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范文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河源市某普通小学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两次整群抽样方法,先按年级分群,抽取三、四、五年级为样本年级,再对此样本按班别分群,随机抽取10个班。共派发问卷7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640份,有效回收率为91.4%。其中男生371人,女生269人(三年级237人,四年级203人,五年级200人),平均年龄10.97岁(SD =1.17)。

研究中采用于海琴修订的Kerns依恋安全性量表[3]。这是一份儿童自评量表,共15个项目。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分数越高表示亲子依恋水平越高。父、母问卷各自独立,但问题内容相同,分别施测后得到儿童对父、母各自的依恋得分,简称之“父子依恋得分”和“母子依恋得分”。本研究中父子依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母子依恋量表为0.66。

本研究所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由中文繁体转换成中文简体)是由SDQ官方网站的台湾版本。

SDQ学生版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按0~2三级计分。问卷分为困难部分和长处部分。困难部分包含4个分量表,分别是: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同伴关系问题,长处部分则只有亲社会行为分量表。本次测量中因为同伴关系分量表信度过低而将其删除,困难总分由情绪障碍、品行问题和注意障碍构成。本研究中困难部分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亲社会行为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5。

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p

二、研究结果

1. 儿童亲子依恋的基本情况

量表结果表明,小学中高年级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对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父亲依恋的得分。独生子女在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的亲子依恋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事后比较显示:三年级儿童的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得分均高于四、五年级。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达到边缘显著水平。

2. 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

男女生在情绪障碍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显著低于女生。独生子女在SDQ各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的困难总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得分则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3.亲子依恋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积差相关分析表明,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SDQ各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显著负相关,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见表1)

4. 亲子依恋对SDQ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SDQ中的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为因变量,以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为自变量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各方程中的回归系数都是非常显著的,对SDQ各维度均具有良好的预测力。(见表2)

三、讨论

本研究发现,儿童对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父亲依恋的得分,这与于海琴[3]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多数家庭中,儿童都是由母亲来抚养教育,儿童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远比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要多。对于儿童的身心状况,母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母亲能够更好地觉察和理解儿童。儿童也愿意将内心的想法告诉母亲,乐意与母亲进行交流沟通。儿童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本来就有限,交流不多,父爱往往又是内敛的,很少直接表达出对儿童的关心。因此,母子关系远比父子关系更亲密。本调查发现,独生子女的亲子依恋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现实生活也是相符的。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得到的是父母全部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更强,更愿意向父母倾诉。对非独生子女而言,由于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父母的精力难免分散,儿童不得不自己解决一些问题。这都使得独生子女的亲子依恋得分更高。本研究发现,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亲子依恋发展趋势是:三到五年级呈递减状态,三年级要显著高于四、五年级。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自我认识也在不断发展,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生活范围不断外延,与同伴的交往逐渐增多,儿童对父母的依恋也随之下降。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得分低于非留守儿童,达到边缘显著。父母一年中的多数时间都在外地,儿童很难与父母建立亲密的关系,这使儿童的依恋对象可能不再是父母,而是其他的监护人,这点尚需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本调查发现,在SDQ 自评问卷的各个分量表得分上,男女生在情绪障碍上无显著的差异,男生在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这与章晨晨等[4]有关10-14岁青少年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已有文献也发现,女性的内化性问题发生率高于男性,而男性外化性问题发生率较高[5],即女生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男生则更多地表现为外在的品行和注意障碍等。本研究中女生的情绪障碍没有显著高于男生,这表明10-12岁的男女生在情绪处理方面的差异还未显现出来。亲社会行为得分差异,可以归结为女生的移情能力高于男生,女生更愿意帮助他人。男女生在SDQ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表明,男生的困难总分显著高于女生,亲社会行为低于女生,男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如女生。这也提醒教师要给予男生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应对面临的各种问题,促进心理健康。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是否独生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影响。留守儿童的困难总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则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这与以往多数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亲子关系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社会行为、情绪情感和自我认知等都产生了消极影响[6]。

相关分析显示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显著负相关,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表明,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各方程中的回归系数都是非常显著的,对SDQ各维度均具有良好的预测力。基于本研究的结果,笔者认为,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充分考虑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重视亲子依恋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就家长而言,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信任和支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身心状况。另外,父母和孩子共同参加一些家庭活动(例如旅游和亲子体验)有助于培养和促进亲子依恋。改善亲子依恋也不单单是家长的事情,与父母沟通建立亲子依恋也是人际沟通能力的一个方面,建议学校将沟通能力训练纳入教育任务中,开展班级人际互动活动(如团体辅导)。此外,应加强学校和家长的互动以形成教育合力。保持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及时掌握儿童状况,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9.

[2]Lieberman M.,Doyle A.,Markiewicz D.Developmental patterns in security of attachment to mother and father in lat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associations with peers relations1Child Development,1999:70,202-213.

[3]于海琴.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及其与同伴交往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37-39.

[4]章晨晨,凌宇,肖晶,杨晓来,杨娟,姚树桥.中文版长处和困难量表(自评版)在832例青少年中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9,17(1):8-11.

[5]Leadbeater BJ.,Kupermin GP,Blatt SJ,et,al.A multivariate model of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Development Psychology,1999,35:1268-1282.

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范文2

为了解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方法,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29名肥胖学生及193名体重正常学生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调查表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肥胖儿童青少年在躯体外貌及合群方面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自我意识总量表及行为、智力与学校、焦虑、幸福与满足各分量表得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男生焦虑得分明显高于女生(P<0.05)。肥胖儿童青少年与体重正常者间自我意识评价存在一定差异,肥胖者自我意识评分相对较低,应加强对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肥胖;儿童青少年;心理;自我意识

有报道认为,肥胖损害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差、内向抑郁等心理行为异常[1-2]。人们对肥胖个体的看法,不仅影响到肥胖者的行为,还影响其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在调节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与儿童的社会适应、自觉幸福密切相关。本文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探索单纯性肥胖对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6年3月至6月,在宁夏银川市和石嘴山市四所学校(小学中学各两所)中抽取符合单纯性肥胖标准的对象129例为病例组,并按照相同学校、年级、性别、民族、年龄的条件抽取体重正常儿童青少年193例为对照组。病例组平均年龄(10.75±2.92)岁;男生75例,女生54例;汉族86例,回族43例。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11.19±2.94岁);男生111例,女生82例;汉族140例,回族53例。两组年龄、性别、民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 判断标准

肥胖判定按照WGOC(国际生命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于2003年11月推出“中国学生超重肥胖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身高2,kg/m2)值筛查标准”判定[3]。除外病理性肥胖者及慢性疾病、发育障碍者。

1.3 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该量表由80个条目组成,分为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焦虑、合群以及幸福与满足六个分量表。得分越高,自我评价越好。调查表由调查对象的班主任下发后,由被调查学生按照问卷所附的统一指导语自行填写。对于识字能力差的个别儿童可由老师辅助填写。

1.4 统计学分析

调查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与标准量表比对后计算得分并进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2 结果

肥胖儿童青少年在躯体外貌及合群方面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总量表及行为、智力与学校、焦虑、幸福与满足各分量表得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女生焦虑量表的得分明显低于男生,对照组男生合群得分明显低于女生(P值均<0.05),见表1。表1 两组学生自我意识得分比较(略)

3 讨论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自己对其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地位的认识,也反映了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儿童从婴儿期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渐趋成熟。如果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及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使儿童人格发生偏离。

肥胖影响儿童青少年的体型发育,使其活动不便、影响学习成绩,并会造成其在集体活动中受到排斥与嘲笑,严重损害其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4]。本次研究发现,肥胖儿童青少年在躯体外貌及合群方面得分明显低于体重正常者,说明肥胖儿童青少年自信程度低,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肥胖者对自我躯体外貌的评分低间接影响到其日常交往能力的发挥,即其合群能力评分也明显低于体重正常组的儿童青少年。肥胖儿童青少年中,女生焦虑量表的得分明显低于男生,分析原因可能由于女性更易对自己的体型产生不满,不敢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会逐渐产生退缩、回避、自卑心理,形成性格内向,自尊心降低,继而产生了焦虑的心态[5]。

肥胖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当鼓励肥胖学生多参加团队活动,对其开展早期的心理干预措施,帮助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水平。

参考文献

[1]覃立芬.社区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的社会能力、行为问题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5):1065-1066.

[2]许玲,陈晓红,陶芳标.肥胖对儿童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0):1311-1312.

[3]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范文3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1 前 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成人或委托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留守儿童现象是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儿童心理健康与否和父母是否长期在场监护和照顾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泰顺县九峰乡小学部分留守儿童的调查,旨在了解该地区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2 调查对象及方法

2.1 调查对象 人物:泰顺县九峰乡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学生。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九峰乡全乡总面积40.3平方公里,属于山地地区,辖7个行政村,6154人(2005年),耕地面积2296.3亩。乡政府驻西地村,辖7个行政村(新和、九峰、半岗、西地、头、前坪仔、石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教育程度不高。

2.2 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使用少儿心理健康量表(MHS-CA)。少儿心理健康量表是在借鉴目前国内外儿童心理健康评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心理测量学原理编制的,从24个方面去观察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既反映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过程,也反映他们的心理特征。其内容归属于5个领域①认知:包含感知觉、注意、记忆、智力、学习与工作5个条目。②思维与语言:包含思维过程、思维内容、思维自主性、语言表达、语言理解5个条目。③情绪维度:包括焦虑体验、愉快体验、情绪反应3个条目。④意志行为:包括行为、活动、兴趣、人际交往、健康关注5个条目。⑤个性特征:包括自信与自尊、安全与信任、责任感、活泼性、仁慈心、需要满足6个条目。

此次调研分发了100份问卷,回收经整理后有85份数据可用,有效率85%,其中男生43人,女生42人。

2.3 问卷的信度指标 健康量表总分的重测信度为0.713,5个领域分的重测信度分别为认知(0.517),思维与语言(0.633),情绪(0.466),意志与行为(0.611),个性特征(0.477)。全量表的a系数为0.847,分半信度为0.800.学生与父母报告的一致性分别为认知(0.785),思维与语言(0.835),情绪(0.627),意志与行为(0.717),个性特征(0.750),总分的一致性为0.874[1]。

3 数据分析

3.1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认知维度健康状况特征 所谓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2]简言之,指通过心理活动获取知识。认知维度即从多方面认定认知水平。如图1,疾病状态所占比例为0,高健康状态为12%,一般健康状态为48%,较好健康状态为36%,亚健康状态为4%。说明大部分留守儿童的认知维度处于中上水平,可能由于国家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逐年增加,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认知维度并未出现明显缺陷。

3.2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思维维度健康状况特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而思维维度=思维过程+思维内容+思维自主性+语言表达+语言理解[2]。在本次调查中,留守儿童的思维维度健康情况如图2,高健康状态12%,较好健康状态28%,一般健康状态44%,亚健康状态12%,疾病状态4%。我们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分别为12%和4%,留守儿童在思维维度方面的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李根寿指出,留守儿童目前的监护状况缺乏必要的家教氛围,爷爷、奶奶等监护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使他们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状态[3]。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得不到好的家庭教育,导致思维迟缓,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学校优秀老师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3.3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情绪维度健康状况 所谓情绪维度包括,焦虑体验、愉快体验、情绪反应。在调查中(图3),疾病状态占4%,亚健康状态占16%,而较好健康状态仅占16%,高健康状态为0,说明在情绪维度留守儿童的缺陷也较明显。蒋平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有2714% 有焦虑心理,27.16% 有抑郁心理,24.15% 有恐惧感心理,22.17%有易怒心理,57.16%有过失行为,35.12%有说谎行为,71.4%有偷窃行为,30.16%有攻击行为,41.13%有破坏行为[4]。王良峰指出学习成绩和学习困难程度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有一定影响,学习成绩差往往会受到父母的责骂,可引起恐惧、焦虑、激越等不良情绪[5]。

3.4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意志行为健康状况特征 意志行为包括行为、活动、兴趣、人际交往、健康关注5个条目。在此次的调查研究中(图4),一般健康状况占本次调查的76%,亚健康状态占20%,疾病状态占4%,而高健康状态与较好健康状态却占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留守的意志行为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容易表现出孤僻、胆小、自卑的心理特征,并且其人际交往能力也往往较差。极度焦虑和自卑的同时害怕与人交往,表现出社会交往行为退缩,从而出现对人焦虑问题[6]。

3.5 九峰乡留守儿童的个性维度健康状况特征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2]。而个性维度就是人在其性格方面所表现的程度。

个性研究对于学龄儿童的培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发育都有重要意义,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及良好的社会适应与其个性关系也较为密切[7]。

就此次我们调查的结果来看,在个性方面上,留守儿童没有一个是处于疾病状态的,更有多数达到了高健康状态,可见,学校对于儿童的个性方面培养是有不错的成效的。不过,虽然如此,亚健康的留守儿童也不少,说明对于留守儿童的个性教育仍不可放松。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由统计可得,泰顺县泗溪镇九峰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在思维,情绪,意志行为三个维度上较为严重。可能是(1)由于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在心理问题方面,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2)亲情上缺少温暖。留守儿童父母不在子女身边,由于工作繁忙也很少与子女联系,缺乏交流和沟通,缺少应有的关爱。

4.2 建议

4.2.1 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种种歧视性政策。虽然许多进城务工人员都希望把孩子留在身边,但城镇学校高额的择校费使他们无力承担,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农村。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针对留守儿童在城市入学难问题制定优惠政策,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同等就学待遇,这样可以较大程度减少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同时也使得留守儿童获得父母的关心与爱护,也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有助于他们身心发展。

4.2.2 加强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农村中小学校建设,使教师队伍和学校设施得到大幅度改善。农村学校要摸清本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制定出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考核内容,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学校应开设各种娱乐活动,增进各年级,各班的交流,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修建学校素质拓展中心,开设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引导学生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4.2.3 加强家庭教育。一是家长要转变观念,重视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影响,也有做父母的自身在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不少人认为,只需给子女足够的物质基础,就是对孩子的负责。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念,“留给子女财富,不如让子女成为财富”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二是尽可能的与子女保持密切的沟通与联系。在沟通中,尽量全面了解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这是留守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8]。

参考文献

[1] 戴晓阳编:《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版.

[2] 认知 思维 个性 百度百科.

[3] 李根寿,廖运生.农村/ 留守子女0 教育问题及对策思考[J].前沿,2005(12):13-165.

[4] 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05(4):79-81.

[5] 王良锋,张顺,孙业桓,等.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7):639-640.

[6] 黄应圣,刘桂平.农村“ 留守孩子” 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4(22):27-28.

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学前保育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保育学》课程涉及学前儿童生理发育、健康评价、营养膳食、事故预防与处理、疾病预防与处理、幼儿园环境卫生等方面知识。该课程是集知识教育与能力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然而,在长期教育的实践中,由于对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造成教学实践中的种种偏差,影响了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在学前教育专业由复合型向应用型目标转变的背景下,对《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进行反思和研究,有利于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根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5年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目标下学前保育学教学改革研究(15JG001Q)》的要求,我们对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现在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名称不尽一致,有《学前卫生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幼儿卫生与健康》、《幼儿卫生与保育》、《幼儿园卫生学》等等,但课程内容基本相近。就课程内容来说,《学前保育学》课程基本涉及如下热荨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与保健知识。这一部分是本课程知识的奠基部分,旨在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为学前儿童保育工作提供主要依据,使学前保育活动能够按儿童生理发育的规律办事。其主要内容涉及人体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生理发育特点和主要功能,学前儿童系统、感觉器官的生理特点及其保健要点。

学前儿童健康及评价知识。这一部分内容是学前儿童健康学基本知识,旨在使学生掌握运用健康学的原理来分析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发育评价指标、标准及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健康的含义,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因素,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发育评价指标、标准及方法。

学前儿童营养卫生。这一部分内容涉及营养学基础知识,旨在让学生了解维持儿童生命和健康过程中营养素的来源和构成,从营养的角度保证提供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其主要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知识,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的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幼儿膳食的配置原则,幼儿膳食计划和食谱的制定,托幼机构的膳食卫生。

托幼机构的生活保健制度。这一部分是从制度层面讲解幼儿园生活制度,旨在让学生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从幼儿园生活环节了解卫生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科学地制定幼儿园生活制度,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各环节的卫生要求,托幼机构体格检查制度、预防接种制度、隔离制度、消毒制度、环境卫生制度。

学前儿童意外事故预防与处理。这一部分是从幼儿园安全管理的视角讲解安全管理和教育,儿童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和技能,旨在提高安全意识,应对意外事故。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意外事故的原因,托幼机构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教育,托幼机构一般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和技能。

传染病及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这一部分是根据幼儿成长的生理特点讲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和疾病的基本知识,预防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和疾病的技能和护理技巧,旨在掌握各种病症发生的规律,应对传染病和常见的病症发生。其主要内容包括传染病的发生的基本途径和症状,掌握常用的病症预防和护理技术,能够在教育实践中预防传染病和常见疾病的发生。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这一部分是从儿童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掌握学前儿童典型心理问题的症状、成因及预防办法。旨在掌握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预防和早期发现学前心理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概述,学前儿童心理发育的年龄特点,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托幼机构的物质环境卫生。这一部分是从幼儿园物质环境卫生的视角,介绍了托幼机构物质条件方面的卫生要求。旨在让学生掌握的物质环境建设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并尝试进行初步的环境创设。内容包括托幼机构的房舍、场地、常用设备、教具、文具、饮食用具、盥洗用具卫生等。

通过对《学前保育学》课程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前保育学》具有综合性课程的特点。它集知识教学、能力教育、技能训练为一体,涉及知识内容广泛,能力培养要求较多,操作技能具体,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托幼机构工作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

1、《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的价值是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取向,是课程教学的实际效能。课程价值取向一般可以分为以理论知识追求的价值取向和能力技能培养的价值取向两种类型。如各种原理课程教学,其价值取向就是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而有些课程则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技巧。当然对于任何课程的价值取向不可能十分明显的分为理论型或技能型。理论型价值取向中,也强调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技能的培养,能力技能型价值取向也要以知识教学作为基础。但从总体上分析,不同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十分明显的。从《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内容来看,它虽然也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基础知识的传授,但从课程的目标来看,它的价值取向并不是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是技能技巧教学的奠基,要求学生在掌握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处理从事幼教职业的技能技巧,能够在将来职业生涯中,熟练地处理幼儿营养、健康、疾病预防和处理、事故预防和处理、幼儿园环境卫生创建工作的实际能力。因此,《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儿童保育的能力和技能。

2、《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学科地位

高等院校的专业具有明确的培养方向,而各专业的培养方向,是通过课程体系来体现的。在课程体系中,不同的课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托幼机构从事教学和保育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和管理人才。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具有保教结合的特殊性,不仅要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教学,还承担着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任务。其课程体系是由学前教育和保育两个部分构成。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音乐、美术、体育、学前活动等教育类课程,这些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育的能力。而《学前保育学》课程,则主要普及幼儿卫生健康知识,培养学生从事幼教职业中的保育能力,能够在幼儿教育中保证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教育提供卫生健康保障。因此,《学前保育学》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占有重要位置,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3、《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功能

课程的功能就是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课程的功能是由课程性质决定的,不同性质的课程在专业教育中有不同的功能。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按课程功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学前教育类课程,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史,学前教育课程等课程系列,这些课程体系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培养学前教育教师奠定知识基础。二是艺术教育类课程,包括学前体育、学前绘画、学前音乐、学前手工、学前活动等课程,这些课程体系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各种技能技巧,奠定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能力。三是学前保育课程,主要包括《学前保育学》课程,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在学前教育过程中,促M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学前保育学》课程的功能是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为学前教育教学提供重要保障,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重要的职业素质教育。

4、《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特点

从课程的内容可以看出,《学前保育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综合性。《学前保育学》课程集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健康知识、儿童营养、托幼机构生活保障、事故预防与处理、疾病预防与处理、儿童心理卫生、托幼机构环境卫生知识为一体,涉及面广泛。第二,实用性。《学前保育学》课程的设置直接针对托幼运机构的卫生保健活动开展教学,它从幼儿生理发育特点开始,涉及到托幼运机构卫生保健的方方面面,是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工作指南。第三,技能性。《学前保育学》课程对于学生学习的要求,是要掌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所必需的各种技能技巧,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学前保育学》课程的主要目标。

通过对《学前保育学》课程内容、价值取向、学科地位、课程功能和课程特点的分析,我们可把《学前保育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归结为“知识奠基一强化能力一突出技能一提高专业素质”,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途径,技能是目标,素质是归宿。

知识奠基是指《学前保育学》教学要以幼儿生理学、幼儿园卫生学、幼儿园营养学、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作为基础,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从事托幼机构保育工作的基础知识,做到基础知识扎实。因此,《学前保育学》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引导学生掌握有关知识,为培养能力、训练技能奠定基础。

强化能力是指《学前保育学》教学要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各种知识是什么,还要使学生学会在托幼机构的工作实践中善于利用学前保育学的各种知识分析问题,能够按照幼儿保育的有关要求对托幼机构各种设施进行设计、规划和检测。因此,在《学前保育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增加学生见习机会,利用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实践实验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范文5

儿童时期是人生理、心理发展的起步阶段,是十分关键的。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还无法用语言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被忽略,让孩子总是处于沉闷和低落情绪中,会很难获得积极的心态,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学前期是孩子性格的成长期,一般来说,儿童性格在小学以后基本上是已经定型了,转变会很困难,幼儿时期性格隐藏的缺陷在青春期成长阶段会加倍表现出来,就是青春期类似逆反等心理。一般来说,儿童在幼儿时期很少会出现强烈的逆反心理,但凡是这种心理的种子被种下,将会一直影响孩子的性格。儿童画是孩子情绪的表现,是大人了解孩子内心变化的一扇窗,可以了解到孩子内心潜在的状态。

学前儿童色彩认知与发展

1.1-3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视觉生理系统发育不完全,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儿童基本上在出生后三周到一个月,自我意识萌芽,开始逐渐脱离自闭期,但是还没有自我独立的意识,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也不稳定,也比较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依赖意识比较强。

1-3岁的儿童绘画基本上都是一些弯弯扭扭的曲线,巴赫曼认为,当一个孩子转动、摇摆画笔或者画细线的时候,是在诠释自己的经历,此阶段的孩子还无法区分一些相近的色彩,例如蓝色和绿色,但可以区分一些纯度比较高的色彩,认识色彩的次序依次为红色、绿色、黄色、蓝色。

2.4-6岁

4-6岁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求知欲强,渐渐地也会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情感,研究调查发现,这个阶段的儿童最偏好粉色,其次是红色,再是绿色,红色系的色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颜色,女孩子主要偏好于红色系列的色彩,男孩子的色彩偏好相对于女孩子来说稍微比较平均一点。这时候孩子们也逐渐有了性别之分。

学前儿童色彩心理表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研究表明,从12-18岁年龄段出现的心理问题多数与1-12岁年龄段有直接的关系,医院曾调查研究了600多个3-6岁的儿童,其中有30%儿童患有心理问题,而根据医院接诊情况学龄期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比较多,占看病总数的80%。

台湾儿童美术教育家林于铃说:”成人心中不快时,常会用语言倾诉,用文字抒发缓解压力,而孩子,没有用精确的语言文字释放情感的能力,只能用哭闹的方式抗议,如果能掌握绘画,可以用绘画涂鸦的方式转移情绪,缓解焦虑。”在绘画过程中,通过色彩可以反映了解儿童的心理活动,及时开始开导,及时的关注孩子的内心情绪,对关注孩子生理、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色彩倾向

据调查研究,学前儿童绘画选择的色彩都比较单一,有很多儿童绘画时会很偏爱某一种颜色,当这种颜色有点过于压抑时,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及时关注儿童的状态。在绘画时,使用的暖色越多,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心理越健康,反之,冷色使用的越多,说明孩子的情绪比较压抑。

2.反复叠加

孩子在成长时,对情绪的控制没有那么稳定,孩子在绘画过程中情绪焦躁,没有耐心就会用很多颜色反复叠加,对情绪的控制水平低的儿童在绘画时趋向于多种颜色,比如说,在画海洋世界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在画海洋的时候会用同一种或者几个相近的颜色,把它涂成渐变的海洋,有的儿童会采用多种颜色,例如,黄色、红色、翠绿色、蓝色、紫色、黑色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前儿童情绪比较强烈,容易焦躁。

影响儿童绘画色彩的因素

1.自身因素

儿童在选择色彩受到绘画当时的心理情绪或者身体不适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就有可能是自身性格因素,在调查的幼儿园中,曾有一个小朋友非常喜欢紫色 ,草坪,花朵,树叶等等都喜欢画成紫色,心理学研究表明,喜欢紫色的人创造力和感受力都很优秀,他们崇尚高贵、华丽、浪漫,但感情较为脆弱,大部分缺乏冲劲和勇气,容易沉溺在自恋的状态中,最后调查发现,这位小朋友的母亲很喜欢紫色,家里的布置装修基本偏向于紫色,孩子绘画了很多紫色的东西,表达了对母亲、家庭的依恋,大人要懂得从儿童偏好的色彩中观察他们的内心变化,更要从绘画内容、色调等全方面解读,千万不要凭某一条理论就给孩子下结论。

2.外部因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除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习惯,孩子也越来越倾向于外界的评价,这些评价极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儿童成长时期,他人是无法代替父母对孩子情绪的影响,据上海未成年调查研究发现,父母吵架的家庭中的孩子所患的心理问题的比例比离婚家庭子女所患心理问题的比例高出10%左右,很多患有抑郁症、焦躁,性格不自信,人际交往有障碍,严重的会患有精神分裂症,婚姻恐惧等等。

在生活中,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更多的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关心,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小结

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范文6

【关键词】家庭教养;儿童FSS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对子女抚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特征,儿童FSS与母亲有很大关系,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催化儿童FSS的发生,因而探究合理的教养方式对于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FSS与家庭教养

儿童功能性躯体症状(FSS)是指发生在儿童群体中无生理病理学原因,或者经过医学治疗之后无改善的躯体不适症状,FSS常表现为偏头疼四肢无力等,调查发现,母亲的身心状况对于儿童FSS的影响最为显著。家庭教养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把孩子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的一个过程,而教养方式一般是父母对于子女抚养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形式,是各种行为方式的概括,在父母和子女的互动过程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言行以及态度等都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儿童FSS发生的重要原因。孩子的模仿能力在儿童时期是非常强的,这就要求父母的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消极、暴力等负面情绪的出现,以免影响孩子正常心理的形成,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舒服的家庭成长环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可以多采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孩子独立完成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锻炼孩子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及时予以评价和表扬,不仅能够增加父母与子女的感情,还能促使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导致儿童FSS的原因

1.父母态度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持这样一种观念,“不打不成材”、“棍棒之下出孝子”之类的,经常抱着简单、粗暴的态度,干涉孩子的生活,当孩子在生活中犯错时,不是耐心的讲解、开导,而是进行威胁、训斥,这往往使孩子变得唯唯诺诺,也容易造成孤僻退缩的情况,这样的结果,往往不是家长想看到的,也不是正常的家庭教养所期待的效果,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今后的生活态度,因而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态度,避免负面消极态度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做到充分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尽量减缓儿童FSS症状的发生以及恶化。

2.过分保护

过分保护也是对于家庭教养的一种不合理的理解和延伸,对于现在的大多数家庭来说,普遍存在着溺爱孩子的情况,孩子往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动手能力不强,在婴幼儿时期,不让孩子到处爬,不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意愿与其他小朋友玩耍,这严重限制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会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往,这些多是家庭保护过度造成的后果,母亲的过度保护是直接导致儿童发生FSS的原因。

3.偏重教育

教育不等同与教育,但是很多家庭认为家庭教养就是家庭教育,就是向孩子灌输学习理念,增加科学文化知识,从孩子开始说话就迫不及待教孩子识字、做算术,上学之后又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逼迫孩子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从来不考虑孩子的情绪,不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不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这就造成了现在很多学生学习压力大以至于厌学的情况,这也是儿童产生FSS的一大要素。

三、减弱儿童FSS的方法

母亲对于孩子的过度保护对儿童FSS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母亲对于孩子的过度保护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动手能力比较差,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受到严重影响,儿童有可能选择以躯体症状的方式来逃避困难或者是自我惩罚,而此时又会得到母亲的过度保护,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作为家长,应该主动去跟孩子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太过粗暴,蛮横不讲理,以为是家长就能凌驾于孩子之上,孩子就必须听自己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主见,也应该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家长应该充分给予尊重,这样孩子才会对家庭教养产生好感,对价值的意见也会多加考虑。母亲也应该避免过分的唠叨,虽然说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会使孩子产生排斥心理,加剧儿童FSS的发生,这往往也影响了正常的家庭关系。对于孩子自身来说,也应该主动与母亲进行谈话,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想法,进而缓解自身的功能性躯体症状(FSS),加强与母亲的情感交流和沟通,避免情绪障碍的发生。

四、总结

针对家庭教养中母亲对于子女过分保护以及过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等着一系列的现状,导致儿童产生FSS的症状,本文提出了一些家庭教养应该注意的问题,亲子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和交流,齐心协力解决代沟问题,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利民,张美兰.家庭教养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基础教育研究,2010.(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