雅典卫城的每一个角落,而祭祀她的巴特农神庙,便成了古希腊地方特色和民族精神的代表。它那些美得纯粹的立柱及其上的那些已有些斑驳了的浮雕,让人看到刚强的力,脱俗高尚的气概,清明恬静的心境,一种臻于完美的艺术境界。

二、中国秦汉宫殿建筑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中国人就意识到宫殿建筑的规模对于烘托皇权有着重要作用。他们力图以雍容壮丽的气势,宏阔的规模与严整的空间布局,渲染出崇高的气氛,给人以强列的震撼,从而突出君王的权威。中国人自古就有尊崇帝皇、重视王权的情结,而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东方第一个大帝国,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制度,更将君主的威严推向高峰。这样一个统一的、高度集权的东方大国,君主对自己的宫殿必然要求有足够的风度来彰显国威,盛世的风水也在潜移默化中熏出一种华丽的气派。其中秦始皇那辉煌绝伦的阿房宫成为世界宫廷建筑中的奇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此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唐人杜牧《阿房宫赋》曰:“其覆压三百馀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漫回,檐牙高啄。”由此得见阿房宫的宏大、繁复与和谐兼容的东方式的雍容,与古希腊人讲究的纯粹朴素、自然清明的潇洒大不相同。

正如秦时的宫殿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秦的国势,汉朝大一统时期的苑囿也反映了汉武盛世时的繁荣与上层阶级的审美情趣。汉武帝刘彻热衷于兴建皇家苑囿,其中最奢华的上林苑“东南至蓝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水而东,周袤数百里”,“其中离宫别馆三十六所”,构石为山,凿地为池,华丽的宫殿与林木花草相间,奇花异草,珍奇怪兽,无所不具,得见汉苑之雄奇。在儒家的“平衡”、“和谐”的思想及汉初在思想界影响很深的道家所推崇的“自然”思想的影响下,帝王将相已不满足于单调的宫廷生活,而寻求更能愉悦身心的娱乐方式,希望在对珍奇的花草虫鱼的赏玩中获得一种别致的快乐,在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中放松深居宫廷的疲惫身心,从而达到一种身心的平衡与精神的安宁。汉苑成了汉朝大一统时期上层阶级生活方式的缩影。

三、中西宫殿建筑艺术比较

对比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我们可以发现,中西古典建筑文化均有各自的法式,都在历史上起过不朽的作用。与此同时,中西文化在形成渊源与缘由、发展逻辑和空间、构建理念与目的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融入、体现在建筑文化或建筑风格上。因此,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

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中国古建筑如秦汉时期的宫廷苑囿以木架构著称,并将其作为承重体系,因此墙体不起承重作用,只有围护功能,这样门窗可以开得很大,甚至可以在正面和背面全部做成门窗,以取得轻快华美的效果。而西方较为普遍的采用石材。其古典建筑大多采用砖石结构体系,以致门窗面积相对较少,承重结构以墙体为主,形成了较为沉重雄伟的印象。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必然反映。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以及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活动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显然有将自然统揽于内的倾向,秦汉时期的宫廷苑囿就是典型的例证。可以说,这是中国人对内平和自守、对外防范求安的某种单纯防守性、自我封闭性、内向抑制性的文化心态在建筑上的反映和体现,也可以认为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较为强调群体而抑制甚至扼制个性发展的反映。中国建筑的美是一种“集体”的美。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表现个性的张扬和“人格”的独立;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又例如法国 巴黎的万神庙、高达320米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比萨斜塔,美国波士顿的约翰・汉考克大厦等,都是这一哲学思想或文化理念的典型表现。这些卓然独立、各具风采的建筑,能给人以突出、激越、向上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通过对比古希腊建筑与秦汉宫殿,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建筑具有绘画的特点,其着眼点在于富于意境的画面,不很注重单座建筑的体量、造型和透视效果等,而往往致力于以一座座单体为单元的、在平面上和空间上延伸的群体效果,重视人在建筑环境中“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是动态美、空间美、传神美、诗艺美的统一。而西方建筑在造型方面具有雕刻化的特征,其着力处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等,西方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之间的比例、均衡、韵律等形式美原则,例如古希腊建筑中的不同柱式建筑就是模仿不同性别的人体美而产生。此外,西方建筑文化比较注重逻辑与论证,讲求逼真,依仗论证,其特征可归结为理性与抗争精神、个体与主体意识、天国与宗教理念、建筑艺术处理的合理性与逻辑性,注重体现几何分析特征,以及强调艺术、技术、环境的协调与布局,重视比例的适当与艺术的精巧等。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建筑的理念性主要体现在“空”上,而欧洲建筑的理念性主要集中体现在“实”上。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4

关键词:剧场 古代中西戏剧 文化比较

剧场是戏剧展示的地方,它属于建筑艺术的一部分,是戏剧的承载体,也是戏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有哪一种剧场的形式是随意的构成,它体现了戏剧的艺术形态、观演关系,在剧场的建筑上充分表现着人文精神。剧场是戏剧文化的物质载体,并不仅是一座简单的建筑,它也是充满了魅力的地方,不仅容纳了欢笑和泪水,甚至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学者们通常认为,中西方戏剧的起源均是源于人类祖先的宗教祭祀性的歌舞仪式。而中外戏剧剧场的建筑、形制结构等也涵盖和表现了特定文化的影响和内涵, 这些也体现了中西文化之差异。综上所述, 剧场的建筑特征和形制结构,是戏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作者探究剧场在历史中发展的意义,研究剧场与中西戏剧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冀望从戏剧艺术的另一个新角度,去发现一些戏剧发展的文化内涵。

一、中西戏剧剧场起源比较

无论中外,宗教祭祀的仪典,都曾经是古代文明的展示与壮举。这一壮举不仅体现了共同的信仰和借助于神灵的力量,更是将宗教性祭祀仪典作为强调氏族、家族、民族凝聚力的文化纽带,无论中华民族还是古希腊,一切民族莫不如此。而中西戏剧的起源也莫不是源于宗教祭典,中西戏剧剧场的源起也和祭典鬼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古代戏剧场所源远流长,形态丰富,遍布朝野,自成系统。中国戏剧的剧场是从神庙戏台开始的,中国神庙的主建筑一向都是坐北朝南,这也成为了中国建筑业的传统,而戏台的修建则相反,坐南朝北,此举是为了让神庙的神明观戏。戏台形成以后,神庙也必定在此处修建,在建神庙的地方必建戏台,因此中国的百姓把看戏称为看庙戏,二者因此成为了固定的搭配。在中国古代,戏台从远古时候开始就带有浓重的娱神的色彩,在戏台的建筑中蕴涵了人、神共娱的观念,因此中国的戏剧剧场难以像西方那样,形成专门化的剧场。

古希腊时期,西方社会就已经有了三大古老戏剧形式――古希腊悲喜剧,并且根据古希腊戏剧形式发展形成的要求,建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剧场。“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狄奥倪索斯(Dionysus)节日的歌舞……为了节日舞蹈的需要,希腊人在山脚下开辟出了一片圆形的场地称为池子。这个圆形的池子就是希腊剧场的起源,因此,也就是近代剧场的起源。”西方音乐源于古希腊音乐,而古希腊的音乐深受古希腊的神话故事的影响,例如酒神祭祀仪式,它不但对古希腊时期的戏剧形成、表演形式、表演内容形成影响,还对古希腊时期剧场建筑形制以及观赏方式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古希腊时期,人们在参加酒神祭祀的活动的时候,会以围成一个圆圈的方式,来观看戏剧的演出,后来依照这个传统,剧场也形成了圆圈或半圆圈形式。如今,我们可以看到著名的古希腊圆形剧场建筑的遗迹,明显地承继了古希腊时期酒神祭祀时观看的方式。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中西戏剧剧场的起源都和鬼神的祭祀有着极大的联系。而无论是神庙戏台还是古希腊圆形剧场,都和娱神有一定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与西方的戏剧剧场建筑是如何衍生出迥异的风格形式?

二、中西剧场舞台结构比较

中西戏剧文化的物质载体主要表现为剧场的建筑,舞台或是戏台无疑是剧场的中心。在戏剧发展史上,舞台的形制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伸出式、拱框式和中心式,中西的舞台结构形式的差异也反映了中西戏剧文化不同的内涵。

中国古代剧场是以神庙戏楼、宫廷戏楼、戏园子为主,中国戏曲最初是在神庙的露台上开始表演的,在此之后人们就围绕着这神庙的“露台”,不断进行建构。中国的传统戏台的形制,大多为三类中的伸出式舞台样式。这种伸出式舞台样式的剧场与观众的交流非常的方便,不仅可以让观众在戏台的三面环绕看戏,坐在舞台两侧的观众,虽难以获得最佳的观赏视角,但由于与戏台上演员的位置较近,更有利于交流互动,因此也使得剧场气氛更为亲切热烈。中国戏剧真正的剧场,起源于宋代的勾栏瓦舍,在宋代为了适应市民音乐与娱乐的需求,出现了城市商业化大型的娱乐场所――瓦舍。勾栏是瓦舍中的市民艺术表演的场所,棚木结构为主,通常呈圆形。在勾栏中,主要设施有戏台、戏房,戏房与戏台之间有门相通,供表演者上下场时使用,戏台前的看台叫腰棚,最后一排座位接近于棚顶。神楼设在看台正中的最高处,主要用来供奉“ 戏神” 神像。

古希腊的剧场通常以圆形建筑为主,“这种圆形结构主要是由酒神祭祀场地及其功能演变而来。人们祭祀酒神时,环立在它的神坛的周围, 观看故事表演和歌队演唱, 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圆场。古希腊是多山的国家, 酒神祭坛往拄设在山谷中, 而观看的人则立在山坡上。这种天然的陡坡, 使人们的视线既不会被前面的档住,声音也听得清楚。后来, 人们在山坡摆上排排石头, 上面铺上木板作为凳子, 使之成为稍具形式和条件的呈大半圆形的观看场地……”“到19世纪初,拱框式舞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剧院和会堂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并对戏剧创作及演出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古希腊时期剧场的设计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观众能够享受到舒适的观赏角度以及开阔的视野,而这一剧场舞台的设计更多地体现了西方推崇的平等精神和公民意识,从中也可以看到中西文化之不同处。

从剧场的舞台结构来看,中国古代戏曲舞台更注重观众与演员的交流与互动,而西方戏剧则对观赏的视野更为看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的剧场舞台结构也在不断的改进,中国的戏曲舞台更重视台上的表演与台下观众的交流互动,以及音响效果的加强,例如把将舞台的形状做成一个大的喇叭口状,这样更便于将声音扩充,通常会在台板下埋数个大瓮等方法来达到这一效果。

三、从中西戏剧观赏者看中西戏剧文化差异

中西方古代剧场不论建筑的形制如何,都从中体现出自身的文化背景以及艺术文化的底蕴。在前戏剧时期主要是宗教性祭坛、礼乐台、乐舞百戏场、游艺棚等,到了宋时期的娱乐场所勾栏瓦舍是都市商业剧场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戏剧真正的剧场,后又演化成茶园、会馆、戏院等公众演剧场所。“宋代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以及商业游民阶层的大量出现,使市井娱乐发达起来,它向社会提出了建设专门化剧场的要求,于是城市游艺区――瓦舍里的勾栏剧场应运而生……只有到了这时,中国剧场的正式形成期才到来了。”中国的戏剧是伴随着喧嚣的勾栏瓦舍共生的,也意味着城市中各色人等都可以随意地进出,是一个商业休闲、娱乐场所,自然也要迎合各阶层观众的需求,这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俗文化定位。

在古希腊时期,音乐被看作是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人们去剧场观戏更多地是强调“酒神精神”的审美体验,古希腊人习惯于欣赏高雅音乐,提高自我修养。当古希腊人衣着正式地走进剧场欣赏戏剧时,他们表达了对表演家、艺术家的一种尊重,而这也成为了古希腊时期约定俗成的法则。在西方戏剧的表演形式中, 戏剧理论“第四堵墙”对表演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表演者在表演中要学会“当众孤独”,而观众在观演的时候则表现得如同局外人一般,表演落幕之后才能鼓掌叫好,否则演出会受到干扰。而在中国戏曲演出中,观众叫好被看作是对演员的一种赞誉,如整场戏曲无人叫好,冷冷清清,反而会被认为是一次不成功的演出。

从观赏者的角度来看,中西戏剧文化观有着极大的不同,中国传统戏曲在民间形成、发展。正如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所言:“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从这段话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戏曲雅俗共赏,也称为中国文化艺术中一种老少皆宜的平民文化。而余秋雨先生在文章《笛声何处》中对昆曲的美学格局进行论述时也认为“昆曲在观赏上随意而轻松,不必像话剧观众那样正襟危坐,不言不动……总之这是一种可以随意出入的带有很大游戏性自由艺术,而中国戏剧学的独特灵魂也正在这里。”正由于这一中国戏曲文化烙印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之处,中国戏迷们普遍地把看戏当作是一种“耳目之娱”,是 “找乐子”。所以在中国,戏曲表演在茶园中随处可见,三教九流,品茗闲聊,忘情喊好,无拘无束,清人杨懋建在《梦华琐簿》记载:“(看客)遽解带搭阑干,尽驰暑服,袒裼摇扇,啖西瓜尽一枚……明日都下盛传肉袒入戏园者。”西方观众对这些不可思议的失礼行为感到讶异的时候,我们却能一笑了之,因为这些并不能作为评判观众素质高低的标准, 从这些行为中体现了中西戏剧文化的不同影响与差异性。

剧场的空间形制对它的戏剧的艺术表现有很大影响和特定的意义,即什么样的戏剧就表现为什么样的剧场,且这些剧场还都是其文化的特定表现。中西剧场的起源虽相似,但是在之后的结构、建筑风格和观众的欣赏心态上都有着较大的区别,也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比。中国剧场中古老的戏楼、巍峨的宫廷剧场、热闹繁华的戏园子都反映了东方戏剧文化特色,古希腊的圆形剧场以及之后的拱框式舞台也是体现出西方戏剧的文化内涵。中国的戏曲剧场与西方的戏剧剧场的不同之处也反映出东西两种博大文化、两种优良戏剧形式的交织与碰撞。

参考文献:

[1][瑞]阿庇亚等.西方演剧艺术[M].吴光耀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2]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3]余秋雨.笛声何处[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4.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5

关键词:中西建筑;传承;融合

Abstract: the character of the building is city culture and social life value of the performance, the western city architecture embodies a kind of lasting, the humanities and the spiri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notation. Modern China's city construction in coordination with beauty above many drawbacks, but only from the loc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from what we have not reasonable components, to make up this deficiency, the integration of beauty, reflect their own cultural connota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build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phas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up, modern China in the western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happened.

Key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e; Inheritance; fusion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城市的现代建筑离不开地方化,地方建筑又必须走向现代化,让城市建筑的地方性在现代化发展之途上“二者合一”,这无疑是有效的方式。建筑界面的消解是建筑学的新观念,我们可以将其引用至城市建筑的发展。这里要区分的概念是:消解不是消亡,也不是妥协,而是一种积极的应对策略。建筑之于城市的消解是一种城市的发展理念,一种共荣共生、和谐共处的城市空间状态。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如何在融合西方先进的建筑观念技术与传承中国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之间取得平衡,是从19世纪40年代至今,始终贯穿中国建筑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经历了表面化的传承,以及尴尬的中西融合后,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与时代创新的关系已成为中国建筑实现现代转型的关键。

一、建筑文化的发展差异

从建筑文化发展的过程看,中国建筑文化是保守的,几乎是一成不变的继承。中国建筑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所用的材料可以说从有文献记载以来,3000年不变。中国封建历史长远,封建皇朝实力强大,封建制度稳定。人们很少有强烈的突破愿望,甚至认为被皇权统治是天经地义的。因苦难而发动的社会革命,只是在皇朝之间转换,并没有对封建制度产生根本性的突破,因此数千年也没有文化的本质性突破。但是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正是在这种社会政治环境下产生并发展到了。而在近代以前,中国虽也有西方古典建筑样式出现,但数量规模都很小,并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这使得这一时期的外来建筑被中国传统建筑同化和改造,使其原本的建筑样式具有了中国建筑的基本形式。

二、中国城市建筑文化的发展

中国五千年的城市建筑的文化与艺术都凝固于皇城、宫殿、寺庙、园林、陵墓与一些大户官邸,这近乎是中国城市建筑文化的结晶体。在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我国前现代时期的城市建筑群为了方便权利统治与权力的分配,多采用一个象征性建筑为核心向外延展开去的辐射式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源自城市诞生的原始功能性需求,对农村生活模式的统一、对社会认同机制的需求。例如,古徽州民居就是这种体制,它们以家族宗祠为中心,向周围环形拓开,除了保安佑后的需要外,主要有对中心权力机构的朝奉象征。

相较前者,改革开放后,在世界经济趋于一体化的当今社会,城市建筑群的展开格式便是弥散式的。社会文化的多样化,使得政府建筑、工厂、大型车站边缘化,城市几乎难以找到一个明显的中心建筑物,城市构造的聚合力已经从一个焦点向多个散点分布。这样,单体建筑就有了通过体量、色彩、造型等方面增加自身魅力的需要与权力,以这样的方式凸现自我,争取最大的社会认同效力。越来越多的标志性建筑的出现代表着新式城市建筑的出现,而这其实正是新型社会文化的产生所致。城市化的初衷在于驯化农村生活方式而成为统一体,从而与自然存在状态拉开距离。而当下城市建筑崇尚的则是在城邦居住格式中彰显农村散点生活形态来回归非城邦制的诗意栖居。

三、中西方建筑在抗战及抗战后期之间的关系

八年抗战时期,中国政治中心向西南大后方转移,西南各省人口激增,出现了大规模的建筑活动。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建筑大多结构和质量简陋,建筑艺术风格以中国宫殿式风格为主。但是也有大量的现代建筑出现,由于许多沿海工厂迁至西南后方,因此这些现代建筑多以工业建筑为主。

而“九•一八”以后沦为日本殖民地的东三省,在日本扶植的洲国建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尤其是在作为“新京”的长春。其中由日本建筑师设计的重要办公楼,例如长春“国务院”,“将西洋古典风格,日本帝冠式屋顶和中国牌坊等因素杂糅组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殖民地色彩”。

四、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影响的思考与启示

中西方传统建筑设计中蕴涵了环境观念、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先人的理想追求。在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东西方建筑文化呈现出不一样的形态,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制约,导致了近现代以来中方建筑的思维“追随”西方建筑文化的理念,西方建筑文化仅仅接受、吸收和融合了中方建筑文化历史中的“园林”、“亭台楼阁”等精致建筑文化这一极小部分。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现代建筑设计中中西之间在建筑文化、理念和设计精髓等方面进行交流是有好处的,但绝不能把中国当作一个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实验。不同文化的交流就像交响乐,可以有多种音调,但一定要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相协调,浮于表面的克隆和模仿必将昙花一现。对待西方建筑文化, 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 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 对西方建筑不同的态度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外来的影响有的是无法选择的, 而有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鼓励创新, 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才能使我国建筑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五、思考中国城市建筑文化之路

中国城市建筑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以上所列的许多现状往往需要百年的积淀才能改进,并且有着建筑学所无法逾越的障碍,如政治因素等。在此,本文基于建筑学专业的观点,对中国城市建筑的文化进行思考并列出了以下几条可行的解决方案:

中国城市建筑应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中国城市建筑的“国际性”与“地方性”的结合做得不够到位。国外的城市建筑新思潮、新形式一方面使我们了解到了发达国家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但同时也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和本土建筑产生了极大冲击,使一些地方的城市建筑失去民族和地域特色。由此,追求地方性是发展城市建筑的强烈要求。

建筑的性格便是城市文化与社会生活价值的表现,而地方的城市建筑体现的是一种持久的、人文的及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内涵。地方文化形成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季节气候、历史遗风、生活方式、民俗礼仪、本土文化、风土人情等因素决定了地方性城市建筑的独特风貌。如果从建筑本身的属性来看,建筑是真、善、美的统一,物质功能是“真”,技术手段是“善”,文化内涵和形式和谐是“美”。

结语:任何一个国家的建筑遗产及城市景观特色,不仅是所在国家的人文资源,也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21世纪,中国建筑在国际上的形象及地位,将不仅仅在于拥有一座座杰出的建筑,更重要的基本因素是各地城市景观的特色。由此,我们可以说,尽管需要漫长的摸索,但我们和世界是站在同一地平线上的,而中国的城市建筑发展之路已然露出曙光。

参考文献:

[1]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学通.近代中国的西式建筑[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陈志华.中国造园艺术在欧洲的影响[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范文6

本文通过对中国斗拱和西方柱式发展各个阶段的阐述以及对两者之间的对比分析,阐释了结构、功能、材料和形式美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形式美建立在一定功能、结构和材料的基础之上,并随三者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演变。

关键词:结构; 功能; 材料; 形式美

Content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hinese DouGong and western column of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for both this and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analysis, and explain the structure, function, materials and formal beauty supplement each other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l beauty-based on some function, structure and material foundation,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changes and evolution.

Keywords: structure; Function; Materials; Formal beauty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建筑,从远古简陋的草棚到今日的高楼林立,建筑伴随人类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由于物产,气候,地理,交通等等的差异,每个地方的建筑都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宗教,政治,经济,社会等等的差异,每个时代的建筑有自己的特点。各地的文化有交流,各地的文化有传承,更何况人们的创造力无穷无尽,世界的建筑因此千变万化。

在东方的中国,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源流长,就是在古罗马,古埃及以及古巴比伦等文明业已相继消亡的今天,华夏文明依然生机勃勃。古老灿烂的文明不仅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仁人志士,同时也塑造了伟大而极具艺术魅力的中国古代建筑。在历史上,随着建筑文化的输出和交流,中国建筑形制传到了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成为“中国古典建筑体系”超越国界的一个外部特征,可以说中国古典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建筑在经历了苦苦的挣扎后,日益淡出当今建筑舞台,而西方古建艺术形式在历经了多次复兴以后,在现代建筑的玻璃,钢筋混凝土丛林中仍能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出人头地”占尽。有道是“存在的便是合理的”。无论西方古典建筑制式的存在合理与否,姑且不予分析,本人仅过对中国斗拱和西方柱式这两个最能代表中西方建筑形式的构件的对比,来浅谈一些自己关于功能、结构、材料和形式美方面的看法:

-、关于斗拱

华夏先祖在和自然经历了无数的拼争后,终于寻找到了一种合乎自己实际的构架形式——木构架,这也就奠定了中国古建筑的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但在使用中发现在柱和梁的交接处,剪力对于由木材构成的梁柱来说实在难以承受,于是在实践中,在横梁和立柱的交接处施横材方木相互垒叠,前后伸出做宋“斗拱”,用于屋檐下向外挑出,承接外部屋檐,在室内向两端挑出,有缩短梁枋跨度,分散梁枋连接处剪力的作用;同时,方形升斗组成的颇有弹性的结构层,就像一层层大的弹簧垫层组成可以吸收纵横震波的空间网架结构,有利于建筑抗震。

斗拱最早出现的很早,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期的铜器上就有斗拱的形象。从汉代的石阙、崖墓和墓葬中的画像石中所表现的建筑上,我们见到早期斗拱的式样。后经魏、齐发展,及唐代已经成熟,具体实例见唐代佛光寺大殿,其形制已标准化。后经元及宋将其形制以官方文书形式加以规定,到明清时期又有了进一步具体的发展和演变。

二、斗拱的演变

1. 斗拱用材的变化:(折合以《营造法式》规格)

唐代 辽,宋,金 元 明,清

二等材、 二等材,三等材

四等材 五等材,六等材

七等材,八等材 六等材,七等材

八等材,等外材

2. 斗拱与柱高的比例:

辽以前的古建,其斗拱甚为高大,及柱高之一半,实例如独乐寺观音阁

至宋初,比例少有减缩,实例为晋祠大殿;及宋之末,斗拱之高仅及柱高七分之三,实例为处祖庵

由南宋至金,斗拱比例进一步缩小

3.斗拱部分构件的变化:

下昂:明清以后变为装饰构件

华头子:明清以后不见

替木:明清以后不见

补间铺作:明清以后变为装饰物,数目变多

以上列表及分析表明斗拱用材不断下降,其中以元代下降幅度最大,其用材截面积只相当于宋代的40-50%,铺作在整个构架中的高度比例也只及宋代的30-50%,这是由于木构架结构的逐步优化,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同时明代后,宫殿,庙宇建筑的墙用砖砌筑,屋顶出檐可以减小,同时充分利用梁头向外挑出的作用来承托屋檐重量,挑檐檩直接搁在梁头上,所以斗拱作用减小,其形制也随之改变,原来作为斜梁的昂,也成为纯装饰构件。但是由于宫殿,庙宇要求豪华,富丽的外观,因此失去了原来意义的斗拱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变的更加繁密,甚至某些方面还成了木构架上的累赘物。

三、关于西方柱式

柱式,就是石质梁柱结构体系各部件的样式和它们之间组合搭接方式的完整规范。柱式是除中世纪之外,欧洲主流建筑艺术造型的基本元素。世界上还没有另外一种如此简单而又完整的元素,能以如此直截了当的方式几乎无所不包地决定着建筑的面貌。

柱式起源于木结构,经过长期演变完成了向石结构的过度。石结构更坚固耐久,意大利有些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庙宇建筑还基本完整地保存到现在。同时它也能做得很高大,古希腊时代就有10米以上的甚至达到12米的柱子,古罗马时代,有的柱子高度达到将近20米。梁的跨度也相应增大不少。这些都是木结构达不到的,因此,柱式的适应性便大大强于木结构体系,并且有了更丰富多样的表达力。古罗马之后,券拱结构的造型能力非常强,又吸纳了柱式作为它的造型元素,从而加强了柱式的生命力。而且,从古希腊多立克和爱奥尼两种柱式,到古罗马发展成为五种柱式,各自有鲜明的风格和个性,从粗旷雄伟到盛装的华丽,适用于不同性质的建筑或同一建筑的不同位置。这样,柱式的艺术表现力又大大增强了,而且系列化了。作为:凝固的音乐“,在一个建筑群里,不但可以有一个乐器的独奏,还可以有多种乐器的交响。欧洲中世纪,神权统治之下,古典文化消亡了一千多年之久, 真正意义上的柱式几乎不见了。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重新萌芽,人们在废墟里认识了古典柱式,把它当作弘扬人文精神的武器之一,柱式再度成为规范建筑艺术的基本手段,又使用了五百来年。到20世纪之处,建筑发生了一场大革命,柱式才退出了统治地位,但仍然没有消失,甚至有时侯还要“回潮”。

四、西方柱式和中式斗拱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