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范文1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我国国民经济;关键性作用
当前,房地产行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联系较为密切,可以拉动我国的内需,提高我国的消费水平,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有效的发展。但是,现在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房地产行业发展还需要进行合理控制,只有这样才可以满足不断扩大的民众需求。本文探讨了房地产行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的作用,提出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的相关措施。
1.房地产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作用
1.1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总体的变化情况,通过房地产行业就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来。因为,房地产行业敏感度较高并且与其他行业关联度较高。在此之外,房地产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有效地拉动就业,扩大内需,促进其他行业的不断发展。这样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房地产经济的不断发展可以促进我国内需的扩大。第二,房地产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吸纳其他相关行业的资金,由此带动有关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的发展,实现我国整体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第三,房地产行业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消费水平,决定着我国居民的幸福感指数。因此,从上述表现来看,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发挥着其他行业无法代替的作用。
1.2房地产行业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
房地产经济与我国的市场经济联系非常密切,处于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状态。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经济的成熟,同时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也在推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房地产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力量。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行业、冶金行业、电器行业、钢铁行业快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指明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房地产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造成巨大的风险。因为房地产经济一旦出现大的变动就会造成国民经济的波动,并且房地产经济一旦出现不合理的增长的现象,就会造成泡沫经济,影响国民经济稳定。因此,我们必须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控制,利用相关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来防止房地产行业带来的风险,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实现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保障房地产行业与市场经济相会之间有序,平稳的发展。
1.3房地产经济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就业
房地产经济的作用十分广泛。首先,房地产经济可以增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推动我国现在生产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改善人民的生活,增加我国公民的经济收入。目前,我国现在就业状况较差,严重阻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房地产经济可以有效增加我国现在就业人口,促进我国现在民众充分就业,同时房地产经济也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房展,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现在我国就业难的状况。此外,由于我国现在房地产行业独特的作用,还带动许多学科的学习热情,比如建筑工程和金融。因此,房地产行业可以进一步促进改善人民生活,推动中国社会居民的充分就业。
2.今后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措施
2.1合理控制房价
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泡沫经济导致现在房地产经济出现崩盘。但是,现在政府要通过利用现在政府的合理宏观的政策,将房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我国的房地产经济不会出现泡沫型增长,造成国民经济的负面增长。尤其中央政府政策调控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房地产行业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且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进行合理的化解风险。此外,我们还要建立健全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督机制,不断加强管理。同时要建立合理评估制度,更好地规范房地产行业的行为,促进房地产行业更好地发展。
2.2建立房地产动态监测系统
房地产行业的动态监测系统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要结合房地产行业自身发展特点,做好预算。其次,还要考虑与房地产相关联的产业,制定相关的动态监测系统。最后,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动态监测的系统,要重点研究房地产行业开发投资、土地交易的关键性的环节,防止出现钱权交易的行为。此外,我们还要关注房产交易的活动,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2.3其他相关政策
首先,我们必须优化房地产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实现更好地发展。其次,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规范现在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行为以及生产和消费的方式,保证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发展。最后,我国要调整房产结构,建设保障性住房以及廉租房,同时要提高经济适用房的比例,促进我国房地产产业的发展。结语房地产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持续发展重要的作用,促进我们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改善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因此,我们也要认识到房地产行业发生较大的波动的时候会使我们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较大波动。我国要针对房地产经济进行控制,对房价进行控制,对我国现在的房价市场进行动态监测,进一步优化房地产产业结构,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规范现在房地产行业。更好地促进我国现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实现更好地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地发展。
作者:白红力 单位:承德兴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范文2
关键词:主导产业 支柱产业 基础产业
一、主导产业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一)主导产业的定义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是对应的,这种对应关系表现在产业结构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产业的扩张速度以及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并非是整齐划一的。一些关键性产业往往对经济增长起着直接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产业结构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这些产业被称为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创新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二)主导产业的特点
第一,主导产业应该是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是前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度较大的产业。第二,由于主导产业的存在及其作用会受特定的资源、制度和历史文化的约束,因此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它会受所依赖的资源、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演替。第三,主导产业应具有序列演替性。由于主导产业应能够诱发相继的新一代主导产业,因此,特定阶段的主导产业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的结果。一旦条件变化,原有的主导产业群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弱化,被新一代的主导产业所替代。第四,主导产业应具有多层次性。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既要解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问题。又要解决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问题,因此,处在战略地位的主导产业应该是一个主导产业群,并呈现多层次的特点,实现多重化的目标。
(三)主导产业的作用
首先,主导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具有稳定而广泛的资源、产品市场,具有较强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作用,它的发展能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其次,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助于迅速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加快经济的发展。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应著不同的产业结构,这无论是从一国经济发展历史的纵向来看,还是从当今世界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所具有的产业结构的横向比较来看,都可以得到证实。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历史。因此,人们就有可能根据产业结构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能动地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层次转换,从而加快经济发展。由于主导产业在产业发展中处于技术领先的地位,代表着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或趋势,它在成长为支柱产业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并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概念的区别
除了主导产业的提法外,有人也把主导产业称为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我们从主导产业概念和特征的表述中,可以领悟到主导产业与这些产业概念的确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也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一)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区别
1.支柱产业的含义
支柱产业,按照罗斯托的理论解释为: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吸收运用新技术快,处于供求关系的中心,规模大。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益:生产率高,附加价值大,使该时期国民收入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支撑者。
2.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联系
由于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在表象上的确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首先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1)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同属于产业结构体系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的产业。支柱产业由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遭受到重大打击,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影啊。主导产业的重要性则体现在对其它产业的关联和带动作用。
2)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往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要求产业结构也要发生变化,因此构成支柱产业的行业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主导产业的序列更替性也与之相似,主导产业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主导产业,一旦条件发生变化,旧的主导产业就会弱化、消失,逐渐被新的主导产业所代替。
3)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有些情况下会发生重合。例如。我国一些以煤炭开发作为支柱产业的老工业基地,会逐步形成一个人口集聚的经济区域。由于煤炭生产会产生一些煤炭加工和煤炭发电企业;还由于人口的集聚会逐步发展起餐饮、住宿及娱乐等服务性行业,煤炭生产作为主导产业的地位也就体现出来。
总之,两者确实存在相似之处。如果只进行表面分析,就很容易将两者混淆。
3.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区别
尽管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两者还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体现在:
1)两者在产业结构体系中重要性的体现方式不同。主导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它的扩散效应,也就是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能使产业结构高度化。支柱产业则体现了对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作用,而对其它产业增长并无直接影啊,且一般不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2)有些主导产业很可能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但并非所有的主导产业都会成长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高增长率特性只是提供了其成长为支柱产业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发展主导产业的目的主要是发挥它的关联带动作用并不必然要求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达到很高。
3)有些支柱产业由主导产业发展而来。但并非所有的支柱产业最初都是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特征在于其的高比例性,而不在于其是否具有关联作用。例如有些由工业带动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本身不具有关联作用,但却可以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二)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区别
1.基础产业的含义
基础产业指的是在产业结构体系中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一般包括生产基本生产资料的基础工业部门或提供基础设施的产业部门。往往位于产业链的起点,具有较高的有机构成。比如石油煤炭工业或交通运输部门。
2.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的联系
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也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
1)与支柱产业一样,基础产业与主导产业也都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基础产业为与产业价值链的起点,发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效益。主导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它的关联性。
2)基础产业与主导产业都属于先行行业。基础产业必须优先发展以避免阻碍其它产业的发展:主导产业应优先发展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3)在一些特定情况之下,可以选择基础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现状、资源票赋和比较优势等来进行。在一定的特定条件之下,某些基础产业可能符合主导产业的特征从而充当主导产业的角色。例
如,日本在战后重建的过程中都曾选择基础性的电力煤炭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重点扶持和发展,并取得了战略性的成功。
3.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区别
虽然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由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对其内涵作出严格的区分
1)两者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基础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在自身得不到合理发展时对其它产业的制约作用。但是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产业――不论前向后向关联产业还是旁侧关联产业,即使没有主导产业的带动,也会按照规律不断前进,主导产业只是起了加速器的作用。
2)基础产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基础产业的地位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基础产业的种类就是相对固定的。而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所差别。因此,主导产业的确定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也比较容易发生变动。除了支柱产业与基础产业的提法,也有一些研究中提出了重点产业的概念。“重点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耍重点发展的产业。它的概念比较模糊,缺乏科学性。它可以涵盖以上所有产业概念。”
(三)区分主导产业与其它产业概念的意义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范文3
关键词:体育产业;国民经济;问题;关系;影响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产业市场多元化开发不够。体育产业包括生产和销售体育器材、体育设备等,还有体育表演、体育场馆的经营,更重要的是体育产业化能通过自身提供的服务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经营效果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问题。我国体育产业的消费市场较为广阔,有一部分相关产业获得了全面发展,但是很多产业还亟待挖掘潜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为国民经济带来的利益是很少的,但是,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在第三产业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2.我国体育产业整体规模较小。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年产值在上世纪80年代的的时候已经达到600多亿美元,但是我国的体育产业年产值在90年代还只有175亿美元,差距非常大。我国体育产业规模较小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落后,与体育产业相关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
3.与体育相关的产业潜能未挖掘出来。体育产业带来的利益大部分是无形资产,且这方面带来的利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我国体育产业化过程中,比较重视体育本身的发展,但是对体育相关的产业关注的不够,特别是对体育产业中的无形资产挖掘的不够。这些无形资产与体育产业相关,比如体育各种赛事的会徽、冠名权等,对相关的协会、俱乐部的标志开发的不够。
4.国家政策对体育产业的管理与调控力度不够。我国体育产业与教育、文化事业相比,在国家政策方面几乎享受不到优惠政策。在知名企业方面,对发达国家相比,处于弱势。对一些国际性的体育竞赛活动,出现规划不合理、重复建设等现象。另外,我国体育产业缺乏高级管理人才,体育产业现有的经营管理人员大都是待业下岗人员与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他们在体育方面的才能是非常突出的,但是在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二、体育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1国民经济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体育产业的发展要以经济提供的资金作为基础,体育产业的发展要修建大量的体育场馆,而这些体育场馆的修建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这就需要国家直接的经济补贴或者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因此,国民经济是体育产业的基础。体育产业的投资力度和消费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投资观念的影响,我国的体育产业投资主要依靠的是国家投资,但国家对体育产业的投资很有限。
2国民经济的发展制约着体育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体育产业发展的规模,现代体育运动竞赛比如世界杯、奥运会等耗资比较大,规模大,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体育竞赛又有很大的商业价值,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有时间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3.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因为,体育产业中健身娱乐业的发展能改善劳动者素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劳动生产率要比一般的人高的多。体育竞赛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润,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体育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1体育产业的发展能为社会增加就业机会。一个国家经济的真正发展,既要看国民生产总值是否持续增长外,还要看社会就业情况。在判断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时,要看体育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推动作用,又要看体育产业为社会提供了多少就业机会。体育产业是能提供多种就业机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达国家,就业成为社会主要问题时,体育产业就会发挥自身优势,增加就业机会。体育产业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又能带动相关产业机械、电子、保险、广告等的发展,给社会增加较多的就业机会。我国体育产业中的体育用品制造业需要大量的人员,增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直接增加社会就业岗位。比如投资兴办的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与乡村俱乐部,提供两千多人的就业岗位,也吸引了外商的投资。北京超过五百家的健身中心解决了近十万人的就业问题。
2体育产业能带来强大的社会效应,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体育产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影响力也较大,能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发展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型产业。这是因为,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体育产业带来的利润增长较快。另外,体育方面的消费在不断地增长,我国居民在体育方面的消费支出一直在增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体育产业的发展能拉动消费市场,刺激经济增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升,解决温饱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都免谈。”根据一些健身娱乐场的调查显示,每年参与体育健身的人都呈增长趋势,增长的原因在于人们健康意识的转变,人们不只关注身体有没有病,而是平时就参与强身健体,这种观念必会推动体育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消费也会越来越高,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消费结构的变化来自于需求结构的变化,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化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发展,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4.体育产业发展推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在体育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政府能从体育产业的产值中收取较为丰厚的税收。目前,我国的体育服务业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从事健身娱乐业、体育产业经营机构越来越多,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必会推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参考文献:
[1]范惠玲.浅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商场现代化》,200709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范文4
【关键词】房地产;发展;现状;趋势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发展状况影响着社会众多方面。所以,保证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如今伴随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许多问题也产生了,这些问题如若没有得到重视和迅速解决,将会阻碍房地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影响国名经济的健康正常发展,打破人们的平静的生活。
一、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
1.房地产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繁荣。近几年,房地产经济繁荣发展,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发挥着支撑性作用,为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着重要意义。房地产行业涉及面广、相关性强,房地产繁荣发展也带动了许多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以建筑为主,每个建筑物的构建都少不了建筑材料,都需要装修,配置电器等,于是,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就带动了建筑材料、装修、电器、家具等行业的发展。所以,房地产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仅直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也间接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
2.房地产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居住问题是人们的基本需求,房地产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膨胀,住房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房地产的繁荣发展,为人们提供了高水平、高质量的居住条件。剧增人口的居住需求,也积极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扩大。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为人们高质量的生活提供前提和基础。
3.呈现市场发展不健全局面。我国房地产近期发展快速,但是快速发展也导致了房地产出现泡沫现象,市场发展不健全。房地产繁荣的现象使得大量的企业转战房地产,巨额的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房屋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城市大地表面,房地产经济呈现表面繁荣的现象,但实际上已经弊病无数,如此长期下去,房地产将面临巨大浩劫。
4.房价居高不下。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无数涌入的房地产商不协调,土地也在哄抢中价格飙涨。房产的成本提高,以及房地产商期望高额的利润,使房价一路飙升,而且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居高不下。高昂的房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很多人都无法负担起现如今的房价。房地产行业的繁荣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使少数人的基本生存没有了保障。
二、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
1.房地产市场趋向健全。房地产行业的泡沫现象,市场不健全,使房地产经济发展到了瓶颈的阶段,房地产陷入了困顿的状态。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这些问题,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调节作用将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国家为了保障人们的住房需求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也将会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对我国房地产经济进行政策干预,完善房地产市场,保证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所以,在市场和国家双方面的调节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将日趋成熟。
2.房价将得到合理调整。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房价涨幅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房价远远超出人们的支付能力。这样的涨幅不仅不利于人们生活条件的满足,也有害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政府出台的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向,我们可以看出房价在不久的将来会日趋稳定,并保持在人们支付能力之内。房地产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它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它也受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规律的影响。因此,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发展的背景下,房价也会得到调整,并且保持稳定。
3.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我国政府秉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满足人们的需求是党和国家不懈的追求。未来一段时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房地产行业的主要目标将是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房地产经济发展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出于进一步发展的目的,房地产商也会努力将低收入群体纳入消费对象群体中,根据低收入群体的实际经济状况和对住房的条件的要求,打造低收入群体能够支付起且满足他们需求的住房,从而保障了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
4.国家政策保障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对于房地产经济现阶段存在的许多弊病,国家将会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策略,并且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房地产经济良性的发展。第一,对于不良房地产商恶性囤积土地的行为,进行打击和限制,避免出现坐地起价的现象。第二,协调房产的供需关系,改革房地产税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从事房产行业的企业数量,建立有条不紊的房地产市场,促进房地产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繁荣。
三、结语
房地产行业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行业,对我国公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房地产经济的繁荣与衰弱都会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状态,也会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现阶段房地产经济发展随到了瓶颈阶段,整个行业充斥着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但是,房地产经济是金融一部分,它受市场的调控,“无形的手”会使未来我国的房产行业继续稳定良性发展。另外,政府也推行一系列政策保障房地产行业发展繁荣。总而言之,我国房地产未来发展前景就会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张燕生.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市场,2010,(31):134—137
[2]戴胜兰.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57—60
[3]张宏军.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技财经,2012,19(4):43—45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范文5
关键词:旅游业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经济贡献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188-03
一、引言
目前,旅游产业已成为关注的热点。旅游业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选择,发展旅游业对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以及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把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国策逐渐深入民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显著增加,旅游产业在大部分地区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已将发展旅游业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发展黑龙江的工程之一,重点打造文化产业开发工程。可见,研究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度,对其发展和拉动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2012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和黑龙江省投入产出表数据定量分析黑龙江省国内旅游对经济产出和收入的影响,根据经济活动与旅游的关系,作出旅游与相关行业的关联分析。
二、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关联分析
(一)模型背景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5—2011年六年间,黑龙江省旅游业的总收入明显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从2005年的272.9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088.5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5.9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7.97%。旅游总人数从2005年的4000多万人次增长到2011年的2亿多人次,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8.47%,其国际旅游人数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6.61%,说明黑龙江省旅游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从客源结构上可以看出,在国内外游客比例中,2011年黑龙江省国内旅游人数占98.99%,国际旅游者人数的比例仅为1.01%,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旅游业作为本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带动着本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浅层次的分析不足以说明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应该从更深层次上分析黑龙江省旅游活动的投入产出结构。因此,本文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为进一步分析旅游业的贡献度提供计算方法和理论依据。
(二)模型的构建
投入产出法以社会总产品的理论为基础,从产品的生产、分配、使用和消耗等方面反映社会产品的运动。投入产出法同其他经济数量分析方法一样,把理论内涵与数学模型的有机结合起来,其发展更加完善。投入产出表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相互平衡的关系,使国民经济平衡表具体化。在投入产出表中,同时从使用价值和价值两方面考察社会产品的价值运动和实物运动。此外,投入产出分析是以科学的系统的方法论为基础。强调的是分析过程的结构性、整体性、相互依存性和多级可分性。社会产品两大部类产品数量再生产公式就是两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模型。
根据收集的相关旅游统计数据,计算得出旅游业相关的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旅游消费带给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对其波及与关联效应作出分析,评估旅游产业对黑龙江省经济的贡献。
本文研究主要采用的经济贡献指标模型和计算方法:
投入—产出模型:X=(I-A)-1×Y。其中X和Y分别表示各个部门的总产出和最终使用的列向量,I表示n阶单位矩阵,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A)-1为列昂提夫逆矩阵或产业关联程度矩阵,即某个国民经济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所需要的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完全需要量,表明每个行业中总产出与最终需求之间的依存度。
(三)基本系数定义与公式
1.直接消耗系数。
aij=■(i,j=1,2,…,n)式中,ai表示第j部门每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对i部门的直接消耗量的大小,Xij表示生产第j部门的产品对第i部门的直接消耗。Xj表示生产第j部门最终产品所需的各部门的总投入量。
2.完全消耗系数。该指标大小表示本部门或产业对相应部门或产业的综合拉动作用的强弱,其系数矩阵的计算公式为B=(1-A)-1-I,其中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是单位矩阵,bij表示第j部门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第i部门的完全消耗量。
3.计算旅游直接影响行业的中间投入率。旅游直接影响行业的中间投入率用Fj表示,公式为:F■=■=■a■,j=1,2,…,m.式中:n为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数目(包括直接、间接和引致影响行业);m表示旅游业直接影响的行业的数目;■x■表示第j个旅游直接影响行业部门的用于产出的中间投入之和;X■表示第j个旅游业直接影响产业部门的总投入;a■表示第j个旅游相关行业(包括直接、间接和引致影响行业)对第i个与旅游相关行业的直接消耗系数。
那么旅游直接影响行业的中间投入率F=■ajFj,式中:aj表示第j个旅游业直接影响产业部门的旅游产出(该部门旅游消费导致的产出)占m个旅游直接影响行业的旅游总产出的比重。
4.旅游的中间需求率。其计算方法同上,也是先计算各旅游直接影响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率:G■=■=■d■j=1,2,…,m.式中:X■为第i个旅游业直接影响产业部门的总产出;■x■表示各旅游相关产业的部门对第i个旅游直接影响的产业部门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dij表示第i个旅游直接影响的行业关于第j个旅游的相关行业(包括直接、间接以及引致影响行业)的分配系数。再计算旅游的中间需求率:G=■aiGi,ai的意义同上。
5.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就是某产业的影响力与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影响力的平均水平之比,影响力系数反映了某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大小的相对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δj=■(i,j=1,2,…,n)
?謀■表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对应元素,■?謀■表示就部门的影响力水平。
6.感应度系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说明了国民经济中的各个产业变动后使某一产业受到的感应能力,其感应能力表现为该产业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公式为:
φj=■(i,j=1,2,…,n)。
三、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测算
利用测度公式,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2》和《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进行测算,得出旅游产业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
根据表1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旅游业2007、2012年的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为0.5279、0.7719,数值都比较高,说明旅游业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拉动能力比较强。通过2007年与2012年的消耗系数可以看出,工业、运输业、餐饮业、住宿业以及金融业的消耗系数都有明显的提高,这说明了近几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或产业的拉动能力越来越强。旅游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排在前三位的是运输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是0.1698、0.1623和0.1573,足以说明旅游业对这三个部门的直接带动作用比较大。从完全消耗系数可以看出,排在前四位的是工业、运输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其次是金融业,说明旅游业对这些部门以及与这些部门相关的部门的综合带动能力较强。
从表2可以看出,旅游业的中间投入率较高,说明它对其他产业的需求较大。旅游业的中间需求率很低,说明旅游业的旅游产品被用于其他产业的中间产品很少,大多旅游产品用于最终需求,进一步可推算出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较大。从2007年与2012年旅游业的中间需求来看,有了很大的提高,说明旅游业对本部门的产品的中间需求在增加,旅游产品的精细化程度显著提高。
通过计算得出旅游业的影响力系数2007年为0.9216,2012年为1.0098,感应度系数2007年为0.6834,2012年为0.7781。2012年旅游业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说明该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推动能力大于平均水平,其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感应度系数小于1,说明该产业受到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弱,但不能否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其中有很多因素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影响力系数大于感应度系数,说明了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大于本身受到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从两年的数据比较来看,其系数还是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存在很大的潜力。
四、基本结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旅游业属于需求型产业,对其他产业有着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其在几个相关产业部门中,影响力居中上,对国民经济的拉动能力较强。从影响力系数相对较高、感应度系数相对较低可以看出,黑龙江省旅游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经济拉动能力较强,而支撑能力相对较弱,也就是说它需要其他产业部门作为中间产品对其投入。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旅游业是一个牵动力强,关联度较高的综合性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在逐年增加,发展旅游业要从大局出发,运用科学、系统的理论方法与实证分析,达到对整体区域经济的优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迎辉.陕西省旅游经济效应评价研究[D].陕西:西北大学学报,2010:76-80
[2] 何小明,王薇.投入—产出模型在港口对地区经济贡献研究中的应用[J].水运管理,2006,27(3):3
[3] 王雷震,张帆,李春光.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定量测度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与实践,2006(5):57-60
[4] 刘存斌.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效率与区域效应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学报,2012:56-67
[5] 李江帆,李冠霖,江波.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分析[J].旅游学刊,2001,3
[6] 乔玮.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旅游对上海经济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6,26(4):3
[7] 家顺良.重庆市旅游业产业关联及经济贡献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3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范文6
【关键词】先导产业 概念 特征 选择
一、先导产业的相关概念
产业。从产业经济学意义上看,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集合,它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讲,产业是指“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讲,产业是指“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相同用途产品的企业集合”①。
基础产业。基础产业是指社会经济活动所依赖的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其中,基础设施包括各类交通设施、水利设施、通讯设施及城市公用事业等;基础工业主要指煤炭和原油开采等能源工业和钢铁、建材等基本原材料工业。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快速、协调、有效发展的前提,它决定着其他产业的发展水平。
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中占主要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和国民收入的主要承担者,它具有生产率高、市场需求大、产业规模大、发展速度快、附加值高等特征。它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科技、经济发展的规模、能力和水平②。
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的。罗斯托把经济的各部门分为三类:(1)主导增长部门;(2)辅助增长部门;(3)派生增长部门。其中,主导增长部门是指这样一些产业部门,它们的优先发展将带动整个经济的“起飞”和持续发展,这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根据罗斯托的定义,主导产业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前后向关联度和旁侧关联度都较大。第二,主导产业的存在及其作用会受特定资源、制度和历史文化的约束,因此,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它会受所依赖的资源、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演替③。
先导产业。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它的选择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长期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④。
二、先导产业的特征
先导产业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先导产业发展潜力较大,前景较好,科学选择的先导产业可在短时间内上升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大都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主要着眼于未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先导产业代表科技进步方向,有很强的技术吸附能力;先导产业的关联性较强,比其他产业拥有更强的带动与推动作用,充当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更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
我们还可以透过与其他产业的比较来把握先导产业的特征。
1、先导产业与基础产业。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立足点不同:先导产业立足于推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基础产业是先导产业发展的基础,其作用主要在于支持国民经济的增长。
2、先导产业与支柱产业。首先,二者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存在差异。支柱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大,承担大部分国民收入;而先导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一定大,但带动作用、发展潜力大,其比重呈上升趋势。其次,二者的着眼点不同。支柱产业强调现在,先导产业则立足于未来,代表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主要着眼于国民经济长期增长点的培育和未来产业结果的塑造,是产业结构演变的突破口。
3、先导产业与主导产业。先导产业的发展着眼于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中长期目标,而主导产业主要着力于近期或中期发展目标,前一期的先导产业可能成为后一期的主导产业⑤。
三、先导产业的选择
产业集群理论是先导产业选择的重要理论基础。先导产业的选择是工业区产业规划的重要内容。工业区是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过区位条件、优惠政策等吸引企业入园而形成的一种组织方式。工业区产业规划的重点是提高区内产业的关联程度,借助关联产业的空间集聚来增强其相互作用,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与集群经济效应,带动工业区直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⑥。1990年,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了经典论述,系统阐述了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等基本问题。他认为,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标准制定机构、产业协会、智囊团、职业培训提供者和贸易联盟等)共同构成的产业空间组织⑦。
波特还认为,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产业价值链地域空间集聚特征,集群内既有主导产业,又有为主导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相关产业和机构,这些关联产业和机构共同组成一个分工协作的有机体,竞争与合作并存,从而赢得企业和产业的竞争优势⑧。另一方面,先导产业的选择还必须确立一定的基准。关于先导产业选择基准的问题目前尚无专门研究,可以借鉴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研究成果加以确立。结合先导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使命,先导产业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基准。
1、比较优势基准。园区先导产业选择要充分考虑所在区域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特点,明确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通过确立先导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园区经济发展。比较优势这一基准从更广的区域范围评价一个园区的资源禀赋和内在优势,减少了先导产业选择的趋同性,充分体现区域特色。
2、产业关联基准。一个产业只有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才有可能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区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产业关联效应是先导产业选择的前提条件,即应选择那些产业延伸链较长、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作为先导产业。
3、技术进步基准。先导产业高于其他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借助于产业的高效率来实现,而产业的高效率又必然要求其技术应具有领先地位,同时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选择技术进步速度快、技术水平高、技术要素密集的产业作为先导产业,是保证区内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条件,也是信息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4、市场潜力基准。产业发展潜力体现了产业的发展壮大能力。某些产业在近期虽然没有较大的发展规模,但具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和反映产业发展趋势的技术进步水平,处于产业发展周期的快速成长阶段,因此,很有可能发展成为规模较大、产业带动能力较强的主导产业。可见,产业发展的市场潜力作为某一产业前景的描述,是成为先导产业的重要基准。
5、经济效益基准。产业经济效益是产业发展绩效的重要体现。一个产业只有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才可以有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具有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产业成为先导产业的必要条件。
当然,在产业战略制定和发展实践中,正确选择先导产业,除了要参照选择基准,遵循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外,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具体情况,从产业发展的现实水平、技术条件、资金约束条件,以及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出发予以综合考虑与把握。
参考文献
①王传荣:《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②③兰艳章:《陕西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④⑤李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先导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5
⑥周石生,《产业集群、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机理研究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09(1)
⑦进:《产业集群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⑧张祖林,《基于波特集群理论的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路径探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