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地质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学地质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学地质学

地理学地质学范文1

一、课程学分安排

本研究所选取的学校与地理科学专业的总学分和各模块的学分比例不完全相同,存在一定差异。在对各种不同类别的课程所占学分进行比较时,将各个学校的课程经过重新分类组合,主要有4类,即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结果如表1。

[学分(比例)\&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实践课程\&总学分\&北京师范大学\&44(27%)\&81(49%)\&10(10%)\&15(14%)\&166\&华东师范大学\&44(28%)\&74(47%)\&24(15%)\&16(10%)\&158\&东北师范大学\&51(33%)\&75(48%)\&25(16%)\&14(9%)\&155\&四川师范大学\&55(32%)\&73(43%)\&30(18%)\&12(7%)\&170\&湖南师范大学\&55(33%)\&79(48%)\&20(12%)\&12(7%)\&166\&徐州师范大学\&54(32%)\&78(45%)\&18(10%)\&22(13%)\&172\&长春师范学院\&60(34%)\&61.5(35%)\&21.5(12%)\&33(19%)\&176\&宁波大学\&50.5(30%)\&66.5(41%)\&33(20%)\&14(9%)\&164\&安庆师范学院\&57.5(31%)\&69(37%)\&24(12%)\&37.5(20%)\&188\&][表1][大学本科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学分安排]

从表1可以看出,各学校的总学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本科地理科学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专业课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别为公共课程、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教育部重点高校――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这三所学校专业课程所占比例较大;教育课程也占有一定比例,均在10%~20%。宁波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课程学分及其所占比例最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两所学校比较注重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课程开设得较多。

二、专业特色课程

在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课程以及实践课程中,各学校的公共课程和实践课程基本相同,而专业课程和教育课程都有特色课程。研究所选取的各学校公共课程基本相同,大致包括政治、历史、数学、外语、体育、计算机;而实践课程则几乎完全一致,包括部门地理野外实习、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专业课程可以概括为“大同小异”,“大同”指这些学校都开设的专业课程,大致包括引入性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引入性课程主要是《地理科学导论》。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程、部门地理课程、区域地理课程以及技术性课程。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为物理、化学方面的课程。部门地理课程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自然地理包括《地质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等,也包括环境方面的一些课程,如《环境科学导论》、《环境影响评价》等;人文地理包括《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区域地理课程主要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技术性课程分为地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方面的课程,如《测量与地图学》、《GIS概论与应用》、《遥感概论》等。专业课程中的“小异”主要是各个学校的专业拓展课程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的特色课程。如表2所示,北京师范大学的专业特色课程最多,主要集中在遥感方向。在乡土地理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有《乡土地理》,但湖南师范大学和徐州师范大学则有较为具体的乡土地理课程,分别为《湖南地理》和《江苏地理》。华东师范大学较为明显的专业特色课程主要是《河口与海岸》、《现代沉积学》、《环境考古》。笔者认为各所学校的专业特色课程一般与学校的优势专业方向以及该方向的教师有关。如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李小文院士的研究方向为遥感;而华东师范大学有河口海岸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研究该方向的陈吉余院士。另外,其余学校也有相应的专业特色课程,如湖南师范大学的《天体观测》和长春师范学院的《地球与宇宙》。

[学 校\&特 色 课 程\&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地理学》《交通地理学》《乡土地理》《GPS原理与应用》《地表水热平衡》《流域管理》《数字地面模型》《微波遥感》《遥感影像地学分析》《海洋遥感》《3S综合实习》\&华东师范大学\&《河口与海岸》《现代沉积学》《环境考古》《最新地理文献阅读》《软件工程与GIS设计》\&东北师范大学\&《湿地科学》《地理科学进展》\&四川师范大学\&《灾害学原理与减灾》\&湖南师范大学\&《天体观测》《城市气候学》《矿产资源学》《湖南地理》\&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地理》《海洋学》《工业地理学》\&长春师范学院\&《地球与宇宙》《可持续发展研究》\&宁波大学\&无\&安庆师范学院\&《地理调查研究方法》\&][地理科学专业特色课程][表2]

三、教师教育类课程

教师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的特色课程,也是培养师范生职业能力以及职业意识的主要途径。从表3可以看出,所有学校均开设教育、心理和教育技术方面的教育基础课程。与地理专业相关的课程主要包括地理教学、地理教材、地理课程方面的课程,如《地理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分析》、《地理新课程研究》等。各学校都有教师教育类的特色课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高中必修课程模块研究》、《高中选修课程模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的《管理学》、《国外地理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开设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较多,而且比较有特色,如《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地理直观教学》;长春师范学院的教育课程开设较为全面且独具特色,如《地理三板教学》、《中学地理活动设计》、《中学地理习题解答》、《中学地理教研论文写作》,笔者认为这对培养大学毕业后的地理教师有很大帮助;而安庆师范学院的《中学地理科技活动》是其它学校都没有开设的,值得借鉴。

地理学地质学范文2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61所高校设置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专业,158所高校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简称“规划”)专业。开设的院校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也有农林类院校和建筑、工程类院校,还有理工院校、财经院校等。大部分高校的gis专业由地理学、测绘科学、地质学等学科转化而来,而规划专业主要由地理学相关专业转化而来的,它们都是地理科学类下的二级学科。由于受传统的办学背景的影响,多数本专业课程体系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人才市场需求以及国家创新体系之间存在矛盾,各个学校在构建课程体系中存在课程体系不合理,理论和实践环节脱节、教学与培养目标相背离、宽而不专等问题。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是合理的,什么样的课程是学生所需要的,这是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各有特色,这就决定各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内容等方面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否则无法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专业人才。目前,大部分高校均按专业招生、培养,也有部分院校按大类招生,分类培养,而地理科学类专业还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计划。本文试图根据高校的特色和地理科学类专业本身的特点,结合本校近5年来的实践,对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设置进行一些研究,以期促进地理科学类专业人培养。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依据

进入21世纪以来,高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重基础、重能力、重创新、‘淡化专业方向已是大势所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人才成为必然。

地理科学类专业采用重基础、宽口径、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地理学专业基础、城乡规划及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符合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要求,适应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等专业机构需要的专门人才。具体而言,gis专业合格本科毕业生能够胜任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与地理信息产业有关的技术应用与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具备较好的科研潜质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可通过推荐免试或考试录取为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具备地理学和城乡规划、资源管理等相关应用领域宽广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合到规划、国土、环保、城建、旅游、房地产等部门工作,或到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地理科学类专业本科教育既不同于职业教育,也不同于研究生教育。它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背景知识,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其职业定向性比较强,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要在社会相应领域从事与自己专业知识相关的职业活动,为社会服务。本科阶段的实习,既要求学生实习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更要比较熟练地掌握从事专业活动的基本技能,还要为将来研究生阶段和继续学习打下较好的研究基础。因此,在目前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课程体系的建设、课程的设置要和职业需要尽量缩小差距,以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课程体系构建的根本目的是向学生提供一套比较完整的符合专业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突出地理学的大背景,也更需要加强相关主干学科的专业知识、专业应用技术与技能,注重综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能力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增强适应性的基本思路,培养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具体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应是培养目标和促进培养目标的充分体现:(2)既要考虑地理科学这个大背景,又要充分考虑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这两个专业特点以及发展需求;(3)应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并为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4)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5)应考虑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6)必须加强实践课程的分量,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地理n-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及特点

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功能、开放性的知识与技能的概念组合体系。其系统结构的形成不仅要使所包含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专业应用课等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且还必须正确地反映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前者是课程体系内各门具体课程的相互联系,称为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后者是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即为课程体系的外部环境。环境制约着系统,系统要适应环境:功能决定于结构,结构要适应功能。这二者的相互作用称为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见图1)。

建立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要求在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1)课程体系形成的环境条件和制订依据;(2)课程体系的内部结构。在此基础上建设与相应科技发展、社会需求相适应,功能最优、体系先进、内容完整的课程体系。

2.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构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突出分段式和个性化培养。按照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统筹的原则,改革课程体系,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四位一体”的结构化课程体系。

构建系列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科类型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强调大类培养,构建基础性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宽口径发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设置专业发展课程,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统一。根据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和社会现实需求,设置个性化课程,注重学生兴趣和特长发展。同时还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和实际,辅修双学位,拓展知识面。

可以实施“1.5+1.5+1”分段式培养。前1.5年前主要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核心课程,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大类核心的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中间1.5年主要开设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必修课程,突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生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最后1年主要开设专业发展选修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突出学生的多样化培养和特长发展。

转贴于

要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完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课程教学是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专业课程实习实践、课程野外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社会实践等。专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利用学校教学实验基地,社会实践则需要建立社会实习基地,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

基于对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笔者提出该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案(见图2)。该构建方案包括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群、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发展课程群、选修课程群和专业实践课程群5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又包括若干课程类。

3.课程设置

根据前述课程体系建设依据和原则,结合本校实践,笔者提出高等地理科学类非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具体方案(见下表)。

4.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的特点

(1)突出地理科学类专业综合性的特点。上述课程设置突出了地理科学类专业按大类培养的特点。地理科学类专业牵涉面广,主要涉及地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同时与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紧密联系。为此,本课程体系除涉及公共课和数学基础外,涉及自然地理学、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科学等有关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地理学的主要学科构成、基础知识等有一个比较综合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充分考虑各自的专业特性以及发展需求。虽然gis专业和规划专业均属于地理科学类专业,但它们又各有特点。gis专业具有比较明显的技术性特点,对计算机技术等有较高的要求;而规划专业又与资源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紧密联系。因此,该课程体系充分考虑了专业发展需要。

(3)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方案非常重视地理科学类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地理科学类专业学生,在修完相应的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兴趣和将来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应用课程。

(4)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该课程体系除了与相应理论课程相衔接的实践课程,还设置了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测量、地图、遥感、gis以及综合实践课程。

地理学地质学范文3

1.乡土地理教学概念

乡土,顾名思义就是指家乡、故乡,但也指地方。我国不同时期的地理教学对乡土的范围规定也是不同的。乡土可以是以一个省、市或地区为单位,也可以是以一个县、区或乡为单位。乡土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的一部分,可以讲述本省地理情况或者是本地区地理情况。

2.乡土地理教学原则

2.1经济性原则。

在实际乡土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在课前制作一些简单、直观、实用的教学工具,方便课堂教学。进行乡土地理教学,就必须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大自然和社会,亲身体会。这一实践性活动必然产生一些费用,就需要学校和学生一起承担,并秉承节约理念,做到低成本高效益,花较少的钱学更多的知识。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要充分考虑到时间和距离,不能过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路程上也不应太远,采取就近考察的方式。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实践活动时,学校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平安出校,平安返校。

2.2选择性原则。

乡土地理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是一种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要遵循选择性原则,不仅要选择具有乡土气息的,能和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的乡土地理知识,还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探索性的地理知识。教师在选择时,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地理情况,满足学生的兴趣。

2.3引导性原则。

教师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时,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在新课程的倡导中,要形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引导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乡土地理教学的魅力。学生有不清楚或不明白的地方,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改变知识的单项输出模式,改为教师和学生互动,共同学习的新模式。

2.4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都不一样,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除了自然地理特征不一样,人文景观也不尽相同,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城市和乡村等。对于初中地理教学的乡土地理教学这一部分,教师所展现的乡土地理教学要有一定的侧重点,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展现所在地的风貌。教师选择的乡土地理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地理情况进行选择。如果学校在东北平原,那么就可以讨论东北的农业发展状况,东北平原盛产的作物、农业生产时间、当地的气候条件等等。

3.乡土地理的利用策略

3.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很多的中学教师对于乡土地理教学仅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并没有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践学习乡土地理知识。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大力支持和引导,鼓励教师和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了解乡土地理知识,用实际行动去感受乡土地理的魅力。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方法。教师的专业素养特别重要,决定着乡土地理教学的范围、质量等。初中地理教师队伍中,大部分的教师虽然毕业于师范类院校,但不是地理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性比较低。农村地区的地理教育水平与城市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教育部门要大力提高农村地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为初中地理教学配备高素养的教师团队。此外,教师队伍不固定,每学期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动,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师往往不是地理专业的教师来担任,有些地理教师甚至是年纪比较大的。学校要对地理这一门课引起重视,选择具有地理专业素养的教师来担任地理教师,改变任何教师都当地理教师的现状,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2改善地理教学条件。

城市的学校和农村的学习相比,不仅在师资力量上占有优势,还在教学硬件设备上占有优势。农村学校的硬件设备落后,已有的教学设备使用率低,教师受自身因素影响,不能很好的使用教学设备,造成教学设备的闲置和浪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然而多数的学校并没有配备多媒体设备,而是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地理教学工具,以此来弥补多媒体教学设备缺失的不足。

3.3完善现行考试制度。

初中地理并不像高中地理那样,它的要求比较低,只要求学生地理能通过会考。这个会考对于学生来说很简单,不与升学挂钩,所以学生和学校对地理并没有很大的重视。有些学校甚至出现减少地理课时的现象,把大量的学习时间留给数学、英语等主科。在追求中考升学率的大环境下,地理学科受到冷落,而乡土地理教学更本就是口头一说罢了,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明显感觉到地理知识的匮乏,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上有一定难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些最基础的地理知识。由此可以看出,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初中地理考试制度,使初高中地理知识能很好的衔接。这样做既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还能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4.总结

地理学地质学范文4

二、推进——想象法。例如,让生活实际的沙漠知识,学生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这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操场上的花草树木,以及附近田野上的庄稼,再让学生设想,如果半个月以至一个月不下雨,将会出现什么景象)(不浇水的花草和没有灌溉的庄稼枯死了),进一步再设想,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下雨,将会怎样?(要指出:一切水源都没有了,河干了,自来水也没有了)将学生的想象结果概括起来,就出现课文《沙丘地区的景象》插图所示的景象。这种逐步推进“没有水”的想象法,不仅使学生认识沙漠景观的特点,也使学生了解沙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缺水。这个问题解决以后,课本中的其他问题,诸如:我国最干旱地区位置在哪里?为什么干旱?有水的地方出现什么景象?这里的水从哪里来等问题就容易理解了。

使用这种方法时,一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实际出发,使学生的想象有基础;二要注意逐步推进,使学生想象跟得上,一步一步向前发展,顺理成章,不能一蹴而就。

三、横向——借助法。如学习《钱塘潮》时,可播放浙江电视台拍摄的专辑《钱塘潮》,联系小语教材中的《观潮》,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描绘,这样,学生对钱塘潮雄伟壮观景象的感受一定深刻。但是借助并不是代替,还要记住地理教学的特殊任务:浅显解释钱塘潮的成因,指出钱塘潮的危害。又如,学习沙漠知识时,可联系小语教材中《沙漠里的船》,并指出:沙漠中的植物要适应干旱环境才能生存,骆驼这样的沙漠动物也同样要使自己适应干旱的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动植物形态。小语教材中有关地理知识的课文很多,大多数安排在《地理》课程学习之前,完全可以横向利用,借助这些知识来学习地理。

小学《自然》中的地理知识更多,诸如天文中的地球自转、公转,太阳高度,四季的成因,星空;地质中的岩石,矿产,土壤;以及气候和生物方面的知识,都可以借助来学习地理,小学《数学》中也有可借用的内容,比例尺的知识与《比和比例》的关系密切。地理中的比例尺实质上是一种比,并不是比例,不要因名称相近而混淆起来。

横向借助时,必须立足为地理教学服务,为学生编织网络状知识服务,不要把地理课上成语文课或自然课。

地理学地质学范文5

一、认知地图概述

1.认知地图的概念

“认知地图”(cognition map)一词最早源于美国心理学家T·C·托尔曼的研究,他以白鼠为实验对象,探究动物的寻址能力。1930—1950年代,格式塔心理学派是早期研究认知地图的代表。1960—1970年代,地理学家开始参与认知地图研究,主要从认知地图整体结构、类型、构成要素以及认知地图与实际地图关系等角度展开研究。美国城市规划学者林奇使用了城市认知地图概念,其理论和方法很快在美国及世界其它地区被推广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地图概念体系开始由静态转向动态。心理学家从信息加工理论角度重新诠释认知地图本质,认为认知地图实质是认知映射,即一个包括获取、解释、组织、贮存、提取和使用外部环境信息的动态过程。

认知地图的概念集心理学、地理学、制图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等诸多学科的认识于一体,因其复杂性,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界定。有学者认为认知地图是基于概念地图的表达对概念间因果关系的关联图示,用于可视化评价与决策;认知地图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获得空间信息后,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认知环境(空间)的“抽象替代物”;认知地图是地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客观事象在头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的结合部。认知地图研究即是对人类主观感受的外化研究,它提供多渠道信息的综合分析方法和空间信息的综合模型化方法。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地理学中认知地图的内涵主要有:认知地图是一种空间表象。它是对地理事物形状和分布的主体反映,同时在头脑中保持和再现,包括顺序型结构和空间型结构。认知地图是对区域多方面特征的总体反映。认知地图不仅包括对某地位置和轮廓等空间几何特征的记忆,也包括该地的自然人文特征。通过语言编码,可以获得该地地理位置的空间概念。即认知地图是基于概念地图的一种空间表象,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类似于一张现实地图的模型。通过对学生认知地图的系统训练,使学生获得地域知识的认知技能。

2.认知地图的特征

综合文献分析认为,认知地图的特征主要有:①不完整性。认知地图是基于对客观环境的感知,具有主观色彩;由于目的和意识不同,对同一局部环境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②差异性。认知地图的差异性即由个体的相关因素决定,如个人学历、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因素。基于这些因素,不同个体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映像,这些因素决定着认知地图的形成和发展。③可实施性。认知地图能够承担具体操作任务,如调取个人内在的“脑中地图”,可以指引一个人完成从某空间位置到另一空间位置的移动。④逼真性。它是对某一地理空间或区域地理的再认识和再现,形象而具体。⑤规律性。认知地图再现的地理信息是对区域地理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映。

二、认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1.促进地理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的提高

地图思维是分析解决各类地理问题,总结地理规律,获取地理知识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认知地图的培养可以发散学生思维,通过自身思考和假设提出新的问题,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认知地图还可以为学习地理知识提供载体,学生只需要在脑中定位,把内化的知识调出并经过自己的分析推理,不仅可以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不断巩固和提高记忆能力。

2.促进学习环境适应能力和教学方法的改善

比较清晰完整地认知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有效地体验环境,使环境更加富有意义,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强的安定感和控制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地图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教学和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认知地图的构建还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地理学习状态,便于学生对自己所学地理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和评价,促使教师及时改善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中学生地理认知地图的构建

1.认知地图构建的程序和方法

中学生地理认知地图的构建是一个灵活多变的系统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构建认知地图的基本环节。其基本构建程序如图1。

地理认知地图构建的方法。一是绝对地理位置法。绝对地理位置是指某一点或区域的经纬度位置。运用绝对地理位置训练学生认知地图,不能片面将地理位置理解为数学意义上的点、线和面。如地图上的点可以表示某个城镇或山峰;交通线、河流等则以线表示;国家、区域等用面表示。通过长期训练,学生可以掌握地图上任一点或区域的精确位置,从而在学生脑中形成精确的“认知地图库”。二是相对地理位置法。相对地理位置是两种地理事物相对的空间关系,是一种建立在相关地理位置基础上的空间认知方式。相对地理位置主要包括海陆位置、邻国位置、交通位置、资源位置,相对地理位置也可用于判别两地的方位和距离。运用相对地理位置形成认知地图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辨析地理事物的位置和范围,让学生学会识图、析图、填图。可综合运用分析法、对比法、联系法、讲画法和地图法等描述地理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地图认知。

2.认知地图构建的典型案例

运用绝对地理位置构建认知地图:绝对地理位置反映地理空间绝对性和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具体地点和分布范围,它是学生地理认知地图形成的重要保障。教学中可以根据经纬度原理指导学生感知、理解、填绘和记忆地图。如可先让学生观察中国行政区域图,并给出若干条经纬线;然后指导学生绘制中国行政疆域图,同时要求学生标注已给的经纬线位置;最后教师再次展示中国行政区域图,要求学生观察总结中国疆域主体部分所跨经纬度的大致范围,通过不断训练,学生脑中将会逐步建立起关于中国行政疆域的“认知地图”。此外,还要记住一些重要的经纬线,了解经纬线沿岸的地理要素,并掌握彼此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通过对重要经纬线的学习,重要的地理事物将会被转化为各种空间符号储存在学生的脑海,从而形成一张“全球空间格局”的认知地图。

为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已有“认知地图”的印象,强化学生对主要国家位置与经纬度关系的认识,形象记忆主要国家的轮廓特征,抽象记忆空间定位定点的地理坐标,了解境内重要地理事物分布特征,从而构建这些地区的“认知地图”也至关重要。如根据图2经纬度的分布,确认国家名称。

运用相对地理位置构建认知地图:相对地理位置包含着地理事物的规律、特征和属性,这些因素是构建“认知地图”的切入点。在确定相对地理位置时,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因此,认知地图能力的培养实质就是对人空间能力的具体运用,用空间智力解决地理学习中的问题。相对地理位置的确定要求学生学会选择相对参照物,以确定目标位置。如利用两地纬度判断某地的相对空间位置(图3)。

地理学地质学范文6

关键词:中学;地理素质;地理教育;耦合

G633.55

随着各国经济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重大世界性问题日益突显,均与地理科学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新世纪急切需要具有较高地理素质的人才,而中学地理教育在培育高素质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地理教育与地理素质耦合发展,密不可分

地理教育是指将所有相关地理学知识及能力进行专业培训和大众普及的过程。通常可将其分为社会地理教育与学校地理教育,学校地理教育又分为大学、中学和小学3个阶段,大学地理教育主要培养地理科学的研究人员、教师和地理工作者,中学地理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系统的地理知识与能力,小学地理教育则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地理知识。

地理素质是指学生在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上的素质等,即国民所应该具备的地理常识及在行为活动中应该遵循地理法则的情感和能力,包括地理知识素质、地理品德素质和地理能力素质三方面内容。

无论在历史的哪个时期,教育始终围绕素质培养为核心展开,地理教育与地理素质亦是两个相互联系的概念,二者不可分割,密切关联。地理教育培养地理素质,是地理素质的外在实现形式,地理素质反作用地理教育,是地理教育的内在表现结果,因此把地理教育与实现地理素质结合起来刻不容缓。

二、地理教育逐步重视,相应的素质培育呈现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研究和实践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1.中学地理教育转向质量的提升,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素质培育初现端倪

21世纪始,国家教育部提出教育要狠抓素质与教育质量,然而直到今天,我国中学地理课堂仍然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进行着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虽然增加了一些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素质的内容,但要达到学生融会贯通地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及实现自主动脑创新学习能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中学生地理素质教育强调力度不断加大,对学生兴趣培养显现良好开端

2010年以后,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强调力度的不断加大,学校对地理课程的正常开设,许多学生开始渐渐培养起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根据福建省一中学对学生地理科目的兴趣程度调查发现,喜欢地理的学生甚至超过了60%,而学生兴趣的培养就是学生地理素质提升的一个良好开端。

三、地理教育与地理素质相互脱节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1.地理教育与地理素质仍有脱节

当前,应试教育较为普遍,尤其非重点的普通中学或者是私立中学,以及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只安排应考科目的学习,甚至违背国家政策占用学生的假期时间来补习应考课程,地理教育与地理素质的培养仍有脱节。

2.地理教育地位低下,教师观念尚未转变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作为地理教师,许多老师仍然认为地理是副科不重要,只是教学生背诵一些固定和简单的地理内容原因,而忽略对学生地理素质培养,对地理教育的价值缺乏一个较高的认同。

3.地理教育教学方法不合理,地理课程结构单一

我国当前中学地理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多采取教师教和学生听的动静结合的教育模式,较少鼓励学生主动运用观察、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地理资料和解决地理问题。

四、地理教育价值观的社会丧失导致地理素质社会化的缺失

1.过分追求学校升学率,地理基础教学设施不完善

在国家颁布的一系列的教学计划中,其中安排中小学校应设置地理活动课程,然而除少数几个学校外,大多学校因缺乏一定的活动空间与时间或缺乏必要的资金与设备投入。

2.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前,一些公立中学有许多较年长的地理教师来说,他们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在实践动手能力上却存在一定的欠缺,不能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无法适应实践课的要求,为了提高自己所带班级的成绩而获取奖金便只是应付考试,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对地理教育价值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同

自1993年国家试点取消地理高考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地理学科有着价值不大的偏见,而这种偏见和消极态度,同样也使得学生产生了消极情绪,对地理的自我学习也产生厌倦情绪。

五、促进地理教育发展,提升地理素质培育的对策与措施

1.完善地理实践设施,重塑新型园丁,培养学生地理知识素质

开辟地理实验场所和实践基地,将实践课落到实处,同时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领会地理新大纲的精神实质,认真研究,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掌握各种实践方法,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以激励并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2.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素质

要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素质,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预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加深、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扩大学生视野;二是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

3.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地理品德素质

教育改革后,新地理教材中增加了我国基本国情的章节,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成分。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与学生充分交流,挖掘教材思想内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更新地理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强化素质教育意识

作为基础学科的地理,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要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价值,树立正确的地理教育新观念,转“副科”和“不重要”的观念为“一视同仁”与“重要”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地理教W,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其次,要切实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的错误模式,以培养学生地理素质为目的,开展地理素质教育模式,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都应从思想高度重视地理教育,并予以各方面的支持,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优点相结合,真正培养出具有高地理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培英.近十年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发展的特点简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12):12-15.

[2]史培军,宋长青,葛道凯等.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J].地理学报,2003,58(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