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工作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研究工作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研究工作总结

科学研究工作总结范文1

一、取得优异工作成绩

2014年,我部全体员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刻苦勤奋工作,完成了全部工作任务,取得优异成绩。共计完成各级监督抽查批次,型式评价批次,实现收入万元;组织完成医疗卫生、贸易结算、环境检测、安全防护等领域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工作台件,最高标准器检定台件;完成各级技术监督局委托的计量器具许可证考核家,派出考评员人次。由于工作出色,成绩优良,我部2014年四季度省级监督抽查工作获得通报表彰。

二、努力做好各级监督抽查工作

我部努力做好各级监督抽查工作,2014年共完成各级监督抽查批次,其中国家级批次、省级批次、各级专项批次。在各级监督抽查工作中,我部重点抓住工作质量检查,开展相关方面的培训教育,按时上报监督抽查数据资料,严格执行数据查错模式,省级监督抽查工作在四季度获得省局监督稽查处的通报表扬。与此同时,根据院仓库狭小存放困难的实际情况,我部制定了监督抽查的样品流转流程,使得样品流转过程做到有据可查,消除样品流转的盲点。还针对2015年监督抽查模式转变,及时组织宣贯,及时组织各检测室申报2015年监督抽查计划,促进了监督抽查工作的发展。

三、认真开展型式评价工作

我部认真开展型式评价工作,加强型式评价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一是负责型式评价的管理,做到企业资料在24小时内下发到检测室,报告在2日内完毕交至省局计量处。二是检查型式评价收费,确保检查型式评价收费标准合理。三是制定型式评价样品流转程序,加强对流转情况的检查,确保型式评价样品流转程序执行到位。四是制定型式评价作业指导书一份,利于各检测室开展型式评价作业。

四、切实做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工作

我部将许可证考核任务放至OA系统,制定许可证考核管理办法,组织研究所编制许可证考核必备条件,制定《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考核工作作业指导书》。与此同时,组织召开2014年计量标准考评员、制造计量器具考评员工作培训会,全面提高计量标准考评员、制造计量器具考评员的业务技能水平。

五、加强医疗卫生系统强制检定工作

为做好医疗卫生系统强制检定工作,我部着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年初就制定走访计划,按照走访计划进行了走访,编制好医院走访报告,整个走访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执行,有效果。二是负责省级医疗卫生系统的强制检定工作,提前15日做好下厂安排,报告出具30日内负责向客户发送报告,全年完成医疗卫生系统强制检定台件,发放报告份,业务收入万元。三是组织召开省属医疗机构座谈会,认真虚心听取省属医疗机构的意见与建议,为加强与省属医疗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奠定扎实基础。

六、个人进步或得失

2014年,我部员工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不仅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优异成绩,而且政治思想、业务水平、组织纪律都比以前有明显提高,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存在的不足问题是,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切实加以改进。

七、2015年工作要点

科学研究工作总结范文2

每学期末写工作总结时,我都要写上这样一句话:“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准则”。如何做到“忠诚”呢?我想应该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工作成绩突出。如何使自己在教育竞争的大潮中百战百胜,永站前列呢?我觉得应该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因为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研兴数,科研兴校”,我时刻铭记心间。因而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就进行了教育科学研究,下面就将自己在本学年中教育科研工作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胆教改,积极探索教改之路

本学年的上半年,接任这届学生后,发现这届比以往任何一届学生都差,都懒,这可怎么办呢?与其这样下去,倒不如来个改革,想个办法解决当前面临问题。我深知:团结就是力量。就试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实践证明:效果特好—不仅创造了一个团结向上、文明进取的“优秀班集体”,而且更重要的是班中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来基础上都有很大的进步。在

二.不断学习,逐步提升专业水平

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改革逐步走向成功。自己在课余时间从未间断过学习。本人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学习教育专著等。在这一年中,我读过李镇西著的《作最好的老师》、《作最好的家长》、《心灵写诗》,李希贵的《最管用的家教》、《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周虹的《

赏识你的孩子》。目前,我正在读王坦著的《合作学习的理论与策略》。通过读书,确实能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前从不爱说的我,现也变的爱说话了,一动笔也能写上个几千字。几次的演讲也能获得振振掌声及好评。在济源市举行的班主任交流会上,我的《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得到市相关领导的认可及好评。

三.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参与了“阅读教学‘读、品、探、补’四字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工作。

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阅读教学‘读、品、探、补’四字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努力呈现出诗意的、七彩的语文课堂。

科学研究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通信专业 研究生 课程教学 分类培养 周总结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通信行业是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之一,对高素质通信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推动着通信相关专业的发展。近年来,通信相关专业成为了广大考生追捧的热门专业,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多数学校的通信相关专业生源都比较好。从规模上来说,我国研究生教育可以用两个“超百万”来形容:毕业研究生超过百万,在校研究生超过百万[1]。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问题日益突显:培养模式单一,师生关系冷淡,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等。同时,受到近年来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通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近年来,针对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诸多学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笔者针对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做了一系列思考。笔者主张对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同时利用每周的学习和研究总结(下简称周总结)推动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开展,以期对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一定帮助,解决现有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分类培养,拒绝“一视同仁”

无数教育学者呼吁,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但在研究生的培养中,笔者认为要恰恰相反:对研究生应分类培养,要拒绝“一视同仁”的培养模式。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刚入学的研究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职业规划等各方面往往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笔者认为,从适应研究生个性化发展、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角度出发,有必要采取截然不同的培养方式。

1. 依据基础能力进行差异培养

通信专业知识面广、理论多且抽象,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想要学好通信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刚入学的研究生在基础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方面往往参差不齐。笔者认为,在研究生入学后应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差异培养。

(1)以综述撰写为起点,完成初阶学生基础的迅速补缺

研究生的培养不是本科时的群体式教育和“广撒网”式的教育,而是要让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急需知识,即要高效率的学习。针对基础知识薄弱的研究生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撰写综述可谓是一条不错的措施。而且由于可选题目的灵活性,它不仅仅适用于基础薄弱的研究生,通过这种方式让其他研究生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巩固基础知识,也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

首先,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可以锻炼研究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信息收集能力是其最为基础的和必备的技能,查阅文献可使这种技能得以充分的锻炼。同时,综述的撰写,也可以让研究生提前熟悉科技论文的写作,为日后的学术成果发表作好铺垫。

其次,阅读高水平的文章,不仅可以帮助研究生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还可以非常直接地补充研究工作所急需的基础知识。优秀的论文,特别是硕博毕业论文,往往会对相关基础知识作详尽的阐述。阅读这些优秀的论文,通过对文章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研究生能力便会发生质的飞跃。

通过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但可以避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盲目性,而且还可以避免单纯看书或抽象理论公式推导带来的挫败感。对下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2)以项目参与为牵引,推动进阶学生的发展

研究生教学的核心,应该是让他们掌握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技能。对工科研究生而言,衡量其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其做项目的能力。因此,在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穿插着怎样去搞科研。为此,笔者主张对已经具备一定理论功底的学生,应该以实际项目参与为牵引,推动其发展,让他们在具体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切实的提高其科研技能。

相比本科学生,研究生应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完成科研任务的能力。这要求他们不但要有良好的学术素养,同时要有严谨的科研思维及熟练的科研技能。对于刚着手项目的研究生来说,导师在初期的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研究生在初期的行为和习惯将会对他们日后的研究工作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笔者看来,科学研究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从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分析结果,到修改方案、再次循环,直至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很可能要面临无数次的跌倒和失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生导师要做的事,就是让这种循环迭代的次数尽可能的减少,特别是对刚着手项目的研究生,应该引导他们通过最短的路径得到最为满意的结果,而不是看着他们徘徊在越走越远的弯路上。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他们日后的科研工作而言,是一种可以效仿的成功经验。因此,导师的适时指点和恰当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刚着手项目的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应首先传授他们良好的科研方法和项目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可能来自于导师的长期积累,也可是借鉴他人的成功方法和经验),待他们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方可放心的让他们投身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去。

2. 按个人发展规划进行培养

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研究生的个人意愿,特别是研究生的个人发展规划,是导师不得不参考的又一重要指标。笔者发现,随着研究生对学习生活的逐渐适应,几乎每个研究生都会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有一个或明或暗的规划。这些规划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从事技术性工作、从事非技术性工作和继续深造。为此,导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因材施教,更要“因愿施教”,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1)针对从事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

针对计划在研究生学业完成后,从事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来说,研究生导师应该充分加强他们的技能培养。这一类研究生毕业以后大多会加入到通信及电子相关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又或者加入到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工作。以某高校为例,2007年至2010年间的2千多名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85%以上的研究生最终选择了在国内大型通信运营企业(如移动、联通、电信等)、电子制造企业(如中兴通讯、华为、大唐电信等)和高等院校就业[2]。

从事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结合这一部分研究生毕业所从事工作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于技能培养和专业知识应用培养,为他们今后步入企业铺平道路。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尽量多的让这部分研究生参与到来自企业的项目中去。通过这些项目的参与,他们可以感受到:相关企业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技术,自身尚缺乏什么知识,等等。从而在知识储备的过程中,这部分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会变得更加有针对性。

(2)针对从事非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

针对计划在学业完成后,从事非技术性工作的研究生而言,应加强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每一年的毕业研究生中,都有一部分会加入到政府部分、公安系统、销售以及创业等队伍中。针对这一部分研究生,笔者认为,应该更多的为他们提供创造管理、组织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加入到研究生骨干队伍当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到社会调研、科技服务、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中[3]。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他们可以充分锻炼其日后工作急需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针对期望继续深造的研究生

对有继续深造规划的研究生,应加强他们的学术能力培养。对于这部分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应放在首位。应积极的为这一部分研究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采取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方式拓展他们的视野,为其营造学术氛围。同时,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对于这一部分研究生的继续深造也是大有裨益。笔者认为,在注重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加强学术诚信教育,让研究生养成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品德:能抵制浮躁社会风气对其自身的侵蚀[4],能拒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5]。

三、以周总结为平台,促进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开展

周总结,是一种对一周学习和研究工作进行汇总和自我剖析的学习研究总结形式。笔者要求研究生上交的周总结中应当包含的基本内容是:本周工作重点、每日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一周工作总结、下周工作计划。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对写周总结的作用,笔者进行过长期的探索。从长期的实践来看,坚持写好周总结的习惯,益处颇多,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工作有计划

从长期的实践看来,周总结能够让研究生的短期工作变得有目的、有计划。科学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一个研究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只有一个长期计划,甚至根本没有计划,这样很容易让其对学习和研究工作产生倦怠情绪、对工作失去热情。相反,如果制定了详细的短期工作计划,在无形中可以不断促使学生去思考自己的学习及研究任务的进度,对其产生一股巨大的推动力,这就可以让其在遇到困难时不折不饶、迎难而上。

2. 实施有监督

对周总结的实施来说,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本身就是一套有效的监督体系。通过这份周总结,导师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工作开展情况,这就不断促使学生努力去完成周总结中的计划,而不至于让工作和汇报只是流于形式。

虽然笔者并不主张指导老师和研究生之间产生所谓的对立情绪,但是笔者认为,导师具备一定的威信,对研究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一味高效的催化剂。

3. 成果有记录

周总结,其实是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通过这种定期的汇总和问题剖析,将自己辛勤耕耘的成果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对学生自己来说,其实是一种奖励和肯定。积跬步,至千里;点滴积累带来的量变,在某一个点,将会爆发出质变的能量。同时,若学生在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非常方便的查找到自己总结下来的解决办法,这对以后的研究工作也是一种有力的技术支撑。

4. 师生有沟通

通过一份简单的周总结,导师可以充分了解研究生当前在做什么、怎么做的、遇到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下一步打算怎么做等一系列重要信息,这可以让导师的指导工作变得更加有针对性。而导师在周总结中回复的意见或几句点评,又会对学生的工作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这样,不但促使双方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促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感情。

四、结论

为了提高通信专业研究生教学的效率,提搞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达到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对高素质通信专业研究生的需要,本文从研究生的分类培养以及充分发挥研究生周总结作用两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本文讨论的研究生培养问题始终存在。希望在日后的教学和研究过程中与教学同行共同探索,提出更有益于通信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建议和方法。

1、“西华大学2011年信息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0TSY301);

2、“四川省教育厅符合地方需求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教改项目”(项目编号:700337)

[参考文献]

[1]来茂德,沈满洪,陈凯旋.培养机制改革:新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1-5.

[2]王昆.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指导对策分析[J].学园,2010(15):5-6.

[3]陈闻.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3):131-133.

[4]张颖.研究生学术诚信保障体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 57-61.

[5]朱彬,刘英辉,刘念.学术不端与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 (8): 267-270.

[6]陶成.通信专业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高教论坛, 2007 (1): 123-155.

科学研究工作总结范文4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2009年我处共有12项责任目标,目前已完成4项,其它8项正在完成中。

    (一)已完成的4项工作

    1、完成引进推广林果新品种20个、新技术15项。结合林业生态省建设,通过科技合作与交流,引进推广了一批林果新品种,重点推广了中华红叶杨,红叶石楠,泡桐9501、9502,欧美杨107、108,豫刺1号、豫刺2号,豫楸1号,火炬松、金太阳杏、黑李、豫大籽石榴等20多个优良新品种。同时,推广了生根粉、抗旱保水剂、ggr绿色植物生产调节剂应用技术、抗旱造林技术、经济林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等15项实用新技术。

    2、完成继续抓好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林业科技支撑项目的实施工作,新建安阳、长葛、平桥等3个省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围绕林业生态省建设,按重点林业工程类别,突出抓了新县、西峡、桐柏、灵宝、济源、陕县等9个科技支撑示范县(市)建设,对我省XX年以来承担的6个科技支撑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并向国家林业局提交了项目验收报告。按照年度工作目标,督促18个省辖市、6个扩权县新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区、示范基地60多处。

    3、完成了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和送技术下乡活动,培训次数和人数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林业科技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通知》、《河南省冰雪灾害地区林业抗灾减灾技术要点》,省林业厅选派6名科技专家组分赴南阳、信阳、周口、驻马店等地开展科技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技术服务工作,全省共选派林业科技专家和技术人员500人次,举办减灾和重建技术培训200场,培训基层技术人员500人,林农6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份。在全省科技活动周期间,按照省科协、省科技厅的统一部署,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林业科技活动周的通知》,据统计,全省林业系统共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4000多场次,培训林业职工和林农22万人次。

    4、开展了 “河南省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的调研工作。4-5月,组织专家深入到林州、济源、新县、西峡等地对黄连木、油桐、文冠果等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经座谈讨论和分析,已初步形成了调研报告。

    (二)正在开展的8项工作

    1、认真做好各级各类林业科研项目的申报与实施,新争取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6项,新争取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研究项目3项,总投资600万元;新争取国家林业局科技推广行业项目5项,总投资165万元;新取得林业科技成果2项。

    2、切实抓好林业标准化工作,新审定林业行业标准1 项;新争取国家林业局行业标准2个。

    3、认真组织实施好林业科技“3386”计划,重点抓了科研、推广、标准化、科普等工作。组织“948”项目中期评估1项,申请验收国家林业局“948”项目1 项;新争取国家林业局“948”项目3项,总投资150万元。

    4、认真抓好林业科技综合管理与改革,切实加强了对林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严把项目申报、立项、检查、验收关,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

    5、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和平安林业建设年度工作任务。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科技成果评定、资金分配、项目推荐等方面,实行“阳光操作”,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6、积极做好“河南林业信息网”科学技术处相关栏目内容的更新工作,达到每月至少更新2次以上。

    7、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建设,认真组织参加政治学习,制定了《科学技术处2009年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认真落实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注意抓好廉政建设工作落实。

    8、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时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强化林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按照组织制订的优先发展的树种(品种)和重点推广的技术,指导各地的林业生产,为林业生态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制订印发了2009年度科技兴林、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申报指南,根据国家林业局要求,对XX年以来我省承担的6个国家林业局林业技术培训项目进行了认真总结,并提交了总结报告。

    2、认真做好林业科学研究工作。结合林业生态省建设的技术需求,狠抓林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在研的7项科技攻关项目进展顺利,取得了2项科技成果。新争取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研究项目3项,新争取2009年度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6项。新组建一个“河南省林业厅林业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使厅级重点实验室达到3个。

    3、围绕中心工作,狠抓科技支撑。一是组织有关单位制订印发了林业生态省建设《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主要造林模式》、《城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与村镇绿化工程主要造林模式》、《山地丘陵区与平原地区主要造林模式》、《河南省当前优先发展的优良树种(品种)》等,发挥了很好的指导、引领和支撑作用。二是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林业科技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通知》,选派两批科技专家组织开展科技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技术服务工作。三是转发了国家林业《科技服务“林改”行动方案》,使科技更好地服务和促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共2页,当前第1页1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处里人员少,工作任务重,下基层调查研究少。二是随着林业生态省建设的全面实施,科技支撑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由于林业科技投入较少,一些新品种、新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不够充分。

    二、下半年的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根据年度工作目标,科学安排,逐项抓好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继续抓好林业科学研究工作。重点是认真组织实施好各级各类林业科研项目。

    (三)认真抓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重点是组织实施好2009年度国家、省科技推广计划项目,组织申报2009年度各级、各类林业科技推广计划。

    (四)做好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重点是抓好“国家林业局林木优良无性系快繁河南鄢陵基地项目”的验收工作。

    (五)继续狠抓林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重点是继续抓好科教兴林示范工程建设、重点林业工程科技支撑工程、科技示范项目和示范基地

建设等。

    (六)积极开展林业技术培训和送技术下乡活动。重点解决好林业技术棚架问题,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把林业实用技术送到农村,送到千家万户。

    (七)认真抓好林业科技合作、交流与林业标准化工作。重点是协助有关单位抓好国外智力引进和科技合作交流工作;组织好“948”项目、国外智力引进项目的实施和检查、验收工作。抓好林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和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实施、检查工作。

   (八)切实抓好林业科技综合管理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完善林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办法,提升科研、推广手段和设备等科技基础设施水平,建立健全科技档案,切实加强科技项目的检查监督。

 

 

    二八年六月十九日

   

科学研究工作总结范文5

一、系统、深入的理论知识学习是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体育教师必须根据职业特点习得丰富的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的理论知识,二是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自己的专业方面,体育教师首先应掌握教育的科学性,懂得教育规律,减少工作的盲目性。根据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需要,体育教师必须系统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各种技术教材的基本教法、裁判法和测量统计法等,还必须掌握与人体有关的科学知识、保健学和营养学知识,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随着学校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体育教师要想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的体育科研能力,就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除了要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哲学、数学、语言文学、理化、管理、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阔视野,拓展科研领域,更好地为学校的体育教学、教育服务。

二、在实践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养成收集、整理各种资料的习惯。

体育教师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有的甚至长达几十年,在实践工作中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是研究工作的基础,这样研究问题,撰写论文才有实际意义。然而目前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不善于总结,多数总结也只是为了应付各类检查,不具有太大的价值。实际上教学、训练日记和总结,是改进教学训练工作不可缺少的,也是科学研究的资料宝库。教学训练日记中记载着学生和运动员实际完成的作业内容(教学训练内容)、数量、质量、心得体会和发现的问题等,都对科研工作有参考价值。因此重视写训练日记和体育工作总结是提高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另外,养成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的习惯是进行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阅读和收集的资料多,能使自己对所选题目相关的知识广博,有利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增加思维的深度,对题目研究也能提供多方面的理论依据。如何收集、整理资料呢?“处处留心皆学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表明在日常的学习、训练、阅读、听报告、上网和看电视,甚至在消遣性的浏览报纸杂志中,时常会碰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要随手记下来,以便用时查找。涓涓细流,汇成江海,资料要靠一点一滴地搜集、积累。最常用的搜集方法有:上网、订购、交换、索取、参观访问、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会议等。最重要的方法是阅读,要把搜集文献资料同看书学习、更新知识结合起来。此外,经常进行科研工作的经验证明,新的思想和想法来自工作实际外,也在日常工作的其他时间、地点一时得到启发,产生意念。一个好的方法就是养成随身携带笔、纸的习惯,记下闪现的有独到之见的念头,这是积累直接资料的很好的方法。

三、了解和懂得学校体育科研选题的依据和途径

学校体育科研实践证明,课题选择得好,对出科研成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准备阶段最重要的任务。而目前,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此还不够重视或者了解不深,因此在准备进行体育科研工作时不知如何下手。因此,要想提高体育科研能力就必须了解和懂得选题的依据和途径。

科学研究工作总结范文6

关键词

周文骏

图书馆学

图书馆学史

周文骏先生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当代中国享有盛誉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他于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考入刚刚建立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修科,为该科公开招收的第一批学员,从此与图书馆学结下不解之缘。经历了近“一个甲子”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涯,如今已桃李满天下、著述宏丰,蜚声学界。进入耄耋之年后,先生仍孜孜于图书馆学研究且气象不凡,于2004年主持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史”。该项目在王红元老师的全力配合下,潜心研究三年,至2007年顺利结题。其成果《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史稿》(以下简称《史稿》),于2011年3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引起学界广泛关注。

《史稿》凡12章30余万言,集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资料性与实用性为一体,是我国首部反映1949年10月至1979年12月间图书馆学研究和发展状况的断代史。它是周先生继“文献交流学说”之后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据周先生介绍,研究并编纂这段富有色彩和极不寻常的史实,旨在理清图书馆学的发展脉络,把握图书馆学的发展规律,总结图书馆学史研究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其特殊意义在于:①从局部看全体,强化对图书馆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掌控;②剖析特殊事件,寻求图书馆学遗产的传承、分析和创新之路;③以最新近的历史经验滋养图书馆学发展和图书馆事业建设;④摸索图书馆学当代史的编纂经验,尝试以记述为主、评论为辅,以及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并重的编纂方法;⑤向同道提供一种内容比较丰富而系统的图书馆学史专门参考材料,为研究工作添砖加瓦。

笔者认为,周先生编纂图书馆学研究史,简要言之在于总结过去、绵延学脉、崇厚学术、开拓未来。这项成果鉴定时获得专家的充分肯定,本文试图分析《史稿》的编纂特色,提炼其对学界的启示。

1《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史稿》的编纂特色

史学著述有没有特色,关系到其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也关系到它的实用功能。《史稿》编纂者以图书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讨论图书馆学史的研究论文和专门著作为线索,结合亲身经历,力图推陈出新,从而形成诸多特色。

1,1以专题为纲,多维彰显

我们注意到,在近年出版的图书馆学史著述中,论述当代者,其内容一般是理论为首,历史次之,方法最后且语焉不详。《史稿》却不同,它三者并重,分布均衡,覆盖整个图书馆学,堪称全面。同时,书中还记述图书馆学发展中批判、学习和探索三大因素的作用、互动和广泛影响。此外,编纂者在不同程度上采用纪传、编年、纪事本末三大史书的传统体裁,也折射出内容上的全面性。

《史稿》采用的是以专题为纲,按专题组织内容的方法,设置的专题有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图书馆事业建设、藏书建设、图书分类、图书馆目录、读者服务、中国书史和图书馆事业史、图书馆学先驱等。大多数专题内容以时间为序,着重阐明重点、热点的变化以及不同观点的交锋,描述研究工作发展的轨迹和受挫情景。

上述专题内容及其编排序列起到纲举目张、引人入胜、印证史事、可读可信的作用,使得全书总貌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把史事记述、文献资料、人物事迹等统一于一个有机体内。

1,2以客观性为原则,重在记述

编纂者凭着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学术良知,以客观性为原则记述史实,并从具体的历史条件出发剖析图书馆学发展中的现象和本质,从而展现出存真求真的史书魅力。《史稿》内容的客观性可以用“旧词旧事,说旧如旧”概括之。其内容建构在当时通行的图书馆学知识框架基础上,行文中使用的概念和术语也多采用当时人们的习用者,议人议事以史实为依据,尽量避免主观评断。此外,书中提供包括引文出处在内的真实而全面的书目文献信息,以确保《史稿》能经受历史的检验而具有生命力。

追求客观性是史学著述的优良传统,编纂者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史稿》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最明显的特点是“五记”,即记问题、记著述、记观点、记事件和记人物。图书馆学研究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是《史稿》的基本内容。编纂者不仅说明它们的产生背景,而且还记述讨论和研究的过程以及阶段性的认识。对于图书馆学各类著述,编纂者通过简介、撮举、引述和引文等手段将文献资料的内容忠实地层示在读者面前。对于各家观点,编纂者既记述主流观点、强势观点,也关注非主流观点和弱势观点。记述各类观点的互竞、消长和转化。对于图书馆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编纂者在纷繁的史事中,善于把握那些影响较大、较能反映图书馆学发展进步的事件,如全国性图书馆工作会议、科学讨论会、集体研究项目、学术思想批判和群众运动以及地区性和相关部门的重大事件。对于人物,编纂者不仅如实记述他们的业绩,还反映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优良学风。

以上“五记”相互为用,使当代中国图书馆学30年的发展史研究更具全面性、真实性、充实感和立体感。

1,3以多元为理念,不弃弱势

为了全面而真实地反映史实,编纂者坚持“多元并包,不弃弱势”的编纂理念。周先生认为,认识上的多元化是图书馆学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多元化将图书馆学研究推向前进。尊重它、容纳它,记录它,这不仅是责任,而且是研究者的胸怀和气度。多元化会带来多元互竞,这并不意味着多元认识在政治上、理论上和方法上必然要归结为诸如左或右、是或非、新或旧、进步或落后等等二元对立的模式。而不弃弱势是建立在辩证的观点之上的,在一定条件之下,弱势可以转化为强势,反之亦然。

图书馆学理论的“要素说”、“规律说”、“矛盾说”;编目和检索上的“分类本位”、“主题本位”、“分类主题本位”;分类法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何者在前何者在后;借阅制度中的“开架”和“闭架”等等,都无不说明多元认识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基于对“多元并包“的坚持,《史稿》既记述主流观点、强势观点、专家观点,也记述非主流观点、弱势观点和读者(民间)观点,力求反映多元观点互竞的客观图景。与此相对应,书中不仅记知名人物,也在不同场合记一般人物甚至默默无闻者。

1,4以史实为依据,随录感受

《史稿》不仅仅是记述,还有编纂者亲身经历中的感受和心得。这一部分内容基本上采用评述、思考、分析、补充、建议或小结等形式,零星分散在各章的相应部分。它们的内容偏重在研究路线、研究方法、科学精神和优良学风等方面。

人物是科学研究和事业发展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故编纂者特别以一整章的篇幅对杜定友、刘国钧和王重民三位先生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历史地位

等方面作专门的评价。如对已故图书馆学、目录学专家杜定友先生的学术生平及其代表性著作《图书馆通论》、《图书管理学》、《世界图书馆法》、《图书目录学》的梳理,用“丰富多彩”四个字评述了杜先生无私献身图书馆事业、学术和教育的一生。“丰,即他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立下了丰功伟绩,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富,即他富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尊心,富有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富有科学创新的无限激情;多,即他多才多艺,学术研究涉足的学科多,探索的对象多,采用的方法多,科研的成果多,撰写的著作多,科学的创获多;彩,即他的一生光彩夺目,绚丽多彩!”尽管当代人说当代史,比后代人研究这段历史的框框可能更多,对人物的评价亦然,但编纂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寓褒扬于事实之中,寓议论于记述之中,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客观而慎重地评价人物,做到了重点突出、定位准确、不溢美、不拔高。

史料的诠释和应用、人物的评价、篇章的概括,都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编纂者自觉接受哲学的指导,如在“小结”中,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总结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周文骏先生的图书馆学研究史对学界的启示

长者不惑,手笔不凡。周先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对图书馆学一个时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效果作了系统而严密的阐述和例证,并对一些重要内容和突出人物加以剖析点评。《史稿》为史学著述的编纂探索出一条路子,给了我们三点有益的启示。

2,1讲究原则和方法是保证著述质量的重要前提

史学著述的质量和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纂原则和方法,《史稿》编纂者高屋建瓴、着眼整体、把握全局,用11个专题,把精心挑选出的诸多文献资料按理论、方法、历史等内容性质加以归纳,使纲目丰富而科学,展示出严谨缜密的魅力。这方面首先体现在贯通全书的严格体例上,《史稿》之“前言”,对编纂者运用的体例作了规范说明。体例精当得体,体现了编纂者的史学功力和经年思考。其次体现在贯通全书的体裁结构上。正文之每一专题都有纲文,纲文之下还有目文,以目释纲。从图书馆学史文献的角度来说,纲文实际上相当于文献的标题或主题词,目文则是该文献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背景。这种编排序列清晰,便于阅读。有些重要条目,还附有文献的原文。这些都增强了书中内容的历史感和真实性。编纂者意识到,史学著述不是史料大全,有文必录,其工作方式也不是简单的编辑,原则上应围绕主线展开,是带有再创作性质的工作。它让人们领悟到讲究原则和方法的重要性,如果按陈旧的套路或随意编排,是不可能编纂出高质量的史学著述的。

2,2记述要客观、全面、系统而准确

编纂图书馆学研究史要以相关文献资料为主要根据。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的专著、译著、参考工具书、论文集、规章制度汇编、资料集等图书馆学目录学书籍有260多种;期刊上发表的图书馆学目录学研究论文、科普作品、翻译文章、工作总结、调查报告、通讯报道、文献综述等等约有万篇之多。编纂者以宏阔的学术视野,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挑选出那些最具代表性的珍贵的文献资料,做到纵向不断线、横向不缺项,反映事物的全貌及本质。研读《史稿》,我们会发觉书中以记述期刊资料为主,对专门著述、通俗读物和专业参考工具书只是择要介绍。其缘由是周先生认为,许多专著都是在吸收论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论文的内容往往比专著更具原始性和优先地位,需要编纂者真实地记录和历史地解读。周先生还认为,对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原则上应一视同仁,不加区分。尽管他没有读尽相关的文献资料,但凡寓目的都“提要钩玄”,通过引文、撮举、表格、引述、文摘、提要等方式将它们的内容客观真实地揭示出来,如“特色”中所述的“五记”,资料翔实,不遗不滥,行文考究,言简意赅,语言平实,文约事丰,使人开卷有益,信之用之。

2,3内容要去伪存真,辨析考证

《史稿》对真实性要求甚高。周先生在编纂过程中以求真求实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对有争议或有疑义的史事进行反复辨析考证,或访问当事人,或比较不同版本,或查阅有关年鉴核对,从而做出有理有据的科学解释。正是由于编纂者全身心地投入,对每一个疑问都不放过,善于辨析,长于揭示,才大大增强了《史稿》的学术价值,从而为广大读者提供翔实可靠的信史。周先生曾说过:“科学本身无疑是美好的,有了科学良心,科学研究工作也必然是美好的”。这“科学良心”,周先生殚精竭虑、一丝不苟地用实际行动去诠释,从而让我们获得诸多领悟。

参考文献

1王知津,樊振佳,燕园幽兰清香淡远――周文骏先生学术人生,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4):90-93

2周文骏,“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史”项目最终成果报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7:l,3,8,12

3周文骏,王红元,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前言

4金明生,周红,周文骏“文献交流学”的学术特色及影响,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2):89-91

5同2

6同2

7同2

8同3: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