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范文1
郭慧婷 东北财经大学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运用比较管理的方法分析当代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的差异性,探讨本土文化思想对当代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的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文化差异 本土文化 比较管理
一、比较管理学及研究方法介绍
比较管理学是一门分析比较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国家之间或企业之间在经济、文化、工业方面的差异情况对管理的普遍影响以及研究管理的基本原理的可转移性的科学。杨海涛(1985)提出比较管理学具有跨国性、整体性、自觉性、时空性、跨学科性、可比性的特点。
比较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多种分类,曹增友(1987)将比较管理学的主要应用研究方法分为比较研究法和类比研究法两大类,同时辅助以其他研究方法。根据邓荣霖教授的观点,,将比较管理方法分为四种,一是纵向比较法;二是横向比较法;三是企业主体从企业的视角看待管理;四是多元分析法。
本文拟运用横向比较法,比较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所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分析共同点与差异性,从而分析出适合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或实践道路。
二、西方文化背景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分析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国家为起源,故本文中选择美国背景文化以代表西方文化背景。美国是一个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理念的国家,更加注重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侧重分析员工的需求、报酬体系和工作乐趣。
西方文化背景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第一,关注个体考核体系,具有规范的考核标准,考核结果与薪酬、培训等密切相关,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得到充分的运用,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效果。第二,晋升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权利化程度低,实行人才的多口进入和快速提拔。企业对员工的能力比较重视,员工进入企业后,首先按照教育水平的高低分配薪酬,之后,能力在员工的职位调动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此外,员工的晋升与选拔均具有明确的标准和制度,竞争过程比较公平。第三,薪酬激励方面,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具有公平的薪酬分配机制,企业重视对员工的激励,关注员工个人的福利计划,员工有自主选择福利条款的选择。
三、中国文化背景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分析
两千多年来,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更为信奉“仁”“礼”“义”,强调群体生活和合作关系。在中国文化中,人情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权威取向、他人取向、家族取向等社会取向也对中国特色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建立具有启发作用。
中国本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员工考核方面,受到本土文化中权威倾向的影响,在员工考核主体的选择上多为上级单向考核,考核内容更加强调“品德、能力、业绩、勤奋”等因素,考核过程容易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此外,受到人际关系影响的绩效考核体系,考核制度往往易流于形式,考核结果的应用方面缺乏经验。第二,晋升方面,员工的晋升强调资历和经验,员工晋升渠道狭窄,晋升机会缺乏,能上不能下的行为较多。人际关系在晋升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员工的调动与晋升更为重要的是领导平衡集团关系的手段。第三,薪酬方面,中国员工“不患寡而患不均”,注重薪酬分配的公平性,薪酬发放方面缺乏激励性和竞争性。
四、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比较分析及启发
针对中西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不同,为改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强化员工培训。在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同时注重公司文化的建立,将员工的职业规划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并将公司的发展战略与人才战略充分结合起来。第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发挥绩效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绩效考核制度是薪资分配、员工培训、职位调动的重要依据。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对员工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相应的评定,并对做出特殊绩效的员工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以此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第三,建立完善的薪酬计划,弘扬“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在建立具有竞争性特点的薪酬同时,重视员工福利薪酬的发放。
总之,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管理,又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良好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曹增友.比较管理学[J].科学管理研究,1987,5(2)
[2]杨海涛.国外比较管理学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1985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范文2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文化涵盖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文化有很强的地域性,地理条件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思想,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条件。中西方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语言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往往不能单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与长时期变化不大的某些地域性差异相比,中西文化的历史性差异就更明显些。文化更明显的存在着纵向的、历史性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的地域性差异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表现在对颜色词语的使用上。每一种颜色在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固定的符号代表。颜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英汉民族有共同感觉。尽管符号本身千差万别,但它所表达的实际意义是相同的。然而,英汉语中的颜色词虽然有很多其理性意义相同,但其比喻意义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时颜色已不在是客观的物质的烙印。有些颜色词语在和其它词语搭配后会形成完全失去本色而具有新意义的词或词组
地域的差异对文化有很大影响。英汉语中有不少反映其地理环境特点的习语。英国是岛国,多数为沿海地区。英国多数人都以打鱼和航海为生,英语里产生了大量的与捕鱼和航海有关的表达;例如,“red?herring”短语字面意思为红色鲱鱼,表示为迷惑对手而提出的错误的线索或伪造的事实。熏制后鲱鱼呈红色的,带有一种独特的味道。red?herring最早出现在1420年左右,不过其比喻义直到1884年才开始使用。在训练猎犬搜寻狐狸的时候,人们把这些红色的鲱鱼用线栓住放在森林里来吸引猎犬,人们有时候还把鲱鱼放到真正有狐狸出没的地方来测试猎犬的搜寻能力,看它是否能够抵抗其他的味道,继续寻找狐狸的踪迹。
二、中西方文化的历史性差异
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从语言文字中体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的还是历史性而非地域性差异。不同的文化赋予了不同语言颜色词不同的涵义,颜色词都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颜色不仅仅本文由收集整理是事物表面的色彩光泽,它在不同场合所代表的意义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是它的延伸意之所在。下面以几个红色相关的词语为例来看中西方文化的历史性差异。
(一)red letter day。
尽管在英语国家和中国,红色往往都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但其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还是有差异的。在英语国家的日历中,西方一般指圣诞节或其他节日常用红色标明。因此,:重要的或值得纪念的日子。从十五世纪起,教会日历用红色标记所有的宴会日和宗教纪念日,黑色标记一般日期。所以“red-letter”的转义就是“可纪念的”、“喜庆的”。“a red-letter day”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良辰吉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八卦中的离卦也象征红色。在许多国家和民族中,红色有驱邪的功能。每逢春节,小孩还要穿红背心和红裤衩来消解灾祸、化凶为吉。喜庆的日子都离不开红色。对中国人来说,红色意味着吉兆、财运、吉祥、喜庆。在婚礼上和春节都喜欢用红色来装饰,如结婚时贴红喜字。
(二)in the red。
红色还指“负债”或“亏损”,“in the red”负债;赤字。该短语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会计学上通常用红墨水记录债务,用黑色记录利润。现在西方国家的证券交易过程中,红色表示股票价格在下跌。而中国则用红色代表上涨。
(三)red tape。
“red tape”指繁琐拖拉的公事程度,尤指令人难以忍受的复杂形式和过程。从十七世纪起,英国政府部门的官方的文件都是用红色带子(red tape)捆扎的。因此red?tape被用于形容人们在和政府或官方机构打交道时往往会遇到的拖延、混乱等令人烦恼的障碍。
(四)see red。
“see red”意为“勃然大怒”,来源于西班牙人斗牛时拿着一块红布不停地晃动,牛见到红色就疯狂地活动起来。
但另一方面,红色的使用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表达相同内涵的例子。例如红色在中西方都有代表“爱情”的意思。中国人用南国红豆寄相思,西方人送红玫瑰给情人,红色的西红柿被称为“love apple”。再如汉语中用“脸红脖子粗”、“面红耳赤”来表示“生气、愤怒”;英语中也有“like red rage to a bull”等一类短语表示“愤怒”,用来激怒牛的红布被喻为“令人愤怒的事”。同时红色也用来表达某些感情。英语中的“become red-faced”或her face turned red同汉语中的“脸红”一样,表示“不好意思”、“难为情”或“困窘”。
三、总结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范文3
摘要:习语是文化的载体,最能体现一国文化的特质。在习语的翻译过程中,文化层面的翻译给中外很多译者都造成了困扰。怎样在最完整的保留源语言习语风姿的同时,在目的语读者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最大限度地给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言的文化特色成了众多译者追求的目标。本文注重介绍了习语翻译中的用得较多的异化规划策略。
关键词:习语;文化差异;异化;归化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3-0171-01
一.造成中英习语差异的原因
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分别是英汉两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并受各自民族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等的影响。下面主要从思维方式的不同和文化差异方面来说中英习语差异的原因。
1、思维方式的不同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会受到职业、性别、教育程度、自身性格的影响而不同于别人,但生活在同一国家的人其思维方式会有很多相似。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大背景的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相似点较少。中国人民重伦理,西方人重认知。中国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几千年可谓已根深蒂固,这从中国人日常使用的很多习语中可见一斑。如“顺其自然”“听天由命”等等。西方文化更看重的是对自然本质的认知,他们对天文学和地理方面这些自然界具体存在的事物更感兴趣。中国人重直觉,西方人重实证。中国人重直觉深受儒家文化,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从如下几个习语中可看出。如“恍然大悟”“了然于心”等等。西方人更注重通过对知识的认知、分析和实证来得到合理客观的结论。所以英语习语中有很多有关自然和科学的。
2、文化差异
中西方历史文化的不同。我们都知道习语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很多洗浴烙上了历史的印记。要真正的理解习语的深层含义需考虑到特定的历史背景。如汉语习语中“不为五斗米折腰”就要知道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个典故,很多习语都有历史典故在里面,英语习语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中西方地理文化的不同也是造成习语差异的很重要原因。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地貌特征使一国人们在面对同样的自然现象所产生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在航海事业发达的西方国家,有很多习语都与航海相关。就形成了很具特色的航海文化。英语习语中有“Still water runs deep”等习语。而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的国家,所以很多习语都与农业不无关联,诸如“力大如牛”“对牛弹琴”等可谓比比皆是。宗教文化的不同也是习语差异很大一原因。西方国家多信基督教所以很多特定的习语都出自《圣经》如“an eye for eye, a tooth for tooth”“apple of one"s eye”等习语都与《圣经》有着渊源。中西方价值观上存在有很大不同也是习语差异的一大原因。中国人备受推崇的是集体主义,坚信的是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诸如“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硬如铁”“众人拾柴火焰高”等习语有很多。而西方国家是个崇尚自由与自我的地方,独立与个人意识很强烈。此类崇尚集体主义的习语颇为少见。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有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典故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和翻译。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中的“a dog in the manger” (占着茅坑不拉屎)“egg in the beer(得寸进尺)” “a Pandora’s box”(潘多拉盒子,泛指灾难、麻烦、祸根的根源)。
二.翻译策略
说到习语翻译中中的策略,异化与归化是出现最早的也是翻译界一直存有争论的。接下来将主要从异化归化的定义,习语中的异化策略及其主要分支,习语翻译中的归化策略及其主要分支谈起。
1、异化与归化的定义
异化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
2、习语翻译中的异化策略
异化最常用的策略便是直译。对于中英习语中很形象很易于理解的习语,在采用直译策略可行的情况下要优先考虑直译。因为直译一方面保留了源语言中习语的形象,还丰富了目标与读者的词汇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向目标语读者传播异域文化很有帮助。诸如习语“笑掉大牙”则可直译为"to laugh off one"s teeth",而不会对目标与读者产生歧义。在直译不能完全传达习语含义的时候,直译加解释这一策略便发挥了作用。例如英语习语“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在被翻译成把煤运到纽斯卡尔时很多人很困惑,倘若在后面加上多此一举,意义便很明显,此类例子还有很多,如汉语例子“五十步笑白白”再翻译成英语的时候也要采用此等策略。用的很多的还有仿代策略,即对于中英习语中很多在形式上很相似,翻译后意义大体相当的要考虑此策略。因为这类习语已被人们所熟悉,仿代的话很容易在目标与读者哪里产生共鸣。如我们汉语里有一个歇后语“说曹操曹操到”就可以翻译为“Talk of Tsao Tsao, and he will appear”在仿代了英语习语 “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之后。这产生的效果要好很多。
3、习语翻译中的归化策略
归化策略里用得最多的是意译策略,所谓意译指的是在原语习语形式得不到保留的情况下要注重将它的深层含义传达出来。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之大,很多时候习语的有一定的不可译性。归化策略下常用的还有同义习语借代,省略还原等。
三、结论
归化异化策略无好坏之分,在翻译过程中要以翻译的文本,翻译的要求,翻译的目的,目的与读者的可接受程度作为考虑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异化归化在习语翻译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J],中国翻译,2002(05)。
[3]李明,汉英互动翻译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范文4
关键词:礼貌原则;文化差异;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67-01
一、中西礼貌原则概述
Brown和Levinson(1990)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礼貌是一种保全面子的做法,而面子是交际双方通过对对方假定自己所表现出的行为,为自己有效求得的社会价值,面子是礼貌概念的核心。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说一些有利于己而不利于他人的话语,这些话语被称为“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 因此,所谓礼貌就是要最大程度的降低这些“威胁面子的行为”,体现处对面子的尊重。
顾曰国(1990)在研究了中国礼貌的历史渊源后,总结出了汉语文化的四个基本礼貌特征:尊敬他人(respectfulness)、谦虚(modesty)、热诚(attitudinal 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他认为,尊敬他人是对他人的肯定、欣赏、顾及他人的面子、社会地位等;温文尔雅是指自己对他人的言行要符合某种标准。通过对礼貌准则的进一步研究,顾曰国(1992)归纳了与汉语文化有关的五条礼貌准则:(1)“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2)“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与称呼准则;(3)“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4)“脸”“面子”与求同准则;(5)“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准则。
礼貌作为一种标示人类文明的社会现象,既具有普遍性,又存在着差异性。是普遍性与差异性的辨证统一。不同的文化对礼貌行为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文化赋予了礼貌不同的内涵。因此,可以从礼貌原则的不同看出中西文化间的差异。
二、礼貌文化差异的根源
(一)不同的价值观体系
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集中体现为以群体依存为特征的中国文化和以个体中心为特征的西方文化的差别。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都有其形成的历史根源。一方面,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倡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提出“成己”与“成人”的观点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肯定只有通过帮助和成就他人才能使个人的道德价值得以实现和完善。到了宋朝,“成人”和“成己”的思想已发展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在这一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逐步形成了群体相互依存的特征。长期以来,人们以集体利益为重,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一切, 人们的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因此“贬己尊人”和“谦虚”的礼貌行为备受推崇。而西方文化由于受到古希腊思想和基督教的影响,人们追求平等、自由、独立,逐步形成了个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崇尚个人自主、个人奋斗及个人成就。在言语交流中突出自我,主张个体价值至上,不被他人的思想及情感左右,尊重个人权利和行动的自由。
(二) 不同的思维模式
西方文化的个体思维定势是基于“天人相分”的宇宙观,认为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人与神乃至世界万物都是二元对立的,强调事物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中才能存在。因此西方的思维习惯于从部分到整体,重逻辑分析;把事物“一分为二”,进行“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具有更强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思维带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的差别,简化了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另外,中国人对环境十分敏感,容易受环境影响,容易对社会提示产生反应从而屈服于社会,更重“礼”和“面子”,因此语言具有简洁、含蓄、委婉、强调语言形式的特征。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发生冲突时,人们首先考虑的是礼貌原则,如何尽量不伤害对方的面子,至于话语中的意义表达只能靠听话者自己体会了,正所谓“明人不用重话,响鼓不用重锤”。
三、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差异之应对
由礼貌引起的语用失误属于社交语用失误(托马斯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涉及话语的语言问题,源于学习者对非本族语言表达方式的错误使用) ,它涉及话语的文化差异,是指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要想尽可能避免这一语用失误,要求交际的双方取得文化上的认同。所谓文化认同,就是交际双方应认同所处的文化氛围,并尽量使用同一文化的标准与规范。要强调的是,文化的认同是相互的,不仅要维持自己的文化,使得自己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还应认同他人的文化,使人类文化的发展不断融合,共同发展,在发展中相互交流与借鉴。
总之,在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言语习惯的影响下,礼貌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同时中西方之间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也导致了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的诸多语用失误,造成交际障碍。基于不同的文化对礼貌行为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实际交际中,应以一种文化平等的心态,学习和研究不同文化下的礼貌原则和交往规则,寻找规律,灵活运用,提高交际能力,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艳. 谈中西礼貌原则.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范文5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影响
在语际转换中,翻译是我们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是一种忠实于原文的再创作。但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从一个国家文化移植为另一个国家文化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密切的联系。翻译家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而吕淑湘也曾提到过,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所谓的“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所以,成功的翻译关键是必须要具备对国家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的认识。
英汉翻译中西文化差异的不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信仰差异
西方文化传统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
在宗教词汇方面,虽然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对应的词汇,但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却不同。例如,“龙”与“dragon”虽然本义相同,但其引申义和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则大相径庭。在我国文化中,“龙”象征着“神圣、高贵吉祥”。在一定意义上,“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而英语中的“dragon”是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象征着“怪物、魔鬼、凶残”。因此,如果在翻译时遇到此类词汇就应该要注意,尽量避免造成误解。
二、历史文化差异
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对民族文化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地壳变迁、民族迁徙、民族的征服与同化和民族之间的战争。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的痕迹主要残留在习语当中。罗马人征服不列颠四百多年,英语习语中“DoinRomeastheRomansdo——入乡随俗;Romewasnotbuiltinaday——伟业非一日之功;Allroadsleadto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等都是这段历史文化的影子,如果对历史文化不熟悉,在翻译中就会遇到很多困惑。
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都是不同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会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难题。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例如《史记》的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外国人根本不知道项庄和沛公是什么人,当然也就不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而如果借用英语成语,译成“tohaveanaxetogrind”,不仅能使外国人了解这一成语的意思,其中内含的“别有用心”也就表达出来了。
三、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一个地区的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的东西很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既受到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这些方面。一个民族的语言作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该民族的风俗习惯,习语更是与民族的风俗习惯紧密相关。
英国所处的这样一个岛国的位置,对其自身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也对英语习语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如“Heisallatseaastowhattodonext.”(他对接下来该干什么茫然不知)。其中“allatsea”就是由于航海业的发展对英语习语的影响,其意思是“茫然不知所措”。
四、时间观念差异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两个民族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英语中的“thelatestnews”译成中文就不能译为“最后消息”,而只宜译为“最新消息”。类似的例子如thelatestdiscoveryofsth.(最新发现),thelatestdevelopmentofsth.(最新发展)等。再看下面的例句“可是我们已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故事的后面”不能译成“behindthestory”,英文不这么说,英语里表达相同意思的地道说法是视角相反的“aheadofthestory”(把后面的故事提前说了)。因此,这个句子可以译成“Butwearegettingaheadofthestory.”译者如果缺乏对英汉民族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作深入的了解,就会导致错误或误译。
五、日常谈话差异
各国、各民族都有礼貌语言,但其内容、形式和用法都不尽相同,这也涉及国情。中国人在路上碰到熟人时,多半会问对方“吃饭了吗?”或“上哪儿去?”在汉语文化中,这是一种比较随和、友好和亲昵的方式。如果将这两句问候语直译成英语Haveyouhadyourmeal?和Whereareyougoing?那么,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感到难以接受和理解。不仅如此,他们还可能会说,你是在干涉他们的行动自由。另外,两个中国人见面聚会互相介绍时,通常会说“久仰大名”。如果机械地译成Ihaveheardverymuchaboutyou.英美人会感到纳闷,他们的习惯说法是I’mpleasedtomeetyou.(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六、小结
关于翻译这一大课题,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是很多的,上文对英汉两种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的阐述也是比较粗略。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具体情况千变万化,处理起来也无定规可循。因此只有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更深的认识与了解,才可以在翻译时做到让翻译保留其译作风格,让译文更原滋原味。作为构筑文化交流桥梁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克服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做到既尊重别国文化,也尊重本国文化,使译文尽可能达意、传神,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保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J],中国翻译,1998.
[2]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范文6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现代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而文化意识则是语言运用是否得体的保证,这就告诉我们不要单纯地进行就语言而语言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教学生语言知识,还要教他们社会文化知识。学生只有掌握了有关目的语的语言规则和文化规则,才真正拥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Sapir)说“文化是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语言是思想的具体形成。”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文化:一是广义文化,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写字母“C”文化(即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二是狭义文化,即小写字母“c”文化,即普通的社会习惯或某一社会成员对其文化的适应能力。语言文化如一对孪生兄弟一样,相依为命,它们又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学习之外。同样,文化学习也不能独立于语言学习之外,二者同步学习是掌握语言的捷径。综上所述,有关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三、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策略
(一)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导致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教师应该指出东西方文化背景之渊源。学习者首先要注意了解自己的文化模式。我们可以把通过理解自己的文化模式作为通向理解其他文化的桥梁,这样有助于对目的语的掌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东方文化的渊源之一。春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法家独尊。到了汉代,特别是汉文帝之后,为了巩固统治,儒道合流,形成儒道文化。后来,印度佛教东渡,儒道佛三位一体的文化体系形成,直到现在东西兼容的多元文化体系形成。由于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国人有着自己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比如中国人比较恭谨、谦和,在行为上“接受”多于“挑战”。而西方文化的渊源是古希腊文化,基督教的宗教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工业革命都对西方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文化本质而言,我国学者吴森教授在论及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基本差异时指出,西方文化有三大支柱:科学、法律和宗教;我们的文化有两大基石,一为道德,二为艺术。导致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东西方不同的哲学观念,其表现在思维方式上则是中国人比较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比较重分析,细微曲折,描写周全。从总体上看汉语较重悟性,西方语言较重理性。
(二)挖掘教材,精心备课
教师应该就教材中的有关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首先对相关的文化背景有一个了解。教师结合文化内涵来进行教学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高一课本中有一个单元是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教师就可以适时地给学生讲解一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目前,“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快餐在我国一些方比较盛行,教师可以讲一下Fast Food,如汉堡包hamburger是蘸芝麻的小圆面包对剖,夹上一个压扁的牛肉块,当然有时还添上生菜叶子,乳酪或其他调味品。为什么以“汉堡”命名呢,据说是由于以碎牛肉煎成的肉饼是来自德国的称为Hamburger steak,后来肉被夹在面包里,以部分概整体就简称hamburger了。在美国hamburger也可以指绞碎的肉、肉末、肉馅。还可以举办一次美食文化节,师生共同制作一些西方食品,比如苹果派等,再做上一些中国的传统食品如饺子等,让学生比较一下中西方饮食,以选择健康合理的饮食。还可以教学生使用西方餐具,使他们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闹出笑话。如果讲到有关节日的单元,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的由来及节日的一些庆典活动,并与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比较,使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从词语中进行文化对比
词汇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威尔金斯(Wilkins,1972)曾说:“没有语法不能很好表达意思,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词语中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有习语、典故等。
1.习语能传达大量的语言文化信息。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书面语中,还是在口头语中,习语使用的频率都很高,有着重要的交际功能。例如,tomeet one’s Waterloo(to be completely defeated)这一短语源于拿破仑1815年惨败于滑铁卢战役。1815年6月18日清晨,圆桌会议上拿破仑对即将拉开序幕的滑铁卢大战胜券在握,他对将军们说:“英国小鬼威灵顿,今天我要给他一个教训,他是一个不怎么样的统帅,拿下这场战斗也就需要一顿饭的工夫。”但是结果拿破仑败了。拿破仑在欧洲驰骋23年,却在滑铁卢的大雨中栽了。所以to meet one’s Waterloo用以比喻“遭到惨败;受到极沉重的打击”。
转贴于 2.神化典故中潜藏着文化信息。典故往往会导致理解上的障碍或造成误解。因此了解神话典故的历史文化背景对跨文化交际很有必要。中国人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事物及思想感情时经常使用典故,例如“破釜沉舟”等。作者如能巧妙地运用典故,不仅会使文章多姿多彩,而且寓意深刻,令人回味。英语中典故也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经常在文学作品和演讲中碰到。如果读者对典故的出处与内涵不甚了解,就无法准确地理解其寓意,无法欣赏其魅力。
众所周知,古希腊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她为人类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腊神话中众多的故事和词语现在已经成为英语语言中常用的词汇和成语。例如Achilles’ heel,阿基里斯(Achilles)出生后,其母捏住他的脚踵倒提着把他放到斯堤克斯(River styx)河水里浸泡。被该河水浸泡之后,他浑身坚硬如铁,刀枪不入。但是他母亲所捏的脚踵未沾河水,所以成为他的致命之处,容易遭受伤害。阿基里斯也正是因为脚踵被箭击中而死。现在Achilles’ heel被喻为“致命的弱点”。一些典故来源于宗教,如solomon(所罗门)比喻非凡的智慧,出自《圣经》的传说。
3.挖掘词语的象征意义。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由于民族文化不同,同义象征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截然不同的意象和内涵。比如,神话中的两种动物──“龙”(dragon)和“凤”(phoenix),在中国古代,“龙”和“凤”是皇权的象征,“龙”代表皇帝,“凤”代表皇后。中国人长期以来对龙和凤有文化崇拜。中国古代传说龙能腾云驾雾,是虚幻神奇、法力无边的灵物,是高贵、神圣、伟大生命力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华夏民族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对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龙”。“凤”则是百鸟之王,好多中国女孩的名字叫凤。在西方,龙是邪恶的象征,英语中dragon是“一个凶猛残暴的人”,而phoenix与龙没多大关系。Phoenix是传说中阿拉伯地区的一种鸟。在希腊神话中,这种鸟在生活一段时间后,便会用香料筑成一个巢,把自己烧成灰烬,从灰烬中飞出一只新的phoenix,因此phoenix便成为耶稣复活的象征。
4.注意英汉色彩词的涵义。中国的红茶用英语表示为black tea,红糖是brown sugar,red meat指牛羊肉,white meat指鸡肉和鱼肉。由此看来,在跨文化交际中到处布满词汇陷阱。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言词汇选择上的失误。例如,中国有一种白象牌电池,质量性能都很好。可是厂家在外销时把产品的名字译为White Elephant,结果外国人看了都不想买他们的电池。因为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比喻大而无用的东西。
(四)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
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教学中教学文学作品,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如果让学生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观点和看法,还会培养他们用外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和信心。这种信心反过来会促使他们更有勇气和胆量使用外语与他人进行交流。选择文学作品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的难度要适当,作品要寓意深刻、易读易懂,这样学生会在语言和文化方面都受益。选材最好不要超出学生的阅读水平太多。
(五)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跨文化知识教学
互联网上的大部分信息以英语为载体,它的语言是实际生活中语言的真实反映。在讲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无限资源自己设计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简介地理概况时,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直观地一目了然地显现英美等国家地图。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等直观教具。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西方的文化产品正铺天盖地流入中国,我们往往会不知不觉地接受西方文化的渗透,这是很现实的。我们同时应该认识到,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之一,它对东方国家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文化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态度,应抛弃文化偏见,不能厚此薄彼。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版。
[2]张安德、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对比》,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10期。
[4]曾剑平:《从词语看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5期。