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昏迷者呼吸道通畅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昏迷者呼吸道通畅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气道阻塞;重型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是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多由交通事故、撞伤、高空坠落、挤压、头部外伤等引起,病情复杂,起病危急。通常,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表现为昏迷、咳嗽能力减弱、排痰功能减退,造成患者误吸,使下呼吸道阻塞,导致肺不张进而呼吸停止。因此,气道护理是保持气道通畅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提高气道护理的效果,笔者在气道护理中采用预见性护理,降低了呼吸道阻塞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20例。年龄5~81岁。硬膜外血肿21例,合并脑疝3例,硬膜下血肿18例,合并脑疝2例,脑挫裂伤44例。收治患者中行开颅血肿清除术23例,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3例,脑挫裂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且昏迷时间>6h的颅脑损伤[1]。
1.2方法 护理工作中,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预见其可能存在呼吸道阻塞,伴有意识、瞳孔、血压、肢体活动的改变,要严密观察患者,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止发生呼吸道阻塞、脑疝及呼吸、心跳骤停等,观察患者痰液的粘稠度及排痰能力,注意面色、脉搏是否异常,是否发生窒息。
2结果
本组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者12例,术中气管插管者10例,放置口咽通气管者12例。除死亡6例,放弃治疗6例,术中转入ICU治疗7例外,其余69例通过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均未发生呼吸道阻塞。
3预见性护理
3.1护理 患者取侧卧位或头侧仰卧位,尽量减少搬动患者,避免引起呼吸心跳骤停,颅内高压无禁忌患者,采取床头抬高15°~30°,定时进行交换,并翻身叩背,翻身每3h1次,叩背3次/d[2]。
3.2充分给氧 连接吸氧装置,给予氧气吸入,给氧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给氧.吸痰前后要给予高流量吸氧.
3.3严密观察病情 连接多参数监护仪,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脉搏氧,观察意识、瞳孔、面色及肢体活动情况。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变慢,脉搏氧低于90%,面色发绀,听诊呼吸道有痰鸣音,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发生呼吸道阻塞。本组患者发生呼吸道阻塞9例。
3.4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开放气道。对于舌后坠者要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其气道开放。本组患者中放置口咽通气管20例,气管插管30例,气管切开20例。②气道湿化。对于放置口咽通气管者、张口呼吸者、气管插管者、气管切开者均要采用气道湿化,以稀释痰液,便于痰液吸出。湿化液采用注射用水50ml+盐酸氨溴索15mg,以5~10ml/h的速度,由微量注射泵控制24h不间断地、匀速地向气道内滴入。湿化效果的评价:①痰痂的判定标准为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不容易被吸痰器吸引出来,粘附于管壁。②湿化效果评价。湿化满意: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出或咳出,气道内无痰痂,听诊呼吸道内无干鸣音或痰鸣音,呼吸通畅。湿化过度:痰液过于稀薄,需不断吸出,听诊气管内痰鸣音多,患者频繁咳嗽,烦躁不安,人机对抗,出现发绀。湿化不足: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或咳出,听诊有干鸣音,气道内可形成痰痂,患者可出现突然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脉搏及血氧饱和度下降[3]。③护理人员根据气道湿化的效果和痰痂情况,及时调整湿化液的速度,达到满意的湿化效果,同时翻身扣背,利于痰液及时吸出,确保呼吸道通畅。④采用机械排痰机排痰,2~3次/d,5~10min/次。⑤及时吸痰,吸痰管要选取管壁平滑,带有侧孔的硅胶吸痰管或一次性吸痰管。气管切开的患者,吸痰管的外径不超过气管套管内径的1/2,插入深度要超过内套管1~2cm,上提吸痰同时旋转抽吸,不超过15S/次,吸痰次数不超过3次,吸痰前后予2~4min的高浓度(50%~60%)氧气吸入[4]。本组患者均进行了气道湿化。
3.5做好家属的指导工作 颅脑损伤患者多由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引起的。由于事发突然,病情变化迅速,家属难以接受,常表现过度紧张,情绪激动,言语过激,期望过高,为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护理人员首先要理解他们,安慰他们,同时配合医生解释治疗和护理的方法,取得家属的配合和支持。
4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不仅直接导致呼吸中枢功能障碍,引起呼吸异常、呼吸抑制、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排痰功能丧失,而且脑损伤可以影响呼吸道发生气管粘膜下出血、神经元性肺水肿、肺炎等并发症。同时,呼吸道的分泌物、血液、呕吐物很容易误吸入肺,加之颅脑损伤患者往往由于颅内压增高而应用某些镇静剂,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患者意识障碍、昏迷,不能及时排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因此,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预见存在呼吸道阻塞的可能。
预见性护理体现在护理的整个过程中,预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存在有呼吸道阻塞的风险,随时可能就发生窒息、呼吸及心跳停止。及早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给予合适的,充分给氧,严密观察病情,及时了解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根据影响呼吸道的因素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并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保证预见性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本组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进行积极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84.
[2]乔来娣,潘朝霞.集束化综合方案在老年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11):33-34.
昏迷者呼吸道通畅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 脑出血;呼吸道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24-0025-02
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危害中老年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死亡率与致残率均很高。肺部并发症不但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费用,而且是该病主要死因之一。做好呼吸道护理,维持有效PaO2(动脉血氧分压),对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及降低死亡率是十分重要的。
1 护理方法
1.1 早期气管切开并加强气管切开后护理 预计患者短时间内意识不能转清,尤其原有呼吸道疾患及长期吸烟史者,早期行气管切开,便于保持气道通畅。
1.1.1 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气管切开的患者,咳嗽排痰困难,当闻及痰鸣音时,应及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痰不多时1次/h,以刺激引起咳嗽反射。吸痰时应由浅入深,动作轻柔,遇到阻力切勿强行插入,避免固定于一处或上下提插。对咳嗽反射好的患者,可适当刺激患者让其自行将深部的痰由气管套管口喷出,然后再从气管切口内吸净残余痰液,而避免深部抽吸。痰液黏稠者,吸前应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入化痰药物,每次洗痰时间不超过15 s,如未吸净,应间隔2~3 min再吸。吸痰频率也不宜过高,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应在必要时再进行吸痰。
1.1.2 充分湿化 气管切开的患者失去湿化功能,每日自呼吸道丧失水分可超过200 ml,必须定时做超声雾化吸入,否则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方法湿化:①间歇湿化法:生理盐水100 ml加庆大霉素120 000 U及α-糜蛋白酶5 mg,每次吸痰前后缓慢注入气管2~5 ml,每日总量约200 ml,湿化液每日更换。②持续湿化法:以输液的方式将湿化液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4~6滴/min,每天不少于200 ml。
1.1.3 拔管护理 当意识转清、咳痰减少、咳嗽有力时,堵管48~72 h,观察生命体征尤其呼吸及咳嗽能力,如无不良反应可拔管。抽尽气囊内气体后迅速拔管,拔管后即让患者咳嗽,咳出气道内分泌物以确保通畅,切口处常规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紧,覆盖无菌敷料。备好抢救用品,再继续观察1~2 d。
1.2 氧疗 因为高原缺氧的原因,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保持低流量吸氧是至关重要的,因根据血气分析来调节吸氧浓度及流量,保持PaO2 80 mmHg以上,一般1~2L/min。一般患者鼻塞给氧,气管切开者可将吸氧管插入套管。通气不足者可用呼吸机同步呼吸。
1.3 防止误吸 昏迷患者气管切开约69%出现胃内容物误吸,应按昏迷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应高度警惕年老体弱、吞咽功能不全者,特别强调饮食护理,进食时加强巡视,有误吸、呛咳情况者不要勉强进食,可以鼻饲流质饮食。鼻饲时,应将患者头部抬高30°~40°,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预防误吸。
1.4 肺部一般护理措施 翻身、拍背每2小时1次;清醒合作者鼓励深呼吸,示教并协助做有效咳嗽咳痰;注意保暖,尤其在冬季;检查肺部体征,观察痰的性质及量,必要时做痰培养及药敏实验,根据痰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
昏迷者呼吸道通畅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脑外伤;呼吸道;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201-0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意识障碍、咳嗽反射消失、咽及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被自行清除,易坠积于肺部,造成气道阻塞,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呼吸道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
2007年5月-2008年7月,我院脑外科收治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18例,女2例,平均年龄35岁,GCS 3~5分者10例,GCS 5~8分者10例,手术治疗15例,气管切开15例。
2 护理干预
2.1 病情观察:患者入院后立即给氧吸入,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呼吸道阻塞情况,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变化、有无呼吸困难及咳嗽反射,监测血氧饱和度。
2.2 病室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流通。室内通风早晚各一次。室温18℃~22℃为宜。相对湿度50%~60%。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床单位和地面用84消毒液每日2~3次,严格探视制度。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床头抬高15°~30°。有活动性假牙取下,舌后坠影响呼吸者,采取侧卧位并托起下颌,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和呕吐物、凝血块,加强口腔护理,每日3~4次,每1~2h翻身拍背一次,每次1~2min。对于张口呼吸患者,口唇覆盖无菌湿纱布,起湿化、过滤空气作用。对留置胃管患者鼻饲后不予及时翻身拍背,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气管,最好翻身拍背后进行鼻饲。
2.4 提高机体抵抗力:重型脑外伤病人昏迷时间长,处于高代谢和负氮平衡,应尽早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1]。在无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情况下,一般伤后或术后48h可置胃管,抽取胃液无异常可先予温开水注入,每次100~200ml。24h后再注入鼻饲液,鼻饲液以牛奶、果汁、蔬菜水为宜,一般不超过200ml。
2.5 气管切开后的护理
2.5.1 保持呼吸道通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排痰功能差,应及时吸痰。吸痰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洗手、戴口罩,以防交叉感染,一般30min至1h吸痰1次,视分泌物多少而定。吸痰时,要左右扭动,上下牵拉,不可停留在一处。导管用生理盐水冲洗,动作要轻柔、快速准确。在气管内滞留时间不超过15s。在吸痰前后要充分给氧,防止低氧血症[2],每次要换一根吸痰管。
2.5.2 湿化呼吸道:首先每2~6h行超声雾化吸入,药物α-糜蛋白酶 、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药量为全身用药的1/5~1/2,雾化液的温度30℃~40℃,过高可引起喉痉挛及烫伤,过低可抑制纤毛运动。雾化器喷口不应直接接近气管口,一般离开6~10cm为宜。其次,间隙气管内滴注湿化药液同超声雾化,每隔10~15min滴注1次,每次在1~2ml[3]。
2.5.3 防止切口感染:气管内套管每日取出清洗消毒2次,每日更换气管切口处敷料2次,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同时做好口腔护理。如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能自行咳嗽,分泌物减少,无肺部感染及呼吸困难时,可试堵管24~48h,患者无呼吸困难或发绀现象者,与医生配合拔出气管套管。
3 总结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多变,死亡率高,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每个护理环节,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肺部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尽早给予鼻饲,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对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均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卫素琴,冯蕊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J].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6,(4)
[2] 李晓燕,李凤君,冯丽鸿.开胸手术后呼吸道护理进展 [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2):1077-1077
昏迷者呼吸道通畅的方法范文4
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疗养院接待的老年首长比较多,面临脑血管意外的几率较大,而发生意外时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我院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急救技巧有利于我院优质服务的顺利进行。
1 概念
脑血管疾病系指供应脑的动脉、静脉系统病变而引起的脑损害,以动脉尤为常见。因发病急骤而被称为急性脑血管意外或“中风”。“中风”是以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涉及现代医学的脑溢血、脑血栓、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意外病人的早期急救护理[1]。
2 脑血管意外病人的现场急救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尤其昏迷程度较深的病人,咳嗽及吞咽反射均减弱或消失,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呕吐物容易在咽喉部发生呼吸道梗阻,因此病人宜采用侧卧位,昏迷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便于排除分泌物和呕吐物。对有舌后坠的病人通常可将其下颌托起,防止发生窒息,用这种方法不能维持长久,而且占用一个人力,我们根据病情,如病人呕吐完毕,可用咽喉口咽管放置病人口腔中,能有效阻止舌后坠,保证吸氧吸痰及转送途中呼吸道通畅。脑血管病人需持续给氧,以降低脑组织的基础代谢,减少耗氧,对保护脑细胞功能,防止脑组织变性、水肿、坏死起着重大作用。
2.2 及时进行脱水、降颅压及对症处理,特别是保证转送过程中静脉输液通畅,用药及时。我们经常利用一次性输液器加压输液法,利用莫菲氏滴壶加压输液,该法简便、快捷,输250ml甘露醇一般能在30min内滴完,为把病人及时送到体系医院争取了时间。
2.3 保护头部减少震动。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发病中脑出血病人相当多,转送时由于救护车行驶途中车速快,车身难免摆动,平卧于车内的患者头部也随车活动,易加重病情。用手平稳托起头部,使之与躯体成10°~15°角,缓冲了一部分因车行驶途中的摆动,防止病情加重起到了一定作用。
2.4观察病人的全身症状,监测生命指征,保护患侧肢体,防止搬动过程中受挤压,造成意外伤害。
3 脑血管意外病人转送途中的观察
3.1 意识的观察。脑血管意外的病人常因颅内压增高出现意识改变,一般分清醒、嗜睡、昏迷三种情况。意识的变化往往提示病情的轻重,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说明病情在不断恶化,应查看各种反射如睫毛反射、压眶反射等,评估病人的病情做好抢救准备。
3.2 瞳孔的观察。是观察脑血管病人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可及时判断病情发现脑疝。一般观察瞳孔大小等大正圆及对光反射是否存在。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多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有眼球分离多为脑干病变,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多系蛛网膜下腔出血或桥脑病变所致,也可能是使用大剂量的镇静剂等引起,观察时应注意鉴别。
3.3 生命体征的观察。颅内高压时常致脑组织受压,病人早期表现脉搏缓慢且洪大,一般小于90次/min,呼吸深慢,血压升高,常常收缩压明显增高,而舒张压增高不明显,晚期因代偿功能失调,脉搏变为快而弱,呼吸深快或出现叹息样呼吸,枕骨大孔疝时可突然发生呼吸停止[2]。
3.4 其它症状观察。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视力障碍,肢体瘫痪程度的判定,昏迷病人患侧肢体少动或不动,视其患者肢体活动反应的能力来观察瘫痪的程度。
总之,脑血管意外的病人多发病急,家属常缺乏一般的救护知识,我们只有认真的做好每项工作,加强责任心,边抢救边转送,才能保证病人在院前治疗过程中,不加重病情,安全及时的转送,为其生命安全争取时间。
参考文献
1薛庆澄,王忠诚,史玉良,等.神经外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22
昏迷者呼吸道通畅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 脑出血 护理 体会
脑出血是指小动脉、毛细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的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好发于55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生在大脑半球者占80%,在脑干和小脑者占20%。多在长期高血压情况下,导致脑内小动脉或深穿支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或脂质透明变性,小动脉瘤或微夹层动脉瘤形成,当血压突然升高时,血液从血管壁渗出或动脉壁直接破裂,血液进入脑组织形成血肿[1]。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做好脑出血患者护理,对预防再出血、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现将我中心内科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的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40例,男24例、女16例;发病年龄40岁~78岁,平均60岁;入院时嗜睡、昏睡14例,昏迷12例,神志清楚14例,8例无语言及肢体障碍,32例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高血压病史和入院时血压升高36例。
1.2治疗结果 出院时基本痊愈(神志清, 肢体瘫痪恢复) 10例,部分恢复26例,死于脑疝者3例,占7.5%,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占2.5%,总有效率达90%。
2 护理
2.1 急性期护理
2.1.1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运病人。这是防止进一步出血,抢救患者生命的第一关键因素。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4周~6周,减少搬动,每 1~2 小时翻身拍背1次,按摩受压部位。因为长期卧床病人如采取一种卧位2~4h,就很容易形成褥疮,而脑出血昏迷病人则会在20h内发生褥疮[2]。翻身时动作要轻,以免加重出血。昏迷者应保持正确,适当调整床头高度(15°~30°),使颈部平直,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头部过度充血、水肿。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可据情使用镇静剂让其保持安静。处置时动作轻柔,对于躁动者,应加床栏或约束带以防坠床。神志清楚者,加强心理护理以消除患者悲观情绪,建立战胜病魔和筑起康复训练的信心和决心。
2.1.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及呕吐物,遵医嘱及时给予脱水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高热患者应物理降温。(1) 血压一般维持在平时水平,或略高一点为宜。若血压升高、脉搏减慢甚至呕吐,则为颅压升高表现,立即报告医生,进行脱水、降颅压处理,防止脑疝发生。(2)意识状态的改变是判断脑部病变的重要指证,是判断脑水肿和颅内压高低的指征之一。脑出血病人在发病初期,不一定都有明显的意识改变,但其病情进展常很迅速,可于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内出现意识障碍。本组40例病人中,有11例入院时意识清楚,而入院后40分钟内出现昏迷。如:呼之不应,压眶无反应,呼吸深而大,有鼾声,处于深昏迷状态,提示病情非常严重。(3)瞳孔的变化是判断病情,观察脑疝的主要依据。双侧瞳孔不对称,提示内囊出血;两侧瞳孔忽大忽小或大小不等,提示有脑疝形成;双侧瞳孔缩小提示脑干受损;双侧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提示临终征象[3]。(4)呼吸的观察:应特别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浅度的变化,如呼吸突然变慢或停止,是呼吸中枢受压的表现,可能出现脑疝,是非常危险的征兆,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抢救。(5) 对高热患者应物理降温。(6) 呕吐物的观察 脑出血的病人由于颅内压升高多伴有呕吐,呕吐是早期颅内高压的可靠指证之一[4]。应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警惕由于发生应激性溃疡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本组1例病人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
2.2基础护理
2.2.1褥疮的预防及护理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形成的组织坏死[5]。定时翻身,在褥疮的好发部位,如枕部、肘部、骶尾部、髋部、内外踝垫海绵垫,骶尾部垫气圈,预防褥疮的发生。
2.2.2 口腔护理 每天早晚进行,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对口、咽部清洁擦洗时切勿将棉球掉进咽部,擦洗完毕用无菌导管吸净口腔内积留的清洗液,同时注意口腔黏膜有无溃疡或特殊臭味。有呕吐的应及时清除呕吐物,口唇干裂的可涂甘油,清醒患者可给生理盐水或朵贝液漱口,但要注意防止呛咳。
2.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出血病人多伴有昏迷,头部位置不当常引起窒息,病人应取侧卧位,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反流造成误吸,呕吐物以及咽喉部分泌物要及时吸出[6]。为预防肺炎,应经常翻身叩背。使呼吸道内分泌物引流通畅,及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合并呼吸节律或深度改变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以确保呼吸道通畅[7]。
昏迷者呼吸道通畅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
脑出血;脑疝;护理
作者单位:467200河南省叶县人民医院
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通常预后不佳,积极治疗并配合良好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监护室共收治脑出血并发脑疝47例,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脑出血并脑疝47例,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35~79岁。出血部位:基底节27例,小脑出血7例,大脑实质皮下13例。出血量从20~75 ml不等。
1.2 治疗及转归
47例患者均经血肿清除术并予以抗炎、止血、脱水及其他对症治疗,经精心护理,出院时治愈27例,致残8例,昏迷11例,死亡1例。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迅速配合医生做好急救及术前准备工作。昏迷者立即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控制脑疝的进程[2]。对呼吸骤停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给氧,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积极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剃头,交叉配血,留置导尿,备齐急救药品及抢救器械,并协同主治医生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穿刺原理,手术必要性和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家属的密切配合。
2.2 术中配合
患者头部皮肤常规消毒,局部浸润麻醉。取平卧位,头部适当抬高并偏向健侧,充分暴露患侧,辅助术者钻颅骨定向穿刺并抽吸血液,用冰生理盐水、尿激酶通过粉碎针高压冲洗血肿部位直至冲洗液变淡为止。冲洗过程中注意进出量平衡,冲洗后注入适量生理盐水加尿激酶、玻璃酸酶、肝素,夹管4 h后再行冰盐水冲洗[2]。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持续吸氧。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瞳孔、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
2.3 术后护理
2.3.1 病情观察
术后48 h是颅内继发出血最常发生时段[3],因此术后需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瞳孔、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及肢体肌力、肢体活动情况,注意新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并做好记录。记录24 h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血压持续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慢常提示有继发颅内高压。如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且伴意识障碍加重,则提示有继发颅内血肿发生[4],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2.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多伴有昏迷,头部位置不当常引起窒息,保持呼吸通畅是救治的基础[5]。患者应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呕吐物及咽喉部分泌物。定时翻身叩背并及时吸痰,使呼吸道内分泌物引流通畅,以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如有缺氧或窒息及时给予吸氧。呼吸道分泌物多或呼吸困难严重者宜尽早行气管切开术以确保呼吸道的通畅[4]。
2.3.3引流管的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的高度。认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以及引流量及颜色,按时拔管并更换伤口敷料。防止引流管内引流液逆流及管颈曲折或受压闭塞。搬动患者时先夹管再搬动,注意防止引流管和引流袋接头处脱落。
2.3.4 高热的护理
患者因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压,加之肌状力增高时产热增加,以及交感神经受损致泌汗功能障碍,使体表散热不良,故在短期内体温可急剧升高并呈持续性难以控制的高热或超高热[1]。高热者每4 h测体温一次,超过38.5℃者及时降温以降低脑的代谢率,增加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同时也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增加大脑皮质的保护并抑制和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3.5 皮肤护理
做到床铺平整、干燥、无皱褶、无渣屑,定时翻身,每2 h翻身一次,使用温水擦背,经常检查皮肤受压部位。定期用50%酒精或红花酒按摩全背及受压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防止褥疮的发生。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床单,有条件者建议使用气垫床。
2.3.6 泌尿系统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和颜色变化,保持个人卫生及会清洁以预防泌尿系感染,尿失禁者应留置尿管并认真做好尿管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250 ml+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U或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1~2次,必要时全身使用抗生素。
2.3.7 饮食护理
脑疝患者因昏迷不能进食,气管切开后体液消耗大导致营养障碍。除静脉输液外,根据病情给予鼻饲牛奶、鸡蛋、果汁等流质以保证热量及营养的供给。清醒者术后第2 d鼓励进食。
2.3.8 健康宣教
指导患者养成起健康、文明规律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心理平衡、稳定情绪。按时测量血压并遵医嘱服用降血压药,不随意增减、调换或停止服用降压药。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对肢体功能障碍者指导进行功能锻炼。
2.3.9 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24 h开始肢体功能锻炼,幅度由小到大,频率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由健侧到患侧,由被动到主动,循序渐进。术后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肌力有所恢复后,协助翻身、坐起、站立、行走并尽早进行推拿、按摩、针灸等对症治疗,以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及功能恢复。
3 讨论
通过对47例脑出血合并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抢救护理,我们深切体会到:及早发现脑疵先驱症状是赢得抢救时间的关键,娴熟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证。现场抢救动作迅速,操作准确、有效,反应灵敏,观察细致,做到分秒必争是护理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李冬兰.脑出血合并脑疝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7(13):7172.
[2] 王艳玲.25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整体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7):151152.
[3] 胡秋兰.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并脑疝的护理.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