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差异的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差异的概述范文1
关键词: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教学 商务英语写作
1 概述
随着国家教育部先后批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设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商务英语教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力的增强,更加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提出新的要求,即要努力培养熟练掌握外语技能,通晓商务知识的复合型商务人才,从而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与贸易交流。
然而,不同国家的人们在从事商务交流的过程中不经意的受到自己本土文化的影响,将自己的文化强加于对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商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文化的教学,尤其文化差异的教学。本文主要阐述文化的差异的存在、表现和影响,并且提出注意文化的差异是商务英语教学写作教学的当前迫切的任务之一。
2 文化差异
关于文化差异,荷兰学者Hofstede(1980)提出Five Values Dimension的文化差异模型。他把文化分为5个价值纬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利距离;不确定性回避;社会的男性化女性化及长短期导向。这些差异都会在商务交流中得到体现。思维更是文化的深刻体现。下面主要列举下中西的思维差异。
2.1 汉语是主体意识,英语是个体意识。汉语很主观化所以写成的英语都是“I think”,“We must”,“You should”等主观意识很明显的词组而英语则是注重个体化意识。
2.2 汉语重形象思维,英语重抽象思维。汉语注重动词,分句短句特别多;而英语长句复杂句比较多,里面夹杂同位语从句,由名词组成的定语从句。中国学生写东西喜欢频繁用动词,而不会灵活的使用动名词或者介词形式。
2.3 汉族的思维模式是“螺旋式”,英语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式”。这表现在两方面:句型结构和语篇模式。从句型结构方面来说,英语复合句较多,句子结构多为重心在前。
3 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
商务英语教学尽管在中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交叉型学科,教学模式也存在很大的灵活性,没有固定的模式。譬如,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商务英语语言教学、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等,不同的高校使用不同的教科书。例如,商务英语写作这门课程来说,就有如下的教科书:
《剑桥商务英语写作教程》,《商务英语写作》,《外经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修辞与写作》,《实用商务英语写作》,《国际商务写作教程》等。
很明显,这些教材都注重学生的实际商务写作能力的培养,而其中更主要以商务信函为主,注意到文化差异的导入。注重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是商务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差异对中国学生的写作,尤其是商务写作影响极深,高职高专类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文化方面更是欠缺一些。这些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词与短语 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和文化紧密相连。换句话说,相同的词,不同的文化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涵义。因此在学习词语一定不能离开其身后的文化。例如,有些词,在其他的文化里,找不到完全对应的。
①颜色词,如:“brown & black”有不同的文化涵义。black tea (红茶),brown sugar(红糖)②数字: 西方人认为13是不吉利的。故而,机会在每个场合都会避免用它:酒店、酒吧、电话号码等;在中国,我们完全不会这样。我们喜欢3,6. 广东人还特别喜欢8,意思是“发”.
3.2 句子
3.2.1 句子中词的位置
通常中国学生在学英文句子的时候,总是不经意受到我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例如,有个学生想写了一个句子来确认已经收到对方的发盘:“On May 5th,we are glad to have received your letter for offering.”很明显,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把日期放在了前面。因为我们习惯了“某天,某人做了什么事”,这种思维方式。而英美人习惯于将日期放在后面。
3.2.2 坏消息的表达方式
诚然,在商务文本中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不会直接将那些坏消息直接表达出来,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我们在采用的策略上也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会采用“you-attitude”(以第二人称来表达),东方人更倾向于”we-attitude(用第一人称表达)。例如:
句(1)I am shipping your order tomorrow.
句(2)Your order will arrive Thursday.
句(3)we cannot afford to purchase an ad in your organization's directory.
3.2.3 避免否定表达
中国的学生经常写出这样的句子:
You overlooked…/you are careless/You state that…but I don’t believe you/You failed to…/you are careless/You claim that…it’s probably untrue/I am right…you do not understand/Your delay…you are at fault….
这应该追溯到我们的文化,说的具体一点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尽管我们意识到这样子拒绝别人不礼貌,但是我们还是会按照我们的思维来写出这样的英语句子,逐字逐句的翻译成英语。
文化差异的概述范文2
关键词:礼貌原则;文化差异;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67-01
一、中西礼貌原则概述
Brown和Levinson(1990)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礼貌是一种保全面子的做法,而面子是交际双方通过对对方假定自己所表现出的行为,为自己有效求得的社会价值,面子是礼貌概念的核心。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说一些有利于己而不利于他人的话语,这些话语被称为“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 因此,所谓礼貌就是要最大程度的降低这些“威胁面子的行为”,体现处对面子的尊重。
顾曰国(1990)在研究了中国礼貌的历史渊源后,总结出了汉语文化的四个基本礼貌特征:尊敬他人(respectfulness)、谦虚(modesty)、热诚(attitudinal 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他认为,尊敬他人是对他人的肯定、欣赏、顾及他人的面子、社会地位等;温文尔雅是指自己对他人的言行要符合某种标准。通过对礼貌准则的进一步研究,顾曰国(1992)归纳了与汉语文化有关的五条礼貌准则:(1)“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2)“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与称呼准则;(3)“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4)“脸”“面子”与求同准则;(5)“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准则。
礼貌作为一种标示人类文明的社会现象,既具有普遍性,又存在着差异性。是普遍性与差异性的辨证统一。不同的文化对礼貌行为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文化赋予了礼貌不同的内涵。因此,可以从礼貌原则的不同看出中西文化间的差异。
二、礼貌文化差异的根源
(一)不同的价值观体系
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集中体现为以群体依存为特征的中国文化和以个体中心为特征的西方文化的差别。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都有其形成的历史根源。一方面,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倡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提出“成己”与“成人”的观点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肯定只有通过帮助和成就他人才能使个人的道德价值得以实现和完善。到了宋朝,“成人”和“成己”的思想已发展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在这一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逐步形成了群体相互依存的特征。长期以来,人们以集体利益为重,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人们的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因此“贬己尊人”和“谦虚”的礼貌行为备受推崇。而西方文化由于受到古希腊思想和基督教的影响,人们追求平等、自由、独立,逐步形成了个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崇尚个人自主、个人奋斗及个人成就。在言语交流中突出自我,主张个体价值至上,不被他人的思想及情感左右,尊重个人权利和行动的自由。
(二) 不同的思维模式
西方文化的个体思维定势是基于“天人相分”的宇宙观,认为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人与神乃至世界万物都是二元对立的,强调事物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中才能存在。因此西方的思维习惯于从部分到整体,重逻辑分析;把事物“一分为二”,进行“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具有更强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思维带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的差别,简化了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另外,中国人对环境十分敏感,容易受环境影响,容易对社会提示产生反应从而屈服于社会,更重“礼”和“面子”,因此语言具有简洁、含蓄、委婉、强调语言形式的特征。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发生冲突时,人们首先考虑的是礼貌原则,如何尽量不伤害对方的面子,至于话语中的意义表达只能靠听话者自己体会了,正所谓“明人不用重话,响鼓不用重锤”。
三、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差异之应对
由礼貌引起的语用失误属于社交语用失误(托马斯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涉及话语的语言问题,源于学习者对非本族语言表达方式的错误使用) ,它涉及话语的文化差异,是指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要想尽可能避免这一语用失误,要求交际的双方取得文化上的认同。所谓文化认同,就是交际双方应认同所处的文化氛围,并尽量使用同一文化的标准与规范。要强调的是,文化的认同是相互的,不仅要维持自己的文化,使得自己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还应认同他人的文化,使人类文化的发展不断融合,共同发展,在发展中相互交流与借鉴。
总之,在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言语习惯的影响下,礼貌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同时中西方之间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也导致了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的诸多语用失误,造成交际障碍。基于不同的文化对礼貌行为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实际交际中,应以一种文化平等的心态,学习和研究不同文化下的礼貌原则和交往规则,寻找规律,灵活运用,提高交际能力,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艳. 谈中西礼貌原则.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文化差异的概述范文3
国际投资又称“境外投资”或“海外投资”,是指投资者将其资本投放到本国之外,以获得收益的经济行为。国际投资方式主要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外经营企业,通过直接控制或参与其生产经营管理以取得利润的投资活动;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购买外国股票、债券等,获取证券投资的股息或债息等。本文主要介绍对外直接投资的文化风险及其风险评估与管理。
二、文化及文化差异
1.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狭义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狭义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化具有民族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2.文化差异
荷兰文化大师吉尔特·霍夫斯塔德在对IBM公司50种职业、66种国籍雇员的11.6万份问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四项描述各种文化差异的指标,即:权力距离、不确定性避免、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度与女性度。
中国学者在对世界各地的23个国家的学生的研究中得出文化差异的第五个指标: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
以上研究表明,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其中即包含真理的差异也包含德行上的差异,且这种差异性根植在人们的头脑中的,很难轻易被改变。文化差异是由各国的历史传统以及不同的社会发展进程所导致的,表现在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这种文化的差异和企业文化类型的多样性相兼容。
三、文化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的背景下,企业在异地、异国开展经营活动,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也日益多样化,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投资风险也成为企业在国际投资上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如何有效地控制文化风险成为国际投资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国际投资中的文化风险因素
1.1信息理解差异风险
由于不同国家语言、宗教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对同一信息的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国际投资中,经常出现由于双方沟通障碍,导致在工作方式、人员配置、市场开发和内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从而无法保证公司的有效运营。例如,在亚洲的企业文化中一般都将员工加班加点视为工作积极的表现,但在西方国家则把员工加班加点看作其违规或无能的表现。当不同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处于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沟通就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导致误解,这些误解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严重影响管理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文化误解在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轻则会带来误会,重则会导致冲突,使跨国经营目标难以实现,导致国际投资以失败告终。
1.2种族、民族差异
种族和民族的差异会使进入东道国进行国际投资的跨国企业管理人员,具有较为强烈的民族优越感,从而固守本民族文化和传统,有偏见地对待他国的文化和传统,这种民族优越感、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是跨国企业管理文化风险存在的普遍根源。
持有民族优越感的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常常倾向于采用单一的、以母国为中心的管理方式,移植或照搬母公司在本国或他国的成功经验,忽略或不能充分考虑本土文化斥求,也不能改造产品以使其适应特定市场的特殊需求,国际投资只以盈利为目的,本土员工既得不到接触核心技术的机会,又享受不到升迁的待遇。这种倾向在海外经营中不利于国际投资的跨国经营,在企业经营目标上国内母公司和海外公司难以统一,同时也不利于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无法及时针对东道国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1.3管理差异风险
管理差异风险是由于不同文化导致的管理方式、管理风格以及不同文化的管理人员之间不能协调工作而带来的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国际投资经营时遇到的最大障碍。跨国企业在境外投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在东道国所采用的管理模式、管理行为能否为当地的雇员所接受,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和能否得到贯彻执行。因此,如果不了解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而采用以母国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往往会带来管理上的风险。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人具有不同的价值念、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等,在企业经营的一些基本问题上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态度。
1.4产品需求差异风险
文化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欲望和消费行为,并最终决定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和消费行为,这种差异决定了市场需求的差异。如果忽视文化差异对市场需求的影响,仅从自身文化出发来进行国际投资经营,跨国经营企业将难以生存和发展。例如德国人比较偏重产品的质量,而日本人则注重产品的外观样式,在两国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就有很大的不同。
2.国际投资中的文化风险控制
2.1正确认识文化差异
国际投资者应该正确认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认真分析其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不同,以及不同层面上的文化差异,在进行跨国投资之前,要充分认识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对东道国的文化特征、惯例、风俗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两国文化的差异,最终确定在东道国的经营方式和需要提供的产品类型,根据差异分析制定出一系列的经营方法和经营目标。
2.2加强跨文化沟通
为了更好地控制文化风险,企业应加强跨文化的沟通和培训,包括对对方民族文化及原公司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跨文化沟通与冲突的处理能力培训;大力提倡、推广应用国际化工作语言,并进行语言培训,在企业内部形成学习与使用多种语言的风气;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员工的文化敏感力和文化适应性等。这些工作可以促进跨文化沟通技能的提高,改善管理人员与当地员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
[1有助于管理者更快地适应新文化和新环境。
2.3制定风险控制战略
文化风险是企业国际投资经营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跨国企业应积极制定风险控制战略。综合比较母国和东道国的文化差异,确定一种优势主导文化,并以此为主导制定企业文化战略,调整经营战略,积极适应当地文化,降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经营风险。企业的经营投资应该是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的,通过不断吸收外部文化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调整企业的经营,适应环境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当然文化适应并不代表要被动、消极地妥协或服从,有时也要采取文化融合战略,利用企业自身的影响力,积极推动文化互动,在吸收当地文化的同时,向当地市场传递企业自身的经营思想和理念。
2.4实施本土化战略
本土化是为了适应当前所处的环境而做的变化,通俗讲就是入乡随俗。在国际投资经营中反映出的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以消费者为核心,而不是以商家的喜好、习惯为准绳,企业规范必须随地区性变化引起的顾客变化而改变。本土化经营是企业避免文化冲突,降低文化风险,顺利进行国际投资经营的重要保证。企业经营本土化战略带给跨国公司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包括确立在东道国长期发展的“合法”地位;奠定低成本扩张的基础;增加了当地劳工的就业机会等,企业本土化经营可以有效避免当地企业、员工的抵触行为,减少母国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时所产生的文化冲突。
四、结束语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际投资逐步深入到各个国家、各个领域,其所面临的文化差异也越来越多,国际投资过程中不仅要对投资的政治风险、经营风险进行分析,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风险更不能忽视。企业在从事国际投资经营时,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文化上差异,运用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手段,才能在国际投资经营活动中将文化冲突所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在不同文化的撞击、冲突和融合中,只有契合文化的经营才是最佳的经营。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M·霍杰茨弗雷德·卢森斯.文化战略与行为(第5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马尔科姆·沃纳.跨文化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王涛生,许南.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文化差异的概述范文4
关键词: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有效策略
高职英语属于特殊用途英语或者专门用途英语,即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服务于工作岗位的最前沿,如涉外酒店接待、餐饮行业服务员、旅游导游以及外企办公文秘等,学生若缺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实际的涉外交际中,很容易产生误解,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的交际目的。因此,在日常的高职英语教学时,教师既要注重传统的教学方式,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使他们具备跨文化意识。
一、跨文化交际课程概述
(一)跨文化交际内涵。
跨文化交际,即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交际过程。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等,这些不同导致了各民族间相异的文化现状。在不同民族之间的人们进行交流时,人们喜欢以自己民族的表达方式、语言背景和思维模式来理解对方的话语,由于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存在,可能错误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或说出不符合目的语文化背景常理的表达方式而产生尴尬,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二)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形成。
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形成自古就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但研究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专门学科――跨文化交际学却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出现,70年代才在美国正式成为一门新型的学科。
跨文化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它的诞生有三个主要的标志:一是1959年第一部跨文化交际学著作《无声的语言》出版,作者为霍尔;二是1970年国际传播学会正式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三是1974年《国际与跨文化交际学年刊》创刊。1980年初,跨文化教学由外语教学界引入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许国璋1980年发表在《现代外语》第四期上的“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一文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诞生。
(三)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文献综述。
在跨文化教学领域,学者最先注重的是结合外语教学的词汇文化内涵的研究,如学者杜瑞清(1987)、胡文仲(1982)都注重词汇的文化差异,他们认为,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特定人类文化生活的载体。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所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便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在我国学校实施的教材主要有《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作者严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作者许力生、吴丽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跨文化交际基础》,窦卫霖编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等。
国内学者对跨文化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也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包含三类,一是从理论上对课程进行整体讨论,如胡文仲(2006)从较少美国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和对比中美两国跨文化交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异同出发对中国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设想;二是专门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进行的讨论,如唐建敏和杨明(2007)探讨构建主义理论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作用;三是对跨文化交际课程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如胡超(2005)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说明跨文化交际课程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二、设置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重要意义
(一)帮助学生跨越文化差异。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表现在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形态和等诸多方面。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差异,在真实的交际中,就可能说出不符合英语常识的句子或表达,导致交际双方的误解,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伤害。语言学习和运用不能脱离文化单独存在,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表现和承载形式,脱离了文化,就不能真正了解和使用该民族的语言。
(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缺乏了解语言文化知识,学生就会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出现困难。例如听写关于圣诞节的短文时,由于学生不了解有关圣诞节的知识,甚至不知道Santa Claus就是圣诞老人,以致学生在听写过程中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造成听力理解效率低下。另外,文化差异对学生的口语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例如,英语课前教师会说Good morning,students,学生会以Good morning,teacher来回答,其实这是不符合英语习惯的,因为teacher作为一种职业,是不用于称呼的,正确的说法是Good morning,Sir/Miss。
(三)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
词汇承载了丰富的语言信息,是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对于同一个单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产生的意象和联想也不尽相同。例如moon,中国人会想到嫦娥、玉兔、月饼,会想到中秋佳节,而美国人会首先联想到阿姆斯特朗登月;又如pumpkin,美国人会联想到Thanks Giving Day、Halloween和All Hallows Day,因为南瓜是这些节日中必备之物,几乎是这些节日的象征,但是在中国对于南瓜则没有更多的联想。由此可见,语言词汇中包涵着一个民族政治经济、历史传统、等丰富的文化信息,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感性认识和知识范围。
(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翻译技能。
小小的单词或短语却是文化的积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成为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代名词。如lucky dog指幸运的人;widow’s cruse指取之不竭的聚宝盆;Philistine意思为平庸之辈,门外汉,对专业知识一窍不通的人等。这些单词或短语犹如中国的成语,如“叶公好龙” “拔苗助长” “狐假虎威”等,每一个词汇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或典故。如果不了解这些词汇的文化历史渊源,在进行阅读理解或翻译时就会产生偏差。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高度重视英汉表达的差异,强调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持之以恒地将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相融合,并做到相辅相成,同步进行。
三、高职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教材,直接导入。
高职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富含跨文化交际信息的语篇材料,教师可以通过深挖语篇中的文化信息展开跨文化交际教学。例如,《新编实用英语》Book 1中,The Way American Greeting、The Attitude Towards Gift Giving和Thanks-giving Day and Christmas三个单元分别介绍的是中西方问候和送礼两方面的差异以及西方的两个重要节日:感恩节和圣诞节。教师可以将这三个单元贯穿起来,介绍一些西方节日Christmas Day, Easter day和Halloween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以及赠送节日礼物中西的差异等。在中国接受礼物后当面打开是不礼貌的,而在西方则是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表示喜欢并进行感谢。通过深挖教材语篇中富含的文化信息,让学生掌握了中西方在问候、个人隐私等方面的常识和差异,大大提高了他们现实交际中的跨文化意识。
(二)讲解词汇,缩小差异。
词汇是英语重要的语言组成部分,而且词汇中富含深厚的英语文化底蕴,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不能成为单纯的词义讲解,用法介绍,还应该详细讲解单词的来源,了解单词所蕴含的文化差异。例如,龙(dragon)在中西文化中所表示的文化概念正好完全相反,在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图腾,是一种吉祥的瑞物,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但是在西方国家,龙是凶残的有鳞的怪兽,代表邪恶。文化不是单独的现象,而是依附于词汇而存在,只有掌握了词汇的文化共性,才能在日常交际中将英语词汇融会贯通,应用自如。因此,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不可忽视小小的英语词汇。
(三)重视语法,培养习惯。
我国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母语的环境当中,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很多学生不是语法知识薄弱,而是不自觉地将母语思维和表达习惯应用于英语中,从而产生语用失误。例如,I very like this song,Our school has about 5000 students等错误的句子。这些都是典型的中式英语,并不符合英语的思维和表达习惯,正确的表述应该为I like this song very much和There are about 5000 students in our school。语法规则的不同知识语言的表象,更深层次的来讲,是汉语和英语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差异,只有让学生了解这些差异,才能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四)广泛阅读,锻炼思维。
文化决定思维和表达方式,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中国人则重悟性和辩证。例如,红茶通常被误以为是red tea,在英语中实则为black tea。又如大海捞针被直接翻译成Look for a needle in the sea,实际应该为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对汉英文化差异的不了解造成的,直接机械的对应思考,直接翻译,没有考虑到汉英思维的不对等。因此,要引导学生积极、广泛地去阅读一些英文原著,探求其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和文化敏感性。
四、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高职英语教学,更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为首要任务,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更优秀的跨文化交际服务型、专门型英语综合人才。
(作者单位: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文化差异的概述范文5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大学英语 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 G642;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29-02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英语教育的基本课标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大学的英语教学既要坚持以语言知识技巧为核心,同时要注重学习策略与跨文化交际内容。在教学方式上,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才多元化要求。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语言学习,而是拓展到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因此,任务驱动法是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提出的问题相结合,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时候,要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并且做好引导工作,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形式,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得到结论,并且将已经学到的内容与新知识相互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基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顺应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并且将传统的课堂向探究式课堂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对于问题的理解,运用相关的知识来得出结论。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主要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主体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在交际过程中,包括文化的交流。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文化融合,培养人们对于不同背景文化的认识,通过对比学习,强化对于自身文化的理解。同时,跨文化交际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并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降低不同意识形态带来的碰撞。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交际也顺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
(二)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英语教学的模式比较传统,重点是对于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语言应用的练习,而很少涉及人文知识。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缺少一定的文化基础,在很多内容的理解方面存在障碍。由此可见,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语言交际、礼仪习俗、社会结构、价值观念都是需要教师进行讲解的,了解了这些文化差异,有助于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深入理解。除此之外,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的课堂角色也要改变,要以学生为课堂的核心,教师积极引导协助,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语言知识变为主动了解文化知识。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于跨文化交际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中,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需要跟上教师的节奏即可,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教学效果自然事倍功半。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教师提出与文化相关的任务,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互相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自,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只需完成协作工作。在研究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教师为学生引导方向,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对文化内容的讨论与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增强团结合作精神。同时,学生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又能激发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这种良性循环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究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途径
(一)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信息
大学英语教师在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中,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里的文化信息。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主要来源于英美国家的主流媒体,包含了很多重要的文化信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同时,研究文章的结构、写作手法、文化背景,重视课文中的文化内容。在英语语言学习中,要鼓励学生探究一些词汇的文化内涵,例如英语词汇intellectual与中文的“知识分子”并不完全相同,intellectual范围比较小,主要指大学中的教授、取得一定学术成就的学者,而汉语词汇“知识分子”则指所有的学者。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补充一些文化知识,让枯燥的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讲解词汇acknowledge的时候,可以引用英国名著《傲慢与偏见》中的句子,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一位妻子,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尽管很多学生听说过这部小说,但是真正理解小说内容的却很少,因此教师可以对作者简・奥斯汀的生平进行补充,让学生了解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的英国乡村风土人情。
(二)综合研究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要素
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研究英语课堂中的文化要素,特别是文化差异的学习,因为这有利于学生从欧美文化的角度理解语言的应用。英语教材第二册的精读课文,充分展现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课下自主阅读,并且将中国教育模式与西方教育模式进行对比,通过文化内容比较概括出结论。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中国的父母习惯于手把手地教育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父母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中国父母认为只有帮助孩子成功,才能激发孩子继续努力的热情。然而西方的教育方式截然相反,西方父母认为孩子的独立自主很重要,每一次失败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诠释很重要,通过历史发展、政治背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这种差异的社会根源,拓展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避免学生断章取义,扭曲文化差异的含义。
(三)其他的跨文化意识培养途径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很多形式来渗透文化交际意识,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索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提议开展英语演讲比赛、欧美文化讲座、英文歌曲比赛、英文诗朗诵比赛、欧美电影欣赏等,寓教于乐,让学生深入了解欧美国家的社会文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与学校沟通,聘请外籍教师授课,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与西方文化零距离接触。教师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文化。无论是图片的播放,还是相关文献的阅读,不同形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深入了解西方的历史、艺术与风俗,在英语学习中从文化视角来理解问题,培养语言悟性及文化适应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多元化的文化环境对于教育体系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积极引入文化交际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习语言技能,而且使其能够了解文化背景,增强文化交际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还要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意识培养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利于在文化交流中减少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误解,能够以文化多元化的心态兼容并蓄,最终实现沟通的无障碍。综上所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缺一不可,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具有多重文化意识的跨文化交流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志强.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2(12).
[2] 赵芳.“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12).
[3] 胡悦明.中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3(06).
[4] 姚凤芹.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及其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20).
[5] 李静.运用PBL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J].科技信息,2013(15).
[6] 汪火焰.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01).
[7] 刘海波.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20).
[8] 刘子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海外英语,2011(15).
[9] 吴若芳.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3(13).
文化差异的概述范文6
关键词:翻译;功能对等;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70-01
一、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1964年,尤金·奈达博士(Eugene A·Nida)在《翻译科学探索》(1964)(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并将之定义为“顺乎自然,最贴切的对等”(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在1969年与塔伯(Charles Taber)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一书中,他进一步定义“动态对等”为: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并指出动态对等(亦即灵活对等)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贴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义结构和形式对等。但根据奈达的观点,动态对等并不等于传统意义上的“自由翻译”或“活译”,因为动态对等要求译文在不同语言结构中尽可能完满地再现原文意旨,限制了译者毫无节制的自由发挥。同时动态对等理论也扬弃了“文本中心论”的主张,对一向受忽视的读者给予了更多的重视。
但是随后奈达意识到“动态对等”一词可能引起诸多误解,导致许多人对他理论的曲解。所以他在1986年与瓦德(de Warrd)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中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以便消除人们的误解,使其含义更清楚。奈达进一步将功能对等分成两个层次:最小功能对等和最大功能对等。最小功能对等是指“译本的读者在理解译本是应该达到能感知原文文本的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文本的程度”。
二、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指导《圣经》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奈达在青年时代担任《圣经》翻译部的执行秘书,也正是由于他长期服务与这一领域,其翻译思想也打上了特有的烙印。虽然奈达以翻译理论家著称,但他首先是一个《圣经》翻译组织者。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他的理论是为《圣经》翻译服务的。这一理论以《圣经》翻译为着眼点,创造性地将接受理论的原理引入翻译研究,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对等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故又称为读者同等反应论。事实证明,奈达提出的这一理论,在《圣经》翻译的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并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从《圣经》翻译的目的和功能看,这一理论的应用无疑是十分恰当的。因为《圣经》翻译的宗旨是忠实地传达上帝的旨意,因此内容是主要的,形式是次要的。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尊重接受语的特征,尽可能发挥接受语的表达潜力,用译文接受者喜闻乐见,符合接受语表达规范的言语形式,从而为《圣经》翻译的宗教传道目的服务。例如,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圣经》中的“上帝的羔羊”在爱斯基摩语中被译成了“上帝的海豹”。因为爱斯基摩人的大脑中根本没有“羔羊”这种动物的概念,而“海豹”才是他们生活中最好的朋友。用“海豹”替代“羔羊”就使身处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通过不同的语言表层结构得到了同一深层含义。
然而,我们对奈达的译论总存在着普遍的误解。那就是我们在接受奈达的翻译理论时,往往把它当成普遍翻译理论,甚至文学翻译理论,而不是宗教翻译理论。我们往往忽略了该理论的应用范围:《圣经》翻译。这实际上是一种错位。
三、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局限性
不可否认,翻译中的最主要、最普遍的问题还是语言结构的转换问题。而在语言结构层面的转换而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无疑是十分恰当的。如果翻译仅仅涉及信息传递和语言结构的转换问题,那功能对等理论无疑是十分有效的指导思想。但是,语言毕竟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镜子,文化的方方面面均在语言中有所反映。奈达认为,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着同构现象(isomorphs)。但是,不同文化之间果真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异质同构现象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概念空缺现象笔笔皆是。功能对等理论在处理文化因素上往往显示出它的局限性。
功能对等理论实际上是将整个理论建立在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异质同构现象这一前提上的,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掩盖了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功能对等理论一再强调的读者反应相同是不可能达到的。俗话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用读者反应是否相同来衡量译文的优劣似乎有些不切实际。由于各自的社会经历,家庭背景,或受教育程度不同等因素影响,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在读原文时都难以获得相同的反应,更别说迥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了。因此,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是谋求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同等反应的难以逾越的鸿沟。
文化交流有助于社会的进步,还可以丰富目标语言。如果都采取功能对等式的翻译,那我们的语言将从此断绝外来的营养,今天汉语里就不会有诸如“滚石不生苔”、“鄂鱼的眼泪”、“穿梭外交”、“武装到牙齿”等耳熟能详的外来语了。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否认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处理语言差异上的积极作用,它仍然是目前最佳的翻译理论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是和其他任何理论一样,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很显然,以此理论作为一切翻译的标准是不恰当的。我们在用这一理论指导我们翻译活动的同时,应清楚地意识到它在处理文化差异和形式转换上的消极作用,认识到翻译等值理论只有与我国特殊的语言文化背景相结合,才具有实用价值。一个好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源文的种类、文化色彩在源文中的重要性、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接受能力等诸因素充分考虑对源文文化因素的取舍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